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榜學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達標檢測岳麓版第一篇:【金榜學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達標檢測岳麓版第一單元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一、選擇題1.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類最有可能享受米飯的是()A.北京人B.山頂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假設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時期,在獵獲一頭野豬后,要將豬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應該是下列哪一種()A.打制石器C.青銅劍B.磨制石器D.鐵斧3.下圖是小剛同學參觀河姆渡博物館時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這件文物證明了()A.當時人們過著定居生活B.這里的原始居民種植水稻C.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飼養(yǎng)家畜D.人們開始用骨骼制作工具4.右圖所示工具的主要用途是()A.打獵B.耕地C.捕魚D.采集5.“曩(音nǎnɡ,以往,從前)古之世,無君無臣,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是古書里講述我國遠古人類生活情況的一段話,你覺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A.北京人B.山頂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6.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種植的農作物是()1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蔬菜的國家。下列遺址的考古發(fā)現中,可為這一論斷提供證據的是()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河姆渡人遺址D.半坡人遺址8.下列遠古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頂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一個生活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不可能經歷的事情是()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從事勞動B.穿著麻布衣服,吃上了粟米飯C.住著干欄式的房子D.用漂亮的彩陶盛裝東西10.下列有關氏族的說法錯誤的是()A.是按照血緣關系組成的比較固定的生產、生活集體B.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都是氏族村落遺址C.土地、房屋等都歸氏族公有D.氏族成員之間貧富不均二、非選擇題11.識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圖一、圖二文物分別與哪個原始農耕文化遺址有關?(2)解讀文物所攜帶的歷史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和技能。請觀察文物完成推論:①圖一:文物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圖二:文物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所學知識,請說出圖三、圖四兩座房屋建筑的樣式名稱。(4)兩種房屋結構的不同是由什么決定的?說明了什么?(5)居住在這兩種房屋的居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12.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下圖),以“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表現出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中國文化精神與氣質。展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qū),在“尋覓”中發(fā)現并感悟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如果主辦方還想在每個展區(qū)增加一個部分,“尋覓”中國原始人類的足跡,請你和同學們一起來補充完整吧!(1)在“東方足跡”展區(qū)展示一幅原始人類的分布圖,讓參觀者“尋覓”中國生活在采獵時期的原始人類代表:_____________。同時展區(qū)會展出他們生活的大致場景是:____________。(2)在“尋覓之旅”展區(qū)會播放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3D模擬視頻影像,請你感受自己在這兩塊土地上的“尋覓”,你能找到的原始農耕的主要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展區(qū)展示這些遺址上出土的著名文物有:____。(3)在“低碳行動”展區(qū),主持人請你與原始人類一起體驗他們的“低碳生活”,這些項目可能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河姆渡人是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故選C。2.【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辨析能力。題干設置的時間背景為河姆渡原始居民時期,其使用的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故B正確。3.【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這件黑陶上面有豬紋圖案,證明當時人們已飼養(yǎng)豬等家畜。4.【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觀察圖片可知圖為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它的主要用途是耕地。5.【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材料、理解分析能力。由“穿井而飲,耕田而食”,可知處于農耕時代,答案選C。河姆渡居民處于原始農耕時代,河姆渡人會挖掘水井,飲水比以前方便多了。6.【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識記能力。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黃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種植了粟,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種植了水稻。7.【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黃河中游的半坡遺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這里出土了一些菜籽,表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蔬菜的國家。8.【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境內原始居民生產生活狀況的了解。解題的關鍵是要明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頂洞人雖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但仍普遍使用打制石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9.【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辨析能力。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子,所以C與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狀況不符,故選C。