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PAGE1*2-11頁共=NUMPAGES14*228頁 第=PAGE1*22頁共=NUMPAGES14*228頁allcopyright?黃水南安徽省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冬季聯考語文試題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第Ⅰ卷第1頁至第6頁,第Ⅱ卷第7頁至第8頁。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忌⒁馐马棧?.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guī)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并認真核對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中姓名、座位號與本人姓名、座位號是否一致。2.答選擇題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qū)域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4.考試結束,務必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閱讀題(72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西方敘事學成熟于上世紀中期,其來源是俄國形式主義和歐洲的結構主義。其借用語言學的概念進入到文學文本的分析中,以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指出支配所有文學產物的形式與意義的潛在語法。它主要研究敘述者類型、結構模式、敘事手段、敘事話語等。換言之,它并不按傳統(tǒng)的文學批評方式來談論敘事,文本也不是像后者那樣關于生活和世界的虛構,而是某種系統(tǒng)化的形式結構。正是基于對結構模式和敘事慣例的分析,從而確定文本的敘事規(guī)則和語法。因此,敘事學本質上是探討文學的敘事經驗,對于文學批評與實踐功莫大焉。但東西方的敘事傳統(tǒng)、文化語境、文本生產、敘述模式和結構擁有巨大的差異,完全照搬西方的敘事學理論顯然是越俎代庖??梢韵胍姷氖聦嵤牵鞣綌⑹聦W研究很少涉及中國的敘事文本。只有少部分學者的研究視角轉到中國文學的敘事。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美國學者浦安迪的《中國敘事學》。該書考察了中國古典文學中明清時代的長篇小說,作者稱之為“奇文書體”,也以此提出了中國和西方在敘事層面的不同:西方注重宏大敘事中整體結構的藝術性統(tǒng)一,相比之下,中國敘事則更強調文本內部的“細針密線”問題,這其實不是像西方那樣關涉全局的敘事構造,而是探討段落之間的細密關系的“紋理”。但同時,作者也認為,不應以西方的敘事標準來判斷中國小說的敘事傳統(tǒng),后者是以反復循環(huán)的模式來表達人生經驗。本書其實是作者20世紀80年代后期訪學中國的講稿,諸多關于中國敘事的問題并未充分展開,許多述評語焉不詳,含糊其辭。如關于敘事“紋理”,作者更多指涉的是金圣嘆、毛宗崗、張竹坡、諸人對于作品的批注和點評,以敘事學的角度來看,顯然很失偏頗。而只以明清時代的數部作品來涵蓋豐富多彩的中國敘事,也顯然過于取巧。本書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視角,同時也是西方經驗對于中國的想象。這些都值得今天學者深思。(摘編自張哲《在西學語境中構建中國本土敘事話語》)材料二:西方對中國敘事研究起步較晚,在20世紀早期,雖也有個別學者在著述中討論中國小說中的問題,但總的來說,西方對中國敘事問題展開研究的時間,似應以1974年在美國召開的中國敘事研討會為標志。在會議上,西方學者,也包括在國外工作的那些華人學者,在討論中國敘事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來界定中國敘事。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依據西方文學傳統(tǒng)對敘事的理解來進行界定;另一種是依據中國文學傳統(tǒng)來進行界定。顯然,這兩種不同的界定方式將會導致兩種不同的研究理路和結論的產生。依據西方理解,“敘事是指講述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事件的故事”,或者“敘說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形態(tài)變化的故事”。講故事是其首要的功能。而依據中國對敘事的理解,其首要功能并不是講故事,而是記載和“傳播實際發(fā)生的或假設發(fā)生的事件”。雖然“事件”本身也可能是故事,或者會成為故事,但這種強調本身說明中國敘事與西方敘事之間存有差異:前者強調敘事或講故事的形式與方法,后者側重敘事的“言志”和“載道”的社會功能。既然中西敘事的功能和出發(fā)點不一樣,所要取得的敘事效果和敘事目的也不盡相同。對這些問題的不同理解,導致他們對是否可以采用西方敘事理念來研究中國敘事這一方法提出疑問。有學者以《左傳》為例,認為完全可以采用西方敘事理念和方法來研究中國古典敘事。另有學者以六朝市井小說為例,認為研究中國古典敘事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敘事理論,至少不能像西方那樣做單純的形式研究,而是要依據作者所歸附的文化傳統(tǒng)和所處的時代,從中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作品所蘊含的意義。由此,他們更認為中國傳統(tǒng)敘事與西方也應有著不同的發(fā)展脈絡。西方學者通常會把古希臘羅馬史詩看作是他們古典敘事的源頭。中國敘事傳統(tǒng)中沒有那樣的史詩,因此他們認為中國文學傳統(tǒng)是抒情而非敘事。但是,西方也有學者并不主張按照西方對敘事的界定來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敘事,他們通過對中國古典史、傳、記這類講述歷史故事的文體進行辨析后,認為中國古典敘事中雖沒有西方的那種史詩,但有史文,如《尚書》《左傳》《史記》等。也就是說,由史文替代西方史詩而肇始的中國的敘事傳統(tǒng),同樣也具備了敘事的諸種要素,即這類史文不僅在謀篇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提供了一整套技巧,而且還為描繪人類事件提供了一套認知的觀念模式。(摘編自喬國強《問題與方法:西方學者對中國敘事的研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西方敘事學在形成之初就受歐洲不同的文化思想影響,它能夠以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對文學文本進行獨到的分析。B.
浦安迪對中國古典長篇小說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指出中西方小說在敘事層面的不同,認為這些小說都是“奇文書體”。C.以西方敘事標準判斷中國小說的敘事傳統(tǒng)必然存在偏頗,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中國敘事學》給中國學者帶來的啟示意義。D.
