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3.180.10
M33
T/LDEA
團體標準
T/LDEA××××—××××
接入網用室外通信光纜
Outdoorcommunicationopticalcableforaccessnetwork
(征求意見稿)
××××-××-××發(fā)布××××-××-××實施
深圳市龍崗區(qū)企業(yè)家協會發(fā)布
T/LDEA××××—××××
接入網用室外通信光纜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室外光纜的結構型式要求及適用性、規(guī)格、標準制造長度、光纖特性、機械性能、環(huán)
境性能和安裝要求等。
本文件適用于接入網用室外管道、直埋、水下和非自承式架空布放的光纜,除結構的機械性能要求
之外,也適用于自承式架空和氣吹微纜等其他布放方式的光纜。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7424.1-2003光纜總規(guī)范第1部分:總則
GB/T9771通信用單模光纖
GB/T29233管道、直埋和非自承式架空敷設用單模通信室外光纜
YD/T908光纜型號命名方法
TD/T979光纖帶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3分類
3.1總則
本部分按照YD/T908的規(guī)定劃分光纜型式、規(guī)格和編制型號。
3.2型式
光纜的具體結構型式應在產品標準中規(guī)定,其常用結構型式要求和適用范圍如下:
a)光纜可采用分立光纖、光纖帶或其他合適的光纖單元構成,同批光纜的同類型光纖應使用同一
設計、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藝制造的光纖。
b)纜芯可采用中心加強松套層絞式結構、中心管式結構、骨架式結構或其他適用的結構型式。
c)除鋼絲鎧裝部分之外,光纜結構應具有全截面阻水性能,為此,光纜中的間隙應采用適用的阻
水材料和合適的方式阻水,其中松套管和中心管內宜填充觸變型復合物。
d)光纜可采用金屬加強構件,也可采用非金屬加強構件。
e)護套應是耐老化的黑色聚乙烯護套,除無金屬光纜之外,護套還應具有金屬擋潮層。但15m~
60m深水下敷設的光纜宜具有金屬密閉護套。
f)在直埋、水下和某些架空布放時,宜采用縱包皺紋鋼帶鎧裝或(和)鋼絲鎧裝與聚乙烯外套組
成的外護層。
g)阻燃光纜中的塑料套應是低煙無鹵塑料套,阻燃光纜應通過相關要求的阻燃試驗。
h)有防鼠或防蟻要求時宜采用相應的防護護層。
i)光纜結構材料應保證使用壽命至少20年。
j)光纜可用于不同的通信介質,包括單模光纖、多模光纖等。
1
T/LDEA××××—××××
3.3規(guī)格
3.3.1光纜中的光纖宜是符合GB/T9771(所有部分)中相應部分規(guī)定的B1.1、B1.3、B4b、B4c、B4d、
B4e、B5和B6a類單模光纖。
注1:B1.1類為“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它含a、b二個子類);B1.3類為“波長段擴展的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它
含c、b二個子類);B4類為“非零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它含a、b、c、d、e五個子類);B5類為“寬波長段
光傳輸用非零色散單模光纖”;B6類為“接入網用彎曲損耗不敏感單模光纖”(它含a、b二個子類,并細分為a1、
a2、b2、b3)。
注2:鑒于B1.3類光纖的波導結構在各制作廠之間差別不大,相互的兼容性較好,故此類光纖往往優(yōu)先選用。
3.3.2采用分立光纖的光纜中,光纖芯數的常用系列宜為4、6、8、12、16、18、20、24、30、36、
48、60、64、72、84、96、108、120、132或144。
3.3.3采用光纖帶的光纜中,光纖帶芯數宜為4、6、8、12芯或24芯,中心管式光纜中光纖芯數宜為
48芯~432芯,層絞式光纜中宜為48芯~864芯,骨架式光纜中宜為48芯~1200芯。
3.3.4光纜中宜不含金屬導電線芯,但特殊情況可除外。
4要求
4.1識別色譜
同批、同型式規(guī)格的光纜應具有相同的結構排列和相同的識別色譜,并應符合GB/T29233的規(guī)定。
4.2標準制造長度
光纜的標準制造長度宜符合表1規(guī)定。交貨長度應是標準制造長度,但允許供需雙方另行商定。
表1光纜標準制造長度
標稱值容差
