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學中考二模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歷史圖片蘊涵了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插秧技術的高超 B.灌溉工具的改進C.播種技術的發(fā)展 D.農耕文明的發(fā)展2.為了適應科舉的需要,中央官學、地方官學、各地書院及各種鄉(xiāng)村私塾不斷發(fā)展,學生數量和對經史子集等各類書籍的需求量也大為增加。這表明科舉制度(
)A.推動了教育迅速發(fā)展 B.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C.促進了商業(yè)貿易繁榮 D.擴大了官吏選拔范圍3.“明修長城清修廟”反映的是清朝對少數民族采取安撫懷柔的政策。下列歷史事件中能反映清朝這一政策特點的是(
)①康熙親征平定噶爾丹叛亂
②冊封達賴和班禪③妥善安置回歸的土爾扈特部
④乾隆時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了,但它畢竟觸動了傳統(tǒng)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代國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史學界才會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這表明“百日維新”(
)A.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B.開啟了制度變革的探索歷程C.促進了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D.推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到來5.參加巴黎和會之初,北洋政府“原擬全約簽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團“保留簽字”的建議;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電令代表團“如不能保留,即拒絕簽字”。這一變化與下列哪一史實相關(
)A.一二九運動 B.護國運動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6.學習歷史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下列史實和結論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有(
)①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②中共七大―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③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④淞滬會戰(zhàn)―是抗戰(zhàn)以來中國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1955年美國國務院的情報機構不得不承認:“共產黨中國在該會議上留下的普遍的、有益的印象得歸之于周恩來精湛的外交藝術。”這里“精湛的外交藝術”指的是(
)A.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C.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 D.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8.科技成果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下列是我國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按取得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②“遼寧艦”交接入列
③首次培育成功強優(yōu)勢的秈型雜交水稻④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楊利偉走出艙門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9.“統(tǒng)一的法律不僅減少了疑惑,而且將拜占庭帝國統(tǒng)一組織起來,與帝國的官僚體系相匹配”。該法律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羅馬民法大全》 D.《拿破侖法典》10.西班牙一直想要參與印度的香料貿易,以獲取豐厚利潤。然而根據《托爾德西拉斯條約》的規(guī)定,西班牙不得向東航行,而境內的阿拉伯問題使得其又無法打通向印度的陸上通道。于是,哥倫布的向西航行計劃實際上成為西班牙參與印度貿易的唯一可能性。這說明哥倫布航行A.主要是受經濟利益的驅使B.發(fā)現了歐洲到印度的新航路C.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D.使西班牙成為資本主義強國11.如圖所示時間軸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一段歷史。下列對其解讀正確的是(
)A.①處發(fā)生了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 B.②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C.③處是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 D.④處簽署了《聯(lián)合國家宣言》12.下列國際組織中,具有制定和規(guī)范多邊貿易協(xié)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職能的是(
)A.亞太經合組織 B.歐洲聯(lián)盟C.聯(lián)合國D.世界貿易組熾二、綜合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行省創(chuàng)立了一種以中央集權為主,輔以部分地方分權的新體制,并將行省權力規(guī)范在大而不專模式內。行省雖然在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統(tǒng)屬中發(fā)揮統(tǒng)攝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權方面,又表現得無甚作為?!杏放_與廉訪使司所構成的地方監(jiān)察網絡,構成防范行省擅權坐大的特殊機制。行省區(qū)劃主要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險而守、割據稱雄的地理條件。——摘編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點與歷史作用》(1)材料一中圖A人物于公元前____年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秦朝。在地方上,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轄的____,它的實行開創(chuàng)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圖B中①處是____(地點)。法蘭克王國國王____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2)根據材料二,指出元代地方治理的特色及其表現。(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地方治理的認識。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材料一圖片中威廉和瑪麗加冕后,英國議會于1689年11月通過了哪部法律文件限制他們的權力?根據材料一文字,分析工業(yè)革命對英國婦女社會生活的影響材料二
(2)《獨立立言》的簽署有什么重要意義?根據材料二文字,概括美國民主政治的特點。并指出美國民主政治存在的問題。材料三
1871年后,德國工業(yè)化的發(fā)展更加迅速。德國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與生產實踐的結合,重視發(fā)明創(chuàng)造……國家在科學技術領城的投資和對教育的大力投入也推動了專利的發(fā)明?!c此同時,德國科學家們時刻關注著大西洋彼岸美國的發(fā)展,并注重學習創(chuàng)新美國的發(fā)展理念和生產方法。從1867—1914年,德國工業(yè)總量增長了8倍.在1913年,德國工業(yè)生產總量僅次于美國?!幾詶铞?、徐繼承《工業(yè)化時期德國經濟發(fā)展的原因及其影響》(3)根據材料三,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工業(yè)化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例德國在19世紀八十年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材料四