中國敘事和西方敘事的功能和出發(fā)點是不一樣的,中國敘事側重“言志”和“載道”,西方敘事強調講故事的形式與方法。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西方敘事學以某種系統(tǒng)化的形式結構來談論敘事,呈現出有別于傳統(tǒng)的文本形式。B.西方敘事學對中國文學敘事的關注較少,西方學者對中國敘事的研究也缺乏深度。C.中國學者對能否沿用西方敘事學研究中國敘事觀點不一,西方學者對此觀點一致。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西方學者對中國敘事的研究,但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中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對中國古典文學中明清時代長篇小說觀點的一項是()A.
吳敬梓《儒林外史》中“各種人物,行列而來,事與其來俱起,亦以其去俱訖。”B.
《紅樓夢》采用“章回體”的形式,特別注重小說敘事的內部關系,前后銜接連貫。C.李汝珍的《鏡花緣》分為前后兩個部分,但全篇使用神幻詼諧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敘寫故事。D.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讓幾個人物在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故事中,追逐自己的理想。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何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5.如何深入推動中國敘事學的研究?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敬鸢浮?.B
2.C
3.B
4.①全文采用了逐層深入的遞進式結構來展開論證。首先提出問題“如何來界定中國敘事”,第2、3、4段在前一段論述的基礎上逐層深入;②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手法。列舉《尚書》《左傳》《史記》等例子進行分析,文章第二段多處使用引證法,對敘事的相關概念加以闡釋。③論證語言準確嚴謹。文章“大致有兩種觀點”“也不盡相同”“西方也有學者”等詞語能對現象做出準確的判定。5.①認識到中西方敘事學巨大差異,拒絕照搬西方的敘事學理論。②要有全局眼光,不能只關注某個階段的作品和部分學者的觀點。③注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的梳理,挖掘作品的文化傳統(tǒng)和所處的時代?!窘馕觥俊緦дZ】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探討了西方敘事學對中國敘事研究的影響及存在的問題。材料一指出西方敘事學的形成背景及其在判斷中國敘事時的局限性,強調中國敘事的獨特性。材料二側重討論西方對中國敘事的理解差異,指出中西敘事間的功能和目的不同??傮w而言,兩個材料共同呼吁對中國敘事學進行獨立深入的研究,探索其獨特的傳統(tǒng)與價值?!?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中國古典長篇小說……這些小說都是‘奇文書體’”錯,范圍擴大。材料一是說“中國古典文學中明清時代的長篇小說,作者稱之為‘奇文書體’”,可見,被稱為“奇文書體”的對象只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明清時代的長篇小說”,并非所有的古代長篇小說。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推理和判斷的能力。C.“西方學者對此則觀點一致”錯,材料二說“但是,西方也有學者并不主張按照西方對敘事的界定來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敘事”,這說明西方學者的認識也不是一致的。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各種人物,行列而來,事與其來俱起,亦以其去俱訖”是對小說中人物和情節(jié)關系的評論,和浦安迪對中國古典小說敘事特色沒有關系,故不能作為論據。B.“特別注重小說敘事的內部關系,前后銜接連貫”,符合原文中“中國敘事則更強調文本內部的‘細針密線’問題”,故可作為論據。C.《鏡花緣》“全篇使用神幻詼諧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敘寫故事”,說明注重整體的藝術性統(tǒng)一,這和西方敘事的標準相近,故不能作為論據。D.《平凡的世界》是現當代長篇小說,故不能作為論據。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論證結構、論證方法和論證語言的能力。①材料二采用遞進式結構展開論證。根據第一段尾句“在討論中國敘事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來界定中國敘事”分析,首先提出“如何來界定中國敘事”這一問題。第2段列舉了來界定中國敘事的兩種觀點并比較兩者的不同,第3段對是否可以采用西方敘事理念來研究中國敘事提出疑問,第4段中論述西方學者對是否按照西方對敘事的界定來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敘事意見不同。綜上,這三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礎上逐層深入進行論述;②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手法。如“認為中國古典敘事中雖沒有西方的那種史詩,但有史文,如《尚書》《左傳》《史記》等”中,列舉了《尚書》《左傳》《史記》等例子進行分析;“敘事是指講述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事件的故事”“敘說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形態(tài)變化的故事”“傳播實際發(fā)生的或假設發(fā)生的事件”等多出使用引證法,對敘事的相關概念加以闡釋。