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02(人教版2019)(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第1~5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1-5章)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6.難度系數(shù):0.65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我國科學家自主研制的墨子巡天望遠鏡(左圖),是目前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的設備,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鎮(zhèn)海拔4200米的高山上,2023年9月17日正式啟用,其獲取的仙女座星系圖片(右圖)也于當日發(fā)布。完成下面小題。1.墨子望遠鏡項目選址在西部遠離人煙、高海拔地區(qū),主要原因是(
)①白晝時間長,光照充足②海拔高,大氣稀薄③水汽少,云量少④人類活動影響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仙女座星系屬于(
)A.河外星系B.銀河系C.太陽系D.地月系【答案】1.C2.A【解析】1.太陽光照對天文觀測有干擾作用,因此白晝時間長、光照充足不是墨子望遠鏡項目選址在西部的原因,①不符合題意;望遠鏡項目選址對于空氣透明的要求較高,西部遠離人煙的高海拔地區(qū)大氣稀薄,水汽少,云量少,同時人類活動影響少,污染較小,加上人類的光干擾少,可以滿足光學觀測的要求,這些是墨子望遠鏡項目選址在西部遠離人煙、高海拔地區(qū)的主要原因,②③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2.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大約為250萬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一般認為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之一,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蒙自市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北回歸線從境內穿過,地貌主要由斷陷盆地、巖溶高原、山地等組成,是國家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區(qū)和生態(tài)安全屏障區(qū)。為培育適宜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科研小組對盆地和高原面上的相關自然要素進行觀測分析。下圖為蒙自市同緯度地區(qū)盆地和高原面逐月總太陽輻射量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月總太陽輻射量春季高于夏季,原因是(
)A.春季太陽高度最大B.夏季白晝較短C.春季沒有降水D.夏季云雨天氣多4.月總太陽輻射量高原面比盆地低的原因最可能是高原面上(
)A.植被較多B.降水較多C.污染較重D.太陽高度較小【答案】3.D4.B【解析】3.該地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夏季太陽高度比春季大,夏季白晝長,AB錯誤;太陽輻射量春季高于夏季應與天氣相關,蒙自市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為季風氣候,夏季云雨天氣多,春季少雨,但不會沒有降水,D正確,C錯誤。故選D。4.同緯度的高原和盆地,太陽高度相同,D錯誤;植被多少不是影響太陽輻射量多少的主要因素,A錯誤;高原面平坦開闊,應比盆地多風,污染物更易擴散,污染應相對較輕,C錯誤;該地地形復雜且盆地相對封閉,水汽不易進入,降水相對較少,因此盆地的太陽輻射量比高原多,B正確。故選B。橫風是指晝夜方向相反,且與道路延伸方向垂直的風。下圖為“某地交通警告標志牌”。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所示交通警告標志牌,最可能設置在(
)A.公路隧道內 B.山地迎風坡C.城市高架橋 D.沿海高速路6.解釋“橫風”現(xiàn)象,主要運用的是(
)A.大氣削弱作用 B.大氣保溫作用C.熱力環(huán)流原理 D.大氣垂直分層【答案】5.D6.C【解析】5.讀圖可知,圖中標志牌所在公路一側是寬闊的水面,應在沿海高速路,D正確;公路隧道內、山地迎風坡、城市高架橋附近并沒有寬闊水面,ABC錯誤,故選D。6.形成晝夜風向相反的“橫風”現(xiàn)象是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導致的海洋和陸地白天和夜晚氣溫不同,氣溫產生差異導致在同一水平面氣壓產生差異,進而形成熱力環(huán)流,產生晝夜風向相反的“橫風”現(xiàn)象,C正確;與大氣削弱作用和大氣保溫作用無關,AB錯誤;大氣垂直分層涉及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而圖示的大氣環(huán)流只在對流層范圍內,D錯誤。故選C。2024年8月6日,日本鹿兒島縣櫻島南岳山頂火山口噴發(fā),火山灰柱最大高度達5000米。下圖示意火山噴發(fā)及地球圈層物質交換。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火山灰柱物質主要來源于(
)A.地殼B.上地幔上部C.下地幔D.地核8.噴發(fā)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的遷移順序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答案】7.B8.C【解析】7.結合所學可知,火山灰柱物質主要來源于巖漿的噴發(fā),而巖漿的發(fā)源地為地幔上部的軟流層,B正確,ACD錯。此題選B。8.結合右側圖示可推知,水蒸氣進入②,①圈為其它圈層提供水,故①為水圈,②為大氣圈;③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故為生物圈;④產生無機鹽、礦物質等,為巖石圈。噴發(fā)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先進入大氣圈,通過降水的形式進入水圈和生物圈。最后,通過下滲等進入巖石圈,C正確,ABD錯誤。故選C。“氣輝”出現(xiàn)在地球上空50km~500km大氣層中,是該層大氣分子受太陽輻射激發(fā),獲得電離能后輻射出的微弱發(fā)光現(xiàn)象,有季節(jié)變化和周期性的變化。下圖示意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拍攝的某地區(qū)的景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9.下列關于氣輝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在高緯度地區(qū)可觀測氣輝 B.氣輝觀測的周期變化為11年C.氣輝觀測與地球磁場密切相關 D.氣輝和極光出現(xiàn)在同一大氣層10.航天員拍攝的城市燈光向太空傳播過程中(
