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探究題02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圖解實驗
1.提出問題: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嗎?
2.作出假設: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
3.制定和實施計劃
①學生幾人一組,在課前用木板制作迷宮,迷宮的隔板高度應避免小鼠從上方越過。
②各小組發(fā)一只年齡、大小生理狀況基本相同的、且經(jīng)過饑餓處理的小鼠,操作如下:
a.從迷宮的人口放入小鼠,同時馬上記時,并在出口處等待。記錄小鼠從人口到出口所需時間。
b.如果在2分鐘內(nèi)小鼠還不能到達出口,學生要適當引導,使小鼠到達出口處獲得食物。
c.重復上述實驗5-7次,根據(jù)小鼠實際情況耐心訓練,并把相應的時間填寫到下表中小鼠走出迷宮獲得
食物的時間記錄表
次數(sh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時間10分9分8分6分4分3分3分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
5.表達與交流
實驗要點
1.實驗用鼠應處于饑餓狀態(tài),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2.實驗用隔板應較高,以避免小鼠從隔板上越過。
3.通道的寬度要便于小鼠的折返。
4.用多只小鼠反復實驗并取平均值的原因: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5.不同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不同,原因是:同種動物、不同個體,學習能力不一樣。
6.與蚯蚓相比,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更少,原因是: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針對演練
第1頁共17頁.
一、單選題
1.老鼠通過多次嘗試順利走出迷宮,它的這種行為屬于()
A.先天性行為B.繁殖行為C.后天學習行為D.防御行為
【詳解】老鼠通過多次嘗試順利走出迷宮,這不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是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屬于后天學習行為。
故選C。
2.蚯蚓走迷宮要經(jīng)過200次才能學會爬向潮濕的暗室,而小鼠的學習則很快,這些現(xiàn)象說明()
A.蚯蚓走迷宮是先天性行為B.不同動物的學習能力是有差別的
C.老鼠走迷宮是本能D.蚯蚓、老鼠走迷宮均是學習行為
【答案】B
【詳解】A.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
來的,蚯蚓要經(jīng)過大約200次的嘗試才能學會走“迷宮”,屬于學習行為,A不符合題意。
B.蚯蚓走迷宮要經(jīng)過200次才能學會爬向潮濕的暗室,而小鼠的學習則很快,因此不同動物的學習能力是
有差別的,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強,B符合題意。
C.老鼠則只要經(jīng)過了幾次的嘗試就很快學會了走“迷宮”,屬于學習行為,不是本能,C不符合題意。
D.蚯蚓走迷宮要經(jīng)過200次才能學會爬向潮濕的暗室,而小鼠的學習則很快,不能說明均是學習行為,D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某生物小組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否為學習行為”獲得了以下數(shù)據(jù),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次數(sh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時間2分37秒1分46秒54秒
A.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先天性行為,一旦建立后不會消失
B.如果在A、B、C三處放食物,小鼠獲取食物用時會越來越少
C.小鼠獲取食物用時會越來越少,說明其錯誤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
D.小鼠嘗試的次數(shù)越多,用時越少
第2頁共17頁.
【答案】A
【詳解】A.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
的行為,屬于后天性行為,盡管建立,不加強刺激,該反射也會消失,錯誤。
B.如果在A、B、C三處放食物,通過食物的引導,小鼠容易學會走迷宮,從而用時越來越少,正確。
CD.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鼠獲取食物用時會越來越少,說明其錯誤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學習能力越來越強,
小鼠嘗試的次數(shù)越多,用時越少,正確。
故選A。
4.如圖表示“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的實驗結果,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每次實驗前應使小鼠處于饑餓狀態(tài)
B.隨著嘗試次數(shù)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的時間變短
C.小鼠走迷宮行為與學習有關,與遺傳物質(zhì)無關
D.如果用小雞進行相同的實驗,找到食物的時間更長
【答案】C
【詳解】A.實驗前應將實驗用的小鼠進行饑餓處理的目的是有利于保證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正常進
行,A不符合題意。
B.據(jù)柱狀圖可見:小鼠走迷宮的次數(shù)越多,走迷宮所用的時間越短,B不符合題意。
C.小鼠的走迷宮行為是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屬于學習行為。學習行為以遺傳物
質(zhì)為基礎,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C符合題意。
D.在上述實驗中,若把小鼠換成蚯蚓,蚯蚓難以經(jīng)過短時間訓練獲取食物。理由是動物越低等,學習能力
越弱,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這種差異主要是由遺傳物質(zhì)決定的,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英國某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訓練12只濱蟹走水下迷宮。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時間推移濱蟹走迷宮的熟練程
度逐漸提高,且在訓練結束兩周之后依然記得迷宮的走法。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濱蟹屬于節(jié)肢動物B.濱蟹的學習能力比小鼠強
第3頁共17頁.
