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上海實驗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1頁
2020-2021學年上海實驗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2頁
2020-2021學年上海實驗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3頁
2020-2021學年上海實驗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4頁
2020-2021學年上海實驗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0-2021學年上海實驗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一、積累與應用(6分)1.(5分)按要求填空。(1)人生如夢,。(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2),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3)斜陽草樹,,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將進酒》以曹植痛飲為例,呼應只有飲者留其名,表現(xiàn)自我憂憤不平的句子是:“,?!保ɡ畎住秾⑦M酒》)按要求選擇(1分)2.(1分)下列選項中用語得體的一句是()A.經(jīng)常光顧老師辦公室問問題,是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一大共同特點。 B.既然小茗同學你如此虛心探討問題的本源,我也就不吝賜教了。 C.盡管只是綿薄之力,但他費了很大的勁,我們應向他表示感謝。 D.拙作《老子補正》新成,惶恐以贈,尚祈雅正,不吝賜教。二、閱讀(54分)3.(12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修養(yǎng)高于知識①網(wǎng)絡時代到來以后,傳統(tǒng)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經(jīng)常聽到有人講,現(xiàn)在中國人的國學修養(yǎng)如何如何差,不會作詩,不會寫字等等。保衛(wèi)漢字、保衛(wèi)中國文化的說辭也時有出現(xiàn)。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有清醒的認識。②社會生活有一則鐵律:由繁向簡。由繁向簡中又包含一個核心元素,凡事功能至上,審美要求是在滿足功能后衍生出來的。白話文普遍流行后,中國人使用文言的水平一落千丈,單就文學的審美功能而言,白話的短處是一望而知的,但何以白話打敗文言?道理很簡單,由繁向簡。簡則文化不易壟斷,不易只成為少數(shù)人的事,這與公平和正義相關。另外,現(xiàn)代社會到來,科學交流中,比如介紹西方科學知識,白話比文言便捷,便捷的東西才能普及。人是趨利避害的,有些選擇看似偶然,比如胡適提倡白話,其實他的提倡只是適時順應了人天性中的某種追求,不然,聲音再大,也不會有回聲。③嚴格講,今天已很少有人會用毛筆寫字。單以審美論,毛筆一定高過硬筆,硬筆高過電腦。但何以毛筆會衰落?答案也非常簡單,毛筆麻煩、難學,又沒有效率,使用還需要一定的外在條件,比如溫度,在冬天旅行中使用毛筆就很不方便。毛筆先被鋼筆取代,鋼筆后被圓珠筆取代,而現(xiàn)在則是無筆的電腦時代了。任何事物,當實用功能可以完全被取代時,它原有的地位一定是下降的,它必然會成為專門技藝,比如今天提倡寫毛筆字、提倡書法,其實是在提倡一種專門技藝,而專門技藝沒有普遍性。④中國古書,由簡牘向雕版發(fā)展,也是由繁向簡?!跻驗楣I(yè)時代,手工一定是專門技藝,沒有普及的意義了。⑤網(wǎng)絡時代,對知識價值的判斷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應當牢記,如果單純的知識不能作為創(chuàng)新的基礎,則這種知識的意義非常有限,創(chuàng)新是一切知識的意義的最后結(jié)局,如果不能創(chuàng)新,則知識就是一個單純的儲備和保存問題了,而儲備保存,人永遠比不過電腦。一般說來,在網(wǎng)絡時代,單純知識的地位是下降的,創(chuàng)新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⑥今天,我們獲得一般準確穩(wěn)定知識的方式已極為便捷,一部手機在手,則人人無所不知了。那么人是不是不需再學習?當然不是,人們更需要學習,不過這種學習有了新的內(nèi)涵,那就是知識與修養(yǎng)的關系。中國舊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它主要指的不是儲備了多少知識,而是能不能把知識升華到精神層面。網(wǎng)絡時代,如果知識不向精神層面升華,或者我們學習知識而不追求修養(yǎng),則一切知識的意義也就顯示不出來。⑦今后,網(wǎng)絡時代的讀書可能會成為一種專門的修身方法,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享受知識帶給我們的快樂從而達到精神的滿足。網(wǎng)絡時代,那種單純考查知識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個人記憶再好,也只是一種奇特現(xiàn)象,令人尊敬,但不足以讓人崇敬了。因為這種單純的記憶有了更便捷的替代品,而個人修養(yǎng)才是獲取知識后達到的別一重境界,這是機器不可能替代的,因為人的精神世界無比獨特而豐富。⑧因而,網(wǎng)絡時代,我們追求知識的目標主要在于顯示個人修養(yǎng),讀書更多時候是專門陶冶情操的方式,這時候有電腦,但我們也還是要捧起書本來,因為這樣才有儀式感。電腦時代,單純炫耀知識的時代已經(jīng)遠去,考驗修養(yǎng)的時代到來了。(1)第②段和兩方面對“由繁向簡”這一社會生活鐵律進行了闡釋。(2)下列有關網(wǎng)絡時代對知識價值的判斷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知識價值的認識發(fā)生根本變化,不以單純知識積累為目的。B.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極為便捷,對學習行為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C.讀書將成為一種專門的修身方法,不是為了單純的知識考查。D.人們追求知識的目標發(fā)生了變化,主要在于顯現(xiàn)個人的修養(yǎng)。(3)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④段方框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①中國古書傳統(tǒng)的裝訂形式也極度完美,②中國雕版印刷何等精美,③但人類書籍的最后裝訂形式還是走向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洋裝,這是沒有辦法的事。④但最終人類的印刷方式?jīng)]有止步于雕版而是走向了雙面機械印刷,⑤因為雕版屬于手工,而雙面輪轉(zhuǎn)技術出現(xiàn)則是工業(yè)時代的標志。A.②③①④⑤B.②④⑤①③C.①④⑤②③D.①③②④⑤(4)第⑥段引用“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用意是。(5)第⑤段與第⑧段中的畫線句是否矛盾?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4.(11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我與地壇史鐵生①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游業(yè)還沒有開展,園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②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④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正如我在一篇小說中所說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雹輧蓷l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在那篇小說中寫道:“園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們從園中穿過,園子里活躍一陣,過后便沉寂下來?!