)A.依次穿過平流層和對流層 B.沿途氣溫先降后升再降再升C.最易受電離層干擾和削弱 D.隨空氣密度變小而逐漸增亮【答案】9.D10.B【解析】9.由材料“出現(xiàn)在地球上空50km~500km大氣層中”可知,氣輝現(xiàn)象發(fā)生在高層大氣,并非只能在高緯度地區(qū)才可以觀測,A錯;由材料“是該層大氣分子受太陽輻射激發(fā),獲得電離能后輻射出的微弱發(fā)光現(xiàn)象,有季節(jié)變化和周期性的變化”可知,氣輝是高層大氣受到太陽輻射的激發(fā)而發(fā)光,有季節(jié)變化和周期變化,但無法根據(jù)材料得知其周期變化為11年,B錯;根據(jù)氣輝的定義可知,其觀測與地球磁場關系不大,與太陽輻射關系較大,C錯;氣輝與極光都出現(xiàn)在高層大氣,D正確,故選D。10.航天員拍攝的城市燈光向太空傳播過程中,先穿過對流層,后穿過平流層,A錯誤;對流層的對流運動,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層平流運動,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升高,高層大氣電離層以下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電離層以上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傳播過程中氣溫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后升高,B正確;對流層空氣密度大,多云雨等天氣變化,光線容易受到干擾和削弱,C錯誤;光線穿過對流層會被削弱,平流層和高層大氣空氣密度減小,但光線不會逐漸增亮,D錯誤。故選B。2019年,研究人員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發(fā)現(xiàn)了乳齒象化石遺?。ㄏ聢D)。乳齒象是曾經生活在冰河時期的最大陸地哺乳動物之一,分布范圍主要在北美大陸的松林和沼澤地區(qū),以樹枝、樹葉和水生植物為食。專家認為,大約在距今11000至12000年前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之后滅絕。根據(jù)材料,完成下面小題。11.乳齒象生活的地質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前寒武紀12.在乳齒象生存的地質年代,地球上主要的植被類型可能是(
)A.蕨類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類植物13.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殼運動B.氣候變化C.火山爆發(fā)D.小行星撞擊【答案】11.C12.C13.B【解析】11.由材料“乳齒象是曾經生活在冰河時期的最大陸地哺乳動物之一,11000至12000年前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之后滅絕”可推測,哺乳動物繁盛于距近0.66億年的新生代,乳齒象屬于哺乳動物,滅絕時的11000至12000年前屬于新生代,故其生活的地質年代是新生代,C正確;古生代是海洋無脊椎動物和魚類時代;中生代是爬行動物時代,前寒武紀是細菌和海生藻類時代,排除ABD。故選C。12.由所學知識可知,蕨類植物繁盛于古生代,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海生藻類出現(xiàn)于前寒武紀。由一題分析可知,乳齒象生存于新生代,此時地球上的植被主要是被子植物,C正確,排除ABD。故選C。13.由材料“乳齒象是曾經生活在冰河時期的最大陸地哺乳動物之一,分布范圍主要在北美大陸的松林和沼澤地區(qū),以樹枝、樹葉和水生植物為食”可知,乳齒象是一種耐寒的以大量植物為食的動物,地球地質時期氣候經歷了冷暖干濕交替出現(xiàn),推測隨著地球大冰期的到來,北半球大陸絕大多數(shù)地方被冰川所覆蓋,乳齒象缺乏足夠的食物不斷向南遷至南美洲,B正確;與地殼運動、火山爆發(fā)不會導致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AC錯誤;小行星撞擊可能導致生物滅絕而不是遷徙,D錯誤。故選B。下圖示意1979~2018年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濃度(單位面積內海冰覆蓋率)分布。有研究發(fā)現(xiàn),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濃度異常與我國氣候變化具有相關性,且具有較為明顯的滯后效應。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4.影響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濃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海水深度②盛行風向③海陸分布④緯度高低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5.如果1-3月鄂霍次克海海冰濃度較常年低,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A.亞洲高壓增強 B.我國北方冬季風減弱C.亞洲高壓減弱 D.我國北方冬季風強盛【答案】14.C15.B【解析】14.由圖可知,1-3月鄂霍克次海平均海冰濃度呈現(xiàn)出西高東低分布特點,受大陸影響,1-3月鄂霍克次??拷懙氐暮S蚝K疁囟雀?,更易形成海冰,且靠近陸地的海域海水深度淺,更易結冰,平均海冰濃度高,主要影響因素是海水深度和海陸分布,①③正確;1-3月區(qū)域整體均盛行偏北風,近海岸海水偏離海岸,不易結冰,與圖示不符,②錯誤;區(qū)域同緯度的海區(qū)其平均海冰濃度差異明顯,且140°E不同緯度海冰濃度差異不大,表明與緯度高低關系不大,④錯誤;故選C。15.當1-3月鄂霍克次海海冰濃度偏低時(氣溫偏高),此時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勢力更強(氣壓偏低),加強了與亞洲高壓之間的氣壓差,造成阿留申低壓與亞洲高壓之間的緯向風增強,亞洲高壓與赤道低壓之間的經向風受增強的緯向風影響,經向風(冷空氣)南下受阻,造成冬春季我國北方氣溫偏高,B正確、D錯誤;1-3月鄂霍克次海海冰濃度會影響阿留申低壓的強度,從而影響阿留申低壓與亞洲高壓的氣壓差,并不會直接增強或減弱亞洲高壓,AC錯誤;故選B。暑假期間,長沙某同學與家長一起通過自駕游的方式去天津濱海新區(qū)塘沽區(qū)游玩。乘車前往海邊時,該同學發(fā)現(xiàn)塘沽鹽場路邊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jù)潮漲潮落的規(guī)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薄_@也是該同學最想體驗的活動之一。完成下面小題。16.該地形成鹽場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泥質海灘,地形平坦②春末夏初氣溫高③臨海,海鹽資源豐富④大風日數(shù)比較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為了保證安全起見,請為該同學選擇合適的趕海時間段(
)A.4時B.8時C.16時D.22時18.根據(jù)海情預報,該同學認為7月1日不適合在老虎石海濱浴場游泳,關于其理由最不可信的是(
