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科學探究-【滿分測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學練測(浙教版)(解析版)_第1頁
第5課 科學探究-【滿分測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學練測(浙教版)(解析版)_第2頁
第5課 科學探究-【滿分測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學練測(浙教版)(解析版)_第3頁
第5課 科學探究-【滿分測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學練測(浙教版)(解析版)_第4頁
第5課 科學探究-【滿分測試】2023-2024學年七年級科學上冊學練測(浙教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探究-【滿分測試】滿分:12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單選題(共20題;共60分)1.小柯在食品包裝中發(fā)現(xiàn)了一包脫氧劑,打開包裝后發(fā)現(xiàn)里面是一些黑色的粉末,小柯懷疑這些粉末是鐵粉,于是他拿起磁鐵靠近粉末,結果粉末被磁鐵吸引了。“拿起磁鐵靠近粉末”這屬于探究環(huán)節(jié)里的()A.提出問題 B.設計實驗方案C.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 D.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答案】C【解析】由題意得“拿起磁鐵靠近粉末”這屬于探究環(huán)節(jié)里的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故答案為:C.2.(2022七上·鄞州期中)小科同學在西溪濕地游玩時,發(fā)現(xiàn)一只松鼠出現(xiàn)在竹林里。它是不是也吃竹筍呢?為了驗證自己的疑問,他拔了幾棵新鮮竹筍放在路邊,然后靜靜地躲在一旁,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松鼠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以上畫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A.提出問題 B.獲取事實和證據(jù)C.評價與交流 D.建立猜想和假設【答案】B【解析】他拔了幾棵新鮮竹筍放在路邊,然后靜靜地躲在一旁,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松鼠津津有味的啃起來是屬于獲取事實與證據(jù)的過程,故答案為:B.3.在科學研究或學習中,常因客觀條件的限制,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要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模擬實驗。下列事例中,不屬于模擬實驗的是()A.演示板塊張裂B.說明地殼變動C.解說地球形狀D.闡明泥石流成因【答案】B【解析】A.演示板塊張裂,屬于模擬實驗;

B.火山和地震是真實的事件,所以不屬于模擬實驗;

C.用鉛筆咋籃球山和木板上的移動解說地球形狀是模擬實驗;

D.用如圖的實驗闡明泥石流的原因,正確;故答案為:B.4.目前全球的氣候均在變暖,近1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這個數(shù)字在氣象學上是個不可忽視的數(shù)字。對全球的氣候為什么會變暖,有些科學家猜測: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溫室效應??茖W家提出這種觀點是屬于科學探究中的()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C.收集證據(jù),檢驗假設 D.作出解釋【答案】B【解析】有些科學家猜測: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溫室效應,屬于建立猜想和假設;故答案為:B.5.(2021七上·普陀期末)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關于太空,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A.太空中哪顆星星最美?B.帶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長?C.新型材料在太空中會表現(xiàn)出什么性質(zhì)?D.太空回收的植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否發(fā)生改變?【答案】A【解析】A.太空中哪顆星星最美?屬于審美,不屬于科學問題,故A不正確;

B.帶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長?,探究生物生長規(guī)律,屬于科學問題,故B正確;

C.新型材料在太空中會表現(xiàn)出什么性質(zhì)?探究材料性質(zhì),屬于科學問題,故C正確;