薄皥@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蔭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權樹枝左右拍打,驅(qū)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薄皾M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边@些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⑥除去幾座殿堂我無法進去,除去那座祭壇我不能上去而只能從各個角度張望它,地壇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無論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天氣,什么時間,我都在這園子里呆過。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這樣想過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松一點?并且慶幸并且感激這樣的安排?(1)第③段中加點詞“失魂落魄”的含義是。(2)第⑤段中對地壇景物的描寫有何作用?(3)第③段劃線句語言很有特色,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加以賞析。(4)評析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意義。5.(6分)閱讀古詩,完成問題。蘇武廟(唐)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厝諛桥_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②。茂陵③不見封侯?、?,空向秋波哭逝川。注釋:①甲帳:《漢武故事》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guī)?。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②丁年:壯年。③茂陵:漢武帝的陵墓。④封侯?。禾K武持節(jié)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內(nèi)后,食邑三百戶。(1)本詩的頷聯(lián)描繪了兩幅動人的畫面,分別是圖和居塞牧羊圖。(四字)(2)對于本詩理解錯誤的一項是A.首聯(lián)想象了當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B.頷聯(lián)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C.頸聯(lián)刻畫了蘇武歸來時物是人非的場景。D.尾聯(lián)反映了漢武帝對于蘇武的痛惜想念。(3)請賞析本詩的尾聯(lián)。6.(14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①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鞅少好刑名之學。②孝公既用衛(wèi)鞅,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睂⒎ㄌ?。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wèi)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城。其后民莫敢議令。③于是以鞅為大良造。將兵圍兵圍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為筑冀闕宮庭于咸陽,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nèi)息者為禁。而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④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fā)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腿瞬恢涫巧叹?,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鄙叹叭粐@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比ブ海喝嗽蛊淦酃影憾莆簬?,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強而賊入魏,弗歸,不可?!彼靸?nèi)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fā)邑兵北出擊鄭。秦發(fā)兵攻商君,殺之于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有刪改)(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①令行于民期年②秦人皆趨令(2)下列加點字用法與“下有紅光,動搖承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項是A.法之不行B.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C.將兵圍魏安邑,降之D.商君欲之他國(3)把文中畫線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wèi)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北M遷之于邊城。(4)第③段寫“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的目的是。(5)聯(lián)系全文,分條陳述商鞅變法失敗的原因。7.(11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前赤壁賦(宋)蘇軾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②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撸懈瓒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③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雹芴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⑤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1)下列句子不屬于倒裝句式的一項是A.月出于東山之上B.凌萬頃之茫然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而今安在哉(2)下面各句對課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期間,曾兩次游覽三國魏吳大戰(zhàn)的赤壁,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B.第③段寫曹操攻破荊州,又率軍隊浩浩蕩蕩沿江而下,戰(zhàn)艦千里相連遮天蔽日,目的是贊美曹操乃一世英雄。C.本文在寫作上采用賦作傳統(tǒng)的主客問答手法,形式活潑避免呆板說理,主客經(jīng)過互相辯駁,最后歸于悲而泣。D.