)北戴河老虎石海水浴場7月1日海情預報氣溫:24℃-29℃天氣:霧風力:東南風5-6級浪高:1.2米富營養(yǎng)化指數(shù):偏高其他海情:浴場東南方向25海里海域發(fā)現(xiàn)原油泄漏A.海浪較大B.能見度差C.海水水質差D.水溫較低【答案】16.A17.B18.D【解析】16.塘沽鹽場鄰近海洋,海鹽資源豐富;該地位于海邊泥質海灘,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大面積曬鹽;該地位于天津,為溫帶季風氣候,春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較大,①②③正確。華北地區(qū)冬春季節(jié)多大風,大風日數(shù)較多,利于海水蒸發(fā),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7.由材料可知,趕海是趕在潮落的時機,圖中落潮的時間段為3時—10時,16時—22時,但趕海時為了保證安全,應選擇在落潮且潮高較小的白天,因此應選擇在8時,B正確,ACD錯誤。故選B。18.從海情預報可以看出,風力較大且有霧,能見度低,較高的浪高不利于游泳安全,AB可信;富營養(yǎng)化指數(shù)高、原油泄漏導致水質差,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C可信;氣溫為24~29℃,水溫較高,D不可信。故選D。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動時受山地阻擋,且沙在風力作用下沿山坡上升形成的沙丘。圖1、圖2分別示意我國雅魯藏布江某河段的爬升沙丘及其分布。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19.雅魯藏布江該河段流速緩慢,致使江心沙洲廣泛發(fā)育。導致該河段流速緩慢的原因是(
)A.海拔高B.河谷寬C.沙障多D.河道直20.推測圖中爬升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
)A.豐水期的江心沙洲B.山坡滾落的砂石C.枯水期裸露的河灘D.植被稀少的山坡21.一般情況,爬升沙丘平緩面從底部到頂部,沙粒粒徑(
)A.大小混雜B.不斷變小C.不斷變大D.沒有變化【答案】19.B20.C21.B【解析】19.讀圖可知,雅魯藏布江該河段河道較為寬闊,因此水流速度較慢,B正確;海拔高與流速的快、慢沒有必然聯(lián)系,A錯誤;沙障多是流速慢的結果,不是原因,C錯誤;圖示河段較為彎曲,D錯誤。故選B。20.推測圖中爬升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河流河漫灘和江心洲的泥沙,豐水期河漫灘被淹沒,不能成為沙丘的沙源,A錯誤;山坡滾落的砂石顆粒較大,難以被風吹起,不是沙丘的沙源,B錯誤;枯水期裸露的河灘缺乏植被的保護,可以成為沙丘的沙源,C正確;植被稀少的山坡以侵蝕作用為主,不能為沙丘提供沙源,D錯誤。故選C。21.爬升沙丘是風力吹起河漫灘、沙洲等沙源物質后受地形、植被等阻擋沉積而成。讀圖可知從底部到項部,坡度抬升,風力減小,搬運能力減弱,顆粒物粒徑減小,B正確,排除ACD。故選B。刺旋花的花是典型的“喇叭花”,其植株縮成半圓形的刺球(如圖)。刺旋花遍體都是刺,大大影響了其適口性,馬、牛都不吃它,駱駝四季吃其當年枝條。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2.刺旋花的生長特性是()A.耐旱耐高溫B.耐澇耐鹽堿C.喜光喜肥D.喜濕耐貧瘠23.刺旋花的植株縮成半圓形刺球的主要目的有()①減少水分蒸騰②增強抗風能力③降低其適口性④利于花粉傳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22.A23.A【解析】22.讀圖聯(lián)系材料“刺旋花遍體都是刺”“駱駝四季吃其當年枝條”可知,葉片退化成刺可以減少蒸騰,以適應高溫、干旱的環(huán)境,再結合被駱駝食用,可推測出刺旋花生長在干旱地區(qū),故其生長特性是耐旱耐高溫,A正確,排除BCD。故選A。23.刺旋花的植株縮成半圓形可以減小受光面積,從而減少水分蒸騰,①對;“刺旋花遍體都是刺,大大影響了其適口性,馬、牛都不吃它”可知,縮成刺球可以降低其適口性,③對;縮成半圓形的刺球既不能增強抗風性,同時也阻擋了花粉向外散布,不利于花粉傳播,②④錯。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江西省豐城市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是典型的富硒土壤分布區(qū)。土壤硒含量與土壤有機質、黏粒含量呈正相關。下圖示意豐城市水田和旱地兩種土壤剖面深度硒含量的分布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4.當?shù)厮锖秃档匚糠植继攸c是(
)A.旱地的含硒量低于水田 B.變化幅度水田低于旱地C.均與深度變化呈負相關 D.含硒量的變化趨勢相似25.導致0-40cm水田硒含量高于旱地的原因最可能是(
)A.旱地淋溶更強,有機質流失多 B.旱地耕種頻繁,黏粒比重大C.水田黏粒量多,吸附能力強 D.水田溫度更高,有機質分解慢【答案】24.D25.C【解析】24.讀圖可知,無論水田還是旱地,自土壤表層至深層,土壤含硒量均呈現(xiàn)先減小后增多的特點,含硒量的變化趨勢相似,但與深度變化并未呈現(xiàn)負相關的特點,D正確,C錯誤。大致60cm以下的土壤深度范圍內,同一土層深度水田的含硒量低于旱地,A錯誤。整體而言,水田的土壤含硒量最大值更大,最小值更小,所以變化幅度旱地低于水田,B錯誤。故選D。25.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土壤硒含量與土壤有機質、黏粒含量呈正相關。相比于旱地而言,水田表層土壤顆粒物更細,黏粒量多,吸附能力強,所以0-40cm水田硒含量高于旱地,C正確。相比而言,旱地的淋溶更弱,A錯誤。如果旱地的黏粒比重更大,則0-40cm水田硒含量應低于旱地,與圖示不符,B錯誤。有機質分解快慢與微生物多少和活性有關,微生物活性又由土壤溫度、濕度等眾多因素決定,不能僅從水田溫度的角度分析有機質的分解速度,且旱地夜間降溫快,水的比熱容大,降溫慢,水田溫度不一定比旱地高,D錯誤。故選C。第Ⅱ卷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0年7月初,安徽歙縣遭遇一輪歷史罕見的強降雨,境內多條河流水位上漲,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積水嚴重。歙縣地處皖南山區(qū),植被覆蓋率高,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477mm。歙縣水系發(fā)達,新安江穿城而過,曲折東南流,流入千島湖,最終注入東海。下圖為歙縣水系示意圖。(1)從水循環(huán)角度,分析此次歙縣積水難以下滲的原因。(4分)(2)從新安江水庫水量的收支狀況角度,列舉屬于“收入”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4分)(3)說明大幅度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對城市水循環(huán)各環(huán)節(jié)的影響。(4分)【答案】(1)持續(xù)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徑流已經飽和,積水難以下滲;此次暴雨強度大,地表徑流水量大、流速快。(4分)(2)大氣降水、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4分)(3)減緩地表徑流的速度,調節(jié)地表徑流季節(jié)變化;增加下滲,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騰作用增強,使空氣中的水汽增多,空氣濕度增大。(4分)【解析】(1)影響下滲的因素包括坡度大小、土壤狀況、降水強度、降水時間、植被覆蓋等因素。從水循環(huán)角度主要分析降水與地表徑流,從材料可知,此次強降水的暴雨強度大,導致地表徑流量大,且流速快,不利于下滲;并且此次持續(xù)性的降水導致土壤過濕,使土壤水分和地下徑流已達飽和狀態(tài),積水難以繼續(xù)下滲。(2)材料顯示歙縣位于新安江水庫的上游地區(qū),該地的眾多河流最終注入新安江水庫,所以新安江水庫的水量主要來源于地表徑流輸入;新安江水庫與庫區(qū)周邊比較,地勢較低,雨季時庫區(qū)周邊的降水下滲以地下徑流形式匯入水庫,再加上水庫上方的降水直接進入水庫。(3)分析植被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主要從植被涵養(yǎng)水源與調節(jié)氣候角度描述。