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重慶市江津五中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A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8分)1.(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陰陽、名六家屬第一流的大學派。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墨家中絕;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兩者由于處處相反,因而能夠相輔相成,給予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yè)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xiàn)實強烈關切并有著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fā)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網(wǎng)的羈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yè)的奮斗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tài)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為最高目標?;螂[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儒道兩家的氣象不同,大儒的氣象似乎可以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彬彬有禮、忠貞弘毅、情理俱得、從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權行經(jīng)等等,凡事皆能觀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時、合情,可謂為曲踐乎仁義,足以代表儒家的態(tài)度。古者有儒風、儒士、儒雅、儒吏、儒將等稱謂,皆寓道德學問有根底、風度溫文爾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氣象似可用“涵虛脫俗”四字表示,就是內斂不露、少私寡欲、清靜自守、質樸無華、超然自得、高舉遠慕、留戀山水等,富于詩意,富于山林隱逸和瀟灑超脫的風味。我們也發(fā)現(xiàn)注重歸真返璞,羨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機,保持人的真性情,厭惡人世的繁文縟節(jié)、權詐智巧,是老莊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學等稱謂,皆寓不同凡俗、領悟至道、風度超脫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摘編自《儒家與道家人生氣象》)材料二:儒、道兩家主張雖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與“和諧”這一點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講“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講“和而不同”,道家也講“致中和,守靜篤”“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則生萬物等等。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都是開放性的,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漢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起初,確曾因我國囿于“夷夏之辨”一度顯得孑立。但經(jīng)過一番與儒、道的碰撞、辯駁、演變、磨合,外來的佛教漸漸中國化,到了隋唐,就逐漸實現(xiàn)了儒、道與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這也是世界各國思想歷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堅強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所以,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做孔孟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一家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國學”真正發(fā)揚光大。(摘編自韓秉方《儒道互補——國學之根基》)材料三:在殷周之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由“神本”轉向“人本”,人道主義思潮從而出現(xiàn)。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guī)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為核心,構建“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道家更強調“道法自然”,秉持“身國同構、經(jīng)國理身”的理念,認為文明的發(fā)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也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摘編自洪修平《挖掘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儒、道成為縱貫中國傳統(tǒng)文化始終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為雙方主張長期共存,形成既對立又互補相輔相成的關系。B.法、陰陽、名三家滅絕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們本身卻不吸收儒、道的思想。C.所謂“國學”是以儒道為根基,儒道互補,后來又加上中國化的佛教,構成了三足鼎立的“國學”。D.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并不順利,經(jīng)歷了從被孤立到逐漸與儒、道融合的漫長時間。(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儒家講究“內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順任自然之性”,但二者人生態(tài)度與主張看似不同實則完全一致。B.在生命與理想不可兼得之時,儒家的殺身成仁之舉,顯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禍全生更有利于國家的長遠發(fā)展。C.儒道兩家“處處相反”:比如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D.殷周之際出現(xiàn)的人道主義思潮是諸子百家思想的源頭,奠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符合“道家”思想的一項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B.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D.兵貴勝,不貴久。(4)簡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脈絡。(5)為何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請結合材料,闡述其原因。(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在異鄉(xiāng)①(美)海明威秋天,戰(zhàn)爭不斷進行著,但我們再也不去打仗了。米蘭②的深秋冷颼颼的,天黑得很早。轉眼間華燈初上,這時沿街看看櫥窗很愜意。商店門外掛著許多野味:雪花灑在狐貍的卷毛上,寒風吹起它們蓬松的尾巴;掏空內臟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著;一串串小鳥在風中飄搖,羽毛翻飛著。這是一個很冷的秋天,風從山岡上吹來。每天下午,我們都上醫(yī)院去。葬禮的儀式時常在院子里舉行。我的膝關節(jié)有病,從膝蓋到踝節(jié)之間的小腿僵直,沒有腿肚子似的。醫(yī)生說:“一切都會順利的。小伙子,你是個幸運兒。你會重新踢足球的,像個錦標賽選手。”旁邊的手術椅中坐著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個娃娃的手。上下翻動的牽引帶夾著那只小手,拍打著僵硬的手指。輪到他檢查時,少校對我眨眨眼,一面問醫(yī)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嗎,主任大夫?”他的劍術非常高超,戰(zhàn)前是意大利最優(yōu)秀的劍術家。每天,還有三個同我年齡相仿的小伙子到醫(yī)院來。我們都佩著同樣的勛章,除了臉上包著黑絲絹的小伙子﹣﹣他在前線待的時間不長,所以沒有得到勛章。起初,因為我佩著勛章,那些伙伴對我頗有禮貌,問我是怎樣獲得勛章的。我便拿出獎狀給他們看,上面盡是些冠冕堂皇的詞語,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過這些辭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義:我受獎僅僅由于我是個美國人。打那以后,伙伴們對我的態(tài)度有點變了。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劍術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當我們坐在手術椅中,他總要不厭其煩地糾正我的意大利語法。不過,他卻夸獎我口語流暢。我們輕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語閑聊。有一天,我對他說:“意大利語一學就通,說起來挺容易,我不太有興趣了”?!班牛诲e,”少校說,“那你為什么不研究一下語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語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語完全變了樣,以致當我腦子里語法概念模糊時,都不敢同他交談了。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機械治療,可他總是按時上醫(yī)院,從不錯過一天。