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種情、景、理互相融和,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蓄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3)根據(jù)第③段,“客人”之悲源于哪幾個方面?(用自己的話回答)(4)南宋俞文豹評論說,“碑記文字鋪敘易,形容難,猶之傳神,面目易模寫,容止氣象難描摹”,認為《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寫出了畫筆難以描繪的“氣象”。請從該角度賞析這兩個句子。三、寫作(40分)8.(40分)按要求作文。大地是人類棲息之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就曾提出過“人,詩意地棲居”的命題。立足于大地,目光所及,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我們對自然,對生活、對生命也會有自己獨到的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和理解。請以“大地上的事情”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詩歌除外。

2020-2021學年上海實驗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答案1.(5分)按要求填空。(1)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3)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將進酒》以曹植痛飲為例,呼應只有飲者留其名,表現(xiàn)自我憂憤不平的句子是:“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保ɡ畎住秾⑦M酒》)【分析】此題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cè)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一尊還酹江月(重點字:酹)(2)越陌度阡(重點字:陌)(3)尋常巷陌(重點字:陌)(4)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重點字:謔)按要求選擇(1分)2.(1分)下列選項中用語得體的一句是()A.經(jīng)常光顧老師辦公室問問題,是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一大共同特點。 B.既然小茗同學你如此虛心探討問題的本源,我也就不吝賜教了。 C.盡管只是綿薄之力,但他費了很大的勁,我們應向他表示感謝。 D.拙作《老子補正》新成,惶恐以贈,尚祈雅正,不吝賜教?!痉治觥勘绢}考查語言得體,就是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恰當?shù)厥褂谜Z言,使語言同語境協(xié)調(diào)一致。語境有內(nèi)部語境和外部語境之分,內(nèi)部語境包括不同文體的語言要求和文章中語言風格的一致性;外部語境指語言交際時的各種情景條件,包括場合、對象、目的等?!窘獯稹緼.“光顧”多用于商家歡迎顧客前來購物,此處用于學生到老師的辦公室,用錯對象。B.“不吝賜教”敬辭,請人指教的客氣話,句中用在自己身上,不得體;C.“綿薄之力”指微不足道的力量,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別人。此處用于別人出力幫助自己,不得體。D.故選:D。二、閱讀(54分)3.(12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修養(yǎng)高于知識①網(wǎng)絡時代到來以后,傳統(tǒng)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經(jīng)常聽到有人講,現(xiàn)在中國人的國學修養(yǎng)如何如何差,不會作詩,不會寫字等等。保衛(wèi)漢字、保衛(wèi)中國文化的說辭也時有出現(xiàn)。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有清醒的認識。②社會生活有一則鐵律:由繁向簡。由繁向簡中又包含一個核心元素,凡事功能至上,審美要求是在滿足功能后衍生出來的。白話文普遍流行后,中國人使用文言的水平一落千丈,單就文學的審美功能而言,白話的短處是一望而知的,但何以白話打敗文言?道理很簡單,由繁向簡。簡則文化不易壟斷,不易只成為少數(shù)人的事,這與公平和正義相關。另外,現(xiàn)代社會到來,科學交流中,比如介紹西方科學知識,白話比文言便捷,便捷的東西才能普及。人是趨利避害的,有些選擇看似偶然,比如胡適提倡白話,其實他的提倡只是適時順應了人天性中的某種追求,不然,聲音再大,也不會有回聲。③嚴格講,今天已很少有人會用毛筆寫字。單以審美論,毛筆一定高過硬筆,硬筆高過電腦。但何以毛筆會衰落?答案也非常簡單,毛筆麻煩、難學,又沒有效率,使用還需要一定的外在條件,比如溫度,在冬天旅行中使用毛筆就很不方便。毛筆先被鋼筆取代,鋼筆后被圓珠筆取代,而現(xiàn)在則是無筆的電腦時代了。任何事物,當實用功能可以完全被取代時,它原有的地位一定是下降的,它必然會成為專門技藝,比如今天提倡寫毛筆字、提倡書法,其實是在提倡一種專門技藝,而專門技藝沒有普遍性。④中國古書,由簡牘向雕版發(fā)展,也是由繁向簡?!跻驗楣I(yè)時代,手工一定是專門技藝,沒有普及的意義了。⑤網(wǎng)絡時代,對知識價值的判斷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應當牢記,如果單純的知識不能作為創(chuàng)新的基礎,則這種知識的意義非常有限,創(chuàng)新是一切知識的意義的最后結(jié)局,如果不能創(chuàng)新,則知識就是一個單純的儲備和保存問題了,而儲備保存,人永遠比不過電腦。一般說來,在網(wǎng)絡時代,單純知識的地位是下降的,創(chuàng)新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⑥今天,我們獲得一般準確穩(wěn)定知識的方式已極為便捷,一部手機在手,則人人無所不知了。那么人是不是不需再學習?當然不是,人們更需要學習,不過這種學習有了新的內(nèi)涵,那就是知識與修養(yǎng)的關系。中國舊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它主要指的不是儲備了多少知識,而是能不能把知識升華到精神層面。網(wǎng)絡時代,如果知識不向精神層面升華,或者我們學習知識而不追求修養(yǎng),則一切知識的意義也就顯示不出來。⑦今后,網(wǎng)絡時代的讀書可能會成為一種專門的修身方法,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享受知識帶給我們的快樂從而達到精神的滿足。網(wǎng)絡時代,那種單純考查知識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個人記憶再好,也只是一種奇特現(xiàn)象,令人尊敬,但不足以讓人崇敬了。因為這種單純的記憶有了更便捷的替代品,而個人修養(yǎng)才是獲取知識后達到的別一重境界,這是機器不可能替代的,因為人的精神世界無比獨特而豐富。⑧因而,網(wǎng)絡時代,我們追求知識的目標主要在于顯示個人修養(yǎng),讀書更多時候是專門陶冶情操的方式,這時候有電腦,但我們也還是要捧起書本來,因為這樣才有儀式感。電腦時代,單純炫耀知識的時代已經(jīng)遠去,考驗修養(yǎng)的時代到來了。(1)第②段內(nèi)涵和原因兩方面對“由繁向簡”這一社會生活鐵律進行了闡釋。(2)下列有關網(wǎng)絡時代對知識價值的判斷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對知識價值的認識發(fā)生根本變化,不以單純知識積累為目的。B.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極為便捷,對學習行為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C.讀書將成為一種專門的修身方法,不是為了單純的知識考查。D.人們追求知識的目標發(fā)生了變化,主要在于顯現(xiàn)個人的修養(yǎng)。