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圳市地方標準LED道路照明工程技術規(guī)范TechnicalcodeforLEDroadlightingengineering報批稿2011-0506-01發(fā)布2011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發(fā)布深圳市地方標準LED道路照明工程技術規(guī)范TechnicalcodeforLEDroadlightingengineering報批稿批準部門: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實施日期:201**出版社2011深圳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公告深建公告【2011】號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發(fā)布地方標準《LED道路照明工程技術規(guī)范》的公告現批準《LED道路照明工程技術規(guī)范》為深圳市地方標準,編號為,自2011年8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6.1.1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標準由組織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2011年前言根據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建科【2009】44號文)要求,規(guī)范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國內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實踐經驗,參考相關技術標準,并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guī)范。本規(guī)范主要內容是:1.總則;2.術語;3.指標及設置;4.供配電及控制;5.設施選型、定位及安設;6.節(jié)能;7.工程施工;8.工程驗收。本規(guī)范在參照《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CJJ89-2001等技術標準的基礎上,根據LED道路照明燈具特點、實際應用情況及本市地域性有關要求,增補或修訂了相關內容,包括:LED照明相關術語;LED燈具配光類型、色溫差、平均顏色漂移、顯色指數、端電壓、照明功率密度、照明指標、設置方式、節(jié)能措施和眩光限制等;供配電系統(tǒng)配置要求;線路及燈具保護;控制、防雷及接地要求;照明設施選型、定位及安設;相關施工及驗收要求等。本規(guī)范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條文解釋。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筍崗西路3007號市政設計大廈附樓,郵編:518029)。本規(guī)范參編單位:深圳市燈光環(huán)境管理中心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總站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深圳市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yè)協(xié)會深圳市桑達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德士達光電照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邦貝爾電子有限公司本規(guī)范主要起草人:蔡明章友俊戴文濤李良勝許彪吳貴才吳春海夏軍許海文何益壯黃敏漆保華梁映凌智敏章道波吳冠目次TOC\o"1-2"\h\z\u1總則422術語533指標及設置753.1道路照明指標753.2燈具設置方式863.3照明設計要求1084供配電及控制12104.1供配電系統(tǒng)12104.2線路及燈具保護12104.3控制13115設施選型、定位及安設14125.1設施選型及定位14125.2燈具選型15135.3線路選型及敷設16146節(jié)能17156.1節(jié)能指標17156.2節(jié)能措施17157工程施工19177.1箱式變電站19177.2燈桿桿體19177.3燈桿安裝19177.4LED燈具20187.5電纜線路21197.6電纜保護管21198工程驗收23218.1備驗資料23218.2驗收內容2321附錄A維護系數2523附錄BLED燈具需提供的技術參數資料2624附錄CLED道路照明工程驗收表(推薦性)2725條文說明29271總則1.0.1為規(guī)范深圳市道路照明應用LED燈具,統(tǒng)一相關技術標準,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節(jié)能環(huán)保、整體美觀和維護管理方便1.0.2LED道路照明應能創(chuàng)造舒適良好的視覺環(huán)境,達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方便人民生活和美化城市景觀等目的。1.0.3本規(guī)范適用于深圳市新建或改造的LED道路1.0.4LED道路照明工程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2術語2.0.1色溫(度)當光源的色品與某一溫度下黑體的色品相同時,該黑體的絕對溫度為此光源的色溫度。該量的符號為Tc,單位為K。2.0.2相關色溫(度)C當光源的色品點不在黑體軌跡上,且光源的色品與某一溫度下黑體的色品最接近時,該黑體的絕對溫度為此光源的相關色溫。該量的符號為Tcp,單位為K。2.0.3LED燈具額定光效Ratedluminousefficiency在標稱使用條件下,LED燈具(包括電源等附件)單位電功率所發(fā)出的光通量。單位為lm/W。2.0.4LED燈具利用系數LED燈具投射到一條具有一定寬度的無限長平直道路上的光通量,與該燈具輸出光通量的比值。2.0.5燈具燃點至光通維持率70%的累計燃點時間為有效壽命,且任一壽命性能指標不低于本規(guī)范要求。2.0.6燈具在規(guī)定條件下燃點,在壽命期間內特定時間的平均顏色特性參數與其初始值的差值??捎肔ED燈具的平均顏色或規(guī)定距離下燈下點顏色的CIE1976均勻色度空間(u’,v’)的差值(Δu’,Δv’)來表征。2.0.7色品容差試驗色與規(guī)定色之間色品差的容許范圍。2.0.8燈具色溫差L表征燈具彼此之間的色溫差異。2.0.9LED光源模組LED燈具中實現電-光轉換以及配光功能的器件組合。2.0.10LEDLED燈具中,將外接電源轉換為可驅動光源模組工作的電源形式的器件組合。2.0.11根據經緯度而每天自動調整并控制燈具開、關時間的電子裝置。2.0.12“三遙”監(jiān)控系統(tǒng)“Threeremote”由控制中心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對道路照明系統(tǒng)進行“遙控、遙測、遙信”的系統(tǒng)。2.0.13一種安裝在道路、匝道或橋梁的護欄內的戶外道路帶狀燈具。2.0.14位于燈桿下部、用于路燈接線及維護的可開啟小門。2.0.15設置在燈桿內下部、用于連接接地線的螺栓。2.0.16LED道路照明LED以LED為主體燈具的城市道路照明。2.0.17常規(guī)照明Conventionalroadlighting燈具安裝在高度通常為15m以下的燈桿上,按一定間距有規(guī)律地連續(xù)設置在道路的一側、兩側或中間分車帶上進行照明的一種方式。采用這種照明方式時,燈具的縱軸垂直于路軸,使燈具所發(fā)出的大部分光射向道路的縱軸方向。2.0.18高桿照明Highmastmastlighting一組燈具安裝在高度等于或大于20m的燈桿上進行大面積照明的一種照明方式。2.0.19中桿照明Semi—-heighthighmastlighting一組燈具安裝在高度為15~20m燈桿上進行照明的一種照明方式。2.0.20匝道連接兩條車行道路的一段專用道路。包括互通式立體交叉連接道路、快速路與輔路的連接道路、高架路或塹式路與地面道路連接的道路等。一般為單向交通。2.0.21輔道集散快速路、主干道交通的道路。設置于道路兩側或一側,可單向或雙向行駛交通。2.0.22城市道路UrbanUrban在城市范圍內,供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具備一定技術條件和設施的道路。按照道路在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對沿線建筑物和城市居民的服務功能等,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區(qū)道路。