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寫在答題卡和該試題的封面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考號和科目。2.考生作答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做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卷上答題無效,考生在答題卡上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共6頁,如缺頁,考生須聲明,否則后果自負。懷化市中小學課程改革教育質量監(jiān)測試卷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本試卷分第1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總分值為100分,總時量為75分鐘。考生作答時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第I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圖騰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本氏族有血緣關系,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微號或標志,是一種基于血緣關系的原始信仰。圖騰信仰的出現A.側面反映早期文明多元特點B.體現了生產力的決定性作用C.標志人類已經進入階級社會D.客觀反映了生物的進化歷程2.據表1能夠推斷出A.使用奴隸勞動是莊園的主要特征B.東漢莊園經濟具有自給自足屬性C.商業(yè)收入是莊園的主要經濟來源D.地主莊園實行統(tǒng)分結合生產方式3.東晉高僧慧遠和尚在《沙門不敬王者論》中說道“佛經所明,凡有二科······處俗則奉上之禮,尊親之敬······出家則是方外之賓,跡絕于物”。這體現當時佛教A.意圖調和世俗與宗教的關系B.承認皇權對佛門弟子的統(tǒng)治C.原始教義已經現重大變化D.已經彌合與傳統(tǒng)禮制的差異4.宋代對地方官考核沿用唐代考核地方轄區(qū)內人數增加的考核方法,并將農業(yè)發(fā)展和稅收財富作為輔助考核內容,將官員轄區(qū)內的酒、鹽和茶也作為考核內容,并隨著經濟發(fā)展逐步提高比重。宋代對地方官的考核A.強化了專制皇權下的教化B.提升了官員的從政積極性C.弱化了對官員的道德制約D.適應了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5.與下面三幅地圖所示朝代相對應的治國主張,正確的是A.禮法并用、鄉(xiāng)約教化、獨尊儒術B.鄉(xiāng)約教化、嚴刑峻法、獨尊儒術C.嚴刑峻法、尊崇儒術、鄉(xiāng)約教化D.禮法并用、尊崇儒術、鄉(xiāng)約教化6.乾隆曾經下旨“閩省地方向產番薯一種,可充糧食,民間種者甚多。因思豫省近年屢經被旱······番薯既可充食,又能耐旱,若以之播種豫省,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睋丝梢酝茢郃.福建是最早種植番薯的地區(qū)B.引種番薯可以解決旱災問題C.高產作物有利社會秩序穩(wěn)定D.河南得到了中央的直接援助7.清末新政開始后,對選官制度進行改革,規(guī)定凡學堂考試合格畢業(yè)者,均給予貢生、舉人、進士等出身。對成績優(yōu)秀者進行殿試后,“酌加擢用,優(yōu)予官階”。材料的做法A.推動了民主政治發(fā)展B.延續(xù)了科舉制度壽命C.鞏固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D.有利于減小變革阻力8.據表2可以推斷A.經濟大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安全B.貿易逆差導致了白銀外流C.政府力圖維系銀本位貨幣體系D.中國金融主權半殖民地化9.據調查,解放初的農村村干部多是貧下中農,人民公社時期多是勞模、勞動積極分子,新時期選拔大學生當村官成為一個新動向。這些變化說明A.宗法世俗操控農村民主選舉B.社會需求影響農村干部任用C.經濟地位決定農村干部身份D.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日漸成熟10.1955年,中國與埃及簽訂貿易協(xié)定后,中非貿易額由1950年的1214萬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865萬美元;中國與緬甸的貿易額從1950年的313萬美元增長到1956年的4032萬美元;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貿易考察團訪華,達成了一些貿易協(xié)定。這一貿易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不結盟”外交方針的推行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外交準則C.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存在互補性D.“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亞非國家友好11.