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寒假預習 新七下第4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寒假預習 新七下第4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寒假預習 新七下第4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寒假預習 新七下第4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寒假預習 新七下第4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模塊一思維導圖串知識模塊二基礎知識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塊三核心考點精準練通過了解“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割據和五代十國的局面,認識唐末五代的社會危機。第4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唐代三彩陶武士立俑唐玄宗天寶年間,胡人安祿山晉升為節(jié)度使,深受唐玄宗信任,據說他為取悅唐玄宗和楊貴妃,以300多斤的體重、在他們面前跳當時流行的胡旋舞,旋轉如飛、安祿山手握重兵,野心逐漸膨脹,導致與中央的矛盾加深。755年,安祿山發(fā)動大規(guī)模叛亂、唐朝從此走向衰落。這場叛亂為什么會發(fā)主。又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一、安史之亂(一)背景1.開元末年以后,________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趨腐敗。社會上的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邊疆形勢也日益緊張。相關史事唐玄宗在位后期,沉湎于享樂,息理朝政、他重用的楊國忠把持大權,營私舞弊、排斥賢能、使朝政黑暗腐敗。2.各地________勢力膨脹。3.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對比失去平衡,形成________的局面節(jié)度使制度唐代的地方軍政長官。隨著邊疆形勢的發(fā)展,唐睿宗時期始設。唐玄宗年間,在北方的平盧、范陽、河東等十邊鎮(zhèn)設立節(jié)度使或經略使,他們掌握地方財政、軍事以及行政大權(二)概況755年,________和部將________一起發(fā)動叛亂,史稱“____________”。安史叛軍接連內亂,最終于________年被平定。人物掃描郭子儀,華州鄭縣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以武舉從軍。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郭子僅率軍平叛,收復河北、河東,后收復長安和洛陽。763年,吐蕃(bó)、回紇趁亂襲擾,長安失陷,郭子儀率軍再次收復長安。郭子儀因功勛卓著獲封汾陽郡王,被譽為中興名臣。(三)影響1.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________地區(qū)遭到浩劫2.唐朝的國勢從此________。唐朝的________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jié)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________的局面。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形勢藩鎮(zhèn)割據安史之亂后,為了安撫安史降將,唐政府在安史舊地依然設置節(jié)度使,讓他們管轄;而參加叛亂有功的內地諸將也紛紛請賞,唐政府在內地也相繼設置節(jié)度使。這些節(jié)度使擁有地方的軍事、行政大權,不向朝廷繳納貢賦,“雖稱籓臣,實非王臣也”(《舊唐書·李懷仙傳》),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局面。問題思考:如何評價唐玄宗?二、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一)黃巢起義起義軍在________的率領下,轉戰(zhàn)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原為農民起義軍將領的________后投降唐朝,被封為節(jié)度使,與其他藩鎮(zhèn)聯合鎮(zhèn)壓了黃巢起義。事件性質影響安史之亂叛亂,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使唐朝社會遭受了空前浩劫,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破壞,唐朝國勢從此由盛轉衰黃巢起義農民起義,是反抗統(tǒng)治者殘暴統(tǒng)治的階級斗爭給唐朝統(tǒng)治致命打擊(二)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建立了________政權,唐朝至此滅亡三、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一)概況1.五代:唐朝滅亡后,________流域先后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相關史事周世宗柴榮,志向遠大,即位后極力扭轉混亂局面,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修訂法律;經濟上注重發(fā)展生產,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軍事上整編中央禁軍,削弱地方兵權。他率軍南征北戰(zhàn),決心統(tǒng)一全國,在北伐途中,不幸突患急病,被迫退兵回朝,39歲去世2.十國:南方地區(qū)出現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二)實質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________局面的延續(xù)。材料研讀五代諸鎮(zhèn)節(jié)度使,未有不用勛臣武將者……五代之亂,朝延威令不行,藩帥劫財之風,甚于盜賊,強奪枉殺,無復人理——趙翼《廿(niàn)二史札記》卷二十二說說五代時期武將掌權造成了怎樣的危害。(三)發(fā)展趨勢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________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易混易錯1.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更具體地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斗爭。2.安史之亂和黃果起義并沒有直接導致唐朝的滅亡。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3.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時期的政權是先后出現的,而十國是同時并存的。課后活動1.安史之亂造成北方地區(qū)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杜甫詩《無家別》中有“寂寞天寶后,同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泥徍嗡?,一二老寡妻”之句。說說杜甫詩《無家別》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請再從其他唐詩中搜集反映安史之亂的詩句。2.查找資料,了解五代十國政權名稱由來。一、單選題1.天寶初年,邊鎮(zhèn)兵力達49萬人,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于諸鎮(zhèn)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A.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B.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C.勵精圖治、重用賢能 D.民族交融進一步發(fā)展2.讀下圖,圖中內容反映的中國古代王朝是(