2.0.23快速路ExpressExpress城市中距離長、交通量大、為快速交通服務的道路??焖俾返膶ο蜍囆械乐g設中間分車帶,進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2.0.24主干路MajorMajor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qū)的干路,采取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2.0.25次干路CollectorCollector與主干路結合組成路網起集散交通作用的道路。2.0.26支路LocalLocal次干路與居住區(qū)道路之間的連接道路。2.0.24居住區(qū)道路Residentialroad居住區(qū)內的道路及主要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的街巷。3指標及設置3.1道路照明指標3.1.1城市道路照明可分為:(1)主要供機動車使用的機動車交通道路(快速路或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照明;(2)主要供行人或非機動車單獨(或混合)使用的人行道路照明。3.1.2設置連續(xù)照明的機動車交通道路照明指標除應符合表3.1.2規(guī)定外,尚應具有良好的誘導性。表3.1.級別道路類型路面亮度路面照度眩光限制閾值增量TI(%)最大初始值環(huán)境比SR最小值平均亮度Lav(cd/m2)維持值總均勻度Uo最小值縱向均勻度UL最小值平均照度Eav(lx)維持值均勻度UE最小值1快速路、主干路2.00.40.7300.4100.52次干路1.00.40.5150.4100.53支路0.750.4—100.315—注:1表中所列平均照度適用于瀝青路面。其他類型路面亦應按照本標準表平均照度要求執(zhí)行。2表中各項數值僅適用于干燥路面。3計算路面維持平均亮度(照度),須按本規(guī)范附錄A確定維護系數。4迎賓路、通向重要政府機關(或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位于市中心(或商業(yè)中心)的道路,當其道路類型屬于次干路或支路時,其照明標準可按表中相應指標高一等級選取。3.1.3機動車交通道路一側(或兩側)設置的輔道平均照度值,宜為相鄰主道照度值的2/3,但不得小于3.1.4交會區(qū)照明指標應符合表3.1表3.1.交會區(qū)類型路面平均照度Eav(lx),維持值照度均勻度UE主干路/主干路500.4主干路/次干路主干路/支路次干路/次干路30次干路/支路支路/支路203.1.5人行道路照明指標應符合表3.1表3.1.夜間行人及非機動車流量區(qū)域路面平均照度Eav(lx),維持值路面最小照度Emin(lx),維持值最小垂直照度Evmin(lx),維持值流量較大商業(yè)區(qū)207.54居住區(qū)1032流量中等商業(yè)區(qū)1553居住區(qū)7.51.51.5流量較小商業(yè)區(qū)1032居住區(qū)511注:最小垂直照度為道路中心線上距路面1.5m高度處,垂直于路軸的平面在兩個方向上的最小照度。3.1.6設于機動車交通道路側邊、且二者之間無分隔的非機動車道的照明,應執(zhí)行機動車交通道路照明標準;二者有分隔的非機動車道的平均照度值3.1.7設于機動車交通道路側邊的人行道路,屬行人與非機動車道混用時,其平均照度應按非機動車道路的取值;當該人行道路僅供行人使用時,其平均照度宜按非機動車道路的1/2取值,且不得小于5lx。3.2燈具設置方式3.2.1根據照明場所不同特點,LED燈具可用于常規(guī)照明、中桿照明和3.2.2常規(guī)照明的燈具布置可分為五種基本方式:單側布置、雙側交錯布置、雙側對稱布置、中心對稱布置、中心及雙側對稱布置(如圖3.2.2圖3.2.2常規(guī)(a)單側布置;(b)雙側交錯布置;(c)雙側對稱布置;(d)中心對稱布置;(e)中心及雙側對稱布置3.2.3采用常規(guī)照明時,燈具布置方式、安裝高度、間距和仰角可參考表3.2.3,表3.2.3-1燈具配光類型、布置方式與燈具容許光分布類型I類II類Ⅲ類縱向光分布類型短投射中投射短投射中投射短投射中投射適合照明區(qū)域人行道、雙向1~2車道雙向2~6車道雙向6車道及以上、交會區(qū)單側布置H≥0.8WeffH≥0.9WeffH≥0.6WeffH≥0.65WeffH≥0.45WeffH≥0.47Weff雙側交錯布置H≥0.6WeffH≥0.7WeffH≥0.5WeffH≥0.55WeffH≥0.4WeffH≥0.42Weff雙側對稱布置H≥0.5WeffH≥0.6WeffH≥0.4WeffH≥0.42WeffH≥0.35WeffH≥0.37Weff中心對稱布置H≥0.6WeffH≥0.7WeffH≥0.5WeffH≥0.55WeffH≥0.4WeffH≥0.42Weff間距S≤3HS≤4.5HS≤3HS≤4.5HS≤3HS≤4.5H仰角≤15°≤15°≤15°≤15°≤10°≤10°表3.2.3適用布置區(qū)間推薦布置單側布置0.7Weff≤H≤1.2WeffH=1.0Weff雙側交錯布置0.5Weff≤H≤1.2WeffH=0.7Weff雙側對稱布置0.45Weff≤H≤0.8WeffH=0.55Weff中心對稱布置0.5Weff≤H≤0.9WeffH=0.7Weff間距2.5H≤S≤4.5HS=3.5H仰角0°≤A≤15°注:1Weff為路面有效寬度(m),H為燈具安裝高度(m),S為燈具安裝間距(m),A為燈具仰角(°)。2燈具配光類型明確時,可按表3.2.3-1容許區(qū)間進行燈具布置;燈具配光類型不明確時,可參照表3.2.3-2推薦布置。3燈臂長度不宜超過燈桿高度的1/4,且不宜大于2.5m。3.2.4采用中桿照明或高桿照明時:在寬闊道路及大面積場地周邊的,宜采用平面對稱布置;在場地內部或車道布局緊湊的立體交叉的,3.2.5采用中桿照明或高桿照明時,1燈桿間距與燈桿高度之比,應根據燈具光度參數、配光類型通過計算確定;。2燈桿不應設在維修燈具時妨礙交通的地方;。3周邊有住宅區(qū)時,不宜設置高桿照明。3.2.6確定燈具安裝高度時,應限制眩光影響。燈具最大光強與最小安裝高度關系可按圖3.2.圖3.2.6燈具最大光強與最小安裝高度3.3照明設計要求3.3.11宜采用常規(guī)照明。路面較寬的,可采用中桿照明;2在行道樹多、遮光嚴重的道路,應根據樹形選擇桿型及合適配光類型的燈具,必要時采取補光措施。3.3.21平面交叉路口外5m范圍內的平均照度不宜小于該交叉路口平均照度的1/2;2交叉路口與其所連道路所采用的燈具可不相同;3十字交叉路口燈具可采用單側布置、交錯布置或對稱布置等。大型交叉路口宜采用中桿照明,并應注意眩光限制。4T形和環(huán)形交叉路口照明布置,應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相關規(guī)定。3.3.31應保證良好誘導性,且無干擾眩光;2曲線路段、坡道等交通復雜路段照明應適當加強;3選擇燈桿位置和高度時,應避免燈具對上層車道形成眩光。其中,高桿照明尚應避免層間遮擋而造成下層車道暗區(qū);。4立交范圍內存在多條走向不一的匝道時,可設置護欄燈具,并符合下列要求:1)燈具安裝方式、間隔、結構強度應與防撞護欄設計協(xié)調一致;2)護欄燈具安裝高度應保證發(fā)光面上緣至路面垂直距離不大于1.2m;3)應避免產生迎向駕駛員方向的眩光;必要時,應在迎車方向設置防眩格柵;4)立交場地內未設置高桿照明或其他常規(guī)照明時,匝道照明應適當加強,但功率密度不得大于標準路段功率密度的1.3倍;5)匝道照明宜與景觀照明相結合。3.3.4人行地道1未設置天然采光的人行地道,當長度大于30m或大于510倍入口高度時,應設置白天及夜間照明;不具備天然采光的,尚應設置白天照明2長度小于上條規(guī)定的地道照明,應視地道透視條件確定。當地道入口不能直視出口時,宜設置白天及夜間照明;天然光充足的短直線人行地道,可只設夜間照明;3附近不設路燈的地道出入口,應設照明裝置;4地道內平均水平照度,夜間宜為30lx,白天宜為100lx;并應提供適當的垂直照度;5人流較少或通行較有規(guī)律性的地下通道,可設置人行交通感應控制系統(tǒng);6地道內照明可設置光控開關。3.3.5長度不大于1001未設置天然采光的車行隧道,當長度大于50m或大于10倍入口高度時,應設置白天及夜間照明;2長度小于上條規(guī)定的隧道照明,應視隧道透視條件確定。當隧道入口不能直視出口時,宜設置白天及夜間照明;天然光充足的車行隧道,可只設夜間照明;3隧道內平均水平照度,夜間應不低于所連道路的照度標準的1.5倍,白天宜為夜間照度標準2倍且不低于50lx;當隧道內存在混行交通時,按本規(guī)范第3.3.4條照明標準執(zhí)行;隧道內尚應提供適當的垂直照度;4交通量較少或通行規(guī)律性較強的隧道,可設置車行交通感應控制系統(tǒng);5隧道內照明可設置光控開關。