當我學不好意大利語法時,他罵我是個丟人的大笨蛋,并且說,他自己也是個傻瓜,煞費心思來教我。少校長得矮小,卻筆挺地坐在手術椅中,將右手伸入機器,讓牽引帶夾著手指翻動,眼睛直盯著墻壁?!耙菓?zhàn)爭結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問我,“注意,語法要正確!”“回美國?!薄敖Y婚了嗎?”“沒有,但很想。”“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惱火,“一個男人決不能結婚。”“為什么,少校先生?”“別叫我少校先生。”“為什么男人不應該結婚?”“不該,就是不該,”他怒氣沖沖地說,“即便一個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該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該使自己陷入那種境地。他應當去找不會喪失的東西?!彼f著,眼睛直瞪著前面,顯得非常惱怒、痛苦?!翱蔀槭裁匆欢〞У裟兀俊薄翱隙〞У?,”他望著墻壁說,然后,低下頭看著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從牽引帶里抽出來,在大腿上狠狠拍幾下?!翱隙〞У簦彼麕缀醮蠛鹆?,“別跟我爭辯!”接著他對看管機器的護理員叫道:“來,把這該死的東西關掉!”他回到另一間診室去接受光療和按摩了。一會兒,我聽見他向醫(yī)生請求借用電話,后來,門關上了。他重新回到這間房間時,我正坐在另一把手術椅中。他披著斗篷,戴著帽子,徑直朝我坐的地方走來,把一條胳膊擱在我的肩上?!罢鎸Σ黄?,”他說,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剛才我太失禮了。我妻子剛去世,請原諒。”“噢……”我惋惜地說,“非常遺憾?!彼驹谀莾海е伦齑??!巴敉纯?,”他說,“難哪!”他的目光越過我,望著窗外。接著他哭了?!拔液喼蓖坏舯础!彼呎f邊哽咽著。然后他失聲痛哭,又抬起頭,茫然呆視著,咬緊嘴唇,淚流滿面,接著,挺起腰,帶著軍人的姿態(tài),邁過一排排手術椅,昂然而去。醫(yī)生告訴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輕,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殘廢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結婚。她只病了幾天。誰也沒料到她會死。在少校坐的手術椅的對面墻上,掛著三張照片,都是類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醫(yī)生打哪兒弄來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為,我們這些人是第一批來試驗醫(yī)療器的。不過,少校對那些照片卻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選自《海明威短篇小說選》,有刪改)【注】①本文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②米蘭: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意大利語,意為“友愛”“克己”。(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故事真實可信,同時拉近了故事人物與讀者的距離。B.很多傷兵都得了勛章,意大利為了表示友誼,授予了“我”這個美國兵勛章,其他人因此改變了對“我”的態(tài)度,“我”感到很傷心。C.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婚時,少校怒氣沖沖地告誡“我”,表情可怕,少校這種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表達了他的無限悲憤。D.作者用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獨具匠心的藝術構思、洗練傳神的語言、簡單白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反戰(zhàn)思想和對和平的向往。(2)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作者精心對死狐、死鹿和一串串的死鳥進行逼真描繪,意在與四肢殘疾的傷病形象形成對照,具有生動的象征意義。B.少校因遭受悲痛的喪妻之苦,所以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婚時,才流露出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顯得非常惱怒。C.小說結尾寫少校對墻上的那些照片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雖知自己的手無法康復但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D.小說以《在異鄉(xiāng)》為題,揭示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導致那些九死一生的軍人疏離社會,與正常的生活“隔絕”,孤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的主題。(3)小說開頭所描寫的環(huán)境具有什么特點?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4)小說的標題“在異鄉(xiāng)”含有多重意蘊,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二、古代詩文閱讀(38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3分)3.(3分)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克己復禮(約束)致知在格物(推究)自伐者無功(夸耀) B.其脆易泮(分離)復眾人之所過(重復)自賊者也(傷害)天下歸仁焉(稱贊) C.文勝質則史(浮夸)我樹之成而實五石(種植)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擊)與爾同銷萬古愁(排遣) D.吾為其無用而掊之(擊破)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發(fā)端)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考慮)今一朝而鬻技百斤(賣)4.(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孫權率眾圍合肥。時大軍征荊州,遇疾疫,唯遣將軍張喜單將千騎,過領汝南兵以解圍。濟乃密白刺史,偽得喜書,云步騎四萬已到雩婁。權信之,遽燒圍走,城用得全。拜濟丹陽太守。民有誣告濟為謀叛主率者,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關羽圍樊、襄陽。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濟說太祖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愿也??汕踩藙駲嘬b其后,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碧嫒缙溲浴嗦勚?,即引兵西襲公安、江陵。羽遂見禽。文帝踐阼,出為東中郎將。帝問曰:“卿所聞見天下風教何如?”濟對曰:“未有他善,但見亡國之語耳。”帝忿然作色而問其故,濟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遷為中護軍。時中書監(jiān)、令號為專任,濟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詔曰:“夫骨鯁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濟才兼文武,服勤盡節(jié),每軍國大事,輒有奏議,忠誠奮發(fā),吾甚壯之?!本俺踔校馇谡饕?,內務宮室,怨曠者多,而年谷饑儉。濟上疏曰:“陛下方當恢弘前緒,光大遭業(yè),誠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須農隙,不奪其時。夫欲大興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詔曰:“微護軍,吾弗聞斯言也?!饼R王即位,遷太尉。是時,曾臭專政,丁謐、鄧題等輕改法度。以隨太傅司馬宣王屯洛水浮橋,誅曹爽等,進封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濟上疏曰:“太傅奮獨斷之策,陛下明其忠節(jié),罪人伏誅,社稷之福也。夫封寵慶賞,必加有功,今論謀則臣不先知,語戰(zhàn)則非臣所率。固辭,不許。是歲薨,謚曰景侯。(選自《三國志》)(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B.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C.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D.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2)下列文化常識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踐阼,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為阼,踐陣即走上阼階主位,意為君王即位,登基。B.太尉,秦漢時為全國最高行政長官,統(tǒng)帥兵馬大權,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C.邑,指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的領地,唐宋時亦作為一種賜予官員的榮譽性加銜。D.謚,指古代皇帝、皇后以及大臣死后,朝廷依據(jù)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的評價。(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蔣濟深通謀略。他用計使孫權主動撤兵,保全了合肥,又游說太祖,使計分化孫、劉聯(lián)盟,保全了樊城。B.蔣濟敢于直言。他在朝為官時,文帝向他詢問天下風教的狀況,他直接作答,絲毫不懼文帝忿然的臉色。C.蔣濟淡泊名利。憑著誅殺曹爽等人的功勞,皇帝加封他為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他堅決推辭,皇帝未答應。D.蔣濟忠誠奮發(fā)。他文韜武略,極盡節(jié)操,在數(shù)位人主手下任職,能盡忠職守,任勞任怨,為人主所器重。(4)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可遣人勸權躡其后,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②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兼愛》)(5)文中“骨鯁之臣”的意思是什么?