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記》教學設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2_第1頁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2_第2頁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2_第3頁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2_第4頁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泰山記》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登泰山記》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第16課文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山水游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jīng)過。全文不到五百字,卻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別樣情趣。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壯美。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要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脈絡,領悟作者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核心素養(yǎng)目標:1.語言建構與運用:反復閱讀,提高語言感受能力。鑒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2.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探究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xiàn)手法。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體會課文景、情交融的特點,整體理解,了解全文的結構和主要內(nèi)容。4.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教學過程:一、導入:泰山,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氣勢和無與倫比的日出景觀,古往今來吸引了眾多登臨者,而這些登臨者又以他們那絕妙的詩章為這位東岳尊者增添了無限的光彩,使之更加名揚天下。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而在洋洋大觀的登覽詩文中,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記》堪稱經(jīng)典,今天就讓我們隨著姚鼐的步伐去領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說一說,說出與泰山有關的詩句、俗語、成語等??鬃拥菛|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作者】杜甫【朝代】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不讓微塵,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諫逐客書》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人心齊,泰山移

有眼不識泰山

穩(wěn)如泰山

安如泰山

螞蟻搬泰山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泰山壓頂不彎腰泰山北斗(古代認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眾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眾人所崇仰的人。又稱泰斗。)泰山泰水(舊時稱妻父為泰山,稱妻母為泰水。又因泰山古稱東岳,故妻父又稱岳父,妻母則稱岳母。)任務一:學生找登山時間,為什么會選擇在這樣的時間登山?(背景介紹)【明確】姚鼐登泰山的時間為“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登山,“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是月丁未”即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古時“晦”指一個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即戊申日是月底這一天。丁未的后一位便是戊申,由干支紀日法也可得出“戊申”就是十二月二十九日。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的臘月是沒有三十這一日的,因此登上日觀亭看日出的“戊申晦”這天正好是除夕。所以,作者是在農(nóng)歷大年二十八啟程登山,并在除夕節(jié)這一天早晨“觀日出”。在一年之中歲序更替、辭舊迎新的日子,說明有特殊的意義。有什么特殊意義呢?

他二十歲考中舉人后,經(jīng)過五次禮部會試均名落孫山,直到30歲第六次應禮部試,才中進士,授庶吉士。三年以后,任兵部主事,后又任禮部儀制司主事。后歷任山東、湖南鄉(xiāng)試副考官,會試同考官和刑部廣東司郎中等職。乾隆三十八年,年僅41歲的姚鼐被薦參與《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端膸烊珪烦桑ω咎岢鲛o官,乞養(yǎng)歸里,不入仕途,時年44歲。本文是姚鼐辭官歸故鄉(xiāng)桐城前登泰山后所作。可為何在其壯年得意、升遷有望之際,主動辭官?