3.3.6長度大于100m的城市道路車行隧道照明,可參照執(zhí)行《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guī)范》JTJ026.1、《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設計規(guī)范》3.3.7設于機動車道側邊的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當其組合最外側邊線距機動車道燈具光中心水平距離小于6m3.3.8本節(jié)未述及的其他場所的照明,應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3.3.9機動車交通道路兩側的、機動車駕駛員視線所及范圍內的裝飾性照明,應與功能性照明結合設計,且應服從于后者3.3.10景觀、標識等非功能性照明,宜選用LED光源。4供配電及控制4.1供配電系統(tǒng)4.1.1110kV系統(tǒng)宜采用環(huán)網供電,。接線應簡單、可靠,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2系統(tǒng)設置,應適應所接用電設施產權、管理權歸屬不同的管理需求;3應符合片區(qū)規(guī)劃要求。4.1.2城市道路照明宜采用路燈專用變壓器供電。變壓器結線組別應為D.,,yn11。其長期工作負載率不宜大于85%4.1.3配電系統(tǒng)應符合下列要求:1宜保證三相負荷平衡。即最大相負荷不宜超過三相負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負荷不宜小于平均值的85%;。2應使LED燈具端電壓維持在額定電壓的85%~105%;當回路上支接有非LED燈具時,其端電壓則應維持在額定電壓的90%~105%;。3當回路中接有高壓氣體放電燈、交通信號等其他負荷時,應采取無功補償措施,使得回路功率因數不低于0.90;4對交通信號、景觀照明等用電,應分別設置計量裝置及專用出線回路;5宜預留備用回路。4.2線路及燈具保護4.2.1每個三相配電回路燈具總安裝功率不宜大于12kW,回路配線長度不宜大于1000m。4.2.2配電線路應裝設過載保護配電線路應設置過載保護、短路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配電線路的燈具線路分支處,應裝設短路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應設置短路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4.2.3配電線路保護電器與燈具線路分支處保護電器之間,宜具有上、下級的動作選擇性。4.2.4回路燈具的正常啟動,不應引致該回路上保護電器的誤動作。4.2.5過載保護電器的動作特性,應滿足:該保護電器額定電流(或過載長延時整定電流)不大于線路允許持續(xù)載流量,且不小于回路負荷計算電流。4.2.6短路保護電器采用斷路器的時,其短路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應小于線路末端最小短路電流。4.2.7當采用護欄燈時,其配電線路保護電器應具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功能;其他類型路燈的配電線路接地故障保護電器宜具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功能。路燈配電線路額定剩余電流動作整定值不宜小于300mA。配電線路接地故障保護電器宜具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功能,其額定剩余電流動作整定值不宜小于300mA。4.2.84.2.9路燈箱式變電站應作等電位聯結及保護接地。該處人工接地體、PE干線、電纜鎧裝外皮,以及金屬性的管道、底座、構件和圍欄等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應與保護線(以下簡稱PE線)PE干線須彼此可靠連接。保護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裝置。燈桿處作等電位聯結及保護接地。人工接地體、PE線、電纜鎧裝外皮,以及金屬性的燈桿、燈具、管道、底座、分配電箱外殼等外露可導電部分,須彼此可靠連接。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4.2.10各燈桿處應安裝設重復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燈桿處重復接地裝置、電纜鎧裝外皮,以及金屬性的燈桿、燈具、管道、底座等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應與PE干線可靠連接。路燈照明變壓器中性點應設工作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宜大于4Ω。4.2.11箱式變電站內部低壓配電屏母線上,宜設置浪涌保護器(SPD)。4.2.12高度為15m2015m及以上的燈桿等照明設施,應采取防雷措施4.2.13本地區(qū)路燈配電系統(tǒng)接地形式宜采用TN-S系統(tǒng)。滿足一定條件時,可采用TT系統(tǒng)。4.2.14配電系統(tǒng)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統(tǒng)時,應滿足下列條件:1配電線路過電流保護電器采用斷路器時,應具有過載長延時保護特性和較低的短路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倍數;。2燈具線路分支處保護電器宜采用熔斷器。燈頭處單相短路(或接地故障)電流不應小于該熔斷器熔體電流的4.5倍;。3箱式變電站內變壓器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應共用接地體箱式變電站內變壓器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應共用接地裝置。4.2.15配電系統(tǒng)接地形式采用TT系統(tǒng)時,應滿足下列條件:1燈具線路分支處保護電器應宜采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電器,并應具有短路保護功能。該保護電器須考慮可靠防盜措施;。2接地故障保護電器的動作電流(A),與相應保護接地極的接地電阻(Ω)的乘積,不得大于50V;。3電氣裝置外露可導電部分應可靠保護接地。其保護接地極與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極應無電氣聯系。4.3控制4.3.1道路照明控制應設有時控和手控。有條件時,應設遙控為主工作方式;暫不具備遙控條件時,應設時控為主工作方式,并應在箱式變電站內預留遙控系統(tǒng)遠動終端的4.3.21遠動終端必須與所在控制區(qū)域的既有“三遙”監(jiān)控系統(tǒng)兼容;2當“三遙”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控室電腦或通信線路發(fā)生故障時,遠動終端應能根據預設程序而定時自行開/關燈及手動控制;3遠動終端應安裝于箱式變電站或配電箱內的獨立空間。4.4.3.4道路照明開5設施選型、定位及安設5.1設施選型及定位5.1.1城市道路照明變電站宜采用戶外箱式變電站,其變壓器宜為干式。對于景觀要求較高的地段,可采用埋地式箱式變電站。表5.1.3照明設施與工程管線、建(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m)序號管線名稱箱式變電站燈桿照明電纜直埋管道1建筑物5.0①0.6①2給水管d≤200mm1.00.50.5d>200mm3.03污水、雨水排水管2.50.50.54低壓p≤0.01MPa0.71.00.51.0中壓0.01MPa<p≤0.2MPa1.50.51.0燃0.2MPa<p≤0.4MPa2.00.51.0氣次高壓0.4MPa<p≤0.8MPa4.01.01.0管0.8MPa<p≤1.6MPa6.01.51.5高壓1.6MPa<p≤2.5MPa16(10)②2.5MPa<p≤4MPa30(20)②5熱力管直埋2.51.02.0①地溝0.56其他部門電力電纜直埋0.50.60.5③纜溝7電信電纜直埋1.00.50.5管道1.58喬木(中心)3.01.50.79灌木1.51.50.710地通信照明0.6上電力桿塔基礎U<10kV4.0①桿10kV≤U≤35kV柱U>35kV11道路側石邊緣1.00.40.5①12鐵路鋼軌(或坡腳)6.04/3桿高3.0注:①當受各種因素限制而難以滿足表中要求時,在采取可靠保護措施(另見相關規(guī)范)后,可減少該凈距,但減小值不得大于表中規(guī)定值的50%。;②括號內數據適用于:高壓燃氣管材料鋼級不低于L245,管道厚度≥9.5mm且已對燃氣管道采取可靠保護措施。;③用隔板分隔或電纜穿管時不得小于0.1m。