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課件_第1頁
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課件_第2頁
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課件_第3頁
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課件_第4頁
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性傳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s)是一組由性接觸行為或類似性行為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的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及附屬淋巴系統(tǒng)病變的疾病,還包括生殖器以外皮膚對皮膚,皮膚對粘膜,粘膜對粘膜的直接接觸傳染,可涉及到全身主要器官的病變,咽部、肛門、直腸等部位感染受累,是嚴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傳染性疾病。

概念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種類及病原學

監(jiān)測報告的性病(8種):艾滋病、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腫、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經典性病(4種):梅毒(syphilis)、淋病(gonorea)、軟下疳(chancroid)、性病淋巴肉芽腫(lymphogranlomavenreum)

幾乎所有的醫(yī)學微生物均可導致STDs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全球性病估計數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在15-49歲人群中,全球每年估計有3.4億新發(fā)的梅毒、淋病、衣原體和滴蟲感染病例發(fā)生估計全球每天約有100萬人感染可治愈的性病估計全球每年新發(fā)性病病例及其引起的相關并發(fā)癥(流產、死胎、低出生體重胎兒、盆腔炎、不育癥、圍產期感染和腫瘤等),約占全世界人口的7~10%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上世紀90年代后期及2005年前變?yōu)镹GU為主,淋病、尖銳濕疣、梅毒均并重流行我國性病流行歷史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2006年以后變?yōu)槊范緸橹?,衣原體感染、尖銳濕疣、淋病并重流行我國性病流行歷史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職業(yè)我國以工人為多,占1/3,無業(yè)及待業(yè)青年20%,個體工商者15%,服務行業(yè)10%近年來干部及國家公職人員STD患病人數增長最快,平均增長幅度為290.71%,農民也在增加流行病學特點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地區(qū)分布特點

全球:發(fā)展中國家STD流行率高

我國:城市化較快的地區(qū)STD發(fā)病較多

1、大中城市、東南沿海開放城市因人口流動較大、發(fā)病率上升較快

2、近年來發(fā)病從沿海地區(qū)漸向內地、從南方向北方、從城市向農村和牧區(qū)擴展

3、少數民族所在邊遠地區(qū)梅毒、性病一直是威脅民族繁衍、影響人口質量的問題流行病學特點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人群分布特征年齡:我國:多數病例集中于20~39歲世界:發(fā)病年齡有前移的跡象和有從青年向兒童蔓延的趨勢,兒童STD患者在逐年增加性別:大多數STD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為2:1,近年來二者比例逐漸縮小,淋病女性易感:男20%~25%,女80%~90%,STD由外傳入的特征:發(fā)病率女性先升高流行病學特點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中國預防與控制梅毒規(guī)劃(2010-2020年)

以控制梅毒為切入點來控制我國性病的流行

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梅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1964年宣布基本消滅梅毒

20世紀80年代,梅毒在我國重新出現,1999年報告病例80406例2009年報告病例327433例,報告發(fā)病率24.66/10萬,較2008年增長17.09%。其中一期梅毒94804例13.02%(較2008年增長)二期梅毒61121例11.57%

三期梅毒2354例17.76%

隱性梅毒158397例23.68%

胎傳梅毒10757例13.47%流行情況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到2015年,有效遏制梅毒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到2020年,一期和二期梅毒年報告發(fā)病率呈下降趨勢,先天梅毒年報告發(fā)病率在15/10萬活產數以下