C.濱蟹學會走迷宮后永遠不會忘記D.濱蟹走迷宮是先天性行為
【答案】A
【詳解】A.濱蟹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屬于節(jié)肢動物,A正確。
B.一般來說,動物越高等,形態(tài)結構越復雜,學習能力越強。小鼠是哺乳動物比濱蟹高等,故濱蟹的學習
能力比小鼠弱,B錯誤。
C.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當刺激該行
為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因素去除后,該行為會逐漸消失。因此,濱蟹學會走迷宮后可能會忘記,C錯誤。
D.濱蟹走迷宮是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學習行
為,D錯誤。
故選A。
6.我校生物小組探究四種動物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得到如表結果,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四種動物從高等到低
等的順序是()
動物甲乙丙丁
完成取食前的嘗試次數(shù)75158326
A.丁→乙→丙→甲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D.甲→丁→丙→乙
【答案】C
【詳解】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動物的種類越高等,學習能力就越強,學習行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完成取食前的嘗試次數(shù)越少。比較表
中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診斷,丁的學習行為的能力最強,乙的學習能力最差。因此這四種動物從高等到低等的排
列順序是:丁→丙→甲→乙。
故選C。
7.下圖是在同一實驗條件下,不同動物走迷宮“嘗試與錯誤”次數(shù)的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
B.學習行為是脊椎動物特有的,無脊椎動物不具備
第4頁共17頁.
C.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嘗試與錯誤”次數(shù)越少
D.學習行為的獲得不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答案】C
【詳解】A.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當刺激該行為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因素去除后,該行為可能會消失,A錯誤。
B.題圖中的蚯蚓和蝗蟲屬于無脊椎動物,因此無脊椎動物也具備學習行為,B錯誤。
C.結合題圖可知:動物越高等,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學習中“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越少,適應環(huán)境的能
力越強,C正確。
D.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有利于
動物適應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D錯誤。
故選C。
8.某同學以螞蟻和大白鼠為研究對象,做了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的探究。下圖是實驗結果統(tǒng)計,下
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學習行為可以使動物不斷適應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
B.大白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明顯要少于螞蟻
C.訓練次數(shù)越多,螞蟻和大白鼠出現(xiàn)的錯誤次數(shù)越多
D.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越少
【答案】C
【詳解】A.動物通過后天的學習,大大地提高了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正確。
B.據(jù)圖2曲線可見:大白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明顯要少于螞蟻,說明大白鼠比螞蟻的學習能力強,正確。
第5頁共17頁.
C.訓練次數(shù)越多,螞蟻和大白鼠出現(xiàn)的錯誤次數(shù)越少,錯誤。
D.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越少,正確。
故選C。
9.用剛從受精卵孵化出的菜青蟲做實驗,把十字花科的葉片炸成汁涂在濾紙上,旁邊放著其他植物的葉子,結
果菜青蟲去啃食濾紙,卻不吃其他植物的葉子,這種行為屬于()
A.先天性行為B.學習行為C.社會行為D.防御行為
【答案】A
【詳解】A.菜青蟲去啃食濾紙,卻不吃其他植物的葉子,這種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
由動物體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故A符合題意。
B.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故B不符
合題意。
C.社會行為是群體內(nèi)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體行為,有的高等動物還形成等級,
故C不符合題意。
D.防御行為是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都是防御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
戒色、機體防御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有人用從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蟲做實驗,發(fā)現(xiàn)其寧可取食涂有十字花科植物汁液的濾紙,也不吃其
它植物的葉子。對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解釋正確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為②是學習行為③是由遺傳物質(zhì)決定④是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⑤是為了滿足生存的基本
需要⑥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答案】A
【詳解】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⑤是為了滿足生存的基本需要,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
內(nèi)的③遺傳物質(zhì)所決定的①先天性行為。故選A。
二、實驗探究題
11.當動物和它所發(fā)現(xiàn)的食物之間設有障礙物時,它可能會經(jīng)過若干次“嘗試與錯誤”才能獲取食物。生物小
組在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第6頁共17頁.