(4)材料四圖片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根據材料四文字,概括蘇聯(lián)工業(yè)化建設成就舉世矚目的原因。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各國變革與社會發(fā)展關系的認識。15.某校九年級(2)班同學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材料一
(1)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炮廠是在哪一口號下創(chuàng)辦的?根據材料一文字,概括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革命道路的探索】材料二
(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有什么重要意義?根據材料二文字,概括毛澤東對中國農村革命在認識上所做的貢獻?!竟I(yè)建設的探索】材料三
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計劃完成情況(單位:億元)(3)根據材料三表格,概括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特征。我們在對材料三圖片中的天津盛錫福帽廠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一創(chuàng)造性舉措?【改革開放的嘗試】材料四
(4)根據材料四,概括我國對外開放的特點。綜合上述材并結合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D解析:分析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鐵農具、耬車、曲轅犁、秧馬都是農業(yè)生產工具,它們的出現,反映了我國農耕文明的發(fā)展,D項正確;鐵農具、耬車、曲轅犁并不是插秧工具,排除A項;鐵農具、耬車、秧馬并不是灌溉工具,排除B項;鐵農具、曲轅犁、秧馬并不是播種工具,排除C項。故選D項。2.A解析:根據“為了適應科舉的需要,中央官學、地方官學、各地書院及各種鄉(xiāng)村私塾不斷發(fā)展,學生數量和對經史子集等各類書籍的需求量也大為增加”可知科舉制使官學和鄉(xiāng)村私塾不斷發(fā)展,各類書籍的需求量也大為增加,說明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科舉制對教育的促進作用,沒有體現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和促進商業(yè)貿易繁榮,排除BC項;材料僅體現了科舉制對教育事業(yè)的推動,沒有體現擴大官吏的選拔范圍,排除D項。故選A項。3.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順治帝接見達賴五世并正式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還撥??钪匦薏歼_拉宮??滴醯蹆苑饬硪晃晃鞑刈诮淌最I為“班禪額爾德尼”。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在杰出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粉碎了沙俄軍隊的圍追堵截,長途跋涉,歷時半年,終于回到祖國。乾隆帝在避暑山莊接見了渥巴錫等人,并且妥善安置了土爾扈特部于準噶爾盆地一帶游牧。二者屬于題干中“對少數民族采取安撫懷柔的政策”,②③符合題意,C項正確;康熙親征平定噶爾丹叛亂以及乾隆時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均屬于戰(zhàn)爭,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和D項。故選C項。4.B解析:根據“觸動了傳統(tǒng)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代國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史學界才會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可知,戊戌變法觸動了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體制,為現代國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說明戊戌變法開啟了制度變革的探索歷程,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戊戌變法在制度變革方面的探索,沒有體現思想啟蒙和促進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排除AC項;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改革,不是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到來和戊戌變法之間沒有必然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5.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偉大的五四運動。這是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guī)模罷工,以響應學生。1919年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D項正確;一二九運動是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排除A項;護國運動,是辛亥革命后發(fā)動的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運動,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fā)起的一次"反傳統(tǒng)、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文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C項正確。故選D項。6.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fā)。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①正確;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②錯誤;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③正確;1938年的臺兒莊戰(zhàn)役,是抗戰(zhàn)以來中國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zhàn)意志和信念。④錯誤。由此可知,題干史實和結論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有①和③,A項正確;②和④錯誤,不能選,排除BCD項。故選A項。7.B解析:根據題干“1955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所提到的“該會議”指的是萬隆會議。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在會議上,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B項正確;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新中國成立以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此可知,A項說法與題干所給時間及“‘共產黨中國在該會議上留下的普遍的、有益的印象得歸之于周恩來精湛的外交藝術’”不符,排除A項;經上述分析,題干中的“該會議”指的是萬隆會議,在萬隆會議上,中國并未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排除C項;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由此可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時間,與題干所給的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8.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20世紀70年代,農業(yè)科學家袁隆平經過多年反復試驗,首次成功培育出強優(yōu)勢的秈型雜交水稻。2003年10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楊利偉走出艙門。由此可知,題干所涉及到的我國重要科技成果的取得,按取得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③④②,C項正確;經上述分析,題干所涉及到的我國重要科技成果的取得,按取得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③④②,ABD項排列錯誤,排除ABD項。