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_第1頁
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_第2頁
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_第3頁
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_第4頁
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施光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變化免疫缺陷者感染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致病原一般對健康者不致病或少致病混合感染多,病原菌難定多系統(tǒng)功能紊亂,必要檢查受限一、細菌耐藥性的產生細菌耐藥的主要機制滅活酶產生孔蛋白改變,細胞壁/膜通透性改變抗生素靶位點改變滅活酶的產生BushK,etal.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1995;39:1211SirotD.JAntimicrobChemother1995;36:19產ESBLs菌株的耐藥特點AmpC酶特點(1)AmpC酶特點(2)產AmpC酶耐藥菌引發(fā)的臨床后果更嚴重產AmpC酶腸桿菌屬感染患者死亡率是非耐藥菌感染患者的2倍產AmpC酶細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死亡率%15%32%P=0.03非耐藥菌產AmpC酶耐藥菌JosephWC,etal.AnnInternMed.1991;115:585-590產ESBL與AmpC的差別二、細菌耐藥性的變遷革蘭陽性菌

需氧革蘭陽性菌的感染較前明顯增多特別是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耐藥株感染的發(fā)生率增多由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也增多這與臨床上各種留置導管和人工裝置使用的增多有關還出現(xiàn)了耐糖肽類抗生素(萬古霉素和壁霉素)的腸球菌尤其是耐萬古霉素的屎腸球菌等耐青霉素肺炎鏈球菌在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內傳播常見革蘭陽性球菌耐藥率革蘭陰性菌

連續(xù)7年分離的最常見革蘭陰性菌(株數(shù))常見革蘭陰性細球菌耐藥率三、細菌耐藥性的防治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合理用藥基本原則及早確立致病原熟悉藥物特性(抗菌特性、藥動學特性、不 良反應等)病員狀況(生理特點、肝腎功能、免疫狀況)避免濫用(預防用藥、局部用藥、病毒感染、 聯(lián)合用藥)正確的給藥方案基本思路中、重度細菌感染盡力明確病原菌病原不明者,按經驗療法給藥發(fā)揮每個品種最突出的藥理特點菌藥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治療革蘭陰性菌感染治療的新進展

佛羅里達大學ReubenRamphalM.D2002.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特點及用藥對策

嗜麥芽窄食假單孢菌

耐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特點及其治療革蘭氏陽性菌耐藥趨勢

美國(1980-1998)NNIS,VariousReports010203040506070809010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MRSEMRSA耐藥菌百分比PRSPMRSA/MRSE感染率越來越高美國NNIS(1991)

24.8%澳大利亞(1992) 28%日本(1993) 53%歐洲ICUs(1993) 60%上海華山醫(yī)院(1985) 24%天津(1988) 47%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1995) 44%上海華山醫(yī)院(1996) 72%*60%表皮葡萄球菌為MRSE(美國)*52%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為MRSCoN(北京協(xié)和)Data: 1.FileonLillyLaboratory 2.JHospInf,1992;20:113-119 3.KahsenshogakuZassih,1993;67:795-807 4.JAMA,1995;8:639-644 5.天津醫(yī)藥,1989;12:738 6.臨床微生物學,1996;2(3):1-4 7.中華傳染病雜志,1996;14(3):148-151MRSA分離率0%40%80%上海(1996)10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1985)9天津(1988)8浙江(1991)7上海(1985)6上海(1978)5MRSA分離率

中國院內感染MRSA/MRSE的分離率*研究證明:MRSA/MRSE已成為臨床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其感染率越來越高5%(10/200)24%(30/125)25.9%(44/170)47%(55/117)44%(140/315)72%(164/228)燒傷侵入性治療慢性疾病老年病人MRSA/MRSE感染的危險因素MRSA、MRSE

嚴重感染的治療抗生素治療無效情況的處理出現(xiàn)耐藥菌株抗生素的劑量不夠,局部組織的濃度不足患者是復合性感染,抗生素所針對的細菌不是來自病灶抗生素針對的細菌是來自于病灶但不是致病菌病灶不易清除——肺病灶尚未引流病灶不能充分引流,細菌不斷發(fā)生耐藥菌株或出現(xiàn)細菌的變遷。長期應用抗生素,不斷進行細菌學調查真菌感染或其他特殊的微生物感染細菌耐藥性的防治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