10.【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在氏族內,人們共同勞動,共同消費,沒有貧富差別?!就卣寡由臁渴献宓陌l(fā)展階段我國氏族社會先后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大階段,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和早期大汶口人為母系氏族,大汶口人中、晚期為父系氏族。1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解答第(1)(2)題的關鍵是能正確識讀圖一、圖二的文物。圖一展現的是水稻粒,圖二展現的是粟的朽粒,在正確判斷的基礎上,鏈接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圖三是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欄式房屋,圖四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居住房屋樣式不同是由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所決定的。在此分析的基礎上回答第(3)(4)題,第(5)題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方面歸納總結。答案:(1)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2)①水稻粒;解讀:說明河姆渡人已經種植水稻。②粟的朽粒;解讀:說明半坡人已種植粟。(3)圖三:干欄式房屋;圖四:半地穴式房屋。(4)是由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所決定的;說明人已能夠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或人已經能夠適應自然環(huán)境。(言之有理即可)(5)都開始了原始農業(yè)生產;都轉向定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能制作陶器;飼養(yǎng)家畜等。【拓展延伸】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異同相同點:都從事農業(yè)生產;都過著定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制作陶器。不同點:生活區(qū)域不同;房屋結構不同;種植的農作物不同。12.【解析】本題以上海世博會為切入點,巧設情境考查學生分析探究的能力。第(1)題,弄清采獵時期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我國原始社會按生產資料獲取方式的演進劃分,可分為原始采獵業(yè)和原始農牧業(yè)兩大階段。而以采集和狩獵為生產資料主要獲取方式的時期,為原始采獵時期。然后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回答即可。第(2)題的解題關鍵是抓住“原始農耕”,明確“主要代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題引入了時下流行的“低碳”概念,即節(jié)能環(huán)保,圍繞這個主題,結合原始人類的生活狀況,組織答案即可。答案:(1)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打制石器、使用火、采摘和狩獵的情景等。(2)黃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村落遺址,長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村落遺址。半坡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鋤、石耜、石鏟、石刀等磨制石器和豐富的陶器生活用具。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粒、黑陶、骨耜等。(3)例如:將石塊打制成鋒利的石器或磨制成石器,人工取火燒烤食物,自己制作裝飾品,自己動手耕作莊稼,動手制作陶器等。第二篇: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教案岳麓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主要的歷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3教育目標: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農耕生活教學難點教學思路復習與提問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生活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2時間約七千年前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耒4農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欄式房屋6原始飼養(yǎng)業(yè)豬7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玉器二、半坡原始居民指導閱讀復習提問:1導入:我國現在生產的農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麥)那么遠古人類是靠什么手段來獲取事物2講:古老的神話,神農氏,教人耕種。從此有了農耕。(書7頁提示)3介紹、分析、提問三閱讀課問提示思考比較;回答老師的提問討論:遠古時人類采集食物會遇到什么困難?1快速閱讀思考我國原始農耕的代表性遺址有那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點黃河流域的陜西2時間約四五千年前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4農耕作物粟5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紡輪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時間:約四五千年2地點:山東3生產工具:石鐮石鋤4原始手工業(yè):黑陶白陶5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課時小結:同學們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農耕生活。了解生產工具的進步,帶用心愛心專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農耕生活觀察與比較,討論與探究動了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有帶動了原始飼養(yǎng)業(yè)、制陶和紡織的出現。在人們的生產、生活種,原始的藝術也開始萌芽了。個典型代表:a河姆渡居民b半坡居民c大汶口居民(時間、地點、勞動工具、農作物、手工業(yè)、飼養(yǎng)業(yè)、其他)4講:私有財產的出現必然會造成貧富分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5強調:是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6課時小結:自由發(fā)言,說出本課的知識要點。2河姆渡與半坡原始居的異同?3拓展想象生活在原始農耕時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會有時么勞動分工?4思考:貧富分化出現在什么時期,為什么會引發(fā)這種變化?5動手寫一段小文章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樣度過的?6完成目標板書設計原始的農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生活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2時間約七千年前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耒4農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欄式房屋6原始飼養(yǎng)業(yè)豬7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玉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點黃河流域的陜西2時間約四五千年前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4農耕作物粟5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紡輪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時間:約四五千年2地點:山東3生產工具:石鐮石鋤4原始手工業(yè):黑陶白陶5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思路設計本課重點是我國的農作物粟和水稻,及南北方的差異,運用觀察與比較,討論與探究的方法,學生好奇,觀察細致。