我國歷史上不同朝代的中央政權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基本策略:一是“內華夏而外夷狄”,也就是協(xié)調“華夷關系”;二是“因俗而治”,也就是在保證中央權威和政令統(tǒng)一的前提下,允許少數民族地區(qū)原有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形態(tài)的存在。這些措施表明A.和撫夷狄是古代統(tǒng)治者施政要點B.歷代統(tǒng)治者重視少數民族的發(fā)展C.加強中央集權必然危害民族關系D.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具有歷史淵源12.8世紀中葉,查理大帝在不斷對外擴張中推行基督教化的政策,強制人們參加具有救贖價值的彌撒等宗教儀式,違抗者處以沉重的課稅。這一情況表明A.查理大帝是基督教的狂熱信徒B.基督教具有一定的社會教化功能C.歐洲專制皇權摧毀了中古文化D.基督教是中世紀歐洲王權的根源13.18世紀末,奴隸制度在美國,尤其在南方正逐漸走向衰落,許多奴隸主開始主動釋放黑人奴隸。1793年軋棉機發(fā)明后,美國黑奴數量卻從1790年的不到70萬猛增到1860年的400多萬。這一變化說明A.新技術使用對社會進步有反作用B.黑人奴隸制度有利美國社會進步C.國際貿易的發(fā)展離不開黑奴制度D.技術水平決定了社會的勞作方式14.19世紀以來,歐洲各國掀起風起云涌的新大學運動,興建了一批批高等院校,這些院校學科設置以自然科學為主,不再進行傳統(tǒng)的宗教教學,且教育對象也擴大到中產階級子弟及女子。這反映了A.自然科學開始得到發(fā)展B.高等教育得到社會重視C.社會需求推動教育發(fā)展D.各國工人運動蓬勃發(fā)展15.十月革命后,一批蘇俄(聯(lián))法學家發(fā)展了國際法的新理論,認為國際法是建立在兩種社會制度國家和平共處基礎上的,國際法中出現了新的民主原則和制度,鞏固和發(fā)展了以前的民主原則和制度,廢除了反動的原則和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極大的優(yōu)越性B.社會主義制度處于競爭不利地位C.合理規(guī)范的國際法體系已經形成D.蘇聯(lián)積極參與國際治理體系建設1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969年發(fā)行賬面資產特別提款權,初始價值被設為1單位特別提款權對1美元。后來,其價值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特別提款權價值設定的變化A.徹底摧毀了美國的經濟霸權B.反映了國際經濟體系多元化趨勢C.推動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fā)展D.提升了國際經濟體系制度化水平第II卷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題15分,18題15分,19題12分,20題10分。每個試題考生必須作答。17.(15分)貨幣在經濟發(fā)展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上具有積極意義,歷代政府非常重視貨幣問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漢初仍使用秦制半兩錢(重12銖),由于民間私鑄,以致出現莢錢(重3銖)。市場混亂物價飛漲。為此,漢武帝頒布了盜鑄金錢者死罪令,詔令各郡國鑄行“元狩五銖錢”,但各郡國所鑄五銖錢都具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來漢武帝改鑄五銖錢的目的是樹立信譽,穩(wěn)定金融,以徹底解決私鑄問題。但各郡國官吏習慣難改,依舊中飽私囊。元鼎二年,漢武帝詔令收回各郡國的鑄幣權,中央政府安排在長安上林苑統(tǒng)一鑄造?!碜浴稘h武帝的六次貨幣改革》材料二1950年3月,政務院通過并正式頒布了陳云起草的《關于同意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明確了同意財經工作的三項內容:統(tǒng)一全國財政收支,統(tǒng)一全國物資調度,統(tǒng)一全國現金管理,至1950年10月,新中國即基本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結束了困擾中國人民十幾年的通貨膨脹噩夢。在全國統(tǒng)一財經的歷史進程中,人民幣亦牢固地占領市場?!t愛萍《陳云與人民幣制度的確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貨幣改革在國家治理層面的作用。(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50年新中國財政經濟形勢得以根本扭轉的原因,并談談你對貨幣政策的認識。(9分)18.(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古代書院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是集教育、學術和藏書為一體的文化教育機構。書院的教學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材,包括四書五經和理學大師的著作、講義、注疏,注重道德教育。教學以學生的自我鉆研為主,強調懷疑精神和問題意識,教師主要進行引導點撥、提示啟發(fā)。另一種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學術講會,學院允許不同學派學者蒞臨書院講學,重視學術交流,開展學術爭辯。書院主持人既負責書院管理,又要擔負主要教學工作。書院經費主要來自院田,院田或由私人捐贈,或由官方撥充,書院不向學員收費,還要供應伙食、提供住宿,這極大地制約了書院的發(fā)展。