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外科學發(fā)展_第1頁
中醫(yī)外科學發(fā)展_第2頁
中醫(yī)外科學發(fā)展_第3頁
中醫(yī)外科學發(fā)展_第4頁
中醫(yī)外科學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中醫(yī)外科學范圍疾病命名基本術語第一節(jié)中醫(yī)外科學范圍一、傳統(tǒng)中醫(yī)外科學的范圍分科最早始于周代:《周禮》天官篇設有瘍醫(y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唐宋外科范圍主要是瘡瘍及骨傷元代將外科稱為金瘡腫科,包括金鏃與瘡瘍明清稱瘡瘍科,以瘡瘍、皮膚和肛腸疾病為主體傳統(tǒng)中醫(yī)外科學的范圍雖然隨著歷代醫(yī)事制度的變革而有所變化,但其學科界限劃分的主要依據是指發(fā)于人體體表,一般肉眼可見,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為主要療法的疾病。如瘡瘍、肛腸、皮膚、男性前陰、乳房、外周血管疾病、癭、瘤、巖、口、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及跌仆閃挫、金刃損傷、水火燙傷、蟲獸咬傷等等。

由于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和滲透,確切地對中醫(yī)外科學范圍進行界定有一定難度。結合近幾十年的臨床實際和學科發(fā)展,現代中醫(yī)外科學的范圍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有所更新和變化,其范圍除了瘡瘍、乳房、癭、瘤、巖、皮膚、肛腸、男性前陰、周圍血管及其他外傷性疾病外,還應包括內癰、急腹癥、疝、泌尿生殖和性傳播疾病等。二、現代中醫(yī)外科學的范圍中醫(yī)外科歷史悠久,加上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氣候差別大,導致外科病名繁多難以統(tǒng)一,并存在同病異名,同名異病、同病多名的現象。但還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一般是按照發(fā)病部位、穴位、臟腑、病因、形態(tài)、顏色、特征、范圍、病程、傳染性等加以命名。第二節(jié)疾病的命名原則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癰、子癰、對口疽等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以臟腑命名者,如腸癰、肝癰、肺癰等。以病因命名者,如破傷風、凍瘡、漆瘡等。以形態(tài)命名者,如蛇頭疔、鵝掌風等。以顏色命名者,如白駁風、丹毒等。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爛疔、流注、濕瘡等。以范圍大小命名者,如小者為癤,大者為癰等以病程長短命名者,如千日瘡等。以傳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另外,兩種命名方法同時應用者也經常存在,如乳巖、腎巖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以上所述僅是外科疾病一般常用的命名原則,個別疾病的名稱例外,但臨床上應用較少。第三節(jié)基本術語瘍:又稱外瘍,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總稱。瘍科即外科。瘡瘍:廣義上是指一切體表外科疾患的總稱;狹義是指發(fā)于體表的化膿性疾病。腫瘍:指體表外科疾病尚未潰破的腫塊。潰瘍:指一切外科疾病潰破的瘡面。癰:癰者,壅也。指氣血被邪毒壅聚而發(fā)生的化膿性疾病。一般分為外癰和內癰兩大類。外癰是指生于體表皮肉之間的化膿性疾患,具有紅腫熱痛的特征,一般范圍在6—9cm;內癰是指生于臟腑的化膿性疾患根盤:指腫瘍基底部周圍之堅硬區(qū),邊緣清楚。根盤收束者多為陽證,平塌者多為陰證。根腳:指腫瘍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釘丁之狀粟粒狀膿頭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腳收束多為陽證,根腳軟陷為成膿,根腳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發(fā)生走黃。護場:“護”有保護之意,“場”為斗爭場所。所謂護場,是指在瘡瘍的正邪交爭中,正氣能夠約束邪氣,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擴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腫范圍。有護場說明正氣充足,疾病易愈;無護場說明正氣不足,預后較差。應指:指患處已化膿(或有其他液體),用手按壓時有波動感。