3000m
2000m0~+100m
1000m
4.3光纜中的光纖帶特性
光纜中光纖帶的特性應符合YD/T979規(guī)定。
4.4光纜中的光纖特性
4.4.1光纖涂覆層剝離力
光纖涂覆層應可從光纖上剝離,其剝離力峰值應為1.0N~8.9N,平均值應為1.0N~5.0N。
剝離力在光纜的不同部分之間應具有對稱性,確保光纜的一致性。
光纖涂覆層的剝離力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需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進行測試和規(guī)定。
光纖涂覆層的剝離力應測試耐久性,多次連接和斷開操作后,測試性能的穩(wěn)定度。
4.4.2光纖強度篩選水平和疲勞系數
2
T/LDEA××××—××××
光纖的全長度張力篩選水平不應低于0.69GPa(相當于應變約1.0%)。
光纖的動態(tài)疲勞系數nd值應不小于20。
4.4.3靜態(tài)拉伸輕度
單模光纖的靜態(tài)拉伸強度應在0.2GPa~1.0GPa。
多模光纖的靜態(tài)拉伸強度應在0.1GPa~0.6GPa。
光纖攬繩的靜態(tài)拉伸強度應在1.0GPa~2.0GPa。
4.4.4翹曲度
光纖翹曲度應不下于4m。
4.4.5模場直徑和尺寸參數
光纖翹曲度直徑和尺寸參數應符合表2規(guī)定。
表2光纖模場直徑和尺寸參數
光纖類別B1.1、B1.3B4b、B4c、B4d、B4eB5B6a
波長/nm131015501310
模場直徑標稱值/8.6~9.58.0~11.07.0~11.08.6~9.5
容差/m
μm
標稱值/m125.0
包層直徑μ±0.6±0.6±0.7±0.4
容差/m
μ
包層不圓度/%
μ±1.0±0.7
芯同心度誤差/m
≤1.0≤2.0≤1.0
標稱值/m245
涂覆層直徑μ≤0.6≤0.8≤0.5
容差/m
μ
標稱值/m250
著色層直徑μ±10
容差/m±15
μ
包層/涂覆層同心度誤差/m12.5
μ
4.4.6截止波長μ≤
光纜截止波長cc應符合表3規(guī)定。
λ表3光纜截止波長
單位為納米
光纖類別B1.1.B1.3和B6aB4B5
4.4.7衰減λcc系數≤1260≤1450
光纖的衰減系數和分級應符合表4規(guī)定。
表4單模光纖衰減系數
3
T/LDEA××××—××××
光纖類別B1.1B1.3和B6aB4和B5
使用波長/nm1310155016251310138315501625146015501625
衰減系數1級0.360.220.260.360.360.220.260.360.220.26
(最大值)
/(dB/km)2級0.400.250.300.400.400.250.300.400.250.30
產品只在用戶有要求的使用波長上進行檢驗,B4類光纖通常不要求在1460nm區(qū)使用。
4.4.8宏彎損耗
光纖以規(guī)定的半徑,松繞規(guī)定的圈數時,在規(guī)定的波長上測得的宏彎附加衰減不應大于表5規(guī)定的
值。
表5光纖的宏彎損耗
光纖類型B11、B1.3B4b、B4cB4d、B4eB5B6alB6a2
半徑/mm30151015107.5
圈數1001011011
在1550nm上最大值/dB-0.250.750.030.10.5
在1625nm上最大值/dB0.10.500.10.501.01.50.10.21.0
4.4.9色散特性
4.4.9.1B1.1類和B1.3類單模光纖的色散特性
4.4.9.1.1色散限值
4.4.9.1.1.1在1310nm區(qū)的任一波長下的色散系數D()[單位為ps/(nmkm)]應按下式技術:
λλ?
D()=4
?????
式中:λ4[1?(?)]
---零色散波長,單位為納米(nm);
So---零色散斜率,單位為皮秒每平方納米千米[ps/(nm2km)]。
λo
最小零色散波長omin及最大零色散波長omax和最大零色散斜率絕對值Somax應符合如下規(guī)定:
?
a)=1300nm,=1324nm;
ominλomaxλ
b)S=0.092ps/(nm2km)。
λomaxλ
上式精確地適用于1310nm波長區(qū)的D()計算,也可用于1550nm波長區(qū)的D()計算,但
?
應考慮所得結果有一定誤差。
λλ
注:從1500nm~1625nm的波長區(qū)域,色散系數值也用于系統(tǒng)設計或色散補償設計。在這個區(qū)域內,選定波長上的色
散系數值,通過采用塞爾梅安五項或四階多項式,在跨越這些波長區(qū)域實測的基礎上進行評估。
4.4.9.1.1.2在1550nm波長上色散系數通常宜不大于18ps/(nmkm)。
?
