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1新生兒訪視技術規(guī)范一、目的定期對新生兒進行健康檢查,宣傳科學育幾知識,指導家長做好新生兒喂養(yǎng)、護理和疾病預防,并早期發(fā)現異常和疾病,及時處理和轉診。降低新生兒患病率和死亡率,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二、服務對象轄區(qū)內居住的新生兒。三、內容與方法(一)訪視次數1.正常足月新生兒訪視次數不少于2次。(1)首次訪視:在出院后7日之內進行。如發(fā)現問題應酌情增加訪視次數,必要時轉診。(2)滿月訪視:在出生后28~30日進行。新生兒滿28天后,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隨訪。2.高危新生兒根據具體情況酌情增加訪視次數,首次訪視應在得到高危新生兒出院(或家庭分娩)報告后3日內進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兒為高危新生兒。(1)早產兒(胎齡<37周)或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2500克)。(2)宮內、產時或產后窒息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及顱內出血者。(3)高膽紅素血癥。(4)新生兒肺炎、敗血癥等嚴重感染。(5)新生兒患有各種影響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臟病等)以及遺傳代謝性病。(6)母親有異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齡分娩(≥35歲)、患有殘疾(視、聽、智力、肢體、精神)并影響?zhàn)B育能力者等。(二)訪視內容l_問診(1)孕期及出生情況:母親妊娠期患病及藥物使用情況,孕周、分娩方式,是否雙(多)胎,有無窒息、產傷和畸形,出生體重、身長,是否已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和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等。(2)一般情況:睡眠、有無嘔吐、驚厥,大小便次數、性狀及預防接種情況。(3)喂養(yǎng)情況:喂養(yǎng)方式、吃奶次數、奶量及其它存在問題。2.測量(1)體重1)測量前準備:每次測量體重前需校正體重計零點。新生兒需排空大小便,脫去外衣、襪子、尿布,僅穿單衣褲,冬季注意保持室內溫暖。2)測量方法:稱重時新生兒取臥位,新生兒不能接觸其它物體。使用杠桿式體重計稱重時,放置的砝碼應接近新生兒體重,并迅速調整游錘,使杠桿呈正中水平,將砝碼及游錘所示讀數相加;使用電子體重計稱重時,待數據穩(wěn)定后讀數。記錄時需除去衣服重量。體重記錄以千克(kg)為單位,至小數點后2位。(2)體溫1)測量前準備:在測量體溫之前,體溫表水銀柱在35攝氏度(℃)以下。2)測量方法:用腋表測量,保持5分鐘后讀數。3.體格檢查(1)一般狀況:精神狀態(tài),面色,吸吮,哭聲。(2)皮膚黏膜:有無黃染、紫紺或蒼白(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點、糜爛、膿皰、硬腫、水腫。(3)頭頸部:前囟大小及張力,顱縫,有無血腫,頭頸部有無包塊。(4)眼:外觀有無異常,結膜有無充血和分泌物,鞏膜有無黃染,檢查光刺激反應。(5)耳:外觀有無畸形,外耳道是否有異常分泌物,外耳廓是否有濕疹。(6)鼻:外觀有無畸形,呼吸是否通暢,有無鼻翼扇動。(7)口腔:有無唇腭裂,口腔黏膜有無異常。(8)胸部:外觀有無畸形,有無呼吸困難和胸凹陷,計數1分鐘呼吸次數和心率;心臟聽診有無雜音,肺部呼吸音是否對稱、有無異常。(9)腹部:腹部有無膨隆、包塊,肝脾有無腫大。重點觀察臍帶是否脫落、臍部有無紅腫、滲出。(10)外生殖器及肛門:有無畸形,檢查男孩睪丸位置、大小,有無陰囊水腫、包塊。(11)脊柱四肢:有無畸形,臀部、腹股溝和雙下肢皮紋是否對稱,雙下肢是否等長等粗。(12)神經系統:四肢活動度、對稱性、肌張力和原始反射。4.指導(1)居住環(huán)境:新生兒臥室應安靜清潔,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室內溫度在22~26℃(2)母乳喂養(yǎng):觀察和評估母乳喂養(yǎng)的體位、新生兒含接姿勢和吸吮情況等,鼓勵純母乳喂養(yǎng)。對吸吮力弱的早產兒,可將母親的乳汁擠在杯中,用滴管喂養(yǎng);喂養(yǎng)前母親可洗手后將手指放入新生兒口中,刺激和促進吸吮反射的建立,以便主動吸吮乳頭。(3)護理:衣著寬松,質地柔軟,保持皮膚清潔。臍帶未脫落前,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臍部一次,保持臍部干燥清潔。若有頭部血腫、口炎或鵝口瘡、皮膚皺褶處潮紅或糜爛,給予針對性指導。對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體重下降、“馬牙”、“螳螂嘴”、乳房腫脹、假月經等現象無需特殊處理。早產兒應注意保暖,在換尿布時注意先將尿布加溫,必要時可放入成人懷中,直接貼緊成人皮膚保暖。(4)疾病預防:注意并保持家庭衛(wèi)生,接觸新生兒前要洗手,減少探視,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時要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生后數天開始補充維生素D,足月兒每日口服400Iu,早產兒每曰口服800Iu。對未接種卡介苗和第1劑乙肝疫苗的新生兒,提醒家長盡快補種。未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新生兒,告知家長到具備篩查條件的醫(yī)療保健機構補篩。有吸氧治療史的早產兒,在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2周轉診到開展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篩查的指定醫(yī)院開始進行眼底病變篩查。(5)傷害預防:注意喂養(yǎng)姿勢、喂養(yǎng)后的體位,預防乳汁吸入和窒息。保暖時避免燙傷,預防意外傷害的發(fā)生。(6)促進母嬰交流:母親及家人多與新生兒說話、微笑和皮膚接觸,促進新生兒感知覺發(fā)展。5.轉診(1)立即轉診:若新生兒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轉診至上級醫(yī)療保健機構。1)體溫≥37.5℃或≤35.52)反應差伴面色發(fā)灰、吸吮無力。3)呼吸頻率<20次/分或>60次/分,呼吸困難(鼻翼煽動、呼氣性呻吟、胸凹陷),呼吸暫停伴紫紺。4)心率<100次/分或>160次/分,有明顯的心律不齊。