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立體裁剪歷史_第1頁
服裝立體裁剪歷史_第2頁
服裝立體裁剪歷史_第3頁
服裝立體裁剪歷史_第4頁
服裝立體裁剪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帖最后由蘭龍的傳人于2009-10-619:48編輯

一立體裁剪的概念

立體裁剪是區(qū)別與服裝平面制圖的一種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裝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服裝立體裁剪在法國稱之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國和英國稱之為“覆蓋裁剪(dyapiag)”,在日本則稱之為“立體裁斷”。它是一種直接將布料覆蓋在人臺或人體上,通過分割、折疊、抽縮、拉展等技術手法制成預先構思好的服裝造型,再從人臺或人體上取下布樣在平臺上進行修正,并轉換成服裝紙樣再制成服裝的技術手段。

二立體裁剪的淵源

立體裁剪這一造型手段是隨著服裝文明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西方服裝史對服裝造型的分類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裝史的發(fā)展過程,而立體裁剪產(chǎn)生于服裝發(fā)展的第三個時期,也就是歷史上的哥特時期,在這一時期,隨著西方人文主義哲學和審美觀的確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強調(diào)女性人體曲線的立體造型,這種造型從此成為西方女裝的主體造型,因此,歐洲歷史上的哥特時期,也是歐洲服裝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隨后,在服裝的定制過程中逐漸得到發(fā)展,因為定制服裝要求合體度高,所以以實際人體為基礎進行立體裁剪是必然的,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級時裝制作。隨著成衣業(yè)的發(fā)展,人們開始采用一種標準尺寸的人體模型來代替人體完成摸某個服裝號型的立體裁剪。

三立體裁剪的應用范圍

立體裁剪技術廣泛地運用服裝生產(chǎn)、櫥窗展示和服裝教學中。

1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立體裁剪

服裝生產(chǎn)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即產(chǎn)量化的成衣生產(chǎn)和單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此,立體裁剪在服裝生產(chǎn)中也常常也因生產(chǎn)性質(zhì)的不同而采用的技術方式一種為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相結合,利用平面結構制圖獲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體裁剪進行試樣、修正;另一種為直接在標準人臺上獲得款式造型和紙樣。立體裁剪在服裝生產(chǎn)中要求技術操作的嚴謹性。

2用于服裝展示的立體裁剪

立體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于生產(chǎn)同時也較多地運用于服裝展示設計,如櫥窗展示、面料陳列設計、大型的展銷會的會場布置,其夸張、個性化的造型在燈光、道具和配飾的襯托下,將款式與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現(xiàn)在觀者眼前,體現(xiàn)了商業(yè)與藝術的結合。

3用于服裝教學的立體裁剪

在服裝教學中,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學習與運用外,應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的運用能力的潛能的開發(fā),通過設計、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環(huán)節(jié)的研究,逐步掌握立體裁剪的思維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種技能,從而熟練地將創(chuàng)作構想完美地表達出來。在教學實踐中應鼓勵學生拓展思維,大膽實踐,從造型到材料的選擇都應具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同時建立造型、材料和縫制間的相互聯(lián)系,并對其進行相關評價。

四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的比較

1平面結構的優(yōu)勢

(1)平面結構是實踐經(jīng)驗總結后的升華,因此,具有很強的理論性。

(2)平面結構尺寸較為固定,比例分配相對合理,具有教強的操作穩(wěn)定性和廣泛的可操作性。

(3)由于平面結構的可操作性,對于一些定型產(chǎn)品而言是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一個有效方式,如西裝、笳克、襯衫以及職業(yè)裝等。

(4)平面結構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夠有據(jù)可依,例如,1/4B+5,5即為松量,便于初學者掌握與運用。

2立體裁剪的優(yōu)勢

(1)立體裁剪是以人臺或模特為操作對象,是一種具象操作,所以具有較高的適體性和科學性。

(2)立體裁剪的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二次設計、結構設計以及裁剪的集合體,操作的過程實質(zhì)就是一個美感體驗的過程,因此立體裁剪有助于設計的完善。

(3)立體裁剪是直接對布料進行的一種操作方式,所以,對面料的性能有更強的感受,在造型表達上更加多樣化,許多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造型都是運用了立體裁剪來完成的。20090305100527841[1].jpg(101.48KB)50bd6ad444902f0d1eeb1[1].jpg(22.08KB)59079[1].jpg(85.82KB)4569819[1].jpg(127.42KB)20081101coco40[1].jpg(55.5KB)200712271069[1].jpg(76.72KB)2007122710316[1].jpg(94.21KB)2007122710442[1].jpg(77.83KB)2007122710515[1].jpg(73.69KB)2007122710645[1].jpg(76.63KB)200712514568932[1].jpg(79.65KB)2007125144745265[1].jpg(68.4KB)2007111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