③論證語言準確嚴謹。文章“大致有兩種觀點”中的“大致”,“也不盡相同”中的“不盡”,“西方也有學者”中的“也”等詞語對現象做出準確的判定?!?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由“西方敘事學成熟于上世紀中期,其來源是俄國形式主義和歐洲的結構主義”“東西方的敘事傳統(tǒng)、文化語境、文本生產、敘述模式和結構擁有巨大的差異,完全照搬西方的敘事學理論顯然是越俎代庖”“不應以西方的敘事標準來判斷中國小說的敘事傳統(tǒng)”分析,我們要認識到中西方敘事學在敘事傳統(tǒng)、文化語境、文本生產、敘述模式和結構等很多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我們拒絕照搬西方的敘事學理論。②由材料二中“有學者以《左傳》為例,認為完全可以采用西方敘事理念和方法來研究中國古典敘事。另有學者以六朝市井小說為例,認為研究中國古典敘事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敘事理論,至少不能像西方那樣做單純的形式研究,而是要依據作者所歸附的文化傳統(tǒng)和所處的時代,從中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作品所蘊含的意義”分析,我們不能只關注某個階段的作品和部分學者的觀點,要用全局眼光來看待中國敘事學的研究。③由材料一中“考察了中國古典文學中明清時代的長篇小說,作者稱之為‘奇文書體’”,和材料二中“通過對中國古典史、傳、記這類講述歷史故事的文體進行辨析后,認為中國古典敘事中雖沒有西方的那種史詩,但有史文”“要依據作者所歸附的文化傳統(tǒng)和所處的時代,從中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作品所蘊含的意義”分析,我們要注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的梳理,挖掘作品的文化傳統(tǒng)和所處的時代。(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最后的軍禮(節(jié)選)石鐘山幾天后,在路人的指引下,趙大刀和趙果相扶相攜地終于到達了陜北。趙果的傷口已經好多了,她現在已經能跟上趙大刀前進的步伐了。當他們看見山峁上站在一棵樹下的八路軍士兵時,趙大刀的腳步踉蹌了,喉頭一緊,眼睛就濕了,渾身的力氣似乎頃刻間被耗盡了,他搖晃著,醉酒似地向哨兵走去,這次是趙果在攙扶他了。走到哨兵跟前,他盯緊哨兵的臉,那張普通的臉在他眼里是那么親切,他哽著聲音問:你們就是當年的紅軍?在得到哨兵準確的答復后,趙大刀像只餓狼一樣,“嗷嗚”一聲,跟頭把式似地奔過去,一把抱住哨兵,撕心裂肺地喊道:親人啊,可找到你們了。趙大刀的眼淚把自己的臉弄得一塌糊涂了。許多年之后,趙果仍清晰地記著趙大刀當時的模樣。當即,趙大刀和趙果被引領到陜北一個叫馬家堡的地方,這里來了許多投奔到延安來的青年學生,還辦著一所抗大分校。在馬家堡,他們見到了過封鎖線時失散的同學們。趙果與同學相見,又是擁抱又是流淚的,然后就有人安排他們去洗漱、吃飯。趙大刀站在井臺邊,洗了一個痛快的澡,然后坐在太陽下一聲接一聲地打著噴嚏。有人送來了衣服,衣服是嶄新的八路軍軍服。顏色仍是紅軍時期的那種灰色,就是徽章有了變化。他在心里更喜歡紅軍的紅領章和五角星,穿戴在身上,如同紅彤彤的火,看著就讓人生出使不完的勁?,F在的領章和帽徽雖然變了顏色,但畢竟是革命隊伍的軍服,穿在身上,腰板還是一點點地挺了起來,紅軍連長的感覺又一點點地找回來了。他渾身的血液快速地流動,頭一時有些暈,腳也發(fā)飄,這是興奮留下的后遺癥。一切安頓好后,他便向接待他的領導說出了自己原部隊的番號。從內心里,他恨不能立刻找到自己的部隊,和戰(zhàn)友們相聚、戰(zhàn)斗在一起。領導無法答應他什么,只是說部隊整編了幾次,要找到原來的部隊,還得等一等。趙大刀只能是等了。他看著身邊經過的那些軍人時,見誰都覺得親切,但又覺得是那么陌生。于是,他一遍遍地打聽著:同志,知道原紅一軍團三團在哪兒嗎?別人都搖頭,怪異地看著他。問了一圈,他便不再問了,坐在那亂七八糟地想自己的處境。趙大刀在馬家堡休息了三天后,馬起義接見了他。馬起義現在是八路軍的一個團長,也是紅三軍團的老紅軍了,長征時就是團長了。他在一孔窯洞里見到趙大刀時,熱情得很,離老遠就把趙大刀的雙手捉住了,然后亂搖一氣道:哈,趙大刀這名字好,一聽這名字就是紅軍。我馬起義也是紅軍,哈,趙大刀,好哇,好哇——趙大刀握著馬起義的手,仿佛又見到了自己的李團長,當年的李團長講話也這么粗聲大氣,熱情得很。趙大刀喉頭哽了,眼圈也紅了,在心里說:到家了,真的到家了。當趙大刀說到紅一軍團三團時,馬起義背過身去,倒背著雙手,許久沒有回頭。半晌,又是半晌,馬團長才轉過身,已經是一臉的淚水了。馬團長壓低聲音說:大刀同志,你們紅一軍團的三團恐怕只剩下你一個人了。趙大刀身上的血液頓時凝住了,整個人都僵在那里。當時他們三團是整編團,近千人的隊伍,負責為整個紅軍主力斷后。那場阻擊戰(zhàn),當時他們一個營占踞了三個高地,他親眼所見自己所率的戰(zhàn)友都犧牲了,難道李團長和另外兩個營的人也都犧牲了?那天上午,馬團長在窯洞里壓低聲音,簡單地敘述了紅軍長征的經歷。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和于都出發(fā)時兵強馬壯的十萬大軍,在到達陜北時,只剩下不到一萬人,是原來的十幾分之一呀。雖然趙大刀沒有經歷過長征,但他經歷過尋找隊伍的艱辛。長征這一路走下來,紅軍的隊伍整個建制地消失著,隊伍不停地往前走,不停地整編著,原來部隊的許多番號慢慢也就沒有了。到達陜北的這三天時間里,陜北根據地的生活是熱火朝天的。天高云淡,太陽都輝煌得耀眼,窯洞的墻上和樹上,到處張貼著革命的標語,人們的腰板是挺直的,臉上掛著笑,趙大刀仿佛又看到了昔日根據地的景象。這情景,是那么的激動人心,這是一支嶄新的隊伍,一切都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樣子。在三天里,他想過無數次和老部隊重逢的場面,但在馬團長那里才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過去的老部隊了。他站在馬團長面前,一時有些茫然。半晌,他囁嚅道:馬團長,難道我沒有家了?馬團長聽了這話,又恢復了常態(tài),哈哈大笑著說:怎么會?這就是你的家,你又重新歸隊了,你現在就是八路軍的一名戰(zhàn)士。他聽了馬團長的話,士兵一樣標準地立在馬團長面前,向馬團長敬了個禮道:報告馬團長,趙大刀向你報到。