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陳氏千年史話_第1頁
義門陳氏千年史話_第2頁
義門陳氏千年史話_第3頁
義門陳氏千年史話_第4頁
義門陳氏千年史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南義門陳氏千年史話——一部清代《陳氏族譜》演繹的傳奇故事陳明卿2012年5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族弟文謙手中得到清光緒辛卯年(1891)鐫印的《陳氏族譜》,封面上赫然署有“義門堂藏板”;過了幾天,我又從堂弟文華處得到民國辛酉年(1921)鐫印的《陳氏族譜》,封面上同樣署有“義門堂藏板”,我才意識到,我們這一支陳氏是出自義門堂的。譜中明確記載約540年前由福建莆田渡瓊立籍卜居加樂鎮(zhèn)安常坡村的陳文公是我們這一支陳氏的渡瓊始祖。這是最新發(fā)現的一位陳氏渡瓊始祖。于是我查找了許多有關義門陳氏的資料,綜合考證近千年歷史,才曉得“義門陳氏”有著許多傳奇的故事。在海南,陳姓為第一大姓,陳氏子孫后代遍布在全省18個市縣的4000余個村莊,人口有110多萬人,占海南總人口的12.0%左右。而迄今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陳氏人口達8000萬人,其中義門陳氏后裔占70%,故有“天下陳氏出義門”之說。依此比例算,義門陳氏后裔在海南約有77萬人。海南陳姓的渡瓊始祖均來自大陸,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先后共有184人(含新發(fā)現的1人),單來自福建莆田玉湖陳氏渡瓊始祖先后近50人,有“九官十八客”之說(有九人被派遣到海南當官后遷居海南,其他十八位相對于土著人來說是客人)。玉湖一族是義門陳氏福建莆田的望族。然而,由于老譜失傳,1998年出版的《海南陳氏譜》除了在《綜述:介紹關于海南陳氏源流》一篇中,有一小部分介紹《從陳朝到江州義門》外,海南陳氏與義門陳氏卻沒有掛上鉤,并沒有將義門陳氏歸為一族,特別是也沒有注明哪一個渡瓊始祖源出義門,甚至連義門陳氏后裔也不知道自己出自義門陳氏。北統(tǒng)村陳氏族譜封面萃族同炊至公義聚何謂“義門陳氏”?原來“義門陳氏”是陳胡公第68世孫、陳寔公第23世孫、陳后主叔寶之弟陳叔明第5世孫陳旺在江西九江,創(chuàng)立江州義門,成為江州義門陳氏開山之祖。這一支陳姓因受唐僖宗皇帝旌表為“義門陳氏”而得名。義門陳氏從公元1062年奉旨分莊至今已有950年,一家繁衍成萬戶,萬戶皆為新義門,故有“天下陳氏出義門”之說。南朝陳亡后,后主陳叔寶及其弟叔明等宗室中的一部份人被押送到了隋都長安居住。大業(yè)二年,隋煬帝以陳后主第六女婤為貴人,絕愛幸,因召陳氏子弟盡還京師,隨才敘用。陳姓在關中地帶開始生根發(fā)芽,這一支陳姓在唐王朝時期,不斷有人進入上層社會。后主之弟叔明的五世孫陳兼,在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登進士,初官江州府,官至右補闕。陳兼之弟陳旺(宜都王叔明五世孫),字天相,生于浙江金華,隨兄陳兼至江州。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四月,因陳兼遷升別任,陳旺遷居江西江州郡潯陽縣太平鄉(xiāng)常樂里永清村(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zhèn)義門陳村),創(chuàng)立江州義門,成為江州義門陳氏開山之祖。這一支陳姓稱為江州義門陳氏。旺生機,機生感,感生藍,藍生青,一連四代單傳,世為耕農。