(3)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④段方框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B①中國古書傳統(tǒng)的裝訂形式也極度完美,②中國雕版印刷何等精美,③但人類書籍的最后裝訂形式還是走向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洋裝,這是沒有辦法的事。④但最終人類的印刷方式?jīng)]有止步于雕版而是走向了雙面機械印刷,⑤因為雕版屬于手工,而雙面輪轉(zhuǎn)技術出現(xiàn)則是工業(yè)時代的標志。A.②③①④⑤B.②④⑤①③C.①④⑤②③D.①③②④⑤(4)第⑥段引用“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用意是闡明知識和修養(yǎng)的關系,突出學習知識最終是為了上升到精神氣質(zhì)。(5)第⑤段與第⑧段中的畫線句是否矛盾?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nèi)容的整合或轉(zhuǎn)述的差別。(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推斷問題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語言表達連貫之排序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通觀原文,了解大概內(nèi)容,然后默讀所給各句子,找出句中的關聯(lián)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關注句首和句尾。關聯(lián)詞常常成對出現(xiàn),代詞出現(xiàn)前前面一定要出現(xiàn)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應該是一致的。(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含義以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時要結(jié)合上下文分析,準確把握即可。(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作答本題,要聯(lián)系兩句劃線句分別在文本中位置。根據(jù)要求“聯(lián)系全文”,應聯(lián)系全文的結(jié)構或聯(lián)系全文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注意把握文體特征即可?!窘獯稹浚?)題干要求分析第②段從哪兩方面對由繁向簡這一社會生活鐵律進行了闡釋。作答本題需要理解第②段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針對題干,給出答案。本段一共有句話。第一句,揭示社會生活由繁向簡的鐵律;第二句,闡釋了由繁向簡這一鐵律的核心元素功能至上的原則;第三到七句,闡釋了由繁向簡的原因。故第②段從內(nèi)涵和原因兩方面對由繁向簡這一社會生活鐵律進行了闡釋。(2)A.“不以單純知識積累為目的”理解錯誤。從⑤段中,“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應當牢記,如果單純的知識不能作為創(chuàng)新的基礎,則這種知識的意義非常有限,創(chuàng)新是一切知識的意義的最后結(jié)局”。故選A。(3)關注④段首句“中國古書,由簡牘向雕版發(fā)展,也是由繁向簡”,順承句意“雕版”,應選②句。④句中“印刷方式”承接句意。所以選項為B。故選B。(4)“中國舊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它主要指的不是儲備了多少知識,而是能不能把知識升華到精神層面。網(wǎng)絡時代,如果知識不向精神層面升華,或者我們學習知識而不追求修養(yǎng),則一切知識的意義也就顯示不出來”可見,作者引用這句話的目的是闡明知識和修養(yǎng)的關系,突出學習知識最終是為了上升到精神氣質(zhì)。(5)觀點一:不矛盾。第⑤段畫線句“創(chuàng)新是一切知識意義的最后結(jié)局”,強調(diào)的是在網(wǎng)絡時代,“創(chuàng)新”對于“知識價值的判斷”的重要意義,創(chuàng)新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第⑧段畫線句“我們追求知識的目標主要在于顯示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的顯示個人修養(yǎng)是追求知識的目標,重在談追求知識達到的境界,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個人修養(yǎng)是獲取知識后達到的另一重境界,也就是說先有知識的意義﹣﹣創(chuàng)新,進而產(chǎn)生一種提升﹣﹣個人修養(yǎng),這是由外而內(nèi)的變化,具有邏輯上的遞進相承關系,所以前后不矛盾,豐富了論證內(nèi)容,富有層次,論述更縝密嚴謹。觀點二:矛盾。第⑤段畫線句“創(chuàng)新是一切知識意義的最后結(jié)局”,也就是說“創(chuàng)新”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第⑧段畫線句“我們追求知識的目標主要在于顯示個人修養(yǎng)”,意思是說“顯示個人修養(yǎng)”是“我們追求知識的目標”,很顯然,這兩種論斷表述的內(nèi)容不一致,綜合而言相違背有沖突:追求知識的目標既是“創(chuàng)新”又是“修養(yǎng)”,那就有必要闡述一下“創(chuàng)新”和“修養(yǎng)”的關系,結(jié)果作者并未加以說明,導致邏輯上表述不嚴謹,令人費解,可見前后出現(xiàn)了矛盾。答案:(1)內(nèi)涵;原因(2)A(3)B(4)闡明知識和修養(yǎng)的關系,突出學習知識最終是為了上升到精神氣質(zhì)。(5)不矛盾。第⑤段畫線句談論的是網(wǎng)絡時代,對知識價值判斷在變革,知識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新,而第⑧段畫線句強調(diào)的是追求知識的目標在于顯示個人修養(yǎng);作者有意的區(qū)分個人修養(yǎng)才是獲取知識后達到的別一重境界;第⑤段重在談追求知識的意義,第⑧段重在談追求知識達到的境界,談論的著力點相同;所以前后不矛盾,豐富了論證層次,使論述更嚴謹。矛盾。第⑤段畫線句明確告訴人們創(chuàng)新是一切知識意義的“最后”結(jié)局,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與第⑧段畫線句“我們追求知識的目標主要在于顯示個人修養(yǎng)”是沖突的;也就是說追求知識的目標既是“創(chuàng)新”又是“修養(yǎng)”;而這兩者的關系全文只字未提;所以前后矛盾,論述不夠嚴謹。4.(11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我與地壇史鐵生①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游業(yè)還沒有開展,園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②地壇離我家很近?;蛘哒f我家離地壇很近??傊?,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④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正如我在一篇小說中所說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雹輧蓷l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在那篇小說中寫道:“園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們從園中穿過,園子里活躍一陣,過后便沉寂下來?!