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8課內文言積累過關訓練一、【北京市西城區(qū)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閱讀《愛蓮說》,完成下面小題。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0.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A.水陸草木之花求之地中何陋之有B.自李唐來自錢孔入自始至終C.香遠益清大有所益精益求精D.予謂菊權謂呂蒙曰特殊稱謂11.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甲】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翻譯:(蓮)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染,經(jīng)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理解:這個語句描繪了蓮花無論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都能獨立不移、保持清白操守的高潔形象?!疽摇苦?!菊之愛,陶后鮮有聞。翻譯: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理解:這個語句其實是說像陶淵明這樣的真隱士太少了,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要成為像陶淵明那樣避世隱居之人的想法。12.托物言志是中國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閱讀下文,結合文意說說《愛蓮說》和《松喻》各是怎樣運用這種寫作手法的。松喻王踔松之性直上,雖數(shù)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①,置之華屋之內,屈②其枝,縛其節(jié)③,灌之溉之,蓬蓬如偃蓋④焉,非不取悅于人。然以視夫⑤油嶺⑥之間,干⑦青云,凌碧霄,矯矯⑧郁郁于嚴霜積雪者,相去⑨如何也?嘻!士君子之失身于人,亦猶是爾。注:①[盆盎]花盆一類的盛器。②[屈]使……彎曲③[節(jié)]樹木枝干交接處。④偃[(y?n)蓋]車蓋或傘蓋。⑤[夫(fú)]代詞,那些。⑥[岫(xiù)嶺]山峰。⑦[干]沖。⑧[矯矯]威武的樣子。⑨[去]距離,差距?!敬鸢浮?0.B11.乙12.示例:《愛蓮說》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歌頌了蓮花堅貞高潔的品格,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愛的高潔追求。《松喻》借對松樹在花盆中取悅于人的不屑和對其在山峰上自由生長的贊美,表達了作者保持操守、不被束縛的傲岸心志?!窘馕觥俊痉治觥俊?0題詳解】A.之:的/代詞,代指石獸/賓語前置的標志;B.自:從/從/從;C.益:更加/好處/更加;D.謂:認為/對……說,告訴/稱呼;故選B?!?1題詳解】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乙句“表達了作者要成為像陶淵明那樣避世隱居之人的想法”錯誤,作者以菊花正襯,表明自己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故選乙?!?2題詳解】本題考查寫作手法的理解。甲文借蓮花的堅貞高潔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乙文借松樹的挺直向上以及山谷和屋內生長情況的對比體現(xiàn)了作者正直傲岸的志趣?!军c睛】《愛蓮說》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shù)當然就很多了!《松喻》譯文松樹的性格是挺直向上。就是幾尺高,可頂也是直直的。有人將它移栽到盆中,放它到華美的屋內,彎曲它的枝桿,綁縛它的關節(jié),施肥灌溉,形狀好像撐開的傘,這樣子并非不招人喜歡。但是看那些山谷山嶺之間,直插青天,凌駕藍天,茂盛蔥郁(地生長)在嚴霜積雪的松樹,相差多少啊!唉!賢士君子委身于人,也如同這松樹一樣。二、【安徽省馬鞍山市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文言文閱讀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選自《資治通鑒》)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權謂呂蒙曰()(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3)及魯肅過尋陽()(4)大兄何見事之晚乎()1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2)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18.孫權勸學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語句回答。)19.文章寫呂蒙的學習過程僅用“蒙乃始就學”一句話帶過,而寫他的學習成效又用魯肅的見聞和行動來表現(xiàn),這是什么描寫角度?這樣寫有什么妙處?20.本文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請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答案】16.①.對……說②.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③.等到④.知曉事情17.(1)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2)我經(jīng)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益處(或“好處”)。18.但當涉獵,見往事耳。19.采用側面描寫的角度//側面烘托的角度,妙處:(1)“蒙乃始就學”一語帶過,使文章詳略得當,與文章標題“勸學”更貼合。(2)結尾用魯肅的見聞和行動來寫呂蒙的學習成效,表明了呂蒙學習的驚人長進。20.(1)孫權:關心部下,對部下要求嚴格,善勸(2)呂蒙:樂于接受勸告,勤奮好學,坦率真誠。(3)魯肅:直爽,敬才,愛才?!窘馕觥俊?6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孫權對呂蒙說。謂:對……說。(2)句意為: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嗎。博士: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3)句意為: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及:等到。(4)句意為:兄長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事:知曉事情?!?7題詳解】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重點詞語的翻譯要準確。(1)但:只是。涉獵:粗略地閱讀。見:了解。往事:歷史。耳:罷了。(2)以為:認為。大有所益:有很大的益處?!?8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從文中“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可以看出,孫權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故答案為:但當涉獵,見往事耳?!?9題詳解】本題考查描寫方法。