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四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福建省三明市四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福建省三明市四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福建省三明市四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福建省三明市四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福建省三明市四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材料一:①夫子其人,大概是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上,記載最豐富、細節(jié)最生動、面目最清晰、氣象最宜人的偉大圣哲,也是華夏文明之學統(tǒng)和道統(tǒng)的重要奠基者,他不唯是“千古一圣”的不二之選,更是中國文化的最大恩人!②《論語》其書,幾乎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私家著述,其取法之高、化人之深、流傳之廣,影響之大,絕非一般經(jīng)典之可比,即便稱其為“中國人的圣經(jīng)”,亦毫不為過。竊以為,凡有血氣、通文墨、思進取、求良知、明善道的中國人,皆應(yīng)在有生之年閱讀此一“圣經(jīng)”,而且,起始年齡越早越好,閱讀次數(shù)多多益善!③其實,只要是讀書人,都應(yīng)該尋找這個緣,把握這個緣,擴充這個緣。我素所敬仰的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說:“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yīng)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闭\哉是言也?、芪乙蜃x《論語》而受益,久而久之,不免技癢心動,必欲加入“勸人讀《論語》”的行列而后快。本書之撰寫,蓋緣于此。⑤前輩學者徐梵澄先生在《孔學古微·序》中說:“過往的歷史顯示出中國人非常保守,在某種程度上完全可以說,中國人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所有內(nèi)亂和外侵,主要是因為在2500年的歷史中我們一直堅守著儒家的道路。公元6世紀上半葉,曾經(jīng)有人試圖用佛教統(tǒng)治一個大帝國,但是失敗了。除此之外,道家是這個民族思想中的巨大暗流,但從未顯著地浮上過表面?!庇终f:“流行的觀念認為儒學在本質(zhì)上是世俗的,或以為儒學僅為一堆嚴格的道德訓誡或枯燥的哲學原則。事實卻恰恰相反,儒學在本質(zhì)上是極具精神性的,亦有難以逾越的高度和不可測量的深度,有極微妙精細處乃至無限的寬廣性和靈活性,甚或遍在之整全性?!保ㄕ幾詣姟睹總€中國人都是儒家——<論語新識>自序》)材料二:①同西方文化傳統(tǒng)強調(diào)個體,尊重個性發(fā)展相反,中國倫理傳統(tǒng)卻重家族輕個人,重群體輕個體。在宗法觀念下,個人是被重重包圍在群體之中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層層統(tǒng)屬,各有責任和義務(wù),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類。而需共同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則是所謂“五?!保喝?、義、禮、智、信,由此而達到“群體和諧”、“四海一家”的儒家理想社會狀態(tài)。這里反復強調(diào)的是群體意識和穩(wěn)定狀態(tài),至于個人的權(quán)利和意志則顯得無足輕重。這種倫理道德標準的形成,同中國長期處于農(nóng)耕社會不無關(guān)系。農(nóng)業(yè)社會一般處于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社會成員在長期的共同地域生活中,彼此互相交往、互相幫助的機會較多,所以比較容易形成集體活動的群體或有某種血緣關(guān)系的較大的家族。比較濃厚的群體觀念也正是在這種靜態(tài)、穩(wěn)定的社會中形成的?!叭后w和諧”的倫理追求,既有其優(yōu)長,也有其不足。從優(yōu)長的一面看,在這種倫理觀念制約下,社會有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國家、民族乃至家族,很容易形成“命運共同體”,在該共同體內(nèi)所有成員休戚相關(guān),榮辱與共,往往是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能夠比較團結(jié)、和諧一致。