——摘編自李華《中國古代書院與西方中世紀大學之異同》材料二法國的巴黎大學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形成于12世紀,巴黎大學的學生最初是商業(yè)領域的學徒,學生必須交學費,其管理模式是教師型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則是學生型大學。它們都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團體,教師自由地教授學問、傳播知識,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甚至可以與教師爭論。學校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遵從通才教育宗旨,基本都設有四個學科:文藝、醫(yī)學、法律和神學。文藝學科屬于普通科,學習“七藝”(文法學、修辭學、辯證法、算術、幾何學、天文學、音樂)。中世紀大學被公認為中世紀最有價值的三個遺產之一,其學科的設置和學術辯論氛圍為文藝復興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幾源鬈姟稓W洲中世紀大學的文化傳統(tǒng)及其現代借鑒意義》(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書院“鼎盛于宋元”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中國古代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異同。(9分)19.(12分)植物的利用與交流既是一部經濟史,也是一部社會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3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2魏晉南北朝,南方興起茶葉種植和加工基地,江南興起尚茶風習。3隋唐時期,南方飲茶之風北傳,塞外少數民族也逐漸嗜茶,北方茶葉市場逐漸形成。4兩宋時期,具有南北互補性的“茶馬互市”發(fā)展,在西南地區(qū)形成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即“茶馬古道”。5明清時期,茶葉生產地區(qū)和數量擴大,出口量提高。1560年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將飲茶習慣帶回歐洲。1641年荷蘭醫(yī)學專家迪克斯從醫(yī)學角度肯定茶葉的藥用價值。61689年俄國與清帝國正式確立外交關系,“茶葉之路”成為一條連接中俄的商路。71851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將中國制茶工人以及茶苗秘密運到印度,并大面積種植,此后,印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紅茶出口第一大國。81903年英國茶葉市場,中國茶葉只占10%,印度茶葉升到59%,逐漸擺脫對中國產地的依賴。9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政府頒布《公司法》,迎來引進制茶機器、興辦茶葉公司小高潮。從材料中提取至少兩條信息,提煉主題,進行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史實正確)20.(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代設置鎮(zhèn)溪所土千戶來管理苗民,由百夫長進行管理,實際上成為永順土司轄區(qū)。由于當時矛盾復雜,土司管理也形同虛設。康熙時期,清政府進入湘西腹地,通過設置營、汛等方式對歸服的村寨進行直接管理,一汛管多寨,管理者均為明代土哨官;乾隆時期,營汛設置數量與規(guī)模有所增加,汛塘設置逐漸規(guī)范,層級明晰,并有了固定兵額,開始了綠營兵在湘西“苗疆”地區(qū)全面的管控。大量客民的進入使湘西基層社會矛盾有所加劇,爆發(fā)了“乾嘉之亂”。清王朝不得不根據實際情況對已形成的營、汛、塘治理格局進行調整,劃分“民苗界限”,或在所劃“界限”地帶新設營汛,或在原汛塘基礎上增加兵力,控制“民苗”往來,防范土客糾紛。這種新的屯防軍體系試圖打破原有的“邊界”與分割,在曲折與艱辛中加強“苗疆”內外的交流與融合,為湘西民族地區(qū)最終的社會轉型奠定了基礎?!幾灾苣荨肚宕败姽苊缯敝贫扰c湘西基層治理機構的設置及運行(1)根據材料,概括清代在湘西地區(qū)治理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朝軍管苗寨制度的意義。(4分)懷化市期末考試高二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5:ABADC6—10:CDABD11—15:DBACD16:B1【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圖騰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本氏族有血緣關系”可以看出圖騰信仰的多樣性,而圖騰信仰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早期文明的多樣性,故答案選A。材料信息與生產力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圖騰信仰出現在原始社會,排除C;圖騰與生物進化無關,排除D。