4
T/LDEA××××—××××
4.4.9.1.2色散符號
色散系數的符號為正或負。
4.4.9.2B4類單模光纖的色散特性
4.4.9.2.1概述
規(guī)定B4類光纖的色散系數D()的限值有兩種方法,即箱型限值和上下限值曲線。箱型限值方法規(guī)
定一定波長范圍內的上下限值Dmax和Dmin及其兩者的差(Dmax-Dmin)。上下限值曲線方法規(guī)定一定波長范圍
λ
內的上限值曲線Dmax()和下限值曲線Dmin()。色散系數的符號可正可負,但在用于波分復用的波長
λ
范圍內應不跨越零,且其最小絕對值應不小于0.1ps/(nm?km)。
λλ
4.4.9.2.2B4b類和B4c類單模光纖
4.4.9.2.2.1色散限值
在1530nm~1565nm波長區(qū),光纖的色散系數D()[單位為ps/(nm?km)]應按下式計算:
D()=D1500+S1500()
λ
式中:
λλ?1500
D1500---在1500nm波長上實測的色散系數,單位為皮秒每納米千米[ps/(nm?km)];
2
S1500---在1500nm波長處的色散斜率,單位為皮秒每平方納米千米[ps/(nm?km)]
最大色散系數絕對值Dmax和最小色散系數絕對值Dmin及其差值(Dmax-Dmin)應符合如下規(guī)定:
a)Dmax10.0ps/(nm?km),Dmin1.0ps/(nm?km);
b)Dmax-Dmin5.0ps/(nm?km)。
≤≥
在1565nm~1625nm波長區(qū)的色散系數要求待定。
≤
4.4.9.2.2.2色散符號
色散系數的符號為正或負。
4.4.9.2.3B4d類光纖
色散系數D()[單位為ps/(nm?km)]用上下限值曲線規(guī)定為:
在1460nm~1550波長區(qū):
λ
Dmin()=()-4.20
7.00
λ90λ?1460
Dmax()=()+3.29
2.91
在1550nm~1625nm波長區(qū):λ90λ?1460
Dmin()=()+2.80
2.97
λ75λ?1550
Dmax(=(-1500)+6.20
5.06
λ)75λ
4.4.9.2.4B4e類光纖
色散系數D()[單位為ps/(nm?km)]用上下限值曲線規(guī)定為:
在1460nm~1550nm波長區(qū):
λ
5
T/LDEA××××—××××
Dmin()=()+0.64
5.42
λ90λ?1460
Dmax()=()+4.66
4.65
在1550nm~1625nm波長區(qū):λ90λ?1460
Dmin()=()+6.06
3.30
λ75λ?1550
Dmax()=()+9.31
4.12
注:B4e類光纖通常用于密集波λ分復用7系5統(tǒng)λ。?1550
4.4.9.3B5類單模光纖的色散特性
4.4.9.3.1色散限值
色散系數D()[單位為ps/(nm?km)]用上下限值曲線規(guī)定為:
在1460nm~1550nm波長區(qū):
λ
Dmin()=()+1.00
2.60
λ90λ?1460
Dmax()=()+4.60
4.68
在1550nm~1625nm波長區(qū):λ90λ?1460
Dmin()=()+1.00
0.98
λ75λ?1460
Dmax()=()+9.28
4.72
λ75λ?1550
4.4.9.3.2色散符號
色散系數的符號為正。
4.4.9.4B6類單模光纖的色散特性
B6a類光纖的色散特性要求與B1.1類光纖相同,詳見4.4.8.1。
4.4.10偏振模散
4.4.10.1概述
用戶有要求時,已成纜光纖的偏振模散PMD應在統(tǒng)計的基礎上規(guī)定鏈路設計值PMDQ,它是M段光纜確
定的可能鏈路內已連接光纜PMD系數的統(tǒng)計上限,而且連接后的PMD系數值超過PMDQ的概率Q很小。只要
能支持已成纜光纖的PMDQ要求,也可由用戶與制造廠協商規(guī)定未成纜光纖PMDQ的最大值來代替。在未成
光纖上規(guī)定的最大鏈路設計值,應小于或等于對已成纜光纖的規(guī)定值。未成纜光纖對已成纜光纖的PMD
值的比率,取決于光纜結構和加工的細節(jié),以及未成纜光纖的模耦合條件。
4.4.10.2限值
用戶有要求時,光纜的PMD應滿足表6規(guī)定的M值、Q值和PMDQ最大值。
6
T/LDEA××××—××××
表6偏振模散
光纖類別B1.1aB1.1bB1.3cB1.3dB4bB4cB4dB4eB5B6a
M值20
Q值0.01%
PMDQ(最大值)0.50.200.50.200.50.20
1/2
注:M為光纜條數,PMDQ的單位為ps/km。
4.5導電線芯性能
光纜按特殊需要含有導電線芯時,其要求應在相關產品標準中詳細規(guī)定。
4.6機械性能
4.6.1拉伸性能
4.6.1.1光纜的允許拉伸力應符合表7規(guī)定。
表7光纜的允許拉伸力和壓扁力系列
允許拉伸力最小值允許壓扁力最小值
敷設方式加強級別
FST/GFST/NFLT/NFSC/(N/100mm)FLC/(N/100mm)
管道非自承
I0.815006001500750
架空
Ⅰ—3000100030001000
直埋Ⅱ—4000200030001000
Ⅲ
10000400050003000
Ⅰ—
水下Ⅱ200001000050003000
Ⅲ—400002000060004000
注1:FST為短暫拉伸力;FLr為長期拉伸力;G為1km光纜的重量(單位為N);Fsc為短暫壓扁力;FLC為長期壓扁力。
注2:槽道、隧道和電纜溝等敷設方式的要求與管道相同。
4.6.1.2在適用溫度范圍內光纜受到拉伸時,光纖在拉伸和彎曲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應變及衰減變化和