時間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4分13秒
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3分8秒
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5分2秒
(1)實驗前應使小鼠處于___________(填“饑餓”或“飽食”)狀態(tài)。
(2)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時間逐漸___________。(填“增多”或“減少”)
(3)實驗中小鼠在獲取食物的過程中都出現(xiàn)了“嘗試與錯誤”,但次數(shù)并不一樣,說明小鼠的這種行為屬于
___________行為。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通過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___________獲得。
(4)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這種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___________復雜環(huán)境的變化。
(5)小明同學找來了兩只小烏龜做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兩只小烏龜無論是錯誤次數(shù),還是時間都比小白鼠多得多。
通過分析該實驗表明: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______,學會某種行為時“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越______。
(6)如圖表格為:選取大小相同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別放在迷宮實驗裝置中進行觀察,并記錄小白
鼠找到食物所用時間,發(fā)現(xiàn)他們找到食物的時間和“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均不相同。這說明:同種動物的學習
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饑餓
(2)減少
(3)學習學習
(4)適應
(5)越強少
(6)有個體差異
【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
會喪失。
(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第7頁共17頁.
(3)生物越高等,建立學習行為的時間越短。
(1)實驗所用的小鼠使它處于饑餓狀態(tài),這樣小鼠會積極取食,更利于實驗觀察。
(2)從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宮獲得食物的時間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實驗比前兩次
實驗用的時間都少??芍弘S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時間逐漸減少。
(3)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從
行為獲得途徑上看,小白鼠通過訓練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4)動物的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huán)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
雜環(huán)境的變化。所以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這種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變化。
(5)小明同學找來了兩只小烏龜做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兩只小烏龜無論是錯誤次數(shù),還是時間都比小白鼠多得多。
說明了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會某種行為中“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越少。學習能力能使動物更好的適
應環(huán)境。
(6)從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宮獲得食物的時間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實驗比前兩次
實驗用的時間都少。可知: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不一樣,隨著訓練,學習能力逐漸增強。這說明:
同種動物的學習能力有個體差異。
12.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活動,稱為學習行為。據(jù)此大明提出
的問題是:倉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是一種學習行為嗎?
(1)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__。
(2)制定并實施計劃,統(tǒng)計實驗結果
①用紙箱構建迷宮。高度以小白鼠不能爬上為宜,上面蓋上玻璃板。在迷宮的出口處放置倉鼠喜歡吃的食
物(如:葵瓜子或花生或蘋果)。
②從迷宮的入口放入經(jīng)過饑餓處理的健康倉鼠,同時馬上記時,并在出口處等待。記錄倉鼠從入口到出口
所需的時間和嘗試的次數(shù)。如果在2分鐘內(nèi)倉鼠還不能到達出口,需要用______適當引誘,促使倉鼠到達
第8頁共17頁.
出口處獲得食物。
③重復上述實驗5次,并把觀察到的結果,實事求是地填寫到下表中。倉鼠走出迷宮獲得食物的記錄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時間(秒)152s115s98s78s65s
嘗試和錯誤64322
(3)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倉鼠走迷宮的次數(shù)越多,走出迷宮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______,走出迷宮尋找食物所需要的時間______。由
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
(4)問題分析:①用不同的倉鼠分別做實驗,一般來說走出迷宮尋找食物所需要的時間是不相同的,因為不
同的倉鼠的______不同,同時實驗過程還受______的影響。
②通過這項探究活動得到的啟發(fā)是:對于同種動物的不同個體或不同種的動物來說,即使學習條件相同,
學習的速度也會有差異,這是因為學習行為是在______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答案】(1)倉鼠走迷宮取食活動是學習行為
(2)食物
(3)越少越短倉鼠走迷宮取食活動是學習行為
(4)學習能力外界環(huán)境遺傳
【分析】(1)我們知道從行為獲得途徑看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
就有的,由動物體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例如:蜜蜂采蜜,螞蟻建巢,蜘蛛織網(wǎng),
鳥類遷徙等。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后天性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學習得來的行
為。動物建立后天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參與神經(jīng)中樞是大腦皮層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動物在成
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2)探究實驗,要設置對照實驗,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一般沒有特別施加影響的一組作為對照組,施加
了特別影響的為實驗組。
(1)本實驗是為了證明倉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是學習行為,所以提出問題:倉鼠是否具有學習行為?作
出假設:倉鼠走迷宮取食活動是學習行為。
(2)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在2分鐘內(nèi)倉鼠還不能到達出口,需要用食物適當引誘,促使倉鼠到達出口處獲得
食物。否則要耽誤更長時間。
(3)從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倉鼠每次走出迷宮獲得食物的時間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實驗比前兩次實驗用
第9頁共17頁.