大幅增加城市綠地面積使植被覆蓋率提高,降水時減弱了地表徑流流速,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地下徑流增多;河流水位較低時,植被涵養(yǎng)的地下水可以以地下徑流的方式補給河水,從而調節(jié)地表徑流季節(jié)變化;由于下滲增多,地下水含量增多;植被增多,蒸發(fā)、蒸騰量增大,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大,濕度增大。27.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下圖為同學們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的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圖。(1)依據(jù)圖中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描述該城市7時、17時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風的異同。(4分)(2)圖中顯示,冬季強降雪后城市熱島強度較多年平均整體加強,分析其可能原因。(4分)同學們了解到該城市同時受日周期海陸風的影響,且某時段的風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3)指出該時段的風,并簡析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的原因。(4分)【答案】(1)相同點:風向都由郊區(qū)吹向城區(qū);不同點: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4分)(2)強降雪后郊區(qū)地面多被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較強/積雪融化吸收熱量,氣溫降幅較大;城區(qū)積雪清理較及時/人工制熱較多,氣溫降幅較??;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的氣溫差值加大。(4分)(3)白天受海風影響。海風從氣溫較低的海洋吹來,對城區(qū)具有降溫作用。(4分)【解析】(1)由材料可知,熱島強度指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的差值。從圖中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可知,該城市7時和17時的熱島強度均為正值,說明城區(qū)氣溫高,氣壓低;郊區(qū)氣溫低,氣壓高;風向均表現(xiàn)為高壓區(qū)的郊區(qū)吹向低壓區(qū)的城市,方向相同;讀圖可知,該城市7時熱島效應強度較大,17時城市熱島強度較小,說明7時城區(qū)氣溫明顯高于郊區(qū),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2)讀圖可知,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大,且整體變化幅度變大。原因可從積雪的特點、對氣溫的影響、人類活動對積雪的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冬季強降雪后,郊區(qū)地面多被白色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反射率較強,氣溫較低,且積雪融化吸收熱量,導致郊區(qū)氣溫降幅較大;強降雪后,城市為了道路交通等公共設施運行的需要,清理積雪較為及時,且降雪后城市取暖需求增加,城市廢熱排放過多,氣溫較高,氣溫降幅較?。怀菂^(qū)與郊區(qū)之間的氣溫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熱島強度加大。(3)由所學熱力環(huán)流知識可知,白天陸地升溫快,氣溫高,氣壓低;海洋升溫慢,氣溫低,氣壓高;白天近地面風向由海洋吹向陸地,主要以海風為主。夜晚主要以陸風為主。題干提到某時段的風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說明該時段的海陸風應當是白天由氣溫較低的海洋吹向陸地的海風,對城區(qū)具有降溫作用,從而可以降低城市熱島強度。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發(fā)量超過3000mm。沙漠東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圖所示)。研究發(fā)現(xiàn),湖泊水由深部斷裂帶的地下水補給,湖泊及附近出現(xiàn)鈣華(含碳酸氫鈣的地熱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時,因二氧化碳大量溢出而形成碳酸鈣的化學沉淀物)及鈣質膠結層。沙山底部以鈣華及鈣質膠結層為“內核”,且沙山內部較潮濕。(1)判斷該地的主導風向,并說明理由。(4分)(2)分析該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4分)(3)推斷沙山迎風坡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的變化,并分析原因。(4分)【答案】(1)西北風(偏西風)。理由:沙山(鏈)東北—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緩,受風力侵蝕,應為迎風坡。(4分)(2)風力強盛,沙源豐富;鈣華及鈣質膠結層對風沙的阻擋,風沙在此沉積;水及水汽對沙的吸附(沙山內部濕潤),使風力對沙山的侵蝕減弱,沙山不斷增高。(4分)(3)迎風坡從坡底到坡頂沙粒粒徑由大到小變化。(4分)原因:迎風坡隨著坡面升高,風力搬運能力減弱,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窘馕觥浚?)由材料“鈣華及鈣質膠結層位于沙山底部”可知,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是固定沙山,是風力沉積作用的產物。迎風坡為緩坡,背風坡為陡坡。由圖可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呈東北--西南方向延伸,沙山西北坡緩,是迎風坡,東南坡坡陡,是背風坡。說明當?shù)氐闹鲗эL向是西北風(偏西風)。(2)沙山是風力沉積(堆積)地貌,可從沙源、風力大小、沉積環(huán)境等角度進行分析。由材料“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發(fā)量超過3000mm”可知,當?shù)貧夂蚋珊?,沙源豐富;該地位于內蒙西部,氣候干旱,風力強盛,攜帶大量風沙;由材料“湖泊及附近出現(xiàn)鈣華...鈣質膠結層和“華及鈣質膠結層位于沙山底部,成為沙山的內核”可知,鈣華及鈣質膠結層阻擋風沙,風沙在此沉積,由材料“沙山內部水汽蒸發(fā),比較潮濕”可知,水及水汽對沙的吸附(沙山內部濕潤),使風力對沙山的侵蝕減弱,沙山不斷長高。(3)沙粒粒徑的大小和風速的大小呈正相關,因此該題的關鍵是分析不同位置風力的大小。根據(jù)風力沉積的特點可以推斷迎風坡隨著坡面升高,風力搬運能力減弱,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背風坡一側,顆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因此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沙粒粒徑均由大到小變化。