用心愛心專心2第三篇:歷史七年級上岳麓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同步教案.歷史七年級上岳麓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同步教案一、課標內容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狀況,簡述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識記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國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飼養(yǎng)家畜、燒制陶器、過著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紡織麻布,縫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藝術;引導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片或模型,尋找其中較為明顯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其中所反映的歷史特征,形成簡單的歷史結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歷史圖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陳述歷史問題的口頭表達能力。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展示出土文物圖片和實物模型及設置問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尋找知識,逐步積累對原始農耕生活的認識,最終概括出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②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學會應用觀察法、比較法,并逐步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的智慧,感受他們?yōu)槿祟惿鐣奈镔|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②通過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當時的生活狀況,體會人類適應自然的漫長和艱辛,增強承受挫折的意志,從而更加珍視生命,善待人生。③讓學生查找有關網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為學習服務,既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又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的意識和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半坡人與河姆渡人的社會生活狀況教學難點:導致半坡人與河姆渡人生活狀況不同的原因四、教法學法采用讀圖,用視覺效果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然后通過討論,結合所學知識,在比較歸納的基礎上形成對原始農耕文化的正確認識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回顧第1課:元謀人、北京入主要靠漁獵采集為生,住在洞穴里或樹上,生產力極為低下,生存問題一直是人類誕生之初面臨的最大問題。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時候,這種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然后多媒體演示骨耜、石刀、干欄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魚紋盆的圖片?!拘抡n教學】展示骨耜、石刀、干欄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魚紋盆等圖片。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這些是什么東西嗎?做什么用的?然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說明:這些就是在中華文明的起源中,我們的祖先使用的生產工具——骨耜、石刀及居住的房屋——河姆渡的干欄式房屋和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還有墓葬用的人面魚紋陶盆。讀圖學習:1、在中國地圖中用動畫顯示出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址、彭頭山、城頭山等遺址的位置,使學生明白在原始農耕時代,氏族村落遍及中華大地。同時重點顯示河姆渡和牛坡遺址的位置,教師進行說明:今天我們就通過長江和黃河流域的這兩個典型代表來說明我們祖先原始的農耕生活的狀況。2、關于河姆渡人的生活,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后用多媒體手段(或者通過講故事、表演),再現河姆渡人的生產和生活場景。①河姆渡人住在于欄式房屋里生活的場景(教師簡單介紹這種房屋的構造)。學生讀圖后討論:河姆渡人修建的這種房屋叫什么房屋?為什么要這么修建呢?然后教師點評。②河姆渡人在土地中生產的場景:用骨耜耕地,播種,用石刀收割。學生討論:河姆渡人種植的會是什么農作物呢?教師可出示出土的骨耜和水稻粒的圖片,說明骨耜的構造和用途,重點指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③河姆渡人在有井架的水井里打水的情形。④河姆渡人在房屋旁邊圈養(yǎng)豬、狗、水牛等家畜的情形。3、關于半坡人的社會狀況,再次在中國地圖上顯示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地理位置,教師說明這兩個氏族村落因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的不同,雖基本上同屬一個時期,但從考古發(fā)現來看,他們的社會生活有很多不同之處。教師提問:我們現在就來找一找半坡人與河姆渡人的生產和生活到底有哪些不同?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討論,回答。教師出示出土的歷史文物的圖片(粟的朽粒、菜籽和石斧、石鋤等工具,飼養(yǎng)的家畜骨骼化石)和復原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圖片,讓學生對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有個直觀印象。教師對半坡人種植的農作物、使用的生產和生活工具、飼養(yǎng)的家畜、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進行說明。教師出示半坡出土的陶輪,說明半坡人已能紡織麻布,縫制衣物。教師出示仰韶文化的原始藝術珍品,如人面魚紋陶盆、狗首鳥尾陶塑、骨珠、刻有符號的陶片等,說明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半坡人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重點顯示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和蔬菜的國家。4、關于氏族,出示《半坡遺址示意圖》,包括居住區(qū)、公共墓地、制陶窯場三個部分,進而說明什么是氏族及其特點。注意指導學生對歷史文物和遺址圖片、示意圖進行觀察、分析時,應注意:①注意圖片中表明的文物所屬時間、地點,以便聯系已有的知識。②注意觀察對象的外形、結構和材料,以便對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測。