結合文本概括明帝時蔣濟“骨鯁”的具體表現(xiàn)。(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5.(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鷓鴣天陸游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①行穿竹,卷罷《黃庭》②臥看山。貪嘯傲③,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④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注】①玉瀣(xiè):一種美酒的名稱。②《黃庭》:是道家著作,論養(yǎng)生之道。③嘯傲:放歌長嘯,傲然自得。④造物:創(chuàng)造萬物的上天。(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闕前兩句贊美自己住地的環(huán)境極優(yōu)美,把大自然所賦予的美融入其中,暗示紛繁的人世所無法比擬。B.上闕寫詞人飲美酒,逛竹林,讀道經(jīng),賞山中美景,動靜行止無不愜意,生活環(huán)境高潔而極令人向往。C.下闋開頭三句表明生活態(tài)度:就要理直氣壯地貪圖這種自在的生活,即使身體衰殘也要盡情暢快一番。D.全詞盡寫作者的閑情逸致,筆觸瀟灑豁達,語言簡潔平易,基調清新明快,堪稱隱居閑適詩作的典范。(2)詞的最后兩句“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如何理解?它在詞中有何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每句1分,共6分)6.(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十二章》中,指出“質”與“文”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2)在《禮記?大學》中,闡述無論天子還是百姓,都應該修身養(yǎng)性的句子是“,。”(3)我們常說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綢繆,在《老子四章》里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的句子是“,。”(4)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融寫景、抒情和哲理于一體,藝術價值很高。寫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鄉(xiāng)孤獨之情,其中“,”兩句則浸透了人事變化、江月永恒的哲理。(5)在《將進酒》中,詩人舉曹植為例,表面上是在談喝酒,實際上是表達了和曹植一樣遭人排擠、有志難展的憤懣之情的句子是:“,”。(6)高適《燕歌行》中,“,”兩句描寫邊塞的廣漠蒼涼壯美,與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異曲同工之妙。三、語言文字運用(16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2分)7.(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題。近段時間,人工智能“續(xù)寫”名著的現(xiàn)象受到輿論聚焦。面對《聊齋志異》里的經(jīng)典故事,人工智能竟然創(chuàng)作出了“蒲松齡筆下的狼襲擊了多個城市卻無人能敵”的現(xiàn)代式情節(jié)。一時間,圍繞著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能力”,產生了不少討論。有人大膽預測:人工智能可能會代替人類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其實,①,前幾年流行一時的“AI寫詩”就曾頗受輿論關注。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飽含作家對生命的審美體驗而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的通過藝術加工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的精神生產,真正有價值的文學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個人思想情感,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背后則是嚴密的邏輯與計算,人工智能僅憑數(shù)據(jù)計算不足以②,其創(chuàng)作的上限,也只不過是精巧的“模擬創(chuàng)作”——這些成果看起來像文學作品,但本質上并不屬于真正的創(chuàng)作。因此,從這一點來說,當下人工智能寫出來的作品就算再“像樣”,③。利用人工智能服務我們的生活,這個思路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也不必過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學進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開展幾乎所有繁重勞動的地步,文學創(chuàng)作仍會是人類精神力量的寶貴園地。(1)下列詩句所用修辭與文中劃橫線句子使用修辭相同的一項是A.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B.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C.何以解憂,唯有杜康。D.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四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二)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4分)8.(4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皞悺敝卦诜謩e,在《禮記?祭統(tǒng)》里所講的十倫——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都是指差等?!安皇鋫悺笔窃趧e父子、遠近、親疏。倫是有差等的次序。其實在我們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里最基本的概念,這個人和人來往所構成的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禮記?大傳》里說:“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币馑际沁@個社會結構的架格是不能變的,變的只是利用這架格所做的事。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他先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己,對于這己,得加以克服于禮,克己就是修身。順著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氨玖⒍郎!薄捌錇槿艘残⒌埽梅干险啧r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睆募旱郊?,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條通路。(節(jié)選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中國》中認為的“倫”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fā)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所發(fā)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是類別、條理、秩序的表現(xiàn)。《紅樓夢》中賈寶玉是“倫”的反抗者,是封建倫理的叛逆者。請結合《紅樓夢》具體內容,從《禮記?祭統(tǒng)》里講到的“十倫”中任選兩種,分析賈寶玉突破了哪些“倫”,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特征。四、寫作(60分)9.(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進”者向前,“退”者向后,“達”者通達、豁達。“進”“退”“達”這三字包含著人生哲學與生命智慧,深蘊為人處世之道,與每個人的求學、處友、從業(yè)等具體生活實踐息息相關。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學年重慶市江津五中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A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8分)1.(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陰陽、名六家屬第一流的大學派。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墨家中絕;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兩者由于處處相反,因而能夠相輔相成,給予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yè)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xiàn)實強烈關切并有著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fā)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網(wǎng)的羈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yè)的奮斗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tài)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為最高目標?;螂[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儒道兩家的氣象不同,大儒的氣象似乎可以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彬彬有禮、忠貞弘毅、情理俱得、從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權行經(jīng)等等,凡事皆能觀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時、合情,可謂為曲踐乎仁義,足以代表儒家的態(tài)度。