光纜應變符合表8規(guī)定。
7
T/LDEA××××—××××
表8光纜拉伸的允許變化
光纜的應
受力情況光纖的應變a光纖的衰減變化b
變
分立光纖最大0.30%拉伸力去
最大0.20dB
短暫受力(例如安帶中光纖最大0.40%除后殘余
裝期間)應變最大
拉伸力去除后無明顯殘余應變拉伸力去除后無明顯殘余附加衰減
0.08%
長期受力(例如運分立光纖最大0.10%
無明顯附加衰減—
行期間)帶中光纖最大0.20%
注:殘余變化值指光纜承受的外部作用(例如拉伸力、壓扁力、溫度等)去除后可能有的變化量消除時的殘留值。
a光纖拉伸應變用相移法監(jiān)測,其測量值不大于0.01%時,判為無明顯應變,允許有應變時,其指標已包括0.01%
在內。光纖應變允許用其他方法測試,當有爭議時,應以相移法測試結果為準。光纜拉伸應變用機械方法或傳感
器方法監(jiān)測,其測量值不大于0.05%時,判為無明顯應變。
b衰減變化用傳輸功率監(jiān)測法監(jiān)測,其測量值的絕對值不超過0.03dB時,判為無明顯附加衰減,允許衰減有某數
值變化時,其允許值已包括0.03dB在內。
4.6.2壓扁性能
4.6.2.1光纜的允許壓扁力應符合表7規(guī)定。
4.6.2.2光纜在允許的短暫壓扁力下光纖應不斷裂,護套應不開裂,短暫壓扁力去除后光纖應無明顯
殘余附加衰減;光纜在允許的長期壓扁力下光纖應無明顯附加衰減。
4.6.2.3應規(guī)定如何記錄和報告壓扁性能測試的結果,包括測試條件、壓扁力、光纖性能等數據。
4.6.3允許彎曲半徑
4.6.3.1光纜的允許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表9規(guī)定。
表9光纜的允許最小彎曲半徑
護套型式Y型、A型、S型、W型A型、S型、金屬護套
53型、54型、33型、34
外護層型式無外護層、04型333型、43型
型
動態(tài)彎曲時(例如安裝
20D25D30D
期間)
靜態(tài)彎曲時10D12.5D15D
注:護套和外護層的型式系用YD/T908-2020中的相應代號表示;D為光纜外徑。
4.6.3.2光纜在受到動態(tài)彎曲時光纖應不斷裂,護套應不開裂,動態(tài)彎曲消除后光纖應無殘余附加衰
減;光纜在受到靜態(tài)彎曲時光纖應無附加衰減,護套應不開裂。
4.6.3.3應規(guī)定如何記錄和報告彎曲性能測試的結果,包括彎曲半徑、損耗等數據。
4.7環(huán)境性能系列
4.7.1光纖衰減溫度特性
8
T/LDEA××××—××××
光纜的適用溫度范圍及其單模光纖相對于20時允許溫度附加衰減的分級應符合表10規(guī)定。
表10光纜適用溫℃度和允許溫度附加衰減
適用溫度范圍a/允許光纖附加衰減b/(dB/km)
分級代號
低限T高限T0級(特級)1級2級
A℃B
A-40+60
無明顯附加衰
B-30+60最大0.05最大0.10
減
C-20+60
c有特殊要求時另行商定。
d衰減變化用后散射監(jiān)測法監(jiān)測,其測量值的絕對值不超過0.02dB/km時,判為無明顯附加衰減,允許光纖衰減有
變化時,其允許附加衰減值已包括0.02dB/km在內。
4.7.2護套完整性
4.7.2.1當光纜護層中的塑料套下有金屬擋潮層或鎧裝層時,塑料套的完整性應采用電火花試驗來檢
驗,其試驗電壓應符合表11規(guī)定。
表11電火花試驗電壓
試驗類型試驗電壓試驗電壓最高限值
直流電壓試驗9t25
交流電壓試驗6t15
注1:t為塑料套的標稱厚度,單位為毫米(mm)。
注2:交流試驗電壓系有效值。
4.7.2.2當用浸水試驗來檢驗護層中的外層塑料套的完整性時,在光纜浸水24h后防蝕外套的電氣性
能(外套下金屬層對地)應符合:
a)對地絕緣:在直流500V下不低于2000M;
b)耐電壓強度:在直流15kV下2min不擊穿。
Ω?km
4.7.3滲水性
當用滲水試驗方法檢驗光纜的滲水性時,在20溫度下1m高水頭加到長度3m的光纜一端的全
截面上(鋼絲鎧裝光纜的外護層部分可除外)24h后,在此光纜另一端應無水滲出。
℃±5℃
4.8其他要求
除本部分規(guī)定之外,光纜的其他有關要求應符合GB/T29233的規(guī)定。
5安裝
安裝有關的要求應符合GB/T7424.1-2003中附錄A的規(guī)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ICS35.040
CCSL80
T/LDEA
團體標準
T/LDEA××××—××××
虛擬化軟件系統(tǒng)安全測試
Virtualizationsoftwaresystemsecuritytesting
(征求意見稿)
××××-××-××發(fā)布××××-××-××實施
深圳市龍崗區(qū)企業(yè)家協會發(fā)布
T/LDEA××××—××××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
規(guī)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
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龍崗區(qū)企業(yè)家協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首次發(fā)布。
I
T/LDEA××××—××××