故選C項。9.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527年,查土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528年,為了穩(wěn)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他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529年,委員會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后來,委員會把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匯編為《法學匯纂》,又編成指導學習法律文獻的《法理概要》。查世丁尼還命人將自己執(zhí)政時期的法令編程為《新法典》。以上這4部法律文獻統(tǒng)稱為《羅馬民法大全》。《羅馬民法大全》是羅馬法的集大成者,該法奠定了后世法學尤其是大陸法系民法典的基礎,是法學研究者研究民法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資料之一。C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文明,排除A項;《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國家立法的紀念碑,也是最早的羅馬法文獻,大約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實施,排除B項;《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時期頒布的,排除D項。故選C項。10.A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哥倫布的向西航行計劃實際上成為西班牙參與印度貿易的唯一可能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參與印度貿易,主要是發(fā)展經濟,這是受受經濟利益的驅使,選項A符合題意;而選項BD不符合史實,選項C是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明的地圓學說的正確性,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11.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德國集中兵力進攻蘇聯(lián)戰(zhàn)略重鎮(zhèn)斯大林格勒。蘇聯(lián)軍民英勇抗敵。1943年2月,德軍投降。C項正確;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以“閃電戰(zhàn)”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因此,①處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發(fā)生于1941年。A項解讀錯誤,排除A項;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zhàn)場的夾擊之中。B項解讀錯誤,排除B項;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D項解讀錯誤,排除D項。故選C項。12.D解析: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的圖片分別是亞太經合組織、歐洲聯(lián)盟、聯(lián)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的標志。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主要是制定和規(guī)范多邊貿易協(xié)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D項正確;亞太經合組織的宗旨是保持經濟的增長和發(fā)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投資壁壘,維護本地區(qū)人民的共同利益,排除A項;歐洲聯(lián)盟的宗旨是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確?;緝r值觀,加強國際合作,排除B項;聯(lián)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fā)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進行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性質的問題,并促進對于全體人類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聯(lián)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使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避免了一些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爭,排除C項。故選D項。13.(1)221;郡縣制;東京(開封)克洛維。(2)特色:中央集權為主,地方分權為輔(或行省權力大而不專)。表現:地方人事權較小;建立了嚴密的地方監(jiān)察網絡;行政區(qū)劃實行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原則。(3)認識:地方治理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地方治理要根據國情。實事求是。在中央集權前提下,給予地方適當權力,地方治理的措施要隨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不斷變化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觀點正確,答出任意一點即可)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統(tǒng)一全國的大業(yè),建立了秦朝。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措施。在地方上,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たh制的實行開創(chuàng)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圖B是北宋時期形勢圖,①是北宋的都城,因此,①處地點是東京,即今開封。481年,克洛維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2)從“元朝行省創(chuàng)立了一種以中央集權為主,輔以部分地方分權的新體制,并將行省權力規(guī)范在大而不專模式內”可知,元代地方治理的特色是中央集權為主,地方分權為輔,行省權力大而不專。從“行省雖然在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統(tǒng)屬中發(fā)揮統(tǒng)攝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權方面,又表現得無甚作為”“行御史臺與廉訪使司所構成的地方監(jiān)察網絡,構成防范行省擅權坐大的特殊機制”“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險而守、割據稱雄的地理條件”可知,元代地方治理以中央集權為主,地方分權為輔的表現主要是:地方人事權較?。唤⒘藝烂艿牡胤奖O(jiān)察網絡;行政區(qū)劃實行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的原則。(3)綜合秦朝郡縣制、元朝行省制的實行及其所產生的影響,結合實際可知,地方治理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地方治理要根據國情,實事求是,地方治理的措施要隨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不斷變化。在中央集權前提下,應給予地方適當的權力。14.(1)法律文件:《權利法案》。影響:提升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增加了就業(yè)機會,使家庭婦女走向職業(yè)婦女;推動婦女的經濟獨立;促進了婦女的成長,為爭取男女平等奠定基礎。(2)意義: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或標志著美國的誕生)。特點:“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實行聯(lián)邦制。問題:沒有把保障人民權利寫入憲法。