古者有儒風、儒士、儒雅、儒吏、儒將等稱謂,皆寓道德學問有根底、風度溫文爾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氣象似可用“涵虛脫俗”四字表示,就是內斂不露、少私寡欲、清靜自守、質樸無華、超然自得、高舉遠慕、留戀山水等,富于詩意,富于山林隱逸和瀟灑超脫的風味。我們也發(fā)現(xiàn)注重歸真返璞,羨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機,保持人的真性情,厭惡人世的繁文縟節(jié)、權詐智巧,是老莊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學等稱謂,皆寓不同凡俗、領悟至道、風度超脫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摘編自《儒家與道家人生氣象》)材料二:儒、道兩家主張雖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與“和諧”這一點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講“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講“和而不同”,道家也講“致中和,守靜篤”“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則生萬物等等。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都是開放性的,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漢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起初,確曾因我國囿于“夷夏之辨”一度顯得孑立。但經(jīng)過一番與儒、道的碰撞、辯駁、演變、磨合,外來的佛教漸漸中國化,到了隋唐,就逐漸實現(xiàn)了儒、道與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這也是世界各國思想歷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堅強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所以,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做孔孟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一家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國學”真正發(fā)揚光大。(摘編自韓秉方《儒道互補——國學之根基》)材料三:在殷周之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由“神本”轉向“人本”,人道主義思潮從而出現(xiàn)。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guī)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為核心,構建“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道家更強調“道法自然”,秉持“身國同構、經(jīng)國理身”的理念,認為文明的發(fā)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也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摘編自洪修平《挖掘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儒、道成為縱貫中國傳統(tǒng)文化始終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為雙方主張長期共存,形成既對立又互補相輔相成的關系。B.法、陰陽、名三家滅絕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們本身卻不吸收儒、道的思想。C.所謂“國學”是以儒道為根基,儒道互補,后來又加上中國化的佛教,構成了三足鼎立的“國學”。D.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并不順利,經(jīng)歷了從被孤立到逐漸與儒、道融合的漫長時間。(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DA.儒家講究“內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順任自然之性”,但二者人生態(tài)度與主張看似不同實則完全一致。B.在生命與理想不可兼得之時,儒家的殺身成仁之舉,顯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禍全生更有利于國家的長遠發(fā)展。C.儒道兩家“處處相反”:比如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D.殷周之際出現(xiàn)的人道主義思潮是諸子百家思想的源頭,奠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符合“道家”思想的一項是B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B.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D.兵貴勝,不貴久。(4)簡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脈絡。(5)為何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請結合材料,闡述其原因。【分析】(1)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論點論據(jù)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題,需要結合選項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jù),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窘獯稹浚?)B.“而他們本身卻不吸收儒、道的思想”錯,根據(jù)原文“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可知,文中并沒有提到法、陰陽、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的思想。故選B。(2)A.“二者人生態(tài)度與主張看似不同實則完全一致”錯,儒家講究“內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順任自然之性”,二者人生態(tài)度不一。B.“顯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禍全生更有利于國家的長遠發(fā)展”錯,文中強調“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并沒有把兩種思想進行比較。C.“儒道兩家‘處處相反’:比如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錯誤,“忠良的氣質與風度”與“院士的氣質與風度”只能是不同類型的人,不能說是相反的,因此不屬于儒道兩家“處處相反”。D.正確。故選D。(3)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指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ㄖ噶⑸恚?,也讓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業(yè)通達),也讓他人行得通。這是一種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根據(jù)原文“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yè)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xiàn)實強烈關切并有著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fā)生不可兼得的矛眉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可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符合“儒家”思想。B.“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體”指天和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體,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狀態(tài),根據(jù)原文“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網(wǎng)的羈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yè)的奮斗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可知“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體”符合“道家”思想。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指崇尚和尊敬賢才是為政的根本。賢才是國家的棟梁,是成就事業(yè)的關鍵,這符合“墨家”思想。D.“兵貴勝,不貴久”指用兵打仗貴在速戰(zhàn)速決,不宜持久消耗,這是古代一種戰(zhàn)爭指導思想。故選B。(4)根據(jù)原文“在殷周之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由‘神本’轉向‘人本’,人道主義思潮從而出現(xiàn)。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guī)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可知首先提出“人本”思想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影響(或意義、地位、作用);根據(jù)原文“儒家致力于以‘仁’為核心,構建‘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道家更強調‘道法自然’,秉持‘身國同構、經(jīng)國理身’的理念,認為文明的發(fā)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可知接著以儒道兩家為例闡述它們雖然致思路向不同,但都體現(xiàn)了社會和諧、人生美好的“人本”思想;根據(jù)原文“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也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可知最后指出儒道可以在“人本”基礎上實現(xiàn)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具有包容性。