5)皮膚嚴重黃染(手掌或足跖),蒼白,紫紺和厥冷,有出血點和瘀斑,皮膚硬腫,皮膚膿皰達到5個或很嚴重。6)驚厥(反復眨眼、凝視、面部肌肉抽動、四肢痙攣性抽動或強直、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等),囟門張力高。7)四肢無自主運動,雙下肢/雙上肢活動不對稱;肌張力消失或無法引出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8)眼窩或前囟凹陷、皮膚彈性差、尿少等脫水征象。9)眼瞼高度腫脹,結膜重度充血,有大量膿性分泌物;耳部有膿性分泌物。10)腹脹明顯伴嘔吐。11)臍部膿性分泌物多,有肉芽或粘膜樣物,臍輪周圍皮膚發(fā)紅和腫脹。(2)建議轉診:若新生兒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建議轉診至上級醫(yī)療保健機構。1)喂養(yǎng)困難。2)軀干或四肢皮膚明顯黃染、皮疹,指趾甲周紅腫。3)單眼或雙眼溢淚,黏性分泌物增多或紅腫。4)頸部有包塊。5)心臟雜音。6)肝脾腫大。7)首次發(fā)現五官、胸廓、脊柱、四肢畸形并未到醫(yī)院就診者。在檢查中,發(fā)現任何不能處理的情況,均應轉診。四、流程圖(略)五、工作要求1.新生兒訪視人員應經過專業(yè)技術培訓。訪視時應攜帶新生兒訪視包,出示相關工作證件。2.新生兒訪視包應包括:體溫計、新生兒杠桿式體重秤/電子體重秤、聽診器、手電筒、消毒壓舌板、75%酒精、消毒棉簽,新生兒訪視卡、筆等。新生幾杠桿式體重秤/電子體重秤最大載重為1Okg,最小分度值為5Og。3.注意醫(yī)療安全,預防交叉感染。檢查前清潔雙手,檢查時注意保暖,動作輕柔,使用杠桿秤時注意不要離床或地面過高。4.加強宣教和健康指導。告知訪視目的和服務內容,反饋訪視結果,提供新生兒喂養(yǎng)、護理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情況進行隨訪。5.發(fā)現新生兒危重征象,應向家長說明情況,立即轉上級醫(yī)療保健機構治療。6.保證工作質量,按要求詢問相關信息,認真完成測量和體檢。完整、準確填寫新生兒家庭訪視記錄表,并納入兒童健康檔案。六、考核指標1.新生兒訪視覆蓋率=(該年接受1次及1次以上訪視的新生兒人數/同期活產數)x100%2.新生兒純母乳喂養(yǎng)率=(同期純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數/滿月訪視有喂養(yǎng)記錄的新生兒數)×1OO%附件2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guī)范一、目的通過定期健康檢查,對兒童生長發(fā)育進行監(jiān)測和評價,早期發(fā)現異常和疾病,及時進行干預,指導家長做好科學育兒及疾病預防,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二、服務對象轄區(qū)內0~6歲(7歲以下)兒童。三、內容與方法(一)健康檢查時間嬰兒期至少4次,建議分別在3、6、8和12月齡;3歲及以下兒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間隔6個月,時間在1歲半、2歲、2歲半和3歲;3歲以上兒童每年至少1次。健康檢查可根據兒童個體情況,結合預防接種時間或本地區(qū)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檢查時間、增加檢查次數。健康檢查需在預防接種前進行,就診環(huán)境布置應便于兒童先體檢、后預防接種,每次健康檢查時間不應少于5~10分鐘。(二)健康檢查內容1.問診(1)喂養(yǎng)及飲食史:喂養(yǎng)方式,食物轉換(輔食添加)情況,食物品種、餐次和量,飲食行為及環(huán)境,營養(yǎng)素補充劑的添加等情況。(2)生長發(fā)育史:既往體格生長、心理行為發(fā)育情況。(3)生活習慣:睡眠、排泄、衛(wèi)生習慣等情況。(4)過敏史:藥物、食物等過敏情況。(5)患病情況:兩次健康檢查之間患病情況。2.體格測量(1)體重1)測量前準備:每次測量體重前需校正體重秤零點。兒童脫去外衣、鞋、襪、帽,排空大小便,嬰兒去掉尿布。冬季注意保持室內溫暖,讓兒童僅穿單衣褲,準確稱量并除去衣服重量。2)測量方法:測量時兒童不能接觸其它物體。使用杠桿式體重秤進行測量時,放置的砝碼應接近兒童體重,并迅速調整游錘,使杠桿呈正中水平,將砝碼及游錘所示讀數相加;使用電子體重秤稱重時,待數據穩(wěn)定后讀數。記錄時需除去衣服重量。體重記錄以千克(kg)為單位,至小數點后1位。(2)身長(身高)1)測量前準備:2歲及以下兒童測量身長,2歲以上兒童測量身高。兒童測量身長(身高)前應脫去外衣、鞋、襪、帽。2)測量方法:測量身長時,兒童仰臥于量床中央,助手將頭扶正,頭頂接觸頭板,兩耳在同一水平。測量者立于兒童右側,左手握住兒童兩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動足板使其接觸雙腳跟部,注意量床兩側的讀數應保持一致,然后讀數。測量身高時,應取立位,兩眼直視正前方,胸部挺起,兩臂自然下垂,腳跟并攏,腳尖分開約60度,腳跟、臀部與兩肩胛間三點同時接觸立柱,頭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測量板與頭頂點接觸,讀測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數字,視線應與立柱上刻度的數字平行。兒童身長(身高)記錄以厘米(cm)為單位,至小數點后1位。(3)頭圍兒童取坐位或仰臥位,測量者位于兒童右側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于頭部右側眉弓上緣處,經枕骨粗隆及左側眉弓上緣回至零點,使軟尺緊貼頭皮,女童應松開發(fā)辮。兒童頭圍記錄以厘米(cm)為單位,至小數點后1位。3.體格檢查(1)一般情況:觀察兒童精神狀態(tài)、面容、表情和步態(tài)。(2)皮膚:有無黃染、蒼白、紫紺(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點、瘀斑、血管瘤,頸部、腋下、腹股溝部、臀部等皮膚皺褶處有無潮紅或糜爛。(3)淋巴結:全身淺表淋巴結的大小、個數、質地、活動度、有無壓痛。(4)頭頸部:有無方顱、顱骨軟化,前囟大小及張力,顱縫,有無特殊面容、頸部活動受限或頸部包塊。(5)眼:外觀有無異常,有無結膜充血和分泌物,眼球有無震顫。嬰兒是否有注視、追視情況。(6)耳:外觀有無異常,耳道有無異常分泌物。(7)鼻:外觀有無異常,有無異常分泌物。(8)口腔:有無唇腭裂,口腔粘膜有無異常。扁桃體是否腫大,乳牙數、有無齲齒及齲齒數。(9)胸部:胸廓外形是否對稱,有無漏斗胸、雞胸、肋骨串珠、肋軟骨溝等,心臟聽診有無心律不齊及心臟雜音,肺部呼吸音有無異常。(1O)腹部:有無腹脹、疝、包塊、觸痛,檢查肝脾大小。(11)外生殖器:有無畸形、陰囊水腫、包塊,檢查睪丸位置及大小。