虛擬化軟件系統(tǒng)安全測試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政務云平臺和私有云平臺使用的虛擬化軟件系統(tǒng)的安全測評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
本文件適用于政務云平臺和私有云平臺使用的虛擬化軟件的安全測評,規(guī)定了身份鑒別、數據安全
存儲、日志審計、數據安全、虛擬機獨立性、配置管理、交付和運行、安全功能開發(fā)、指導性文檔、脆
弱性的安全測評過程,對虛擬化軟件的測試可參照使用。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35292信息技術開放虛擬化格式(OVF)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3.1
虛擬服務器VirtualServer
虛擬服務器指通過各種虛擬化技術,為用戶提供的與原有物理服務器類似的不同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程
序運行環(huán)境的統(tǒng)稱。虛擬服務器通常使用物理服務器的部分資源,在用戶看來它與物理服務器的使用完
全相同。
3.2
虛擬機VirtualMachine
一種虛擬的數據處理系統(tǒng),是在某個特定用戶的獨占使用下,但其功能是通過共享數據處理系統(tǒng)的
各種資源得以實現的。
3.3
保證要求GuaranteeRequirements
保證系統(tǒng)運行的基本要求。
4安全測評
4.1安全性測試
4.1.1身份鑒別
4.1.1.1用戶鑒別
4.1.1.1.1測評項
1
T/LDEA××××—××××
在任何用戶執(zhí)行管理功能前,虛擬化軟件都應對該管理角色身份進行鑒別。
4.1.1.1.2測評實施
a)查看產品說明手冊,記錄產品支持的用戶鑒別方式;
b)驗證產品聲稱支持的用戶鑒別方式,驗證任何用戶執(zhí)行管理功能前,產品都應對該管理角色身
份進行鑒別。
c)評估系統(tǒng)是否支持多因素認證,如適用密碼和硬件令牌、生物識別等多種因素來驗證用戶的身
份。
d)檢查是否存在單點登錄功能,確保用戶只需身份驗證,而可以訪問多個系統(tǒng)或應用程序。
4.1.1.1.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1.1.1.2a)-d),則滿足此項要求。
4.1.1.2重鑒別
4.1.1.2.1測評項
當已通過身份鑒別的管理角色空閑操作時間超過規(guī)定值后,虛擬化軟件應對該管理角色身份重新進
行鑒別。
4.1.1.2.2測評實施
驗證已通過身份鑒別的管理角色空閑操作時間超過規(guī)定值后,產品是否對該管理角色身份重新進行
鑒別。
驗證系統(tǒng)是否要求用戶在訪問不同頁面或執(zhí)行不同功能時重新進行身份驗證,確保管理角色身份在
不同上下文得到驗證。
4.1.1.2.3結果判定
若產品符合4.1.1.2.2,則滿足此項要求。
4.1.2數據安全存儲
4.1.2.1測評項
產品應對產生的審計記錄數據進行保護,防止其被泄露、篡改和丟失。
4.1.2.2結果判定
a)產品應對產生的審計記錄數據進行保護;
b)能夠防止審計記錄被泄露;
c)能夠防止審計記錄被篡改;
d)能夠防止審計記錄被丟失。
e)具有訪問控制機制,確保只有通過授權的用戶或系統(tǒng)組件能對審計記錄進行訪問。
f)具備安全審計日志分析工具,檢測潛在的威脅和異?;顒?。
g)能夠及時響應審計記錄中的異常時間,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
h)a)–h)項均滿足為符合;其他情況判定為不符合。
4.1.3日志審計
4.1.3.1審計事件類型
2
T/LDEA××××—××××
4.1.3.1.1測評項
a)軟件應能為下述可審計事件產生日志審計記錄;
b)用戶角色創(chuàng)建、刪除和屬性修改;
c)用戶登錄、注銷產品;
d)創(chuàng)建、刪除和修改策略等策略操作;
e)用戶身份鑒別失敗事件;
f)查看、導入導出和刪除日志等審計日志操作;
g)產品升級操作。
4.1.3.1.2測評實施
驗證產品是否能夠對上述可審計事件產生日志審計記錄。
4.1.3.1.3結果判定
若產品符合4.1.3.1.3,則滿足此項要求。
4.1.3.2日志記錄內容
4.1.3.2.1測評項
日志審計記錄應至少包含事件日期和時間、事件類型、事件主體和事件內容描述。
4.1.3.2.2測評實施
查看產品產生的日志審計記錄是否包含事件日期和時間、事件類型、事件主體和事件內容描述。
4.1.3.2.3結果判定
若產品符合4.1.3.2.2,則滿足此項要求。
4.1.4數據安全
4.1.4.1測評項
虛擬化軟件應提供安全機制保護安全策略、審計日志、身份鑒別等數據免遭未經授權的查閱、修改
或刪除。
4.1.4.2測評實施
a)查看產品說明手冊,記錄產品數據安全機制;
b)驗證產品聲稱的數據安全機制,是否提供安全機制保護安全策略、審計日志、身份鑒別、加密
保護、安全銷毀機制等數據免遭未經授權的查閱、修改或刪除。
c)評估產品是否能夠備份和還原安全策略和配置,防止配置丟失或未經授權的修改。
d)檢查產品是否支持數據分類和標記機制,確保敏感數據得到適當的保護。
4.1.4.3結果判斷
若產品同時符合4.1.4.2a)-d),則滿足此項要求。
4.1.5虛擬機獨立性
4.1.5.1測評項
3
T/LDEA××××—××××
虛擬化軟件創(chuàng)建的不同虛擬機獨立運行,虛擬機不受其他虛擬機資源占用率較高、異常中斷等情況
的影響。當虛擬機所在的物理主機的CPU、內存、磁盤等資源負載過重時,仍然能保證每個虛擬機能夠