(5)根據(jù)原文“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墨家中絕;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能夠相輔相成,給予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可知儒道兩家思想理念不同,既對立鮮明,又相融互補;根據(jù)原文“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都是開放性的,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堅強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可知儒道兩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能使自身不斷豐富發(fā)展;根據(jù)原文“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為核心,構建‘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道家更強調‘道法自然’,秉持‘身國同構、經(jīng)國理身’的理念,認為文明的發(fā)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也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可知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和諧社會和美好人生,符合人性的需求。綜合以上分析,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兩家獨存。答案:(1)B(2)D(3)B(4)首先提出“人本”思想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影響(或意義、地位、作用);接著以儒道兩家為例闡述它們雖然致思路向不同,但都體現(xiàn)了社會和諧、人生美好的“人本”思想;最后指出儒道可以在“人本”基礎上實現(xiàn)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具有包容性。(5)①儒道兩家思想理念不同,既對立鮮明,又相融互補;②儒道兩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能使自身不斷豐富發(fā)展;③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和諧社會和美好人生,符合人性的需求。(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在異鄉(xiāng)①(美)海明威秋天,戰(zhàn)爭不斷進行著,但我們再也不去打仗了。米蘭②的深秋冷颼颼的,天黑得很早。轉眼間華燈初上,這時沿街看看櫥窗很愜意。商店門外掛著許多野味:雪花灑在狐貍的卷毛上,寒風吹起它們蓬松的尾巴;掏空內臟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著;一串串小鳥在風中飄搖,羽毛翻飛著。這是一個很冷的秋天,風從山岡上吹來。每天下午,我們都上醫(yī)院去。葬禮的儀式時常在院子里舉行。我的膝關節(jié)有病,從膝蓋到踝節(jié)之間的小腿僵直,沒有腿肚子似的。醫(yī)生說:“一切都會順利的。小伙子,你是個幸運兒。你會重新踢足球的,像個錦標賽選手?!迸赃叺氖中g椅中坐著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個娃娃的手。上下翻動的牽引帶夾著那只小手,拍打著僵硬的手指。輪到他檢查時,少校對我眨眨眼,一面問醫(yī)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嗎,主任大夫?”他的劍術非常高超,戰(zhàn)前是意大利最優(yōu)秀的劍術家。每天,還有三個同我年齡相仿的小伙子到醫(yī)院來。我們都佩著同樣的勛章,除了臉上包著黑絲絹的小伙子﹣﹣他在前線待的時間不長,所以沒有得到勛章。起初,因為我佩著勛章,那些伙伴對我頗有禮貌,問我是怎樣獲得勛章的。我便拿出獎狀給他們看,上面盡是些冠冕堂皇的詞語,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過這些辭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義:我受獎僅僅由于我是個美國人。打那以后,伙伴們對我的態(tài)度有點變了。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劍術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當我們坐在手術椅中,他總要不厭其煩地糾正我的意大利語法。不過,他卻夸獎我口語流暢。我們輕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語閑聊。有一天,我對他說:“意大利語一學就通,說起來挺容易,我不太有興趣了”?!班?,不錯,”少校說,“那你為什么不研究一下語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語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語完全變了樣,以致當我腦子里語法概念模糊時,都不敢同他交談了。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機械治療,可他總是按時上醫(yī)院,從不錯過一天。當我學不好意大利語法時,他罵我是個丟人的大笨蛋,并且說,他自己也是個傻瓜,煞費心思來教我。少校長得矮小,卻筆挺地坐在手術椅中,將右手伸入機器,讓牽引帶夾著手指翻動,眼睛直盯著墻壁?!耙菓?zhàn)爭結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問我,“注意,語法要正確!”“回美國。”“結婚了嗎?”“沒有,但很想?!薄澳闾懒?,”他看上去很惱火,“一個男人決不能結婚。”“為什么,少校先生?”“別叫我少校先生?!薄盀槭裁茨腥瞬粦摻Y婚?”“不該,就是不該,”他怒氣沖沖地說,“即便一個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該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該使自己陷入那種境地。他應當去找不會喪失的東西。”他說著,眼睛直瞪著前面,顯得非常惱怒、痛苦?!翱蔀槭裁匆欢〞У裟??”“肯定會失掉,”他望著墻壁說,然后,低下頭看著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從牽引帶里抽出來,在大腿上狠狠拍幾下?!翱隙〞У簦彼麕缀醮蠛鹆?,“別跟我爭辯!”接著他對看管機器的護理員叫道:“來,把這該死的東西關掉!”他回到另一間診室去接受光療和按摩了。一會兒,我聽見他向醫(yī)生請求借用電話,后來,門關上了。他重新回到這間房間時,我正坐在另一把手術椅中。他披著斗篷,戴著帽子,徑直朝我坐的地方走來,把一條胳膊擱在我的肩上。“真對不起,”他說,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剛才我太失禮了。我妻子剛去世,請原諒?!薄班蕖蔽彝锵У卣f,“非常遺憾。”他站在那兒,咬著下嘴唇?!巴敉纯?,”他說,“難哪!”他的目光越過我,望著窗外。接著他哭了?!拔液喼蓖坏舯础!彼呎f邊哽咽著。然后他失聲痛哭,又抬起頭,茫然呆視著,咬緊嘴唇,淚流滿面,接著,挺起腰,帶著軍人的姿態(tài),邁過一排排手術椅,昂然而去。醫(yī)生告訴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輕,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殘廢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結婚。她只病了幾天。誰也沒料到她會死。在少校坐的手術椅的對面墻上,掛著三張照片,都是類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醫(yī)生打哪兒弄來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為,我們這些人是第一批來試驗醫(yī)療器的。不過,少校對那些照片卻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選自《海明威短篇小說選》,有刪改)【注】①本文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②米蘭: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意大利語,意為“友愛”“克己”。(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BA.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故事真實可信,同時拉近了故事人物與讀者的距離。B.很多傷兵都得了勛章,意大利為了表示友誼,授予了“我”這個美國兵勛章,其他人因此改變了對“我”的態(tài)度,“我”感到很傷心。C.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婚時,少校怒氣沖沖地告誡“我”,表情可怕,少校這種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表達了他的無限悲憤。D.作者用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獨具匠心的藝術構思、洗練傳神的語言、簡單白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反戰(zhàn)思想和對和平的向往。(2)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文章第一段作者精心對死狐、死鹿和一串串的死鳥進行逼真描繪,意在與四肢殘疾的傷病形象形成對照,具有生動的象征意義。B.少校因遭受悲痛的喪妻之苦,所以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婚時,才流露出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顯得非常惱怒。C.小說結尾寫少校對墻上的那些照片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雖知自己的手無法康復但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D.