從文章標題可以看出,主要內容是“孫權勸學”,因此“蒙乃始就學”一句話帶過,選材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寫他的學習成效又用魯肅的見聞和行動來表現(xiàn),這是側面描寫,通過寫魯肅的“大驚”“結友而別”可以看出,呂蒙與原先判若兩人,從而突出他學習的驚人長進?!?0題詳解】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結合文中的“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和“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可以看出,孫權面對不愿學習的呂蒙,用心勸告,設身處地,現(xiàn)身說法,表明孫權是一個關心部下,對部下要求嚴格,善勸的君主;結合“蒙辭以軍中多務”和“蒙乃始就學”及“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可以看出,呂蒙知錯就改,樂于接受勸告,而又勤奮好學,坦率真誠;結合“大驚曰”和“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可以看出,魯肅對呂蒙的變化毫不掩飾,表明他是一個直爽的人;與呂蒙結拜,表明他是一個敬才、愛才的人。【點睛】譯文: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jīng)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好處?!眳蚊捎谑蔷烷_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兄長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三、【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閱讀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注釋】①書:寫信。②讓:責備。③露布:公開的文告7.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治:管理B.見往事耳見:了解C.及魯肅過尋陽過:經(jīng)過D.即更刮目相待待:看待8.翻譯下面的句子。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記敘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進步巨大,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B.呂蒙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的道理,體現(xiàn)了學習的重要性。C.文章善于刻畫人物,主要用了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生動地塑造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D.呂蒙讀書的功效主要通過魯肅從側面展現(xiàn),他的驚嘆襯托出呂蒙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敬鸢浮?.A8.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9.C【解析】【7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A.“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的意思是: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嗎?治:研究。不是“管理”。故選A。【8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同時,還要注意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在此題中,要注意“士(指讀書的人)、三日(多日)、更(另外)”的意思,必須翻譯出來。【9題詳解】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從此文既記敘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之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刻畫人物時主要用了語言描寫和對比襯托的手法,并不是主要運用了“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故選C?!军c睛】參考譯文: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jīng)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眳蚊捎谑蔷烷_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四、【湖北省天門市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中通外直/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B.香遠益清/自以為大有所益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大兄何見事之晚乎D.濯清漣而不妖/有賣油翁釋擔而立10.下列句子停頓不合理的一項是()(限斷一處)A.世人/甚愛牡丹 B.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C.晉陶淵明/獨愛菊 D.陶后/鮮有聞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愛蓮說》中的“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既可說明記敘事物,也可發(fā)表議論,但都是為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B.文章以“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為陪筆,引入下題,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對菊花、蓮花以及牡丹的喜愛。C.愛菊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是避世隱居;愛蓮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是潔身自好,保持高潔品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是追求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D.文章結尾沒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蓮的順序來寫,而是將牡丹襯在蓮后,是對追名逐利者進行暗諷,意味深長,耐人尋味。1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答案】9.C10.B11.B12.(1)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應當人很多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解析】【分析】【9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的含義,進行比較,得出答案即可。A.中間/射中;B.更加/好處;C.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D.連詞,表示轉折/連詞,表示承接。故選C?!?0題詳解】本題考查給語句斷句的能力。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開。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仔細分析各個選項,得出答案即可。