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魯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59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根據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判斷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史料實證”的是。
。核心素養(yǎng)。
內涵。
唯物史觀。
通過唯物史觀對所認識的史事全面客觀進行考察。
時空觀念。
將所認識的史事置于具體的時空條件下進行考察。
史料實證。
依據可靠的史料作為證據對史事進行推理和論證。
歷史解釋。
所有歷史敘述本質上都是對一種過去事情的解釋。
家國情懷。
任何歷史闡釋都蘊含一定的價值判斷和人文情懷。
A.北宋時期平民畢昇最早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B.《金史》中提到“火炮”,說明火藥應用于戰(zhàn)爭C.“四大發(fā)明”是古代中國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D.指南針傳入西方,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與世界市場的形成2、在紙張未出現之前;文書;信件一般都寫在竹簡上。為了防止簡牘在傳遞過程中被人私啟竊看,遂將竹簡捆好后用泥封在結繩處,并在泥上加蓋印章。這塊打上印章的泥團,就是封泥,亦稱“泥封”,被人形象地稱為是“簡牘之鎖”。泥的表面,有深深的印章鈐痕,常見的是官璽、官印。結合下圖,下列有關“封泥”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考證古文字,有裨六書”B.“考見古代官制以補史乘之佚”C.“刻畫精善,考見古藝術”D.“須憑泥封以考見古代之官文”3、下表為明末清初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論和思想。據此可知,當時()。思想家言論和思想張履祥提出無論為農為士者,均須耕讀相兼。耕則力耕,學則力學,須知“讀而廢耕,饑寒交至,耕而廢讀,禮義遂亡”。顏元重視“習行”,要求學生學習農學知識,認為勞動能“治心"“修身”,“君子之處世也,甘惡衣粗食,甘艱苦勞動,斯可以無失矣”。孫奇逢在《孝友堂家訓》中言及“樊遲問稼"時,對子孫提出了“不有耕者,無以佐讀者”的觀點,寄望子孫以耕讀傳家。
A.士人開始投身于基層教化B.存在耕讀相兼的教育思想C.儒學已經逐漸向基層滲透D.盛行禮法結合的理學教育4、亞里士多德等人本是西方古典哲學家,可是在他們的著作被從阿拉伯文譯成拉丁文前,西方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哲學家。阿拉伯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成就對西方影響巨大,它點燃了西方智慧的火炬,促進了歐洲自然科學的建立。這表明()A.阿拉伯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頭B.阿拉伯哲學比歐洲哲學更加先進C.阿拉伯是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D.阿拉伯帝國文化對世界貢獻巨大5、二戰(zhàn)后,在英國,因社會需要而相繼出現了三波次的移民進入浪潮,即第一波次是來自東歐、意大利等地的白種移民,第二波次是來自愛爾蘭的移民,第三波次是主要來自英屬殖民地與英聯邦國家及地區(qū)的有色人種移民。至1965年底,定居英國的有色人種移民已達85萬人。這種現象()A.是戰(zhàn)后英國經濟恢復的根源B.加劇了英國本土的社會問題C.說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失靈D.敦促英國政府完善福利制度評卷人得分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6、史實: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
推論:荷馬史詩是歐洲第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明清時期,形成了一個積累大量財富的商人群體一-淮揚鹽商??登觊g,“奢靡風習創(chuàng)于鹽商”,揚州地區(qū)物質繁榮、名流薈萃,周邊乃至全國都追慕揚州,以至作事軒昂,向日“揚氣”盡事奢華也。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國人的時髦打扮已變成“短衫窄褲,頭戴小草帽,口銜煙卷,時辰表鏈,特掛胸前”。甲午戰(zhàn)爭前,即便是內地甚至某些鄉(xiāng)村,日用洋貨也有所流行。洋貨成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揚氣”今則竟曰“洋氣”了?!幾詫O燕京《晚清社會風尚研究》材料二20世紀末,中國百姓生活中,電話從“搖著打”到“走著打”,汽車從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飾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可供選擇的服飾多了。將服飾產品打造成國內甚至國際品牌,成了眾多服飾廠家的經營訴求。世界服裝藝術中的中國元素也得到更多體現?!幾試啦椤?0世紀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史》等(1)材料一中的“洋氣”指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從“揚氣”變?yōu)椤把髿狻钡脑颉?/p>
(2)對比材料一與材料二,對比中國人在對外態(tài)度上有何進步。你認為影響社會生活風尚的因素有哪些。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藝復興以來,歐洲人開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熱潮,將從全世界搜羅、掠奪的奇珍異寶帶到了歐洲。大量私人收藏的發(fā)展,為博物館的藏品積累做了準備。17世紀開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響之下,許多皇室和貴族的收藏品開始對部分公眾開放參觀.1683年,牛津大學通過接收英國貴族阿什莫林捐贈的各種器物和動、植礦物標本建立了阿什英林博物館,這是世界上第一間永久向公眾和學者開放的博物館,并成為牛津大學的科學研究中心?!幾猿赜烂贰豆膊┪镳^在歐洲的起源》材料二晚清人視“博物院"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槍炮、科學發(fā)明、水火電氣等對困強御辱“有用”的東西,譬如京師同文館下屬的教學輔助設施——科學博物館。