5.1.2箱式變電站用地應位于道路紅線范圍內,并考慮以下因素:1應根據周邊路網的路燈及其供電點分布情況,統(tǒng)籌設置;2宜設置于道路城市電力通道一側的不易積水處。當設置在地勢低洼處,應抬高箱式變電站基礎或采取其他防排水措施;3不應設在有劇烈振動、高溫、存在火災或爆炸危險的場所;4不宜設在多塵或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當無法遠離時,不應設在污染源的下風側;5設置點應有足夠安裝及維護空間,并避讓地下設施;6箱式變電站與平面交叉路口停車線距離不宜小于20m5.1.3路燈箱式變電站、燈桿等照明設施與其他工程管線及建(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應符合表5.1.3要求。5.1.4不同使用部門的電纜之間、電纜與地下管道(包括油管道、可燃氣體管道間、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交叉時的最小凈距為0.5m,采取可靠保護措施(另見相關規(guī)范)后可減小為0.15m。5.1.5燈桿、燈具與架空電力裸導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表5.1.5規(guī)定。表5.1.5燈桿、燈具與架空電力裸導線間的最小凈距架空線標稱電壓(kV)最大計算風偏下邊導線水平凈距(m)最大計算弧垂下垂直凈距(m)<11.51.5102.03.0353.54.01104.05.02206.06.05008.58.55.2燈具選型5.2.15.2.2功能性燈具的相關色溫不應大于6500K,宜選用中低色溫燈具。燈具防護等級不應低于5.2.3商業(yè)區(qū)步行街所采用燈具顯色指數不宜小于75,其它路段功能性燈具顯色指數不宜小于5.21快速路、主干路必須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2次干路應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3支路可采用半截光型。5.25.2.6功能性燈具在不同的安裝高度,經受表5.2表5.2安裝高度(m)最大設計風速(m/s)8458~155215575.25.2.8在通行機動車的大型橋梁等易發(fā)生強烈振動的場所,燈具5.2.9功能性LED燈具的電源模組應能可現場替換,光源模組宜能5.2.10人行道路照明宜采用功能性和裝飾性相結合的燈具。其中裝飾性燈具的上射光通比不應大于5.3線路選型及敷設5.3.1道路照明配電線路應采用電纜。低壓電纜宜為聚氯乙烯絕緣由路燈配電線路引向燈具而設于燈桿內的分支電源線,應采用三芯軟銅芯圓形線纜。當燈具功率不大于1kW時,其截面可為2.5mm2。5.3.2配電線路截面選擇應滿足載流量、允許電壓降、短路熱穩(wěn)定和機械強度等要求5.3.3低壓配電線路的中性線(以下簡稱N線)中性線(以下簡稱N線)截面不應5.3.4照明電纜在一般道路宜采用穿管埋地敷設,在偏僻路段可采用直埋敷設。5.3.5照明電纜埋設深度應符合表5.3.5表5.3.5照明電纜埋設深度(m)敷設方式敷設地點低壓配電電纜10kV供電電纜直埋穿管埋地直埋穿管埋地人行道0.80.71.00.7綠化帶1.00.71.00.7機動車道-0.7-0.7鐵道-1.0-1.05.3.6低壓照明電纜應敷設在樹池中心0.4m范圍外,且不宜在10kV5.3.7電纜保護管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且1直埋敷設的電纜與鐵道、機動車道、建構筑物基礎等交叉時,應穿保護管。保護范圍應超出路基或機動車道路面兩邊、排水溝邊或建構筑物基礎邊0.5m以上;。2在含有酸、堿強腐蝕或雜散電流、電化學腐蝕嚴重影響的地段,電纜應穿非金屬保護管;。3人行道、綠化帶下的電纜保護管宜采用PVC-U實壁管或PE管,機動車道下保護管宜采用熱浸塑鋼管、玻璃鋼管或PVC-C管,鐵道下保護管宜采用熱浸塑鋼管。6節(jié)能6.1節(jié)能指標6.1.1機動車交通道路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必須滿足表6.1.表6.1.1機動車交通道路級別車道數N(條)照明功率密度最大值(W/m2)對應的照度值(lx)/亮度值(cd/m2)快速路主干路N≥80.8530/2.06≤N<80.90N<61.00次干路N≥60.5515/1.04≤N<60.60N<40.65支路N≥20.4510/0.75N<20.50注:1本表僅適用于設置連續(xù)照明(且采用LED燈具)的常規(guī)路段。2表中所列平均照度適用于瀝青路面。其他類型路面亦應按照本標準表要求執(zhí)行。6.1.2人行道路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宜符合表6.1.表6.1.2照明功率密度最大值(W/m2)對應的水平照度值(lx)1.00200.75150.60100.305注:1本表僅適用于設置連續(xù)功能性照明(且采用LED燈具)的常規(guī)路段。2當機動車道照明兼做人行道路照明時,機動車道燈具安裝功率可按不超過“機動車道面積×車道LPD+人行道路面積×人行道LPD”來確定。3本款所指“人行道路”,可供行人或非機動車單獨或混合使用。6.2節(jié)能措施6.2.1路燈配電變壓器應選用節(jié)能型產品6.2.2配電回路功率因數不應低于0.96.2.31燈具額定光效應滿足表6.2.3-1規(guī)定表6.2.3-1應用場所主干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最小額定光效(lm/W)8570602在滿足其它相關標準的前提下,燈具道路側利用系數尚應符合表6.2.3-2表6.2.3-2燈具有效路面寬度/燈具安裝高度W/H≤0.750.75<W/H<11≤W/H<1.25W/H≥1.25道路側利用系數0.50.550.60.656.2.4除居住區(qū)道路或平均照度在10lx以下的道路以外,燈具應選擇后半夜自動降功率運行??稍跓艟唿c亮6小時后自動降低LED模塊驅動電流,使其降功率運行,但燈具輸出光通量不應小于額定值的6.2.5交通量較少或通行規(guī)律性較強的路段,可設置環(huán)境參數傳感器,以自動感應環(huán)境照度及交通量7工程施工7.1箱式變電站7.1.1箱式變電站運抵現場后,應及時進行外觀及內部檢查。各組合部件應齊全、完好,且應無松動、脫落或損壞。7.1.2箱式變電站處應設置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要求,否則需補打接地極或采用其他降阻措施。至電氣設備上的接地線應采用鍍鋅螺栓連接。7.1.3箱式變電站電纜室應采取適當防排水措施。如有通風口,尚應采取防止小動物進入室內的措施。電纜進出管口也應封堵。7.1.4箱式變電站圍欄高度不應低于1.6m。圍欄宜采用PVC等無回收價值的材料制作。7.2燈桿桿體7.2.1燈桿造型同一片區(qū)宜保持一致,相同等級道路的燈桿門等配件尺寸宜規(guī)整、7.2.2燈桿宜采用法蘭式鋼桿,其1長度允許偏差為±0.5%;2桿身橫截面尺寸允許偏差為±0.5%;3燈桿門尺寸允許偏差為±5mm;4一次成形的懸臂燈桿仰角允許偏差為±1°。7.2.3燈桿門下沿宜位于法蘭盤上方400mm處7.2.4燈桿、燈臂及路燈安裝使用的抱箍、螺栓、螺母、壓板等金屬構件,應進行熱鍍鋅處理。鍍鋅層厚度不應小于65μm7.2.5燈桿、燈臂等熱鍍鋅處理后,應進行噴塑處理。噴塑覆蓋層應無鼓包、針孔、粗糙、裂紋或漏噴區(qū)缺陷。因校直等因素作修整的部位不得超過2處,且修整面積不得超過桿身表面積的57.2.6路燈鋼桿必須焊接完好:縱向焊縫應勻稱、無虛焊;在水平放置且無荷載的條件下,桿身直線度誤差應小于3‰;常規(guī)7.2.7除地腳螺栓螺母外的螺絲、螺母應7.2.8在燈桿門左下方燈桿內側可見處應焊接一支M8×30mm螺栓,并與燈桿一起進行熱鍍鋅處理,作為燈桿接地螺栓7.2.9燈桿法蘭地腳螺栓孔徑應比螺栓外徑大2~7.2.10燈桿各處過線孔應有護套、護墊,以7.2.11庭院燈宜采用不碎燈罩,燈罩托盤應采用鑄鋁材質。若采用玻璃燈罩,緊固時應采用不銹鋼螺栓,要求受力均勻;7.3燈桿安裝7.3.1同一路段或場所的路燈安裝高度、燈臂角度和7.3.2燈具安裝縱向中心線和燈臂縱向中心線應一致,燈具橫向水平線應與地面平行,緊固后目測應無歪斜。7.3.3燈桿垂直位置偏移應小于半個桿梢。直線路段的燈桿橫向位置偏移應小于半個桿根。7.3.4直線路段在無障礙等特殊情況下,燈桿實際安裝間距與設計間距的偏差應小于2%。7.3.5燈臂應固定牢靠,與道路縱向垂直偏差不應大于3°。當整個燈桿投影面上承受35m/s風速后,目測燈桿不應彎曲、結構構件不應轉動。7.3.6安裝過程中,施工機械、燈桿等應離開附近架空電力裸導線足夠的間距。安全凈距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5.1.5的要求。7.3.7燈桿門均應朝向來車方向。7.3.8所有螺栓須緊固,不能滑牙,緊固后螺絲露出螺母約為兩個螺距。地腳螺栓在燈桿法蘭上方部分須加厚平墊(或方墊),用兩個螺母上緊,外露部分作防銹處理。