D.太空回收的植物是否發(fā)生改變?探究植物的變化,屬于科學問題,故D正確。故選A。6.(2021七上·寧波月考)為了比較蘋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燒杯,分別加入藍色淀粉--碘溶液(維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膠頭滴管分別滴入2種果汁,要得出正確結論實驗中必須進行控制的條件是()①蘋果汁和橘子汁的質(zhì)量必須相等②2只燒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質(zhì)量必須相等③2只膠頭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體積必須相等A.① B.② C.①和② D.②和③【答案】D【解析】淀粉--碘溶液的質(zhì)量必須相等,維生素使其褪色,間接控制維生素量相等。分別滴入2種果汁,滴出每滴果汁的體積必須相等,通過滴數(shù)反應維生素多少。蘋果汁和橘子汁的質(zhì)量不是必須相等,因為每次實驗并沒有滴入全部的果汁。故選D。7.(2021七上·溫州期中)某組同學在探究光對蚯蚓影響的實驗時,擬定了以下實驗計劃,不正確的是()A.提出問題:光會影響蚯蚓的分布嗎?B.作出假設:光會影響蚯蚓的分布C.設置變量:設置黑暗潮濕和明亮干燥兩種環(huán)境D.實驗對象:10條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答案】C【解析】探究光對蚯蚓影響的實驗,提出問題:光會影響蚯蚓的分布嗎?作出假設:假設是對問題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據(jù)她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光會影響蚯蚓的分布,AB正確:

設置變量時有兩個變量,有無光和潮濕與干燥,因此不能得出結論,C錯誤;

實驗對象:10條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D正確。故選C。8.當你感冒到醫(yī)院看病時,通常醫(yī)生會問你是否頭痛、咳嗽、鼻塞,然后給你測體溫。醫(yī)生采取這些行動的直接目的是為了()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C.獲取事實與證據(jù) D.交流和評價【答案】C【解析】醫(yī)生通常問你是否頭痛、咳嗽、鼻塞,然后給你測量體溫,醫(yī)生采取這些活動是為了獲取事實與依據(jù),從而得出結論。故選C。9.(2021七上·杭州期中)市場上的防曬霜都宣稱可以防曬。小陳同學發(fā)現(xiàn)家里有一支安耐曬防曬乳,暑假計劃自己一家和叔叔一家兩家人去海南三亞旅游,準備借此機會做一個實驗,檢測它的防曬效果。下列方案中你認為最為合理的實驗方案是()A.叔叔的一只手背上涂防曬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較兩只手背的灼傷程度。B.姐姐第一天手背上涂防曬霜,第二天不涂,比較這兩天被灼傷的程度。C.媽媽手背上涂防曬霜,爸爸不涂,一天后比較爸爸和媽媽手背灼傷的程度。D.小陳手心上涂防曬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較手心和手背被灼傷的程度?!敬鸢浮緼【解析】A實驗中采取同一個人的手,一只涂一只不涂,比較灼傷程度,進行實驗防止實驗帶來誤差;

B防曬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來,一天涂第二天涂效果不明顯,也沒法對比;

C實驗媽媽涂了防曬,爸爸不涂,爸爸和媽媽進行對比,無關變量沒有控制,無法進行對比;

D手心的涂防曬,手背上不涂,手背和手心的膚色不一樣,無法進行對比。故答案為:A。10.(2021七上·臨安期中)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的問題,最終被科學家吳建雄證實,結果楊振寧、李政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事實充分說明在科學探究過程中,首要的工作是()A.建立假說 B.實驗論證 C.詳細觀察 D.提出問題【答案】D【解析】科學家最先提出問題,根據(jù)問題進行探索、探究,搜集證據(jù),最后提出結論,因此首要工作是提出問題,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1.(2021七上·臨安期中)天氣炎熱時,知了的鳴叫聲密集響亮;天氣轉涼時,就不易聽到知了的鳴叫聲。是不是天氣越熱,鳴叫的知了就越多呢?針對此問題,要得到較可靠的實驗結果,應采取的實驗方案是()A.觀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溫度下是否鳴叫B.統(tǒng)計多只知了在某一溫度下鳴叫的只數(shù)C.觀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溫度下是否鳴叫D.統(tǒng)計多只知了在不同溫度下鳴叫的只數(shù)【答案】D【解析】如果只用一只知了導致實驗結果具有偶然性,同時要比較不同溫度下知了的鳴叫情況,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2.2020年11月1日,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開始,其中普查內(nèi)容主要是姓名,身份證號,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情況等等。下列選項中,與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學方法相同的是()A.調(diào)查本班學生的近視情況 B.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C.探究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 D.測定一袋綠豆種子的發(fā)芽率【答案】A【解析】我國在人口普查中常用的方法是調(diào)查法,而調(diào)查本班學生的近視情況也屬于調(diào)查法,調(diào)查過程如實記載,調(diào)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3.300年前,意大利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房間里掛了許多鈴鐺,然后讓蝙蝠在房間中自由飛行,第一次未對蝙蝠有任何限制,鈴鐺未響;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鈴鐺也未響;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間中的鈴鐺響了。下列問題中不是該實驗所研究的是()A.蝙蝠飛行時是靠什么躲避障礙物的B.眼睛對蝙蝠飛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對蝙蝠飛行是否起作用D.鈴鐺是怎樣發(fā)聲的【答案】D【解析】A、通過這三次實驗可以研究蝙蝠飛行靠什么躲避障礙物,是該實驗所研究,A不符合題意;