獲得其所分配得到的資源。當物理主機上的某臺虛擬機異常崩潰時,同一主機上的其他虛擬機不會受到
任何影響。
4.1.5.2測評實施
a)查看產品說明手冊,記錄產品虛擬機獨立性機制;
b)驗證產品聲稱的虛擬機獨立性機制,是否不受其他虛擬機資源占用率較高、異常中斷等情況的
影響。
4.1.5.3結果判斷
若產品同時符合4.1.4.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4.2保證要求測試
4.2.1配置管理
4.2.1.1測評項
開發(fā)者應設計和實現產品配置管理,要求如下:
a)開發(fā)者應實現配置管理自動化,通過配置管理系統(tǒng)支持產品基本配置項的生成。應描述對配置
項給出唯一標識的辦法,保證只有經過授權才能修改配置項,并提供所有的配置項得到有效維
護的證據;
b)開發(fā)者應提供配置管理文檔,為產品的不同版本提供唯一的標識,且產品的每個版本應當使用
其唯一標識作為標簽;
c)配置管理范圍至少應包括產品實現表示、設計文檔、測試文檔、用戶文檔、管理員文檔和配置
管理文檔,從而確保它們的修改是在一個正確授權的可控方式下進行的。配置管理文檔至少應
能跟蹤上述內容,并描述配置管理系統(tǒng)是如何跟蹤這些配置項的。
d)配置管理系統(tǒng)應支持及時的安全更新和修補程序。
e)開發(fā)者應考慮自動化配置管理任務,確保一致性和及時性。
4.2.1.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配置管理文檔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作出判斷。
4.2.1.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1.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4.2.2交付和運行
4.2.2.1測評項
a)開發(fā)者應使用一定的交付程序交付產品,并將交付過程文檔化;
b)應包含產品版本變更控制的版本和版次說明、實際產品版本變更控制的版本和版次說明等;
c)應包含產品安全安裝、啟動和使用過程說明。
4.2.2.2測評實施
4
T/LDEA××××—××××
a)評價者應確認交付和運行文檔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作出判斷。
4.2.2.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2.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4.2.3安全功能開發(fā)過程
4.2.3.1功能設計
4.2.3.1.1測評項
開發(fā)者應提供產品的安全功能設計,并滿足:
a)安全功能設計應以非形式方法描述安全功能與其外部接口,應對描述使用所有產品安全功能接
口的目的與方法,適當的時候,要提供結果影響例外情況和錯誤信息的細節(jié);
b)開發(fā)者提供的安全功能設計應當是內在一致的;
c)功能設計應能完整地表示產品安全功能,并提供安全基本原理證明安全功能的表示是完備的。
4.2.3.1.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功能設計文檔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做出判斷。
c)驗證設計是否包括對安全功能的跟蹤和改進機制,確保產品的演進過程中安全功能仍然有效。
4.2.3.1.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3.1.2a)-c),則滿足此項要求。
4.2.3.2詳細設計
4.2.3.2.1測評項
a)開發(fā)者應提供產品安全功能的詳細設計;
b)詳細設計應按子系統(tǒng)描述安全功能及其結構,并標識安全功能子系統(tǒng)的所有接口;
c)詳細設計應標識實現安全功能所要求的基礎性的硬件、固件和軟件;
d)詳細設計應描述安全功能子系統(tǒng)所有接口及使用接口的目的和方法,并詳細描述接口的返回結
果、例外情況和錯誤信息等,以及如何將產品中有助于增強安全策略的子系統(tǒng)分離出來。
4.2.3.2.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詳細設計文檔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作出判斷。
4.2.3.2.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3.2.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4.2.3.3表示對應性
4.2.3.3.1測評項
a)開發(fā)者應提供產品安全功能的功能設計與詳細設計之間的非形式化對應性分析,該分析應證明
功能設計表示的所有相關安全功能都在詳細設計中得到正確且完備的細化;
5
T/LDEA××××—××××
b)開發(fā)者應提供安全策略模型,并闡明該模型和路由器功能設計之間的對應性,這一對應性是一
致和完備的。安全策略模型是非形式化的。該模型應描述所有可以模型化的安全策略的規(guī)則和
特征,并闡明該模型對于所有可模型化的安全策略來說,是與其一致且完備的。