(12)脊柱四肢:脊柱有無側彎或后突,四肢是否對稱、有無畸形,有條件者可進行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篩查。(13)神經系統:四肢活動對稱性、活動度和肌張力。4.心理行為發(fā)育監(jiān)測嬰幼兒每次進行健康檢查時,需按照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圖的運動發(fā)育指標進行發(fā)育監(jiān)測,定期了解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情況,及時發(fā)現發(fā)育偏離兒童。有條件地區(qū)可開展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篩查。5.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1)血紅蛋白或血常規(guī)檢查:6~9月齡兒童檢查1次,1~6歲兒童每年檢查1次。(2)聽力篩查:對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兒童,采用便攜式聽覺評估儀及篩查型耳聲發(fā)射儀,在兒童6、12、24和36月齡各進行1次聽力篩查。(3)視力篩查:兒童4歲開始每年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或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進行一次視力篩查。(4)其他檢查:有條件單位可根據兒童具體情況開展尿常規(guī)、膳食營養(yǎng)分析等檢查項目。(三)健康評價1.體格生長評價(1)評價指標體重/年齡、身長(身高)/年齡、頭圍/年齡、體重/身長(身高)和體質指數(BMI)/年齡。(2)評價方法1)數據表法①離差法(標準差法)以中位數(M)為基值加減標準差(sD)來評價體格生長,可采用五等級劃分法和三等級劃分法(表1)。表1等級劃分法(略)②百分位數法將參照人群的第50百分位數(P50)為基準值,第3百分位數值相當于離差法的中位數減2個標準差,第97百分位數值相當于離差法的中位數加2個標準差。2)曲線圖法以兒童的年齡或身長(身高)為橫坐標,以生長指標為縱坐標,繪制成曲線圖,從而能直觀、快速地了解兒童的生長情況,通過追蹤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長趨勢和變化情況,及時發(fā)現生長偏離的現象。描繪方法:以橫坐標的年齡或身長(身高)點做一與橫坐標垂直的線,再以縱坐標的體重、身長(身高)、頭圍測量值或BMI值為點作與縱坐標垂直的線,兩線相交點即為該年齡兒童體重、身長(身高)、頭圍、BMI在曲線圖的位置或水平,將連續(xù)多個體重、身長(身高)、頭圍、BMI的描繪點連線即獲得該兒童體重、身長(身高)、頭圍、BMI生長軌跡或趨勢。(3)評價內容1)生長水平:指個體兒童在同年齡同性別人群中所處的位置,為該兒童生長的現況水平(表2)。2)勻稱度:包括體型勻稱和身材勻稱,通過體重/身長(身高)可反映兒童的體型和人體各部分的比例關系(表2)。表2生長水平和勻稱度的評價3)生長速度:將個體兒童不同年齡時點的測量值在生長曲線圖上描記并連接成一條曲線,與生長曲線圖中的參照曲線比較,即可判斷該兒童在此段時間的生長速度是正常、增長不良或過速。縱向觀察兒童生長速度可掌握個體兒童自身的生長軌跡。①正常增長:與參照曲線相比,兒童的自身生長曲線與參照曲線平行上升即為正常增長。②增長不良:與參照曲線相比,兒童的自身生長曲線上升緩慢(增長不足:增長值為正數,但低于參照速度標準)、持平(不增:增長值為零)或下降(增長值為負數)。③增長過速:與參照曲線相比,兒童的自身生長曲線上升迅速(增長值超過參照速度標準)。2.心理行為發(fā)育評價采用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圖監(jiān)測嬰幼兒心理行為發(fā)育。如果某項運動發(fā)育指標至箭頭右側月齡仍未通過者,需進行心理行為發(fā)育篩查或轉診。(四)指導1.喂養(yǎng)與營養(yǎng)提倡母乳喂養(yǎng),指導家長進行科學的食物轉換、均衡膳食營養(yǎng)、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進食行為、注意食品安全。預防兒童蛋白質一能量營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超重/肥胖等常見營養(yǎng)性疾病的發(fā)生。2.體格生長告知定期測量兒童體重、身長(身高)、頭圍的重要性,反饋測評結果,指導家長正確使用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圖進行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3.心理行為發(fā)育根據兒童發(fā)育年齡進行預見性指導,促進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4.傷害預防重視兒童傷害預防,針對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兒童傷害發(fā)生特點,對溺水、跌落傷、道路交通傷害等進行預防指導。5.疾病預防指導家長積極預防兒童消化道、呼吸道等常見疾病,按時預防接種,加強體格鍛煉,培養(yǎng)良好衛(wèi)生習慣。(五)轉診1.對低體重、生長遲緩、消瘦、肥胖、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兒童進行登記,并轉入兒童營養(yǎng)性疾病管理。2.對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篩查結果可疑或異常的兒童進行登記并轉診。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且無條件診治者應轉診:(1)皮膚有皮疹、糜爛、出血點等,淋巴結腫大、壓痛。(2)頭圍過大或過小,前囟張力過高,頸部活動受限或頸部包塊。(3)眼外觀異常、溢淚或溢膿、結膜充血、眼球震顫,嬰兒不注視、不追視,4歲以上兒童視力篩查異常。(4)耳、鼻有異常分泌物,齲齒。(5)聽力篩查未通過。(6)心臟雜音,心律不齊,肺部呼吸音異常。(7)肝脾腫大,腹部觸及包塊。(8)脊柱側彎或后突,四肢不對稱、活動度和肌張力異常,疑有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9)外生殖器畸形、睪丸未降、陰囊水腫或包塊。在健康檢查中,發(fā)現任何不能處理的情況均應轉診。四、流程圖五、工作要求(一)兒童健康檢查人員應經過專業(yè)技術培訓。(二)開展兒童健康檢查的醫(yī)療保健機構需配備兒童體重秤、量床、身高計、軟尺、聽診器、手電筒、消毒壓舌板、聽力和視力篩查工具、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圖(表)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設備。