甲午戰(zhàn)后,日本明治維新的顯著成果給中國知識階層沉重警示,博物館被賦予開啟民智的歷史使命.1905年,張謇創(chuàng)辦我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他認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跡,啟發(fā)未來”。民國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歷史之,傳承,而歷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觀感”宗旨開設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相繼成立,藏品多來自清廷內府,以歷史古物為主,參觀人數眾多?!幾岳铒w由“集新”到“集舊":中國近代博物館的一一個演進趨向》(1)根據材料一并結臺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歐洲公共博物館興起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中國博物館的發(fā)展趨勢并簡析原因。
(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博物館的文化功能。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擺脫英屬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馬”合并后;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與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經濟等多項政策上很快就產生嚴重的分歧。雙方多次協商未果,導致新加坡最終在1965年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獨立。世界對于新加坡是否能繼續(xù)存在表示疑問。
材料二新加坡改革大事記。
。經濟。
設立經濟發(fā)展局;開發(fā)裕廊;紅山等工業(yè)園區(qū);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和服務業(yè)。
政府機構。
成立廉政公署。
社會。
創(chuàng)立公積金制度;成立建屋發(fā)展局;負責建筑所有的政府住屋,廉價提供給民眾。
教育。
決定使用英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
法律;習俗。
嚴厲處罰隨地吐痰;嚼口香糖、喂養(yǎng)鴿子、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吸煙和說粗話臟話;倡導的行為:微笑、禮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廁所主動沖水。
外交。
1967年8月新加坡積極協助成立并加入東盟。
材料三新加坡提倡“亞洲價值觀”;認為亞洲國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價值觀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對西方國家對他專制的批評不加理會,認為西方民主不能強加給亞洲人民。
——據網絡資源整理。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加坡改革的背景。
(2)依據材料二、三,結合所學知識,簡要闡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處。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先秦時期是古代中國民族精神構建的時代?!抖Y記·禮運》語謂:“圣人耐(能)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薄吨芤住で浴は髠鳌氛Z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人們從天象而感悟人道,認為人應當像自然的運行那樣生生不息,不斷前進。《禮記·中庸》所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種精神,在先秦時期常常被稱為“中和”或“和合”。宋儒在學術上堅持求新,張載認為“學貴心悟,守舊無功”。當然,理學家也會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操等熔鑄其中。這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包容與創(chuàng)新的民族特色?!幾脏崕熐稓v史視野下的中華民族精神》材料二15世紀以來,西歐人拿來中國的一些科技發(fā)明,充分發(fā)揮這些發(fā)明的潛能,并將它們用于海外擴張。這種擴張反過來又引發(fā)更多的技術進步和制度變化,最終結果是歐洲中世紀文明轉變?yōu)楝F代文明。17—18世紀,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在歐洲知識界和上層社會得到了流傳和宣揚,成為伏爾泰等啟蒙運動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國歷史上傳統(tǒng)的仁君統(tǒng)治和大一統(tǒng)的思想,更是主張開明君主專制的啟蒙思想家反對歐洲王權所追求的社會楷模。——摘編自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1)據材料一;概括先秦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結合所學知識,以宋明理學為例,說明文化的“包容與創(chuàng)新”。
(2)根據材料二,概述中國元素為世界文明的轉變所做的貢獻。11、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物;成為公眾歷史記憶的重要載體。
(1)圖反映的文物按時代先后順序排列(填寫字母)
B→()→D→()→()→()
(2)某學生擬定了一份歷史研究主題清單;請為他推薦一項最適合的文物史料(填寫字母)。
。研究主題。
推薦文物。
①最后盛世的隱憂。
②科技領先的王朝。
③分裂動蕩中的民族融合。
④封建盛世的政治與文化。
⑤大一統(tǒng)帝國的形成。
⑥等級森嚴的社會生活。
