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滬科新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滬科新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滬科新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滬科新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滬科新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滬科新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23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共7題,共14分)1、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發(fā)生8.1級地震.如圖為部分板塊分布示意圖.地震時,若身處高樓,下列避險措施正確的是()

A.沿樓梯蜂擁而下B.乘電梯下樓C.暫時躲在小開間的墻角D.在陽臺上等待救援2、吃桑葉的“蠶寶寶”(如圖);在蠶發(fā)育過程中所處的階段是()

A.幼蟲B.蛹C.成蟲D.卵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比在固體中快B.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色越好C.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電磁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4、下列有關擴散現(xiàn)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擴散現(xiàn)象表明分子不停地運動B.擴散現(xiàn)象是分子熱運動的一種宏觀表現(xiàn)C.熱水與冷水混合變成溫水是擴散D.擴散快慢與物質溫度、狀態(tài)有關5、關于世界海陸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A.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D.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6、習慣上用S表示()A.東經(jīng)B.西經(jīng)C.南緯D.北緯7、(2012·溫州)下列所示的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

用放大鏡觀察到的花B.

鏡中貓的像C.

地面上鴿子的影子D.

水中樹的倒影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8、單細胞生物體由____個細胞組成,這個細胞能夠完成生物體全部的____。9、噪聲已經(jīng)成為嚴重污染源,極大地阻礙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防噪已成為日常課題?!拜p手輕腳過樓道”是在____處減弱噪聲。在地震時會伴有很強的____(超/次)聲波,會使入出現(xiàn)頭暈、惡心等癥狀.10、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現(xiàn)象,其原因各不相同.如圖所示,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是在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用吸塵器“吸”灰塵時,灰塵是由于空氣流速越大,壓強越____的緣故被“吸”入吸塵器中的。

11、物體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用一水平推力把物體A向右移動(不落地),如圖乙,則物體A在移動過程中對桌面的壓力____,壓強____,所受摩擦力____(以上3空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____、____的實像.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____(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

13、太陽通過玻璃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____。如圖,在棱鏡和白屏之間放上一塊透明的藍色玻璃,則白屏上呈現(xiàn)____色光。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人體有八大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獨立工作,互不相干。()15、草履蟲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生殖。(判斷對錯)16、要想觀察血液中的紅細胞,可以將實驗材料制成切片進行觀察。17、制作臨時裝片時,實驗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觀察細胞。18、取口腔上皮細胞前要先漱口,因為漱口后口腔上皮細胞易脫落。19、將取下的口腔上皮細胞放在載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幾下,以便細胞分散。20、在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的最初階段(指幼葉變綠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種子干重。21、植物細胞都含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葉綠體、細胞核等結構。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1題,共10分)22、圖片18、物體A放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請在圖中畫出這三個力的示意圖。評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題,共6分)23、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在空氣和水兩種介質的介面上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已標出反射光線,請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和入射光線.

24、如圖所示;物塊A隨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請畫出物塊A所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解答】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特別是21世紀以來,全球多地已經(jīng)進入地震活躍期,所以平時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識.地震來時,千萬不要驚慌,身處高樓層時,乘電梯或走樓梯危險性都較大,陽臺等處也不安全.若是在高樓層的教室上課,要就近躲在課桌旁邊,或小開間的墻角處,半蹲,并用書包等護住頭部;切不可因為恐懼從窗戶跳下.因此,本題中A;B、D都不正確,C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習一些在火災、地震、水災中逃生的科學知識,在一些突發(fā)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學知識,進行逃生.2、A【分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植物的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解答時可以從家蠶的發(fā)育過程方面來切入。

【解答】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是昆蟲在個體發(fā)育中;經(jīng)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幼蟲與成蟲在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蝶、蚊、蠅、菜粉蝶、蜜蜂,蠶等。家蠶的發(fā)育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吃桑葉的“蠶寶寶”,是幼蟲期。成蟲有2對翅,蛹不食不動。

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是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fā)育成熟,發(fā)育經(jīng)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例如:蜻蜓蟑螂、螻蛄、蟋蟀、蝗蟲等。

故選:A3、C【分析】【解答】解:A;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比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的要慢;該選項說法錯誤;

B;音色好孬;由發(fā)聲體本身的特征決定,跟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無關,該選項說法錯誤;

C;光的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不論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該選項說法正確;

D;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該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大,液體中其次,氣體中最?。?/p>

(2)音色是發(fā)聲體的聲音品質;是區(qū)別聲音的重要標志.

(3)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電磁波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4、C【分析】【解答】根據(jù)分子動理論的觀點;A.B.D都是正確的。而C答案中熱水和冷水只同種物質,而擴散現(xiàn)象發(fā)生在不同的物質中,故此題選C。

【分析】該題考查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對擴散現(xiàn)象的了解是解本題的關鍵。要注意擴散現(xiàn)象發(fā)生在不同的物質之間。5、A【分析】【分析】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據(jù)人們的計算,地球上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71%.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將地球分為水半球和陸半球,陸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陸地.所以,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陸地.