)A.秦朝 B.西漢 C.唐朝 D.明朝3.史實是指客觀發(fā)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唐朝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B.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C.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 D.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4.施展在《樞紐》一書中說:“但是安史之亂意外地促成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薄皯?zhàn)亂起后,大量人口逃至江南?!薄鞍彩分畞y改變了淮南、江南地區(qū)的人口密度?!睆倪@些敘述中獲得的信息不包括(

)A.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 B.北人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C.唐朝中后期北方人口大批南遷 D.勞動力是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條件5.下列哪項不是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A.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B.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邊疆形勢也日益緊張C.各地節(jié)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D.黃巢起義加劇了唐朝的社會危機6.下表記錄的是唐朝中期(780年)中央與地方錢、糧兩稅的分配情況,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導致了()項目支出總額中央提成額地方留成額錢稅1089.8萬貫2050萬貫糧稅215.7萬石1400萬石A.黃巾起義 B.八王之亂 C.藩鎮(zhèn)割據 D.倭寇猖獗7.閱讀下面材料,杜甫詩中所描繪的“世亂”的影響是()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鸥Α稛o家別》(節(jié)選)A.使唐室內地空虛 B.引發(fā)了黃巢起義 C.使唐朝由盛轉衰 D.導致了唐朝滅亡8.示意圖可以直觀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下列示意圖中空白方框處的事件是(

)A.安史之亂 B.黃巢起義 C.大澤鄉(xiāng)起義 D.五代十國更迭9.安史之亂使得北方生產大受摧殘,田地荒蕪,人們流離失所,許多州縣成為廢墟。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唐朝的中央權力衰微。上述現象說明安史之亂的影響是(

)A.導致南方超越了北方 B.使邊疆地區(qū)更加動蕩C.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 D.出現了藩鎮(zhèn)割據的新現象10.以下符合唐末農民起義背景的是(

)A.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結束 B.藩鎮(zhèn)割據與宦官專權C.五代十國局面的形成 D.安史之亂的爆發(fā)11.唐朝后期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在黃巢的率領下轉戰(zhàn)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的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黃巢起義爆發(fā)的原因是()①唐末統(tǒng)治腐朽,宦官專權

②藩鎮(zhèn)割據的態(tài)勢越來越嚴重,相互之間兼并戰(zhàn)爭不斷③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

④連年的災荒使得人民無以為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了解歷史時序,初步掌握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如圖中①對應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3.隋朝滅亡后,唐朝是世界上公認的強盛王朝之一,各國遣唐使頻繁往來唐朝,唐朝制度和文化等被很多國家效仿。請你說出唐朝的建立者和滅亡唐朝的人分別是(

)A.李淵

黃巢 B.李世民

黃巢 C.李世民

朱溫 D.李淵

朱溫14.“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下圖人物青年時期壯志凌云的一首詩,他是(

)A.安祿山 B.史思明 C.黃巢 D.朱溫15.唐末農民起義規(guī)模巨大,深究唐末農民起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唐朝后期政治黑暗②災荒連年③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嚴重④戰(zhàn)火連綿不斷,人民無法生活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6.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權更迭,這種局面的實質是()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建立者朱溫李存瑁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稱帝前身份唐朝節(jié)度使唐朝晉王后唐節(jié)度使后晉節(jié)度使后漢節(jié)度使A.階級矛盾尖銳 B.宦官專權的結果 C.民族政權并立 D.藩鎮(zhèn)割據的延續(xù)17.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如圖中空格內應填寫的是(