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率領希臘聯軍東征。經過多場激烈的戰(zhàn)斗,他于公元前330年滅亡了領土范圍包括埃及和巴比倫在內的波斯帝國。此后,亞歷山大的軍隊一直進軍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個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幾詶顚幰?、朱漢國主編《世界歷史》材料二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屠殺的平民多達25萬人。波斯帝國戰(zhàn)敗投降后,亞歷山大仍然縱兵燒殺擄掠,將富麗堂皇的波斯宮殿付之一炬。最后擄走的黃金數量驚人,需要5000頭駱駝和2萬頭騾子馱運。亞歷山大在進軍途中,建立了許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就是那時興建的。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臘文化的影響。材料三羅馬帝國將各個文明匯聚成大河。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它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客觀上維系了羅馬帝國的存在,維護了地區(qū)和平,促進羅馬帝國的強盛。同時羅馬使原來隔絕的地區(qū)開始有了交流,東西方文明交流進一步頻繁。(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亞歷山大是以何種方式進行擴張的。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亞歷山大遠征的性質和對東西方國家產生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馬帝國統(tǒng)治的影響。
(4)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認識。13、【移民與社會發(fā)展】材料一黑人的第一次大遷徙始于一戰(zhàn)爆發(fā)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機爆發(fā)后遷徙開始減緩。約150萬黑人由南部農村遷往城市。這些黑人主要從佛羅里達、佐治亞、南卡羅來納和弗吉尼亞等州遷出,主要遷往東北部與中西部——這與一戰(zhàn)期間和20年代這兩個地區(qū)的工業(yè)發(fā)展密切相關。二戰(zhàn)后遷徙黑人中人數最多的年齡段仍為20-24歲,占遷徙人口總數的19%。遷徙黑人的男女性別比率為107∶100,而同期美國黑人男女的總體性別比率為93∶100。遷徙者的性別比率因遷徙距離之遠近而有差異,一般來說,遷徙得越遠,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這一時期,如在25—29歲的遷徙者中,有12%的人受過高等教育。黑人的第一次大遷徙始于一戰(zhàn)爆發(fā)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機爆發(fā)后遷徙開始減緩。約150萬黑人由南部農村遷往城市。這些黑人主要從佛羅里達、佐治亞、南卡羅來納和弗吉尼亞等州遷出,主要遷往東北部與中西部——這與一戰(zhàn)期間和20年代這兩個地區(qū)的工業(yè)發(fā)展密切相關。二戰(zhàn)后遷徙黑人中人數最多的年齡段仍為20-24歲,占遷徙人口總數的19%。遷徙黑人的男女性別比率為107∶100,而同期美國黑人男女的總體性別比率為93∶100。遷徙者的性別比率因遷徙距離之遠近而有差異,一般來說,遷徙得越遠,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這一時期,如在25—29歲的遷徙者中,有12%的人受過高等教育?!幾院\山《美國研究》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區(qū)的黑人一半來自南部。北部城市——紐約、費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區(qū)形成。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過了南部幾個大城市,成為美國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興黑人中產階級以紐約哈萊姆黑人區(qū)為中心開展了一場旨在通過藝術作品反映黑人心聲、表達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國的決心的運動。在馬庫斯·加維領導下興起的黑人民族主義運動,主張“回非洲去”,建立一個強大的黑人國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擺脫種族主義枷鎖的強烈愿望,成為60年代“黑人權利”運動的先聲。材料二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區(qū)的黑人一半來自南部。北部城市——紐約、費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區(qū)形成。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過了南部幾個大城市,成為美國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興黑人中產階級以紐約哈萊姆黑人區(qū)為中心開展了一場旨在通過藝術作品反映黑人心聲、表達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國的決心的運動。在馬庫斯·加維領導下興起的黑人民族主義運動,主張“回非洲去”,建立一個強大的黑人國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擺脫種族主義枷鎖的強烈愿望,成為60年代“黑人權利”運動的先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黑人大遷徙運動的特點。
(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黑人大遷徙運動對美國社會的影響。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鴉片戰(zhàn)爭時期,《四洲志》《英吉利紀略》《海國四說》等,有很多關于西方國家圖書館情況的記載。鴉片戰(zhàn)爭時期,《四洲志》《英吉利紀略》《海國四說》等,有很多關于西方國家圖書館情況的記載。1876年,出使歐洲的郭松燾在日記中寫到:“游大學堂一,名曰波里安,藏書五十余萬冊”;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記續(xù)刻》中寫到:“法國有書樓五百所,藏書四百五十九萬八千冊;英國有書樓二百所,藏書二百八十七萬二千冊”1892年,早期維新派代表鄭觀應主張“宜飭各直省督、撫于各廳、州、縣分設書院,購中外有用之書,藏貯其中,派員專管。”1895年,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寫到:“州縣鄉(xiāng)鎮(zhèn),皆設書藏,以廣見聞,則人才不可勝數也。"1898年,湖南常德的明達學會在其章程中寫到:“西國郡邑,皆設藏書樓故異才日出,學術日新?!?902年,清政府頒布《學堂章程》,明文規(guī)定:“《大學學堂應附屬圖書館一所》廣羅中外古今圖書?!?904年,浙江紹興紳士徐樹蘭創(chuàng)辦古越藏書樓,是私人近代化圖書館的代表。1905年,湖南成立第一所官辦圖書館,此后,各省相繼建立公共圖書館?!