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12《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錄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12《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錄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12《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錄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12《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錄_第4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12《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八年級《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錄學生:八年級C班(按學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分為A、B、C層,C班即C層)任務一:熟讀課文,整體感知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一課,請大家自由閱讀三遍課文。讀的時候,可以參考下面注釋,看文章寫的什么內容,哪里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請隨時畫出。(學生自由讀課文)師:好,同學們讀完啦。我剛看了一下,有些同學在課前做了認真的預習,有些同學恐怕還沒有預習,書上很干凈。下來,大家讀了以后,首先說說,還有哪些不認識的字,或者不知道意思的詞,或者看不懂的句子。誰有什么問題呢?說一下。有沒有?大家都會啦?沒有學呢,大家都會啦?有沒有問題???你有沒有問題???(全班默不作聲,師指一個學生問)生1:沒有。師:那請你把課文朗讀一遍。(生1讀課文,有點磕磕巴巴)師:你把“念無與為樂者”后面接著的話再讀讀。生1:zhú至承天寺……師:什么至?這個字讀什么?(生1不語,師指其同桌)你說,什么“止”?生2:suì至。(生1繼續(xù)往下讀)師:“懷民亦未”什么?這個字怎么讀?生(七零八落):qǐn。懷民亦未寢。師:讀qǐn。兩個字都讀錯了,還說沒問題?誰還有其他問題?(全班還是默不作聲,師又指一個學生問)你有問題么?生3:沒有。師:沒有問題,那你也讀一遍課文。(生3讀課文)師:什么至?你讀清楚。遂(suì)至……還是讀得不流利,對課文不太熟。大家讀的時候有不懂的字詞,就要說,就要問啊,怎么都不說呢?(師又指一生讀課文,生4聲音很低地讀課文)師:剛才這個同學讀了一遍,看來大家讀得還不流暢。這樣,咱們再齊讀一遍課文。(生齊讀課文)師:這一課很短,只有85個字,咱們要讀熟,趕下課前背下來。我們看“記承天寺夜游”,從題目來說,這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生(七嘴八舌):記敘文。師:好,記敘文。那如果更具體地說,這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呢?哦,是一篇游記,游記也是記敘文的一種。那從我們學過的表達方式上看,這篇游記都用了哪些表達方式?(生默然)師:寫作的表達方式都有幾種?生5:記敘,議論,說明。師:這個同學說得基本正確。表達方式有記敘,也叫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當然還有說明,共五種。那我們現在對照著這篇課文看一看,這么短短的85個字,都用了哪些表達方式?(生默然)師:有沒有敘述,有沒有描寫,有沒有抒情,還有沒有說明?誰回答一下?都有什么表達方式?(師反復啟問,全班學生仍默不作聲,師指定一生)你說說,都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生6:呃,呃……議論。師:哪里是議論?生6:后面。師:后面是議論,也是抒情。那課文前面是什么表達方式呢?生6:呃,呃……師:誰能說一下呢?都有什么表達方式?(生默不作聲,師又指定一生回答)生7:前面是敘述。師:開頭到哪里是敘述?生7:到“欣然起行”是敘述。師:那后面接著的“念無與為樂者……”是什么?生7:抒情。師:為什么是抒情?(生7沉默不吭聲)同桌,你說這幾句是什么表達方式?生8:……師:哦,有同學說了,敘述?!霸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边@都是敘述,記敘夜游的緣由與過程。再接著,下面的句子又是什么表達方式呢?也就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边@兩句。生(七嘴八舌):描寫。師:好。記敘文一般要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那我們看看,蘇軾這篇短短的文章,有敘事,有寫景,還有議論抒情。任務二:研讀品味,體會心境師:我們首先看看文章敘述部分,到底記敘了什么事?大家一起讀這一層。