2【答案】B【解析】從材料中可以讀到東漢莊園經濟生產產品的豐富性;從第二個材料“閉門成市”可以看出東漢莊園經濟具有封閉性。綜合這些信息,可以得到東漢莊園經濟具有自給自足的屬性,故選B。材料沒有莊園勞動力身份的信息,排除A;材料主要在描述東漢莊園的生產狀況而非交換狀況,排除C;材料也沒有勞作方式的信息,排除D。3【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的信息可以了解到,慧遠和尚意在說明佛家處俗與出家的態(tài)度,在處俗之際與儒家倫理并不違背,故選A。材料不涉及皇權與佛教的關系,排除B;慧遠和尚只是說明佛教教義與儒家倫理不相違背,并沒有改變佛教教義,排除C;慧遠和尚“出家則是方外之賓,跡絕于物”的言語表明,佛教與儒學還是存在很大差異,排除D。4【答案】D【解析】從題干材料可以了解,宋代對地方官考核的內容,與當時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進程密切相關,故選D。官員的考核方式與內容受生產力水平影響,但主要還是取決于統(tǒng)治者的意圖,排除A;對官員的考核有利于提高官員從政積極性,但這不是必然的結果,排除B;材料只強調對地方官考核的內容與方式,沒有對地方官強化控制的信息,排除C。5【答案】C【解析】從題干地圖反映的朝代信息,選C。6【答案】C【解析】從題干材料可以知,清朝統(tǒng)治者非常重視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種植,因為高產農作物可以增加糧食供應,從而緩和社會矛盾,增強社會穩(wěn)定性,故選C。材料中沒有福建最早種植番薯的信息,排除A;材料只反映種植番薯可以救災,但并不一定是旱災,排除B;材料只有在河南推廣種植番薯,但并沒有中央直接救濟的信息,排除D。7【答案】D【解析】從題干材料“學堂考試合格畢業(yè)”和“均給予貢生、舉人、進士等出身”,可以看出清末選官制度改革雖然有一定的改變,但仍然延續(xù)了很多傳統(tǒng)的做法,可以減少變法的阻力,故選D。清末新政的選官改革不是民主改革,不能推動民主政治發(fā)展,排除A;清末的選官改革對原有選官制度——科舉制有一定沖擊,不可能延續(xù)科舉制壽命,排除B;清末的選官改革將大量接受新式教育的人選入官僚隊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有一定沖擊,排除C。8【答案】A【解析】題干材料信息是當時中國政府在加強外匯管控,限制白銀外流,鼓勵白銀流入,再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知,經濟危機后西方列強的金融政策加劇了中國白銀外流,故選A。題干中的信息均與金融相關,可以推知白銀外流應與外國金融政策相關,排除B;材料中的信息只反映中國政府力圖控制白銀外流,而非維系銀本位,排除C;材料信息沒有反映外國對中國金融主權的控制與破壞,排除D。9【答案】B【解析】解放初村干部選用貧下中農,體現的革命的需要;人民公社時期村干部選用勞模、勞動積極分子體現的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新時期選拔大學生當村官是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故選B。題干中的信息與宗法世俗沒有關系,排除A;無論材料中的信息還是現實生活中,農村干部身份都與經濟地位無關,排除C;材料信息是村干部任用的身份問題,而非選舉等民主政治建設問題,排除D。10【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56年中國與亞非國家貿易的發(fā)展,結合時間點1956年可以推知,與亞非會議的召開存在聯(lián)系,故選D。中國在50年代沒有推行不結盟政策,排除A;材料信息無法斷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外交準則,排除B;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存在互補性是中國與亞非國家開展經貿合作的外因,而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11【答案】D【解析】從題干材料中“因俗而治”以及“允許少數民族地區(qū)原有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形態(tài)的存在”等信息可以看出,古代中央政權的少數民族政策與民族區(qū)域自治具有一定相似性,故選D。古代統(tǒng)治者的施政要點是鞏固統(tǒng)治而非和撫夷狄,排除A;統(tǒng)治者的民族政策以鞏固統(tǒng)治為主,而非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排除B;中央集權與民族關系不是一對矛盾體,二者不存在零和關系,排除C。12【答案】B【解析】從題干材料中“査理大帝在不斷對外擴張中推行基督教化的政策,強制人們參加具有救贖價值的彌撒等宗教儀式”可知,查理大帝推行基督教化政策,是看中了基督教的社會教化功能,有利于穩(wěn)定統(tǒng)治,故選B。材料信息無法反映查理大帝是否對基督教狂熱,排除A;材料也沒有反映查理大帝是否摧毀了中古文化,相反基督教反而是中古文化的一部分,排除C;材料也沒有體現出基督教與王權的關系,排除D。13【答案】A【解析】從題干材料可以得知,美國落后的黑奴制度在18世際末期已經走向沒落,但因為軋棉機的發(fā)明反而被強化,故選A。黑奴制度作為落后的社會制度,不可能有利于社會的進步,排除B;國際貿易的發(fā)展與黑奴制度沒有必然關系,排除C;材料也沒有體現出勞作方式和技術進步的關系,排除D。