7.3.9燈桿安裝好后,應利用以正楷字體書寫的模具,在位于地面3m以上的燈桿部位,按路燈管理部門要求噴漆、7.3.10燈桿基礎坑開挖尺寸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A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電纜護管從基礎中心穿出并應超出基礎平面30~50mm。澆制鋼筋混凝土基礎前,必須排盡坑內積水。7.3.11燈桿處保護接地應符合下列要求:1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不足時,須補打接地極或采取其他降阻措施;。2水平接地體埋深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設計無規(guī)定時,埋深不應小于0.6m;3接地裝置導體截面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且滿足:圓鋼直徑不小于10mm,扁鋼不小于4×40mm25mm,角鋼厚度不小于5mm4mm4接地體連接應采用焊接。焊接應牢固,并做防腐處理。7.3.12燈桿門內熔斷器應裝于每盞LED燈具進電側的相線回路中。熔斷器上端應接電源進線,下端接出線。接線端子上線頭彎曲方向應為順時針,并用墊圈壓緊7.3.13從燈桿門經燈桿、燈臂而引至燈具的電源線,不得有中間接頭。7.4LED燈具7.4.1燈具的額定光效、配光性能、防護等級、防振性能和防腐性能等,均應滿足設計標準,并1燈具配件應齊全,無機械損傷、變形、油漆剝落、燈罩破裂等現象;2燈具內應有相線、N線、PE線的接線端子及標示;3反光器內部應光滑整潔,反光器表面應無明顯劃痕;4透光罩應采用鋼化玻璃。透光罩及配光鏡應無氣泡、明顯劃痕和裂紋;7.4.2同一1相對色溫差不大于15%;2絕對色溫差不大于600K。7.4.3在燈具標稱色溫下,7.4.4燈具平均顏色漂移不應大于表7表7.4.4燈具壽命時間的顏色特性3000h6000hΔu’Δv’Δu’Δv’顏色坐標±0.004±0.004±0.006±0.0067.4.5LED燈具連續(xù)亮燈3000h的光衰應不大于4%;7.4.6在標稱的條件下工作時,功率規(guī)格不大于60W的LED燈具實際消耗的功率與其的標稱額定功率的偏差應在±10%以內,其他規(guī)格的相應偏差應在±7.4.7燈具應見證抽樣,即送交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yè)檢測機構進行安全和性能檢測。相關參數7.5電纜線路7.5.1l1聚氯乙烯絕緣電纜為電纜外徑的10倍;2聚氯乙烯鎧裝銅芯/鋁合金(芯)電纜為電纜外徑的20/15倍。7.5.2電纜在敷設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測量,阻值不得小于10MΩ。電纜外觀應無損傷,即不出現7.5.3電纜敷設時,應從電纜盤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機械敷設電纜時,電纜最大允許牽引強度:銅芯電纜不宜大于70N/mm2;鋁合金(芯)電纜不宜大于40N/mm27.5.4電纜在保護管內7.5.5電纜在燈桿處兩側預留量不應小于0.5m7.5.6在有多路電纜通過的地段及電纜井內,7.5.7橋梁上敷設電纜應采取防振措施。過7.5.8電纜直埋敷設時,沿電纜全長上下應鋪厚度不小于100mm的細土或砂層,其上應覆蓋寬度不小于電纜兩側各50mm的保護板。保護板宜用混凝土制作,其上宜鋪以醒目標志。該直埋電纜溝道7.5.9電纜芯線連接宜采用壓接。壓接面應滿足電氣和機械強度要求。當為銅、7.5.101相線、N線:將兩段電纜終端頭同相的接線端子分別背靠背并在一起,用螺絲固定連接。其外繞包防水膠布和絕緣膠布,最后用絕緣套管套在每一相電纜頭上,并用絕緣膠布固定;。22PE線:將兩段電纜終端頭的PE線接線端子背靠背并在一起,用螺絲固定連接于燈桿接地螺栓。7.5.11電纜接頭和終端頭的整個繞包過程應保持清潔和干燥。進行繞包絕緣前,應以汽油浸過的白布將線芯及絕緣表面擦拭干凈。塑料電纜宜采用自粘帶、粘膠帶、膠粘劑、收縮管等材料密封。塑料護套表面應打毛。7.6電纜保護管7.6.1電纜保護管管體不應有孔洞、裂縫和明顯凹凸。管內壁應光滑、無毛刺。7.6.2電纜保護管應安裝牢固;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縱向支持點間距不宜大于3m7.6.3電纜保護管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7.6.47.6.5電纜保護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明顯凹凸,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10%。7.6.6硬質塑料管連接應采用插接,插入深度宜為管內徑的1.1~~1.8倍。插接面上應涂以膠合劑粘牢密封。7.6.7金屬電纜保護管不宜直接對焊。當采用套接時,套接的短套管或帶螺紋的管接頭長度不應小于管外徑的2.2倍。7.6.8支持電纜保護管夾具的鐵制零部件(預埋螺栓除外),7.6.9穿金屬保護管的交流線路,應將同一回路的所有相導體和中性導體穿于同一管內7.6.10過路口電纜保護管應在兩端設置工作井,超過50m或轉彎處宜設工作井。工作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井蓋應有防盜措施;2井深不得小于1m,井底應設滲水孔;3當進出管總數小于4個時,井寬宜為500mm;管數為4~8個時,井寬宜為700mm;管數超過8個時,井寬按實需施工。;4工作井宜避開盲道。無法避開時,應在手井蓋板拓制花紋,以保持盲道凹凸圖案的連貫。8工程驗收8.1備驗資料8.1.1道路照明工程驗收時,應提交下列1工程竣工資料(含全套設計圖紙);2設計變更文件。8.1.22道路照明工程驗收時,應提交下列產品及施工資料或文件:1燈桿、燈具、芯片等生產廠提供的產品說明書、試驗記錄、合格證件及安裝圖紙等技術文件(對燈具,還應提供由有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提交試驗報告及其現場抽檢報告);2變壓器、箱式變電站制造廠提供的產品說明書、試驗記錄、合格證件及安裝圖紙等技術文件;3變壓器、箱式變電站(配電箱)備品備件移交清單;4隱蔽工程中間驗收記錄;5各種試驗和檢查記錄。8.2驗收內容8.2.11基礎尺寸、標高與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2路燈試運行前,應檢查燈桿、燈具、熔斷器等電器的型號、規(guī)格并應符合設計要求;3燈桿桿位合理;4燈臂安裝應與道路中心線垂直,固定牢靠。在桿上安裝時,燈臂安裝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燈具電源引下線松緊一致;5燈具縱向中心線和燈臂中心線應一致,燈具橫向中心線和地面應平行,投光燈具投射角度應調整適當;6燈桿、燈臂的熱鍍鋅和油漆層不應有損壞;7金屬燈桿均應接地保護,接地線端子固定牢固。8.2.2低壓電纜線路工程驗收1電纜型號及截面應符合設計要求,排列整齊,無機械損傷,標志牌齊全、正確、清晰;2電纜的固定、間距、彎曲半徑應符合規(guī)定;3電纜接頭良好,絕緣應符合規(guī)定;4電纜溝應符合要求,溝內無雜物;5保護管的連接、防腐應符合規(guī)定;6工作井設置安裝應符合規(guī)定。8.2.3變壓器、箱式變電站(配電箱)安裝工程驗收1變壓器、箱式變電站(配電箱)等設備、器材應符合規(guī)定,無機械損傷;2變壓器、箱式變電站(配電箱)應安裝牢固、正確,防雷、接地等安全保護合格、可靠;3變壓器各項試驗合格,油漆完整,分接頭位置符合運行要求,器身無遺留物;4各部接線正確、整齊,安全距離和導線截面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5熔斷器的熔體及斷路器的整定值應符合運行要求;6環(huán)網柜的開、斷閘標志應明顯、正確。8.2.4燈具及照明指標驗收1核驗內容包括:平均照度(亮度)、照度(亮度)均勻度、色度、電流、電壓、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數等;2前述技術指標、技術參數的檢測方法應按照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3項目竣工驗收的實測平均照度,在考慮維護系數后,應不小于設計的平均照度;4照度均勻度應不低于設計要求;5各回路實測功率不應超過該回路燈具額定功率之和的15%,回路功率因數不應小于0.9,三相負荷平衡滿足設計要求;66LED照明工程驗收所使用表格,詳見附錄C《LED道路照明工程驗收表(推薦性)》。附錄A維護系數A.0.1道路照明維護系數為光源光衰系數與燈具因污染、老化后的光衰系數之乘積。不準通行貨車的路段的維護系數取0.7,準許通行貨車的路段的維護系數取0.65。