B、通過第一次和第二次實驗可以研究眼睛對蝙蝠飛行是否起作用,是該實驗所研究,B不符合題意;

C、通過第一次和第三次實驗可以研究耳朵對蝙蝠飛行是否起作用,是該實驗所研究,C不符合題意;

D、鈴鐺是怎樣發(fā)聲的題目中并未涉及,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4.從小學接觸科學開始至今,相信試卷前的你已經(jīng)知道了不少科學家,從中我們知道了科學家對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發(fā)展和變化的研究方法是()A.科學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學結論B.科學家就在圖書館里查閱資料得出科學結論C.科學家就在實驗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現(xiàn)象,得出科學結論D.科學家不斷提出新問題,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經(jīng)過分析、論證,得出結論【答案】D【解析】科學家對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發(fā)展和變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出新問題,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經(jīng)過分析、論證,得出結論。故答案為:D15.小茗指著廚房桌面上的一小塊白色固體,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可能是蠟塊,也可能是小石子?!鞍职终f:“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眿寢尯桶职值恼f法分別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A.猜想和設計實驗 B.設計實驗和獲得結論C.猜想和反思評價 D.猜想和進行實驗【答案】A【解析】媽媽說:“可能是蠟燭,也可能是小石子”,該說法屬于媽媽的猜想和猜測。爸爸說:“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爸爸的說法是在媽媽的猜測上,去設計實驗,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6.(2020七上·溫州期中)小明發(fā)現(xiàn)窗臺上有一盆花向著窗外生長(如圖),這個奇怪的現(xiàn)象引起他的思考。他提出了下列問題,其中沒有探究價值的是()A.這種植物的名稱是什么?B.莖內(nèi)外兩側細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C.這是由于莖的哪一側生長較快引起的?D.植物向著窗外生長是由什么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答案】A【解析】莖內(nèi)外兩側細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這是由于莖的哪一側生長較快引起的?植物向著窗外生長是由什么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這些問題都是發(fā)現(xiàn)窗臺上一盆花向著窗外生長提出的問題,觀察現(xiàn)象與發(fā)現(xiàn)問題緊扣,但是植物的名稱是什么?這個問題與窗臺上一盆花向著窗外生長沒有多大聯(lián)系,因此沒有探究價值,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7.(2020七上·新昌月考)某興趣小組就“不同水質(zhì)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其實驗記錄如下表:你認為該實驗設計的不妥之處是()水質(zhì)水量水溫蛙卵數(shù)孵出的蝌蚪數(shù)A組河水500mL23℃30個28只B組蒸餾水500mL10℃30個9只A.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 B.水量過多C.水溫太高 D.水中沒有水草【答案】A【解析】該興趣小組就“不同水質(zhì)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探究,但實驗變量除了水質(zhì)外,還有水溫不同,出現(xiàn)了兩個變量,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8.(2020七上·蒼南期中)我們要像科學家一樣進行探究,下列對探究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A.猜想和假設可以不受限制,隨意猜想B.平時注意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善于提出問題C.收集數(shù)據(jù)要實事求是,不能隨意改動數(shù)據(jù)D.分析論證要相信科學,不要迷信權威【答案】A【解析】A、科學的猜想是有依據(jù)的,尊重事實的,而不是隨意猜想;故A錯誤;