)A.春秋戰(zhàn)國 B.三國鼎立 C.南北朝 D.五代十國18.從表面看,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混亂、動蕩和黑暗的時期,實際上,這一時期一直都存在著統(tǒng)一的因素,而且統(tǒng)一的因素在不斷增長。統(tǒng)一的因素包括()①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延續(xù)②長期政治統(tǒng)一的歷史影響③各地經濟發(fā)展的密切聯系④人民對統(tǒng)一的渴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解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統(tǒng)計表年份726年742年755年760年821年總人口數(約)4142萬4531萬5292萬1699萬1576萬材料二五日,賊陷京師。時巢眾累年為盜,行伍不勝其富,遇窮民于路,爭行施遺。十三日,賊巢僭(jiàn)位,國號大齊——《舊唐書》材料三王欲代唐,使人諭諸鎮(zhèn)夏四月千成,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國號梁。(1)材料一中75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導致這一趨勢出現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這一事件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后果?(2)材料二記載的是什么事件?這一事件的影響是什么?(3)材料三記載了唐朝滅亡時的情形,其中的“王欲代唐”中的“王”指的是誰?說一說唐朝滅亡的原因有哪些。唐朝滅亡后出現了什么樣的局面?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統(tǒng)計表年份726年742年755年760年821年總人口(約)4142萬4531萬5292萬1690萬1576萬材料二五日,賊陷京師。時巢眾累年為盜,行伍不勝其富,遇窮民于路,爭行施遺?!?,賊巢僭位,國號大齊……——《舊唐書》材料三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戰(zhàn)爭頻繁、列國分治的亂世,短短五十多年間,中原就更換了五個朝代,周邊還先后出現十多個大小政權,把華夏大地撕得四分五裂。(1)材料一中75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導致這一趨勢出現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材料二記載的是什么事件?其影響是什么?(3)五代的第一個政權是誰建立的?這一政權的建立有何影響?(4)綜上所述,概括唐朝衰亡的原因。