【解答】解:根據(jù)人們的計算;地球上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71%.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將地球分為水半球和陸半球,陸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陸地.所以,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陸地.北極地區(qū)為海洋,南極地區(qū)為陸地;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6、C【分析】【分析】由經(jīng)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wǎng)絡叫做經(jīng)緯網(wǎng);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解答】解:赤道以北屬于北緯,代號為N,以南屬于南緯,代號為S;從本初子午線開始,向東到180°經(jīng)線是東經(jīng),代號為E,向西到180°經(jīng)線是西經(jīng),代號為W.

故選:C.7、C【分析】【分析】熟悉光傳播的規(guī)律:

(1)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3)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的會偏折,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

【解答】鏡中貓的像;水中樹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地面上鴿子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用放大鏡觀察到的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選C。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8、一生命活動【分析】【分析】生物可以根據(jù)構成的細胞數(shù)目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只由單個細胞組成;而且經(jīng)常會聚集成為細胞集落。單細胞生物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單細胞生物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yǎng);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jié)等生命活動。

故答案為:一生命活動9、聲源次【分析】【解答】其中“輕手輕腳過樓道”是讓聲源盡量不發(fā)出噪聲;所以應為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地震發(fā)生時會產(chǎn)生一種破壞力很強的聲波為次聲波。

【分析】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多種,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地震發(fā)生時會產(chǎn)生一種破壞力很強的聲波為次聲波。10、大氣壓小【分析】【解答】(1)用吸管吸飲料時;吸管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入吸管;

(2)用吸塵器“吸”灰塵時;吸塵器內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吸塵器外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在壓強差的作用下灰塵被“吸”入吸塵器中的故答案為:大氣壓;小.

【分析】(1)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使管內氣壓減小,這樣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就被壓進吸管里.

(2)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11、不變變大不變【分析】【解答】解:由題意知;桌面是水平的,而且物體A不落地,因此,對水平桌面產(chǎn)生的壓力大小等于A自身的重力,故A對桌面的壓力在物體A移動過程中不變;

由題意知,物體A對桌面的壓力大小不變,而隨著物體A的右移,受力面積逐漸減小,根據(jù)壓強公式p=得;A對桌面的壓強在物體A移動過程中將變大.

由題意知;物體A向右移動過程中,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沒變化,所以在物體A移動過程中摩擦力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變大;不變。

【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來自于自身的重力;由此判斷壓力變化情況.

壓強的大小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在壓力不變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會越大,由此判斷壓強變化情況.

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由此判斷摩擦力變化情況12、倒立縮小照相機【分析】【解答】解:

由圖可知;蠟燭在距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

故答案為:倒立;縮??;照相機.

【分析】凸透鏡成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13、色散藍【分析】【解答】太陽通過玻璃三棱鏡后;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色散;有色的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與它它顏色相同的光,藍色的玻璃只能透過藍色的光,故白屏呈現(xiàn)藍色。

【分析】掌握光的色散現(xiàn)象以及有色的透明體只能透過和它顏色相同的光。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B【分析】【解答】人體有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它們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神經(jī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調節(jié)下,八大系統(tǒng)協(xié)調配合,使人體內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體的結構層次,人體有八大系統(tǒng),這八大系統(tǒng)是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神經(jī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調節(jié)下,八大系統(tǒng)協(xié)調配合,使人體內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進行。15、A【分析】【解答】草履蟲屬于動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動物,草履蟲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主要靠分裂進行繁殖。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草履蟲屬于單細胞動物,主要靠分裂進行繁殖。16、B【分析】【解答】要想觀察血液中的紅細胞;因為血液呈液態(tài),因此只能制成涂片來進行觀察,而不能制成切片進行觀察,故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三種常用的玻片標本――切片、涂片和裝片的理解。17、B【分析】【解答】在制作臨時裝片時;因為要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需要讓可見光穿過被觀察的物體,這樣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而非是越大越有利于觀察細胞。故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制作臨時裝片時的注意事項,與顯微鏡的知識相結合,難度較大。18、B【分析】【解答】漱口的作用是將口腔的飯粒清除;以保證所取的細胞純度。而不是因為漱口后口腔上皮易脫落,因此這句話是錯的。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實驗中漱口的原因,關注于實驗的細節(jié)。19、B【分析】【解答】將取下的口腔上皮細胞要放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而不是清水中。放入生理鹽水的目的是為了讓細胞所處的環(huán)境和它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相同,不至于脹破或變形,使細胞保持原狀。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實驗操作細節(jié),信息量較大,容易出錯。20、B【分析】【解答】在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的過程中;胚根發(fā)育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植物的根不斷的吸收水和無機鹽,使植株葉內的水不斷增多,而種子里面的有機物不斷的被分解,所以使幼葉鮮重大于種子干重。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植物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21、B【分析】【解答】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含有葉綠體。只有葉片;莖的表面等呈綠色的部分;細胞中才含有葉綠體,因此本題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