B、針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出合理的問題,符合科學探究過程;故B正確;

C、探究過程中,收集的數(shù)據(jù)要以事實為準,不能修改數(shù)據(jù);故C正確;

D、分析論證過程中,以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為依據(jù),得出科學的結論,不能盲目相信權威;故D正確;故答案為:A。19.(2020七上·金東期中)中醫(yī)給病人診病時講究“望、聞、問、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A.提出問題: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建立假設:病人得的可能是×××病C.獲取相關的事實或依據(jù),以證實醫(yī)生心中對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測D.為了積累更多的臨床經(jīng)驗,以便與其他醫(yī)生進行更好的交流【答案】C【解析】中醫(yī)給病人診病時講究“望、聞、問、切”,醫(yī)生通過這些診斷是為了獲取事實或證據(jù),對病情的猜測獲取證實。故答案為:C。20.(2020七上·溫州月考)小明做了如下實驗來研究環(huán)境因素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編號環(huán)境條件1室溫(20℃),光照充足,適量澆水2室溫(20℃),黑暗中,適量澆水3低溫(0℃),光照充足,適量澆水4低溫(0℃),黑暗中,適量澆水5室溫(20℃),光照充足,不澆水A.比較1號和3號可研究溫度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B(tài).比較1號和2號可研究光照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C.比較1號和5號可研究水分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比較2號和5號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答案】D【解析】A、1號和3號的變量是溫度,所以可以研究溫度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

B、1號和2號的變量是光照,為了研究光照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B不符合題意;

C、1號和5號的變量為是否澆水,探究水分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C不符合題意;

