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fā)展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過關檢測必修1_第1頁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fā)展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過關檢測必修1_第2頁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fā)展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過關檢測必修1_第3頁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fā)展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過關檢測必修1_第4頁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fā)展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過關檢測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1一、二課過關檢測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滿分48分)1.在班級學習交流中,一位同學做了“原始社會——石器;奴隸社會——金屬工具(青銅器);封建社會——鐵器;資本主義社會——機器”的演說。他演說的主題最有可能是()A.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進而決定產品如何分配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進而決定社會形態(tài)更替C.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可逆,不同社會都要經歷相同發(fā)展過程D.社會形態(tài)具有差異性,不同社會形態(tài)更替沒有基本規(guī)律2.穿越劇以交錯的時空、古代與現代智慧的碰撞給創(chuàng)作者以足夠的操作空間,但也存在膚淺、對歷史解讀不夠嚴謹等問題。下面是一部穿越劇的節(jié)選,你認為符合歷史事實的是()第一章《瘋狂原始人》①他們(原始人)把我的話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但字寫得歪七扭八。②我把手表摘下,獎勵給他(一個原始人),但他卻把手表砸碎,分給大家,共享快樂。第二章《武王伐紂》③他抽出青銅劍,向敵人殺去。④一個奴隸走過來說:“節(jié)氣到了,家里的老婆孩子等著我回家收莊稼?!盇.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古老的亞非大陸形成了四大著名的古代奴隸制國家。恩格斯說:“在新的設防城市的周圍屹立著高峻的城墻并非無故:它們的壕溝深陷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們的城樓已經聳入文明時代了?!倍鞲袼沟倪@句話告訴我們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①形成了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階級②勞動者淪為地主的私有財產③人類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④人類歷史向前發(fā)展進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人類歷史上,私有制、階級、國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氏族制度的瓦解B.生產力的發(fā)展C.生產關系的發(fā)展D.個體勞動的出現5.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生產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這里的“一定階段”是指()A.土地成為私有財產B.出現貧富分化C.產生階級D.出現剝削6.土地兼并是中國封建社會非常普遍的現象,即所謂“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A.貴族官僚及豪強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封建社會的土地買賣政策D.地權和勞動者嚴重分離7.資產階級憑借猛烈增長的社會化生產力最終推翻了封建制度,卻無法解決社會化大生產與私有制之間的矛盾,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的將是建立在與社會化生產力相適應的公有制基礎上的新的社會形態(tài)??梢?)①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始終無法推動社會進步③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④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有人認為:“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的邏輯。不管西方輿論對新自由主義醫(yī)治資本主義‘經濟痼疾’的功能如何贊美,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似乎總是不合時宜地襲來……在新自由主義盛行的這些年代,經濟和金融危機已成為流行病?!辟Y本主義經濟危機難以治愈,其根本原因是()A.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B.資產階級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和廣大工人階級經濟上受剝削之間的矛盾C.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D.個別企業(yè)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之間的矛盾9.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下列選項對此分析正確的是()①“鎖鏈”代指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②“獲得整個世界”表明自由發(fā)展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途徑③暴力革命是無產階級實現自身歷史使命的必由之路④無產階級把消滅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最高理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結果,是人類歷史的進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建立的兩個必要條件是()①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yè)所必需的大量貨幣作為資本②要有大批失去生產資料、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③市場的存在④雇傭關系的出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薄豆伯a黨宣言》中的這句話,闡述了()A.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B.資本主義的腐朽本質C.無產階級斗爭的政黨學說D.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12.1917年11月7日,以列寧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宮發(fā)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在于()①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③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④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tǒng)治,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鄧小平同志說過:“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fā)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边@里,一是“必然代替”、一是“長過程發(fā)展”,這兩個關鍵詞語揭示了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大勢,揭示了社會主義500年的思潮、運動和制度發(fā)展的歷史邏輯。這表明()①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不會自主退出②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會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③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運動會出現曲折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總根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fā)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因為,五四運動()①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②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③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和聲勢最大的愛國群眾運動④促使中國先進分子找到了一個全新的社會理想和奮斗目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毛澤東曾深刻分析了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fā)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tǒng)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的中國?!边@就決定了()①資產階級必將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②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③中國革命的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④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積極影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隔著一道“萬里長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資產階級領導,建立資產階級專政,反對無產階級掌握領導權和建立工農民主專政;無產階級避免用“過分激烈的行動”嚇跑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應有一個長久的停頓,反對立即向社會主義轉變。這種觀點()①否定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革命作用②割裂了中國民主革命兩個階段的內在聯系③看到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兩個階段有相同任務④認為社會主義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新中國成立后,每逢重大節(jié)日,孫中山的畫像就會矗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與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遙相呼應。這是永恒的紀念,更是崇高的敬仰。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他們分別是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領導者②他們共同致力于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③他們都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④他們?yōu)楦淖兣f中國的社會性質走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發(fā)表的社論《不可戰(zhàn)勝的人民國家》號召:“同胞們!光榮的日子已經到來了,讓我們?yōu)閭ゴ蟮淖杂傻淖鎳暙I我們的一切!”