附錄BLED燈具需提供的技術參數資料(適合投標階段或設備選型階段)項目參數單位要求標稱額定功率W實際功率偏差≤5%(60W以上)/10%(60W及以下)功率因數≥0.95燈具額定光效lm/W第6.2.3條相關色溫K≤6500K顯色指數≥65色品容差SDCM≤7光衰@3000h≤4%燈具有效壽命h≥25000h光分布類型GB/T24827-2009防護等級≥IP65絕緣等級I類或以上其他安全指標GB7000注:本表根據第三方試驗報告及其現場抽檢報告各填一份。附錄CLED道路照明工程驗收表(推薦性)項目參數單位備注標準路段初始值①平均亮度cd/m2亮度均勻度縱向均勻度測量時間:平均照度lx照度均勻度環(huán)境溫度℃LED回路電量參數②回路電壓V回路電流A測量時間:有功功率W功率因數標準路段相鄰燈具初始值③端口電壓V工作電流A有功功率W功率因數燈下照度lx燈下色溫K測量時間:燈下色坐標u燈下色坐標v標準路段相鄰燈具@3000h④端口電壓V工作電流A有功功率W功率因數燈下照度lx燈下色溫K測量時間:燈下色坐標u燈下色坐標v環(huán)境溫度℃標準路段相鄰燈具@6000h⑤端口電壓V工作電流A有功功率W功率因數燈下照度lx燈下色溫K測量時間:燈下色坐標u燈下色坐標v環(huán)境溫度℃注:①驗收時工程驗收時選取干擾較少的標準路段測量照明該欄指標,。其中,縱向均勻度按車道測量記錄;。②驗收時驗收時測量路燈電源各回路電量參數,按回路記錄;。③驗收時驗收時選取標準路段上某二相鄰燈具,測量電量、照度、色溫等度相關參數;。④燈具工作約3000h(約280天左右)后,測量上述相鄰燈具該欄要求參數,注意環(huán)境溫度影響;。⑤燈具工作約6000h(約560天左右)后,測量上述相鄰燈具該欄要求參數。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深圳市地方標準LED道路照明工程技術規(guī)范TechnicalcodeforLEDroadlightingengineering條文說明前言本規(guī)范部分章節(jié)內容參考了行業(yè)標準《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CJJ89-2001?!冻鞘械缆氛彰髟O計標準》CJJ45-2006主編單位為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參編單位為北京市路燈管理中心、成都市路燈管理處、飛利浦照明(中國)有限公司、艾迪照明集團公司、東芝照明(北京)有限公司、佑昌西特科照明(廊坊)有限公司、索恩照明(天津)有限公司和寧波帥康燈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為李鐵楠、李景色、孫衛(wèi)平、郗書堂、張建平、姚夢明、宋文凱、許東亮、莊堅毅、袁景玉和陳利清?!冻鞘械缆氛彰鞴こ淌┕ぜ膀炇找?guī)范》CJJ89-2001主編單位為北京市路燈管理處,參編單位為武漢供電局路燈分局、深圳市路燈管理處、沈陽市路燈管理處、常州市路燈管理處。主要起草人:孫怡璞、冀中義、曾祥禮、李炯照、鮑凱弘、張華。目次TOC\o"1-2"\h\z\u1總則32303指標及設置33313.1道路照明指標33313.2燈具設置方式33313.3照明設計要求35334供配電及控制36344.1供配電系統(tǒng)36344.2線路及燈具保護36344.3控制39385設施選型、定位及安設41385.1設施選型及定位41385.2燈具選型41395.3線路選型及敷設41396節(jié)能43416.1節(jié)能指標43416.2節(jié)能措施43417工程施工44427.1箱式變電站44427.3燈桿安裝44427.4LED燈具44428工程驗收45438.1備驗資料458.2驗收內容4543附錄A維護系數46441總則1.0.1本規(guī)范的制定目的和應遵循的原則。1.0.21.0.31.0.43指標及設置3.1道路照明指標3.1.2本市道路的車流量較大、人流密度高,選擇較高的照明指標有利于交通安全。本市新設計道路基本為瀝青路面,現有道路也將逐步改造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平均亮度系數雖然高于瀝青路面,但照明指標仍按瀝青路面統(tǒng)一要求。本市新設計道路基本為瀝青路面,現有道路也將逐步改造為瀝青路面。故混凝土路面照明指標按瀝青路面統(tǒng)一要求3.1.63.2燈具設置方式3.2.13.2.2懸索布置和鏈式布置需布設較多架空線,對環(huán)境景觀存在影響,目前已較少采用,故未列入;路幅寬闊且設置中間隔離帶的道路在采用LED3.2.3根據2009-12-15發(fā)布的《道路與街道照明燈具性能要求(GB/T24827-2009)》GB/T24827-2009,道路燈具按光分布類型為I類、I-4類、II類、II-4類、III類、IV類和V短投射配光:燈具配光的最大光強是落在圖1的1.01.0縱向距高比和2.25縱向距高比縱向距高比所組成的短投射配光區(qū)內;中投射配光:燈具配光的最大光強是落在圖1的2.25縱向距高比和3.75縱向距高比所組成的中投射配光區(qū)內;長投射配光:燈具配光的最大光強是落在圖1的3.75縱向距高比和6.0縱向距高比所組成的長投射配光區(qū)內;。IⅠ類:燈具配光的二分之一最大等光強曲線是落在圖1的縱向短投射配光區(qū)或中投射配光區(qū)或長投射配光區(qū)以1.0屋邊橫向距高比和1.0路邊橫向距高比為邊界的寬度范圍內,并且燈具配光的最大光強落在此范圍內;IIⅡ類:燈具路邊配光在最大光強落入的縱向短投射配光區(qū)或中投射配光區(qū)或長投射配光區(qū)范圍內的二分之一最大等光強曲線,和圖1的1.75路邊橫向距高比線不能相交;IIIⅢ類:燈具路邊配光在最大光強落入的縱向短投射配光區(qū)或中投射配光區(qū)或長投射配光區(qū)范圍內的二分之一最大等光強曲線,部分的或全部的地超過圖1的1.75路邊橫向距高比線,但和2.75路邊橫向距高比線不能相交;ⅣⅣ類:燈具路邊配光在最大光強落入的縱向短投射配光區(qū)或中投射配光區(qū)或長投射配光區(qū)范圍內的二分之一最大等光強曲線,部分的或全部的地超過圖1的2.75路邊橫向距高比線;ⅤⅤ類:燈具配光曲線以燈具的光中心軸旋轉對稱;。Ⅰ-Ⅰ-4類、Ⅱ-、Ⅱ-4類為Ⅰ類、Ⅱ類燈具的延伸,其配光的4個光束的寬度分別按照Ⅰ類、Ⅱ類燈具的定義。圖1道路燈具的光學性能分類根據上述定義,對應燈具配光曲線的光束角推算如下:表1道路燈具縱向光分布分類與光束角關系短投射中投射長投射C0/180最大光強角γmγm<66°66°≤γm<75°75°≤γm<80°表2道路燈具橫向光分布分類與光束角關系Ⅰ類Ⅱ類Ⅲ類Ⅳ類C90/270半峰光束角γh-45°<γh<45°γh<60°60°≤γh<70°γh≥70°當燈具檢測報告未給出配光類型時,可根據最大光強位置和半峰光束角進行推算。道路縱向與橫向光分布的多種類型,有助于更為靈活地進行照明設計與燈具選型,而LED燈具一般具備精確配光的特性。Ⅰ類燈具適用于人行道庭院燈或懸索照明(該方式在本市不推薦使用),在道路上應用時宜為中央布置,在路側安裝時應有適當仰角。Ⅱ類、Ⅲ類燈具較適合常規(guī)道路照明:Ⅱ類燈具廣泛適用于各種類型道路照明;Ⅲ類燈具適用于較為寬闊的路面或交會區(qū)。此外,Ⅰ-4類、Ⅱ-4類燈具分別為Ⅰ類、Ⅱ類的衍生,一般采用多組LED燈具組合而成,較適合于路口、交會區(qū)照明;Ⅳ類、Ⅴ類燈具較適合于交會區(qū)中桿或高桿照明,Ⅴ類燈具還可用于人行道庭院燈。I類對應路寬不宜大于8m,Ⅱ類對應路寬不宜大于24m,Ⅲ類對應路寬和交會區(qū)寬度分別不宜大于32m和50m。短投射配光適用于桿距較為緊湊的場合(如曲線段),中投射廣泛應用于各類型道路照明,長投射一般用于投光燈。與燈具安裝有關的各種參數,最終應通過計算確定、且須滿足規(guī)范要求,并以此作為評審設計的依據。3.2.6本條款旨在限制較強眩光。控制眩光最主要的因素有:最大光強值,、80°光強值,、配光曲線的分布等。燈具最大光強相同時,安裝高度越低,眩光程度越嚴重。本條款給出常規(guī)安裝條件下校核燈具安裝高度的簡易方法,準確眩光指標應通過計算確定。3.3照明設計要求3.3.1路面寬闊達50m3.3.21平面交叉路口較為繁忙,其照明水平較高,為使駕駛員引起足夠注意和精力集中。2本條目的在于突出交叉路口,提供良好誘導性。3在大型交叉路口,一般須另行安裝經過專門設計(限制眩光)的附加燈桿和燈具。中桿照明燈具光分布類型可選擇Ⅱ-4類。3.3.3大型立體交叉宜有限度采用高桿照明,并謹慎選擇燈桿布設點,避免對上層車道和周邊建筑形成眩光。LED光源以其精準配光特性,特別適合用于護欄燈。護欄燈配光于匝道路面及防撞護欄范圍,避免了大量光通落在車道外場地,比高桿照明更為高效、節(jié)能,同時也避免了燈桿林立。連續(xù)設置的護欄燈具可勾勒出立交線型,既強化了誘導性,也美化了景觀照明效果。立交匝道位于曲線路段、坡道等交通復雜路段,照明標準宜較標準路段提高30%~50%,但功率密度不得大于標準路段的1.3倍。半徑在1000m及以上的曲線路段,其照明可按照直線路段處理。由于護欄燈具連續(xù)布置可形成光帶效果,故在已設置護欄燈具情況下,不宜另行設置類似效果的裝飾照明燈具如數碼管等。