有關姚鼐辭官的原因眾說紛紜,但他自己是說因為身體有恙。其實,在編修《四庫全書》時,紀曉嵐主張秦漢以前的史料不作改動,姚鼐主張?zhí)扑我郧暗氖妨隙疾荒芨膭印榱苏涡枰?,《四庫全書》須剔除對清廷不利文化因素,結果使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痹凇端膸烊珪防锔臑椋骸按睬翱丛鹿猓墒堑厣纤Ee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蓖瑫r,在編修《四庫全書》時還發(fā)生一件“舒黃文案”:有一個黃州書記員,在姚鼐手下工作,他在謄寫蘇軾貶齊安時,愛鄉(xiāng)情切,他看別人在篡改,他也在齊安前面加個黃州二字,舒州有齊安,黃州也有齊安,而這事情恰恰被姚鼐發(fā)現(xiàn)了。在編修時,先前有個規(guī)定:凡涉及人物、山川、事件不予改動,隨意改動的是要治罪的。這個書記員急了,找紀曉嵐幫忙,本來紀、姚就有分歧,紀曉嵐馬上支持這個書記員的改動。于是舒、黃之爭就開始了,爭論越來越激烈。這事傳到和珅耳里,并且有人說紀曉嵐得了黃州這書記員的好處。和珅覺得這是個整紀曉嵐的機會,于是把這件事上報給乾隆爺,乾隆說這事還了得,查!并派和珅去查。不知誰走漏了風聲,紀曉嵐連夜叫人把蘇軾在舒州的齊安也改成黃州,連蘇轍的詩文涉及到舒州齊安的一起改成黃州,甚至連文中地點都進行了改動,并將原著全部燒毀。第二天,和珅帶人去查,原著沒啦,證據(jù)全毀,這事又報到乾隆那里。和珅是乾隆鐵桿,紀昀目前正需要,乾隆左右為難。姚鼐心里明白卷入這場政治斗爭風險極大,他又想到《四庫全書》中有的史料改得面目全非,恐遭后人斥罵,所以就提出了以疾告退,這場“舒黃文案”就這樣被壓下去了。為了防止《四庫全書》修改內(nèi)幕外泄,“舒黃文案”發(fā)生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份,由于姚鼐知道《四庫全書》內(nèi)容太多,不能立刻把他放回,乾隆采取了懷柔政策,以讓姚鼐養(yǎng)病為由,把他留在京師,還加四品官銜外加二級,直到十二月才允許姚鼐南歸。姚鼐在返程時,還一路安排人勸說。經(jīng)過泰安時,朱孝純是姚鼐的好友,也是一位勸說者。文中的“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姚鼐其實是暗示人們,《四庫全書》編修的?nèi)容,是自唐顯慶以來東西都進行了改動。他對這個事情感到孤掌難鳴的,所以他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夫士處世難矣!群所退而獨進,其進罪也;群所進而獨退,其退亦罪也?!痹谶@進與退的人生關鍵時刻,人往往需要有一次大的、有意義的行動。因此,這次登泰山是一次心靈之旅,一次告別之旅,一次迎新之旅。作者要在除夕這一辭舊迎新的特殊日子里,站立于泰山頂峰,與自己的過去作一個了斷,以擁抱新的人生。任務二:整體感知: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nèi)容要點是什么?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第二段:記述登山經(jīng)過,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后所見的景象。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任務三:分段學習1、第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作者是怎樣寫的?明確:本段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作者采用由“面”到“線”再到“點”的寫法:先寫汶水和濟水的分流,這是“面”;再引出兩水的分界線(古長城),這是“線”;然后以古長城作為參照物點出泰山的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這是“點”。這個“點”為下文敘述登山線路和觀日出作好了鋪墊。2、第二段作者詳寫寫登山的過程,說出作者的登山線路以及文章的寫景特點。

登山路線:由南麓—入中谷—道少半—越中嶺—循西谷—至山巔寫景特點: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游覽的時間和節(jié)令;再寫由山麓到山頂,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jīng)由的路線、古人登山的情況以及相關的地理知識;最后寫到達山頂后所見景象,由遠及近、由上而下地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渾和壯麗3、此段中的幾個動詞“乘、歷、穿、越、至于”蟬聯(lián)而下,告訴給我們哪些內(nèi)容?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①“乘”“歷”“穿”“越”“至”五個動詞,把作者從京師去泰安的季節(jié)、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②“風雪”言“乘”,河言“歷”,山谷言“穿”,城墻言“越”,既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于變化,又充分表現(xiàn)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仆仆的神態(tài),筆墨傳神。③幾個動詞,幾個短句,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頂風冒雪、不畏艱險、不遠萬里趕來登山的迫切心情。4、為何要特別插敘交代東谷?(一般登泰山,只寫自己所走的路徑,為何要鄭重交代自己沒有去的地方呢?)【明確】文中寫道:“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乾隆三十九年是姚鼐人生的重要節(jié)點,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究竟往哪條道走呢?登泰山取道問題其實就是暗示自己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是走古人走的路?還是常人走的路?姚鼐都沒有走,他選擇了自己的這條路。交代“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以及東谷這條“余所不至”之路,實則有象征意義5、作者描寫山頂上的景色時,運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蒼山負雪圖、夕陽晚照圖動靜結合、擬人、比喻手法:“負”字以動寫靜,顯出雪的厚度,又以擬人手法,使雪山奕奕傳神。“燭”字名詞活用為動詞,顯出雪光的晶瑩光亮,寫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居霧”以靜寫動,寫出霧的輕,呈停聚不動的狀態(tài)?!叭魩А币孕∮鞔螅瑢懗鲈旗F的具體形狀,寫出了泰山安詳明媚,肅穆中充滿溫柔飄逸美。有關的古文化知識朔、晦、望與既望。