這一消息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其偉大意義是()A.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人民有了主心骨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C.中國人民站起來——社會主義制度確立D.中國人民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9.有人說: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中國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1949年,中國實現了偉大飛躍,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列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斗爭有了主心骨②中國資產階級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發(fā)展方向④辛亥革命改變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形態(tài)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在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問題進行了艱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論成果。這些思想理論成果()①指導制定并實施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②找出了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③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主心骨的地位④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1.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完成以后,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嶄新課題。我們黨對于這一課題的探索,經歷了一個艱辛曲折的過程。在艱辛探索的過程中,我們走過不少“彎路”,包括()①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照搬蘇聯經濟、文化等各項建設經驗②1957年的反右斗爭擴大化,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③黨的八大提出要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④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探索一條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有人說毛澤東思想“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又完全是中國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毛澤東思想完全照抄照搬了馬克思主義B.毛澤東思想完全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產物C.毛澤東思想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D.毛澤東思想既對中國又對世界產生了影響23.毛澤東曾指出:“實行國家資本主義,不但要根據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資本家的自愿,因為這是合作的事業(yè),既然是合作就不能強迫,這和對地主不同。”這段話所反映事件的意義在于()①促進了國民經濟恢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②對資本家采取了和平贖買政策,開創(chuàng)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③調動了群眾建設的積極性,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④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其歷史任務是總結七大以來的歷史經驗和成就,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假如你是一名出席黨的八大的代表,在本次會議上你能夠看到的內容有()①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由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轉化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②加快推進改革開放,解決當前社會面臨的主要任務,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③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完成,開始進入全面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④當前要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52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馬克思說:“勞動并不向來就是雇傭勞動,即自由勞動。”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員實行共同勞動、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傭勞動。雇傭勞動的特點是,工人的勞動力成了商品。工人將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換得工資,以求生存;資本家購得勞動力,使之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超過投入價值的價值,即剩余價值,以謀取利潤。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時指出:“生產剩余價值,賺錢發(fā)財,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辟Y本家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達到發(fā)財的目的,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就是建立在資本家對工人殘酷剝削基礎上的制度。(1)結合材料,運用“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的知識,分析原始社會根本不存在雇傭勞動的根本原因及資本主義形成雇傭勞動關系的必備條件。(8分)(2)結合材料,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知識,說明馬克思創(chuàng)立剩余價值學說的重要意義。(6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本家雇傭工人,就是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把工人變成資本家的雇傭奴隸,強迫工人在資本家的工廠里賣命干活。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本家經常力圖把工資降低到生理上所能容許的最低限度,把工作日延長到生理上所能容許的最高限度?!辟Y本家還通過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進行更殘酷的剝削。女工同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而她們的工資只能是一般工人的三分之二或者一半。童工工資則更低,往往只是女工工資的一半。有的資本家只給童工一點粗劣的伙食,根本就不付工資。(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關系的認識。(6分)(2)有人說: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與封建社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資本主義的建立是一種歷史倒退。請你評析這一觀點。(6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這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了。如毛澤東同志的開幕詞所說,這次大會應當總結從七次大會以來的經驗,決定黨在當前時期的基本政策,以便“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奮斗”?,F在,大會已經圓滿地完成了這個光榮的任務。材料二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現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zhàn)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1)材料一中提到的這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指什么會議?材料二中,“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指哪一重要事件?(4分)(2)針對材料二中的新形勢,這次會議提出了什么新內容?(6分)(3)如何理解這次會議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4分)28.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勢崛起,深刻影響著整個世界格局和秩序的演變。某校高一某班學生圍繞“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與長期性”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搜集到以下素材。素材一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幾十年來的工業(yè)和商業(yè)的歷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tǒng)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的歷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復中越來越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yè)危機就夠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素材二有人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說法是武斷的,從國際金融危機看,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xù)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同時,我們要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充分估計到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方面長期占據優(yōu)勢的客觀現實。——(《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素材三中國如何在很短時間內成功遏制住疫情?關鍵因素是效率、科學、協調、承諾、人民戰(zhàn)爭、合作以及黨和政府有效的領導……強勁的貿易數據表明,中國的商業(yè)正在恢復,采購經理人指數已連續(xù)7個月上升,世界正在購買“中國制造”,世界比以往更需要中國。——(西班牙《先鋒報》)參考素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圍繞“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與長期性”這一主題,撰寫一篇小短文。(12分)要求:①圍繞主題,形成論點,保持內在邏輯一致。②論據充分。③學科術語使用規(guī)范。④字數在250字左右。一、二課過關檢測1.解析: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并且未體現決定產品如何分配,A錯誤。材料中不同時代對應各自的生產工具,體現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進而決定社會形態(tài)更替,B符合題意。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可逆,不同社會經歷的發(fā)展過程不一定相同,C錯誤。盡管社會形態(tài)具有差異性,但是不同社會形態(tài)更替仍然要遵循人類社會的基本規(guī)律,D錯誤。