至陳青始生六子,曰伉、侍、仲、俛、偉、伸,繼而六生十九,十九生三十二,自是家益昌,族益盛!兼之子京,仕于德宗朝。京無子,以侄陳褒為嗣。褒任鹽官(浙江海寧縣西南鹽官鎮(zhèn)南)縣令,生有一子陳灌。陳灌之子陳環(huán)任臨海(今屬浙江)縣令時,舉家遷往福建泉州仙游(今莆田市)。約在唐會昌年間(841-846),長房陳兼的六世孫陳伯宣為避亂由閩到廬山隱居,初居廬山圣治峰,再遷廬山太平宮,后遷廬山腳下德化縣甘泉鄉(xiāng)甘水垅(今九江縣獅子鄉(xiāng)牌樓村,因明朝于此建“義門遺址”牌坊,故稱牌樓村)。乾符二年黃巢起義,乾符四年(877年)六月因柳彥璋襲陷江州,大肆剽掠,為避兵亂,陳伯宣再次舉家遷往德安,同陳旺的后人合族同處。時陳伉為自然家長,幾年后,伯宣子陳崇接任陳伉為義門第三任家長,故有“青,顯祖也;伉,二世長;崇,三世長”之說。在舊址處新建的義門陳祠堂此時義門人從陳旺建莊算起,到家庭最小輩成員,已有八代未分家,加之陳伯宣一支并入,人口百余。經官府申報,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御筆親題“義門陳氏”。從此,陳氏即把原常樂里永清村改為“義門”。自陳崇始,義門歷任家長都是經民主推選的。由于陳伯宣有文史才,注司馬遷《史記》行于世,并“辭著作郎不受”,饒有名氣。而陳崇又是乾符元年(874年)“甲午舉人”,他父子倆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大順初(890年)義門人口近200,伯宣逝世,享年66歲。是年陳崇遵照父親的貽訓,立家法33條、家范12則、家規(guī)16條,以圖家族長治久安。家法的基本精神是“推功任能,懲惡勸善”。其意思是內部管理用人的標準是“唯賢唯能”,對于極少數不守規(guī)矩的人,運用家法的手段去懲治、教育,以期改正。這部家法的民主氣味很濃,以“財產共有,平均分配,共同生活”的民生為前提,以孝敬父母長輩、尊老愛幼的人倫為基礎,以期達到“人無間言而守義法”,齊心協(xié)力共建家族繁榮的目的。南唐保大后十年間(947-957),義門老幼700余口,十世同居,室無私財,廚無異饌,擊鼓傳餐,分批就膳,男女各席,未成人者別為一席,生活和睦,其樂融融。正像義門陳家三進士之母王夫人應詔進宮答皇后問時說的那樣:“堂前架上衣無主,三歲孩兒不識母,丈夫不聽妻間言,耕男不言田中苦”,家族成員一公無私,大家一起勞動,財產共有,平均分配,以忠義孝悌傳家,整個家族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生活。據說義門養(yǎng)犬百余,同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实勐牶蟛恍?,就乘著視察災情的時候到義門陳村視察,他命侍從將帶來的100個米粑撒到石槽里喂狗,當時來了99條狗,每條狗嘴里銜了一個米粑,其中一條狗銜了兩個米粑,但都沒吃,等到這條狗將其中的一個米粑交給一條遲到的瘸腿狗后,才一起吃起來?;实鄄庞H眼目睹了這一奇跡,異類尚能調教如此,何況人乎!故“鄉(xiāng)鄰化德,獄訟稀少”,鄉(xiāng)人和諧相處。當時的官府把義門陳家作為“忠孝敦睦”文化的一塊活樣板,以致世代傳誦,成為千古佳話。宋太宗還御書“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內異物皆效義;一吠突起百吠齊怒,寨中同聲共護門”一聯(lián)于其家百犬牢。《中華姓氏通書》稱“義門陳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也被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宋開寶二年(969),義門人口增至千余,為了解決子弟讀書問題,在家族經濟還不富裕的情況下,曾先后創(chuàng)辦了“書屋”和“書堂”兩級學校。