朔:陰歷每月第一天晦:陰歷每月最后一天。望:陰歷每月十五既望:陰歷每月十六五鼓:古代五時鐘,以打更擊鼓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一個時辰(兩小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晚七點起更,晚上7時至9時為一更,9時至11時為二更,11時至1時為三更(即“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四更,后半夜3時至5時為五更,“五鼓”相當于五點鐘。6、第三段按照什么順序、運用了哪些手法來描寫泰山日出勝景?7、看過日出后,作者在第四段描寫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確:介紹泰山人文景觀——岱祠(東岳大帝廟)、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傳說是東岳大帝的女兒)、皇帝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住所。這里指乾隆登泰山時住過的宮室)、道中石刻作用:上承自然景物描寫,表現(xiàn)泰山的古老風貌和悠久的歷史,突出其作為文化寶庫的作用。8、作者在第五段寫了哪些自然景觀?有什么作用?明確: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少圜;少雜樹三無:無瀑水;無鳥獸音跡;無樹作用:①緊扣時令特點,寫出了泰山有別于其他山脈的特征,突出了泰山峻峭蒼勁特點和泰山之冬的精美。②語言簡練,準確生動,緊扣時令特點,體現(xiàn)了桐城派文章“雅潔”的特點。9、第五段描寫與前文的語言風格是否一致?呈現(xiàn)出何種語言風格?【明確】風格特點:多用兩三字短句,簡練峭勁。文字素樸雅正,通暢清順。敘事寫景簡潔明快,有豐贍雅潔之美。10、這一段較前文顯得突兀,在極寫泰山日出之景的瑰麗雄奇之后,此段為何又寫得如此平常?【點撥】背景:作者在官場被排擠,仕途不順而辭官歸鄉(xiāng)。

人生:高潮——低谷:該段句式上多用短句,不著虛詞,簡潔明快;所繪景物清寒冷峻,如同置身于一遠離人世塵囂的自在之境?!耙晕矣^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應該說姚鼐在領略了泰山的日出勝境后,內(nèi)心身處受到極大震撼,對宦海浮沉、名韁利鎖已經(jīng)徹底拋卻。心靈的震撼之后是身心的極度放松和寧靜,因此行文語勢平常,景物描寫淡然。11、行文至第三段,對登泰山的直接敘述或景物描寫似乎都已寫完了,為何姚鼐不直接結束全文,還在最后加“亭西有岱祠”與“山多石,少土”兩段?【明確】第四段中寫的“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都是皇家之景。作者只是交代山上“有”這些東西,可見他并沒有特別關注。但對“道路石刻”,姚鼐當日確實特地前去觀摩了,而那些僻不當?shù)赖氖?,他“不及往”,透露出他?nèi)心的遺憾。放棄仕途、辭官歸故里的姚鼐選擇登泰山,似乎有意忽視其在政治上的象征意義。泰山是歷代帝王曾親登泰山封禪祭祀之地,乾隆皇帝曾6次登上峰頂,留有眾多詩篇和御筆碑碣,令時人趨之若鶩,姚鼐卻只在行文中以“有”“又有”輕輕帶過,與“觀道中石刻”形成明顯反差。作者與摯友觀日出是感自然之氣韻,觀石刻是品古人之遺風,而帝王將相的行宮、萬眾景仰之廟祠圣地,則恰好是姚鼐刻意要疏離的地方?!吧蕉嗍偻痢币欢蚊鑼懙氖亲匀痪坝^。此段有兩個特點:一是句式特殊,多用短句,幾乎不著虛詞,簡潔明快;二是所描寫的景物清寒冷峻,無瀑水,無樹,無鳥獸音跡,剩下泰山和遠離塵囂的作者與友人。這段寧靜脫俗景物描寫烘托出作者姚鼐內(nèi)心的寧靜,對官場心無牽掛。他辭官之后選擇的是著書立說和講學之路。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姚鼐先后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致力于教育,弟子遍及南方各省。為什么中國文人在生命困頓時都不約而同地在自然中尋求突圍?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在經(jīng)歷人生的困境后,也曾從自然中尋得了慰藉,獲得了超脫。宦海浮沉的蘇軾在赤壁水月的靜謐永恒中走出了精神的困境,失意迷茫的姚鼐在磅礴壯麗的泰山日出中實現(xiàn)人生的轉折,顛沛流離的郁達夫在北平秋景的清靜悲涼中豐富了心靈的境界,頗不寧靜的朱自清在清華荷塘的喜悅哀愁中盡享了暫時的歡愉,頹廢絕望的史鐵生在古老地壇的生生不息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從春秋時期開始,文人的情感便在山水中浸潤。自然山水的寥廓與包容給遭受挫折和磨難的文人以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超越。因此,一個又一個文人自覺地走向山水,一代又一代文人將個體生命與山水熔鑄,借以抒情、言志、明心,使每一寸山水都承載了千年未曾停歇的往事,承載了撫慰心靈,啟迪智慧的力量,那么當你再次審視那片山水時,你往往看的不再是山水,而是過去。山水承載了文化,具有了靈魂,構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