瘡頂:腫瘍的頂部。根據其高聳或平塌顏色的改變程度來分析陰證、陽證。瘡面:腫瘍破潰后形成的潰瘍面瘡腔:外科疾病腫瘍潰破后,病灶局部皮膚以下至瘡底之間的空間。袋膿:潰后瘡口縮小,或切口不當,致使空腔較大,有如口袋之形,膿液不易排出而蓄積袋底,即為袋膿。缸口:慢性潰瘍長期不愈,瘡口邊緣增厚,猶如大缸環(huán)口之狀。腐肉:瘡瘍熱盛肉腐成膿潰破后,瘡面所呈現的腐敗蝕爛的組織。肉芽:潰瘍壞死組織脫落,所露出的新生的嫩肉。胬肉:瘡瘍潰破后,出現過度生長高突于瘡面或暴翻于瘡口之外的腐肉,稱為胬肉。需要說明的是,中醫(yī)眼科所講的胬肉攀睛(即翼狀胬肉)與外科所指的胬肉不盡相同。無頭疽:是指多發(fā)于骨骼或關節(jié)間等深部組織的化膿性疾病,相當于西醫(yī)的骨髓炎、骨結核、化膿性關節(jié)炎等無頭疽

有頭疽:發(fā)生于肌膚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初起既有粟粒樣膿頭,紅腫熱痛,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膿頭相繼增多,潰爛之后,狀如蓮蓬蜂窩。臖核:當某部位感染時,繼發(fā)的頸部、腋窩、腘窩或腹股溝處出現的大小不一的硬結。也就是西醫(yī)查體中的腫大淋巴結。痰毒:指感受風濕熱毒,氣血被毒邪壅塞于皮肉之間,繼而練液成痰,痰毒互阻,結塊而成膿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如頸癰、腋癰等。瘡癆:凡久患瘡瘍而正氣虛弱,狀似癆損者?,F指結核桿菌感染所致的外科疾病。如骨癆。結核:結聚成核之意,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淺表部位的病理性腫塊。非西醫(yī)的結核病。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門、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竅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均稱為痔。如生于鼻腔內者稱鼻痔(鼻息肉);生于耳道內者稱耳痔(耳道息肉)等。由于痔的發(fā)病以肛門部最多見,故歸屬于肛門疾病類。漏:指潰口處經久膿水淋漓不止,尤如滴漏。它包括兩種不同性質的病理改變,一是瘺管,指體表與有腔臟器之間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膿水淋漓,具有內口和外口;或潰口與潰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竇道,指深部組織通向體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膿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無內口,不與體內有腔臟器相通。肛瘺瘤:瘤者,留滯不去之義,凡瘀血、痰滯、濁氣停留于人體組織之中,聚而成形所結成的塊狀物,稱為瘤。相當于西醫(yī)的體表良性腫瘤,其特征是隨處可生,發(fā)于皮肉筋骨之間,多數不癢不痛,推之可移,生長緩慢。如氣瘤、筋瘤、血瘤等。巖:病變部腫塊堅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巖石,破潰后瘡面中間凹陷較深,狀如巖穴,故稱之謂巖。巖與癌相同。舌菌:在舌兩邊或舌尖下方出現的腫物,初形如豆,頭大蒂小,色紅紫疼痛,不久潰破,向深處蔓延,邊緣隆起,觸之易出血,有惡臭。繭唇:口唇部位腫物外形示蠶繭,質地堅硬。失榮:發(fā)于頸部或耳之前后,腫塊堅硬如石,推之不移,因病后期,形體消瘦,面容枯槁,猶如老樹枝枯皮焦,失去榮華。痰:是指發(fā)于皮里膜外、筋肉骨節(jié)之間,或軟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塊,屬有形之征,多為陰證。臨證中以痰取名的疾病,歸納起來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瘡癆性病變如流痰、子痰等;一類是囊腫性病變如痰包、痰核等。還有一些疾病雖不以痰命名,但其病因與痰有關,如氣癭、肉癭等。痰-流痰、氣癭毒:凡是導致機體陰陽平衡失調,對機體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統(tǒng)稱為毒。中醫(yī)外科以毒取名的疾病很多,包括范圍較廣,通常是指有傳染性的疾病,如時毒;或火毒癥狀明顯、發(fā)病迅速的一類疾病,如丹毒;或某些疾病尚難以定出確切病名者;如無名腫毒等。1、字體安裝與設置如果您對PPT模板中的字體風格不滿意,可進行批量替換,一次性更改各頁面字體。在“開始”選項卡中,點擊“替換”按鈕右側箭頭,選擇“替換字體”。(如下圖)在圖“替換”下拉列表中選擇要更改字體。(如下圖)在“替換為”下拉列表中選擇替換字體。點擊“替換”按鈕,完成。312、替換模板中的圖片模板中的圖片展示頁面,您可以根據需要替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