中國CDC預防和控制梅毒總目標: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分期根據傳染途徑不同分為后天梅毒與先天梅毒。根據其病期分為早期梅毒與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內,包括:①一期梅毒(硬下疳);②二期梅毒(全身皮疹);③早期潛伏梅毒(感染1年內)。晚期梅毒,包括:①皮膚、黏膜、骨、眼等梅毒;②心血管梅毒;③神經梅毒;④內臟梅毒;⑤晚期潛伏梅毒。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臨床表現一期梅毒主要癥狀為硬下疳。通常在螺旋體侵入人體后9一90天,平均3周,在受侵局部出現硬下疳,其特點初起為單個暗紅色斑丘疹或丘疹,逐漸增大,很快表面形成糜爛面,并演變?yōu)闇\潰瘍。典型硬下疳,直徑1一2cm大小,圓形或類圓形,略高出于皮面,表面呈肉紅色糜爛面,基底清潔呈細顆粒狀有少量漿液性分泌物,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皮損境界邊緣清楚,觸之有軟骨樣硬度,無疼痛及觸痛,數目常為單個(一期梅毒,硬下疳)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一期梅毒(上唇硬下疳)一期梅毒(包皮硬下疳)梅毒(一期)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二期梅毒系一期梅毒未治療或治療不規(guī)范,梅毒螺旋體由淋巴系統(tǒng)進入血液循環(huán)大量繁殖播散而出現的癥狀??汕址钙つw、粘膜、骨、內臟、心血管及神經系統(tǒng)。常先有流感樣全身癥狀及全身淋巴結腫大繼之出現以皮膚粘膜疹為主的臨床表現。骨、內臟、眼及神經系統(tǒng)癥狀較輕或少見。臨床表現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二期梅毒(玫瑰疹)二期梅毒(扁平濕疣)二期梅毒(環(huán)狀丘疹)二期梅毒粘膜白斑二期梅毒(斑丘疹)梅毒(二期)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三期梅毒(晚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經一定潛伏期,通常為2一4年后,約有1/3患者發(fā)生三期梅毒。除皮膚、粘膜、骨出現梅毒損害處,尚可侵犯內臟,特別是心血管及中樞系統(tǒng)等重要器官,危及生命三期梅毒的共同特點為損害數目少,破壞性大,分布不對稱,愈后遺留萎縮性瘢痕;客觀癥狀嚴重而主觀癥狀輕微;損害內梅毒螺旋體很少,傳染性小或無;梅毒血清反應陽性率低。臨床表現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三期梅毒上腭穿孔三期梅毒主動脈瘤三期梅毒樹膠腫三期梅毒樹膠腫梅毒(三期)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先天(胎傳)梅毒系由患梅毒母親體內的梅毒螺旋體經胎盆及臍靜脈進入胎兒體內所致。受感染的胎兒可發(fā)生死產、流產或分娩出先天梅毒兒先天梅毒的經過基本上與后天梅毒相似,但有以下幾點不同,先天梅毒由胎盤傳染,不發(fā)生硬下疳;可以引起一些后天梅毒所沒有的癥狀;先天梅毒早期癥狀較后天者重,晚期癥狀較后天者輕。臨床表現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先天梅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螺旋體檢查分泌物抹片,用暗視野檢查或直接免疫熒光檢查活螺旋體,陽性者即可確診。腦脊液檢查腦脊液檢查包括腦脊液細胞計數(白細胞>5/mm3)、蛋白測定異常和VDRL。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實驗室檢查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實驗室檢查血清學試驗包括非螺旋體試驗和螺旋體試驗。非螺旋體試驗包括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或性病研究試驗(VDRL);同一實驗室同一方法兩次檢測相差2個倍比稀釋度(4倍)有意義。非螺旋體試驗存在假陽性,見于多種與梅毒無關的臨床狀態(tài),包括自身免疫狀況、高齡以及注射毒品者。可用作臨床篩選,并可作定量,用于療效觀察螺旋體試驗包括熒光螺旋體抗體吸附試驗(FTA-ABS)及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這類試驗特異性高,主要用于診斷試驗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推薦方案:

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1次。兒童推薦方案:

芐星青霉素,5萬單位/kg,最大劑量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1次。青霉素過敏:

強力霉素,100mg,2次/d,口服,連續(xù)14d。四環(huán)素,500mg,4次/d,口服,連續(xù)14d。頭孢曲松,1g,1次/d,肌注,連續(xù)10-14d。阿奇霉素,2g,單次口服(效果未肯定)。

阿奇霉素方案不能用于男男性接觸人群(MSM)和孕婦治療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推薦方案隨訪、療效評價和重復治療:

在治療后第6和12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如不能確定療效,增加隨訪次數。治療后6個月內血清滴度未有4倍下降,應視為治療失敗或再感染,處理原則:加倍重新治療;做腦脊液檢查,以觀察神經系統(tǒng)有無梅毒感染;排除神經梅毒者,重復治療予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3次。治療