薄皥@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蔭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權樹枝左右拍打,驅(qū)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薄皾M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边@些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⑥除去幾座殿堂我無法進去,除去那座祭壇我不能上去而只能從各個角度張望它,地壇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無論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天氣,什么時間,我都在這園子里呆過。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這樣想過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松一點?并且慶幸并且感激這樣的安排?(1)第③段中加點詞“失魂落魄”的含義是由于雙腿殘廢而極度痛苦,對生活產(chǎn)生絕望。。(2)第⑤段中對地壇景物的描寫有何作用?(3)第③段劃線句語言很有特色,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加以賞析。(4)評析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意義?!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能力。要善于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結(jié)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們的語境意義。(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作用的能力。所有的景物描寫都是為表達感情為主題思想服務的,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這些景物必定是對史鐵生有些觸動的。從這個角度去考慮,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3)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應該從修辭、語言、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慮。看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有怎樣的深刻含義,語言上有怎樣的特點。(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后結(jié)合著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分析即可?!窘獯稹浚?)《我與地壇》是寫的史鐵生剛剛殘廢時的那些痛苦,而“失魂落魄”的根源是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也因為這種殘廢,他對生活產(chǎn)生了絕望。(2)就是這樣一個荒蕪的園子,卻有穩(wěn)穩(wěn)停在半空中的蜂兒,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的螞蟻,有爬得不耐煩了就飛的瓢蟲,還有蟬蛻,露水,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盎氖彽⒉凰 钡膱@子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正是這些生命的跡象,這些頑強的小東西們引發(fā)了作者的思考,這些孱弱的生命自有各自活著的樂趣和價值,這讓“我”懂得了:生命就是該努力生長的,雖然殘疾,也自有殘疾的生命體驗與生命的意義。所以不能一味消極地想到死,應找到獲得頑強活下去的信心。景物描寫給了作者生的啟示。(3)“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的主語是“它”(地壇),使用了四個動賓短語,把地壇擬人化,賦予它人特有的動作和力量,主宰著園中的一切。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園子里建筑、景物雖看去荒蕪滄桑,生機卻無處不在。讀后精神為之振奮。(4)文中的景物描寫給人以啟迪。地壇除去了雕琢與浮華,讓生命露出本真的模樣,讓人看到人生的真相,認識自己。古園荒蕪但并不衰敗,并充滿了生機,讓人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地壇展示的鮮活靈動的世界,讓人意識到每個個體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和喜悅。地壇在不斷的變化中顯示出永恒的一面,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這一切讓人明白,外在的環(huán)境是惡劣的(包括自身的殘疾),但生命是無法因遭到破壞而發(fā)生改變的(地壇在不斷的變化種顯示出永恒的一面),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頑強的活著,你才能坦然地體會到人生的味道。文中作者的思考具有思想意義。“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這些句子啟示人,人活著就要順應自然,豁達地面對死亡?!吧系墼诮唤o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所以人不該刻意去追求死亡,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樂觀頑強地活下。答案:(1)由于雙腿殘廢而極度痛苦,對生活產(chǎn)生絕望。(2)“荒蕪但并不衰敗”的園子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懂得了:雖然殘疾,但不能一味消極地想到死,應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tài)看待死亡,從而獲得頑強活下去的信心。(3)句子用動賓結(jié)構,把地壇擬人化了,也讓地壇變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地壇雖然外觀衰敗,內(nèi)在卻在經(jīng)歷了風雨的剝蝕之后格外深沉又活力,讓人精神為之振奮。(4)每個個體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和喜悅。人活著就要順應自然,豁達地面對死亡。人不該刻意去追求死亡,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頑強地活下去就是一種幸福。5.(6分)閱讀古詩,完成問題。蘇武廟(唐)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厝諛桥_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②。茂陵③不見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注釋:①甲帳:《漢武故事》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guī)?。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②丁年:壯年。③茂陵:漢武帝的陵墓。④封侯?。禾K武持節(jié)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內(nèi)后,食邑三百戶。(1)本詩的頷聯(lián)描繪了兩幅動人的畫面,分別是望雁思歸圖和居塞牧羊圖。(四字)(2)對于本詩理解錯誤的一項是DA.首聯(lián)想象了當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B.頷聯(lián)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C.