3.3.4根據本市現狀人行地道實地調查情況,當地道長度大于20m或大于510倍入口高度時,在未設置人工照明情況下,晴天黃昏時段實測地面照度低于5lx(距出入口10m處),周圍人流及交通狀況難以辨識。故LED燈具由于其瞬間接通、可無級調光的特性,十分適合于人行地道照明,可結合紅外傳感器控制燈光通斷,結合亮度傳感器控制驅動電流進行調光。如未采用上述控制方式,地道照明應至少按白天/夜間分組控制。3.3.5根據本市現狀車行隧道(包括短隧道、下穿通道、跨線橋底等情形)實地調查情況,當隧道長度大于50m或大于10倍入口高度時,在未設置人工照明情況下,晴天黃昏時段實測地面照度普遍低于15lx(距出入口25m處),周圍交通狀況難以辨識,尤其是在白天,隧道兩端的強烈背景光使洞內無法辨識周圍細節(jié)。故3.3.9眩光因視場中存在極高的亮度或亮度對比而形成,它會使視覺功能下降或使眼睛感到不適。城市夜景照明應將眩光限制作為一項重要評價指標。3.3.10LED4供配電及控制4.1供配電系統(tǒng)4.1.2為了降低城市公共負荷的峰谷變化對路燈供電質量的影響,本規(guī)范建議采用城市公網上的路燈專用變壓器供電。D,yn114.1.2與其它類型燈具相比,LED燈具工作電壓范圍較寬。3對于非LED燈具,應有無功功率補償措施;而LED燈具自然功率因數可達0.95以上,無需補償。4交通信號、景觀照明等零星用電分屬不同部門,故需分別設置計量裝置及專用出線回路。4.2線路及燈具保護4.2.1為保證路燈配電系統(tǒng)中保護電器的可靠動作和減少故障影響面,綜合考慮經濟性、可實施性和控制管理等因素,對回路燈具總安裝功率大小和配線長度(從變壓器處計起)宜進行適當限制。 在確定道路照明配電線路截面或最大長度時,線路電壓降極少成為控制性要素,故通??刹蛔髟试S電壓降校驗。4.2.2配電線路(指箱式變電站至燈桿間的主干線路)上可能因日后增設燈具而過載,故應設過載保護;燈桿處單套燈具本身一般不會過載,故配電線路的燈具線路分支處可不考慮過載保護。4.2.3為避免單個燈具故障引致整個回路斷電,作此要求。選擇性可通過動作電流級差或動作時間級差(相鄰級差不宜小于0.2s)來實現。4.2.4過電流保護電器整定值或額定值的選擇,應充分考慮燈具啟動的影響(尤其是當回路中接有非LED燈具時),為此要計入一定數值的可靠系數。4.2.5見《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相關要求。4.2.6本條是《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的要求,也應是路燈配電系統(tǒng)設計重點關注內容之一。因為一般路燈線路的末端短路電流較?。芍?00A以下),首端過電流保護電器若整定不當,則很難可靠動作,為此要求設計必須進行短路電流核算,并在設計圖紙中詳盡注明保護電器的額定值及整定值,確??煽縿幼?。此外,要求各保護電器及配電線路型號、規(guī)格的選用、整定,盡量規(guī)整、統(tǒng)一。 對于路燈配電系統(tǒng)短路保護靈敏系數是否必須達到一定數值(常規(guī)是1.3),本規(guī)范未做強調。這兼顧考慮了安全可靠性和經濟實用性。理由主要基于:(1)產品制造誤差減小:近些年來斷路器自身質量有很大提高,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的精確性和穩(wěn)定性大為提升;(2)預期短路電流往往偏小:得益于非故障分支線路和燈桿多次重復接地的分流影響,路燈配電線路中實際流經的短路電流,一般要大于按常規(guī)理論計算得出的預期短路電流(當然,這有利于保護電器可靠動作);(3)《建筑物電氣裝置第4部分:安全防護第43章:過電流保護》GB16895.5-2000(idtIEC60364-4-43:1977)中,也僅強調短路電流“應在不超過使導體達到允許的極限溫度的時間內分斷”。4.2.7路燈配電線路接地故障保護電器宜具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功能,這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安裝和運行》GB13955-2005中有類似要求。長為1000m路燈配電線路的正常泄漏電流理論值為20mA~30mA,但受電纜接頭工藝、土質、濕度、溫度等因素影響,其實際數值變動幅度較大。RCD額定剩余電流動作值整定為300mA或以上,既可保障動作靈敏度要求,一般也可避免RCD誤動作。護欄燈安裝高度較低,易為人體接觸,而且由于布置間距較密,在發(fā)生車輛撞擊等交通事故時,有可能出現燈具、線路被破壞導致帶電體外露的情況,為避免出現觸電事故,要求護欄燈配電線路保護電器具備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功能。4.2.8路燈配電系統(tǒng)采用II類(防電擊分類)設備,也是接地故障保護有效措施之一。4.2.9箱式變電站處作等電位聯結及保護接地,屬常規(guī)要求。至于保護接地極與工作接地極之間的連接關系,則應視TN或TT而區(qū)別對待。對工作接地電阻要求,源自《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相關規(guī)定。箱式變電站處和燈桿處作等電位聯結,均屬常規(guī)要求。至于各個等電位聯結體彼此之間,以及與工作接地極之間的連接關系,則應視TN或TT而區(qū)別對待。接地電阻要求源自《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相關規(guī)定。燈桿處為人工垂直接地體,通常采用50×50×5鍍鋅角鋼或Φ12鍍鋅圓鋼。當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測試值(斷開配電線路PE線測量)不滿足要求時,可補打人工接地極,或進行局部換土,或使用降阻劑等。4.2.10燈桿處人工垂直接地體通常采用50×50×5鍍鋅角鋼或Φ12鍍鋅圓鋼。當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測試值(斷開配電線路PE線測量)不滿足要求時,可補打人工接地極,或進行局部換土,或使用降阻劑等。接地電阻要求源自《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相關規(guī)定。4.2.11此處SPD主要用以保護低壓屏內的電子元件或設備(如“三遙”監(jiān)控系統(tǒng)、電子脫扣器等)。4.2.12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第3.0.4條等要求作此規(guī)定。其中高度為15m及以上燈桿,均應設防雷接地裝置(可由保護接地裝置兼作);而高度為20m及以上燈桿,尚宜專設接閃器(如避雷短針等)。4.2.12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第3.0.4條等條款作此規(guī)定。4.2.13本市轄區(qū)內長期以來一直采用TN-S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實踐基礎;TT系統(tǒng)在設計標準配套、場地條件要求和運營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制約因素,僅在這些瓶頸得以解決后方可采用TT;TN-C系統(tǒng)在正常運行時,其PEN線作為外露可觸及導體,本身就有不平衡電流通過,這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故不應采用;TN-C-S系統(tǒng)在未設專用路燈箱式變電站時可采用。4.2.14本條為配電系統(tǒng)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統(tǒng)時,應滿足的條件。1因路燈配電線路末端短路電流較?。芍?00A以下),為使首端保護電器可靠動作,要求斷路器過電流脫扣器的整定電流大幅降低。對于常規(guī)配電線路,該整定電流一般取長延時過載保護整定電流的2.5~4倍較合適。因此,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倍數可調至較低的塑殼斷路器,或具備較低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倍數的微型斷路器(其短路分斷能力須校驗),一般均適宜用作線路首端過電流保護電器。TN-S系統(tǒng)中,當配電線路首端過電流保護電器采用斷路器時,常規(guī)配線長度與斷路器整定電流的對應關系,可參照表4.2.14-1(銅纜),或表4.2.14-2(鋁合金(芯))。表中,√:可采用;×(即陰影區(qū)):不可采用。