B有誤,句意為: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岸弊趾竺姘l(fā)生轉折,故斷句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故選B?!?1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根據(jù)各個選項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斷正誤即可。B有誤,應該是托物言志,表達了對蓮花的喜愛。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重點詞語:(1)之,的。宜,應當。(2)求,尋找。固,固然。顛,顛倒,錯亂?!军c睛】譯文:水中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傳播得越遠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的花;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說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應該是很多了。五、【湖南省湘潭市湘鄉(xiāng)市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10.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答案】8.(1)到,等到(2)另,另外9.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10.①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事。②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學習對成長的重要性。③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tài)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辦事能力。④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⑤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要虛心接受教育?!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到了魯肅經(jīng)過尋陽的時候。及,到,等到。(2)句意為:就要用另外新的眼光來看待。更,另,另外?!?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本句中的重點詞有:但,只,只是;涉獵,粗略地閱讀;見,了解;往事,指歷史?!?0題詳解】本題考查感悟啟示??圩蚊勺兓脑颍Y合自身實際,談出自己的啟示即可。比如:①從“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可以得到啟示:要多讀書,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見識。②從“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以得到啟示:一個人無論天賦多好,如果后天不學習,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tài)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③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點睛】譯文: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jīng)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好處?!眳蚊捎谑蔷烷_始學習。等到魯肅經(jīng)過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要用另外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知曉事情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六、【青海省西寧市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閱讀《賣油翁》,回答問題。賣油翁歐陽修①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②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康肅忿然曰忿然:(2)徐以杓酌油瀝之徐:1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有賣油翁釋擔而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B.康肅笑而遣之何陋之有C.嘗射于家圃求二石獸于水中D.公亦以此自矜蒙辭以軍中多務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一句。14.文章第②段通過兩人的對話體現(xiàn)了陳堯咨、賣油翁怎樣的性格特點?15.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11.(1)氣憤的樣子(2)慢慢地12.C13.老翁見陳堯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對他微微點頭。14.陳堯咨驕傲自大、傲慢無理、率真暴躁;賣油翁沉穩(wěn)老練、從容自若、神閑氣定、不卑不亢。15.①熟能生巧,即使有長處也不要驕傲自滿;②做事要精益求精,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③不管你有多大本事,做人都要內斂,要含蓄,要低調,不要張揚自滿?!窘馕觥俊痉治觥俊?1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的理解。注意結合語境判斷詞義。(1)句意:陳堯咨氣憤地說。忿然:氣憤的樣子。(2)句意: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注到葫蘆里。徐:慢慢地。【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的理解。A.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折;B.代詞,代指賣油翁/賓語前置的標志詞,不譯;C.介詞,在/介詞,在;D.介詞,憑借/介詞,用;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譯時,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匯。本題重點詞:其:代指陳堯咨;發(fā)矢:射箭;但:只,只是;微頷:微微點頭。【14題詳解】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結合文段內容,由“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可看出陳堯咨驕傲自大、輕慢無禮。再由“康肅忿然曰”和“爾安敢輕吾射!”可知,陳堯咨暴躁易怒、性情直率;由“無他,但手熟爾”可知,賣油翁鎮(zhèn)定自若,沉穩(wěn)冷靜。再由“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可知,賣油翁倒油技術高超、嫻熟老練?!拔乙酂o他,惟手熟爾”也能體現(xiàn)賣油翁的氣定神閑、不卑不亢?!?5題詳解】本題考查文章主題的理解。分析文章內容,本文的陳堯咨因“善射,當世無雙”而沾沾自喜、驕傲自大,而后遇到了技藝更為高超的賣油翁,只能“笑而遣之”。由此可見,一山還有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熟能生巧是必然的,但我們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有一點長處或者成績而驕傲自滿,要時刻保持謙虛冷靜。