獡惲痢肚迥┙瘓D書館的興起》整理1850年,歐洲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案在英國誕生。該法規(guī)定,經地方納稅人投票同意可以使用地方稅設立公共圖書館。1893年,英國議會對該法案做出修正,允許地方政府有權決定設立公共圖書館。1871年德國統(tǒng)一之后,其公共圖書館運動得到發(fā)展,1924年成立德國公共圖書館協會,擁有450家圖書館會員。在社會和政治相對穩(wěn)定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1882年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歐仁·莫雷爾發(fā)起公共圖書館運動,1906年在他的倡議下成立了法國圖書管理員協會,公共圖書館在法國順利發(fā)展??傮w來說,到20世紀初,歐洲已經普遍建立起公共圖書館體系,這與政府的公共屬性和社會職能是分不開的。材料二1850年,歐洲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案在英國誕生。該法規(guī)定,經地方納稅人投票同意可以使用地方稅設立公共圖書館。1893年,英國議會對該法案做出修正,允許地方政府有權決定設立公共圖書館。1871年德國統(tǒng)一之后,其公共圖書館運動得到發(fā)展,1924年成立德國公共圖書館協會,擁有450家圖書館會員。在社會和政治相對穩(wěn)定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1882年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歐仁·莫雷爾發(fā)起公共圖書館運動,1906年在他的倡議下成立了法國圖書管理員協會,公共圖書館在法國順利發(fā)展??傮w來說,到20世紀初,歐洲已經普遍建立起公共圖書館體系,這與政府的公共屬性和社會職能是分不開的。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把晚清近代化圖書館的興起分為幾個階段,并說明劃分的依據。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近代歐洲公共圖書館興起的原因和影響。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2題,共6分)15、中國古代;各地方言與“官話”并行并不斷演變,折射著社會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據《中國歷史地理概述》等整理根據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寫出關于中國古代語言演進的兩條結論,并聯系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依據。16、自古以來;人類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fā)展,并在遷徙過程中帶來不同文化的交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從圖中選取一組人口遷移路線,概括指出其路線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15分)17、歷史語境中的語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紀;英語主要是英格蘭人的語言。到18世紀中后期,英語已擴展到英國的殖民地,并在國際商貿活動中廣泛使用。二戰(zhàn)后,英語逐漸超越其他語言,成為科教領域和眾多國際組織的通用語言,被稱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
(2)閱讀材料二,分析英語發(fā)展成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的歷史原因。18、閱讀材料,探討在西方文化及價值觀沖擊下,中國青少年應該如何把握思想觀念的定位。19、美國將選擇孔子代表“世界傳統(tǒng)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B【分析】【詳解】
據“史料實證”的內涵分析可知,二十四史之一的《金史》是文獻史料,通過對其記載的史實即“火炮”的應用等分析得出其火藥武器,進而推理出當時人們已將火藥應用于戰(zhàn)爭的結論,這一過程屬于史料實證,即用可靠的史料作為論據對史事進行推理和論證,B正確;“北宋時期平民畢昇最早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沒有加入史料證據,只是對歷史事實的陳述,A錯誤;“四大發(fā)明是古代中國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沒有提供史料,不是史料實證,C不符題意;“指南針傳入西方,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與世界市場的形成”是史實陳述,沒有提供史料證據,不屬于“史料實證”,D排除。2、D【分析】【詳解】
“泥封”是“簡牘之鎖”,常用于紙張未出現之前的文書、信件,并非所有的古代官文的研究都必須借助“泥封”,D項符合設問要求,選D;古人使用“泥封”是在紙張未出現之前,即漢代以前,所以“泥封”可以用來考證古文字和六書等造字方法,A項不符合題意;由于泥封常用官璽、官印,所以“泥封”的研究可以考見古代官制,能夠用來以補充史書佚失未錄的內容,B項不符合題意;通過觀察材料例證,可見“泥封”具有刻畫精善的特點,有助于研究古代書法藝術,C項不符合題意。3、B【分析】【詳解】
張履祥提出耕讀相兼、顏元要求學生學習農學知識、孫奇逢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著名思想家如張履祥、顏元和孫奇逢寄望子孫以耕讀傳家,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都主張實行“耕讀”教育,B項正確;“開始”用詞不準確,材料為明末清初,之前已有士人注重基層教化,排除A項;宋朝理學家注重儒學的世俗化,儒學向基層滲透,再者僅通過三位思想家的觀點,沒有基層的表現的史料,無法說明儒學已經逐漸向基層滲透,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耕讀”的關系,并不是“禮法”,排除D項。故選B項。4、D【分析】【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阿拉伯帝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保存并傳播古典哲學,為文藝復興、科學革命提供了文化支持,促進了西方文化思想的發(fā)展和轉型等,表明阿拉伯帝國文化對世界貢獻巨大,D項正確;據所學,歐洲文化的源頭是古代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非阿拉伯文化,排除A項;材料沒有比較阿拉伯哲學和歐洲哲學,不能得出阿拉伯哲學比歐洲哲學更加先進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沒有特別強調阿拉伯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貢獻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5、B【分析】【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zhàn)后(世界)。