第4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模塊一思維導圖串知識模塊二基礎知識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塊三核心考點精準練通過了解“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割據和五代十國的局面,認識唐末五代的社會危機。第4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唐代三彩陶武士立俑唐玄宗天寶年間,胡人安祿山晉升為節(jié)度使,深受唐玄宗信任,據說他為取悅唐玄宗和楊貴妃,以300多斤的體重、在他們面前跳當時流行的胡旋舞,旋轉如飛、安祿山手握重兵,野心逐漸膨脹,導致與中央的矛盾加深。755年,安祿山發(fā)動大規(guī)模叛亂、唐朝從此走向衰落。這場叛亂為什么會發(fā)主。又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一、安史之亂(一)背景1.開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趨腐敗。社會上的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邊疆形勢也日益緊張。相關史事唐玄宗在位后期,沉湎于享樂,息理朝政、他重用的楊國忠把持大權,營私舞弊、排斥賢能、使朝政黑暗腐敗。2.各地節(jié)度使勢力膨脹。3.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對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節(jié)度使制度唐代的地方軍政長官。隨著邊疆形勢的發(fā)展,唐睿宗時期始設。唐玄宗年間,在北方的平盧、范陽、河東等十邊鎮(zhèn)設立節(jié)度使或經略使,他們掌握地方財政、軍事以及行政大權(二)概況755年,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fā)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叛軍接連內亂,最終于763年被平定。人物掃描郭子儀,華州鄭縣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以武舉從軍。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郭子僅率軍平叛,收復河北、河東,后收復長安和洛陽。763年,吐蕃(bó)、回紇趁亂襲擾,長安失陷,郭子儀率軍再次收復長安。郭子儀因功勛卓著獲封汾陽郡王,被譽為中興名臣。(三)影響1.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qū)遭到浩劫2.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唐朝的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jié)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形勢藩鎮(zhèn)割據安史之亂后,為了安撫安史降將,唐政府在安史舊地依然設置節(jié)度使,讓他們管轄;而參加叛亂有功的內地諸將也紛紛請賞,唐政府在內地也相繼設置節(jié)度使。這些節(jié)度使擁有地方的軍事、行政大權,不向朝廷繳納貢賦,“雖稱籓臣,實非王臣也”(《舊唐書·李懷仙傳》),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局面。問題思考:如何評價唐玄宗?二、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一)黃巢起義起義軍在黃巢的率領下,轉戰(zhàn)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原為農民起義軍將領的朱溫后投降唐朝,被封為節(jié)度使,與其他藩鎮(zhèn)聯合鎮(zhèn)壓了黃巢起義。事件性質影響安史之亂叛亂,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使唐朝社會遭受了空前浩劫,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破壞,唐朝國勢從此由盛轉衰黃巢起義農民起義,是反抗統(tǒng)治者殘暴統(tǒng)治的階級斗爭給唐朝統(tǒng)治致命打擊(二)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三、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一)概況1.五代: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相關史事周世宗柴榮,志向遠大,即位后極力扭轉混亂局面,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修訂法律;經濟上注重發(fā)展生產,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軍事上整編中央禁軍,削弱地方兵權。他率軍南征北戰(zhàn),決心統(tǒng)一全國,在北伐途中,不幸突患急病,被迫退兵回朝,39歲去世2.十國:南方地區(qū)出現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二)實質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延續(xù)。材料研讀五代諸鎮(zhèn)節(jié)度使,未有不用勛臣武將者……五代之亂,朝延威令不行,藩帥劫財之風,甚于盜賊,強奪枉殺,無復人理——趙翼《廿(niàn)二史札記》卷二十二說說五代時期武將掌權造成了怎樣的危害。1.政權更迭頻繁:五代時期,武將勢力強大,導致政權更迭頻繁。各路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一旦中央政權弱化,便有武將起兵篡位,使得政局極不穩(wěn)定。2.削弱中央集權:武將掌權使得中央政府的權威大大削弱,朝廷的命令在地方難以執(zhí)行,各地節(jié)度使各自為政,形成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3.社會動蕩不安:由于武將專權,地方治理混亂,戰(zhàn)事頻發(fā),百姓生活不得安寧,社會秩序遭受嚴重破壞。4.經濟破壞嚴重:連年戰(zhàn)亂導致農業(yè)生產受損,商業(yè)停滯,社會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三)發(fā)展趨勢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統(tǒng)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易混易錯1.