再從賣油翁的角度看,賣油翁擁有“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高超酌油技藝,可卻從不賣弄,所有我們也應當像賣油翁一樣做事追求精益求精、登峰造極,不能滿足于現(xiàn)階段取得的一點成績。而且要學習沉穩(wěn)謙虛、低調內斂,方可達到更高的境界?!军c睛】參考譯文:《賣油翁》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世沒有第二個,他憑借射箭的本領自夸。他曾經(jīng)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很久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么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么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庇谑抢衔倘〕鲆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里,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沒有沾濕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什么其它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笨得C公尷尬的笑著把老翁打發(fā)走了。七、【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7.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晉陶淵明獨愛菊獨:只 B.濯清漣而不妖濯:洗C.不蔓不枝蔓:枝莖 D.宜乎眾矣宜:應該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二石獸并沉焉B.濯清漣而不妖而錢不沾濕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D.蓮,花之君子者也卿今者才略9.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愛蓮說》作者是周敦頤,北宋哲學家,“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性文體。B.《愛蓮說》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本文的主旨是“愛蓮”即愛君子之德。C.作者用“菊”和“牡丹”來反襯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質。D.“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一句揭示了自唐朝以來,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社會風氣?!敬鸢浮?.C8.B9.C【解析】【7題詳解】C.句意:不生藤蔓不長枝節(jié)?!奥笔敲~用作動詞,“生藤蔓”的意思。故選C。【8題詳解】A.用于句末,表示陳述語氣\兼詞,相當于“于”“于之”;B.表轉折,卻\表轉折,卻;C.用在主謂之間,不譯\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D.“者”“也”連用,表判斷\用在時間詞后面,起語助作用,可不譯;故選B?!?題詳解】C.作者認為菊是花中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者,蓮是花中君子,作者對于菊并無批評排斥之意,所以菊是正襯,牡丹是反襯。故選C。【點睛】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就很多人了!八、【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古人作品膾炙人口,古人智慧熠熠生輝。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各題。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河中石獸紀昀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8.讀準字音,是學好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1)山門圮于河(2)棹數(shù)小舟9.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下列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A.自緣身在最高層緣木求魚B.爾輩不能究物理尋根究底C.二石獸并沉焉并行不悖D求二石獸于水中求同存異10.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1)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翻譯:__________________,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翻譯: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__________________,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登飛來峰》一詩中,“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塔高。B.《河中石獸》中像講學家那樣的學者對外界事物認識有限,按照常規(guī)思維原地尋找石獸,總會遭到別人無情的嘲諷。C.《登飛來峰》一詩將寫景和抒情緊密結合起來,借寫登高遠望的感受,以理入詩,蘊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D.《河中石獸》一文寓理于事。作者借人們尋找石獸的經(jīng)過及令人驚訝的結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據(jù)理斷”的深層思考?!敬鸢浮?(1)pǐ(2)zhào9.A10.①.這不是木片②.只了解其一③.怎么能只根據(jù)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呢?11.B【解析】【8題詳解】考查識記字音的能力。結合掌握的知識可知,“圮”應讀pǐ,意思是毀壞,倒塌;“棹”應讀zhào,意思是劃(船)?!?題詳解】考查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辨析能力。A.緣:因為/沿著;B.究:均為推究;C.并:均為一起;D.求:均為尋找;故選A?!?0題詳解】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①句中重點詞:是,這;木柿,木片;②句中重點詞:但,只;臆斷,主觀判斷?!?1題詳解】考查對文章內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根據(jù)各個選項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斷正誤即可。B.“總會遭到別人無情的嘲諷”說法有誤,通過文章內容“眾服為確論”可知,講學家的說法得到了寺僧的認可;故選B?!军c睛】參考譯文:乙滄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廟,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里,門前的兩只石獸也一起沉沒在此河中。過了十多年,僧人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只石獸,到底還是沒找到,僧人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鈀,向下游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到石獸的蹤跡。