2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山地苔原帶的土壤溫度受太陽輻射、地表狀況等因素影響,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時間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長白山西坡苔原帶分布在海拔2000-2550m之間,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蘚地衣為主,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出現(xiàn)了草本植物入侵現(xiàn)象,土壤理化性質發(fā)生了明顯改變。隨著該區(qū)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劇,被侵入地區(qū)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機質含量呈減少趨勢。下圖示意長白山西坡苔原帶各月土壤溫度的垂直變化率(海拔每升高100m土壤溫度變化的度數(shù))。(1)據(jù)圖說出長白山西坡苔原帶10月~次年4月土壤溫度的垂直變化情況。(4分)(2)簡述長白山西坡苔原帶6月份土壤溫度的垂直變化特點,并推測其原因。(4分)(3)分析長白山西坡苔原帶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機質減少的原因。(6分)【答案】(1)此時段,垂直變化率為負,即土壤溫度隨海拔升高而下降;1月達到土壤溫度垂直遞減率最大值,在4月達到土壤溫度垂直遞減率最小值。(4分)(2)土壤溫度隨海拔升高而升高;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植被覆蓋率下降;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增多,導致土壤溫度升高。(4分)(3)與灌木相比,草本涵養(yǎng)水源能力較強;草本入侵導致灌木減少,耗水量減少,土壤水分增加;灌木減少,枯枝落葉量減少,有機質來源量減少,有機質含量呈減少趨勢。(6分)【解析】(1)由材料可知,土壤溫度的垂直變化率是指海拔每升高100m土壤溫度變化的度數(shù)。讀圖可知,長白山西坡苔原帶10月~次年4月土壤溫度的垂直變化率為負值,說明土壤溫度隨海拔升高而下降;由圖中信息可知,土壤溫度垂直遞減率最大值出現(xiàn)在1月份,土壤溫度垂直遞減率最小值出現(xiàn)在4月份。(2)讀圖可知,6月份土壤溫度的垂直變化率為正值,說明土壤溫度隨海拔升高而升高。在苔原帶,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逐漸降低,熱量減少,植被覆蓋率下降,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增多,導致土壤溫度升高。(3)植被與土壤間的聯(lián)系密切,土壤性質會因植被類別變化而發(fā)生較大的改變。與灌木相比,因為自身耗水量的關系,草本涵養(yǎng)水源能力較強,耗水量少,因而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但隨著灌木的減少,枯枝落葉減少,草本植物提供不了足夠多的腐殖質,有機質來源減少,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自然減少。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02(人教版2019)(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第1~5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1-5章)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6.難度系數(shù):0.65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我國科學家自主研制的墨子巡天望遠鏡(左圖),是目前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的設備,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鎮(zhèn)海拔4200米的高山上,2023年9月17日正式啟用,其獲取的仙女座星系圖片(右圖)也于當日發(fā)布。完成下面小題。1.墨子望遠鏡項目選址在西部遠離人煙、高海拔地區(qū),主要原因是(
)①白晝時間長,光照充足②海拔高,大氣稀?、鬯?,云量少④人類活動影響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仙女座星系屬于(
)A.河外星系B.銀河系C.太陽系D.地月系【答案】1.C2.A【解析】1.太陽光照對天文觀測有干擾作用,因此白晝時間長、光照充足不是墨子望遠鏡項目選址在西部的原因,①不符合題意;望遠鏡項目選址對于空氣透明的要求較高,西部遠離人煙的高海拔地區(qū)大氣稀薄,水汽少,云量少,同時人類活動影響少,污染較小,加上人類的光干擾少,可以滿足光學觀測的要求,這些是墨子望遠鏡項目選址在西部遠離人煙、高海拔地區(qū)的主要原因,②③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2.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大約為250萬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一般認為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之一,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蒙自市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北回歸線從境內穿過,地貌主要由斷陷盆地、巖溶高原、山地等組成,是國家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區(qū)和生態(tài)安全屏障區(qū)。為培育適宜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科研小組對盆地和高原面上的相關自然要素進行觀測分析。下圖為蒙自市同緯度地區(qū)盆地和高原面逐月總太陽輻射量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月總太陽輻射量春季高于夏季,原因是(
)A.春季太陽高度最大B.夏季白晝較短C.春季沒有降水D.夏季云雨天氣多4.月總太陽輻射量高原面比盆地低的原因最可能是高原面上(
)A.植被較多B.降水較多C.污染較重D.太陽高度較小【答案】3.D4.B【解析】3.該地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夏季太陽高度比春季大,夏季白晝長,AB錯誤;太陽輻射量春季高于夏季應與天氣相關,蒙自市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為季風氣候,夏季云雨天氣多,春季少雨,但不會沒有降水,D正確,C錯誤。故選D。4.同緯度的高原和盆地,太陽高度相同,D錯誤;植被多少不是影響太陽輻射量多少的主要因素,A錯誤;高原面平坦開闊,應比盆地多風,污染物更易擴散,污染應相對較輕,C錯誤;該地地形復雜且盆地相對封閉,水汽不易進入,降水相對較少,因此盆地的太陽輻射量比高原多,B正確。故選B。橫風是指晝夜方向相反,且與道路延伸方向垂直的風。下圖為“某地交通警告標志牌”。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所示交通警告標志牌,最可能設置在(
)A.公路隧道內 B.山地迎風坡C.城市高架橋 D.沿海高速路6.解釋“橫風”現(xiàn)象,主要運用的是(