②同時,在群體生活中,一般而言,有較高的道德水準,能同舟共濟,比較具有人情味。但過分強調(diào)群體觀念和一致性,像孔子所說的那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必然會壓抑個性的發(fā)展,限制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也會使集體缺乏必要的生機與活力,阻礙社會的正常發(fā)展。錢穆批評儒家倫理道德的缺陷時,指出:“他們太看重現(xiàn)實政治,容易使他們偏向社會上層而忽略了社會下層;常偏向于大群體制而忽略了小我自由?!边@是很有見地的見解。的確,如何維持在群體與個體之間,大我與小我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的適當平衡,不因強調(diào)集體意識而忽略個體自由,最終阻礙民族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是今天中國文化建設(shè)無法回避的大問題。(摘編自《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四大特色》)材料三:①這些年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使我對孟子的“四端之說”有了更深的理解。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孟子·公孫丑上》)。②作為“禮”的起始點,這種“辭讓之心”就是人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意,是人作為社會動物的“樂群”的一面。而在中國的儒釋道三教以及基督教等宗教里,都倡導“謙遜”的價值觀。這個“謙遜”,“謙”即謙卑、謙和、謙虛;加“遜”,即遜讓、辭讓、忍讓的意思??偟膩碚f,就是“克制自己,以禮待人”,也就是孔夫子所說的“克己復禮”。③對人有禮貌,本當是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善意,是對社會環(huán)境的一種友愛之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部分四個詞,其一是“友善”。提倡并踐行“友善”太重要了!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社會,“友善”是對周圍熟悉人的。如今工業(yè)化、城市化了,我們每天要接觸很多陌生人,可是我們并沒有與時俱進,還只是對親友才“友善”。同一個社區(qū)同一棟大樓的人,如果不是熟悉的,就舍不得給一個笑臉。這就是一些有海外旅行經(jīng)驗的人感嘆的,出境到了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才知人與人之間應(yīng)該怎樣互相對待?,F(xiàn)在這樣子,我們實在不好意思聲稱自己來自“禮義(儀)之邦”!④“禮”是形式,是手段,它的基礎(chǔ)和旨歸是“仁愛”??鬃佑终f“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梢姡诳鬃拥膶W說中“仁愛”才是目的。⑤請看,那些在機艙里為座椅打群架的人們,那個爭執(zhí)中拿開水潑向空姐的女子,最要害的不是懂不懂禮,而是心中對別人有無仁愛之心——但凡有點愛心,都不會那么橫那么狠吧。⑥孔子尊敬的政治家管子,是個務(wù)實主義者。《管子》“國頌”篇說:“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牧民”篇解釋“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jié),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睘槭裁幢仨殹岸Y不逾節(jié)”?因為“不逾節(jié)則上位安”。在社會倫理層面,關(guān)于“禮”的學說,不論儒釋道,“三家”或者說“三教”,都有可取之處;而且,即便在今天看來,可取之處仍然是主要的。⑦總而言之,我認為“禮”的核心是“仁愛”與“謙遜”。道理其實很簡單。試以乘公交車為例:等車、上車要有“遜讓”之心,不要擠,不要搶。如果要好人一味遜讓,可能他就不能按時上班了,這不公平。所以,要按先來后到排隊,不許插隊,這就是“秩序”,也就是“禮制”。上車之后,讓老弱病殘孕先落座;見后來者有更需要座位的,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他,這便是“仁愛”;受用了人家的讓座,對人家的善意應(yīng)該表達感謝,這是最起碼的“知恩圖報”……大家都為別人著想,都守秩序,都與人為善,整個社會就顯得彬彬有禮,文明和諧了,這就是“禮義之邦”。