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二戰(zhàn)后向英國移民的主體有歐洲白人,也有殖民地的有色人種,這會加劇英國本土內的民族、種族矛盾,B項正確;“根源”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沒有體現國家宏觀調控如何實施,排除C項;二戰(zhàn)后,英國建立了福利國家,這并不能有效緩解大量移民的問題,排除D項。故選B項。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6、B【分析】【詳解】
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是關于荷馬史詩內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馬史詩的地位,因此史實和推論邏輯不符,錯誤。三、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7、略
【分析】【詳解】
(1)洋氣:根據材料一中“短衫窄褲;頭戴小草帽,口銜煙卷”,“洋貨成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可知,“洋氣”指西方的生活時尚。原因:根據材料一中“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國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列強入侵;根據“內地甚至某些鄉(xiāng)村,日用洋貨也有所流行”可知,西方商品的輸入;根據材料一中“洋氣”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影響。
(2)進步:根據材料二中“將服飾產品打造成國內甚至國際品牌,成了眾多服飾廠家的經營訴求。世界服裝藝術中的中國元素也得到更多體現”,對比材料一中“短衫窄褲,頭戴小草帽,口銜煙卷,時辰表鏈,特掛胸前”,“洋貨成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等信息可知,與19世紀后期,中國人被動接受西方文化和簡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不同,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人積極主動學習并融入世界。因素:綜合材料一、二與相關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影響社會生活風尚的因素主要有,時代特征,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外來影響等?!窘馕觥浚?)“洋氣”:西方生活時尚。原因:西方列強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輸入;西方文化的影響。
(2)進步:19世紀后期,中國人被動接受西方文化和簡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人積極主動學習并融入世界。因素:時代特征,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外來影響。8、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一“文藝復興以來;歐洲以開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熱潮,將從全世界搜羅;掠奪的奇珍異寶帶到了歐洲”可得出文藝復興推動歐洲探索海外世界;歐洲對外殖民擴張和掠奪;根據材料一“大量私人收藏的發(fā)展,為博物館的藏品積累做了準備”可得出,私人收藏的發(fā)展;根據材料一“17世紀開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響之下,許多皇室和貴族的收藏品開始對部分公眾開放參觀”可得出,啟蒙運動傳播了平等思想;根據材料一“這是世界上第一間永久向公眾和學者開放的博物館,并成為牛津大學的科學研究中心”可得出,科學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2)趨向:根據材料二“晚清人視‘博物院’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槍炮;科學發(fā)明、水火電氣等對困強御辱‘有用’的東西甲午戰(zhàn)后,日本明治維新的顯著成果給中國知識階層沉重警示,博物館被賦子開啟民智的歷史使命?!薄懊駠⒑?,‘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歷史之傳承,而歷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觀感’宗旨開設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相繼成立歷史古物為主”并結合所學可知,發(fā)展趨勢是:從展示工業(yè)文明成果走向展示歷史文物;走向獨立和專業(yè)發(fā)展;公共性不斷增強;民族性不斷增強。原因:根據材料二“甲午戰(zhàn)后,日本明治維新的顯著成果給中國知識階層沉重警示”“張謇創(chuàng)辦我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民國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歷史之傳承,而歷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觀感宗旨開設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相繼成立”并結合所學可從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救亡圖存的需要;愛國意識進一步覺醒,西學東漸不斷深入;知識分子的推動,對西方文明的反思;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進行分析回答。