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更具體地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斗爭。2.安史之亂和黃果起義并沒有直接導致唐朝的滅亡。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3.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時期的政權是先后出現的,而十國是同時并存的。課后活動1.安史之亂造成北方地區(qū)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杜甫詩《無家別》中有“寂寞天寶后,同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說說杜甫詩《無家別》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請再從其他唐詩中搜集反映安史之亂的詩句?!敬鸢浮可鐣F象:1.人口流失嚴重:詩中提到的“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說明因為戰(zhàn)亂,大量人口逃離家園,造成原有的人口密集地區(qū)變得人煙稀少。2.家園荒廢:“同廬但蒿藜”描繪了家園的荒廢,蒿藜是指雜草,說明曾經居住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片荒草地。3.社會結構破壞:“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反映了社會結構的嚴重破壞,年輕力壯的男子大多戰(zhàn)死或逃亡,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詩句: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北征》:“百萬壯士盡凋零,幾人歸得幾人回?!卑拙右住堕L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之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保ㄟ@首詩通過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奢侈生活,間接反映了安史之亂前的社會風氣)2.查找資料,了解五代十國政權名稱由來?!敬鸢浮俊疚宕浚汉罅海河芍鞙赜?07年建立,他原本是唐朝的節(jié)度使,被封為梁王,推翻唐朝后,自稱皇帝,國號梁,定都開封,史稱后梁。后唐:由李存勖于923年建立,他是沙陀族人,原為晉王李克用的兒子,以恢復唐朝為名,消滅后梁,建立國號唐,史稱后唐。后晉:由石敬瑭于936年建立,他是后唐的節(jié)度使,通過向契丹稱臣并割讓燕云十六州,獲得契丹的支持,推翻后唐,建立國號晉,史稱后晉。后漢:由劉知遠于947年建立,他是后晉的節(jié)度使,在后晉被契丹滅亡后,他自立為帝,國號漢,史稱后漢。后周:由郭威于951年建立,他是后漢的將領,推翻后漢,自立為帝,國號周,史稱后周?!臼畤浚呵笆瘢河赏踅ㄓ?07年建立,他是唐朝的節(jié)度使,唐朝滅亡后,他在四川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蜀,史稱前蜀。后蜀:由孟知祥于934年建立,他是后唐的節(jié)度使,在前蜀滅亡后,他在四川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蜀,史稱后蜀。吳:由楊行密于902年建立,他是唐朝的節(jié)度使,在淮南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吳。南吳:由徐知誥于927年建立,他是吳國的權臣,后來篡位自立,國號吳,因其地理位置在南方,史稱南吳。南唐:由李昪于937年建立,他是南吳的權臣,篡位后改國號為唐,因其地理位置在南方,史稱南唐。吳越:由錢镠于907年建立,他是唐朝的節(jié)度使,在浙江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吳越。閩:由王潮于909年建立,他是唐朝的節(jié)度使,在福建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閩。南漢:由劉隱于917年建立,他是南吳的節(jié)度使,在廣東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漢,因其地理位置在南方,史稱南漢。荊南(南平):由高季興于907年建立,他是唐朝的節(jié)度使,在湖北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荊南,因其地理位置在南方,也稱南平。北漢:由劉崇于951年建立,他是后漢的宗室,在后漢滅亡后,在山西地區(qū)自立為王,國號漢,因其地理位置在北方,史稱北漢。這些政權名稱的由來多與【建立者的身份、原有封號、地理位置以及政治宣稱】有關。一、單選題1.天寶初年,邊鎮(zhèn)兵力達49萬人,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于諸鎮(zhèn)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A.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B.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C.勵精圖治、重用賢能 D.民族交融進一步發(fā)展【答案】B【解析】天寶初年,邊鎮(zhèn)兵力達49萬人,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于諸鎮(zhèn)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開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廷日趨腐敗。社會上的各種矛盾尖銳,邊疆形勢也日趨緊張。各地節(jié)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安祿山一身兼任范陽等三地的節(jié)度使,擔負東北地區(qū)防御重任,逐漸擴張勢力。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fā)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2.讀下圖,圖中內容反映的中國古代王朝是(