(摘編自鄢烈山《也來說一說“禮”》)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儒學在本質(zhì)上是極具精神性的,亦有難以逾越的高度和不可測量的深度,道家是這個民族思想中的巨大暗流,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B.中國倫理傳統(tǒng)重家族輕個人,重群體輕個體,強調(diào)“群體和諧”、“四海一家”,所以它的社會是靜態(tài)、穩(wěn)定的。C.材料二能夠解釋材料一的“在某種程度上完全可以說,中國人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所有內(nèi)亂和外侵,主要是因為在2500年的歷史中我們一直堅守著儒家的道路”這一觀點。D.材料三認為在如今工業(yè)化、城市化的陌生人社會里,要與時俱進,對陌生人也應(yīng)該“友善”,這和孔子所說的“克己復禮”的內(nèi)涵是完全一致的。2.根據(jù)這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是華夏文明之學統(tǒng)和道統(tǒng)的重要奠基者,是“千古一圣”,《論語》一書被稱為“中國人的圣經(jīng)”。B.我們在強調(diào)群體觀念和一致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在群體與個體之間,大我與小我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維持適當平衡。C.在社會倫理層面,儒道釋關(guān)于“禮”的學說,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處,對我們?nèi)匀挥泻艽蟮膯⑹尽.“禮”的核心是“仁愛”與“謙遜”,但不能因“仁愛”與“謙遜”而破壞了“秩序”,社會是需要守秩序的,是需要“禮制”的。3.下列說法中,不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鄉(xiāng)土中國》的長老統(tǒng)治。B.《紅樓夢》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C.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D.抗疫中中國民眾表現(xiàn)出強烈的責任自覺。4.請結(jié)合對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簡述材料二的行文思路。5.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說:“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yīng)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蹦闶侨绾卫斫獾??請結(jié)合材料三和生活實際談?wù)勀愕目捶?。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見麒麟哥舒意蘇園原園主一門五相,崇禎煤山后辭官,從此不再出仕。返家在屋后種下了第一株桃樹,每年開春又種下新樹,園子里的桃樹變成了桃林,桃林又連成一片。從屋里往外望,是漫山遍野的桃樹,桃花一旦綻開,滿眼都是花海。南莊方圓百里都能聞到桃花清香,人稱“萬里桃花”。丁丑年秋,日本陸軍進駐了南莊。藤原走進蘇園大屋,成為園林的住者。不久日本翻譯就傳出話,藤原長官要為兒子承太找個家庭教師,要求是四書五經(jīng)唐詩宋詞史記通鑒無不精通,還要一手工整行書。整個南莊唯有一個私塾先生符合要求,當?shù)厝朔Q蘇夫子。夫子女兒守真和私塾的孩子們玩耍,漸漸走入桃林深處,在晨昏明暗間,第一次看見了一個奇特身形。再次醒來時,守真已經(jīng)躺在父親的懷里?!拔液孟窨匆娏艘活^走獸?!笔卣嬲f,“它像是很大的狗或者很大的鹿,但要比它們都大,它頭上有冠冕一樣的犄角,昂著脖頸,看起來很驕傲,又孤獨,像是落單了在尋找伙伴,但是它看著我的時候,眼神就像看著自家幼崽?!狈蜃犹崞鸸P,在粗紙上寫下兩個字,兩個非常多筆畫的古字。守真學著寫,四十二筆,一筆一畫,寫出這兩個字。她看紙上墨宇,仿佛一頭沉默古獸,濃縮在她筆端。夫子說:“麒麟,這是它的名字?!薄镑梓胧枪奴F,古人把它視為仁慈的化身,太平之世,或者祥瑞之人才能看見它?!狈蜃诱f,“孔子就曾經(jīng)見過麒麟?!笔卣嬲f:“可是現(xiàn)在是亂世?!狈蜃诱f:“所以麒麟不應(yīng)該現(xiàn)在出現(xiàn)?!币惶?,午課結(jié)束,一隊士兵從車上扛下一棵大樹。承太說:“父親說,園里桃樹已經(jīng)枯死,想看看櫻花樹移植過來能否存活?!笔卣嬲f:“如果能呢?”承太說:“那就把桃林都砍掉,全部換成櫻花樹。反正這片桃林都快死了。這樣到了隔年春天,我們就能看見漫山櫻花了?!笔卣嬲f:“櫻花不是南莊的桃花。”