)A.大氣削弱作用 B.大氣保溫作用C.熱力環(huán)流原理 D.大氣垂直分層【答案】5.D6.C【解析】5.讀圖可知,圖中標志牌所在公路一側是寬闊的水面,應在沿海高速路,D正確;公路隧道內、山地迎風坡、城市高架橋附近并沒有寬闊水面,ABC錯誤,故選D。6.形成晝夜風向相反的“橫風”現(xiàn)象是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導致的海洋和陸地白天和夜晚氣溫不同,氣溫產生差異導致在同一水平面氣壓產生差異,進而形成熱力環(huán)流,產生晝夜風向相反的“橫風”現(xiàn)象,C正確;與大氣削弱作用和大氣保溫作用無關,AB錯誤;大氣垂直分層涉及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而圖示的大氣環(huán)流只在對流層范圍內,D錯誤。故選C。2024年8月6日,日本鹿兒島縣櫻島南岳山頂火山口噴發(fā),火山灰柱最大高度達5000米。下圖示意火山噴發(fā)及地球圈層物質交換。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火山灰柱物質主要來源于(
)A.地殼B.上地幔上部C.下地幔D.地核8.噴發(fā)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的遷移順序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答案】7.B8.C【解析】7.結合所學可知,火山灰柱物質主要來源于巖漿的噴發(fā),而巖漿的發(fā)源地為地幔上部的軟流層,B正確,ACD錯。此題選B。8.結合右側圖示可推知,水蒸氣進入②,①圈為其它圈層提供水,故①為水圈,②為大氣圈;③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故為生物圈;④產生無機鹽、礦物質等,為巖石圈。噴發(fā)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先進入大氣圈,通過降水的形式進入水圈和生物圈。最后,通過下滲等進入巖石圈,C正確,ABD錯誤。故選C?!皻廨x”出現(xiàn)在地球上空50km~500km大氣層中,是該層大氣分子受太陽輻射激發(fā),獲得電離能后輻射出的微弱發(fā)光現(xiàn)象,有季節(jié)變化和周期性的變化。下圖示意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拍攝的某地區(qū)的景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9.下列關于氣輝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在高緯度地區(qū)可觀測氣輝 B.氣輝觀測的周期變化為11年C.氣輝觀測與地球磁場密切相關 D.氣輝和極光出現(xiàn)在同一大氣層10.航天員拍攝的城市燈光向太空傳播過程中(
)A.依次穿過平流層和對流層 B.沿途氣溫先降后升再降再升C.最易受電離層干擾和削弱 D.隨空氣密度變小而逐漸增亮【答案】9.D10.B【解析】9.由材料“出現(xiàn)在地球上空50km~500km大氣層中”可知,氣輝現(xiàn)象發(fā)生在高層大氣,并非只能在高緯度地區(qū)才可以觀測,A錯;由材料“是該層大氣分子受太陽輻射激發(fā),獲得電離能后輻射出的微弱發(fā)光現(xiàn)象,有季節(jié)變化和周期性的變化”可知,氣輝是高層大氣受到太陽輻射的激發(fā)而發(fā)光,有季節(jié)變化和周期變化,但無法根據(jù)材料得知其周期變化為11年,B錯;根據(jù)氣輝的定義可知,其觀測與地球磁場關系不大,與太陽輻射關系較大,C錯;氣輝與極光都出現(xiàn)在高層大氣,D正確,故選D。10.航天員拍攝的城市燈光向太空傳播過程中,先穿過對流層,后穿過平流層,A錯誤;對流層的對流運動,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層平流運動,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升高,高層大氣電離層以下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電離層以上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傳播過程中氣溫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后升高,B正確;對流層空氣密度大,多云雨等天氣變化,光線容易受到干擾和削弱,C錯誤;光線穿過對流層會被削弱,平流層和高層大氣空氣密度減小,但光線不會逐漸增亮,D錯誤。故選B。2019年,研究人員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發(fā)現(xiàn)了乳齒象化石遺?。ㄏ聢D)。乳齒象是曾經生活在冰河時期的最大陸地哺乳動物之一,分布范圍主要在北美大陸的松林和沼澤地區(qū),以樹枝、樹葉和水生植物為食。專家認為,大約在距今11000至12000年前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之后滅絕。根據(jù)材料,完成下面小題。11.乳齒象生活的地質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前寒武紀12.在乳齒象生存的地質年代,地球上主要的植被類型可能是(
)A.蕨類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類植物13.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殼運動B.氣候變化C.火山爆發(fā)D.小行星撞擊【答案】11.C12.C13.B【解析】11.由材料“乳齒象是曾經生活在冰河時期的最大陸地哺乳動物之一,11000至12000年前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之后滅絕”可推測,哺乳動物繁盛于距近0.66億年的新生代,乳齒象屬于哺乳動物,滅絕時的11000至12000年前屬于新生代,故其生活的地質年代是新生代,C正確;古生代是海洋無脊椎動物和魚類時代;中生代是爬行動物時代,前寒武紀是細菌和海生藻類時代,排除ABD。故選C。12.由所學知識可知,蕨類植物繁盛于古生代,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海生藻類出現(xiàn)于前寒武紀。由一題分析可知,乳齒象生存于新生代,此時地球上的植被主要是被子植物,C正確,排除ABD。故選C。13.由材料“乳齒象是曾經生活在冰河時期的最大陸地哺乳動物之一,分布范圍主要在北美大陸的松林和沼澤地區(qū),以樹枝、樹葉和水生植物為食”可知,乳齒象是一種耐寒的以大量植物為食的動物,地球地質時期氣候經歷了冷暖干濕交替出現(xiàn),推測隨著地球大冰期的到來,北半球大陸絕大多數(shù)地方被冰川所覆蓋,乳齒象缺乏足夠的食物不斷向南遷至南美洲,B正確;與地殼運動、火山爆發(fā)不會導致乳齒象從北美洲遷徙到南美洲,AC錯誤;小行星撞擊可能導致生物滅絕而不是遷徙,D錯誤。故選B。下圖示意1979~2018年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濃度(單位面積內海冰覆蓋率)分布。有研究發(fā)現(xiàn),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濃度異常與我國氣候變化具有相關性,且具有較為明顯的滯后效應。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4.影響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濃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海水深度②盛行風向③海陸分布④緯度高低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5.如果1-3月鄂霍次克海海冰濃度較常年低,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A.亞洲高壓增強 B.我國北方冬季風減弱C.