4.2.3.3.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詳細設計和底層設計文檔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作出判斷。
4.2.3.3.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3.3.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4.2.4指導性文檔
4.2.4.1管理員指南
4.2.4.1.1測評項
開發(fā)者應提供系統(tǒng)管理員使用的管理員指南,管理員指南應說明以下內容:
a)管理員指南應描述管理員可以使用的管理功能和接口;
b)管理員指南應描述在安全處理環(huán)境中進行控制的功能和權限;
c)管理員指南應描述每一種與管理功能有關的安全相關事件,包括對安全功能所控制實體的安全
特性進行的改變;
d)所有與管理員有關的IT環(huán)境的安全要求。
4.2.4.1.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管理員指南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作出判斷。
4.2.4.1.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4.1.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4.2.4.2用戶指南
4.2.4.2.1測評項
開發(fā)者應提供用戶指南,用戶指南應說明以下內容:
a)用戶指南應描述非管理員用戶可以使用的安全功能和接口;
b)用戶指南應描述非管理員用戶在安全處理環(huán)境中進行控制的功能和權限;
c)用戶指南應描述非管理員用戶所應承擔的職責;
d)所有與非管理員用戶有關的IT環(huán)境的安全要求。
4.2.4.2.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用戶指南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作出判斷。
4.2.4.2.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4.2.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6
T/LDEA××××—××××
4.2.4.3測試
4.2.4.3.1測評項
開發(fā)者應對產品進行測試,要求如下:
a)應進行一般功能測試,保證產品能夠滿足所有安全功能的要求;
b)應進行相符性獨立測試,由專業(yè)第三方獨立實驗室或消費者組織實施測試,確認產品能夠滿足
所有安全功能的要求;
c)應由專業(yè)第三方獨立實驗室或消費者組織抽樣獨立性測試。開發(fā)者應提供能有效重現開發(fā)者測
試的必要資料,包括可由機器閱讀的測試文檔、測試程序等;
d)保留并提供測試文檔,詳細描述測試計劃、測試過程以及預測結果和實際測試結果。
4.2.4.3.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產品測試文檔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作出判斷。
4.2.4.3.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4.3.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4.2.5脆弱性評定
4.2.5.1測評項
開發(fā)者對產品的脆弱性評定要求如下:
a)開發(fā)者應提供指導性文檔和分析文檔,在文檔中確定對產品的所有可能的操作方式(包括失敗
和操作失誤后的操作)的后果以及對于保持安全操作的意義,并列出所有目標環(huán)境的假設和所
有外部安全措施(包括外部程序的、物理的或人員控制)要求。所述內容應是完備、清晰、一
致和合理的;
b)開發(fā)者應對具有安全功能強度聲明的安全機制(例如口令機制)進行安全功能強度分析。安全
功能強度分析應證明安全機制達到了所聲明的強度;
c)開發(fā)者應實施脆弱性分析,并提供脆弱性分布的文檔。對所有已標識的脆弱性,文檔應說明它
們在所期望的產品使用環(huán)境中不能被利用。文檔還應說明如何確保用戶能夠得到最新的安全補
丁。
4.2.5.2測評實施
a)評價者應確認產品脆弱性評定文檔是否與為評價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檔保持一致;
b)記錄審查結果并對該結果是否完全符合上述測試評價方式要求做出判斷。
4.2.5.3結果判定
若產品同時符合4.2.5.2a)和b),則滿足此項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ICS29.200
M41
T/LDEA
團體標準
T/LDEA××××—××××
通信系統(tǒng)緊急電力供應設備
Emergencypowersupplyequipmentforcommunicationsystems
(征求意見稿)
××××-××-××發(fā)布××××-××-××實施
深圳市龍崗區(qū)企業(yè)家協會發(fā)布
T/LDEA××××—××××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
規(guī)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