月亮漸漸隱沒,云隱風起,風起樹動,樹葉簌簌作響。守真第一次這么近看見麒麟的樣子,她慢慢站了起來,抬起手輕輕撫摸麒麟的軀體,感覺手上一片濕滑,還以為是雨水,再看向麒麟,她看清了它身上的斑紋。那些斑紋不是普通紋路,有形而具意,是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有的字她認識,有的只在字帖摹本見過,有的字不知其意。有的古樸如鼎,有的行飛如云。字和字連在一起,有時會形成句子,句子又結(jié)成了篇章。白日依山奔流到海,十年生死不盡長江。她能認出一些詩句,每當她讀出所見的文字,隨著雨水的沖刷,軀體上的文字又變成了新的字句。她仔細分辨,看著自己的手,雨水的顏色沒有這么深,在夜里,這是像黑墨一樣的顏色,粘在地的手上。麒麟身上遍布傷口。雨夜驚雷大作,一道閃電劈下桃林。守園的日本兵清晨換崗時才看見,一棵大樹被昨夜的雷電一劈為二,正是剛剛移植到園子的枝垂櫻樹。他們走近倒伏的樹身,樹下的焦土上,有四枚深深的蹄印。藤原請夫子前往書房一敘。夫子進入書房,看見藤原正在寫字,“夫子的顏體,真有真卿先生的風骨?!碧僭f,“相比真卿行楷,我對另一位大家的字體更為推崇?!狈蜃诱f:“這是瘦金體?!碧僭f:“正是北宋徽宗皇帝的筆法,有宋以來,沒有比它更具美感的書法了?!狈蜃诱f:“字是好字?!碧僭f:“夫子擅長否?!狈蜃诱f:“沒練過,恐非所長。”藤原說:“書法之道,不能勉強。我們不說書法,來說一下這兩個字。”夫子問:“哪兩個字?”藤原拈起老舊宣紙,上面是夫子寫的兩個字,四十二筆。“麒麟?!碧僭f,“我們就說一下麒麟。夫子既然寫了,我想聽夫子說文解字。”夫子搖了搖頭,“麒麟是傳說中的動物,大多出現(xiàn)在上古神話、民間傳說,麋身牛尾有角,現(xiàn)實里并無這種動物,我想這大抵是古人的想象,牽強附會?!碧僭f:“原來夫子看來,麒麟只是想象。那么說起來,孔子二見麒麟,《春秋》見麟而止,只是孔子想當然?!狈蜃诱f:“也許孔子見到的只是一種駝鹿,所以這兩字都以鹿為字首。”藤原說:“所以夫子并不相信中國有麒麟這種祥瑞之獸?!狈蜃诱f:“子不語怪力亂神。敢問一下藤原先生,如果見到了麒麟,又會怎樣?”藤原說:“如果我有幸看見這種神圣高貴的動物,絕對不會抓去動物園圈養(yǎng),我們會請回京都,盡一切可能保護和研究。真是可惜,麒麟并非野獸,我覺得麒麟代表了中國文化里最寶貴的那一部分?!狈蜃诱f:“遺憾的是,藤原先生見不到麒麟。不管在這個園子里,還是其他地方,都沒有藤原先生想象中的麒麟,那只是傳說中的動物?!崩子赀^后,南莊執(zhí)行宵禁。第二天進蘇園上課時,大門衛(wèi)兵仔細檢查了夫子的通行證,才放他們進入府邸。夫子下午開始講解經(jīng)文,講的是《里仁篇》章節(jié)。藤原進入教室聽講時,夫子正好說到,“朝聞道,夕死可矣?!眱蓚€孩子隨之吟唱,仿佛這是一句孔子千年前吟唱的詩。滕原拍了拍手,從教室門外走進兩名日本憲兵。藤原說:“最后還想再問夫子一次,夫子見過麒麟沒有?!狈蜃诱f:“我從沒有見過麒麟?!币幻麘棻钭×朔蜃拥募绨?,夫子嘴唇動了動,想說點什么,守真低聲說,“爸,覆巢之下?!狈蜃泳筒徽f話了。夜晚蘇園的方向,那里紅光艷艷,不知道火從何而起,是誰放火燒山。漫山的桃林都在燃燒,看起來仿佛萬里桃花一起盛開。山林間火光綽綽,隱隱約約,真真切切,如有什么活物浴火奔走,化為灰燼,散于花海。守真看了一會兒,從書包里取出一本古舊的線裝書,翻到最后一頁。上面是夫子的顏楷,“丁丑年秋?!敝罂瞻?。守真取出毛筆硯臺,一邊磨墨一邊抹淚。她擦去眼淚,開始在最后一頁上揮筆,紙頁上漸漸出現(xiàn)了后面的文字?!岸〕竽昵?,夫子化麟,隱入桃林,是夜桃林花開萬里,綿延不絕?!保ㄔd《小說月報》2023年第1期,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藤原將櫻花樹移植到蘇園,象征著日本對中國文化侵略的深入;而櫻花樹被雷劈,則隱喻侵略者的野心不可能實現(xiàn)。B.一天,午課結(jié)束,承太與守真間有一番對話,這為小說情節(jié)的展開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介紹。C.蘇夫子和藤原討論書法之道時,從風骨和美感的角度比較顏體和瘦金體,夫子的“恐非所長”隱含著他的價值傾向。D.夫子在藤原兩番追問下,尤其是日本憲兵武力脅迫下,雖未直言麒麟的真實性,但最終“不說話了”予以默認。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藤原聘請精典籍、善書法的家庭教師,并與夫子探討書體,深究麒麟的有無,多角度側(cè)面展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B.守真幻見麒麟一段中,作者將古老的漢字、詩詞和傳奇的麒麟結(jié)合,以虛寫實,離奇而又真切,使形象形意兼具。C.蘇夫子多次引用孔子的事跡和語錄,從孔子見麟,到“子不語”“朝聞道,夕死可矣”等,表現(xiàn)了夫子對孔子的崇拜,以及身死后不能繼續(xù)傳道的遺憾。D.