③注意聯系課文的大、小字內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特征,有的是對文物的背景作介紹,有的是說明文物所反映的客觀歷史情況。學生在討論歸納時,應注意:①從出示的動畫、歷史文物圖片、示意圖和地圖中捕捉有效信息,從而得出簡單的歷史結論。②通過討論比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社會生活的不同,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和比較歷史問題的能力。③各小組派出發(fā)言人闡述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言之有理的發(fā)言,點撥分析,歸納總結。【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兩個典型代表,系統(tǒng)地了解了原始的農耕生活狀況。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原始農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種植農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飼養(yǎng)家畜家禽、紡紗織布等。但由于氣候環(huán)境的不同,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也具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他們都創(chuàng)造了華夏文明。七、練習鞏固1、仔細觀察《農耕圖》,結合出土的農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樣進行農業(yè)生產的?提示: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農耕圖》中的自然景觀,學生就會找出樹木、河流、土地等;然后觀察圖中的半坡人分別在做什么,學生會發(fā)現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焚燒樹林,有的在披荊斬棘、用石斧砍伐樹木,有的在用石耜或石鋤翻土,還有的在播種;再觀察出土的農具有些什么,分別是做什么用的。2、半坡人修建的房屋與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這種不同?提示:引導學生觀察干欄式房屋和半穴居房屋的形狀結構有什么不同,建筑材料會有什么不同,再想想與所處的地域和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有什么聯系才會有這種不同。八、板書設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一、河姆渡人的生活1、河姆渡遺址時間:距今6000多年地點:長江流域2、河姆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種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燒制黑陶、飼養(yǎng)家畜、建房定居等二、半坡人的社會狀況1、半坡遺址時間:距今5000多年地點:黃河流域2、半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種植粟和蔬菜、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飼養(yǎng)家畜、紡織麻布、半地穴式房屋、有了原始藝術等三、氏族第四篇:人教版七年級歷史第2課___原始的農耕生活的導學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一、[學習目標]1.簡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異同點。(重點)3.掌握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難點)[自主學習](用15分鐘時間閱讀課文,找出下列問題并記憶。)1、河姆渡的原始農耕距今時間是______;生活位置:_____流域;使用______石器。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_____和的國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會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的樂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__。會制造,上面的符號是我國的雛形。會紡線、織布、制衣。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時間是_____;生活位置:__流域__村;使用工具---____石器;半坡居民種植____。我國是世界上很早種植蔬菜的國家。3、大汶口居民距今時間是__;地點____;出現___陶和____陶;在后期,出現了_____和,原因是:_______的發(fā)展。二、[合作探究】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1)半坡聚落是北部黃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是南部長江流域(2)因為半坡聚落是北方的,又因為比較干冷,所以建造的才是半地穴式房屋。因為河姆渡聚落是南方的,又因為比較溫暖潮濕,所以建造的才是干欄式房屋。三、【精講點撥】1、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并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tài)的關鍵。2、河姆渡原始居民在農業(yè)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況:住干欄式房子,定居生活;會挖掘水井;飼養(yǎng)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樂。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表明長江和黃河都是中國的母親河,共同孕育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異同點:相同:原始種植農業(yè)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農耕生產對家畜飼養(yǎng)業(yè)、手工制陶和紡織業(yè)都有帶動作用,對定居生活都有影響;原始農耕經濟發(fā)展的同時,還存在著漁獵經濟。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創(chuàng)造了長江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水田農業(yè);半坡原始居民創(chuàng)造了黃河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粟種植為主的旱地農業(yè)。6生產力的發(fā)展,促使了貧富分化和私有財產的出現,是社會發(fā)展的進步。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農耕,是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期原始農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兩個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典型。四、【達標檢測】一、選擇題:1.能夠較典型的反映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是()①元謀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B②C①②D③④2.下列哪兩種農作物最早是由我國勞動人民種植的()A.大豆和小麥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3.不符合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居民生活實際的是()A.飼養(yǎng)豬狗家畜B.種植粟等農作物C.住干欄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遺址能夠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A.元謀人遺址B.半坡原始居民遺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區(qū)原始居民的房屋,對后世的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出現影響最大()A.