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養(yǎng)殖技術及蟾蜍常見疾病防治技術_第1頁
蟾蜍養(yǎng)殖技術及蟾蜍常見疾病防治技術_第2頁
蟾蜍養(yǎng)殖技術及蟾蜍常見疾病防治技術_第3頁
蟾蜍養(yǎng)殖技術及蟾蜍常見疾病防治技術_第4頁
蟾蜍養(yǎng)殖技術及蟾蜍常見疾病防治技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蟾除養(yǎng)殖技術及蟾除常見疾病防治技術

蟾蛛,也叫蛤蟆,屬于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

癩蛤蟆、癩刺、癩疙寶,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蛛和黑眶蟾蛛兩種,從

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則是我國緊缺的藥材,下面一起來了解一

下蟾蛛養(yǎng)殖技術及蟾蛛常見疾病防治技術。

一、養(yǎng)殖經濟價值

蟾酥性溫、味辛、甘,有毒。具有解毒、消腫、強心和止痛的功效。

主治癰疽、惡瘡、疔毒、牙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心力衰竭等癥。

此外,蟾酥還在口腔科及五官科手術中作粘膜麻醉劑。用此為主藥能

夠配制成中成藥,如六神丸、蟾酥丸、消腫解毒丸、梅花點舌丹、痛

氣丸等。

除蟾酥外,蟾頭、蟾皮、蟾舌、蟾肝、蟾膽等均可供藥用。蟾蛛去除

內臟后制成的干燥全體入藥,稱干蟾,其性涼,味甘、辛,有小毒。

具有消腫解毒、止痛利尿的功效??芍温灾夤苎住⑼疮燄郫彙⒀?/p>

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二、生物學特性

1、形態(tài)特點

中華大蟾蛛形狀似蛙,體長普通在10厘米以上。分頭、軀干、四肢

三部分。頸不顯然,無尾,軀干粗短。皮膚極粗糙,頭部較平滑,無

黑色骨質棱,兩側有大而長的耳后腺,體布大小不等的皮膚腺瘤狀突

起,腹部瘤狀突起較小。體色變化較大,背部無花斑,在生殖時節(jié),

雄性背面呈黑綠色,體側有淺色的斑紋,雌性呈深乳黃色,腹面具乳

黃色與棕色或黑色形成的花斑。雄性較小,內側3指有黑色指墊,無

聲囊。

黑眶蟾蛛體長7—10厘米,頭部有黑色骨質棱或黑色線,背部普通

為黃棕色,略具棕紅色斑紋,腹面乳黃色,有灰色斑紋,雄性第1、

2指基部內側有黑色指墊,有單咽下內聲囊。

2、生活習性

蟾除喜濕、喜暗、喜暖,夏秋時節(jié),白天常棲息于溝邊、草叢、屋后

的磚石孔等陰暗濕潤的地方,傍晚和早晨出來覓食,子夜里最為活躍。

食甲蟲、蛾類、蝸牛、帖瑜、地蠶、蠅蛆、白蟻等多種害蟲,但有時

也吃蚯蚓等。冬季當氣溫下降到10C以下時,蟾蛛就先后鉆人磚石、

土穴中或潛入水底冬眠,停止進食,靠消耗體內的肝糖維持最低的新

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12回時,才結束冬眠。出蟄后就在靜水

塘或流淌不大的水溝中交配產卵。

蟾除產卵時節(jié)因地而異,如成都平原在1一2月,華東沿海一帶多在

3月初,華北地區(qū)為34月。卵黑色,每個雌體一次產卵量為5000枚

左右,普通成行地羅列在管狀膠質的卵帶內,卵帶長可達幾米,纏繞

在水草上。卵孵化發(fā)育成蝌蚪,生活在水溝或水坑內,常成群向一個

方向游動。經過23個月開頭變態(tài),轉到陸上生活。

三、蟾蛛養(yǎng)殖技術

1、放養(yǎng)辦法

通過廢溝廢塘、江邊灘蕩、庭院菜園,捕獲成年蟾蛇可舉行圈養(yǎng)。按

照圈養(yǎng)范圍,用30厘米長的蘆葦或竹片、竹枝,以3厘米等距離將

四面圍起來,并用草繩結牢,也可砌15厘米高的圍墻,防蟾蛛逃竄。

池塘圈養(yǎng)還要銜接一部分旱地,便于點燈誘蟲和捕獲刮漿。庭院菜園

圈養(yǎng)蟾蛛,主要是在夏秋時節(jié)把刮過漿液的蟾蛛飼養(yǎng)起來,以便繼續(xù)