小說結(jié)尾夫子化麟,隱入萬里桃林,表達言簡義豐,寓悲壯于詩意,藝術(shù)化地完成了矛盾沖突后的主旨揭示。8.說中麒麟形象多次出現(xiàn),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麒麟形象的豐富意蘊。9.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運用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并向我們展現(xiàn)了拉丁美洲的歷史文化,本文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二、文言文閱讀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再言!”(節(jié)選自班固《蘇武傳》)文本二: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前書倉卒,未盡所懷,故復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五將失道,陵獨遇戰(zhàn),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步之師;出天漢之外,入強胡之域;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椭髦渭炔幌嗳绮今R之勢又甚懸絕疲兵再戰(zhàn),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chuàng)痛,決命爭首。死傷積野,余不滿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創(chuàng)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戰(zhàn)士為陵飲血。單于謂陵不可復得,便欲引還,而賊臣教之,遂使復戰(zhàn),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于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zhí)事者云云,茍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于國主耳,誠以虛死不如立節(jié),滅名不如報德也。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節(jié)選自李陵《答蘇武書》)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客A主B之C形D既E不F相G如H步I馬J之K勢L又M甚N懸O絕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效,指獻出,與《諫太宗十思疏》中“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的“效”字意思相同。B.窮,指用盡,與《屈原列傳》中“人窮則返本”的“窮”字意思相同。C.執(zhí)事者,指掌權(quán)者,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敢以煩執(zhí)事”的“執(zhí)事”意思不同。D.捐,指舍棄,與成語“功不唐捐”中的“捐”字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武認為皇帝栽培提拔了自己,自己才得以居高位享厚祿,愿為朝廷犧牲一切,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也心甘情愿。B.李陵率領(lǐng)五千士兵,與單于親率的十多萬匈奴精兵作戰(zhàn),李陵軍隊死傷慘重,雖然竭盡全力,最后李陵還是被單于俘虜。C.高皇帝曾親率三十萬大軍,帶領(lǐng)猛將和謀臣,還是被匈奴圍困在平城,李陵以此為例說明自己勇猛善戰(zhàn)超過高祖,不該受到朝廷如此苛待。D.李陵給蘇武寫信,表明自己投降匈奴是情勢所迫,沒有以死殉國是有緣由的,自己絕非貪生怕死之人,希望得到蘇武的理解。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2)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3)終不得歸漢,空自苦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①驛里逢冬至②,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咀ⅰ竣俸悾旱孛窈颖笔『愂?。②冬至: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交代了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地點、時節(jié),語言質(zhì)樸真摯,感情淺顯外露。