在《家法三十三條》的第七、八條款中即作了明文規(guī)定:“七歲令入學,至十五歲出學。有能者令入東佳”深造,為應舉入仕培養(yǎng)人才。東佳書堂置學田二十頃,作辦學專用經費?!疤脧T數十間,聚書數千卷”,隨著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開始向外姓招生,并還資助他們在東佳書堂完成學業(yè)。“延四方學者,伏臘皆資”,“江南名士,皆肄業(yè)于其家”。南唐后期,義門家長是陳崇的孫子陳昉,官至南唐試奉禮郎,為義門第六任家長,主家政35年,家業(yè)旺盛。南唐時期,義門子弟有十八朝官,任各州縣官的有二十九人。義門人非常效忠于南唐。如開寶七年(974年),宋伐南唐兵圍江州曹翰,義門子弟奮力守城,“及城破,軍民殺傷殆盡”,而義門子弟一無所傷,皆義之所感也(因宋兵不殺義門人)。待宋朝乾坤一定,宋太宗為推行仁孝治天下,繼續(xù)樹立“義門”這塊活樣板,這就是義門忠孝仁義文化為各個朝代所采用的價值所在。天圣五年(1027年),義門人口2700余,將近翻了一番。由于義門地狹人多,義門人在各地購田設置的分莊,是按其大小分派房族去管理,統(tǒng)一核算,統(tǒng)一劃撥的。各莊“每年收到谷斛至歲晚,須具各莊帳目歸家,以待考課,并出庫司檢點?!钡?guī)定父子不能同莊,“遠嫌疑也”?!鞍税兕^牛耕日月,三千燈火讀文章”,正是反映這一時期義門的生產規(guī)模及競學向上的風氣?!案x傳家”是義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義門陳氏建莊合炊累計歷時332年,聚居15代,一家已達到3978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家庭。3900多人的大家庭共同生活、同甘共苦,家族能夠集中人力財力搞建設。因此,到了嘉祐年間(1056-1063),經過300多年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在以“義門堂”為中心的方圓二十多里內建有街坊、鋪行、御書樓、德星樓、百柱塘水榭、旌表臺、廨宇、接官廳、都蠶院、壽安堂、永清寺、秋千院、嬉戲亭、碑亭、刑杖廳、百犬牢、五祖祠、東皋書屋、東佳書院等建筑群落,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呈現出一派“亭臺樓閣,聳延四方;廨宇庭院,古樸恢弘“的景觀。這在其它人家是無法辦得到的。兩朝旌表忠義垂范在唐代有個規(guī)定:“凡五代以上同居者,即獲旌表。”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于義門有八代不分家,唐僖宗李儇御筆親題“義門陳氏”,首次旌表。有御詩《贊義門陳氏》:“金門宴罷月如銀,環(huán)佩珊珊出鳳闉。問道江南誰第一,咸稱惟有義門陳?!边€賜一聯(lián)“九重天上旌書貴,千古人間義字香”以示贊譽。唐昭宗李曄于大順元年(公元890年)御筆親題“旌表義門陳氏”,由此即定名為“義門陳”。唐中和四年(884)唐僖宗御賜“義門陳氏”匾額宋太宗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7月15日御筆旌賜“忠孝世家”,又于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御封“真良家”,遣內侍裴愈賜御書三十三卷在義門敕建御書樓,將“真良家”三字懸掛門首,并將《陳氏家法》及《陳氏家范》收入國史館,且賜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義之風。