1.體重秤體重測量應使用杠桿式體重秤或電子體重秤,最大稱量為60kg,最小分度值為50g。2.量床供2歲及以下兒童測量身長使用,最小分度值為0.1cm。3.身高計供2歲以上兒童測量身高使用,最小分度值為O.1cm。4.軟尺無伸縮性軟尺,最小分度值為O.1cm。5.聽力篩查工具便攜式聽覺評估儀,篩查型耳聲發(fā)射儀。6.視力篩查工具國際標準視力表或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三)檢查時注意檢測工具和雙手的清潔衛(wèi)生,預防交叉感染;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檢查動作輕柔,注意醫(yī)療安全,避免傷害隱患。(四)掌握正確的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和評價方法,特別是生長發(fā)育曲線的描繪和解釋,早期發(fā)現生長發(fā)育偏離或異常情況。有轉診指征的兒童,應向家長說明情況,并及時轉診。(五)針對兒童營養(yǎng)、喂養(yǎng)、心理行為發(fā)育、疾病和傷害預防提供科學育兒知識和相關技能指導;及時反饋體檢結果,對生長發(fā)育偏離或疾病的兒童進行追蹤隨訪。(六)使用統一的健康檢查表格,認真逐項填寫,確保資料收集的完整性、連續(xù)性,并納入兒童健康檔案。六、考核指標(一)工作指標1.0~6歲兒童保健覆蓋率=(該年轄區(qū)內0~6歲兒童接受1次及以上體格檢查人數/該年轄區(qū)內0~6歲兒童數)×100%2.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該年轄區(qū)內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合格人數/該年轄區(qū)內3歲以下兒童數)×100%3.O~6歲兒童血紅蛋白檢查率=(轄區(qū)內O~6歲兒童血紅蛋白檢查人數/轄區(qū)內0~6歲兒童血紅蛋白應檢查人數)×100%(二)疾病指標1.5歲以下兒童貧血患病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患病人數/5歲以下兒童血紅蛋白檢查人數)×100%2.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率=(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人數/5歲以下兒童體重檢查人數)×100%3.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人數/5歲以下兒童身長/身高檢查人數)×100%4.5歲以下兒童消瘦率=(5歲以下兒童消瘦人數/5歲以下兒童體格檢查人數)×1OO%5.5歲以下兒童肥胖率=(5歲以下兒童肥胖人數/5歲以下兒童體格檢查人數)×100%七、附件1.O~3歲男童身長(身高)/年齡、體重/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2.O~3歲男童頭圍/年齡、體重/身長百分位標準曲線圖3.0~7歲男童體質指數(BMI)/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4.0~3歲女童身長(身高)/年齡、體重/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5.0~3歲女童頭圍/年齡、體重/身長百分位標準曲線圖6.0~7歲女童體質指數(BMI)/年齡百分位標準曲線圖7.0~2歲男童身長/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8.2~7歲男童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9.O~5歲男童頭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1O.男童體重/身長標準差數值表男童體重/身高標準差數值表O~7歲男童體質指數(BMI)/年齡標準差數值表0~2歲女童身長/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2—7歲女童身高/年齡、體重/年齡標準差數值表O~5歲女童頭圍/年齡標準羞數值表女童體重/身長標準差數值表女童體重/身高標準差數值表O~7歲女童體質指數(BMI)/年齡標準差數值表附件3兒童喂養(yǎng)與營養(yǎng)指導技術規(guī)范一、目的通過對轄區(qū)內兒童家長進行母乳喂養(yǎng)、食物轉換、合理膳食、飲食行為等科學喂養(yǎng)知識的指導,提高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yǎng)率,預防營養(yǎng)性疾病,促進兒童健康。二、服務對象轄區(qū)內O~6歲(7歲以下)兒童及其家長。三、內容與方法(一)嬰兒期喂養(yǎng)指導1.純母乳喂養(yǎng)嬰兒6月齡內應純母乳喂養(yǎng),無需給嬰兒添加水、果汁等液體和固體食物,以免減少嬰兒的母乳攝入,進而影響母親乳汁分泌。從6月齡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礎上,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至2歲。(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養(yǎng)方法1)產前準備:母親孕期體重適當增加(12~14公斤),貯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母親孕期增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可減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剖官產、低出生體重兒、巨大兒和出生缺陷及圍產期死亡的危險。2)盡早開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養(yǎng)的關鍵時期。產后1小時內應幫助新生兒盡早實現第一次吸吮,對成功建立母乳喂養(yǎng)十分重要。3)促進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齡內嬰兒應頻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親乳頭得到足夠的刺激,促進乳汁分泌。②乳房排空:吸吮產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嬰兒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時應強調喂空一側乳房,再喂另一側,下次哺乳則從未喂空的一側乳房開始。