B.“抱膝”生動勾畫作者呆坐的神態(tài),與“影”相伴,賦予“影”人的感情。C.本詩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卻構(gòu)思精巧別致,讀起來十分感人,耐人尋味。D.本詩描寫了冬至夜晚詩人在邯鄲驛舍的所思所感,表現(xiàn)出真切的思鄉(xiāng)之情。15.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說“代為之思,其情更遠”,本詩三、四兩句和《涉江采芙蓉》都采用了這種“對寫法”,請結(jié)合兩詩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好的文章“言近旨遠”,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評價《離騷》這一特點的句子是“,”。(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論述積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勸學》中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老子》中說“,”。(3)《將進酒》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屢遭失敗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強性格的詩句是:“,?!保?)《伶官傳序》以“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兩種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引出了,”經(jīng)驗教訓。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火里求財非常辛苦。鐵器行內(nèi)一句順口溜:“干鐵匠,大肚漢,一天只吃兩頓飯?!辫F匠的爐子輕易不會點燃,一旦點燃,就沒有暫停鍵,滿滿一天的活等著去干。鐵匠師徒們吃過早飯便點燃火爐,趁熱打鐵,中午不能休息,一鼓作氣干到天黑,直到手中的活干完才能吃晚飯。從日出東山到夜幕四合,鐵匠鋪里充斥著叮叮當當?shù)穆曇?。鐵匠做工,錘出聲,人不出聲。開工前,鐵匠師傅只用小錘擊砧子尾巴招呼徒弟前來干活。師傅揮臂掄錘汗如雨下,徒弟見機行事,緊隨師傅的節(jié)奏,只聞鐵器的敲擊聲,不聞人語。師傅站如一棵松,左手執(zhí)鉗,右手拎小錘,倆徒弟分列兩側(cè)掄大錘,師傅開始指揮這個合唱團了。他重錘,徒弟就掄圓了胳膊重錘;輕敲,徒弟就跟著輕敲;他緊擊,徒弟緊跟……一張一弛,節(jié)奏分明,韻味十足??粗魑锎反虻貌畈欢嗔耍瑤煾稻驮谡枳佣渖陷p敲一下,發(fā)出停止的信號,徒弟見機便戛然而止,配合得十分默契。17.下列各句中的省略號,和文中省略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熟悉的樹木,村莊,橋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為眼中的遙遠之物。B.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不作聲了。C.他面色蠟黃,有氣無力地對大家說:“你……你們……快……快去看看?!盌.我的心里仿佛有樣東西斷裂了……我不知所以地回到了自己的部隊里。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師傅站直了身子,左手和右手分別拿著鉗子和小錘,倆徒弟分別站在兩側(cè)掄大錘,師傅開始指揮徒弟敲擊鐵器了”,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隨著全球環(huán)境變化,很多動物出現(xiàn)了為了生存而改變自身的行為。在英國工業(yè)革命之前,樺尺蛾的翅面多為白色,當它們停歇在樺樹樹干上時,與白色的樹干幾乎融為一體。工業(yè)革命開始后,A。白色樺尺蛾在這種環(huán)境下十分顯眼,很容易被天敵捕食;而黑色樺尺蛾就幸運多了,它們擁有能與樹干融為一體的保護色,生存率也就更高。結(jié)果,B,其數(shù)量約占所有樺尺蛾的98%。①20世紀中葉,英國采取的措施控制空氣污染,②被熏黑的樺樹樹干漸漸恢復了原來的本色,③黑色樺尺蛾失去了原本的生存優(yōu)勢,④白色樺尺蛾逐漸多了起來。⑤其實,樺尺蛾的變化并非完全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造成的。