馬起義繞著趙大刀身前身后地轉了兩圈,用拳頭搗了他的胸,還砸了他的肩,然后滿意地點著頭說:是棵好苗子,你就留在我身邊吧。事后,趙大刀才知道馬起義的警衛(wèi)員在一個星期前的一場戰(zhàn)斗中犧牲了。為了掩護一支醫(yī)療隊通過封鎖區(qū)時,警衛(wèi)員被一顆流彈擊中了。馬起義痛失警衛(wèi)員后,悶悶不樂了好幾天,直到遇見趙大刀,他才重新又眉開眼笑起來。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趙大刀和趙果相互攙扶著終于到達陜北,足見他們這一路的艱辛和對回歸隊伍的執(zhí)著。B.趙果和失散的同學們相遇在陜北,既點明了趙果的身份,又有著一定的歷史記錄意味。C.文中兩次直接寫趙大刀的哽咽,凸顯其內心柔軟脆弱的一面,豐富了革命戰(zhàn)士的形象。D.趙大刀覺得陜北根據地太陽更輝煌,人們的腰板都是挺直的,蘊含了人物喜悅的心理。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趙果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線索人物,同時也豐富了小說的主題,讓讀者看到青年知識分子在抗日斗爭中的身影。B.“腳步踉蹌了,喉頭一緊,眼睛就濕了?!边@一連串集中細節(jié)描寫傳神地寫出趙大刀找到隊伍時的精神狀態(tài)。C.小說成功地運用了伏筆的手法,領導無法應答、別人看他怪異的神情都暗示趙大刀的老隊伍可能已經不存在了。D.小說整體上昂揚著積極向上的革命情懷,但中間穿插的一些長征往事時又帶有一種感傷的意味,思想情感豐富。8.小說結尾部分趙大刀欣然加入新的隊伍,他為什么能快速做出這樣的選擇?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9.小說是怎樣使趙大刀這個人物顯得真實可信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C
7.A
8.①他在心理上已經接受這支隊伍。文章第四段描寫他穿上新軍裝的感受充分體現了他愛上這支隊伍。②馬起義給他帶來的親近感。他從馬起義身上找到了過去在革命隊伍中感覺,找到了以前那種革命戰(zhàn)友之間的情感。③從眼前的情景中看到了希望。陜北三天的生活讓他看到了昔日根據地的景象,欣欣向榮,蒸蒸日上。9.①提供真實的歷史背景和地點。小說將趙大刀放在長征勝利到達陜北這一歷史背景下,并出現紅一軍團、紅三軍團這些真實的名稱,增強了小說人物的真實感。②人物立體豐滿,沒有表現出單一性。趙大刀既有激情滿懷的時候,也有內心感傷之時刻,人物形象豐富立體。③人物描寫真實。運用大量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展現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復雜情感,給人以真實的感受。【解析】【導語】本篇文章以趙大刀的經歷為主線,展現了革命戰(zhàn)士對隊伍的執(zhí)著與熱愛。通過真實的歷史背景、細膩的人物描寫,塑造出立體的趙大刀形象。他的情感起伏,如找到隊伍的激動、得知老部隊情況的感傷,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凸顯其內心柔軟脆弱的一面”錯。第一次“哽咽”是因為找到隊伍的激動哽咽,第二次“哽咽”情感更為豐富,更多的是震驚、難過以及對老部隊深厚情感的體現。兩次哽咽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展現出他作為革命戰(zhàn)士豐富且真摯的情感,并非凸顯其內心柔軟脆弱的一面但都不是體現人物的柔軟脆弱。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趙果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線索人物”錯。趙果在小說中只是局部出現,并沒有起到串聯情節(jié)的線索作用。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①文章第四段描寫他穿上新軍裝的感受,“他在心里更喜歡紅軍的紅領章和五角星,穿戴在身上,如同紅彤彤的火……紅軍連長的感覺又一點點地找回來了”,充分體現出他對這支隊伍從內心是認可且喜愛的,已經在心理上融入其中。②馬起義“熱情得很,離老遠就把趙大刀的雙手捉住了,然后亂搖一氣道:哈,趙大刀這名字好,一聽這名字就是紅軍。我馬起義也是紅軍,哈,趙大刀,好哇,好哇——”,趙大刀從馬起義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經自己隊伍中領導的樣子,找到了過去那種革命戰(zhàn)友之間真摯、熱情的情感,讓他覺得親切,所以愿意加入新隊伍并留在馬起義身邊。③“到達陜北的這三天時間里,陜北根據地的生活是熱火朝天的。天高云淡,太陽都輝煌得耀眼……這情景,是那么的激動人心,這是一支嶄新的隊伍,一切都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樣子”,眼前根據地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景象讓他看到了革命的美好前景,堅定了他加入新隊伍繼續(xù)戰(zhàn)斗的決心?!?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①小說把故事設定在長征勝利到達陜北這一特定歷史背景下,文中出現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等真實的部隊名稱以及馬家堡、抗大分校等具體地點,讓整個故事扎根于真實的歷史情境之中,使得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真實可感,進而增強了趙大刀這一人物的真實感,讓讀者覺得他就是那個時代眾多革命戰(zhàn)士中的一員。②趙大刀既有剛到達陜北看到八路軍哨兵時激動萬分,“嗷嗚”一聲奔過去抱住哨兵的激情滿懷的一面;又有聽到老部隊可能只剩下自己一人時,“身上的血液頓時凝住了,整個人都僵在那里”的內心感傷時刻,人物形象豐富立體,有血有肉,符合現實生活中人物情感復雜多樣的真實情況,所以顯得真實可信。③文中運用了大量語言描寫,如趙大刀向馬團長說道“馬團長,難道我沒有家了”以及“報告馬團長,趙大刀向你報到”等話語,還有心理描寫,如“他在心里更喜歡紅軍的紅領章和五角星,穿戴在身上,如同紅彤彤的火,看著就讓人生出使不完的勁”等內容,通過這些描寫細膩地展現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復雜情感,讓讀者能夠深入了解趙大刀的內心世界,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越王勾踐臣吳至歸越,勾踐七年也。