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及其利用、水的組成與凈化(解析版)-2024-2025學年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試題(山西專用)_第1頁
水資源及其利用、水的組成與凈化(解析版)-2024-2025學年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試題(山西專用)_第2頁
水資源及其利用、水的組成與凈化(解析版)-2024-2025學年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試題(山西專用)_第3頁
水資源及其利用、水的組成與凈化(解析版)-2024-2025學年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試題(山西專用)_第4頁
水資源及其利用、水的組成與凈化(解析版)-2024-2025學年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試題(山西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7水資源及其利用、水的組成與凈化

內(nèi)容概覽

考點1水的組成

考點2水資源

考點3水的凈化

經(jīng)典基礎(chǔ)題

1考點水的組成

I.(22-23九年級上?河北唐山?期中)電解水反應中的最小粒子是

A.水分子B.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

C.氫原子和氧原子D.其它粒子

【答案】C

【知識點】電解水原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解析】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電解水時,水分子分解出氫原子和氧原

子,故電解水反應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故選C。

2.(22-23九年級上?山西運城?期中)如圖所示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是電源的負極,b是電源的正極

B.若負極產(chǎn)生10mL氣體,則正極產(chǎn)生5mL氣體

C.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加劇烈

【答案】C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解析】A.與a相連一端玻璃管內(nèi)氣體較多,管內(nèi)的氣體是氫氣,a是電源的負極,與b相連一端玻璃管內(nèi)

氣體較少,管內(nèi)的氣體是氧氣,b是電源的正極,故A正確;

B.負極與正極產(chǎn)生的體積比約為2:1,若負極產(chǎn)生10mL氣體,則正極產(chǎn)生5mL氣體,故B正確;

C.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C錯誤;

D.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氧氣有助燃性,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加劇烈,故D正確。

故選:Co

3.(21-22九年級上?山西運城?期中)圖所示,圖1是電解水的裝置,圖2是甲、乙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體

積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N,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應接電源正極

B.氣體M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實驗時水中加入氫氧化鈉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D.0?3s內(nèi)甲、乙試管內(nèi)氣體的體積比和8s時的體積比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氧氣比氫氣在水中溶解得多

【答案】B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電解水生成物的驗證

【分析】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氣和氫氣;正極得到氧氣,負極得到氫氣,兩者體積比為1:2;

【解析】A、結(jié)合圖2可知,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N,則N為氧氣,a應接電源正極,正確;

B、氣體M體積較大,為氫氣,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錯誤;

C、純水導電性很差,實驗時水中加入氫氧化鈉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正確;

D、0?3s內(nèi)甲、乙試管內(nèi)氣體的體積比和8s時的體積比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氧氣比氫氣在水中溶解得多,

導致氧氣體積較小,正確。

故選B。

4.(22-23九年級上?山西運城?期中)化學實驗是檢驗化學科學知識真理性的標準,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

重要途徑。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比較火焰各層的溫度B.證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C.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D.驗證水的組成

【答案】B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過程、水的組成實驗、蠟燭燃燒的實驗探究及產(chǎn)物分析

【解析】A、將火柴梗放在火焰上,通過不同地方的碳化程度,可比較火焰各層的溫度,該選項能達到實驗

目的,不符合題意;

B、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通過現(xiàn)象有白霧產(chǎn)生,說明生成物有水,但不能證明二氧化碳,該選項

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符合題意;

C、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則裝置中壓強減小,燒杯中的水會倒吸入集氣瓶中,且倒吸入

的水的體積即為氧氣的體積,該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知,

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該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23-24九年級上?山西大同?期中)同學們?yōu)樘骄克慕M成,在實驗室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請根據(jù)提

示,將實驗內(nèi)容補充完整。

實驗方法:按照圖示組裝電解裝置。接通裝置中的直流電源,電解水一段時間后,切斷電源,緩慢打開活

塞,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放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

(1)實驗原理:水通電分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實驗現(xiàn)象:燃著的木條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實驗結(jié)論:□

【問題與交流】

(4)水通電分解的微觀過程是,

(5)電解水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是.

【答案】(1)H2O^H2+O2

(2)木條燃燒得更旺

(3)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4)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重新結(jié)合成氫分子,氧原子重新結(jié)合成氧分子

(5)裝置氣密性良好

【知識點】水的組成實驗、電解水原理、電解水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電解水生成物的驗證

【解析】(1)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H20[甬M由H?+。2;

(2)b玻璃管與電源正極相連,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能支持燃燒,燃著的木條放在b玻璃管尖嘴

口,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木條燃燒得更旺;

(3)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分別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

成的;

(4)水通電分解的微觀過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重新結(jié)合成氫分子,氧原子重新結(jié)合

成氧分子;

(5)電解水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是裝置氣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6.(22-23九年級上?山西太原?期中)18世紀末,法國科學家拉瓦錫利用實驗揭秘了水的組成。在實驗室

中,同學們模擬拉瓦錫的實驗過程對水的組成進行了探究。

【實驗用品】電解器、學生電源(12V)、導線、燒杯,硫酸鈉、水。(其余實驗用品自選)