(3)根據材料一“并成為牛津大學的科學研究中心”、材料二“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歷史之傳承,而歷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觀感”“以歷史古物為主”并結合所學從推動科學文化研究;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激發(fā)愛國熱情與民族自信;傳承和和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保護文化遺產進行分析?!窘馕觥浚?)原因:文藝復興推動歐洲探索海外世界;歐洲對外殖民擴張和掠奪;私人收藏的發(fā)展;啟蒙運動傳播了平等思想;科學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2)趨向:從展示工業(yè)文明成果走向展示歷史文物;走向獨立和專業(yè)發(fā)展;公共性不斷增強;民族性不斷增強。原因: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救亡圖存的需要;愛國意識進一步覺醒;西學東漸不斷深入;知識分子的推動;對西方文明的反思;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
(3)功能:推動科學文化研究;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激發(fā)愛國熱情與民族自信;傳承。
和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保護文化遺產。9、略
【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1)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提取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一概括新加坡改革的背景:擺脫英屬殖民地地位;新加坡在1965年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獨立;新加坡國土面積?。蛔匀毁Y源缺乏,世界對于新加坡是否能繼續(xù)存在表示疑問。
(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材料二;三新加坡改革的具體措施;從經濟、政治、社會、教育、法律、習俗、外交等方面總結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處。
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加坡改革·背景和措施【解析】(1)剛擺脫殖民統(tǒng)治;求發(fā)展鞏固獨立成當務之急;“星(新)馬分治”;國?。蛔匀毁Y源缺乏。(6分)
(2)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注重發(fā)揮政府社會職能,以保障民生;注重政府廉政建設;依法治國;重視教育,強調國民素質的提高;積極依托區(qū)域優(yōu)勢,走區(qū)域經濟集團化道路;堅定地走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不照搬西方模式。(言之成理,任意三點9分)10、略
【分析】【詳解】
(1)基本內涵:根據“圣人耐(能)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得出天下一家的統(tǒng)一精神;根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得出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根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得出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包容: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宋明理學融合先秦以來中國內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來佛教思想的精華;以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包含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學術觀點不同的流派。創(chuàng)新主要是形成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使儒學更具思辨性和哲學性。
(2)貢獻:根據“15世紀以來,西歐人拿來中國的一些科技發(fā)明,充分發(fā)揮這些發(fā)明的潛能,并將它們用于海外擴張。這種擴張反過來又引發(fā)更多的技術進步和制度變化,最終結果是歐洲中世紀文明轉變?yōu)楝F代文明”得出中國先進的科技成果為歐洲開辟新航路和海外擴張、科技的發(fā)展以及資產階級文化的傳播提供了重要條件;根據“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在歐洲知識界和上層社會得到了流傳和宣揚,成為伏爾泰等啟蒙運動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國歷史上傳統(tǒng)的仁君統(tǒng)治和大一統(tǒng)的思想,更是主張開明君主專制的啟蒙思想家反對歐洲王權所追求的社會楷?!钡贸鲋袊娜鍖W思想成為他們作為批判專制王權,提出民主政治等主張的重要依據?!窘馕觥浚?)基本內涵:天下一.家的統(tǒng)一精神;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包容:融合先秦以來中國內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來佛教思想的精華;以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包含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學術觀點不同的流派。
創(chuàng)新:形成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使儒學更具思辨性和哲學性。
(2)貢獻:中國先進的科技成果為歐洲開辟新航路和海外擴張、科技的發(fā)展以及資產階級文化的傳播提供了重要條件;中國的儒學思想成為他們作為批判專制王權,提出民主政治等主張的重要依據。11、略
【分析】【詳解】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步輦圖》是唐朝時期的作品;列鼎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軍機處是在清朝時期設置的;北魏文官像是在魏晉時期出現的;活體字印刷術出現于北宋;兵馬俑出現于秦朝。
(2)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知識可知,最后盛世的隱憂指的是清朝,因此軍機處符合題意;科技領先的王朝指的是宋朝,因此活體字印刷術符合題意;分裂動蕩中的民族融合指的是魏晉南北朝,因此北魏文官像符合題意;封建盛世的政治與文化指的是唐朝,因此《步輦圖》符合題意;大一統(tǒng)帝國的形成指的是秦朝,因此兵馬俑符合題意;等級森嚴的社會生活指的是西周,因此列鼎符合題意?!窘馕觥浚?)F;A、E、C