答案:B2.解析:奴隸社會才出現文字,原始社會未出現文字,①不符合史實,排除。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使人們不得不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在生產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平均分配勞動產品,②符合史實,符合題意。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金屬工具廣泛使用,③符合史實,符合題意。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勞動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④不符合史實,排除。答案:C3.解析:①是封建社會的階級對立;②表述錯誤,應是奴隸淪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答案:D4.解析:生產力的發(fā)展是根本原因。答案:B5.解析:有了階級、階級斗爭,就需要階級鎮(zhèn)壓的工具——國家。答案:C6.解析:貴族官僚及豪強霸占良田是土地兼并的手段,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錯誤;土地買賣政策根源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故C不符合題意;地權和勞動者分離是其表現而不是原因,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B7.解析:材料說明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也說明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①③符合題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一定時期推動社會進步,②說法錯誤。材料強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不是強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④不符合題意。答案:B8.解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難以治愈,其根本原因是其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A正確。B屬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的表現,不符合題意。C、D都屬于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答案:A9.解析:材料中“鎖鏈”代指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實踐證明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推翻資本統(tǒng)治是實現自身歷史使命的必由之路,①③正確。自由發(fā)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價值追求,②錯誤。無產階級政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④排除。答案:B10.解析:市場伴隨著商品的出現即產生,與資本主義建立沒有必然聯系,③錯誤;雇傭關系不是資本主義建立的必要條件,④錯誤。故選A。答案:A11.解析:“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是《共產黨宣言》中揭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答案:D12.解析:十月革命的勝利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理論變?yōu)楝F實,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tǒng)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③正確,④錯誤?!豆伯a黨宣言》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①錯誤,②正確。故選B。答案:B13.解析:題干中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這說明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不會自主退出,社會主義運動會出現曲折,①③正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②表述錯誤,排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的總根源,④表述錯誤,排除。答案:A14.解析: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促使中國先進分子找到了一個全新的社會理想和奮斗目標,故①④入選。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故②不選。選項③與題干構不成因果關系,不選。故本題選B。答案:B15.解析: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①錯誤。“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fā)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tǒng)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③符合題意。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負面影響,④錯誤。故本題選C。答案:C16.解析:民主革命只能由資產階級領導,建立資產階級專政,反對無產階級掌握領導權和建立工農民主專政,這否定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革命作用,故①入選。民主革命只能由資產階級領導,建立資產階級專政,反對無產階級掌握領導權和建立工農民主專政;民主革命后應有一個長久的停頓,反對立即向社會主義轉變。這種觀點割裂了中國民主革命兩個階段的內在聯系,故②入選。題中觀點并未看到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兩個階段有相同任務,故③不選。題中觀點并未涉及認為社會主義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故④不選。故本題選A。答案:A17.解析:孫中山領導的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毛澤東領導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他們共同致力于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他們?yōu)楦淖兣f中國的社會性質走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故②④入選,①不選。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故③不選。故本題選D。答案:D18.解析:中國共產黨誕生是1921年,A不符合題意。題干信息是1949年10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B符合題意。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說法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改革開放時期,時間是1978年以后,D不符合題意。答案:B19.解析:①正確,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是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斗爭有了主心骨;②錯誤,中國資產階級并沒有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③正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發(fā)展方向;④錯誤,辛亥革命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形態(tài)。答案:B20.解析:確立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主心骨的地位、過渡時期均早于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故①③不選。答案:C21.解析:在艱辛探索的過程中,我們走過不少“彎路”,包括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照搬蘇聯經濟、文化等各項建設經驗;1957年的反右斗爭擴大化;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①②符合題意。③④不屬于“彎路”,而是正確的經驗總結。故選A。答案:A22.解析: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應選C。A、B表述片面。D不符合題意。答案:C23.解析: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對資本家采取了和平贖買政策,開創(chuàng)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同時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②④正確。①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說法錯誤,應是過渡時期,排除。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③錯誤。答案:C24.解析: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要矛盾由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轉化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①不符合題意。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之后的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不符合題意。答案:D25.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信息:“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員實行共同勞動、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傭勞動”,這說明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原始社會是沒有剝削的社會,沒有生產資料私有制,人們過著財產公有、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原始社會也沒有人壓迫人的現象。結合教材知識分析這些現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產資料、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二是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yè)所必需的大量貨幣當作資本。第(2)問,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勞動的秘密。答案:(1)①原始社會是沒有剝削的社會,沒有生產資料私有制,人們過著財產公有、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原始社會也沒有人壓迫人的現象。根本原因是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②必備條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產資料卻又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二是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yè)所需的大量貨幣當作資本。(2)①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②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③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guī)律,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26.解析:第(1)問,考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