的時間都少??芍弘S著訓練,學習能力逐漸增強。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
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從行為獲得途徑上看,倉鼠通過訓練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
為,屬于學習行為。
(4)①用不同小鼠分別做實驗,一般來說是不相同的,因為不同的小鼠學習能力的不同,同時實驗過程還受
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
②學習行為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
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huán)境能力也就越強。
13.生物學興趣小組開展“訓練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探究實驗。
步驟一:制作如圖所示的迷宮實驗裝置,在迷宮上方蓋上透明玻璃,以便觀察實驗過程。
步驟二:選取大小相同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別放在迷宮實驗裝置中,觀察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情況,
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請分析:
時間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4分13秒
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3分8秒
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5分2秒
(1)實驗過程中選擇三只小白鼠做實驗,比較分析它們走迷宮獲取食物所需要的時間,最后得出結論。據(jù)此,
你認為該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宮獲得食物的時間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實驗比前兩次
實驗用的時間都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從行為獲得途徑上看,小白鼠通過訓練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行為。這種行
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開始前,要讓小鼠處于____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以使擺放的食物更具吸引力。
(5)小明同學找來了兩只小烏龜做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兩只小烏龜無論是錯誤次數(shù),還是時間都比小白鼠多得多!
通過分析該實驗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會某種行為時“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越少。
第10頁共17頁.
(6)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主要運用了哪些生物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一樣嗎(意思合理即可)
(2)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不一樣;隨著訓練,學習能力逐漸增強(答出一條即可得分)
(3)學習更好的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變化
(4)饑餓
(5)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6)觀察法和實驗法
【分析】本實驗題需要明確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
一種本能,不會喪失。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
起來的新的行為。根據(jù)實驗最后比較分析它們走迷宮獲取食物所需要的時間的結論,可知該興趣小組的同
學探究的問題是: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一樣嗎?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宮獲
得食物的時間都不相同,每只小鼠走出迷宮所用時間越來越短,可見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不一樣,
隨著訓練,學習能力逐漸增強。實驗開始前,要讓小鼠處于饑餓狀態(tài),以使擺放的食物更具吸引力。換烏
龜作實驗,可以與小白鼠進行對照,目的是探究不同種動物的學習能力有差別嗎?若把小白鼠換成小烏龜,
小烏龜難以經(jīng)過短時間訓練獲取食物。說明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更能夠適應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
動物“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不一樣,說明了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會某種行為時“嘗試與錯誤”的次數(shù)
越少。
(1)三只小白鼠做實驗,比較他們這三次走迷宮所需時間,就是想觀察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是否存在
差異,所以探究的問題是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一樣嗎?
(2)從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三只小白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走迷宮時間均不相同,但是都呈現(xiàn)時間
越來越低的趨勢,所以得出結論:不同個體的小白鼠學習能力不一樣,隨著訓練,學習能力逐漸增強。
(3)動物的行為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小白鼠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所需時間越來
越短,所以這種行為屬于學習行為。學習行為的意義是使動物更好地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變化。
(4)實驗開始前,應該讓小白鼠處于饑餓狀態(tài),以便出于本能去尋找食物,利于實驗的成功。
(5)小烏龜是爬行動物,小白鼠是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錯誤次數(shù)還是時間都比哺乳動物多得多,所以動物越
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6)在科學探究中常用的實驗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diào)查法和資料分析法,此實驗中,將小白鼠放置在
迷宮中,實驗人員通過直接的肉眼觀察,記錄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時間,并依次對3只小白鼠使用同樣的實
驗方法,故此次實驗采用的研究方法為實驗法和觀察法。
14.以下是“觀察蚯蚓”、探究“動物學習行為的形成”實驗,請結合下圖分析回答:
第11頁共17頁.