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熱敷乳房,從外側邊緣向乳暈方向輕拍或按摩乳房,有促進乳房血液循環(huán)、乳房感覺神經的傳導和泌乳作用。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營養(yǎng)(需額外增加能量5OO千卡/日),可促進泌乳。4)正確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準備:等待哺乳的嬰兒應是清醒狀態(tài)、有饑餓感,并已更換干凈的尿布。哺乳前讓嬰兒用鼻推壓或舔母親的乳房,哺乳時嬰兒的氣味、身體的接觸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親應洗凈雙手。正確的喂哺姿勢有斜抱式、臥式、抱球式。無論用何種姿勢,都應該讓嬰兒的頭和身體呈一條直線,嬰兒身體貼近母親,嬰兒頭和頸得到支撐,嬰兒貼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正確的含接姿勢是嬰兒的下頦貼在乳房上,嘴張得很大,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含在嘴中,嬰兒下唇向外翻,嬰兒嘴上方的乳暈比下方多。嬰兒慢而深地吸吮,能聽到吞咽聲,表明含接乳房姿勢正確,吸吮有效。哺乳過程注意母嬰互動交流。③哺乳次數:3月齡內嬰兒應按需哺乳。4~6月齡逐漸定時喂養(yǎng),每3~4小時一次,每日約6次,可逐漸減少夜間哺乳,幫助嬰兒形成夜間連續(xù)睡眠能力。但有個體差異,需區(qū)別對待。(2)常見的母乳喂養(yǎng)問題1)乳量不足:正常乳母產后6個月內每天泌乳量隨嬰兒月齡增長逐漸增加,成熟乳量平均可達每日700~1000毫升。嬰兒母乳攝入不足可出現下列表現:①體重增長不足,生長曲線平緩甚至下降,尤其新生兒期體重增長低于600克;②尿量每天少于6次;③吸吮時不能聞及吞咽聲;④每次哺乳后??摁[不能安靜入睡,或睡眠時間小于1小時(新生兒除外)。若確因乳量不足影響嬰兒生長,應勸告母親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yǎng),可在每次哺乳后用配方奶補充母乳不足。2)乳頭內陷或皸裂:乳頭內陷需要產前或產后做簡單的乳頭護理,每日用清水(忌用肥皂或酒精之類)擦洗、擠、捏乳頭,母親亦可用乳頭矯正器矯正乳頭內陷。母親應學會“乳房喂養(yǎng)”而不是“乳頭喂養(yǎng)”,大部分嬰兒仍可從扁平或內陷乳頭吸吮乳汁。每次哺乳后可擠出少許乳汁均勻地涂在乳頭上,乳汁中豐富的蛋白質和抑菌物質對乳頭表皮有保護作用,可防止乳頭皸裂及感染。3)溢奶①發(fā)生原因:小嬰兒胃容量較小,呈水平位置,且具有賁門括約肌松弛、幽門括約肌發(fā)育較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點,使6月齡內的小嬰兒常常出現溢奶。喂養(yǎng)方法不當導致吞入氣體過多或過度喂養(yǎng)亦可發(fā)生溢奶。②緩解方法:喂奶后宜將嬰兒頭靠在母親肩上豎直抱起,輕拍背部,可幫助排出吞入空氣而預防溢奶。嬰兒睡眠時宜右側臥位,可預防睡眠時溢奶而致窒息。若經指導后嬰兒溢奶癥狀無改善,或體重增長不良,應及時轉診。4)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是指純母乳喂養(yǎng)的健康足月兒或近足月兒生后2周后發(fā)生的黃疸。母乳性黃疸嬰兒一般體格生長良好,無任何臨床癥狀,無需治療,黃疸可自然消退,應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若黃疸明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應及時就醫(yī)。如果血清膽紅素水平大于15—20mg/ml,且無其它病理情況,建議停喂母乳3天,待黃疸減輕后,可恢復母乳喂養(yǎng)。停喂母乳期間,母親應定時擠奶,維持泌乳,嬰兒可暫時用配方奶替代喂養(yǎng)。再次喂母乳時,黃疸可有反復,但不會達到原有程度。5)母親外出時的母乳喂養(yǎng):母親外出或上班后,應鼓勵母親堅持母乳喂養(yǎng)。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外出或上班時擠出母乳,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3)母乳保存方法母親外出或母乳過多時,可將母乳擠出存放至干凈的容器或特備的“乳袋”,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包中,不同溫度下母乳儲存時間可參考下表,母乳食用前用溫水加熱至40℃母乳儲存方法儲存條件最長儲存時間室溫(25℃)冰箱冷藏室(4℃)冰箱冷凍室(一20℃)(4)不宜母乳喂養(yǎng)的情況母親正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患活動期肺結核且未經有效治療、患乙型肝炎且新生兒出生時未接種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IV感染、乳房上有皰疹、吸毒等情況下,不宜母乳喂養(yǎng)。母親患其他傳染性疾病或服用藥物時,應咨詢醫(yī)生,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可以哺乳。2.部分母乳喂養(yǎng)母乳與配方奶或其他乳類同時喂養(yǎng)嬰兒為部分母乳喂養(yǎng),其中母乳與配方奶同時喂養(yǎng)的方法有下列兩種。(1)補授法:6月齡內嬰兒母乳不足時,仍應維持必要的吸吮次數,以刺激母乳分泌。每次哺喂時,先喂母乳,后用配方奶補充母乳不足。補授的乳量根據嬰兒食欲及母乳分泌量而定,即“缺多少補多少”。(2)代授法:一般用于6月齡以后無法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情況,可逐漸減少母乳喂養(yǎng)的次數,用配方奶替代母乳。3.配方奶喂養(yǎng)(1)喂養(yǎng)次數:因新生嬰兒胃容量較小,生后3個月內可不定時喂養(yǎng)。3個月后嬰兒可建立自己的進食規(guī)律,此時應開始定時喂養(yǎng),每3~4小時一次,約6次/日。允許每次奶量有波動,避免采取不當方法刻板要求嬰兒攝入固定的奶量。(2)喂養(yǎng)方法:在嬰兒清醒狀態(tài)下,采用正確的姿勢喂哺,并注意母嬰互動交流。應特別注意選用適宜的奶嘴,奶液溫度應適當,奶瓶應清潔,喂哺時奶瓶的位置與嬰兒下頜成45。,同時奶液宜即沖即食,不宜用微波爐熱奶,以避免奶液受熱不均或過燙。(3)奶粉調配: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的方法進行奶粉調配,避免過稀或過濃,或額外加糖。(4)奶量估計:配方奶作為6月齡內嬰兒的主要營養(yǎng)來源時,需要經常估計嬰兒奶的攝入量。3月齡內嬰兒奶量約500~750毫升/日,4~6月齡嬰兒約800~1OOO毫升/日,逐漸減少夜間哺乳。