⑥2016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樺尺蛾體內(nèi)的一個基因突變會導致其翅面“黑化”,⑦而巧合的是,這個基因突變出現(xiàn)的時間與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時間吻合。⑧這就意味著,工業(yè)革命剛剛開始時樺尺蛾就在環(huán)境壓力下產(chǎn)生了變異的色型,⑨而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出的環(huán)境更適合擁有這種突變的個體生存。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0.文中第三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六、作文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禪家語常引人深思,譬如“人生有三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有人認為:見過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分量,見過天地才知道自己的卑微,這時再面對眾生,才能以眾生所需為自己所求,頂天立地,服務(wù)眾生。也有人對“人生三見”的內(nèi)在關(guān)系有不同的見解。請結(jié)合材料,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及簡析:現(xiàn)代文閱讀1.答案:C。簡析:A項,“道家是這個民族思想中的巨大暗流,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錯誤,原文只是說道家是暗流,未提及消極影響;B項,因果倒置,應(yīng)是中國長期處于農(nóng)耕社會,所以形成重群體輕個體等倫理傳統(tǒng),社會呈現(xiàn)靜態(tài)、穩(wěn)定狀態(tài);D項,“完全一致”錯誤,“友善”側(cè)重人際交往態(tài)度,“克己復禮”內(nèi)涵更豐富,包含克制、守禮等多方面,二者有交集但并非完全等同,C項,材料二闡述儒家群體觀念利于凝聚力量戰(zhàn)勝內(nèi)亂外侵,能解釋材料一觀點。2.答案:A。簡析:“孔子是‘千古一圣’,《論語》一書被稱為‘中國人的圣經(jīng)’”并非材料原話,原文是作者個人觀點“竊以為”,該項表述不準確,去掉限制詞有改變原意之嫌。3.答案:B。簡析:材料二強調(diào)中國倫理傳統(tǒng)重群體輕個體等特點,《紅樓夢》賈寶玉和林黛玉追求自由愛情,是個體對封建家族群體束縛的反抗,與材料二觀點相悖;A項,《鄉(xiāng)土中國》長老統(tǒng)治體現(xiàn)群體對個體的規(guī)范,可支撐;C項,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民族群體利益,各方協(xié)調(diào),體現(xiàn)群體凝聚力,可支撐;D項,抗疫民眾責任自覺展現(xiàn)群體意識,為國家、社會群體抗疫付出,可支撐。4.答案:①首先提出中國倫理傳統(tǒng)重群體輕個體,以“三綱五?!钡葹槔U述追求“群體和諧”的儒家理想社會狀態(tài)及形成原因(與農(nóng)耕社會有關(guān));②接著分析這種倫理追求的優(yōu)長,如社會凝聚力強,成員同舟共濟、有人情味;③然后指出過分強調(diào)群體觀念的弊端,壓抑個性、限制創(chuàng)造力、使集體缺乏生機活力,阻礙社會發(fā)展;④最后引用錢穆觀點,提出維持群體與個體間平衡,避免阻礙民族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是中國文化建設(shè)需面對的問題,層層遞進,邏輯清晰。5.答案:①錢穆先生之言強調(diào)《論語》對中國讀書人的重要性。從材料三看,《論語》蘊含諸多如“禮”“仁愛”等為人處世準則。如踐行“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論語》倡導的“克己復禮”“仁愛”與之相通,讀《論語》能讓我們汲取傳統(tǒng)文化養(yǎng)分,提升個人道德修養(yǎng),以更好態(tài)度對待他人,營造和諧社會關(guān)系,像在生活中主動幫助陌生人,傳承友善之風。②勸人讀《論語》利于文化傳承。當今社會多元文化沖擊,部分人對傳統(tǒng)文化陌生,勸讀可擴大經(jīng)典影響力,讓更多人領(lǐng)略儒家智慧,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凝聚民族精神,如組織社區(qū)《論語》誦讀活動,大家交流心得,傳承經(jīng)典魅力,提升文化素養(yǎng)。小說閱讀6.答案:D。簡析:夫子始終未承認麒麟存在,“不說話了”是無奈之舉,并非默認,他堅守對麒麟的認知,不愿迎合藤原。7.答案:C。