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一、選擇題
L下列與照相機成像原理相同的設備是()
A.放大鏡B.近視眼鏡C.監(jiān)控攝像頭D.投影儀
2.用如圖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b""?"YE,尸帝
A.燭焰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成像特點與照相機成像特點相同
B.若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處時,燭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若將蠟燭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處時,燭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D.若將蠟燭從光具座30cm刻度處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時,燭焰所成的像將逐漸變大
3.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圖中畫出),則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1「
劫bcm1020304050607080901()6限
A.保持透鏡不動,向左移動蠟燭,需要將光屏也向左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只移動透鏡,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實像
C.保持透鏡不動,將蠟燭移到55cm處,移動光屏,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
D.只將透鏡替換成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光屏要向右移動才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實像
4.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20cm處移到40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
況是()
A.像變大,像距變大B.像變小,像距變小
C.像變大,像距變小D.像變小,像距變大
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明將燭焰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時,恰好在凸透鏡后20cm處的光屏上出
現(xiàn)一個與該燭焰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此時的物距大于20cm
C.當物距是30cm時,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像
D.當凸透鏡的一部分被遮住時,光屏上不能呈現(xiàn)完整的像
6.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蠟燭的像在光屏上依稀可見(如圖).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物距u=45cmB.像距v=80cm
C.凸透鏡焦距f一定是10cmD.凸透鏡焦距f在7.5cm——15cm之間
7.如圖是某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像。分析圖像中有關數(shù)據(jù)可知()
A.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B.當物距u=30cm時,像距v=15cm
C.物距增大時,像距也增大D.當物距u=15cm時,成的是縮小的像
8.下列關于對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顯微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目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B.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C.顯微鏡和各種形式的望遠鏡,目鏡都成虛像
D.無論什么形式的望遠鏡,其物鏡直徑越大越好
二、填空題
.取兩個焦距分別為和的放大鏡,一只手握住一個,并且將焦距為的放大鏡放在前面,通過兩個透鏡
95cm20cm20cm
看前面的物體,調(diào)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直到看清楚為止,物體是變了,把兩個放大鏡的位置對調(diào),
你的發(fā)現(xiàn)是,用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是因為o
10.如圖為某望遠鏡內(nèi)部部分光路圖,物鏡是凸透鏡,。為光心,F(xiàn)為物鏡焦點,焦距為500mm。
(1)在圖中畫出光線a、b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
(2)目鏡是透鏡(選填"凹"或"凸")
(3)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時,月球經(jīng)物鏡成一個(選填“倒立"或"正立")、(選填"放大"、"等大"
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需要將凸透鏡、蠟燭和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間位置的應是O
(2)調(diào)節(jié)好裝置,將蠟燭放在2倍焦距之外時,光屏上能成(選填"放大"或"縮小")、倒立的像(選
填"實"或"虛")。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制作的。
(3)將蠟燭移至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某處,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燭焰中心下降1cm,光屏上的像會移
動(選填"向上"或響下"),移動的距離1cm(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川
叫
^^yT叫TTM
11P
o2o1111
40607000
(1)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恰能在光憑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實像,則凸透
鏡的焦距為cm。
(2)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一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將光憑向右移動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換用的凸透鏡焦距可能為。
A.10.0cmB.20.0cmC.30.0cmD.35.0cm
(3)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曉紅在早上9:00利用太陽光進行觀察某凸透鏡焦點的活動.她將這個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
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她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你認為該活動過程存在的問
題是:—;
(2)實驗前,必須將燭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鏡的光心調(diào)整到—上;
(3)如圖所示,燭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實像.如果此時撤去光屏,人眼在圖示位置
能直接看到燭焰的像;
(4)在圖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如果蠟燭向左移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光屏應該向—(填
"左"或"右")移動;
(5)依次改變蠟燭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次數(shù)據(jù)是編造的;
(6)曉紅同學在實驗過程中,中指的指尖觸摸到凸透鏡的一小部分.在光屏
上—(填"有"或"沒有")曉紅同學指尖清晰的像.
