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儒學的新發(fā)展宋明理學教學文稿_第1頁
中國古代儒學的新發(fā)展宋明理學教學文稿_第2頁
中國古代儒學的新發(fā)展宋明理學教學文稿_第3頁
中國古代儒學的新發(fā)展宋明理學教學文稿_第4頁
中國古代儒學的新發(fā)展宋明理學教學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儒學的新發(fā)展

——宋明理學1、什么是理?規(guī)律、規(guī)則萬物起源的規(guī)律。(本源、本體)2、最高的規(guī)律(理)是什么?3、儒家認為最高的理(萬物起源)是什么?核心是“仁”,具體表現(xiàn)為儒家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天理天理難容、傷天害理、天網(wǎng)恢恢

一理學產生背景及其特點1、佛、道思想沖擊儒學地位2、三教融合潮流<一>背景之必要性特點1、哲學思辨化2、吸收佛道思想3、以重塑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二>背景之可能性(1)北宋實行了相對寬松的文化政策。(2)唐中后期以來,儒學復興運動。(韓愈“道統(tǒng)論”;李翱從“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3、政治上唐末五代亂世,經濟上商品經濟發(fā)展,導致社會倫理道德淪喪,禮制破壞程朱理學開創(chuàng):北宋五子集大成者:南宋朱熹陸王心學開創(chuàng)者:南宋陸九淵集大成者:明代王守仁二、理學的發(fā)展、派系、核心概念及主張(二程:“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孔顏之樂。)成熟:發(fā)展:核心概念發(fā)展、派系理:萬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指儒家倫理道德氣:構成一切萬物的材料心:思維意識,尋找并認識理的能力。4、目的——重建儒學信仰C、社會政治理論:3、要求:恢復“三綱五?!保ǘY),“存天理,滅人欲”2、關鍵:“正君心”1、依據(jù)——道統(tǒng)論(道——儒家的三綱五常、倫理道德)(統(tǒng)——指圣賢相傳之傳統(tǒng))1227年,朱熹及其學說獲得昭雪,1241年,朱熹學說正式定為正統(tǒng)。1279年南宋滅亡。紹熙五年(1194年)九月,朱熹于行宮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寧宗正心誠意,第二札要宋寧宗讀經窮理。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詔進講《大學》,反復強調“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希望通過匡正君德來限制君權的濫用,引起宋寧宗的不滿。因此,朱熹在朝僅46日,被宋寧宗罷職。宋朝慶元二年(1196)十二月,朱熹被斥之為“偽學魁首”,有人竟提出“斬朱熹以絕偽學”。慶元六年(1200年)71歲的朱熹在血雨腥風中去世?!爸劣谥鞂W本身,固然因政治的欽定而去掉了‘偽學’的身份,擺脫了被封殺的厄運,但卻也因為政治對它進行了規(guī)范化了的符號運用,從而失去了思想上的活力。不僅是朱學失去了活力,而且對儒家精神作其他理解的學派,也因此受制于政治符號化了的朱學,而失去了自由思考與表達的權利。一句話,儒家的思想活力被儒學的政治文化所吞沒?!?/p>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A、一代儒學宗師,地位僅次于孔孟;B、其思想作為官方正統(tǒng)哲學影響深遠;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程朱理學——朱熹歷史地位:鵝湖之會·朱陸之辯(1175年)

朱熹陸九淵

(1175)朱熹和陸九淵曾在信州鵝湖寺進學術辯論,史稱“鵝湖之會”。程朱理學陸王心學VS1)心學的基本特征:(1)強調做學問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實行。(程朱重政治,心學重個人)(2)主張掃落枝葉,直奔主題。(程朱理學強調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陽明)(2)在日常生活體悟:“本心體悟”、“發(fā)明本心”(3)要求除“物欲”主要思想:(1)天理在人心中,就是人內心深處的本心心學地位: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論任務完成陸九淵(南宋)王陽明(明)人是天地的心,“靈明”是人的心,就是天理,就是本心、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愚夫愚婦與圣人同,滿街都是圣人(儒學平民化)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理是什么儒家的倫理道德,核心“仁”理在哪里外在的物如何找到理格物致知(學習)如何存理存天理,滅人欲(影響)宋明理學內在的心內省、體悟三、如何評價宋明理學?(3)宋明理學崇尚道德、氣節(jié);強調自我約束,發(fā)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感,對提高社會道德修養(yǎng)和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有著積極影響。(一)積極三、對宋明理學的評價(1)推動儒學思辨化,促進中國古代哲學的發(fā)展。(2)推動儒學平民化、普及化、通俗化三綱五常成為維護專制統(tǒng)治,壓抑、扼殺人的自然欲求的工具,成為吃人的禮教。(二)消極“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文集卷七讀大紀“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

——朱熹

面對亂世,他提出“仁”和“禮”的學說,希望統(tǒng)治者“克己復禮”,推行“德治”,從而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他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持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

——人民版必修三p4教材解析重心哲學思想“為了與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將儒家的忠、效、節(jié)、義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關系的嚴密思想體系,這就是理學,又稱新儒學?!?/p>

——必修三P14

唐末至宋明開始(1)吸收佛道思想,(2)從萬物起源(本原)角度(3)重塑儒家倫理道德的哲學思辨的新儒學(儒學一支)?!袄韺W”概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ㄋ危堓d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號晦庵,晚稱晦翁,世稱朱文公,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儒學集大成者。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一事不窮,則闕(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朱子語類》

格物致知:格物,探究事物;致知,獲得知識。通過接觸、探究、窮盡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到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理的體驗,最終貫通明理。

清末興辦新式學堂,“格致”成為對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部門的統(tǒng)稱?!爸轮诟裎?,物格而后知至?!薄抖Y記·大學》“小學學其事,大學窮其理”。朱熹在他編著的《論語訓蒙口義》、《童蒙須知》中,對兒童的衣著、語言、飲食等方面的習慣都提出了具體的規(guī)范,比如:——穿衣:要頸緊、腰緊、腳緊;——說話:凡為人子弟必須低聲下氣,語言詳緩;——讀書:要端正身體面對書冊,詳緩看字;——飲食:在長輩面前,必須輕嚼緩咽,不可聞飲食之聲。

——樊樹志《國史十六講》“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朱熹《性理精義》

整理注解《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明中期,程朱理學已經成為人們求取科舉功名的敲門磚,逐漸失去以之尋求圣賢學問的精神。王守仁(1472—1529)等很多學者認為學術流弊導致道德淪喪,從而引起社會動蕩,主張以心學來更新儒學。這種思潮的結晶是“陽明心學”。

——曹大為,趙世瑜《文化發(fā)展的歷程》

近人張亮采在《中國風俗史》序例中說道:“自宋至明,有講學諸行,提倡實學,人知自勵,洗盡五季之陋。仁人義士,清操直節(jié),相望于數(shù)百年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