(5)治療性配方奶選擇1)水解蛋白配方:對確診為牛乳蛋白過敏的嬰兒,應堅持母乳喂養(yǎng),可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至2歲,但母親要限制奶制品的攝入。如不能進行母乳喂養(yǎng)而牛乳蛋白過敏的嬰兒應首選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不建議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大豆配方奶。2)無乳糖配方:對有乳糖不耐受的嬰兒應使用無乳糖配方奶(以蔗糖、葡萄糖聚合體、麥芽糖糊精、玉米糖漿為碳水化合物來源的配方奶)。3)低苯丙氨酸配方:確診苯丙酮尿癥的嬰兒應使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4.食物轉換隨著生長發(fā)育,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單純乳類喂養(yǎng)不能完全滿足6月齡后嬰兒生長發(fā)育的需求,嬰兒需要由純乳類的液體食物向固體食物逐漸轉換,這個過程稱為食物轉換(舊稱輔食添加)。嬰兒期若斷離母乳,仍需維持嬰兒總奶量800毫升/日左右。兒童營養(yǎng)需求包括營養(yǎng)素、營養(yǎng)行為和營養(yǎng)環(huán)境三個方面,嬰幼兒喂養(yǎng)過程的液體食物喂養(yǎng)階段、泥糊狀食物弓I入階段和固體食物進食階段中,不僅要考慮營養(yǎng)素攝入,也應考慮喂養(yǎng)或進食行為,以及飲食環(huán)境,使嬰幼兒在獲得充足和均衡的營養(yǎng)素攝入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資源缺乏、日常飲食無法滿足嬰兒營養(yǎng)需要時,可使用營養(yǎng)素補充劑或以大豆、谷類為基質的高密度營養(yǎng)素強化食品。(1)月齡:建議開始引入非乳類泥糊狀食物的月齡為6月齡,不早于4月齡。此時嬰兒每次攝入奶量穩(wěn)定,約180毫升/次,生長發(fā)育良好,提示嬰兒已具備接受其它食物的消化能力。(2)種類:1)第一階段食物:應首先選擇能滿足生長需要、易于吸收、不易產生過敏的谷類食物,最好為強化鐵的米粉,米粉可用奶液調配;其次引入的食物是根莖類蔬菜、水果,主要目的是訓練嬰兒的味覺。食物應用勺喂養(yǎng),幫助訓練吞咽功能。2)第二階段食物:7~9月齡逐漸引入嬰兒第二階段食物,包括肉類、蛋類、魚類等動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引入的食物應以當地食物為基礎,注意食物的質地、營養(yǎng)密度、衛(wèi)生和制作方法的多樣性。(3)方法:嬰兒食物轉換期是對其它食物逐漸習慣的過程,引入的食物應由少到多,首先喂給嬰兒少量強化鐵的米粉,由1~2勺到數勺,直至一餐;引入食物應由一種到多種,嬰兒接受一種新食物一般需嘗試8~1O次,約3~5日,至嬰兒習慣該種口味后再換另一種,以刺激味覺的發(fā)育。單一食物逐次引入的方法可幫助及時了解嬰兒是否出現食物過敏及確定過敏源。(4)進食技能訓練:食物轉換有助于嬰兒神經心理發(fā)育,引入的過程應注意食物的質地和培養(yǎng)兒童的進食技能,如用勺、杯進食可促進口腔動作協調,學習吞咽;從泥糊狀食物過渡到碎末狀食物可幫助學習咀嚼,并可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用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嬰兒進食的興趣,又有利于促進手眼協調和培養(yǎng)兒童獨立進食能力。在食物轉換過程中,嬰兒進食的食物質地和種類逐漸接近成人食物,進食技能亦逐漸成熟。表2嬰兒食物轉換方法(略)注意事項:可在進食后再飲奶,自然形成一餐代替一頓奶,引入的食物不應影響總奶量;食物清淡,無鹽,少糖、油;不食用蜂蜜水或糖水,盡量不喝果汁。5.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后喂養(yǎng)出生體重<2000g、出生后病情危重或并發(fā)癥多、完全腸外營養(yǎng)>4周、或體重增長緩慢的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后需到有診治條件的醫(yī)療保健機構定期隨訪,在??漆t(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強化母乳、早產兒配方奶或早產兒出院后配方奶喂養(yǎng)。出生體重之2000g,且無以上高危因素的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后仍首選純母乳喂養(yǎng),僅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考慮應用嬰兒配方奶。乳母的飲食和營養(yǎng)均衡對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尤為重要。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齡有個體差異,與其發(fā)育成熟水平有關。胎齡小的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引入時間相對較晚,一般不宜早于校正月齡4月齡,不遲于校正月齡6月齡。(二)幼兒及學齡前兒童飲食指導1.食物品種和進食量(1)幼兒進食品種及量:每天應攝入350~500毫升乳類,不能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的2歲以內幼兒建議選擇配方奶。注意膳食品種多樣化,提倡自然食品、均衡膳食,每天應攝入1個雞蛋、5O克動物性食物、100~150克谷物、150~200克蔬菜、150~200克水果、20~25克植物油。幼兒應進食體積適宜、質地稍軟、少鹽易消化的家常食物,避免給幼兒吃油炸食品,少吃快餐,少喝甜飲料,包括乳酸飲料。(2)學齡前兒童進食品種及量:每天應攝入300~400毫升牛奶及奶制品、180~260克谷類、120~140克肉蛋類動物性食物、25克豆類及豆制品、200~25O克蔬菜、150~300克水果、25~30克植物油。(3)飲食安排:每天的進食可安排3餐主食、2~3次乳類與營養(yǎng)點心,餐間控制零食。家長負責為兒童提供安全、營養(yǎng)、易于消化和美味的健康食物,允許兒童決定進食量,規(guī)律進餐,讓兒童體驗饑餓和飽足感。2.飲食行為(1)進食方式:12月齡的幼兒應該開始練習自己用餐具進食,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能力和正確反應能力。1~2歲幼兒應分餐進食,鼓勵自己進食,2歲后的兒童應獨立進食。(2)進食行為:應定時、定點、定量進餐,每次進餐時間為20~30分鐘。進食過程中應避免邊吃邊玩、邊看電視,不要追逐喂養(yǎng),不使用奶瓶喝奶。