百姓拜之于道,曰:“君王獨無苦矣!今王受天之福,復于越國,霸王之跡自斯而起。”王曰:“寡人不慎夭教,無德于民,今勞萬姓擁于岐路,將何德化以報國人?”越王謂范蠡曰:“孤獲辱連年勢足以死得相國之策再返南鄉(xiāng)。今欲定國立城,人民不足,其功不可以興。為之奈何?”范蠡對曰:“唐虞卜地,夏殷封國,古公營城周雒,威折萬里,德致八極,豈直欲破強敵收鄰國乎?”越王曰:“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亡眾棲于會稽之山,請命乞恩,受辱被恥,囚結吳宮。幸來歸國,追以百里之封,將遵前君之意,復于會稽之上,而宜釋吳之地?!狈扼辉唬骸拔艄珓⑷ホ?,而德彰于夏;亶父讓地,而名發(fā)于岐。今大王欲國樹都,并敵國之境,不處平易之都,據四達之地,將焉立霸王之業(yè)?”越王曰:“寡人之計未有決定。欲筑城立郭,分設里閭,欲委屬于相國?!狈扼辉唬骸俺贾且?,其應天矣,昆侖之象存焉?!痹酵踉唬骸肮讶寺劺鲋剑说刂?,上承皇天,氣吐宇內,下處后土,稟受無外。吾之國也,扁天地之壤,非糞土之城?何能與王者比隆盛哉?”范蠡曰:“君徒見外,未見于內。臣乃承天門制城,合氣于后土,岳象已設,昆侖故出。越之霸也?!痹酵踉唬骸捌埲缦鄧?,孤之命也?!痹酵跄苏傧鄧扼?、大夫種、大夫郢問曰:“孤欲以今日上明堂,臨國政,專恩致令,以撫百姓,何日可矣?”范蠡曰:“今日丙午日也。丙,陽將也。是日吉矣,又因良時,臣愚以為可?!贝蠓蚍N曰:“前車已覆,后車必戒。愿王深察?!狈扼辉唬骸胺蜃庸什灰欢娨病N嵬踅褚员鐝统跖R政,解救其本,是一宜;夫金制始,而火救其終,是二宜;蓄金之憂,轉而及水,是三宜;君臣有差,不失其理,是四宜;王相俱起,天下立矣,是五宜。臣愿急升明堂臨政?!痹酵跏侨樟⒄?,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節(jié)選自《吳越春秋·卷八·勾踐歸國外傳》)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孤獲辱A連年B勢足C以死D得相E國之策F再G返南鄉(xiāng)。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臣,當臣子,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的“秦軍函陵”的“軍”用法相同。B.興,建立,興起,與《論語·陽貨》中“詩可以興”的“興”意思不同。C.“臣之筑城也”與《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之”用法不同。D.夫子,你,與《五十之瓠》中“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的“夫子”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勾踐回到越國時,百姓夾道迎接,他們認為越王是蒙受上天的福佑才能回到越國,這是稱霸稱王征兆。B.勾踐認為自己缺乏德行有愧于民眾,但他并沒有一蹶不振,仍想確定國都、修建城墻,建立自己的功業(yè)。C.范蠡說自己修建的都城包含著昆侖山的景象,勾踐則認為越國的國都是偏遠小地方,堅決反對這樣修建。D.相國范蠡和大夫文種對勾踐是否要立即登堂理政有著不同的觀點,文種提醒勾踐要有前車之鑒的意識。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王受天之福,復于越國,霸王之跡自斯而起。(2)吾之國也,扁天地之壤,非糞土之城?14.勾踐為越國的振興可能在哪些方面做了積極有效的改變?請根據材料的內容加以概括?!敬鸢浮?0.BDF
11.C12.C
13.(1)現在大王蒙受上天福佑,回到越國,稱霸稱王的業(yè)績就從此開始了。(2)而我的國都,偏據天地之間的一塊土地,這不是個像糞土一樣卑賤的都城么?14.①提高自身德行,以德化報國人。②修建城郭,確定國都③拒絕奢侈,勤儉節(jié)約?!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文章選自《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主要描寫了越王勾踐經過艱難復國后,與臣子討論如何治國建城、安定百姓的情景。通過對勾踐與范蠡、文種等人的對話,展現了勾踐的謙虛和深思熟慮,他一方面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另一方面認真聽取臣子的建議。文章反映了勾踐在挫折后的自省和對國政的積極重建態(tài)度,展示了古人對智慧治國的重視,以及藉由昆侖山象征的胸懷和高遠目標?!?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一連幾年受到屈辱,那情勢也足夠使我死了,幸虧得到了相國的計策,才又返回到南方的故鄉(xiāng)?!肮隆弊髦髡Z;“獲辱”動賓結構,語意完整,“連年”修飾“獲辱”,故在B處斷開?!皠荨泵~,作主語;“足以死”作謂語,語意完整,故在D處斷開。“得”是動詞,作謂語;“相國之策”是偏正短語,作賓語,結構完整,其后停頓;“再”是副詞修飾動詞“返”,“返”作謂語,“南鄉(xiāng)”是名詞,作賓語,故在F處斷開。故選BD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俺肌?,名詞作動詞,當臣子。句意:越王勾踐在吳國當臣子(奴仆),到他返回越國?!败姟?,名詞作動詞,駐扎。句意:秦國的軍隊駐扎在函陵。B.正確。“興”,建立,興起。句意:那功業(yè)就不能建立起來?!芭d”,激發(fā)人的情感。句意:詩可以激發(fā)情志。C.錯誤。用法相同,兩個“之”均為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我建造城郭。句意: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很久了。D.正確。均為“你”的意思。句意:你本來就沒有看到一點頭緒。句意:你真是不善于利用它這個大的特點呀!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材料內容的能力。C.“堅決反對這樣修建”錯誤?!