14.實驗桌上有焦距分別為15cm、10cm的兩個凸透鏡A、B,還有光屏、F形LED燈(作為物體,如圖甲所示)、光
具座和刻度尺.某個同學設計實驗證明"在物距相同時,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h與凸透鏡的焦距f是否有關”.請
你幫他補充完整下面的實驗設計.
(1)實驗步驟:
①按圖乙所示組裝器材,將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線處,并進行共軸調(diào)節(jié).
②將F形LED燈移至20cm刻線處,打開LED燈,移動光屏并在光屏上觀察到LED燈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用刻
度尺測量像高h,并記錄.
③.
(2)請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3)請說明如何根據(jù)數(shù)據(jù)判斷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h與凸透鏡的焦距f是否有關.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下列與照相機成像原理相同的設備是()
A.放大鏡B.近視眼鏡C.監(jiān)控攝像頭D.投影儀
【答案】C
【解析】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A.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不合題意;
B.近視眼鏡是凹透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故B不合題意;
C.監(jiān)控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符合題意;
D.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不合題意。
2.用如圖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Q
A.燭焰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成像特點與照相機成像特點相同
B.若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處時,燭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若將蠟燭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處時,燭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D.若將蠟燭從光具座30cm刻度處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時,燭焰所成的像將逐漸變大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u=50cm-35cm=15cm,物距處于f和2f之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與投影儀的原理
相同,故A錯誤;
B.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處時,物距等于50cm-42cm=8cm,物距小于f,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
錯誤;
C.將蠟燭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處時,物距等于50cm-30cm=20cm=2f,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
大的實像,故C正確;
D.將蠟燭從光具座30cm刻度處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時,根據(jù)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減小,燭焰所成的像將逐漸變
小。故D錯誤。
3.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圖中畫出),則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叩IT1
O4IIOI-|||||||||||||||||||
0cm1020305060708090100
A.保持透鏡不動,向左移動蠟燭,需要將光屏也向左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只移動透鏡,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實像
C.保持透鏡不動,將蠟燭移到55cm處,移動光屏,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
D.只將透鏡替換成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光屏要向右移動才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實像
【答案】AB
【解析】(1)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2)光在折射時光
路可逆;
(3)物體在焦點以內(nèi)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4)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及應用:
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應用:照相機;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用:投影儀;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放大鏡;
A.保持透鏡不動,向左移動蠟燭,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需要將光屏也向左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A
正確;
B.光在折射時光路可逆,圖中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只移動透鏡,可以在
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
C.蠟燭距離凸透鏡30cm,像距15cm;此時物體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30cm
>2f;2f>15cm>f,所以7.5cm<f<l5cm,保持透鏡不動,將蠟燭移到55cm處時,物距u=5cm<f,成正立放大
的虛像,故C錯誤;
D.若只將透鏡替換成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此時物距u=30cm=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像變大,像距也變大,應
將光屏要向右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等大的實像,故D錯誤。
4.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20cm處移到40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
況是()
A.像變大,像距變大B.像變小,像距變小
C.像變大,像距變小D.像變小,像距變大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了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首先要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
能準確判斷像的性質(zhì).
掌握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離凸透鏡越遠,像也越大.
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20cm處移到40cm處的過程中,物距始終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鏡
成實像,由于物距增大,則像距減小,像變小.
綜上分析可得,選項B正確.
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明將燭焰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時,恰好在凸透鏡后20cm處的光屏上出
現(xiàn)一個與該燭焰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此時的物距大于20cm
C.當物距是30cm時,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像
D.當凸透鏡的一部分被遮住時,光屏上不能呈現(xiàn)完整的像
【答案】C.
【解析】(1)(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可用來粗測焦距.(3)物距大于二倍
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4)物體有無數(shù)點組成,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有無數(shù)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有無數(shù)條折射光線會聚成該
點的像;當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還有另外的部分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會聚成像.