亞洲高壓減弱 D.我國北方冬季風強盛【答案】14.C15.B【解析】14.由圖可知,1-3月鄂霍克次海平均海冰濃度呈現(xiàn)出西高東低分布特點,受大陸影響,1-3月鄂霍克次海靠近陸地的海域海水溫度更低,更易形成海冰,且靠近陸地的海域海水深度淺,更易結冰,平均海冰濃度高,主要影響因素是海水深度和海陸分布,①③正確;1-3月區(qū)域整體均盛行偏北風,近海岸海水偏離海岸,不易結冰,與圖示不符,②錯誤;區(qū)域同緯度的海區(qū)其平均海冰濃度差異明顯,且140°E不同緯度海冰濃度差異不大,表明與緯度高低關系不大,④錯誤;故選C。15.當1-3月鄂霍克次海海冰濃度偏低時(氣溫偏高),此時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勢力更強(氣壓偏低),加強了與亞洲高壓之間的氣壓差,造成阿留申低壓與亞洲高壓之間的緯向風增強,亞洲高壓與赤道低壓之間的經向風受增強的緯向風影響,經向風(冷空氣)南下受阻,造成冬春季我國北方氣溫偏高,B正確、D錯誤;1-3月鄂霍克次海海冰濃度會影響阿留申低壓的強度,從而影響阿留申低壓與亞洲高壓的氣壓差,并不會直接增強或減弱亞洲高壓,AC錯誤;故選B。暑假期間,長沙某同學與家長一起通過自駕游的方式去天津濱海新區(qū)塘沽區(qū)游玩。乘車前往海邊時,該同學發(fā)現(xiàn)塘沽鹽場路邊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jù)潮漲潮落的規(guī)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海”。這也是該同學最想體驗的活動之一。完成下面小題。16.該地形成鹽場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泥質海灘,地形平坦②春末夏初氣溫高③臨海,海鹽資源豐富④大風日數(shù)比較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為了保證安全起見,請為該同學選擇合適的趕海時間段(
)A.4時B.8時C.16時D.22時18.根據(jù)海情預報,該同學認為7月1日不適合在老虎石海濱浴場游泳,關于其理由最不可信的是(
)北戴河老虎石海水浴場7月1日海情預報氣溫:24℃-29℃天氣:霧風力:東南風5-6級浪高:1.2米富營養(yǎng)化指數(shù):偏高其他海情:浴場東南方向25海里海域發(fā)現(xiàn)原油泄漏A.海浪較大B.能見度差C.海水水質差D.水溫較低【答案】16.A17.B18.D【解析】16.塘沽鹽場鄰近海洋,海鹽資源豐富;該地位于海邊泥質海灘,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大面積曬鹽;該地位于天津,為溫帶季風氣候,春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較大,①②③正確。華北地區(qū)冬春季節(jié)多大風,大風日數(shù)較多,利于海水蒸發(fā),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7.由材料可知,趕海是趕在潮落的時機,圖中落潮的時間段為3時—10時,16時—22時,但趕海時為了保證安全,應選擇在落潮且潮高較小的白天,因此應選擇在8時,B正確,ACD錯誤。故選B。18.從海情預報可以看出,風力較大且有霧,能見度低,較高的浪高不利于游泳安全,AB可信;富營養(yǎng)化指數(shù)高、原油泄漏導致水質差,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C可信;氣溫為24~29℃,水溫較高,D不可信。故選D。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動時受山地阻擋,且沙在風力作用下沿山坡上升形成的沙丘。圖1、圖2分別示意我國雅魯藏布江某河段的爬升沙丘及其分布。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19.雅魯藏布江該河段流速緩慢,致使江心沙洲廣泛發(fā)育。導致該河段流速緩慢的原因是(
)A.海拔高B.河谷寬C.沙障多D.河道直20.推測圖中爬升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
)A.豐水期的江心沙洲B.山坡滾落的砂石C.枯水期裸露的河灘D.植被稀少的山坡21.一般情況,爬升沙丘平緩面從底部到頂部,沙粒粒徑(
)A.大小混雜B.不斷變小C.不斷變大D.沒有變化【答案】19.B20.C21.B【解析】19.讀圖可知,雅魯藏布江該河段河道較為寬闊,因此水流速度較慢,B正確;海拔高與流速的快、慢沒有必然聯(lián)系,A錯誤;沙障多是流速慢的結果,不是原因,C錯誤;圖示河段較為彎曲,D錯誤。故選B。20.推測圖中爬升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河流河漫灘和江心洲的泥沙,豐水期河漫灘被淹沒,不能成為沙丘的沙源,A錯誤;山坡滾落的砂石顆粒較大,難以被風吹起,不是沙丘的沙源,B錯誤;枯水期裸露的河灘缺乏植被的保護,可以成為沙丘的沙源,C正確;植被稀少的山坡以侵蝕作用為主,不能為沙丘提供沙源,D錯誤。故選C。21.爬升沙丘是風力吹起河漫灘、沙洲等沙源物質后受地形、植被等阻擋沉積而成。讀圖可知從底部到項部,坡度抬升,風力減小,搬運能力減弱,顆粒物粒徑減小,B正確,排除ACD。故選B。刺旋花的花是典型的“喇叭花”,其植株縮成半圓形的刺球(如圖)。刺旋花遍體都是刺,大大影響了其適口性,馬、牛都不吃它,駱駝四季吃其當年枝條。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2.刺旋花的生長特性是()A.耐旱耐高溫B.耐澇耐鹽堿C.喜光喜肥D.喜濕耐貧瘠23.刺旋花的植株縮成半圓形刺球的主要目的有()①減少水分蒸騰②增強抗風能力③降低其適口性④利于花粉傳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22.A23.A【解析】22.讀圖聯(lián)系材料“刺旋花遍體都是刺”“駱駝四季吃其當年枝條”可知,葉片退化成刺可以減少蒸騰,以適應高溫、干旱的環(huán)境,再結合被駱駝食用,可推測出刺旋花生長在干旱地區(qū),故其生長特性是耐旱耐高溫,A正確,排除BCD。故選A。23.刺旋花的植株縮成半圓形可以減小受光面積,從而減少水分蒸騰,①對;“刺旋花遍體都是刺,大大影響了其適口性,馬、牛都不吃它”可知,縮成刺球可以降低其適口性,③對;縮成半圓形的刺球既不能增強抗風性,同時也阻擋了花粉向外散布,不利于花粉傳播,②④錯。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江西省豐城市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是典型的富硒土壤分布區(qū)。土壤硒含量與土壤有機質、黏粒含量呈正相關。下圖示意豐城市水田和旱地兩種土壤剖面深度硒含量的分布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4.當?shù)厮锖秃档匚糠植继攸c是(
)A.旱地的含硒量低于水田 B.變化幅度水田低于旱地C.均與深度變化呈負相關 D.含硒量的變化趨勢相似25.導致0-40cm水田硒含量高于旱地的原因最可能是(