拔嶂畤?,扁天地之壤,非糞土之城?何能與王者比隆盛哉”句只是越王勾踐對修建這樣的都城存在疑惑:這不是個卑賤的都城么?又怎么能和帝王居住的都會比試昌盛呢?并沒有“堅決反對”。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受”,蒙受;“復”,回到;“跡”,業(yè)績。(2)“國”,國都;“扁”,同“偏”,偏據;“糞土”,像糞土一樣?!?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①越王說“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是從自身德行上開始思考,從越王勾踐的“寡人不慎夭教,無德于民,今勞萬姓擁于岐路,將何德化以報國人”話語中可以看出他要提高自身德行,以德化報國人。②“今欲定國立城,人民不足,其功不可以興。為之奈何”句體現了越王勾踐想要修建城郭的想法;“寡人之計未有決定。欲筑城立郭,分設里閭,欲委屬于相國”是越王要付諸實踐:修建城郭,確定國都。③“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越王勾踐的行為可見他拒絕奢侈,勤儉節(jié)約。參考譯文:越王勾踐在吳國當臣子(奴仆),到他返回越國時已是勾踐七年了。百姓在路上向他跪拜,說:“大王這才沒有痛苦了?,F在大王蒙受上天的福佑,回到越國,稱霸稱王的業(yè)績就從此開始了?!痹酵跽f:“我不能謹慎地對待上天的教令,對于民眾也沒有什么恩德。今天勞累了廣大民眾圍在岔道上,我將用什么德行來報答國內的廣大民眾呢?”越王對范蠡說:“我一連幾年受到屈辱,那情勢也足夠使我死了,幸虧得到了相國的計策,才又返回到南方的故鄉(xiāng)?,F在我想確定國都筑起城墻,但人手不夠,那功業(yè)就不能建立起來,對此該怎么辦呢?”范蠡回答說:“唐堯、虞舜用占卜的方法來選擇建都之地,夏禹、商湯在國都的邊上壘土為界,古公亶父在周原營造城郭,他們的威勢折服了萬里以外的人,他們的德化傳布到了八方極遠之地,難道只是想攻破強大的敵人、奪取鄰國嗎?”越王說:“我不能繼承先君的制度,不能修養(yǎng)德行而保全自己,反而使民眾逃亡,使軍隊被攻破,自己躲在會稽山上,祈求別人保全生命,乞討別人開恩幫助,蒙受奇恥大辱,被囚禁在吳國的房舍之中?,F在僥幸地回到了祖國,吳王還補給我上百里見方的封地。我將遵循先君的意志,再回到會稽山上,所以應該放棄吳國的土地?!狈扼徽f:“從前公劉離開了邰國而他的品德在夏朝更加顯揚;亶公讓掉了土地而名聲從岐山腳下擴散開來?,F在大王想要確定與建立國都而拋棄敵國的區(qū)域,但不住在平坦開闊進出方便的都市中,占據四通八達的地方,將怎么來建立稱霸稱王的事業(yè)呢?”越王說:“我的計劃還沒有確定。我只是想筑起內城、建起外城,分別設置里巷。我想把這件事委托紿相國?!狈扼徽f:“我建造城郭,大概是順應天意了。所以昆侖山的景象也在這里了?!痹酵跽f:“我聽說昆侖山是天地之間的主柱。它向上承應天帝,把云氣吐向天下;下面居住著土地神,所稟受的東西無所不包。而我的國都,偏據天地之間的一塊土地,這不是個卑賤的都城么?又怎么能和帝王居住的都會比試昌盛呢?”范蠡說:“您只是看到了外表,還沒有看到那內在的實質。我是順應了天門來建造城郭,又迎合了土地神的元氣,崇山峻嶺的景象已經設置好了,所以昆侖山的景象才會出現,看來越國要稱霸了?!痹酵跽f:“如果正是像相國所說的這樣,也是我的命了。”越王于是召見相國范蠡、大夫文種、大夫諸稽郢問道:“我想在今天登上明堂,治理國家政事,布施恩惠、頒發(fā)命令,以此來安撫百姓。到底什么日子適宜呢?”范蠡說:“今天,是丙午日。丙,是陽氣的主帥。這個日子很吉利,又加上美好的時辰,我以為這日子是適宜的。”大夫文種說:“前面的車子已經翻了,后面的車子一定要戒備。希望大王深入地加以審察!”范蠡說:“文先生本來就沒有看到一點頭緒。我們的大王今天在丙午日重新開始治理政事,來解救他的元氣,這是第一個適宜的地方;那金德造成了它的開始之日庚子,而現在用這火德的丙午來挽救它的終了之日辛亥,這是第二個適宜的地方;積累了金德的憂慮,又轉變到水德,這是第三個適宜的地方;君臣之間有一定的等級差別,現在不喪失這一原則,這是第四個適宜的地方;君主和相國一同振作起來,天下的統(tǒng)治秩序就能建立了,這是第五個適宜的地方。我希望大王趕快登上明堂治理政事?!痹酵蹙驮谶@一天登堂治理政事,小心翼翼,出去不敢奢侈,入內不敢放縱。(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溪上①趙孟頫溪上東風吹柳花,溪頭春水凈無沙。白鷗自信無機事,玄鳥猶知有歲華。錦纜牙檣非昨夢,鳳笙龍管是誰家?令人苦憶東陵子②,擬問田園學種瓜。【注】①溪上:即詩人家鄉(xiāng)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的苕溪。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191年),趙孟頫因屢遭傾軋排擠向元世祖請調外任,以集賢學士出知濟南,曾在家鄉(xiāng)逗留了一段時間,此詩或為此時所作。②東陵子:即秦末隱居不仕的東陵侯召平,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溪上春風拂面,柳絮飄蕩,溪水清澈而見底,自然空明的景象引發(fā)了詩人澄明閑適的心境。B.鷗鳥沒有心機,自由自在地飛翔;玄燕作為信鳥,能夠感知時間。表現了詩人的閑適、喜悅之情。C.“非昨夢”和“是誰家”表明,不論是時間上抑或空間上,一切繁華都是虛幻不定和難以憑恃的。D.詩人說自己想要效仿東陵子,歸隱田園,學種瓜蔬,怡然自樂,這也體現了詩人對官場的失望。16.有評論家認為,此詩“寫得平淡雋永,雖然內心不無疾憤,但表達時卻無狠戾之氣,而有六朝詩恬然和平之致”。這一觀點在本詩中如何印證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B