一位講學家在寺廟中教書,聽說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漲的洪水帶走呢?石頭的特點堅硬沉重,泥沙的特點松軟浮動,石獸埋沒在沙里,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顛倒了嗎?”大家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一位老河兵聽說了講學家的觀點,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河中的石頭,都應當在河的上游尋找它。正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松軟輕浮,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水流反沖的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蝕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中。像這樣再沖刷,石頭又會再次轉動。像這樣不停地轉動,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顯得很荒唐;在石獸沉沒的地方尋找它們,不是顯得更荒唐了嗎?”。結果依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況有很多,難道可以根據(jù)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九、【山西省太原市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炯住柯毅憚⒂礤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乙】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6.請用“/”給文中畫橫線句子劃出停頓節(jié)奏。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2)可以調素琴(3)濯清漣而不妖(4)亭亭凈植8.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翻譯:蓮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周敦頤賦予菊、牡丹、蓮不同的象征意。你認為劉禹錫最符合哪一種花?請結合下面材料和《陋室銘》說說理由。浪淘沙九首(之八)劉禹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敬鸢浮?.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7.(1)品德好(2)調弄(3)洗(4)豎立8.①.(1)到陋室與我談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交往的人里沒有知識淺薄的人。②.(2)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9.示例:我認為劉禹錫更符合蓮的品格。他因政治改革失敗被貶,并沒有像泥沙一樣永遠下沉,身居陋室,與博學的人交往,安于“調素琴,閱金經(jīng)”的閑散生活,堅信淘盡了泥沙就會露出閃亮的黃金,決不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精神樂觀,胸懷曠達,可謂“德馨”,體現(xiàn)了周敦頤筆下蓮的品質。【解析】分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主謂之間需要斷開,故斷句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1)句意為:只是我品德好。德馨,品德好。(2)句意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彈奏。(3)句意為: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濯,洗。(4)句意: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植,豎立。【8題詳解】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整。重點詞語(1)鴻儒,博學的人;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2)蔓,橫生藤蔓;枝,旁生枝莖?!?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和生活態(tài)度對比探究。解答時,首先要熟悉文章內容,然后分析作者在各自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懷和生活態(tài)度,然后從中提取出相同之處進行概括歸納即可。解答此題首先明確三種花的寓意,菊代表隱逸者,牡丹代表富貴者,蓮代表著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劉禹錫更符合蓮的品格。由《陋室銘》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劉禹錫被貶身居陋室,但保持著自己高潔的品質。由“談笑有鴻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可,在逆境當中他安貧樂道,潔身自好,決不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就像蓮花一樣高潔傲岸。鏈接材料更能反映劉禹錫蓮花一樣的高潔品質。“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詩人在這兩句詩中以堅定的語氣表明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也不都會如泥沙一樣沉入江底,也有人努力奮爭、搏擊不已。“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詩人借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盡管讒言誹謗,小人誣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罷官降職,逐出朝廷,貶謫他鄉(xiāng),但是他們并不會因此而沉淪于現(xiàn)實的泥沙之中,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歷經(jīng)艱辛和磨難之后,終究還是要洗清冤屈,還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樣,盡管“千淘萬漉”,歷盡辛苦,但是終究總會“吹盡狂沙”,是金子遲早是要發(fā)光的。這正如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不管什么樣的環(huán)境當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氣節(jié)。據(jù)此概括作答即可。【點睛】譯文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會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jīng)。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乙: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人很多了!十、【天津市紅橋區(qū)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閱讀《河中石獸》,完成下面小題。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9.