頸聯(lián)刻畫了蘇武歸來時物是人非的場景。D.尾聯(lián)反映了漢武帝對于蘇武的痛惜想念。(3)請賞析本詩的尾聯(lián)?!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寫景詩句的理解與內(nèi)容的概括。在充分理解頷聯(lián)首句的基礎上概括畫面內(nèi)容。(2)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在認真理解相關詩句的基礎上判斷正誤。(3)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詩句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jié)合詩句分析為什么是這樣的手法,最后寫出這些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解答】(1)“云邊雁斷胡天月”大意是蘇武羈留在北海,與大漢音書斷絕,沒有大雁可以傳書,頭頂?shù)氖呛烀髟?。長期被扣留異族,蘇武看著遷徙的大雁,思鄉(xiāng)念親之情更加深切,可概括為“望雁思歸”。(2)D.分析有誤,尾聯(lián)表現(xiàn)的是蘇武歸國后對武帝追悼思念的悲涼之情。(3)由“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以及作者的時代和寫作背景可知詩人這樣寫是為了弘揚民族氣節(jié),歌頌愛國者的偉大情懷以及歷史時代的需要,茂陵是漢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漢武帝。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襯托蘇武的傷感之情。化用《論語》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化用出“逝川”二字。展現(xiàn)出時代的悲涼以及流露出作者忠君愛國的精神情懷。答案:(1)望雁思歸(2)D(3)尾聯(lián)運用了借代、借景抒情、用典的技巧。借代,“茂陵”是漢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漢武帝。借景抒情,以哀景襯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襯托蘇武的傷感之情。用典,從《論語》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化用出“逝川”二字。這一聯(lián)集中抒發(fā)了蘇武歸國后對武帝追悼思念的悲涼之情。譯文:蘇武初遇漢使,悲喜交集感慨萬端;而今古廟高樹,肅穆莊嚴久遠渺然。羈留北海音書斷絕,頭頂胡天明月;荒隴牧羊回來,茫茫草原已升暮煙?;爻M謁樓臺依舊,甲帳卻無蹤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劍,正是瀟灑壯年。封侯受爵緬懷茂陵,君臣已不相見;空對秋水哭吊先皇,哀嘆逝去華年。賞析:“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兩句分點“蘇武”與“廟”。第一句著筆就寫蘇武突然見到漢使,得知他已經(jīng)獲釋可以回國時悲喜交加的激動心情。漢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漢使到匈奴后,得知蘇武尚在,乃詐稱漢朝皇帝射雁上林苑,得蘇武系在雁足上的帛書,知武在某澤中,匈奴方才承認,并遣武回國。首句是想象蘇武初次會見漢使時的情景。蘇武在異域渡過漫長歲月,歷盡艱辛,驟然見到來自漢朝的使者,表現(xiàn)出極為強烈、激動、復雜的感情。這里有辛酸的追憶,有意外的驚愕,悲喜交加,感慨無窮,種種情緒,一時奔集,難以言狀,難以禁受。詩人以“魂銷”二字概括,筆墨精煉,真切傳神,“魂銷”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繪出蘇武當時內(nèi)心與外在的非常情態(tài),深刻地顯示出其思國若渴的愛國精神,這句是蘇武生前事跡的一個特寫鏡頭。第二句由人到廟,由古及今,描繪眼前蘇武廟景物?!肮澎舾邩洹?,寫出蘇武廟蒼古肅穆,渲染出濃郁的歷史氣氛,寫蘇武廟中的建筑與古樹本是無知物,它們都不知道蘇武生前所歷盡的千辛萬苦,更不了解蘇武堅貞不屈的價值,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態(tài)炎涼的感嘆。透露出詩人崇敬追思之情。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泵H患疵烊痪眠h之意。古祠高樹兩茫然,是說祠和樹都年代杳遠。這就為三、四兩句轉(zhuǎn)入對蘇武當年生活的追思緬想創(chuàng)造了條件?!霸七呇銛嗪煸?,隴上羊歸塞草煙”描繪的是兩幅畫,是用逆挽法來追憶蘇武生前的苦節(jié)壯舉,懷念蘇武崇高的愛國精神。上一幅是望雁思歸圖。在寂靜的夜晚,天空中高懸著一輪帶有異域情調(diào)的明月。望著大雁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又向南方飛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南天的云彩中。這幅圖畫,形象地表現(xiàn)了蘇武在音訊隔絕的漫長歲月中對故國的深長思念和欲歸不得的深刻痛苦,不僅敘出了蘇武被流放北海時與國音訊斷絕的史實,而且表現(xiàn)出蘇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園,每天希望鴻雁傳書于國、直盼到月上中天的愛國忠心。這句主要寫蘇武思國的心境。下一幅是荒塞歸牧圖。在昏暗的傍晚,放眼遠望,只見籠罩在一片荒煙中的連天塞草,和丘隴上歸來的羊群,主要寫他胡地牧羊時環(huán)境的艱辛、荒涼,表現(xiàn)出貧賤不能移其愛國之志的胸懷。這幅圖畫,形象地展示了蘇武牧羊絕塞的單調(diào)、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環(huán)境、經(jīng)歷、心情相互交觸,渾然一體。頷聯(lián)兩句是從廣闊的空間角度來寫蘇武留胡時內(nèi)心與外在動態(tài)、環(huán)境。“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兩句寫蘇武“回日”所見所感,從相隔迢遙的時間的角度上寫蘇武出使和歸國前后的人事變換。第一句句說蘇武十九年后歸國時,往日的樓臺殿閣雖然依舊,但武帝早已逝去,當日的“甲帳”也不復存在,流露出一種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隱含著對武帝的追思。史載蘇武“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李陵《答蘇武書》中也有“丁年(壯年)奉使,皓首而歸”之句。第二句說回想當年戴冠佩劍,奉命出使的時候,蘇武還正當壯盛之年?!凹讕ぁ薄ⅰ岸∧辍鼻蓪Γ驗樵娫u家所稱。此聯(lián)先說“回日”,后述“去時”,詩評家稱之為“逆挽法”,認為可以“化板滯為跳脫”(沈德潛《唐詩別裁》)。其實,由“回日”憶及“去時”,以“去時”反襯“回日”,更增感慨。蘇武出使是漢武帝為之賜節(jié)餞行,他自己那時也正在壯年,可是歸漢之“回日”,漢室江山雖然依舊,然而人事卻迥然有異于前了,這里面包含了極其深沉的感?!盎厝铡本涫菍懗⑷耸碌淖兏?,“去時”暗示了蘇武個人生命歷程的轉(zhuǎn)換,兩句通過對時間轉(zhuǎn)換的形象描繪,顯示了蘇武留胡時間之長,讀者從此也可以想象到十九年中蘇武所經(jīng)受的磨難之多。“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二句謂蘇武歷經(jīng)生死苦難而不失漢節(jié),回來后竟不得封侯,只能空向秋波悲嘆年華已逝,表露出作者對刻薄寡恩的天子的深沉怨恨。末聯(lián)集中抒寫蘇武歸國后對武帝的追悼。漢宣帝賜蘇武爵關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武帝已經(jīng)長眠茂陵,再也見不到完節(jié)歸來的蘇武封侯受爵了,蘇武只能空自面對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經(jīng)逝去的先皇。史載李陵勸降時,蘇武曾說:“武父子之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被貒?,昭帝“詔武奉一大牢謁武帝園廟”。