)A.秦朝 B.西漢 C.唐朝 D.明朝【答案】C【解析】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安史之亂使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黃巢起義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907年,朱溫建立后梁,唐朝滅亡。故選C。3.史實是指客觀發(fā)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唐朝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B.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C.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 D.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這是對安史之亂危害的評價和認識,屬于歷史觀點,故C符合題意;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這是對唐朝建立的陳述,是史實;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這是對唐和吐蕃和親的陳述,是史實,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這是對鑒真東渡的陳述,是史實。故選C。4.施展在《樞紐》一書中說:“但是安史之亂意外地促成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戰(zhàn)亂起后,大量人口逃至江南?!薄鞍彩分畞y改變了淮南、江南地區(qū)的人口密度?!睆倪@些敘述中獲得的信息不包括(

)A.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 B.北人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C.唐朝中后期北方人口大批南遷 D.勞動力是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條件【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材料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北人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唐朝中后期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勞動力是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材料沒有體現出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5.下列哪項不是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A.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B.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邊疆形勢也日益緊張C.各地節(jié)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D.黃巢起義加劇了唐朝的社會危機【答案】D【解析】黃巢起義發(fā)生的政治原因除了唐朝后期,統(tǒng)治腐朽,宦官專權外,與安史之亂有很大關系,即安史之亂后繁鎮(zhèn)割據的態(tài)勢越來越嚴重,藩鎮(zhèn)之間發(fā)生兼并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了苦難,激化了社會矛盾。黃巢起義直接打擊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統(tǒng)治,沖擊了最高統(tǒng)治者,加速了唐朝的滅亡。故D不是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ABC三項所述均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6.下表記錄的是唐朝中期(780年)中央與地方錢、糧兩稅的分配情況,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導致了()項目支出總額中央提成額地方留成額錢稅1089.8萬貫2050萬貫糧稅215.7萬石1400萬石A.黃巾起義 B.八王之亂 C.藩鎮(zhèn)割據 D.倭寇猖獗【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圖表可知,唐朝中期留在地方的錢稅和糧稅遠遠高于中央,這會造成地方富裕,中央財政匱乏。地方富裕極容易形成藩鎮(zhèn)割據,C項正確;黃巾起義在東漢末年,排除A項;八王之亂發(fā)生在西晉,排除B項;倭寇猖獗在明朝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7.閱讀下面材料,杜甫詩中所描繪的“世亂”的影響是()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鸥Α稛o家別》(節(jié)選)A.使唐室內地空虛 B.引發(fā)了黃巢起義 C.使唐朝由盛轉衰 D.導致了唐朝滅亡【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杜甫《無家別》”可知與安史之亂有關。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fā)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唐朝的中央權力衰微,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C項正確;使唐室內地空虛,是安史之亂之前,排除項A;黃巢起義遠在安史之亂之后,排除B項;朱溫建立后梁,導致了唐朝滅亡,排除D項。故選C項。8.示意圖可以直觀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下列示意圖中空白方框處的事件是(

)A.安史之亂 B.黃巢起義 C.大澤鄉(xiāng)起義 D.五代十國更迭【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安史之亂的影響。依據所學知識和示意圖可知,唐玄宗后期,由于他荒廢朝政,唐朝軍隊戰(zhàn)斗力下降,同時,安祿山等節(jié)度使勢力膨脹,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fā),它使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故A符合題意;黃巢起義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故B不符合題意;大澤鄉(xiāng)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故C不符合題意;907年到960年,五代十國更迭,故D不符合題意。9.安史之亂使得北方生產大受摧殘,田地荒蕪,人們流離失所,許多州縣成為廢墟。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唐朝的中央權力衰微。上述現象說明安史之亂的影響是(

)A.導致南方超越了北方 B.使邊疆地區(qū)更加動蕩C.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 D.出現了藩鎮(zhèn)割據的新現象【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安史之亂的影響。題干材料多角度論述了安史之亂帶來的危害,這些狀況表明了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導致南方超越北方是在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之后,A不符合題意;使邊疆地區(qū)更加動蕩和出現藩鎮(zhèn)割據現象是安史之亂帶來的其中兩個方面的影響,不能完全概括題意,排除B、D;故選C。10.以下符合唐末農民起義背景的是(

)A.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結束 B.藩鎮(zhèn)割據與宦官專權C.五代十國局面的形成 D.安史之亂的爆發(fā)【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唐末農民起義的背景。結合所學可知唐朝后期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的態(tài)勢愈發(fā)嚴重,因此爆發(fā)了農民起義。故選B。11.唐朝后期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在黃巢的率領下轉戰(zhàn)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的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黃巢起義爆發(fā)的原因是()①唐末統(tǒng)治腐朽,宦官專權

②藩鎮(zhèn)割據的態(tài)勢越來越嚴重,相互之間兼并戰(zhàn)爭不斷③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