小說以《在異鄉(xiāng)》為題,揭示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導致那些九死一生的軍人疏離社會,與正常的生活“隔絕”,孤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的主題。(3)小說開頭所描寫的環(huán)境具有什么特點?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4)小說的標題“在異鄉(xiāng)”含有多重意蘊,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內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3)本題主要考查小說環(huán)境描寫的特點及作用分析。答題時注意首先概括該語段的主語內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在表達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還要注意結合語段在文章中所處的位置進行分析。(4)本題主要考查標題的意蘊。標題的含義注意從兩個層面進行分析,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表層含義要結合文章的情節(jié)進行分析,深層含義結合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征、時代背景和文章的主旨分析?!窘獯稹浚?)B.結合文本內容“透過這些辭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義:我的受獎僅僅由于我是個美國人。打那以后,伙伴們對我的態(tài)度有點變了”分析可知,“‘我’感到很傷心”無中生有,故選B。(2)C.“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無中生有。(3)對景物描寫的特點的概括,要抓住關鍵詞,如“深秋冷颼颼”“天黑得很早”“很冷的秋天”。這些詞語介紹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營造了深秋清冷的氛圍;為整個故事的展開奠定了沉重的感情基調。(4)標題《在異鄉(xiāng)》,可以結合作者的身份和故事分析:意大利的米蘭城對一個受傷的美國兵而言,是異鄉(xiāng);戰(zhàn)爭的前方和作為后方的醫(yī)院,是異鄉(xiāng);“我”的希望“在異鄉(xiāng)”,“少校”“向著窗外,凝望著”的也是情感上的“異鄉(xiāng)”。答案:(1)B(2)C(3)環(huán)境特點:深秋遲暮、寒冷凄涼、蕭瑟陰郁。作用:營造了深秋寒冷蕭瑟、滿目滄桑的陰郁氛圍,烘托出人物的迷茫、苦悶、消沉、絕望,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對死亡的恐懼,同時也為全文奠定了沉重的悲情基調。(4)(示例)①戰(zhàn)火紛飛的意大利,對于故事的敘述者“我”﹣﹣一個美國人來說,是異國他鄉(xiāng);②遠離戰(zhàn)場的米蘭,對于經(jīng)歷了血與火的傷病員來說,是另一個世界,是“異鄉(xiāng)”;③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導致這些九死一生的軍人疏離社會,與正常的生活“隔絕”,孤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二、古代詩文閱讀(38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3分)3.(3分)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克己復禮(約束)致知在格物(推究)自伐者無功(夸耀) B.其脆易泮(分離)復眾人之所過(重復)自賊者也(傷害)天下歸仁焉(稱贊) C.文勝質則史(浮夸)我樹之成而實五石(種植)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擊)與爾同銷萬古愁(排遣) D.吾為其無用而掊之(擊破)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發(fā)端)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考慮)今一朝而鬻技百斤(賣)【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含義的掌握能力。解答時,學生要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也可以借助語境、語法知識來推斷?!窘獯稹緼.全都正確。B.句意:補救眾人經(jīng)常犯的過錯。復:彌補、補救。C.句意:這就好像醫(y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生的根源。攻:治療。D.句意: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慮:用繩結綴。故選:A。4.(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孫權率眾圍合肥。時大軍征荊州,遇疾疫,唯遣將軍張喜單將千騎,過領汝南兵以解圍。濟乃密白刺史,偽得喜書,云步騎四萬已到雩婁。權信之,遽燒圍走,城用得全。拜濟丹陽太守。民有誣告濟為謀叛主率者,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關羽圍樊、襄陽。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濟說太祖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愿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后,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太祖如其言。權聞之,即引兵西襲公安、江陵。羽遂見禽。文帝踐阼,出為東中郎將。帝問曰:“卿所聞見天下風教何如?”濟對曰:“未有他善,但見亡國之語耳?!钡鄯奕蛔魃鴨柶涔?,濟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遷為中護軍。時中書監(jiān)、令號為專任,濟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痹t曰:“夫骨鯁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濟才兼文武,服勤盡節(jié),每軍國大事,輒有奏議,忠誠奮發(fā),吾甚壯之?!本俺踔?,外勤征役,內務宮室,怨曠者多,而年谷饑儉。濟上疏曰:“陛下方當恢弘前緒,光大遭業(yè),誠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須農隙,不奪其時。夫欲大興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痹t曰:“微護軍,吾弗聞斯言也?!饼R王即位,遷太尉。是時,曾臭專政,丁謐、鄧題等輕改法度。以隨太傅司馬宣王屯洛水浮橋,誅曹爽等,進封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濟上疏曰:“太傅奮獨斷之策,陛下明其忠節(jié),罪人伏誅,社稷之福也。夫封寵慶賞,必加有功,今論謀則臣不先知,語戰(zhàn)則非臣所率。固辭,不許。是歲薨,謚曰景侯。(選自《三國志》)(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A.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B.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C.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D.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2)下列文化常識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踐阼,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為阼,踐陣即走上阼階主位,意為君王即位,登基。B.太尉,秦漢時為全國最高行政長官,統(tǒng)帥兵馬大權,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C.邑,指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的領地,唐宋時亦作為一種賜予官員的榮譽性加銜。D.謚,指古代皇帝、皇后以及大臣死后,朝廷依據(jù)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的評價。(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BA.蔣濟深通謀略。他用計使孫權主動撤兵,保全了合肥,又游說太祖,使計分化孫、劉聯(lián)盟,保全了樊城。B.蔣濟敢于直言。他在朝為官時,文帝向他詢問天下風教的狀況,他直接作答,絲毫不懼文帝忿然的臉色。C.蔣濟淡泊名利。憑著誅殺曹爽等人的功勞,皇帝加封他為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他堅決推辭,皇帝未答應。D.蔣濟忠誠奮發(fā)。他文韜武略,極盡節(jié)操,在數(shù)位人主手下任職,能盡忠職守,任勞任怨,為人主所器重。(4)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可遣人勸權躡其后,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②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兼愛》)(5)文中“骨鯁之臣”的意思是什么?結合文本概括明帝時蔣濟“骨鯁”的具體表現(xiàn)?!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內容的篩選和理解。找到相關內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信息,仔細概括?!窘獯稹浚?)“吾為不知人也”為判斷句,中間不可斷,排除BD?!皹穪y”的主語是“愚民”,要連在一起,排除C。譯文:太祖聽說后,說:“蔣濟難道會做這種事!如果做了這種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擾亂,道聽途說罷了?!闭髡偈Y濟擔任丞相主簿西曹屬。故選:A。(2)B.“太尉,秦漢時為全國最高行政長官”有誤。太尉,在秦漢時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故選:B。(3)B.“他在朝為官時,文帝向他詢問天下風教的狀況”分析有誤,原文為“文帝踐阼,出為東中郎將。