16.①首聯描寫了溪水、東風、柳花、明沙等景物,營造了一種明凈自然的氛圍,以樂景掩蓋了詩人的壯志難酬和無奈悲憤之情,展現出一種恬淡之美。②頷聯中白鷗和玄鳥象征著純潔、無心機、守信義等,詩人以其自比,托物言志,將對現實中奸佞小人的諷刺和憤懣暗含其中,不顯不露,平淡自然。③尾聯表面無一悲憤之字,借東陵子的典故,將壯志難酬、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悲憤隱藏于向往田園淡然生活的歸隱之情之中。【解析】【分析】【導語】趙孟頫的《溪上》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及隱居田園的向往。詩中自然景象清新空明,鷗鳥與玄燕象征閑適與歲月流逝,而對昔日繁華的反思則體現了詩人的淡泊與隱逸情懷。全詩平淡雋永,蘊含真切而溫和的情感?!?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表現了詩人的閑適、喜悅之情”錯。白鷗通常象征著自由、純潔、遠離世俗紛爭的形象,在這里暗示詩人自己渴望像白鷗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不被官場的瑣事和紛爭所困擾;玄鳥即燕子,在古代文化中常與時光流逝、季節(jié)更替等聯系在一起,此處表明玄鳥都能感知到歲月的變遷,而詩人自己在官場的起起落落中,也對時光和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慨。結合詩人當時的遭遇,他內心更多的是對官場黑暗、排擠傾軋的無奈和厭倦,而不是閑適、喜悅之情。故選B?!?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①首聯東風輕拂,柳花飛舞,溪水清澈見底,這些自然元素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寧靜、明凈、和諧的氛圍。詩人此時因屢遭傾軋排擠而請調外任,內心有著壯志難酬的無奈和悲憤。詩人以樂景寫哀情,展現出一種恬淡之美,體現了六朝詩恬然和平之致。②頷聯白鷗象征著純潔、自由自在且無機心的形象,玄鳥則象征著知曉歲月變遷、守信義的形象。詩人以白鷗和玄鳥自比,表明自己本也如它們一樣,有著純潔的內心和對自然、對時光的敬畏。同時,這也暗示了現實中存在著與白鷗、玄鳥所代表的美好品質相反的奸佞小人,他們心機深沉、不擇手段。詩人通過這種委婉的象征和自比,托物言志,含而不露,使詩歌在平淡自然中蘊含著深刻的情感。③尾聯詩人借東陵子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這種向往背后,實則是詩人對現實官場的失望和無奈。他因屢遭傾軋排擠而心灰意冷,壯志難酬,又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才想要效仿東陵子歸隱田園。詩人將這種情感隱藏在對田園生活的平淡敘述中,使詩歌具有一種恬然和平之致,印證了評論家的觀點。(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語文課上,老師引用《論語·陽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話,直接強調學習《詩》可以有助于孝敬親人、侍奉君王(2)《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直接說明“有”的功能正是“無”起了作用。(3)某大學博士生導師拜訪自己高中班主任時,謙虛地說班主任學識永遠超過自己。班主任笑呵呵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邇之事父
②.遠之事君
③.故有之以為利
④.無之以為用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⑥.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邇”“事”“必”“道”“攻”“清”。第Ⅱ卷表達題(78分)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滔滔長江來到巢湖畔,蕩起萬頃碧波,把湖光山色擦拭得十分明亮,猶如從天際遺落下來的一塊翠玉,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浩蕩東去。漫步岸邊,水天一色,鳥群與云朵齊飛,村莊在林蔭中連綿。有風徐來,仿佛在撫摸周邊古村落、古牌坊、古祠堂的倒影。寧靜的時光依偎在這里,像裊裊炊煙一樣只飄散不凋謝。穿過那些笑語陣陣、游人如織的小巷,賣古玩、書畫、瓷器的店家
A
,恍如走過唐宋的街景,或與手搖紙扇的李白剛剛擦肩而過,或見“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正在閣樓上扶欄品茶,一切古香古色。縱目遠望,不知是合肥擁著巢湖,還是巢湖擁著合肥,城市的剪影和山水深情相依。巢湖之美,美不勝收。其周邊青山
B
,河溪蜿蜒曲折。據史家考證,這里自古以來是一片氣候溫潤、物產豐富的寶地,此湖也因此被歷朝歷代取過許多美名,最終當地人選定了“巢湖”——“巢”就是家。此來合肥,還有個出乎意料之處,這座正在闊步邁向現代化的城市如此紛繁壯闊,(
甲
)。人們說話很輕,笑聲很輕,街上的車聲很輕,公園里的音樂很輕,老人下棋的聲音也輕。靜——靜靜地綿延在綠水青山之間,烏瓦白墻之間。漫步在巢湖之畔,那“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的剪影,猶如一本畫集的封面,游人也紛紛入畫了。我想,(
乙
),合肥之靜、合肥之美,也許就是巢湖養(yǎng)育的吧。①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②我曾來合肥采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③那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并不宏偉的主樓,④走廊不寬,⑤燈光較暗,⑥顯然一切還來不及規(guī)整。當時看了幾位科研人員的辦公室,空間不大,堆滿書本和科技刊物,進出都要側身而行,連實驗室的放大鏡、顯微鏡都不夠用,一切都像白手起家,這讓我十分感慨。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chuàng)造了無數的奇跡。18.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1.文中最后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中,“合肥”“巢湖”按照不同的次序出現了兩次,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敬鸢浮?8.①句中把湖光山色比作翠玉,體現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湖光山色和翠玉都具有晶瑩剔透、明亮的特點,兩者具有相似性。③湖光山色很美,翠玉很美,兩者具有相似性。19.A鱗次櫛比B連綿起伏20.甲:卻又顯得很是沉靜安謐乙: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21.句①,上世紀80年代末