家長的飲食行為對幼兒有較大影響,避免強迫喂養(yǎng)和過度喂養(yǎng),預防兒童拒食、偏食和過食。家長少提供高脂、高糖食物、快餐食品、碳酸飲料及含糖飲料。(3)食物烹調方式:食物宜單獨加工,烹制以蒸、煮、燉、炒為主,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可讓兒童參與食物制作過程,提高兒童對食物的興趣。(4)適量飲水:根據季節(jié)和兒童活動量決定飲水量,以白開水為好,以不影響幼兒奶類攝入和日常飲食為度。3.飲食環(huán)境家人圍坐就餐是兒童學習自主進食的最佳方式,應為兒童提供輕松、愉悅的良好進餐環(huán)境和氣氛,避免嘈雜的進餐環(huán)境。避免進餐時恐嚇、訓斥和打罵兒童。(三)食品安全1.食物選擇避免給3歲以下兒童提供容易弓I起窒息和傷害的食物,如小圓形糖果和水果、堅果、果凍、爆米花、口香糖,以及帶骨刺的魚和肉等。2.飲食衛(wèi)生嬰幼兒食物的制備與保存過程需保證食物、食具、水的清潔和衛(wèi)生。在準備食物和喂食前兒童和看護人均應洗手,給兒童提供新鮮的食物,避免食物被污染。禽畜肉類、水產品等動物性食物應保證煮熟,以殺滅有害細菌。剩余食物再食時宜加熱避免污染,加熱固體食物應徹底、液體食物應煮沸。3.食物儲存食物制作后應立即食用,避免食物放置的時間過長,尤其是在室溫下。剩余食物應放入冰箱保存,加蓋封藏,以減緩細菌的繁殖速度。四、工作要求1.在兒童健康體檢時,根據兒童的年齡階段以及體格評價結果開展兒童喂養(yǎng)與營養(yǎng)指導。2.認真做好母乳喂養(yǎng)、食物轉換、兒童合理營養(yǎng)的咨詢指導工作,指導家長采用科學的喂養(yǎng)方法,盡早培養(yǎng)兒童健康的飲食行為,促進兒童生長與發(fā)育。3.開展多種形式的喂養(yǎng)與營養(yǎng)保健知識健康教育活動,普及兒童營養(yǎng)知識。五、考核指標1.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yǎng)率=(調查前24小時純母乳喂養(yǎng)嬰兒數/調查6個月內嬰兒數)×100%2.6個月內母乳喂養(yǎng)率=(調查前24小時母乳喂養(yǎng)嬰兒數/調查6個月內嬰兒數)×100%3.家長科學喂養(yǎng)知識知曉率=(調查時轄區(qū)所有掌握喂養(yǎng)與營養(yǎng)知識的0~6歲兒童家長數/調查的轄區(qū)O~6歲兒童家長數)×100%附件4兒童營養(yǎng)性疾病管理技術規(guī)范一、目的通過健康教育、喂養(yǎng)指導和藥物治療等干預措施,對患有營養(yǎng)性疾病的兒童進行管理,及時矯正其營養(yǎng)偏離,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二、管理對象轄區(qū)內O~6歲(7歲以下)健康檢查篩查出的患營養(yǎng)性疾病的兒童。三、管理內容(一)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1.評估及分類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分別以體重/年齡、身長(身高)/年齡和體重/身長(身高)為評估指標,采用標準差法進行評估和分類,測量值低于中位數減2個標準差為低體重、生長遲緩和消瘦。蛋白質一能量營養(yǎng)不良評估及分類2.查找病因(1)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或小于胎齡兒。(2)喂養(yǎng)不當,如乳類攝入量不足、未適時或適當地進行食物轉換、偏食和挑食等。(3)反復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消化道畸形,內分泌、遺傳代謝性疾病及影響生長發(fā)育的其他慢性疾病。3.干預(1)喂養(yǎng)指導進行喂養(yǎng)咨詢和膳食調查分析,根據病因、評估分類和膳食分析結果,指導家長為兒童提供滿足其恢復正常生長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攝入逐漸達到推薦攝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質和礦物質、維生素攝入達到RNT的80%以上。(2)管理1)隨訪:每月進行營養(yǎng)監(jiān)測、生長發(fā)育評估和指導,直至恢復正常生長。2)轉診:重度營養(yǎng)不良兒童,中度營養(yǎng)不良兒童連續(xù)2次治療體重增長不良、或營養(yǎng)改善3~6個月后但身長或身高仍增長不良者,需及時轉上級婦幼保健機構或??崎T診進行會診或治療。轉診后,應定期了解兒童轉歸情況,出院后及時納入專案管理,按上級婦幼保健機構或??崎T診的治療意見協助恢復期治療,直至恢復正常生長。3)結案:一般情況好,體重/年齡或身長(身高)/年齡或體重/身長(身高)≥M一2SD即可結案。4.預防(1)指導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采用特殊喂養(yǎng)方法,定期評估,積極治療可矯治的嚴重先天畸形。(2)及時分析病史,詢問兒童生長發(fā)育不良的原因,針對原因進行個體化指導;對存在喂養(yǎng)或進食行為問題的兒童,指導家長合理喂養(yǎng)和行為矯治,使兒童體格生長恢復正常速度。(3)對于反復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影響生長發(fā)育的慢性疾病兒童應及時治療。(二)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1.評估及分度(1)評估指標1)血紅蛋白(Hb)降低:6月齡~6歲<110g/L。由于海拔高度對Hb值的影響,海拔每升高1000米2)外周血紅細胞呈小細胞低色素性改變:平均紅細胞容積(MCV)<80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27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31Og/L。3)有條件的機構可進行鐵代謝等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2)貧血程度判斷:Hb值90~109g/L為輕度,60~89g/L為中度,<60g2.查找病因(1)早產、雙胎或多胎、胎兒失血和妊娠期母親貧血,導致先天鐵儲備不足。(2)未及時添加富含鐵的食物,導致鐵攝入量不足。(3)不合理的飲食搭配和胃腸疾病,影響鐵的吸收。(4)生長發(fā)育過快,對鐵的需要量增大。(5)長期慢性失血,導致鐵丟失過多。3.干預(1)鐵劑治療1)劑量:貧血兒童可通過口服補充鐵劑進行治療。按元素鐵計算補鐵劑量,即每日補充元素鐵1~2mg/kg,餐間服用,分2~3次口服,每日總劑量不超過30mg??赏瑫r口服維生素c以促進鐵吸收。常用鐵劑及其含鐵量,即每1mg元素鐵相當于:硫酸亞鐵5mg、葡萄糖酸亞鐵8mg、乳酸亞鐵5mg、檸檬酸鐵銨5mg或富馬酸亞鐵3mg??诜F劑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胃疼、便秘、大便顏色變黑、腹瀉等副作用。