AB.距離凸透鏡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與物體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貝Uf=10cm,故AB錯誤;
C.當物距是30cm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像,故C正確;
D.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
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故D錯誤.
6.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蠟燭的像在光屏上依稀可見(如圖).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物距u=45cmB.像距v=80cm
C.凸透鏡焦距f一定是10cmD.凸透鏡焦距f在7.5cm—-15cm之間
【答案】D
【解析】本題重在考查物距、像距、焦距概念以及凸透鏡成像的基本規(guī)律。同時也測試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讀取數(shù)
據(jù)的能力。
A.物體與凸透鏡光心間的距離為物距,圖中情況u=15cm。選項A錯誤;
B.光屏的像到凸透鏡間的距離為像距,圖中情況v=30cm。選項B錯誤;
C.凸透鏡焦點到光心間的距離為焦距。但光光根據(jù)圖所示情況得不出來焦距的大小。但我們能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
律判斷其焦距的范圍。
D.由圖中情景知道,蠟燭經(jīng)過凸透鏡作用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的、放大的、實像。這種情況只有f<u<2f時
出現(xiàn)。我們知道u=15cm,所以f<15cm<2f。
解得:7.5cm<f<15cmo所以選項D正確。
7.如圖是某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像。分析圖像中有關數(shù)據(jù)可知()
A.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B.當物距u=30cm時,像距v=15cm
C.物距增大時,像距也增大D.當物距u=15cm時,成的是縮小的像
【解析】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以及運用圖像給出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A.由圖象可知,u=v=2f=2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故A正確;
B.當物距u=30cm>2f=20cm時,2f>v>f,即20cm>v>10cm,故B錯誤;
C.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時像距減小,故C錯誤;
D.當物距u=15cm,此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錯誤.
8.(2018河北)下列關于對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顯微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目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B.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C.顯微鏡和各種形式的望遠鏡,目鏡都成虛像
D.無論什么形式的望遠鏡,其物鏡直徑越大越好
【答案】A.
【解析】顯微鏡的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A錯;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B正確;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目鏡都相當于放大鏡,成的都是虛像,C正確;望遠鏡的物鏡直徑
越大,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成的像更加明亮,D正確。這道題根據(jù)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個工作原理:
顯微鏡(物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把這個倒立放大的實像再次放大,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經(jīng)過兩次放大,
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倒立放大的虛像)望遠鏡(物鏡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把這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再次放
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經(jīng)過一次縮小,一次放大,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倒立縮小的虛像)便能判斷出A錯誤,BC
正確。D選項結合望遠鏡物鏡的特點,物鏡直徑越大,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成的像更加明亮,所以D正確。
二、填空題
9.取兩個焦距分別為5cm和20cm的放大鏡,一只手握住一個,并且將焦距為20cm的放大鏡放在前面,通過兩個透鏡
看前面的物體,調(diào)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直到看清楚為止,物體是變T,把兩個放大鏡的位置對調(diào),
你的發(fā)現(xiàn)是,用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是因為。
【答案】大,成了一個縮小的像。望遠鏡,必須物鏡的焦距大于目鏡的焦距,才能放大物體.