表3常規(guī)配線(銅纜)長度與斷路器整定電流對應關系配線銅芯電纜過載整定短路整定長度(m)規(guī)格(mm2)Ir1(A)Ir2=2.5Ir1Ir2=3Ir1Ir2=4Ir1Ir2=5Ir1Ir2=6Ir18005×1625√√×××32√××××4×25+1×1625√√√××32√√×××40√××××5×2525√√√√×32√√√××40√√×××4×35+1×1625√√√××32√√×××40√××××5×3525√√√√√32√√√√×40√√√××9005×1625√××××4×25+1×1625√√×××32√××××5×2525√√√××32√√×××40√××××4×35+1×1625√√√××32√√×××40√××××5×3525√√√√√32√√√√×40√√√××10005×1625√××××4×25+1×1625√√×××32√××××5×2525√√√××32√√×××40√××××4×35+1×1625√√×××32√√×××5×3525√√√√×32√√√××40√√×××11004×25+1×1625√××××5×2525√√×××32√××××4×35+1×1625√√×××32√××××5×3525√√√√×32√√√××40√√×××12004×25+1×1625√××××5×2525√√×××32√××××4×35+1×1625√√×××5×3525√√√××32√√×××40√√×××表4常規(guī)配線(鋁合金(芯)電纜)長度與斷路器整定電流對應關系配線鋁合金電纜過載整定短路整定長度(m)規(guī)格(mm2)Ir1(A)Ir2=2.5Ir1Ir2=3Ir1Ir2=4Ir18004×25+1×1625√××5×2525√√×32√××4×35+1×1625√××5×3525√√√32√√×40√××9005×2525√××5×3525√√√32√√×40√××10005×2525√××5×3525√√×32√××11005×3525√√×32√××12005×3525√√×2燈頭處單相短路(或接地故障)電流不應小于熔斷器熔體電流的4.5倍,是為了保證熔斷器的可靠熔斷(見《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相關規(guī)定)。當LED燈具功率不大于400W時,熔斷器熔體可選4A。4.2.15本條為配電系統(tǒng)接地形式采用TT時,應滿足的條件。1燈具處保護電器應宜為帶短路保護功能的單相RCD(應有防盜措施)。2保護接地電阻大小系結合本地實踐經驗和可實施性而提出。3TT系統(tǒng)要求變壓器工作接地極與負荷側保護接地極相距足夠遠。4.3控制4.3.1截止到2010年底,本市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四區(qū)均已建有路燈中央控制中心,均可實現中央控制中心遙控;龍崗也已建有路燈中央控制中心,但因管理權轄不同,其部分區(qū)域可由其中央控制中心遙控;寶安區(qū)正在建設中央控制中心。道路照明設計時,應根據道路所在區(qū)域的遙控系統(tǒng)覆蓋情況,設置合適的控制方式。4.3.22本條為遙控系統(tǒng)應滿足的要求。3“三遙”遠動終端在箱式變電站或配電箱內的獨立空間安裝,可有效降低強、弱電之間的干擾,且便于管理、維護。4.3.3經緯時控儀可根據地理位置和季節(jié)變化而合理確定開關燈時間,并隨天空亮度變化進行必要修正。5設施選型、定位及安設5.1設施選型及定位5.1.1城市道路照明變電站主要有架空桿上安裝式、臺柱安裝式、室內變電所及戶外箱式變電站等。箱式變電站結構緊湊,占地少,有利于營造現代化的城市空間景觀;與普通油浸變壓器相比,干式變壓器輕便、易搬運、無油污染,適合于容量不大、過載能力無特別要求的場合。埋地式箱式變電站多采用免維護油浸變壓器,防護等級高,變壓器可置于專用地坑內,減少占地。埋地式箱式變電站在小型化、美觀化方面特點突出,并可根據要求制作成燈箱廣告,適用于環(huán)境景觀要求較高或用地緊張的地段。5.1.2本條為路燈箱式變電站布設應考慮的因素。1路燈箱式變電站布點應綜合考慮周邊路網供電點以及規(guī)劃道路照明分布情況,按合理供電半徑統(tǒng)籌考慮。2要求箱式變電站設置于道路城市電力通道一側,可方便10kV電纜引接和低壓電纜及線路的進出,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6本條考慮避免影響交通視距及環(huán)境景觀。5.1.3本條在依照《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9的基礎上,結合已陸續(xù)更新的《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73、《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127和《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28等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匯總、調整而成。5.1.5本條參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第照明設施與裸導線的間距計算,應綜合考慮弧垂、風偏、跨度及電壓等級、電流大小、太陽輻射等影響。5.2燈具選型5.2.1由大功率LED封裝器件組裝成的燈具5.2.2綜合考慮到全程道路照明的視覺感受、可辨視性及能效因素,本條提出了相關色溫要求;深圳為沿海城市,空氣腐蝕性相對較強,且車流量大導致灰塵量較大,故對燈具防護等級提出了較高要求5.2.3相對于機動車交通道路,商業(yè)區(qū)步行街要求有較高的顏色辨識,故宜提供較真實的原色彩顯示環(huán)境。5.5.2.7深圳市為海濱城市,空氣腐蝕性較為嚴重,故作此要求。5.2.9功能性燈具的電源模組是燈具壽命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現場替換可降低故障處理時間,方便現場維護。5.3線路選型及敷設5.3.1交聯聚乙烯絕緣聚乙烯護套電纜(YJV)和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電纜(VV)比較:YJV系列耐溫高、載流量較大,但電纜允許轉彎半徑較大;VV系列載流量稍小,但電纜允許轉彎半徑較小。由于路燈配電電纜允許載流量與回路的實際工作電流相比往往有較大富裕,而電纜在路燈基礎處進入燈桿的轉彎半徑條件有限,為便于電纜敷設施工,路燈電纜推薦采用VV在相近載流量下,鋁合金(芯)電纜截面雖較銅纜增大一個規(guī)格,但其導體緊壓系數達0.93,故電纜整體外徑仍與銅纜接近。此外,相對于銅纜,它具有強柔韌、彎曲半徑小、便于施工等特性,并在降低造價、防盜方面更具優(yōu)勢。不過,同規(guī)格鋁合金(芯)電纜相保阻抗約是銅纜的1.62倍,故應注意核算保護電器靈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綠色出行解決方案民間擔保借款合同4篇
- 男方協(xié)議離婚書2025年度電子版制作與版權保護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電網設備研發(fā)與銷售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內資股協(xié)議轉讓知識產權保護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爬架租賃與施工現場環(huán)境保護合同2篇
- 2025年度城市公園綠地日常養(yǎng)護維修服務合同規(guī)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名筑印象住宅電梯品牌代理銷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內蒙古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合同規(guī)范4篇
- 2025年度瓷磚鋪貼與新型建筑材料研發(f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山莊生態(tài)旅游合作開發(fā)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無人駕駛車輛測試合同免責協(xié)議書
- 2025年湖北華中科技大學招聘實驗技術人員52名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助詞「と」的用法課件
- 毛渣采購合同范例
- 無子女離婚協(xié)議書范文百度網盤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
- 五年級上冊小數遞等式計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廣東高考政治真題考點分布匯 總-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 燃氣管道年度檢驗報告
- GB/T 44052-2024液壓傳動過濾器性能特性的標識
- 國際市場營銷環(huán)境案例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