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病期在1年內的潛伏梅毒:推薦方案: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1次。兒童推薦方案:芐星青霉素,5萬單位/kg,最大劑量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1次。青霉素過敏:

強力霉素100mg,2次/d,口服,連續(xù)14d

四環(huán)素500mg,4次/d,口服,連續(xù)14d

頭孢曲松1g,1次/d,肌注,連續(xù)10-14d

阿奇霉素2g,單次口服(效果未肯定)

病期在1年以上或病期不清的潛伏梅毒:

推薦方案: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3次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早期潛伏梅毒治療

不同期別梅毒的處理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隨訪和療效評價:在治療后第6、12和24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如不能確定療效,增加隨訪次數。少數晚期梅毒血清可持續(xù)在低滴度上(隨訪3年以上),可判為血清固定。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早期潛伏梅毒

不同期別梅毒的處理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三期梅毒包括神經梅毒和潛伏梅毒以外的晚期梅毒,如心血管梅毒或梅毒瘤樹膠腫等推薦方案:

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3次青霉素過敏:

強力霉素100mg,2次/d,口服,連續(xù)28d

四環(huán)素500mg,4次/d,口服,連續(xù)28d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不同期別梅毒的處理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治療方案:推薦方案:青霉素,1800萬-2400萬單位/d,每4h300萬-400萬單位滴注,或持續(xù)靜脈滴注,連續(xù)10-14d繼以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3次。神經梅毒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不同期別梅毒的處理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替代方案:

普魯卡因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d,肌注,

丙黃舒500mg,4次/d,口服,連續(xù)10-14d。繼以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3次。青霉素過敏:

頭孢曲松,2g,1次/d,肌注/靜脈滴注,連續(xù)10-14d

神經梅毒要隨訪腦脊液,每半年一次,直至腦脊液完全轉為正常。不同期別梅毒的處理神經梅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隨訪和療效評價

治療后每6個月進行腦脊液檢查評價療效。治療后6個月腦脊液細胞數無下降或治療后2年腦脊液細胞數未轉到完全正常,予重復治療。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神經梅毒不同期別梅毒的處理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妊娠梅毒梅毒篩查所有孕婦均應在第一次產前檢查時做梅毒血清學篩查用非螺旋體試驗或螺旋體試驗其中一種檢查進行梅毒篩查。如其中一種試驗是陽性,需立即做另一補充試驗(如非螺旋體試驗陽性則補充螺旋體試驗,反之亦然)對梅毒高發(fā)地區(qū)孕婦或梅毒高危孕婦,在妊娠第28-32周及臨產前再次篩查任何在妊娠20周后有死胎史者均需要做梅毒血清學篩查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治療及管理所有孕婦在妊娠期間至少做一次梅毒血清學篩查,如果未篩查,新生兒不能出院如梅毒血清學陽性,又不能排除梅毒時,盡管有過抗梅毒治療,為了保護胎兒,應再做抗梅毒治療梅毒患者妊娠時,如果已經接受正規(guī)治療和隨診,則無需再治療如果對上次的治療和隨診有疑問或本次檢查發(fā)現有梅毒活動征象,則應再接受一療程治療妊娠梅毒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妊娠梅毒治療原則及推薦方案根據孕婦梅毒分期采用相應的青霉素方案治療,必要時增加療程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病期在1年內的潛伏梅毒;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1-2次病期在1年以上或病期不清的潛伏梅毒,心血管梅毒或梅毒瘤樹膠腫: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3次神經梅毒治療同非妊娠期

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治療原則及推薦方案青霉素過敏首先深入探究其過敏史的可靠性,必要時重做青霉素皮膚試驗對青霉素過敏者,首選脫敏和脫敏再用青霉素治療脫敏處理一定要在有急救藥物及設施的醫(yī)院進行脫敏是暫時的,患者日后對青霉素仍過敏妊娠梅毒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妊娠梅毒隨訪在妊娠第28-32周和分娩期復查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對高危人群或梅毒高發(fā)地區(qū)孕婦需要每月檢查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以發(fā)現再感染療效評價如果在治療30d內分娩,臨床感染癥狀持續(xù)至分娩,或分娩時產婦抗體滴度較治療前高4倍,提示孕婦治療可能不足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先天梅毒評估和治療嬰兒出生后第1個月的評估和治療:

決定嬰兒是否需要檢查和治療主要依據以下因素:(1)母親梅毒;(2)母親梅毒治療情況;(3)嬰兒出現梅毒的臨床、實驗室和影像學表現;(4)同一實驗室母親和嬰兒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差別。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對體檢無異常發(fā)現,嬰兒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4倍母血抗體滴度,若母親符合下列情況:

患梅毒而未經治療或未恰當治療者;

產前不到1個月時間內開始梅毒治療者;

妊娠期應用非青霉素療法治療者;

經抗梅毒治療后,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未獲預期降低或升高者;

缺乏充分抗梅毒治療證據者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所分娩嬰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對符合上述條件母親分娩嬰兒的檢測包括:(1)腦脊液檢查;(2)長骨X線檢查;(3)血液常規(guī)檢查。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所分娩嬰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經過檢查診斷或高度懷疑先天梅毒的患兒需要進行治療:方案1:水劑青霉素,

出生7d內,5萬單位/kg,每12h1次,靜脈滴注;

出生7d后,5萬單位/kg,每8h1次靜脈滴注;連續(xù)10d方案2:普魯卡因青霉素,5萬單位/kg,1次/d,肌注,

連續(xù)10d方案3:芐星青霉素,5萬單位/kg,肌注,共1次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所分娩嬰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

對體檢無異常發(fā)現,嬰兒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4倍母血抗體滴度,若母親符合下列情況:

已經在分娩前1個月恰當治療者;

經抗梅毒治療后,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降低超過4倍或晚期潛伏梅毒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維持在低水平;

孕婦無梅毒復發(fā)或再感染證據者。無需對嬰兒進行有關臨床和實驗室的檢測。上述嬰兒可選擇以下治療或單純觀察:芐星青霉素,5萬單位/kg,肌注,共1次。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所分娩嬰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對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所分娩嬰兒,體檢無異常發(fā)現,嬰兒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4倍母血抗體滴度,若母親符合下列情況:

母親在懷孕前得到恰當治療;

孕期和產時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穩(wěn)定地維持在低水平(VDRL≤1∶2;或RPR≤1∶4)。無需對嬰兒進行有關臨床和實驗室的檢測。無需對嬰兒進行治療或選擇以下方案治療:芐星青霉素,5萬單位/kg,肌注,共1次。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所分娩嬰兒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HIV感染合并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治療: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1次。現有數據表明,HIV感染合并梅毒患者,芐星青霉素、阿莫西林或其他抗生素劑量的增加對于早期梅毒不會增效。隨訪和療效評價:

在治療后第3、6、9、12和24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潛伏梅毒

HIV感染者合并早期潛伏梅毒的治療: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d,肌注

HIV感染者合并晚期潛伏梅毒或梅毒感染持續(xù)時間不明的: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1次/周,肌注,共3次青霉素過敏:對HIV感染合并梅毒患者應用頭孢曲松和阿奇霉素治療需要慎重并限用于有條件嚴密隨診者HIV感染合并梅毒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隨訪和療效評價在治療后第6、12、18和24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如果出現臨床癥狀,復查腦脊液并做相應處理如果治療后12-24個月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抗體效價下降<4倍,復查腦脊液并做相應處理HIV感染合并梅毒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性伴的處理一期、二期梅毒或早期潛伏梅毒患者,在其診斷前90天內接觸過的性伴可能被感染,即使血清陰性的,也應給予推測性診斷和進行治療一期、二期梅毒或早期潛伏梅毒患者,在其診斷前90前接觸過的性伴,如果無法立即做血清學檢查或不能保證接受隨訪,給予推測性治療(流行病學治療)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13.性傳播性疾病的防治對病期不明但非螺旋體抗體滴度很高(≥1∶32)的患者可按早期梅毒處理,但血清滴度不用于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