(2)C、E、D、A、F、B12、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率領希臘聯軍東征。經過多場激烈的戰(zhàn)斗建立了一個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可得出亞歷山大率領希臘聯軍遠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2)根據材料二“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屠殺的平民多達25萬人亞歷山大仍然縱兵燒殺擄掠”,可得出,亞歷山大遠征的性質是:具有侵略性質。從消極和積極兩方面敘述亞歷山大遠征對東西方國家產生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羅馬帝國將各個文明匯聚成大河。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它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客觀上維系了羅馬帝國的存在,維護了地區(qū)和平,促進羅馬帝國的強盛”,并結合所學可知,羅馬帝國統(tǒng)治的影響是:使地中海地區(qū)保持了比較長期的和平。帝國境內不同地區(qū)經濟文化聯系不斷加強,奴隸制商品貿易不斷發(fā)展。根據材料三“同時羅馬使原來隔絕的地區(qū)開始有了交流,東西方文明交流進一步頻繁”,可得出,羅馬帝國統(tǒng)治的影響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進一步交流。
(4)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文明交流意義、大國擴張只是文明交流的一種形式及對文明交流的態(tài)度等方面認識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窘馕觥浚?)方式:亞歷山大率領希臘聯軍遠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2)性質:具有侵略性質。
影響:一方面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另一方面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
(3)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使地中海地區(qū)保持了比較長期的和平。帝國境內不同地區(qū)經濟文化聯系不斷加強,奴隸制商品貿易不斷發(fā)展。東西方文明交流進一步頻繁。
(4)文明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地經濟文化聯系的加強和發(fā)展。大國擴張只是文明交流的一種形式。應該促進文明文化的和平交流。13、略
【分析】【詳解】
(1)特點:根據材料一“黑人的第一次大遷徙始于一戰(zhàn)爆發(fā)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機爆發(fā)后遷徙開始減緩。”可推出持續(xù)時間長;根據材料一“。約150萬黑人由南部農村遷往城市。這些黑人主要從佛羅里達;佐治亞、南卡羅來納和弗吉尼亞等州遷出”可推出數量大;根據材料一“主要遷往東北部與中西部”可推出從南向北;根據材料一“約150萬黑人由南部農村遷往城市?!笨赏瞥鲇赊r村遷往城市;根據材料一“二戰(zhàn)后遷徙黑人中人數最多的年齡段仍為20-24歲,占遷徙人口總數的19%。遷徙黑人的男女性別比率為107∶100,而同期美國黑人男女的總體性別比率為93∶100。”可推出年齡年輕化;男性居多;根據材料一“這一時期,如在25—29歲的遷徙者中,有12%的人受過高等教育。”可推出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響:可從經濟發(fā)展、戰(zhàn)爭、人口格局等角度進行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適應美國經濟發(fā)展和滿足戰(zhàn)爭需要;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美國南北人口結構和黑人聚居區(qū)布局;促進美國北方城市化;推動黑人階層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國社會進程;根據材料二“一批新興黑人中產階級以紐約哈萊姆黑人區(qū)為中心開展了一場旨在通過藝術作品反映黑人心聲、表達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國的決心的運動?!笨赏瞥龃呱朔从澈谌诵穆暤奈乃噭?chuàng)作潮流;根據材料二“在馬庫斯·加維領導下興起的黑人民族主義運動,主張‘回非洲去’,建立一個強大的黑人國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擺脫種族主義枷鎖的強烈愿望,成為60年代‘黑人權利’運動的先聲?!辈⒔Y合所學可推出一定程度上激化種族對抗,引發(fā)社會動蕩不安;反對種族主義的民族運動興起并促進美國民權運動的發(fā)展;導致南方勞動力減少,從而影響南方經濟?!窘馕觥?1)特點:持續(xù)時間長;數量大;從南向北;由農村遷往城市;年齡年輕化;男性居多;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響:適應美國經濟發(fā)展和滿足戰(zhàn)爭需要;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美國南北人口結構和黑人聚居區(qū)布局;促進美國北方城市化;推動黑人階層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國社會進程;催生了反映黑人心聲的文藝創(chuàng)作潮流;一定程度上激化種族對抗,引發(fā)社會動蕩不安;反對種族主義的民族運動興起并促進美國民權運動的發(fā)展;導致南方勞動力減少,從而影響南方經濟。14、略
【分析】【詳解】
(1)階段和依據:依據材料“鴉片戰(zhàn)爭時期;《四洲志》《英告利紀略》《海國四說》等,有很多關于西方國家圖書館情況的記載”,得出鴉片戰(zhàn)爭時期,介紹西方國家圖書館;依據材料“1876年,出使歐洲的郭松燾在日記中寫到”,得出洋務運動時期,重提西方國家圖書館;依據材料“1895年,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寫到”,得出維新運動時期,主張設置圖書館,以廣見聞;依據材料“1902年,清政府頒布《學堂章程》,明文規(guī)定”,得出晚晴新政改革時期,國家推動,私人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相繼成立。