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龍崗區(qū)企業(yè)家協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首次發(fā)布。
I
T/LDEA××××—××××
通信系統(tǒng)緊急電力供應設備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通信用應急電源(EPS)(以下簡稱EPS設備)的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
規(guī)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輸出容量為0.5kVA~10kVA,應用于微機站、直放站等場所的EPS設備。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
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
GB/T2423.3-2016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
GB/T2423.10-2019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c:振動(正弦)
GB/T2829-2002周期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表
GB/T3859.1-2013半導體變流器通用要求和電網換相變流器第1-1部分:基本要求規(guī)范
GB/T3859.2-2013半導體變流器通用要求和電網換相變流器第1-2部分:應用導則
GB/T3873通信設備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GB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4980-2003容積式壓縮機噪音的測定
GB/T18380.11-2022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第11部分:單根絕緣電線電纜火焰垂
直蔓延試驗試驗裝置
YD/T122-1997郵電工業(yè)產品銘牌
YD/T282-2000通信設備可靠性通用試驗方法
YD/T638.3通信電源設備型號命名方法
YD/T944-2007通信電源設備的防雷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YD/T983-2018通信電源設備電磁兼容性限值及測量方法
YD/T1363.3-2014通信局(站)電源、空調及環(huán)境集中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第3部分:前端智能設備
協議
YD/T1436-2006室外型通信電源系統(tǒng)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應急電源emergencypowersupply
1
T/LDEA××××—××××
在主電源中斷或電壓超出規(guī)定值時,為負載提供應急供電的靜止式儲能型電源裝置。
3.2
主電源primarypower
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持續(xù)向EPS設備提供交流電源的電源,一般是由電力公司提供的公共電網,有時
也由用戶自行發(fā)電。
3.3
正常運行方式normaloperationmode
在下列情況供電時,最終達到的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
a)主電源存在,并處于規(guī)定的允差之內;
b)蓄電池(組)已充滿,或蓄電池(組)充電已超過規(guī)定的能量恢復時間;
c)連續(xù)運行或可連續(xù)運行;
d)負載在給定的范圍內;
e)輸出電壓在給定的允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禁止喝酒協議書
- 寶寶改姓夫妻協議書
- 電器租用協議書
- 私下簽證協議書
- 瓷磚代理協議書
- 種植牙有協議書
- 電器轉讓協議書
- 家庭服務居家協議書
- 禁煙禁酒協議書
- 工程股份分成協議書
- 【汽車萬向傳動軸的設計5200字(論文)】
- 售后維修服務單
- 國家中長期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21-2035
- ZDY3200S型煤礦用全液壓坑道鉆機行業(yè)資料礦業(yè)工程
-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課件(第2課時)
- 南京市小學英語六年級小升初期末試卷(含答案)
- 國開電大本科《理工英語3》機考真題(第005套)
- 護理安全警示教育PPT
- 草圖大師基礎命令教程
- 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課程設置
- GB/T 42409-2023物聯網電子價簽系統(tǒng)總體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