(生齊讀后,師讓一生回答)生9:交代了夜游的緣由和人物。師:人物是誰呢?生9:張懷民。師:還有誰呢?生9:還有蘇軾。師:那夜游的緣由是什么呢?生9: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師:你用自己的話說說緣由是什么?生9:……師:那你看“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那天晚上,“解衣欲睡,月色入戶”,解開衣服準備睡覺,這時候月色入戶,“戶”是什么意思?哦,門,門戶。然后呢?“欣然起行”。他看見月光了,這時他的心情怎么樣呢?哦,很高興。然后,“念無與為樂者”,“念”什么意思?想到。“無與”,沒有。這是古漢語一個固定的格式,無,沒有;與,和(我),介詞“與”后面省略一個詞,是什么?“我”。這就是古漢語介賓短語省略了中心詞。沒有人和我一起“為樂”,“為”是什么意思?本來就是“做”的意思,這里可以理解為享受?!皹贰?,樂趣。這句意思就是,想著沒有和我一起享受月色樂趣的人。于是,“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什么意思?于是。他沒有多考慮,馬上就想到了誰?張懷民。張懷民睡了沒有?也沒有?!八臁保K軾幾乎沒有猶豫,就首先想到了張懷民,而張懷民“亦未寢”。為什么張懷民也沒有睡呢?這就要想一想,蘇軾“遂”想到找張懷民,張懷民是不是有一樣的心境呢?他“亦”沒有睡。從“遂”,從“亦”,我們可以看出兩個人心境相似,因為張懷民也是被貶黃州的。找到張懷民,兩人“相與步于中庭”?!爸型ァ保鞘裁匆馑??院子。兩人一起來到院中。師:我們看題目是《記承天寺夜游》,這里的敘述,就是記敘了夜游的過程。那他們來到院子后,看到了什么景物呢?大家先一起讀一下描寫景物的這幾句。(生齊讀)師:我們看,他們來到院子看到的景色,就這么三句。那這里描寫的景色是怎樣的呢?哪位同學說一下?舉手說。(生沉默,師指一生說說)生10:(聲音很小地讀這兩句原文)師:他們到院子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學勇敢一些,誰說一說?(師又指一生說)生11:庭下的水很空明……師:院子里是一個湖嗎?(生默然)那咱們一個一個詞看。“庭下”是什么意思?同桌知道不?生12:不知道。師:那剛才問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你們說都知道(笑聲)。庭下,就是庭院里。庭院里“如積水空明”,“如”是什么意思?像。“積水”呢?就是積滿的水?!翱彰鳌蹦??清澈。院子里像積水一樣清澈,是不是院子里積滿了水呢?不是。再往下看,“藻”“荇”都是水中的植物,水中的藻和荇縱橫交錯。然后,“蓋”什么意思?大概?!爸癜赜耙病蹦兀恐褡?,柏樹,影子。這句就是:大概是竹子、柏樹的影子吧。那現在說一說,描寫了怎樣的景色?(師指一生回答)生13:(生不語)師:就這么兩句,想一想,這是怎樣的景色?院子有沒有水?沒有。那這是什么呢?看前文“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來到院子里,寫的是啥?哦,寫的是月色。月色就像積水一樣清澈。下面呢?見過月光么?見過月光下的樹影么?院子里有竹子、柏樹,月光下竹子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的藻、荇一樣縱橫交錯。所以說,“水中藻、荇交橫”,實際上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罷了。兩個人到庭院里,看到了的景色有什么特點呢?幽靜,清澈,是這么一種清澈的月光下樹影交錯的景色。下來,我們根據這里的描寫,結合你平時的生活體驗,再加上你們的想象,把月光下樹影交錯的圖景,用自己的語言描寫一下。一定要加上你的想象去寫!(生寫,5分鐘)師:好啦,大家寫完了。誰把自己寫的給大家讀一讀?咱們班同學都不愛發(fā)言啊,今天還沒有人主動舉手呢。現在誰第一個舉手讀,老師有獎勵,馬上兌現。誰舉手?好,有個同學舉手啦!獎勵是她的。(掌聲)生14:明亮的月光像清澈的積水一般,水中的藻、荇交橫,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師:這個同學勇氣可嘉,今天第一個主動舉手發(fā)言,獎勵是你的。但是,基本上還是對課文描寫的一個翻譯,還需要一些想象力,加上自己的描寫。好,你們兩個舉手,你先說。生15:我們來到院子里,院子在月光照耀下,像水一樣清澈,月光下的松柏、竹子的影子,像水中的藻、荇一樣交錯,我們一起感慨人生,賞月的歡喜,漫步于院子。師:好,這個同學的描寫加了一些自己的想象,因為古人的文言文寫得比較精煉,加些想象就更能寫出景色的美了。生16:院子里的月色如積水一樣清澈,水中的藻、荇交錯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罷了。師:你也可以加一些自己的想象,把景色描寫得更細致、更美一些。誰再把自己寫的讀一下?誰能舉手?我先把獎勵給這個同學(一份余秋雨《蘇東坡突圍》的打印稿)?!覀兛矗髡呔蛯懥诉@么三句話,但是給我們描寫了一幅美麗的月景圖,既有清澈的月光,還有樹影交橫的畫面,所以,作者說像清澈的水潭一樣,非??彰?,水中好像還有水草在交錯,原來是竹柏的影子啊。師:文章敘了事,也寫了景,最后,作者抒情、議論。我們把最后三句讀一下。(生齊讀)師:哪位同學把這三句話翻譯一下?生17:哪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師:最后一個句子是一個特殊的句式。