(1)蚯蚓身體呈長圓筒形,靠近[]__________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蚯蚓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huán)狀_______構成,
用手指觸摸活蚯蚓的體壁,蚯蚓的身體濕潤,腹部有剛毛,剛毛配合肌肉的收縮和舒張,能靈活、緩慢地
爬行。
(2)在迷宮的一端安上電極,另一端是潮濕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在迷宮底覆蓋潮濕的濾紙。把蚯蚓放在
迷宮的入口,蚯蚓爬到有電極一端,就會受到電擊,爬到暗室就找到食物。將蚯蚓再次放在迷宮的入口,
重復以上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多次嘗試和失敗后,蚯蚓能夠直接爬向有食物的暗室,這個實驗說明
__________。
(3)生物科探小組繼續(xù)探究了蚯蚓和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蚯蚓走迷宮大約需100次嘗試才能夠直
接爬向有食物的暗室,小白鼠走同樣的迷宮,大約需10次嘗試和失敗后,即可直接獲取食物。由此得出的
結論是________;動物的學習行為是遺傳和________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獲得的。
【答案】(1)①環(huán)帶體節(jié)
(2)蚯蚓具有學習行為
(3)小白鼠比蚯蚓學習能力強環(huán)境
【分析】(1)環(huán)節(jié)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有剛毛或疣足。
(2)從行為獲得途徑看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
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所決定的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后天性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
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動物
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huán)境能力也就越強。
(1)蚓身體細長約由100多個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組成。前端稍尖,后端稍圓,靠近身體前端有一個寬大且
光滑的①環(huán)帶。蚯蚓的腹面大多數(shù)體節(jié)中間有剛毛,剛毛有協(xié)助運動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體表來回輕
輕撫摸時,會有粗糙不平的感覺,這是因為摸到了蚯蚓體表的剛毛。蚯蚓是通過身體肌肉的伸縮和剛毛的
配合運動的。
(2)在迷宮的一臂安上電極,另一臂是潮濕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在實驗過程中,當蚯蚓爬到安有電極的
一臂時,就會受到電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蚯蚓能夠學會選擇爬向有食物的潮濕暗室的一端,這個
實驗說明蚯蚓具有學習行為。
(3)生物科探小組繼續(xù)探究了蚯蚓和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蚯蚓走迷宮大約需100次嘗試才能夠直
第12頁共17頁.
接爬向有食物的暗室,小白鼠走同樣的迷宮,大約需10次嘗試和失敗后,即可直接獲取食物。由此得出的
結論是小白鼠比蚯蚓學習能力強。學習行為是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
習而獲得的行為。
15.動物的行為復雜多樣,動物間的信息交流也各有不同。某校社團同學做了以下相關實驗來進行探究。
(一)在探究小鼠走送宮獲取食物的行為實驗中,某組同學的設計方案如圖所示:在迷宮的出口處放一些
小白鼠喜愛的食物,將小白鼠放進迷宮入口,記錄小白鼠“嘗試與錯誤”次數(shù)。據(jù)此回答:
(1)經(jīng)過幾次嘗試和失敗后,小白鼠能夠直接爬向迷宮出口,得出實驗結論: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
_______行為
(2)為了要獲得準確的結果,往往要用2只以上的小鼠做實驗,這種做法稱為____________。
A.設置重復組B.求平均值C.設置對照組D.排除無關變量
(3)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探究小組的同學準備了年齡、生長情況相同的兩只雌、雄小白鼠,來觀察它們的
學習行為,請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蚯蚓走“T”形迷宮相比,小白鼠“嘗試與錯誤”次數(shù)要少得多,這種差異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決
定的。
(二)采集菜粉蝶的蟲卵,進行室內(nèi)培養(yǎng),觀察蟲卵孵化成菜青蟲后取食植物葉片的類型,對菜青蟲取食
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進行探究實驗。此探究實驗應分為以下步驟:
(1)針對這一實驗,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訂、實施計劃:
①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油菜、蘿卜、卷心菜等)葉片上找有菜粉蝶蟲卵的葉片,帶回實驗室
②如圖所示,將帶有蟲卵的葉片分別放入不同的燒杯中,每個燒杯中再分別放入不同種的植物葉片,將燒
杯放置在溫暖的地方。
③以上實驗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要將蟲卵隔離飼養(yǎng)的目的是排除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
第13頁共17頁.