帝問曰:‘卿所聞見天下風教何如’”,“出”是出京為官,所以是外出為官時文帝向他詢問天下風教的狀況。故選:B。(4)①“遣”,派遣;“躡”,偷襲;“封”,賜封。譯文:可派遣人去游說孫權,勸他在后面偷襲關羽,許諾割讓江南來賜封孫權,這樣樊城的圍困就自動解除了。②“故”,所以;“惡得”,怎能不;“勸”,鼓勵;“治”,安定、太平。譯文: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5)“骨鯁之臣”中“骨鯁”比喻剛直,“骨鯁之臣”指剛正忠直的大臣。從原文“時中書監(jiān)、令號為專任,濟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來看,當時中書監(jiān)、令專有大權,蔣濟上疏直言勸諫君王不能讓大臣權利太大,不能太過寵幸近臣;從原文“景初中,外勤征役,內務宮室,怨曠者多,而年谷饑儉。濟上疏曰:‘陛下方當恢弘前緒,光大遭業(yè),誠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須農隙,不奪其時。夫欲大興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來看,景初年間,勞役兵役過重,蔣濟直言勸諫君王要愛惜百姓,安撫他們的疾苦。答案:(1)A(2)B(3)B(4)①可派遣人去游說孫權,勸他在后面偷襲關羽,許諾割讓江南來賜封孫權,這樣樊城的圍困就自動解除了。②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5)“骨鯁之臣”意思是剛正忠直的官員。①中書監(jiān)、令專有大權時,蔣濟直言勸諫君王不能讓大臣權利太大,不能太過寵幸近臣;②景初年間,勞役兵役過重,蔣濟直言勸諫君王要愛惜百姓。參考譯文: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孫權率兵圍攻合肥。這時,太祖的大軍正在攻打荊州,軍中發(fā)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將軍張喜一個人帶領一千騎兵,加領汝南的士兵來解合肥之圍。蔣濟于是秘密稟報刺史,假稱得到了張喜的書信,說前來救援的步兵騎兵共有四萬人,現(xiàn)在已到雩婁。孫權相信了,立即燒毀圍城的營陣就撤離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后來任命蔣濟為丹陽太守。有一個人誣告蔣濟是謀叛主要策劃人,太祖聽說后,說:“蔣濟難道會做這種事!如果做了這種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擾亂,道聽途說罷了?!闭髡偈Y濟擔任丞相主簿西曹屬。關羽帶兵圍攻樊城和襄陽。太祖認為漢獻帝在許都,離關羽的軍隊比較近,想要遷都。蔣濟勸阻太祖說:“劉備、孫權,表面關系親近,實際上卻各有打算,關羽軍事上得勢,這是孫權一定不希望看到的??膳汕踩巳ビ握f孫權,勸他在后面偷襲關羽,許諾割讓江南來賜封孫權,這樣樊城的圍困就自動解除了。”太祖按照他的話去做。孫權聽了后,立即帶兵向西偷襲公安、江陵。關羽于是被孫權擒獲。文帝即位,蔣濟從京城出來,擔任東中郎將。文帝問他說:“你所看到的天下風俗教化好不好?”蔣濟回答說:“沒有聽到其他的好話,只聽到要亡國的話罷了?!蔽牡埏@出憤怒的神情,并問他其中的原因,蔣濟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氣消解了。明帝即位,蔣濟升為中護軍。當時中書監(jiān)、令專有大權,蔣濟上疏說:“大臣權力太大,國家就有危險,左右的人太受寵幸,皇上就會受蒙蔽,這是自古以來最大的警誡啊?!泵鞯巯略t表揚說:“剛直的大臣,是國君所仰仗的。蔣濟文武兼?zhèn)?,任職勤勞,極盡節(jié)操,每有軍國大事,當場有提出建議的奏議,對朝廷忠誠,做事奮發(fā)努力,我非常欣賞他的勇敢?!本俺跄觊g,對外征戰(zhàn)頻繁,國內大建宮室,長期分離的人很多,并且連年饑荒,谷物匱乏。蔣濟上疏說:“陛下正當發(fā)揚前人的事業(yè),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功業(yè),實在還未到高枕無憂地治理的時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時,一定要在農閑時候,不能耽擱他們耕作的時間。那些想建立偉大功業(yè)的國君,先要估計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撫他們的疾苦?!泵鞯巯略t表揚說:“如果沒有護軍,我聽不到這樣的話?!饼R王即位,蔣濟升遷為太尉。這時,曹爽專政,丁謐、鄧颺、等隨意改變法律法規(guī)。憑著跟隨太傅司馬宣王屯兵洛水浮橋,誅殺曹爽等人的功勞,加封為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蔣濟上疏說:“太傅獨自決斷,想出高明的計謀,陛下彰顯他忠心和節(jié)操,罪人伏法,這是國家的福氣。分封、寵愛、慶賀、賞賜,一定要給予有功之人?,F(xiàn)在,說到謀劃我事先并不知道,說到打仗并不是我親自統(tǒng)率的?!眻詻Q地推辭,齊王不答應。這一年蔣濟死了,皇上給他的謚號是“景侯”。(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5.(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鷓鴣天陸游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①行穿竹,卷罷《黃庭》②臥看山。貪嘯傲③,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④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咀ⅰ竣儆皴▁iè):一種美酒的名稱。②《黃庭》:是道家著作,論養(yǎng)生之道。③嘯傲:放歌長嘯,傲然自得。④造物:創(chuàng)造萬物的上天。(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上闕前兩句贊美自己住地的環(huán)境極優(yōu)美,把大自然所賦予的美融入其中,暗示紛繁的人世所無法比擬。B.上闕寫詞人飲美酒,逛竹林,讀道經(jīng),賞山中美景,動靜行止無不愜意,生活環(huán)境高潔而極令人向往。C.下闋開頭三句表明生活態(tài)度:就要理直氣壯地貪圖這種自在的生活,即使身體衰殘也要盡情暢快一番。D.全詞盡寫作者的閑情逸致,筆觸瀟灑豁達,語言簡潔平易,基調清新明快,堪稱隱居閑適詩作的典范。(2)詞的最后兩句“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如何理解?它在詞中有何作用?【分析】(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2)本題考查學生煉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窘獯稹浚?)D.“基調清新明快”錯誤,詞的基調應該是蒼涼悲壯的,暗含不能為國效力的惆悵失意。(2)“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兩句寫出詞人說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無情,白白地計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飽令譏諷和悲憤,抱怨南宋統(tǒng)治者無心恢復中原,不重用人才,致使自己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雖極寫隱居之閑適,也表現(xiàn)了壯志難酬的感慨。答案:(1)D(2)這兩句詩外表是說本來知道上天另有一種心腸,不把英雄衰老當一回事(使英雄無所作為地衰老就像是對待平常一樣),實則是對統(tǒng)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憤滿。在語意上與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在感情上飽含譏諷和悲憤,動人心魄。譯文:我家住在有著蒼茫如煙的云氣和夕陽晚照的鄉(xiāng)間,與世上的事情毫不相關。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過了竹林;看完了《黃庭》就躺下來觀賞山中美景。貪圖的是任意放縱,蔑視世俗的生活,任憑自己在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中衰老,別妨礙自己的處處開心,本來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種心腸,就是使英雄無所作為地衰老就像是對待平常是一樣。賞析:上闋開頭二句:“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把自己所居住的環(huán)境寫得是如此的優(yōu)美而又純凈?!吧n煙落照”四字,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藹藹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意境,一經(jīng)諷誦便難以忘懷。“蒼煙”猶青煙,字面已包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奥湔铡边@個詞里雖然沒有表示顏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讀者的多種的聯(lián)想。詞人以“蒼煙落照”四字點綴自己居處的環(huán)境,意在與齷齪的仕途作鮮明的對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點明住在這里與塵事毫不相關,可以一塵不染,安心地過著隱居的生活。這也正是陶淵明《歸園田居》里“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的體現(xiàn)。三、四句對仗工穩(wěn):“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薄坝皴笔且环N美酒的名稱,明人馮時化在《酒史》卷上寫有:“隋煬帝造玉瀣酒,一年不敗。”陸游在詩中也不止一次寫到過這種酒。這兩句的大意是說: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過了竹林;看完了《黃庭》就躺下來觀賞山中美景。一二句寫居處環(huán)境的優(yōu)美,三四句寫自己生活的閑適,動靜行止無不愜意。下闋開頭:“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薄皣[傲”,指作者歌詠自得,形容曠放而不受拘束的樣子。不單是陸詩用了“嘯傲”此詞,其他詩人也經(jīng)常用此詞,比如郭璞《游仙詩》:“嘯傲遺世羅,縱情在獨往?!碧諟Y明《飲酒》其七:“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痹~人說自己貪戀這種曠達的生活情趣,任憑終老田園;隨處都能見到使自己高興的事物,何不隨遇而安呢?這幾句可以說是曠達到極點也消沉到了極點,可是末尾兩句陡然一轉:“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边@兩句可以說是對以上所寫的自己的處境作出了解釋。