【解析】調(diào)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當前面焦距為20cm的放大鏡(物鏡)的后焦點與焦距為5cm的放大鏡(目
鏡)的前焦點重合時,就組成一個簡易望遠鏡,這樣能將遠處的物體放大,反之,則縮小.用兩個放大鏡組成簡易
的望遠鏡,必須是物鏡的焦距大于目鏡的焦距,才能放大物體.只要同學們動手操作,親自實驗,便能得出上述結
論
三、作圖題
10.如圖為某望遠鏡內(nèi)部部分光路圖,物鏡是凸透鏡,。為光心,F(xiàn)為物鏡焦點,焦距為500mm。
(1)在圖中畫出光線a、b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
(2)目鏡是透鏡(選填"凹"或"凸")
(3)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時,月球經(jīng)物鏡成一個(選填“倒立"或"正立")、(選填"放大"、"等大"
或"縮小")的像。
【答案】(1)見解析(2)凹(3)倒立縮小
【解析】(1)由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得,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經(jīng)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主
光軸射出,據(jù)此即可作出光線a、b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如圖所示。(2)由圖知,目鏡對光線a、b有發(fā)散作
用,說明目鏡是凹透鏡。(3)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時,由于物距u>2f,所以月球經(jīng)物鏡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四、實驗探究題
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需要將凸透鏡、蠟燭和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間位置的應是0
(2)調(diào)節(jié)好裝置,將蠟燭放在2倍焦距之外時,光屏上能成(選填"放大"或"縮小")、倒立的像(選
填"實"或"虛")。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制作的。
(3)將蠟燭移至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某處,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燭焰中心下降1cm,光屏上的像會移
動(選填"向上"或響下"),移動的距離1cm(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凸透鏡;(2)縮??;實;照相機;(3)向上;大于。
【解析】(1)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時,在光具座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
(2)調(diào)節(jié)好裝置,將蠟燭放在2倍焦距之外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機是
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制作的。。
(3)將蠟燭移至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某處,光屏上成清晰的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若燭焰中心
下降1cm,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移動的距離大于1cm。
12.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恰能在光憑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實像,則凸透
鏡的焦距為cm。
(2)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一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將光憑向右移動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換用的凸透鏡焦距可能為o
A.10.0cmB.20.0cmC.30.0cmD.35.0cm
(3)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答案】(1)15.0;(2)變大;B;(3)平面鏡成虛像,無法呈在光屏上。
【解析】(1)當u=50Qcm-20.0cm=30cm時,在另一側(cè)距凸透鏡30cm處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個與蠟燭等大的像,
所以2f=30.0cm,即f=15.0cm。
(2)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將光屏向右移動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根據(jù)凸透鏡成實
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可知,物距減小了,換用焦距大的凸透鏡,相當于減小了物距,故換用的凸透鏡焦距
是BCD,不是A;若用的是C,焦距是30cm,則蠟燭正好在焦點上,不成像,若用的是Dem,則蠟燭正好在1倍焦
距內(nèi),成倒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符合題意;
(3)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平面鏡成虛像,所以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曉紅在早上9:00利用太陽光進行觀察某凸透鏡焦點的活動.她將這個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
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她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你認為該活動過程存在的問
題是:;
(2)實驗前,必須將燭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鏡的光心調(diào)整到—上;
(3)如圖所示,燭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實像.如果此時撤去光屏,人眼在圖示位置
能直接看到燭焰的像;
(4)在圖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如果蠟燭向左移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光屏應該向—(填
"左"或"右")移動;
(5)依次改變蠟燭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次數(shù)123455
物距(CJR)806030201510
像距(cm)11.51215203040
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次數(shù)據(jù)是編造的;
(6)曉紅同學在實驗過程中,中指的指尖觸摸到凸透鏡的一小部分.在光屏
上—(填"有"或"沒有")曉紅同學指尖清晰的像.
【答案】(1)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跨領域項目合作協(xié)議
- 工業(yè)設計產(chǎn)品設計理念與案例分析
- 航空航天材料工程考試試題集
- 現(xiàn)代管理學基礎理論學習題集
-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題
- 2025年工程成本預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天然植物纖維及人造纖維編織工藝品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犯罪分析測試題及答案
- 跨部門協(xié)作的成功要素計劃
- 多元化工作方法的探索計劃
- 2025山東棗莊東林農(nóng)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6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絢麗多姿的節(jié)日盛裝》(課件)2024-2025學年人美版北京(2024)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 醫(yī)院消毒隔離知識培訓
- 武裝部文職試題及答案
- 狼人殺測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艾草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抱負與使命主題范文引領-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單元寫作深度指導(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
- 深度學習基礎與實踐 課件 2.3.2模型的欠擬合與過擬合
- 山東省濟南長清區(qū)六校聯(lián)考2025年初三下學期5月模擬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真題
- 警犬培訓授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