翻譯的時候要怎樣調整順序?生17:呃,呃……師:你重新把這句話翻譯一下。生17:只是缺少像我兩個這樣清閑幽靜的人罷了。師:你的翻譯是正確的。翻譯的時候,把哪些詞語提到前面來了?生17:如吾兩人。師:把“如吾兩人”放到哪個詞前面了?生17:“閑人”前面。師:正常的順序就是:“但少如吾兩人閑人者耳?!敝皇侨鄙傧裎覂蓚€這樣清閑幽靜的人罷了?!伴e人”是句子的一個中心詞,“如吾兩人”是修飾限制“閑人”的,它是屬于句子的什么成分?生18:不知道。師:賓語前面的成分是什么?修飾限制賓語的是什么?定語。這個句子就是把定語放到中心詞后面了,是定語后置句,這是個特殊句式。剛才這個同學翻譯是正確的,翻譯時按現代漢語順序做以調整。師:在這里,作者說他們兩個是“閑人”,那“閑人”是什么樣的人?生(七嘴八舌):清閑的人,悠閑的人。師:蘇軾為什么自稱是“閑人”呢?這其中蘊含的情感,需要我們細細的品味。這就需要我們簡要了解一下蘇軾當時的境況。請一個同學讀一下屏幕上這段資料?!酒溜@】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北宋大文豪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署公文?!笔墚數毓賳T監(jiān)視。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并無實權。黃州是蘇軾一生最重要的轉折點,他經受了身體、心理及生活的多重磨練,在此期間也創(chuàng)作出了《水調歌頭·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等大量流傳千古的詩文。“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課后閱讀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全面了解蘇軾被貶黃州的經過和突破)師:蘇軾寫這篇文章是哪一年?生(齊):元豐六年。師:也就是寫這篇文章的三年前,因為“烏臺詩案”,他被貶到黃州,也就是現在的湖北黃岡,做一個沒有什么職權的團練副使,還受到當地官員的監(jiān)視。我們說的東坡,也就是他在這時候取的別號。他被貶到黃州,生活困難,就在居住的東邊的坡上,開墾了一片荒地,自己種地,維持生計,所以,他就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東坡。這篇文章是蘇軾被貶三年以后寫的,我們想想:剛被貶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過了三年以后,經過時間的磨煉,這時候他的情感就不是簡單的憤怒,或者悲愁了,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為什么自稱是“閑人”呢?生19:清閑的人,被貶了沒事干,所以清閑。師:這里面只是“清閑”嗎?還有什么含義?生20:悲涼。師:蘇軾是一個想建功立業(yè)的人,因為被貶黃州,無所事事,這時候的“閑”,就好像社會把他拋棄了一樣,因而感到悲涼。還有沒有別的意思呢?在這么一種境況下,他和張懷民一樣,都是被貶黃州的,卻還有心情欣賞月色。這樣的“閑人”,還有什么含義?你說說,說錯也沒關系的,學習嘛。生21:豁達樂觀。師:你說他為什么是豁達樂觀的?生21:他被貶了,看到美景,還會贊美,欣喜,說明他豁達樂觀。師:就是說,他身處逆境,卻并不消沉下去,看到美好的月色,他欣欣然地和張懷民一起去欣賞,就是文章中間描寫的庭院中的景色。蘇軾不像一般人一樣,對美麗的月色會沒有多大的感覺,他是一個文人雅士,即使受到了被貶黃州這么大的打擊,還有雅趣去賞月。師:因此,我們看“閑人”,既是無事可干的清閑的人,也自嘲是不像世人忙忙碌碌的閑游的人,另外,還是文人雅士具有閑情雅致的人,其中自然也有豁達樂觀的情緒。所以,這里的“閑人”,所表達的情感是多種多樣的,是豐富而微妙的一種心境,這種情感是很復雜的。我們回顧一下,這里的“閑人”最少有表達了幾層情感?生(齊):三層。師:三層。第一層,就是表面清閑、悠閑的人;第二層,被貶無法參與社會活動,閑居閑游的自嘲、悲涼之情;第三層,作為文人雅士的這種雅趣;當然還有剛才同學說的豁達樂觀的心情。因此,這里體現出來的感情是非常豐富而微妙的。下來,我們把這課再讀一遍,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情感。(生讀課文)師:合起書本,背誦一遍。(生齊背課文)師:從這么一篇短文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蘇軾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想要全面了解蘇軾,先看一看林語堂是怎樣評價蘇軾的?!酒溜@】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林語堂(欲知詳情,請課外閱讀林語堂《蘇東坡傳》一書)師: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林語堂的這段評價。生22: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師:林語堂的評價中哪一句話與這一課有關?生(齊):一個月夜徘徊者。師:蘇東坡是一個非常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