句③,那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樓并不宏偉22.①以擬人的手法寫出合肥和巢湖相互擁抱的狀態(tài),句式勻稱,形成語言回環(huán)往復之美;②揭示出二者之間之間的密切關系,更好地體現城市的剪影和山水深情相依的美麗景象?!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分析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①本體是“湖光山色”,喻體是“翠玉”,比喻詞是“猶如”,把湖光山色比作翠玉,體現了本喻體兩者間的相似性;②這個句子本喻體“湖光山色”和“翠玉”都具有晶瑩剔透、明亮的特點,兩者在特點上具有相似點。③此外,從視覺感受上看,“湖光山色”和“翠玉”都很美,這也是兩者具有的相似性?!?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處,結合語境中“游人如織的小巷”分析,此處說的是賣古玩、書畫、瓷器的店家很密集,且店鋪排列整齊,故選用“鱗次櫛比”。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B處,結合語境中“河溪蜿蜒曲折”“山水深情相依”分析,此處說的是其周邊青山連續(xù)起伏,故選用“連綿起伏”。連綿起伏:連續(xù)不斷而且起伏不平?!?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甲處,根據后面“人們說話很輕,笑聲很輕,街上的車聲很輕,公園里的音樂很輕,老人下棋的聲音也輕。靜——靜靜地綿延在綠水青山之間,烏瓦白墻之間”分析,此處與前句“這座正在闊步邁向現代化的城市如此紛繁壯闊”是轉折關系,內容上是說這座現代化城市具有沉靜、安謐的特點,故補寫內容為“卻又顯得很是沉靜安謐”。乙處,根據后句“合肥之靜、合肥之美,也許就是巢湖養(yǎng)育的吧”可知,此處是說巢湖作為一方水土,養(yǎng)育合肥這方人,故補寫內容為“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句①,“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錯,成分贅余,刪除“以來”。正確的說法是“上世紀80年代末”;句③,“那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并不宏偉的主樓”與下句“走廊不寬”換了主語,中途易轍,應把“并不宏偉”和“的主樓”顛倒。正確的說法是“那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樓并不宏偉”?!?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的能力。①從修辭手法看,首先兩個“擁著”賦予合肥和巢湖以人的動作行為,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合肥和巢湖相互擁抱的狀態(tài);“合肥擁著巢湖”和“巢湖擁著合肥”,句式勻稱,“合肥”“巢湖”按照不同次序出現兩次,運用回環(huán)修辭手法,語言上形成循環(huán)往復美。②“不知是合肥擁著巢湖,還是巢湖擁著合肥,城市的剪影和山水深情相依”,運用擬人和回環(huán)手法,揭示了合肥和巢湖之間的密切關系,更好地體現合肥城市的剪影和巢湖山水深情相依的美麗景象。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一個人要想坦蕩而真實地活著,就必須勇敢面對重壓,唯有這樣他才能更加真實感受到生活的本質,而輕松則會毀了他的一切?,F實生活中,我們卻經常強調要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輕松愉快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心理培育、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面對今天的時代發(fā)展和自己將來的人生選擇,你對以上材料有何感想?寫一篇文章。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滲透市場意識的2024年國際商業(yè)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六上生命教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設計行業(yè)新趨勢試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重點內容概述試題及答案
- 分析紡織品市場趨勢對檢驗的影響因素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對接新技術試題及答案
- 智能家居知識試題及答案
- 極致提升廣告設計師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檢驗員證書考試深度分析試題及答案
- 意外傷害試題及答案庫
- IIT臨床研究培訓
- 污水處理廠設備運行的管理及維護措施
- 1-江蘇省冶金等工貿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質量審計評分表-
- 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課件高一上學期載人航天主題班會
- 《excel數據分析》課件
- DB1310-T 223-2020 小麥節(jié)水綠色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
- 小學六年級科學(人教版)《各種各樣的自然資源》-教學設計、課后練習、學習任務單
- 215kWh工商業(yè)液冷儲能電池一體柜用戶手冊
- 燃氣安全事故處理及應急
-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件 第六章 燃油供給系
- 可再生能源預測技術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