這種故君之思,是融忠君與愛國為一體的感情。最后一筆,把一個帶著歷史局限的愛國志士的形象,更真實感人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晚唐國勢衰頹,民族矛盾尖銳。表彰民族氣節(jié),歌頌忠貞不屈,心向故國,是時代的需要。杜牧《河湟》詩云:“牧羊驅(qū)馬雖戎服,白發(fā)丹臣?!睖赝ン捱@首詩,正塑造了一位“白發(fā)丹心”的漢臣形象。6.(14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①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鞅少好刑名之學。②孝公既用衛(wèi)鞅,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睂⒎ㄌ印L?,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wèi)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城。其后民莫敢議令。③于是以鞅為大良造。將兵圍兵圍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為筑冀闕宮庭于咸陽,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nèi)息者為禁。而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④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fā)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腿瞬恢涫巧叹玻唬骸吧叹?,舍人無驗者坐之?!鄙叹叭粐@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比ブ?,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強而賊入魏,弗歸,不可?!彼靸?nèi)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fā)邑兵北出擊鄭。秦發(fā)兵攻商君,殺之于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有刪改)(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①令行于民期年一年②秦人皆趨令服從(2)下列加點字用法與“下有紅光,動搖承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項是CA.法之不行B.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C.將兵圍魏安邑,降之D.商君欲之他國(3)把文中畫線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wèi)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城。(4)第③段寫“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的目的是慶祝秦國變法有成效,富國強兵。(5)聯(lián)系全文,分條陳述商鞅變法失敗的原因。【分析】(1)本題考查常見的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應掌握方法并結(jié)合語境推斷。(2)本題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應掌握方法并結(jié)合語境推斷。(3)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句的能力,應遵循翻譯的原則、步驟及方法。(4)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應結(jié)合相關語句分析概括。(5)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應結(jié)合相關語句分析概括,注意分條陳述?!窘獯稹浚?)①期年:一年,譯文:法令在民間實行了一年。②趨:服從:譯文:秦國百姓都服從法令了。(2)例句:人稱代詞,它,指太陽;A.助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指示代詞,這些;C.人稱代詞,它,指魏國安邑;D.動詞,到。故選C。(3)便:適宜;亂化:擾亂教化;邊城:邊境城堡。譯文:秦國百姓中當初有說法令不適宜的又有來說法令適宜的,衛(wèi)鞅說“這些都是擾亂教化的人。”全部遷居到邊境城堡。(4)原文第三段提到“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可知商鞅變法后的五年,秦人國富兵強,周天子贈送祭肉給秦孝公,諸侯都來祝賀。所以“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的目的是告訴天下秦國變法頗有成效,富國強兵。(5)①由原文第②段“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wèi)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M遷之于邊城。其后民莫敢議令”可知,面對議論變法的百姓,商鞅拒絕聽取百姓的意見,沒有得到百姓的支持。②由最后一段“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fā)吏捕商君”可知,公子虔一幫人告發(fā)商君要謀反,國君就派出官吏逮捕商君。公子虔為何告他謀反?結(jié)合第②段“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可知,商鞅變法沒有得到大臣們的支持,反而觸犯了大臣們的利益。③由最后一段“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笨芍?,商鞅制定的法令本身就有諸多不合理處,存在弊端。答案:(1)①一年②服從(2)C(3)秦國百姓中當初有說法令不適宜的又有來說法令適宜的,衛(wèi)鞅說“這些都是擾亂教化的人?!比窟w居到邊境城堡。(4)慶祝秦國變法有成效,富國強兵。(5)①商鞅拒絕聽取百姓的意見,沒有得到百姓的支持。②商鞅變法沒有得到大臣們的支持,反而觸犯了大臣們的利益。③商鞅制定的法令存在弊端。參考譯文:①商君,是衛(wèi)國國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孫。公孫鞅年輕時就喜歡刑名法術之學。②秦孝公立即任用衛(wèi)鞅,用衛(wèi)鞅為左庶長,終于決定變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間實行了一年,秦國百姓到國都來說新法不適宜的人數(shù)以千計。在這時太子觸犯法令。衛(wèi)鞅說:“法令不能實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觸犯法令?!睖蕚湟婪☉吞幪?。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加刑罰,便對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對太子師公孫賈處以黥刑。第二天,秦國百姓都服從法令了。秦國百姓中當初有說法令不適宜的又有來說法令適宜的,衛(wèi)鞅說“這些都是擾亂教化的人?!比窟w居到邊境城堡。此后百姓中就沒有人敢于議論法令了。③于是秦孝公任用衛(wèi)鞅為大良造。衛(wèi)鞅率領軍隊包圍魏國安邑,迫使魏國安邑投降,過了三年,在咸陽大興土木建造冀闕、宮殿,秦國從雍遷都到咸陽。而后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共室養(yǎng)育后代。合并小都、小鄉(xiāng)、小邑、小聚為縣,設置縣令、縣丞,共三十一個縣。整治田地,開立阡陌封疆作為地界,從而使賦稅征收整齊劃一。統(tǒng)一斗桶、權衡、丈尺的標準。實行第二次新法四年,公子虔再次違反規(guī)約,處以劓刑。經(jīng)過五年,秦人國富兵強,周天子贈送祭肉給秦孝公,諸侯都來祝賀。