宋真宗趙恒賜聯(lián)“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爨(音竄,意為炊)五百年天下無雙”,并于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敕于旌表門外,筑高臺丈許,親題“旌表義門陳氏”六個大字。宋朝裴愈題寫了“天下第一家”匾額,因此世人皆稱江州義門陳氏為“天下第一家”。宋咸平三年(1000年),義門人口增至1478人。義門的發(fā)展是離不開統(tǒng)治者的支持與扶助,入宋以后,為弘揚孝義,風化鄉(xiāng)邦,宋朝幾代帝王相繼“免徭役”、賜御書、貸粟、敕封官秩,并多次御筆題贈,褒崇義門。這時的義門先后出有“八文龍,九才子”、陳執(zhí)中、執(zhí)淳、執(zhí)古三人同榜進士第,義門再次顯榮?!皟和M得詩書力,門巷偏多車馬塵?!钡掳擦x豐山下有義門接官廳,柱聯(lián)寫著:“接官廳內盡是進士、博士、大學士;迎賓路上又來侍郎、禮郎、尚書郎?!边@雖是藝文,免不了有所夸張,但也反映了義門陳當年的榮耀。據各地義門宗譜記載,“慶歷四年,東佳書堂學子應舉者四百零三,登科四十有五”(其中含有外姓學生)。所以,后來文彥博在吟詩贊義門陳時,非常感慨地寫道:“御筆親題燦錦霞,滿封官職遍天涯?!迸嵊}“天下第一家”宋仁宗趙禎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追封義門陳氏五世祖陳旺、陳機、陳感、陳蘭、陳青分別為晉國公、齊國公、吳國公、燕國公、許國公之謚號,又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贈義門分莊一詩中寫道:“江州久著義門莊,珠輝玉廊孰同行。蒂固根深誰與并,莊上分莊歲月長。謾夸詩禮追鄒魯,須信簪纓賽謝王。子孫各知道義范,永于瞬德有重光?!钡剿渭蔚v七年(公元1062年)義門陳氏建莊合炊累計歷時332年,聚居15代,一家已達到3978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家庭。義門陳氏以其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獲得唐宋兩朝9位帝王20余次的旌表。從唐宋兩朝帝王的詩聯(lián)旌表中,可以斷定“義門陳氏”是古代文明之典范,作為一個家族累受兩朝歷代帝王的旌表,可稱中國古今之最。據史料記載,“義門陳氏”在宋仁宗時期處鼎盛時期,當時在義門陳氏忠義孝悌的感召下,江南人家平糾紛,凈爭訟,知禮儀,忠國家,呈現一派耕讀升平的景象。因此,后人有“義門陳”始于唐盛于宋之說。名賢贊譽詩墨留香義門陳氏不但獲得兩朝皇帝的旌表,還獲得許多文人墨客撰聯(lián)賦詩贊頌。蘇軾、黃庭堅、朱熹、岳飛、歐陽修、陸游、文天祥、寇準、文彥博、胡旦、徐鍇、呂蒙正、呂端、晏殊、楊億等都先后慕名來游義門陳,并留下三百多首燦爛詩篇。其中朱熹題詩曰:“唐宋令名久著,義門孝德流芳。冠蓋文章淵藪,子孫百世其昌。”寇準詩曰:“文明魁天下,孝義蓋鄉(xiāng)閭。歲賜三千粟,樓藏萬卷書。朗吟開綠酒,雅敘煮青蔬。長吟云天外,家和慶有余。”杜甫題詩贊陳兼大器晚成。南宋白玉蟾曾為陳伯宣捐宅為九天使者廟作《地主祠堂記》。文天祥作《江州義門陳氏族譜序》,朱熹也作《安徽祁門莊陳氏族譜序》。奉旨分析義滿華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這種“公有制”的生產關系越來越束縛生產力的發(fā)展。