14【答案】C【解析】從題干材料“這些院校學科設置以自然科學為主”可以得知,教育內容的變化源于工業(yè)革命后的社會需求;“教育對象也擴大到中產階級子弟及女子”可以得知,教育對象的變化源于工業(yè)革命后對勞動力的要求,故選C。材料內容是教育的變化而不是自然科學的變化,排除A;材料只涉及教育內容和教育對象的變化,而沒有高校地位的變化,排除B;材料沒有工人運動的相關信息,排除D。15【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反映了蘇聯(lián)一批法學家積極研究國際法并提出了自己的國際法研究成果,這與蘇聯(lián)積極參與國際治理體系建設是密切相關的,故選D。材料體現不了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排除A;材料也沒有反映蘇聯(lián)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排除B;規(guī)范合理的國際法體系至今尚未建立,排除C。16【答案】B【解析】從題干特別提款權價值設定的變化可以看出,世界經濟經歷了從美元霸權到多極趨勢的演變,故選B。美國的經濟霸權至今尚存,排除A;特別提款權并不用于國際貿易支付,其價值設定的變化與國際貿易無關,排除C;特別提款權價值設定變化是國際經濟體系制度化的表現,但不一定提升制度化水平,排除D。17.(1)作用:①增強中央權威,加強中央集權;②穩(wěn)定金融秩序和社會秩序;③有利于澄清吏治;④為國家大一統(tǒng)局面提供經濟上的保證。(每點2分,答案合理即可,答對三點得6分)(2)原因:①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證;②統(tǒng)一財經政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③具有穩(wěn)定幣值的人民幣發(fā)行并大規(guī)模使用;④經濟形勢的迅速好轉。(每點2分,答案合理即可,答對三點得6分)認識:①貨幣在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中具有積極意義;②國家應當合理運用貨幣政策,促進各方面事業(yè)的發(fā)展;③貨幣應當保持幣值得相對穩(wěn)定;④經濟得發(fā)展是貨幣幣值穩(wěn)定的根本原因。(任答1點記2分,2點記3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18. (1)原因:宋元時期社會經濟發(fā)展,特別是手工業(yè)、商業(yè)的發(fā)展;宋朝重文輕武,科舉取仕人數增多;造紙術發(fā)展,印刷術進步;儒學復興,宋明理學興起。(任答三點得6分)(2)異:前者多元一體(教育、學術、藏書一體),受官府限制,后者屬于自治團體;前者以儒家經典為主,德育與治學相結合,后者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通才教育);前者資金來源受限制(學生不要交學費),后者資金來源自由(學生自費);前者培養(yǎng)官員為主,后者關注個人價值。(任答三點得6分)同:教學自由,不受地域限制,具有開放性;教學和學術研究相結合;教學方式靈活,重視爭辯。(任答一點得2分。答兩點得3分)19.【參考答案一】觀點一:茶葉影響人類社會發(fā)展。論述:中國是世界茶的原產地,中國最先發(fā)現并利用茶葉,將茶葉由藥用變?yōu)轱嬘?,飲茶之風盛行,進而衍生出茶具、茶道、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整體櫥柜行業(yè)經營效益及競爭格局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抗靜電橡膠板市場投資動向與多元化經營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征信行業(yè)發(fā)展狀況與前景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工程測繪行業(yè)發(fā)展現狀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太陽能光伏支架行業(yè)投資方向與未來前景調研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行業(yè)未來趨勢與需求前景研究報告
- 銷售代理協(xié)議書
- 2025至2030中國減肥膏行業(yè)供應渠道與投資商機可行性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農產品批發(fā)行業(yè)消費渠道與投資應對策略建議報告
- 2025年工業(yè)互聯(lián)網平臺量子密鑰分發(fā)技術市場驅動因素分析報告
- 區(qū)塊鏈技術對傳統(tǒng)行業(yè)的顛覆與重塑
- 完整的2025年入團考試試題及答案
- 用人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夫妻忠誠協(xié)議書合同
- 房地產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5篇
- 《體育競技知識講解》課件
- 藝考調式分析試題及答案
- GA/T 2160-2024法庭科學資金數據檢驗規(guī)程
- 2024年江蘇南京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學年第二學期初三數學質量調研(一)
- 2025智慧病區(qū)建設及評價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