(3)特點:工業(yè)化速度快;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與生產實踐的結合,重視發(fā)明創(chuàng)造;國家重視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投資和對教育的大力投入;注重學習創(chuàng)新美國的發(fā)展理念和生產方法。發(fā)明創(chuàng)造:奧托制造出一臺煤氣內燃機;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機;狄塞爾發(fā)明了柴油內燃機;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等。(4)歷史事件: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十月革命)。原因:蘇維埃政府主導推進;有計劃的開展工業(yè)建設;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方針的推行。認識:國家變革與制度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有效的變革與制度創(chuàng)新;順應歷史發(fā)展的變革推動社會發(fā)展;社會發(fā)展需要堅持變革,變革是社會發(fā)展的推動力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觀點正確,答出任意一點即可)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英國發(fā)生政變,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威廉夫婦接受了《權利法案》和議會的要求。此后,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從“這一時期英國婦女地位的實質性提高”可知,工業(yè)革命提升了英國婦女的社會地位;從“就是以她們作為個人直接參加廣泛的社會勞動為前提的。大工業(yè)將以前從未離開過家庭的婦女……解脫了出來”可知,工業(yè)革命增加了英國婦女的就業(yè)機會,使英國家庭婦女走向職業(yè)婦女;從“促使婦女以自由、獨立的身份送入社會,并發(fā)揮自己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可知,工業(yè)革命推動了婦女的經濟獨立;從“開闊了她們的政治眼界,為她們爭取真正的男女平等奠定了堅如磐石的基礎”可知,工業(yè)革命促進了英國婦女的成長,為爭取男女平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從“在政治體制上采用‘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機制;在中央與地方關系上實行聯(lián)邦制”可知,美國民主政治的特點是“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實行聯(lián)邦制。從“這部標榜為民主的憲法竟然沒有寫入保障人民權利的條款”可知,美國民主政治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把保障人民權利寫入憲法。(3)從“1871年后,德國工業(yè)化的發(fā)展更加迅速”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工業(yè)化發(fā)展速度快;從“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與生產實踐的結合,重視發(fā)明創(chuàng)造”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工業(yè)化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與生產實踐的結合,重視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國家在科學技術領城的投資和對教育的大力投入也推動了專利的發(fā)明”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工業(yè)化重視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投資和對教育的大力投入;從“注重學習創(chuàng)新美國的發(fā)展理念和生產方法”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工業(yè)注重學習創(chuàng)新美國的發(fā)展理念和生產方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76年,德國人奧托制造出一臺煤氣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機。幾年后,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fā)明了柴油內燃機。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4)從材料四圖片是“攻占冬宮”,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四圖片反映的是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即俄國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晚(俄歷10月25日),彼得格勒起義者包圍了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為信號,起義者突破防線,沖進冬宮,逮捕了臨時政府主要領導人,臨時政府被推翻。從“斯大林一貫地強調最大限度地增加對重工業(yè)的投入,并保證其以最快速度發(fā)展”“蘇聯(lián)的工業(yè)化開始于第一個五年計劃”可知,蘇聯(lián)工業(yè)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原因主要有蘇維埃政府的主導推進、有計劃地開展工業(yè)建設、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方針的推行等。綜合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及其產生的影響,結合實際可知,國家變革與制度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有效的變革與制度創(chuàng)新,社會發(fā)展需要堅持變革。順應歷史發(fā)展的社會變革能推動社會的發(fā)展。15.(1)口號:"自強"。作用: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創(chuàng)辦了軍事工業(yè)、民用企業(yè)并編練建設新式海軍;培養(yǎng)了新型人才;客觀上刺激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2)意義: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的序幕。貢獻:強調中國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把土地問題作為中國革命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將農民問題的解決與革命進程的推進結合起來;提出通過農村革命發(fā)展推動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3)特征:進出口總額增加較快;以蘇聯(lián)和人民民主國家為主,其中以蘇聯(lián)為主體;與西方國家的貿易所占比例較低。創(chuàng)造性舉措:贖買政策。(4)特點:具有主動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通2025年經濟法的考生指南試題及答案
- 現代工程經濟質量控制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項目管理人力資源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共關系學研討約稿試題及答案
- 水利水電工程考試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解析工程經濟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定安小學測試題及答案
- 新課程老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天然氣考試試題及答案
- 學生心理健康關懷計劃
- 鍋爐試運行方案
- 《腎癌的診斷與治療》課件
- 《莫奈《睡蓮》主題課件》
- 小學一級教師申請書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 基于大數據的社區(qū)居民健康風險預測-深度研究
- 福建省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期末復習綜合練習-2024-2025學年中職高教版(2023版)
- 體液暴露處理流程
- 《VEP波形解釋》課件
- 風電安全管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