淳化年間(990-994),義門陳家連吃飯都成問題,遇上風調雨順的年份,尚能維持溫飽;一旦遇到自然災害、莊稼歉收,“舉宗啜粥,雜以藻菜”以度歲月,“每歲春首卻于鄉(xiāng)閭剩余人家借貸四千斛方得接食秋成,倍費二千斛息利?!币源碎L往,何以生活?又何以義聚?后來官府只好每歲春首接濟義門陳家,借給官粟二千石,“俟冬收之日,一斗只納一斗”,不要租息,遇到荒年欠還。家族過于龐大,也給統(tǒng)治者帶來了危機,文彥博、包拯等大臣建議分析居住,宋仁宗采納了這一建議,以陳氏孝義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風為由,下旨勸其分析,并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派人監(jiān)護分析。分莊圣旨分析家產時,按宋太宗御賜的“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彥,承延繼”十二字(這十二字意為:希望你們守住祖宗的產業(yè),繼承義門風范),以十五代人為分莊主,按派行取名,按照天子御賜的編號,把陳姓在鄭州(今屬河南)、潭州(湖南長沙)、黃州(湖北黃岡)、漢陽(湖北武漢)、安慶(今屬安徽)、棣州(山東惠民)、松州(四川松潘)、瀘州(今屬四川)、光州(河南光山)、洪州(江西南昌)、舒州(安徽潛山)等地的產業(yè),分為291一份。又把德化(江西九江)、瑞昌(今屬江西)、星子(今屬江西)三縣田分為27份,德安、建昌(江西奉新西南)的財產分為20份,合計338份,依派拈鬮,遷往各地。義門陳氏分析時,將可供千口人飯的大鐵鍋吊到房梁處落到地面砸成碎片,每家收藏一塊鍋鐵,還發(fā)給一張用白布繪制的巨幅家譜世系圖,直到現在還有后代收藏。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組在拍攝《義門傳奇》時,在南昌縣蔣巷鎮(zhèn)周口村的一個義門陳后裔家里看到他珍藏的鐵鍋片和40平方米大的布掛家譜。1063年春三月,從義門古鎮(zhèn)的大石板街至義門古官道上,車杖滾滾,轎馬沉沉,扶老攜幼,肩挑背馱,義門人邁著沉重的腳步,離開了自己一石一瓦建起來的家園,離開了生活一輩又一輩的土地,養(yǎng)育一代又一代的故鄉(xiāng),這支隊伍綿延幾十里,持續(xù)幾個月,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家族最悲壯、最恢宏的大分莊、大遷徙。義門陳氏分析后,遷往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廣西、江蘇、安徽、海南、四川、山東、山西、陜西、福建、湖南、廣東、上海、天津等16個省、市,144個縣市中,其中江西最多,占28個縣市。因為這些陳姓都從江州義門析出,因而各家門口都掛有義門世家的匾額,各地又有天下陳氏出江州之說。其中遷入福建開族的有16派支,而遷入福建莆田開族的僅有德安義門陳村陳希琉。陳必大分到海南瓊山莊。義門陳氏巨幅布掛家譜世系圖原譜失傳瓊譜漏錄義門陳氏從公元1062年奉旨分莊至今已有950年。奇怪的是義門陳氏大分莊時陳必大由于當時在海南為官而分到的海南瓊山莊,《海南陳氏譜》上竟然沒有其人其莊的記載。海南陳氏最早入瓊始祖除瓊山莊的陳必大外,還有江州義門陳氏第十五代孫陳彥和。陳彥和入瓊前在福建泉州當參軍,1078年從福建泉州渡瓊任瓊州府參軍;彥和落戶文昌縣沙港朝庇村(陳策將軍祖籍沙港,是彥和后代),死葬在??谑虚L流鎮(zhèn)附近。陳彥和入瓊后子孫分布遍及文昌、瓊山、海口、澄邁等幾十村。海南陳姓的渡瓊始祖均來自大陸,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先后共有184人(含新發(fā)現的1人),單來自福建莆田玉湖陳氏渡瓊始祖先后近50人,有“九官十八客”之說。