刮漿。兩周刮漿1次。在池塘邊和江灘邊圈養(yǎng)時,最好用黑光燈誘蟲

喂蟾蛛,1盞黑光燈1夜可誘捕10多萬只小昆蟲。

大田放養(yǎng)主要是棉田,1畝可放養(yǎng)刮過頭漿的蟾繪100500只,棉田

放養(yǎng)蟾蛛,既可起到治蟲作用,又可在兩周后舉行二次刮漿。

2、繁殖管理

①捕獲種蟾蛛,挑選個體大、發(fā)育良好、茁壯無病無傷的蟾蛇飼養(yǎng),

每平方米放種蟾蛛12對。

②收集卵塊作種,放置在水田或飼養(yǎng)池中舉行人工孵化。孵化時水

溫保持在1030C,最宜為1824E,并隨時調整水深,經過34天即可孵

化出小蝌蚪。若遇有寒流、暴雨等惡劣天氣,可用塑料薄膜籠罩保溫。

四、養(yǎng)殖管理技巧

1、建立蟾蛛飼養(yǎng)場要逼近水源,四面有草,可通過池塘、水溝或田

展作為飼養(yǎng)池。場地四面應筑圍墻,墻內留有草坪、菜地,以供蟾蛛

棲息及活動。池中有水草生長,稀必相宜。其它,在棉田和稻田中也

能夠散養(yǎng)。

2、蟾蛛的蝌蚪在孵出2?3天內開頭吃食,先以卵膜為食,以后吃一

些植物碎屑、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蝌蚪的食物有腐殖質、豬牛

糞、糠款、蔬菜、嫩草、魚類及畜禽類、生熟廢棄物等。蝌蚪變態(tài)成

幼蛙后,即以活餌為食。能夠培養(yǎng)蚯蚓、蠅蛆等各種昆蟲,也能夠用

誘蟲燈誘引各種昆蟲,供蟾蛛食用。

3、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重準時排水,水溫在16?

28團時為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隨著蝌蚪的生長變大,要注重準時分池,

普通經過2個月后開頭變態(tài)幼蛙。

4、幼蛙飼養(yǎng)要注重密度不宜過大,每lm2放養(yǎng)30?50只為宜。

5、要防止逃失和天敵侵犯。在陽光劇烈時,能夠噴灑水以防皮膚干

燥。

6、在秋末即要為蟾蟻預備好越冬場所,能夠在飼養(yǎng)池的角落處堆放

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嚴寒可另建越冬溫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應比冰

凍層大1倍為宜。

五、蟾蛛病害防治

1、切斷傳揚途徑,保持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強化蛙類的飼養(yǎng)管理,是

病害防治的重要原則。

2、定期對棲息環(huán)境消毒,禁止使用有污染的水源及飼料。

3、在引進種蛙前,要調查種源場是否有病情,絕不在有疫情時引種

蛙。在蛙的購入、捕撈放養(yǎng)、轉池時、對其使用的器具、放養(yǎng)的環(huán)境

及要放養(yǎng)的蛙體均要舉行消毒。

4、對進入場內的物資、4i輛、用具等,要嚴格消毒,以免帶進病原

啟發(fā)疾病。

5、保證提供養(yǎng)分全面、充沛的飼料,不飼喂霉敗變質飼料,提供相

宜的生存環(huán)境如水溫、水質等條件,提升蛙體自身反抗疾病的本事,

防止疾病的發(fā)生。

6、發(fā)生疫情時,要快速更換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