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閱十余歲(經(jīng)過) B.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沖刷)C.竟不可得(竟然) D.爾輩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10.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斷有誤的是()A.一講學家設帳寺中(省略句,應為“講學家設帳于寺中”)B.當求之于上流(判斷句,可譯為“應當在河的上游尋找它”)C.豈能為暴漲攜之去(被動句,“為”表被動,可譯為“被”)D.求二石獸于水中(倒裝句,應為“于水中求石獸”)11.下面對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主要講了兩只落水的石獸,既未被河水沖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動沉入河沙中,居然逆流而上,到了數(shù)里外的上游的故事。B.這篇文章告訴我們遇事要多動腦筋想想,析各方面因素盡可能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錯誤認知。C.文中出現(xiàn)兩次“笑”:一是講學家對寺僧的嘲笑表現(xiàn)了講學家自恃博學的心態(tài);二是老河兵笑講學家表現(xiàn)了老河兵的自信。D.故事的結局是在下游數(shù)里外找到了石獸,說明只有老河兵考慮了各種因素,得出了正確答案。【答案】9.C10.B11.D【解析】【分析】【9題詳解】此題考查的是文言詞語的意思。做題時要疏通文意,根據(jù)具體語境確定詞義。C項句意為:到底還是沒找到。竟:終了,最后。故選C?!?0題詳解】此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式的理解。B項“當求之于上流”屬于倒裝句,正常的語序應為“當于上流求之”。故選B。【11題詳解】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的理解。D項“在下游數(shù)里外找到了石獸”理解有誤,應該是在上游的數(shù)里外找到了石獸。故選D?!军c睛】譯文:滄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廟,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里,門前的兩只石獸也一起沉沒在此河中。過了十多年,僧人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只石獸,到底還是沒找到,僧人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鈀,向下游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到石獸的蹤跡。一位講學家在寺廟中教書,聽說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漲的洪水帶走呢?石頭的特點堅硬沉重,泥沙的特點松軟浮動,石獸埋沒在沙里,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顛倒了嗎?”大家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一位老河兵聽說了講學家的觀點,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河中的石頭,都應當在河的上游尋找它。正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松軟輕浮,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水流反沖的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蝕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中。像這樣再沖刷,石頭又會再次轉動。像這樣不停地轉動,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顯得很荒唐;在石獸沉沒的地方尋找它們,不是顯得更荒唐了嗎?”依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況有很多,難道可以根據(jù)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十一、【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qū)20-21學年七年級下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14.本文選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字曉嵐,清代學者、文學家。15.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1)沿河求之,不亦顛乎()(2)閱十余歲()16.翻譯下列句子。(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2)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17.文章圍繞尋找石獸,出現(xiàn)了哪幾種不同的看法和方法?18.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道理,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示?【答案】14.①.《閱微草堂筆記》②.紀昀15.①.顛倒、錯亂②.經(jīng)過,經(jīng)歷16.(1)你們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帶走呢?(2)照這樣再次沖刷,石頭又會再次向前翻轉。不停止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冷鏈物流空調清洗消毒與防凍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企業(yè)內部員工保密協(xié)議(新修訂)5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會議兼職同聲傳譯及外教聘請協(xié)議3篇
- 2025年香港建筑工程合同正規(guī)范本標準版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污水處理廠承包管理服務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活動現(xiàn)場解說配音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年噴灌系統(tǒng)節(jié)水技術創(chuàng)新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供應鏈金融合作協(xié)議-@-1
- 二零二五年度展覽館場地租賃與展會組織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金融科技支付系統(tǒng)開發(fā)與運營合同3篇
- 茉莉花-附指法鋼琴譜五線譜
- 結婚函調報告表
- SYT 6968-2021 油氣輸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鉆穿越設計規(guī)范-PDF解密
- 冷庫制冷負荷計算表
- 肩袖損傷護理查房
- 設備運維管理安全規(guī)范標準
- 辦文辦會辦事實務課件
- 大學宿舍人際關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語文)試卷
- GB/T 14600-2009電子工業(yè)用氣體氧化亞氮
- 申請使用物業(yè)專項維修資金征求業(yè)主意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