④五個月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一幫人告發(fā)商君要謀反,國君就派出官吏逮捕商君。商君逃亡到邊關之下,打算住客棧??蜅5娜瞬恢巧叹f:“商君的法令:留宿沒有通行證件的人要判罪?!鄙叹叭粐@息道:“唉,制訂法令的弊端竟然到了這種地步!”離開秦國前往魏國,魏人怨恨他欺騙公子昂而大敗魏軍,拒絕接納。魏國有人說:“商君,是秦國的盜賊。秦國強大而他的盜賊進入魏國,不遣返,是不可以的?!庇谑菍⑸叹突厍貒I叹俅芜M入秦國,便直奔封地商邑,與其黨徒調(diào)動邑中軍隊往北攻擊鄭邑。秦王派兵攻打商君,在鄭黽池殺死他。秦惠王車裂商君尸體而示眾,說:“不許再有像商鞅這樣的造反者!”于是又殺滅商君的家族。7.(11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前赤壁賦(宋)蘇軾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②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撸懈瓒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③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雹芴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雹菘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1)下列句子不屬于倒裝句式的一項是CA.月出于東山之上B.凌萬頃之茫然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而今安在哉(2)下面各句對課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DA.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期間,曾兩次游覽三國魏吳大戰(zhàn)的赤壁,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B.第③段寫曹操攻破荊州,又率軍隊浩浩蕩蕩沿江而下,戰(zhàn)艦千里相連遮天蔽日,目的是贊美曹操乃一世英雄。C.本文在寫作上采用賦作傳統(tǒng)的主客問答手法,形式活潑避免呆板說理,主客經(jīng)過互相辯駁,最后歸于悲而泣。D.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種情、景、理互相融和,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蓄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3)根據(jù)第③段,“客人”之悲源于哪幾個方面?(用自己的話回答)(4)南宋俞文豹評論說,“碑記文字鋪敘易,形容難,猶之傳神,面目易模寫,容止氣象難描摹”,認為《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寫出了畫筆難以描繪的“氣象”。請從該角度賞析這兩個句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能夠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對古代漢語中特殊句式的特點和用法掌握得很熟練,在答題時對號入座即可。(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類型題目關鍵是讀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尋依據(jù),抓因求果找理由,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在細節(jié)上做文章。同時防止命題陷阱,如: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無中生有等。(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的,要求從原文中尋找信息,并將其進行概括組合,形成答案。(4)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中重要語句的內(nèi)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答題方法如下:從關鍵詞語入手,一個句子中總有對表情達意起關鍵作用的詞語,即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詞語,所以,體會句子含義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關鍵詞語,找到它們,也就意味著把句子的理解轉(zhuǎn)化成了對主要詞語的理解;從分析修辭入手,作答的關鍵是將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還原成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還原出作者原本想表達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兩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關性,是比擬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窘獯稹浚?)A.介賓短語后置句,“于東山之上”做謂語動詞“出”的狀語,表明“出”的地點。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是“月于東山之上出”。B.定語后置句,“之”助詞,起到定語后置的功能,定語“茫然”修飾“萬頃”,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是“凌茫然之萬頃”。C.被動句,“于”表被動,譯為“被”。D.賓語前置句,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安”作動詞“在”的賓語,“安”要前置,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是“而今在安哉”。綜上分析,A、B、D三項都是倒裝句,C項不是倒裝句。故選:C。(2)A.“兩次游”不恰當,應是“常常游”,另外與《前赤壁賦》同期的作品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后赤壁賦》是《前赤壁賦》三個月后的作品。B.“目的是贊美曹操乃一世英雄”錯。意在抒發(fā)人生無常之感慨。C.“主客經(jīng)過互相辯駁,最后歸于悲而泣”錯。針對客人的回答,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表現(xiàn)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鄲灥男那榈玫搅宋拷?,精神上得到了解脫,心情是轉(zhuǎn)悲為喜。故選:D。(3)根據(jù)文段可知,“客”悲的原因有三方面:①從人物方面“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分析,可知“客”由古代“一世之雄”與當今等閑之輩的對比而生悲。②從宇宙方面“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分析,可知“客”由山川之無窮與吾生之須臾的對比而生悲。③從理想方面“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分析,可知“客”由挾仙遨游、抱月長終的愿望與“不可乎驟得”的現(xiàn)實對比而生悲。(4)考生首先要讀懂俞文豹這句評論的意思,然后抓住“氣象”這一角度賞析《赤壁賦》中的兩個句子。俞文豹說的這句話的意思是碑記文字平鋪直敘容易,描摹很難,比如想傳神,人的面貌容易描寫,但是儀容舉止和景象難以描摹。其中“氣象”的意思是景象。所以,這道題就是賞析《赤壁賦》中“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