陳拱宸公、陳豪公、陳念公等都是出自義門玉湖陳氏。義門陳第三任家長陳崇公之孫昉遷居錢塘(今杭州市),昉公五世孫凌采在福建莆田為官時留下陳仁。陳仁于北宋慶歷元年(1041年),自浙江錢塘遷居到玉湖,稱玉湖陳氏。陳仁公為玉湖始祖。他的第四代孫陳俊卿和第八代孫陳文龍先后拜相,按俊卿和文龍上三代,御贈太師名位,故有“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的祖望。陳拱宸公,又名三老,是寔公四十九世孫,玉湖八世祖,正卿四世孫,陳璠公次子,1242年因避亂,帶子仲達自福建省莆田縣禱坑村渡瓊,落腳文昌溪尾村,后任文林郎、進士、文昌縣知縣(七品),再次以官為加,住在青藍子,是溪尾支始祖。后世子孫分81支共600個村莊,還有分支在外省市。陳豪公,是寔公五十一世孫,玉湖十世祖,正卿六世孫,愛祖之子。原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楊林里,宋徽宗時以詩賦賜進士,官選翰林院大學士,欽宗元年(1126),擢太學祭酒龍圖閣直學士。宋建炎年間(1127—1130),與太學士陳東上疏留賢相李綱,被黃潛善,汪伯彥嫉妒讒言,上怒殺東,公怕連累,更名陳好,于建炎四年(1130年)為避難渡瓊,入贅瓊山東山蒼原村千戶溫朝珍公之女而居,晚年帶小兒子返福建泉州晉江楊林里。后代子孫分七房,分居瓊山縣蒼原村,澄邁縣卜潭村等幾百個村莊。陳念公,也是寔公五十一世孫,是玉湖十世祖,宋卿六世孫。南宋進士,朝議大夫。宋末攜子陳爽從福建莆田德福鄉(xiāng)渡瓊,卜居瓊山東山蒼豪村,蒼豪沃宋支肇基祖。子孫分80余支,分布在157個村莊。義門玉湖陳仁公四代孫宋卿的四世孫謨烈、八世孫端、九世孫隆基、十一世孫能仁,陳仁公四代孫周卿的六世孫多福、七世孫莊、十一世孫璋,陳仁公四代孫正卿的四世孫慧、五世孫嚴孫、六世孫左眈、國星、七世孫圭、九世孫孟郎、十五世孫日昌,陳仁公四代孫俊卿的三世孫璠、璐、四世孫建猷、五世孫熹、七世孫永祥、九世孫韜、璉、友定、帝真、十世孫有情,顯公之子甫公等都是渡瓊始祖,都屬于“九官十八客”之一。其他玉湖陳氏渡瓊始祖也都源出義門陳氏。福建由于饑荒及兵匪作亂,莆田義門陳氏不斷有人南遷。莆田義門陳希琉公之十四代孫陳文約在540年前即明朝(1368-1644年)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從莆田“渡海立籍卜居安常坡村(今海南省澄邁縣加樂鎮(zhèn)德潤村委會安常坡村)”,后分住暢茂村、下山村,再由下山村分一支往北統(tǒng)村居住,迄今繁衍至十八代。莆田文公渡海卜居安常坡村時間比陳豪公渡海入贅瓊山蒼原村而居的時間宋建炎四年(1130年)遲342年,約晚了11代人。文公晚年帶兒長四次六、長孫保生及其五子顯隆、顯揚、加榮、加典、加吉返回莆田故里。海南究竟有多少位始祖源出義門陳氏,由于老譜失傳,特別是因1605年瓊州大地震,72村莊沉沒,譜冊失傳,很難做出判斷。但可以斷定海南陳氏184位渡瓊始祖中還有很多是屬于義門陳氏的。再往上溯源,都屬于陳寔公后裔,源出潁川。奇怪的是義門陳氏大分莊時陳必大分到的海南瓊山莊,《海南陳氏譜》上竟然沒有其人其莊的記載。同時,《海南陳氏譜》中陳氏與義門陳氏卻完全沒有掛上鉤,也沒有將義門陳氏歸為一族,特別是也沒有注明哪一個渡瓊始祖源出義門,預見有幾十萬義門陳氏后裔不知道自己出自義門陳氏。我希望“天下陳氏出義門”這一重要信息要引起海南陳氏宗親的重視,對海南陳氏184位渡瓊始祖要重新加以認真考證,在重編《海南陳氏譜》時,將義門陳氏作為一個系列來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