D、2號和5號有光照和是否澆水兩個變量,因此不能同時研究光照和水分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二、填空題(共4題;共18分)21.(2018七上·臺州月考)一種以地下莖繁殖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別生長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應生長發(fā)育階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無明顯差異,但不同海拔的野菊隨海拔的增高而顯著變矮。為檢驗環(huán)境(主要指海拔)和遺傳(指不同海拔的植株)因素對野菊株高的影響,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⑴實驗處理:春天,將海拔500m、1000m處的野菊幼芽同時移栽于10m處。⑵收集數(shù)據(jù):要測量第二年秋天。⑶預測支持下列假設的試驗結果:假設一野菊株高的變化只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是:移栽至10m處的野菊株高。假設二野菊株高的變化只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是:移栽至10m處的野菊株高?!敬鸢浮恳熬罩旮?;與10米處的野菊高無明顯差異;與原海拔處的野菊株高無明顯差異【解析】【根據(jù)題干可知,本實驗主要比較的是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對野菊植株高度的影響;故收集的數(shù)據(jù)為野菊植株的高度;假設一野菊株高的變化只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與遺傳無關;因為植株都生長在10米處,故移栽至10m處的野菊株高與10米處的野菊高無明顯差異;假設二野菊株高的變化只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與環(huán)境無關,則同種野菊生長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長勢應該相同,故移栽至10m處的野菊株與與原海拔處的野菊株高無明顯差異;22.如圖表示了一種懷孕蜥蜴培養(yǎng)在不同溫度下,所產(chǎn)幼仔的性別百分比。(1)如果有10只蜥蜴出生于32℃的環(huán)境中,則雄性的數(shù)目最可能是只。(2)根據(jù)圖示信息,請?zhí)岢鲆环N猜想:?!敬鸢浮浚?)10(2)溫度是影響幼仔性別百分比的因素或溫度越高,雄性幼仔的比例越高。(其他答案合理均可)【解析】(1)讀圖分析可知:在32℃的環(huán)境中,所產(chǎn)幼仔雄性性別比為100%,所以如果有10只蜥蜴出生于32℃的環(huán)境中,則雄性的數(shù)目最可能是10只。(2)猜想應根據(jù)問題來提出,所以必須是溫度與所產(chǎn)幼仔的性別百分比的關系。如溫度越高,蜥蜴所產(chǎn)幼仔中雄性占的百分比越高或溫度是影響幼仔性別百分比的重要因素等。23.王老師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一位同學精神不振且很疲勞、臉色緋紅,同時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計該同學可能在發(fā)燒,要求該同學測量體溫。上述信息中,從探究的角度上講,老師的“估計”屬于,要求該同學測量體溫的目的是?!敬鸢浮拷⒓僭O;收集證據(jù),驗證假設【解析】王老師通過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提出自己的估計,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建立假設;而王老師要求該同學測量體溫是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準確,所以這個過程屬于收集證據(jù),驗證假設;24.人的指甲是不斷生長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長長的呢?某同學對此提出假設:“指甲長長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斷長長而形成的?!庇纱怂O計了如下實驗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軸線上,按圖l—3—2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較難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較長時間)。②半個月后,觀察、測量并分析。請回答相關問題:(1)如果該同學的假設是正確的,則應觀察到A、B間的距離會(填“增大”“不變”或“縮短”)。(2)對于指甲的生長,你還想研究什么問題?【答案】增大;指甲的生長速度跟哪些因素有關?指甲的生長速度跟人的身體狀況有無關系?(其它合理均可)【解析】(1)因為指甲根部的表層生發(fā)層是指甲生長點,從根部向外,從下向上生長,所以A、B間的距離會增大。(2)科學探究中問題的提出可以有很多,但一定要圍繞題目所給的信息和研究的目的進行設問。此題中要緊抓“對于指甲的生長”這一信息進行提出問題。三、實驗探究題(共6題;共42分)25.(2023七上·長興期末)光照是蝸牛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環(huán)境條件之一。有同學認為蝸牛喜歡的是弱光。為了研究光照強弱對蝸牛活動的影響,同學們進行了以下實驗:把蝸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將紙盒罩住玻璃板,紙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蓋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將整個裝置放在陽光下。(1)本實驗存在明顯不足,請寫出一點:。(2)完善方案后進行實驗,如果蝸牛喜歡弱光,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3)若方案完善后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仍與猜想不符。對此,同學們應采取的措施是。A.放棄自己的實驗結果B.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C.不管實驗結果,直接根據(jù)假設得出結論D.適當修改實驗結果以保持與原有假設一致【答案】(1)蝸牛數(shù)量太少,實驗具有偶然性;(2)蝸牛向黑塑料袋一側移動(3)B【解析】(1)從這個實驗中可以看出:他只取了一直蝸牛,數(shù)量太少了,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2)如果蝸牛喜歡弱光,那么蝸牛會往左邊黑塑料袋一側爬去;

(3)如果方案完善后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仍與猜想不符。那么根據(jù)實事求是的原則,應該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做出假設;26.(2023七上·玉環(huán)期末)炎炎夏日,風扇為人們帶來了涼爽,風扇產(chǎn)生的風力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柯猜想可能與風扇的扇葉寬度、扇葉長度都有關系。為此他制作了幾個不同的小風扇,并用相同轉速的小風扇去吹動同一紙片(如下圖所示)。序號扇葉寬度/厘米扇葉長度/厘米紙片被吹起的角度α13730°22720°33420°(1)小柯想通過觀察紙片被吹起的角度a來比較風扇產(chǎn)生的風力大小,所以三次實驗的紙片應放置在。(2)比較1和2,可得出風扇產(chǎn)生的風力跟有關。(3)風扇產(chǎn)生的風力還可能跟有關?!敬鸢浮浚?)與扇葉距離相同(2)扇葉寬度(3)風扇轉速【解析】(1)風扇產(chǎn)生的分力可能與扇葉的寬度、扇葉長度和與扇葉距離等因素有關,本實驗中研究的是與扇葉寬度和扇葉長度的關系,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原則,需要控制與扇葉距離相同