簡析:夫子引用孔子事跡語錄,主要是借孔子言行表達自己氣節(jié)與對文化堅守,非遺憾不能傳道,如以“子不語怪力亂神”回應(yīng)藤原對麒麟探究,堅守文化理性,“朝聞道,夕死可矣”展現(xiàn)追求真理、不懼強權(quán)氣節(jié)。8.答案:①麒麟是祥瑞象征,承載古人對太平盛世、仁慈美好的向往,如傳說中太平世或祥瑞之人能見,夫子向守真講述麒麟寓意時提及,反映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②麒麟是中國文化寶貴部分,藤原看重其代表的文化價值,側(cè)面凸顯中國文化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引發(fā)對文化守護思考。③麒麟是夫子精神化身,亂世不應(yīng)現(xiàn)卻現(xiàn),夫子在侵略者面前堅守氣節(jié),如面對藤原追問不妥協(xié),最后化麟隱入桃林,展現(xiàn)高尚愛國情懷與民族氣節(jié),桃林大火似其悲壯結(jié)局,震撼人心。9.答案:①魔幻現(xiàn)實主義手法融合奇幻與現(xiàn)實。文中守真幻見麒麟,麒麟身上文字神奇變化,是奇幻元素;而故事背景是日本侵華的現(xiàn)實苦難,二者交織,如麒麟現(xiàn)身于南莊被日軍侵占的亂世,奇幻情節(jié)襯托現(xiàn)實殘酷,表達對侵略者批判、對文化守護渴望。②象征隱喻豐富。櫻花樹移植象征日本文化侵略,被雷劈隱喻侵略失??;麒麟象征中國文化、夫子精神,其遭遇暗示文化受沖擊,如夫子與藤原圍繞麒麟討論,是文化碰撞,借麒麟展現(xiàn)民族精神不屈,傳遞深刻寓意,引發(fā)對歷史文化思索。文言文閱讀10.答案:H、L、O。簡析: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馬之勢又甚懸絕,意思是敵我雙方形勢已不能相比,步兵和騎兵的力量更加懸殊。11.答案:B。簡析:“人窮則返本”中“窮”指處境艱難,與“兵盡矢窮”中“窮”(用盡)意思不同;“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中“效”為獻出,與“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中“效”意思相同;“敢以煩執(zhí)事”中“執(zhí)事”指對方,表示敬稱,與“執(zhí)事者云云”中“執(zhí)事者”(掌權(quán)者)意思不同;“功不唐捐”中“捐”指舍棄,與“寧有背君親捐妻子”中“捐”意思相同。12.答案:C。簡析:李陵以高祖被圍平城為例,是說明自己作戰(zhàn)艱難,處境不易,非表明自己勇猛超高祖,不該受苛待,該項錯誤。13.答案:(1)匈奴戰(zhàn)敗之后,全國動員起兵,又挑選精兵,強大的軍隊超過十萬,單于親自臨陣督戰(zhàn),對我軍進行包圍。(2)此后出兵,就派遣隨從官員用豬、羊各一頭祭告祖廟,取出那三支箭,用錦囊盛著,背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3)最終不能回到漢朝,白白地在這無人之地受苦,(您對漢朝的)信義又在哪里顯現(xiàn)呢?古代詩歌閱讀14.答案:A。簡析:“感情淺顯外露”錯誤,首句平實敘述,看似平淡,實則蘊含深沉思鄉(xiāng)情,于質(zhì)樸中見深情,非淺顯外露。15.答案:①本詩三、四兩句“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詩人不直寫自己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在夜深時圍坐,念叨遠行的自己,從對面落筆,曲折委婉,把思鄉(xiāng)情寫得更濃郁深沉,拓展情感深度與廣度,家人念叨畫面越溫馨,越襯出詩人漂泊孤寂。②《涉江采芙蓉》“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先寫游子望鄉(xiāng),后筆鋒一轉(zhuǎn)想象故鄉(xiāng)妻子盼歸,同樣采用對寫法,雙方思念隔空呼應(yīng),豐富詩歌內(nèi)涵,強化相思愁緒,將游子思鄉(xiāng)、夫妻離別的痛苦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余味無窮。名篇名句默寫16.答案:(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語言文字運用17.答案:A。簡析:文中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A項與之相同;B項省略號表示話語未盡;C項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D項省略號表示語意未盡,思維跳躍。18.答案:①原文“站如一棵松”用比喻,生動形象展現(xiàn)師傅打鐵時身姿挺拔、穩(wěn)健有力,改后直白平實,缺形象感。②原文“執(zhí)”“拎”較“拿”更精準體現(xiàn)動作特點,“執(zh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