)A.旱地淋溶更強,有機質流失多 B.旱地耕種頻繁,黏粒比重大C.水田黏粒量多,吸附能力強 D.水田溫度更高,有機質分解慢【答案】24.D25.C【解析】24.讀圖可知,無論水田還是旱地,自土壤表層至深層,土壤含硒量均呈現(xiàn)先減小后增多的特點,含硒量的變化趨勢相似,但與深度變化并未呈現(xiàn)負相關的特點,D正確,C錯誤。大致60cm以下的土壤深度范圍內,同一土層深度水田的含硒量低于旱地,A錯誤。整體而言,水田的土壤含硒量最大值更大,最小值更小,所以變化幅度旱地低于水田,B錯誤。故選D。25.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土壤硒含量與土壤有機質、黏粒含量呈正相關。相比于旱地而言,水田表層土壤顆粒物更細,黏粒量多,吸附能力強,所以0-40cm水田硒含量高于旱地,C正確。相比而言,旱地的淋溶更弱,A錯誤。如果旱地的黏粒比重更大,則0-40cm水田硒含量應低于旱地,與圖示不符,B錯誤。有機質分解快慢與微生物多少和活性有關,微生物活性又由土壤溫度、濕度等眾多因素決定,不能僅從水田溫度的角度分析有機質的分解速度,且旱地夜間降溫快,水的比熱容大,降溫慢,水田溫度不一定比旱地高,D錯誤。故選C。第Ⅱ卷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0年7月初,安徽歙縣遭遇一輪歷史罕見的強降雨,境內多條河流水位上漲,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積水嚴重。歙縣地處皖南山區(qū),植被覆蓋率高,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477mm。歙縣水系發(fā)達,新安江穿城而過,曲折東南流,流入千島湖,最終注入東海。下圖為歙縣水系示意圖。(1)從水循環(huán)角度,分析此次歙縣積水難以下滲的原因。(4分)(2)從新安江水庫水量的收支狀況角度,列舉屬于“收入”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4分)(3)說明大幅度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對城市水循環(huán)各環(huán)節(jié)的影響。(4分)【答案】(1)持續(xù)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徑流已經飽和,積水難以下滲;此次暴雨強度大,地表徑流水量大、流速快。(4分)(2)大氣降水、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4分)(3)減緩地表徑流的速度,調節(jié)地表徑流季節(jié)變化;增加下滲,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騰作用增強,使空氣中的水汽增多,空氣濕度增大。(4分)【解析】(1)影響下滲的因素包括坡度大小、土壤狀況、降水強度、降水時間、植被覆蓋等因素。從水循環(huán)角度主要分析降水與地表徑流,從材料可知,此次強降水的暴雨強度大,導致地表徑流量大,且流速快,不利于下滲;并且此次持續(xù)性的降水導致土壤過濕,使土壤水分和地下徑流已達飽和狀態(tài),積水難以繼續(xù)下滲。(2)材料顯示歙縣位于新安江水庫的上游地區(qū),該地的眾多河流最終注入新安江水庫,所以新安江水庫的水量主要來源于地表徑流輸入;新安江水庫與庫區(qū)周邊比較,地勢較低,雨季時庫區(qū)周邊的降水下滲以地下徑流形式匯入水庫,再加上水庫上方的降水直接進入水庫。(3)分析植被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主要從植被涵養(yǎng)水源與調節(jié)氣候角度描述。大幅增加城市綠地面積使植被覆蓋率提高,降水時減弱了地表徑流流速,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地下徑流增多;河流水位較低時,植被涵養(yǎng)的地下水可以以地下徑流的方式補給河水,從而調節(jié)地表徑流季節(jié)變化;由于下滲增多,地下水含量增多;植被增多,蒸發(fā)、蒸騰量增大,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大,濕度增大。27.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下圖為同學們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的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圖。(1)依據(jù)圖中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描述該城市7時、17時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風的異同。(4分)(2)圖中顯示,冬季強降雪后城市熱島強度較多年平均整體加強,分析其可能原因。(4分)同學們了解到該城市同時受日周期海陸風的影響,且某時段的風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3)指出該時段的風,并簡析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的原因。(4分)【答案】(1)相同點:風向都由郊區(qū)吹向城區(qū);不同點: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4分)(2)強降雪后郊區(qū)地面多被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較強/積雪融化吸收熱量,氣溫降幅較大;城區(qū)積雪清理較及時/人工制熱較多,氣溫降幅較??;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的氣溫差值加大。(4分)(3)白天受海風影響。海風從氣溫較低的海洋吹來,對城區(qū)具有降溫作用。(4分)【解析】(1)由材料可知,熱島強度指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的差值。從圖中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可知,該城市7時和17時的熱島強度均為正值,說明城區(qū)氣溫高,氣壓低;郊區(qū)氣溫低,氣壓高;風向均表現(xiàn)為高壓區(qū)的郊區(qū)吹向低壓區(qū)的城市,方向相同;讀圖可知,該城市7時熱島效應強度較大,17時城市熱島強度較小,說明7時城區(qū)氣溫明顯高于郊區(qū),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2)讀圖可知,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大,且整體變化幅度變大。原因可從積雪的特點、對氣溫的影響、人類活動對積雪的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冬季強降雪后,郊區(qū)地面多被白色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反射率較強,氣溫較低,且積雪融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版擔保書之履約反擔保合同
- 外科圍手術期護理2
- 2024版智能醫(yī)療設備采購與技術服務合同
- 未來物流的發(fā)展方向
- 商會簡明章程范本
- 醫(yī)院防盜防搶培訓
- 危重癥透析病人的護理
- 危重癥病人的護理和搶救
- 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經典講義
- 水泥假樹大門施工方案
- 慈溪市2024-2025學年四上數(shù)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試卷全套含答案
- 2025年高考化學二、三輪復習策略講座
- 2022年高考數(shù)學試卷(上海)(秋考)(空白卷)
- 山東省濟南市語文小升初2024年模擬試題與參考答案
- 裝配式建筑復習試題及答案
- 空氣動力學仿真技術:湍流模型:k-ε湍流模型原理與應用
- EDI工程手冊中文
- 高中期末考試考風考紀及誠信教育
-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外國語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機械工程技術訓練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