(2)原因:依據材料“1850年;歐洲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案在英國誕生”,得出國家立法的推動;從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分析,得出工業(yè)革命的影響;依據材料“1871年德國統(tǒng)一之后在社會和政治相對穩(wěn)定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得出政局穩(wěn)定;依據材料“這與政府的公共屬性和社會職能是分不開的”,得出政府的公共屬性和社會職能。
影響:從對民眾的文化分析,得出有利于提升民眾的知識文化水平;從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角度分析,得出反映資產階級政府對社會治理的加強,具有引導社會風氣、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從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分析,得出為世界其他地區(qū)公共圖書館的建立提供借鑒?!窘馕觥?1)階段和依據:鴉片戰(zhàn)爭時期;介紹西方國家圖書館;洋務運動時期,重提西方國家圖書館;維新運動時期,主張設置圖書館,以廣見聞;晚晴新政改革時期,國家推動,私人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相繼成立。
(2)原因:國家立法的推動;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政局穩(wěn)定;政府的公共屬性和社會職能。
影響:有利于提升民眾的知識文化水平;反映資產階級政府對社會治理的加強,具有引導社會風氣、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為世界其他地區(qū)公共圖書館的建立提供借鑒。四、論述題(共2題,共6分)15、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①結論:根據“雅言(西周王畿一帶王室所用方言)成為貴族通用的‘標準音’”“(隋唐)長安音逐漸成為正統(tǒng)”;概括得出:官話的演進體現了統(tǒng)治者的意志。依據:根據所學可知,西周王畿一帶是都成所在地,長安是隋唐時期的都城,說明各朝代;政權都將都城一帶的方言確定為正統(tǒng)語言。②結論:根據“雅言(西周王畿一帶王室所用方言)成為貴族通用的‘標準音’”、“(戰(zhàn)國)雅言失去標準音地位,各諸侯國‘言語異聲’”、“(隋唐)長安音逐漸成為正統(tǒng)”,概括得出語言的演進與政局的變化密切相關。依據:根據所學可知,西周、隋唐統(tǒng)一時期有統(tǒng)一的“官話”,語言融合步伐加快;戰(zhàn)國、南北朝時期等分裂時期語言不統(tǒng)。任意兩條,言之成理即可。
【點睛】【解析】(1)示例(任意兩條;言之成理即可。)
①結論:官話的演進體現了統(tǒng)治者的意志。
依據:各朝代;政權都將都城一帶的方言確定為正統(tǒng)語言。
②結論:語言的演進與政局的變化密切相關。
依據:統(tǒng)一時期有統(tǒng)一的“官話”;語言融合步伐加快;分裂時期(如戰(zhàn)國時期;南北朝時期)語言不統(tǒng)。
③結論:語言的地域分布與地區(qū)社會發(fā)展狀況密切相關。
依據:漢代南北發(fā)展差異較大;形成南北兩派方言;魏晉以后南方發(fā)展加快,南方方言的地位提高。
④結論:人口流動;民族交融促進語言融合、傳播。
依據:漢代官話隨著疆域擴展向周邊擴展;魏晉以來北方人口南遷;帶動北方方言向南方擴展并與南方方言交融。
⑤結論:語言的演進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
依據:古代早期各地方言多樣化,隨后逐漸融合,統(tǒng)一趨勢明顯。1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地圖信息;可選取非洲人口遷移路線,即第4條路線:非洲人向美洲遷移。闡釋:結合所學,從黑人奴隸貿易的原因和影響進行分析,具體可從新航路的開辟之后,歐洲國家在美洲奴役屠殺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減少,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奴隸貿易興起;非洲移民為美洲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勞動力,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使非洲人口大量減少,加劇了非洲的貧困落后等進行說明。(若學生答案不拘所給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師須酌情給分。)
【點睛】【解析】(1)歐洲(第1;2、3條路線):西歐人向南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遷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委托轉讓公司協議
- 商超布展合作協議
- 《雅思閱讀技巧》課件
- 2025版五星酒店廚師長職位競聘與特聘合同書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商用蘑菇殺菌設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便攜式ALD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氧化鈮蒸發(fā)材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磁力鎖支架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手語口譯服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非接觸式26G高頻雷達物位計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化學-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屆高三調研考試(三)試題和答案
- 智慧農貿批發(fā)市場平臺規(guī)劃建設方案
- 林下野雞養(yǎng)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3年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真題
- Python編程基礎(項目式微課版)教案22
- 01J925-1壓型鋼板、夾芯板屋面及墻體建筑構造
- 欠電費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區(qū)數學選擇題填空壓軸題匯編十八含解析
- 大型商場招商招租方案(2篇)
- 2022年袋鼠數學競賽真題一二年級組含答案
- 英語主語從句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