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2019)必修一_第1頁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2019)必修一_第2頁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2019)必修一_第3頁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2019)必修一_第4頁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中圖版(2019)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學業(yè)質量標準野外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水平1:根據(jù)地理資料,說出主要土壤類型。水平2:運用地理資料,說明影響土壤形成的因素;說明土壤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合理利用措施。水平3:能夠運用資料,結合典型土壤,分析土壤的成因。水平4:結合區(qū)域和典型土壤,分析某類土壤的形成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一、土壤及其物質組成土壤是位于地球陸地表層和淺水域底部,由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組成,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層。1、土壤的定義一、土壤及其物質組成2、土壤的物質組成土壤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和土壤生物等組成。組成特征礦物質有機質(腐殖質)空氣水分土壤的物質基礎,是巖石風化產生的固體顆粒;能夠釋放一些養(yǎng)分元素(K、P、Ca、Mg等),供植物吸收多集中在表層的有機體或不完全分解的有機體,能夠釋放釋放氮,貯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動性,使土壤能通氣透水,蓄水保溫,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一、土壤及其物質組成2、土壤的物質組成土壤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和土壤生物等組成。最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的體積組成大致為(理想土壤):土壤孔隙占50%,內含水分和空氣,且水分和空氣比例約為1:1;土壤固體占50%,其中礦物質占45%,有機質占5%,土壤生物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土壤組成成分是否會發(fā)生變化?有機質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大?一、土壤及其物質組成3、土壤的形態(tài)(特征)土壤的形態(tài)包括土壤的顏色、質地、結構、松緊度、孔隙狀況和干濕度等。顏色:土壤腐殖質含量高,腐殖質含量減少則呈灰色。土壤中含較高的赤鐵礦或水化赤鐵礦。白色:黃色:黑色:紅色:土壤中鹽堿含量比較高,有機質含量較低,水分較少。土壤中是在黃土基礎上發(fā)育的,疏松、多孔隙,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極易滲水。土壤顏色變化可作為判斷和研究土壤成土條件、成土過程、肥力特征和演化的依據(jù)。一、土壤及其物質組成3、土壤的形態(tài)(特征)——質地石礫

砂粒

粉礫

黏粒上層多為粉砂壤質地,下層多為粘壤質地;上層疏松,孔隙度大,便于通氣、透水、增溫;下層粘實,孔隙度小,能起托水、保肥、穩(wěn)溫作用。土壤礦物質顆粒按照粒徑大小可分為石礫、砂粒、粉礫、黏粒等,不同粒級的礦物質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對比例稱為土壤質地。一、土壤及其物質組成3、土壤的形態(tài)(特征)——結構、松緊度結構:松緊度:土壤顆粒的膠結情況(排列方式),有團粒結構、塊狀結構、核狀結物、柱狀結構和片狀結構等。土壤疏松和緊實的程度。一、土壤及其物質組成3、土壤的形態(tài)(特征)——孔隙、干濕度孔隙:干濕度:土粒之間存在的空間。它是土壤水分、空氣的通道和倉庫,決定著氣液兩相的共存狀態(tài),并影響著土壤的養(yǎng)分和溫度狀況。土壤的干濕程度,反映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二、土壤剖面1、定義從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縱剖面,由一些形態(tài)特征各異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層所構成。這些土層是土壤形成過程中物質轉化、遷移和積累的結果。二、土壤剖面2、土壤剖面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層特點(森林土)二、土壤剖面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層特點2、土壤剖面土壤形成初期巖石開始崩解土層開始形成完整的土壤層成土母質有機物母質層母質層母質層腐殖質層淀積層腐殖質層淋溶層基巖基巖基巖基巖三、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1、土壤的形成過程粒度較細洪積物、沖積物成土母質明顯分層特征鐵、錳、鎂、鈣含量高土壤較細,含粉粒和黏粒較多,含砂粒較少含石塊較多粒度化學成分顆粒較粗殘積物、坡積物較粗,含砂粒較多,含粉粒和黏粒較多基性巖母質硅、鈉、鉀含量高酸性巖母質化學元素養(yǎng)分質地三、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2、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植物動物微生物草類森林生物有機質排泄物、分泌物、殘體攪動土體,改變土壤結構和孔隙度分解轉化有機殘體、合成腐殖質土壤根系茂密且集中在地表落葉三、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2、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溫度高+降水多=風化強度大、速度快(微生物活動旺盛)溫度降水蒸發(fā)土壤形成巖石風化過程三、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2、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氣候水分熱量水熱狀況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外力地貌形態(tài)動植物、微生物活動陽坡、背風坡坡向坡度地形水流速度三、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2、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物質遷移陡坡緩坡很難發(fā)育深厚的土壤發(fā)育形成深厚的土壤光熱水分條件光熱條件好,水分狀況差陰坡、迎風坡光熱條件差,水分狀況好地勢植被土壤山區(qū)土壤垂直分化改變土壤的養(yǎng)分循環(huán)狀況人類活動耕作土壤耕耘灌溉收獲施肥改變土壤結構、保水性、通氣性改變土壤水分、溫度狀況改變土壤的營養(yǎng)元素組成、數(shù)量和微生物活動除自然原因外,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影響極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類長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耕作土壤。

不合理利用土壤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肥力衰退、土壤沙化、荒漠化、次生鹽漬化和土壤污染等。三、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2、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土壤是由礦物質(風化殼或風化堆積物,風化形成的土壤固體顆粒)、有機質(包括動植物殘體,微生物體,以及由分解產物合成的腐殖質等)水分、空氣組成。塔斯馬尼亞有“世界最純凈島嶼”之稱,是著名的“蘋果之島”。塔斯馬尼亞島上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果蠅少,蘋果種植環(huán)境絕佳,蘋果園和農場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較好地帶。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研究顯示,近幾年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厚度不斷變薄,對蘋果的生長開始產生不利的影響,下圖示意塔斯瑪尼島位置。(1)比較M、N兩地士層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異并分析形成原因。差異:M地土層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積作用明顯,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緯度及海拔更低,且位于向陽坡和迎風坡,水熱條件更優(yōu)越,植被生長更為茂盛,有機質來源更加豐富。5.圖示反映的影響土壤形成的因素是()A.成土母質 B.地貌 C.時間 D.氣候6.圖示a、b、c、d四幅圖的含義對應正確的是()①a—低等生物作用②b—巖石風化崩解③c—土壤分層形成④d—成熟土壤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③④讀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