【實驗原理】

(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步驟】

(2)①在電解器玻璃管里加滿水,接通直流電源,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

②切斷電源,用分別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

(3)①兩個電極附近,玻璃管a、b內(nèi)氣體的體積比為2:1。

②玻璃管a中的氣體被點燃,玻璃管b中的氣體。

【實驗結(jié)論】

(4)通過該實驗探究得出的結(jié)論是。

【問題與交流】

(5)①為保證實驗的成功,你認為需要注意什么?請寫出一條

②請描述電解水的微觀實質(zhì)=

通電AA

【答案】(1)2H2O-2H2T+O2T

(2)燃著的木條

(3)產(chǎn)生氣泡,液面下降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

(4)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5)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合理即可)水分子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

的分子

【知識點】水的組成實驗、電解水原理、電解水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電解水生成物的驗證

【解析】(1)實驗原理:

通電A小

電解水時,負極產(chǎn)生氫氣,正極產(chǎn)生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T+O2T;

(2)實驗步驟:

②氫氣在空氣中能夠安靜地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氧氣能夠支持燃燒,能使燃燒的木條燃燒更劇烈,可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氧氣和氫氣。切斷電源,用燃著的木條分別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反應中產(chǎn)生的

氣體,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

(3)實驗現(xiàn)象:

①電解水時,負極產(chǎn)生氫氣,正極產(chǎn)生氧氣,體積比約為2:1。兩個電極附近產(chǎn)生氣泡,液面下降,玻璃管

a、b內(nèi)氣體的體積比為2:1。

②b管與電源正極相連,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與玻璃管a中的氣體被點燃,玻璃管b中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

條燃燒更旺;

(4)實驗結(jié)論:

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不變。通過該實驗探究得出的結(jié)論是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5)問題與交流:

①該實驗中有氣體生成,為保證實驗的成功,需要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以保證實驗成功;

②電解水時,水分子離解成氫原子與氧原子,氫原子與氫原子結(jié)合成氫分子,大量的氫分子聚集成氫氣,

氧原子與氧原子結(jié)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氣,微觀實質(zhì)水分子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

和氧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7.(23-24九年級上?山西太原?期中)中國空間站已進入長期有人駐留模式。航天員的生存離不開氧氣,某

校實踐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對空間站內(nèi)氧氣的來源、空氣的成分等展開了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分析空間站內(nèi)氧氣來源

【分析討論】同學們認為空間站內(nèi)氧氣應該來自現(xiàn)場制取。之前已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的三種方法和工業(yè)

制氧氣的原理,同學們討論后認為:

(1)這些方法都不適用于空間站制氧氣,理由是(寫一條)。

(2)空間站制氧氣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寫一條)。

任務二:探究空間站內(nèi)制氧原理

【查閱資料】同學們上網(wǎng)查閱資料獲悉,我國空間站的氧氣來源于環(huán)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tǒng)中的電解制氧

子系統(tǒng),其原理是電解水。

【模擬實驗】

(3)同學們設計實驗模擬空間站制取氧氣。

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①在電解器玻璃管里加滿水,接

J兩電極上均有氣泡冒出,_____。

通直流電源。

a-

②切斷裝置的電源,用燃著的木

a管尖嘴口觀察到____o

條分別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

b管尖嘴口觀察到____=

-電1驗電解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

【反思評價】

(4)步驟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0空間站內(nèi)作為反應原料的水的來源是(寫一條)。

任務三:探究空間站內(nèi)空氣成分

【設計方案】

(5)同學們根據(jù)所學知識認為:空間站內(nèi)的空氣與地球上的空氣成分應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區(qū)別,空間站

內(nèi)的空氣成分只需保留即可。之后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向航天專家進行咨詢,確定了自己的設計方案。

【小組交流】

(6)同學們在航天專家的介紹中得知,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密封艙內(nèi)駐留24小時,艙內(nèi)氧氣分壓隨時間的

變化如圖所示。航天員中度活動時氧氣分壓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糠新£輕睡

息度眠

s活

黑《x

\

23.0

i—

—t—

?

?

??

?

228?

2224

1820

16

214

101

68

24

'

/h

時間

駐留

普宣

技術(shù)科

控生保

間站環(huán)

行了空

園內(nèi)進

,在校

海報

計了

題設

為主

航天”

環(huán)助力

資源循

們以“

】同學

分享

【成果

果。

的成

學習

目式

了項

分享

同學

與其他

動,

傳活

可)

理即

料(合

量原

帶大

要攜

1)需

】(

【答案

)

即可

(合理

能源

節(jié)約

(2)

燒更劇

木條燃

藍色火

產(chǎn)生淡

2:1

約為

積比

的體

氣體

產(chǎn)生

管內(nèi)

玻璃

a、b

(3)

A

通電

)

即可

(合理

攜帶

直接

+OT

2HT

2HO

(4)

2

2

2

氧氣

氮氣和

(5)

最低

氣含量

氣中氧

時的空

導致此

多,

氣最

的氧

消耗

(6)

化學方

數(shù)、

積分

其體

分及

各成

空氣

查、

關(guān)考

的相

方法

氧氣

制取

其他

結(jié)論、

現(xiàn)象和

實驗的

電解水

點】

【知識

書寫

程式的

化鋪制

和二氧

氫溶液

過氧化

合物或

鎬的混

二氧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