陜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陜西臨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過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劣B.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學會建造房屋技7.我國先民的足跡遍布于祖國的東西南北,已經發(fā)現的遺址數以萬計,但是地域文化卻各具風采,根本原因是()A.自然環(huán)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習慣不同D.思想意識不同二、材料分析題下面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參觀某一古代人類遺址時寫下的詩句:“彩陶精美,畫紋亦多珠?;騽t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護壕深二丈,其廣亦相如。何奈遺址中,獨不見文書。”請回答:(1)根據材料中詩歌的內容請你猜測出這是對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繪?(2)你能舉出“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的一個彩陶文物代表嗎?(3)“農耕既普及”詩中描繪的原始居民耕種的是什么農作物?⑷郭沫若參觀此遺址最大的遺憾是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2D3C4C5B6B7A二材料分析題:(1)半坡(2)半坡人面魚紋盆(3)粟⑷沒有文字記載。第五篇: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同步輔導新人教版第一單元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知識點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1.生活時間:距今約七千年。2.生活地點: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相關鏈接:河姆渡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筑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fā)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yè)、建筑、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3.所處的大河流域:長江流域。4.生產生活狀況(1)使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相關鏈接:耒和耜是用來松土的工具。在尖木棒下端綁一段橫木就制成耒,使用時便于用腳踩。耜是用磨得較鋒利的片狀石板,或用個體較大動物的肩胛骨去掉骨脊,牢牢綁在木棒下端制成的。耒一般用木削成,耜也可用木制成,所以古人說“斫木為耜,揉木為耒”。木耜在地下容易腐爛,所以出土的主要是骨耜和石耜。(2)種植作物:種植水稻。誤區(qū)警示: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3)房屋建筑: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會挖掘水井,方便了飲水。相關鏈接:干欄式房屋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筑。這種木建筑房屋,一般都由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后,上架橫梁,再鋪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構梁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欄式建筑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以通風、避潮,下面還可養(yǎng)殖家禽家畜。干欄式房屋結構比較復雜,技術要求很高,充分顯示了河姆渡居民的聰明才智。(4)原始畜牧業(yè):飼養(yǎng)家畜。(5)原始手工業(yè):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樂器。誤區(qū)警示:制陶業(yè)是原始手工業(yè)的一個重要部門。陶器的發(fā)明和使用,使人類第一次創(chuàng)造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東西,它的出現有利于人們存儲糧食和水,是人類能夠定居的前提和基礎。知識點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約五六千年。2.發(fā)現地點:陜西西安半坡村。相關鏈接:半坡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北部是公共墓地,南部是居住區(qū),東北部是燒制陶器的窯場。居住區(qū)內有一座很大的長方形房屋,是氏族成員共同活動的場所。居住區(qū)周圍有防護用的壕溝。3.所處的大河流域:黃河流域。4.生產生活狀況(1)使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耒耜、石刀,骨制箭頭、漁叉和漁鉤。相關鏈接: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是當時生產力發(fā)展的標志。其中“普遍使用”有三層含義:一是磨制石器數量多;二是磨制石器種類多;三是出現了裝有木柄的磨制石器。(2)種植作物: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半坡居民還會種植蔬菜,我國是世界上很早種植蔬菜的國家。相關鏈接:粟,即小米,是我國黃河流域特有的農作物,由野生的狗尾草逐步培育而成,古代又稱為“禾”“粱”,現在稱未脫粒的粟為谷子,已脫殼的粟為小米。思維拓展:這些農作物的種植說明,半坡居民生活的時代已經出現了原始農業(yè)。這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3)原始畜牧業(yè):半坡原始居民飼養(yǎng)豬、狗等動物。(4)房屋建筑: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內有灶炕。相關鏈接:半坡聚落處在干旱、半干旱的黃土高原地區(qū),雨水較少,建造半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教育設備租賃服務協(xié)議書3篇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場承包建設合同4篇
- 2025年度旅游度假區(qū)租賃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草花產業(yè)鏈上下游合作協(xié)議及供應鏈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知識產權行業(yè)勞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承包協(xié)議6篇
- 2025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服務合同4篇
- 個人建房承攬協(xié)議實例版B版
- 2025年度產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企業(yè)培訓場地租賃保證金及押金使用合同4篇
- 橫格紙A4打印模板
- CT設備維保服務售后服務方案
- 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與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3版)
- 兒科課件:急性細菌性腦膜炎
- 柜類家具結構設計課件
- 陶瓷瓷磚企業(yè)(陶瓷廠)全套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
- 煤炭運輸安全保障措施提升運輸安全保障措施
- JTGT-3833-2018-公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
- 保安巡邏線路圖
- (完整版)聚乙烯課件
- 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