詞人說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無情(他的心腸與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讓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每句1分,共6分)6.(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十二章》中,指出“質”與“文”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2)在《禮記?大學》中,闡述無論天子還是百姓,都應該修身養(yǎng)性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3)我們常說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綢繆,在《老子四章》里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的句子是“為之為未有,治之為未亂。”(4)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融寫景、抒情和哲理于一體,藝術價值很高。寫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鄉(xiāng)孤獨之情,其中“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兩句則浸透了人事變化、江月永恒的哲理。(5)在《將進酒》中,詩人舉曹植為例,表面上是在談喝酒,實際上是表達了和曹植一樣遭人排擠、有志難展的憤懣之情的句子是:“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6)高適《燕歌行》中,“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兩句描寫邊塞的廣漠蒼涼壯美,與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異曲同工之妙?!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此類題目要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或漏字、多字?!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重點字:野)(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重點字:壹)(3)為之為未有治之為未亂(重點字:治)(4)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重點字:已)(5)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重點字:謔)(6)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ㄖ攸c字:腓)三、語言文字運用(16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2分)7.(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題。近段時間,人工智能“續(xù)寫”名著的現(xiàn)象受到輿論聚焦。面對《聊齋志異》里的經(jīng)典故事,人工智能竟然創(chuàng)作出了“蒲松齡筆下的狼襲擊了多個城市卻無人能敵”的現(xiàn)代式情節(jié)。一時間,圍繞著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能力”,產生了不少討論。有人大膽預測:人工智能可能會代替人類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其實,①,前幾年流行一時的“AI寫詩”就曾頗受輿論關注。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飽含作家對生命的審美體驗而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的通過藝術加工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的精神生產,真正有價值的文學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個人思想情感,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背后則是嚴密的邏輯與計算,人工智能僅憑數(shù)據(jù)計算不足以②,其創(chuàng)作的上限,也只不過是精巧的“模擬創(chuàng)作”——這些成果看起來像文學作品,但本質上并不屬于真正的創(chuàng)作。因此,從這一點來說,當下人工智能寫出來的作品就算再“像樣”,③。利用人工智能服務我們的生活,這個思路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也不必過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學進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開展幾乎所有繁重勞動的地步,文學創(chuàng)作仍會是人類精神力量的寶貴園地。(1)下列詩句所用修辭與文中劃橫線句子使用修辭相同的一項是AA.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B.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C.何以解憂,唯有杜康。D.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四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痉治觥浚?)本題考查的是辨析修辭手法。首先要對基本常見的修辭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確定修辭手法;最后明確表達效果。(2)本題考查的是改寫句子。首先明確句子的成分,把握主干和枝葉,再進行梳理,得出答案。(3)本題考查的是句子的連貫。解答此題要注意六個一致原則:陳述對象一致,陳述話題一致,陳述邏輯一致、陳述句式一致,語言風格一致,內容銜接一致?!窘獯稹浚?)例句將“文學創(chuàng)作”比作“寶貴園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A.比喻。將“洞庭湖”比作“白銀盤”。B.擬人?!爸眮碚f“草木”,使之有了人的情態(tài)。C.借代。“杜康”代指酒。D.對偶?!胺紭洹睂Α按荷健?,“無人”對“一路”,“花自落”對“鳥空啼”。故選:A。(2)將長句劃分為短句,要注意找出主干和修飾語。首先找主干:文化創(chuàng)作是一種精神生產。然后分析特征關鍵詞:審美體驗,主觀色彩,藝術加工。然后再切分句子,“飽含作家對生命的審美體驗”“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通過藝術加工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最后整理順序并適當增刪詞語。故答案為:①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精神生產,②它通過藝術加工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③飽含作家對生命的審美體驗,④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3)第一空,根據(jù)前文“人工智能可能會代替人類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說明了一種現(xiàn)象,后文提到“前幾年流行一時”,說明這類現(xiàn)象早已經(jīng)發(fā)生,故可填“人工智能寫作現(xiàn)象早已有之”。第二空,根據(jù)“真正有價值的文學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個人思想情感”可知,通過對比說明人工智能還不足以具備這一特點,故可填“賦予文學作品以個人的思想情感”。第三空,根據(jù)“這些成果看起來像文學作品,但本質上并不屬于真正的創(chuàng)作“說明的是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局限性;前句“當下人工智能寫出來的作品就算再'像樣’”,此處應用“也”承接,且內容要強調它們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聯(lián)苯菊酯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綠化植物培育產業(yè)現(xiàn)狀動態(tài)及經(jīng)營效益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納米離子蒸臉器行業(yè)應用前景及發(fā)展契機可行性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電子游戲機市場應用前景與需求態(tài)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污水源熱泵市場融資渠道及應用領域拓展建議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水工金屬結構行業(yè)投資建議及重點企業(yè)競爭力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橡膠金屬減震器市場供需監(jiān)測及多元化發(fā)展方向報告
- 2025年量化投資策略在區(qū)塊鏈行業(yè)市場風險收益評估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建筑器材租賃行業(yè)現(xiàn)狀調查與前景策略研究報告
- JT∕T 794-2019 道路運輸車輛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車載終端技術要求
- 資產處置報廢方案
- 神志病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診療指南-精神分裂癥
- QBT 2198-1996手電筒行業(yè)標準
- 馬拉松安保方案
- 國有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
- 2024年 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工廠計件管理方案
- word個人簡歷空白
- 保護海洋珊瑚礁美麗的海底景觀也是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 焙炒咖啡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