當出現上述情況時,可改用間歇性補鐵的方法[補充元素鐵1~2mg/(kg·次),每周1~2次或每日1次],待副作用減輕后,再逐步加至常用量。餐間服用鐵劑,可緩解胃腸道副作用。2)療程:應在Hb值正常后繼續(xù)補充鐵劑2個月,恢復機體鐵儲存水平。3)療效標準:補充鐵劑2周后Hb值開始上升,4周后Hb值應上升1O~2Og/L及以上。(2)其他治療1)一般治療:合理喂養(yǎng),給予含鐵豐富的食物;也可補充葉酸、維生素B12(VnBl2)等微量營養(yǎng)素;預防感染性疾病。2)病因治療:根據可能的病因和基礎疾病采取相應的措施。(3)管理1)隨訪:輕中度貧血兒童補充鐵劑后2~4周復查Hb,并了解服用鐵劑的依從性,觀察療效。2)轉診:重度貧血兒童,輕中度貧血兒童經鐵劑正規(guī)治療1個月后無改善或進行性加重者,應及時轉上級婦幼保健機構或專科門會診或轉診治療。2)結案:治療滿療程后Hb值達正常即可結案。4.預防(1)飲食調整及鐵劑補充1)孕婦:應加強營養(yǎng),攝入富含鐵的食物。從妊娠第3個月始,按元素鐵60mg/d口服補鐵,必要時可延續(xù)至產后;同時補充小劑量葉酸(400ug/d)及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分娩時延遲臍帶結扎2~3分鐘,可增加嬰兒鐵儲備。2)嬰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應從4周齡開始補鐵,劑量為每日2mg/kg元素鐵,直至1周歲。純母乳喂養(yǎng)或以母乳喂養(yǎng)為主的足月兒從4月齡開始補鐵,劑量為每日1mg/kg元素鐵;人工喂養(yǎng)嬰兒應采用鐵強化配方奶。3)幼兒:注意食物的均衡和營養(yǎng),多提供富含鐵食物,鼓勵進食蔬菜和水果,促進腸道鐵吸收,糾正兒童厭食和偏食等不良習慣。(2)寄生蟲感染防治:在寄生蟲感染的高發(fā)地區(qū),應在防治貧血同時進行驅蟲治療。(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1.評估與分期(1)早期:多見于6月齡內,特別是3月齡內的嬰兒。可有多汗、易激惹、夜驚等非特異性神經精神癥狀,此期常無骨骼病變。血鈣、血磷正?;蛏缘?,堿性磷酸酶(AKP)正?;蛏愿?,血25一(OH)D降低。骨x線片無異常或長骨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模糊。(2)活動期1)骨骼體征:小于6月齡嬰兒可有顱骨軟化;大于6月齡嬰兒可見方顱、手(足)鐲、肋骨串珠、肋軟骨溝、雞胸、0型腿、x形腿等。2)血生化:血鈣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顯下降,血AKP增高,血25-(0H)D顯著降低。3)骨X線片:長骨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消失,干骺端增寬,呈毛刷狀或杯口狀,骨骺軟骨盤加寬>2mm。(3)恢復期1)癥狀體征:早期或活動期患兒可經日光照射或治療后逐漸減輕或消失。2)血生化:血鈣、血磷、AKP、25一(OH)D逐漸恢復正常。3)骨x線片:長骨干骺端臨時鈣化帶重現、增寬、密度增加,骨骺軟骨盤<2mm。(4)后遺癥期:嚴重佝僂病治愈后遺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2.查找病因(1)圍生期儲存不足:孕婦和乳母維生素D(VitD)不足、早產、雙胎或多胎。(2)日光照射不足:室外活動少、高層建筑物阻擋、大氣污染(如煙霧、塵埃)、冬季、高緯度(黃河以北)地區(qū)。(3)生長過快:生長發(fā)育速度過快的嬰幼兒,vitD相對不足。(4)疾?。悍磸秃粑栏腥?、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腎疾病。3.干預(1)VitD治療:活動期佝僂病兒童建議口服VitD治療,劑量為800Iu/d(20“g/d)連服3~4個月或2000~4000Iu/d(50~100ug/d)連服1個月,之后改為400Iu/d(1Oug/d)。口服困難或腹瀉等影響吸收時,可采用大劑量突擊療法,一次性肌注VitD15~30萬IU(3.75~7.5mg)。若治療后上述指征改善,1~3個月后口服VitD400IU/d(10ug/d)維持。大劑量治療中應監(jiān)測血生化指標,避免高鈣血癥、高鈣尿癥。(2)其他治療1)戶外活動:在目光充足、溫度適宜時每天活動1~2小時,充分暴露皮膚。2)鈣劑補充:乳類是嬰幼兒鈣營養(yǎng)的優(yōu)質來源,乳量充足的足月兒可不額外補充鈣劑。膳食中鈣攝入不足者,可適當補充鈣劑。3)加強營養(yǎng):應注意多種營養(yǎng)素的補充。(3)管理1)隨訪:活動期佝僂病每月復查1次,恢復期佝僂病2個月復查1次,至痊愈。2)轉診:若活動期佝僂病經VnD治療1個月后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無改善,應考慮其他非VnD缺乏性佝僂病(如腎性骨營養(yǎng)障礙、腎小管性酸中毒、低血磷抗VitD性佝僂病、范可尼綜合征)、內分泌、骨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低、軟骨發(fā)育不全、黏多糖病)等,應轉上級婦幼保健機構或專科門診明確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械工程中的機械表面處理規(guī)范要求
- 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表
- 關于質量、工期、服務等方面的承諾及合理化建議
- 二零二五年度高鐵站燈箱廣告經營權競拍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權眾籌項目分配協議書范本3篇
- 2024年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語文S版六下《鯀禹治水》課件知識分享
- 資產監(jiān)督檢查研究報告
- 學習進口合同的履行講義資料
- 小學生三好學生競選演講課件
- 內蒙古自治區(qū)煤礦智能化建設驗收辦法
- IConn-參數詳解(中文版)培訓講學課件
- 英語音標及辨音練習(精選)課件
- 【高等數學(工專)練習題】天津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院2022年真題測驗匯總(附答案解析)
- 中醫(yī)院重點專科匯報材料共75張課件
- 關于成立死亡病例報告管理領導小組的通知
- 小英雄雨來-讀后感700字
- 清算組內部管理制度(模版)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資委下屬國有企業(yè)
- 最新VTE指南解讀(靜脈血栓栓塞癥的臨床護理指南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