(2)比較1和2,改變的是扇葉寬度,因此可得出風扇產(chǎn)生的風力跟扇葉寬度有關

(3)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可得知風扇產(chǎn)生的風力還跟風扇轉速有關。27.目前,鉛污染已成為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隱形殺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車尾氣、家裝飾品等。為探究鉛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科研人員將30只大小和健康狀況相近的小白鼠分為三組,實驗處理如下表。30天后,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上右圖所示。(注:醋酸鉛是一種含鉛化合物)注射劑劑量注射方法檢測方法甲?每千克體重注射10毫克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每10天檢測一次血紅蛋白含量乙含1.8%醋酸鉛的5%葡萄糖溶液丙含3.6%醋酸鉛的5%葡萄糖溶液(1)本實驗提出的問題是(2)若甲和乙為一組對照實驗,其變量為注射劑中是否含有醋酸鉛,那么,甲組應注射溶液。(3)比較圖中乙和丙兩條曲線下降趨勢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體內(nèi)鉛的含量與血紅蛋白含量之間的關系是:。(4)當假設與實驗結果不相符時,正確的做法是。A.馬上否定原假設B.修改實驗數(shù)據(jù),使結論與假設一致C.如實記錄,重新再做一次實驗【答案】(1)鉛對小白鼠健康有影響嗎(2)5%的葡萄糖溶液(3)體內(nèi)鉛含量越高,血紅蛋白下降越多(4)C【解析】(1)從題目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員想研究鉛是否對小白鼠的健康有影響;

(2)從題目中可知變量為是否有鉛,所以甲組做對照組,乙、丙做實驗組,所以甲組應注射不含鉛5%的葡萄糖溶液;

(3)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體內(nèi)鉛含量越高,血紅蛋白下降越多;

(4)考查實驗的真實性,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應該選D;28.曉麗為研究“蜜蜂粘性與溫度的關系”,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將蜂蜜分別裝入三個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內(nèi),另一瓶放在微波爐中加熱一會兒。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試管,用三支滴管分別從三個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時滴到同樣傾斜放置著的試管內(nèi)壁上,記錄各滴蜂蜜流淌到試管底部的時間并進行比較。實驗結果如下: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內(nèi)經(jīng)微波爐加熱溫度較低一般較高流淌時間較長一般較短曉麗又用其它不同品牌、不同產(chǎn)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實驗,實驗現(xiàn)象都是如此。請回答:(1)曉麗得出的結論是:。(2)這一結論可以用下列圖象中的來表示(3)在上述探究過程中,曉麗運用了轉換法,通過這種科學方法,曉麗將不能直接測量的轉換成可以測量的?!敬鸢浮浚?)(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高,蜂蜜的粘性越弱(2)B(3)蜂蜜粘性;一滴蜂蜜流淌到試管底部的流淌時間【解析】(1)從曉麗得出的結論是:(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高,蜂蜜的粘性越弱。(2)由表中實驗信息可以看出:蜂蜜的溫度越高,蜂蜜流淌時間越短,則粘性減?。挥蓤D象可知,能反應隨溫度升高粘性減小的圖象是B。因此這一結論可以用圖象中的B來表示。

(3)在上述探究過程中,曉麗運用了轉換法,通過這種科學方法,曉麗將不能直接測量的蜂蜜粘性轉換成可以測量的一滴蜂蜜流淌到試管底部的流淌時間。29.(2022七上·東陽期中)某些卵生爬行動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溫度下發(fā)育的后代性別比例有所不同,下表是科學家實驗測得的一組數(shù)據(jù),曲線表示溫度與受精卵發(fā)育雌性比例(雌性個數(shù)與總數(shù)的比值)的關系。請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溫度(C)2024262830323436種類及雌性比(%)密西西比鱷10010010090805000紅海龜000105070100100龜100904004070100100綠草蜥4950495051495051(1)性別發(fā)育不受溫度影響的生物是。(2)曲線所示的是表中哪種爬行動物性別發(fā)育與溫度的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