④連年的災荒使得人民無以為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唐朝后期,統(tǒng)治腐朽,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的態(tài)勢越來越嚴重,中央已無力控制藩鎮(zhèn)。人民賦稅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連年的災荒,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起義。起義軍在黃巢的領導下,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原為農民起義將領的朱溫,后投降唐朝,逐漸控制朝政,907年,建立政權,唐朝滅亡。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12.了解歷史時序,初步掌握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如圖中①對應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①處的兩個事件618至907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王朝是唐朝。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貴族李淵,進入長安,建立唐朝,李淵就是唐高祖?!鞍彩分畞y”后唐朝逐步衰落,907年滅亡,A項正確;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排除B項;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排除C項;1635年,皇太極改族為滿洲,改國號為清,排除D項。故選A項。13.隋朝滅亡后,唐朝是世界上公認的強盛王朝之一,各國遣唐使頻繁往來唐朝,唐朝制度和文化等被很多國家效仿。請你說出唐朝的建立者和滅亡唐朝的人分別是(

)A.李淵

黃巢 B.李世民

黃巢 C.李世民

朱溫 D.李淵

朱溫【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618年,李淵建立唐朝;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滅亡。14.“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下圖人物青年時期壯志凌云的一首詩,他是(

)A.安祿山 B.史思明 C.黃巢 D.朱溫【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黃巢的相關知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及圖片反映的人物為黃巢。故選C。15.唐末農民起義規(guī)模巨大,深究唐末農民起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唐朝后期政治黑暗②災荒連年③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嚴重④戰(zhàn)火連綿不斷,人民無法生活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后期,統(tǒng)治腐朽,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的態(tài)勢嚴重,而且相互之間發(fā)生兼并戰(zhàn)爭。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連年災荒,無以為生,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起義。16.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權更迭,這種局面的實質是()朝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建立者朱溫李存瑁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稱帝前身份唐朝節(jié)度使唐朝晉王后唐節(jié)度使后晉節(jié)度使后漢節(jié)度使A.階級矛盾尖銳 B.宦官專權的結果 C.民族政權并立 D.藩鎮(zhèn)割據的延續(xù)【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表格信息可知,五代政權的開國君主全是手握重兵的武將出身,這種局面的實質是藩鎮(zhèn)割據的延續(xù),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出階級矛盾尖銳,排除A項;材料主旨反映的是五代政權更迭的實質,與宦官專權無關,排除B項;材料主旨反映的是五代政權更迭的實質,沒有體現民族政權并立,排除C項。故選D項。17.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如圖中空格內應填寫的是(

)A.春秋戰(zhàn)國 B.三國鼎立 C.南北朝 D.五代十國【答案】D【解析】D.根據示意圖和所學可知,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出現了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故D正確。春秋戰(zhàn)國、三國鼎立和南北朝都在隋朝之前,故ABC錯誤。故選D。18.從表面看,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混亂、動蕩和黑暗的時期,實際上,這一時期一直都存在著統(tǒng)一的因素,而且統(tǒng)一的因素在不斷增長。統(tǒng)一的因素包括()①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延續(xù)②長期政治統(tǒng)一的歷史影響③各地經濟發(fā)展的密切聯系④人民對統(tǒng)一的渴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從表面看,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混亂、動蕩和黑暗的時期,實際上,這一時期一直都存在著統(tǒng)一的因素,而且統(tǒng)一的因素在不斷增長。統(tǒng)一的因素包括:②長期政治統(tǒng)一的歷史影響③各地經濟發(fā)展的密切聯系④人民對統(tǒng)一的渴望。北方政權更迭,戰(zhàn)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當時的南方地區(qū),由于受戰(zhàn)亂影響較小,政局相對穩(wěn)定,經濟在原有的基礎上也有一定的發(fā)展。所以,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是唐末以來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延續(xù),但長期政治統(tǒng)一的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fā)展的密切聯系,使統(tǒng)一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二、材料解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統(tǒng)計表年份726年742年755年760年821年總人口數(約)4142萬4531萬5292萬1699萬1576萬材料二五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