生活過程中相互學習得來的,實驗中設置了許多個燒杯(A、B、C、D),除葉片不同外,其他條件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為了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選用長大的菜青蟲進行實驗行不行?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學習A不同性別的小白鼠學習能力沒有差異遺傳物質(zhì)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
的行為是一種先天性行為嗎?相同對照不行.若選擇白菜地里已長大的菜青蟲,則在后面的實驗
過程中,菜青蟲可能因為原來已經(jīng)吃過的植物葉子或成長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干擾而選擇葉片,導致實驗失
敗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一種先天性行為
【分析】(一)從行為獲得途徑看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
由動物體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所決定的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后天性行為是動物
出生后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
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huán)境能力也就越強。
(二)在科學實驗中,往往只選擇一個變量。為研究變量對研究對象的影響,需要設計對照實驗,這樣可
以增強實驗結論的說服力。在對照實驗中,除了已選擇的實驗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應完全相同。在探究
實驗中的變量就是要探究的問題中的條件。
【詳解】(一)(1)小白鼠通過多次的嘗試與錯誤,能夠順利走出迷宮,說明小白鼠的這種行為是學習行為。
(2)為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響或減少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有可信度,因此要用多只小鼠或重復實驗。
這種做法成為設置重復組。故選A。
(3)小白鼠的性別不同,學習能力可能不同。因此以小白鼠為例,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探究小組的同學準
備了年齡、生長情況相同的兩只雌、雄小白鼠,來觀察它們的學習行為,我們可以再提出的一個探究問題
是:不同性別的小白鼠學習能力沒有差異。
(4)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動物的學習行為,學習行為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
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huán)境能力也就越強。動物越低等,學
習能力就越弱,學會某種行為中“嘗試”和“錯誤”的次數(shù)就越多。小白鼠比蚯蚓高等,這是遺傳物質(zhì)決定的。
其“嘗試與錯誤”次數(shù)比蚯蚓要少,學習能力較強。
(二)(1)根據(jù)題干中的內(nèi)容:“觀察蟲卵孵化成菜青蟲后取食植物葉片的類型,進行探究實驗,探究菜青
蟲取食植物葉片時,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可知,本實驗要探究的問題
應該是: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一種先天性行為嗎?
(2)③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yǎng)的好處是: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yǎng),才可以排除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
片的行為是在生活過程中學習得來的。對照實驗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
第14頁共17頁.
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一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單一實驗變量。因此,此實驗中的
變量是葉片,其他條件都相同。這是為了進行對照。
(3)實驗取蟲卵培養(yǎng)好;因為若選擇白菜地里已長大的菜青蟲,則在后面的實驗過程中,菜青蟲可能因為
原來已經(jīng)吃過的植物葉子或成長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干擾而選擇葉片,導致實驗失敗。
(4)得出結論: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
16.研究動物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請完成下面有關動物行為的探究活動: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在探究動物先天性行為的活動中,A組同學對于菜青蟲的行為產(chǎn)生了興
趣。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探究實驗的設計:
【提出問題】:菜青蟲總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萊)葉片上出現(xiàn),而不吃空心菜等其他植物的葉子,這是先
天性行為嗎?
【作出假設】:_____。
【制定計劃】:(1)菜青蟲的來源a、去白萊地里捕捉已長大的菜青蟲;b、去白菜地尋找即將孵化的卵,等
待剛孵出的菜青蟲。
請你選擇以上兩種獲得菜青蟲的方式,你的選擇是:_____。
(2)每一組菜青蟲的數(shù)量:用10條菜青蟲而不用1條菜青蟲。理由是_____。
(3)準備植物的葉片:將白菜葉片分為甲組,等量的空心菜葉片分為乙組,看菜青蟲更趨向哪里取食。該
實驗的變量是:_____。
【得出結論】:
你的結論是_____。
【答案】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或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為不是先天性
行為)b減少誤差不同科的植物的葉片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
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的對實驗
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假設是對提出問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此實驗根據(jù)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假設是:菜青蟲取食十
字花科植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或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為不是先天性行為)
(1)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yǎng)的目的: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文化藝術節(jié)專用舞臺搭建與施工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安全監(jiān)控安裝施工勞務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產(chǎn)買賣合同關于房屋附屬設施使用協(xié)議4篇
- 口腔科2025年度公益活動策劃與執(zhí)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儲備與交易居間合同
- 2025年度消防器材租賃與維修專業(yè)承包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臨時倉儲倉儲貨物保險及理賠合同
- 2025年度牧草種植與農(nóng)業(yè)科技研發(fā)合同范本4篇
- 2024維修電器合同
- 2025年度配電箱模塊化設計與制造合同4篇
- 洗浴部前臺收銀員崗位職責
- 2024年輔警考試公基常識300題(附解析)
- GB/T 43650-2024野生動物及其制品DNA物種鑒定技術規(guī)程
- 暴發(fā)性心肌炎查房
- 口腔醫(yī)學中的人工智能應用培訓課件
- 工程質(zhì)保金返還審批單
- 【可行性報告】2023年電動自行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五月天歌詞全集
- 商品退換貨申請表模板
- 實習單位鑒定表(模板)
- 數(shù)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yè)調(diào)研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