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學檢驗》課件-絲蟲治病診斷和流行防治_第1頁
《寄生蟲學檢驗》課件-絲蟲治病診斷和流行防治_第2頁
《寄生蟲學檢驗》課件-絲蟲治病診斷和流行防治_第3頁
《寄生蟲學檢驗》課件-絲蟲治病診斷和流行防治_第4頁
《寄生蟲學檢驗》課件-絲蟲治病診斷和流行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絲蟲治病診斷和流行防治《寄生蟲學檢驗》/CONTENTS目錄1PARTONE病例分享2PARTTWO簡介3PARTTHREE致病性4PARTFOUR實驗室診斷病例分享01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ONE病例分享一中年女性因長期下肢腫脹伴乳糜尿5天前來就診,經過仔細檢查后考慮為淋巴絲蟲病。簡介02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TWO絲蟲病是指絲蟲寄生在淋巴組織、皮下組織或漿膜腔所致的寄生蟲病。我國只有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簡介致病性03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THREE致病性(一)微絲蚴血癥下肢急性淋巴管炎(流火)潛伏期后血中出現微絲蚴,無任何癥狀或僅有發(fā)熱和淋巴管炎表現。致病性(二)急性期超敏反應及炎癥反應下肢急性淋巴管炎(流火)急性淋巴管炎(流火)淋巴結炎丹毒樣皮炎絲蟲熱精索炎、睪丸炎、附睪炎(班氏絲蟲)致病性(三)慢性期阻塞性病變淋巴液流入周圍皮下組織,刺激纖維組織增生,使局部皮膚變粗變硬形似象皮。多見于下肢和陰囊。是晚期絲蟲病最常見的體征。01.象皮腫致病性(三)慢性期阻塞性病變由班氏絲蟲引起。阻塞發(fā)生在主動脈前淋巴結或腸干淋巴結。尿中可查到微絲蚴。02.乳糜尿乳糜尿致病性(三)慢性期阻塞性病變由班氏絲蟲引起,阻塞發(fā)生在精索、睪丸淋巴管,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內,形成積液,導致陰囊腫大。03.睪丸鞘膜積液睪丸鞘膜積液致病性(四)隱性絲蟲病也稱熱帶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表現為夜間陣發(fā)性咳嗽、哮喘、持續(xù)性超度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IgE水平升高,胸部X線可見中下肺彌漫性粟粒樣陰影。實驗室診斷04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FOUR實驗室診斷學習內容:01病原學診斷02免疫學診斷03分子生物學診斷實驗室診斷(一)病原學診斷從患者標本中查出微絲蚴和成蟲是診斷本病的依據。檢查方法血內微絲蚴檢查。體液和尿液內微絲蚴檢查。組織內活檢成蟲。

實驗室診斷(一)病原學診斷因微絲蚴具有夜現周期性,應在晚上9點至次晨2點采血檢查。1、厚血膜法2、新鮮血滴法3、溶血離心沉淀法4、乙胺嗪(海群生)白天誘出法常用方法有:01.血內微絲蚴檢查實驗室診斷02.體液和尿液內微絲蚴檢查(一)病原學診斷取患者的鞘膜積液、淋巴液、乳糜尿、胸腔積液和腹腔積液等離心沉淀后涂片、染色鏡檢。實驗室診斷對淋巴結腫大或有可疑結節(jié)的患者,可用注射器從淋巴結或腫塊中抽取成蟲或利用組織切除物作病理切片查找成蟲或微絲蚴。(一)病原學診斷03.組織內活檢成蟲實驗室診斷(二)免疫學診斷檢查方法實驗室診斷(三)分子生物學檢查檢查方法絲蟲-流行情況2007年,WHO審核認可,中國在全球83個絲蟲病流行國家和地區(qū)中率先消除絲蟲病,是全球消除絲蟲病進程中的里程碑。絲蟲-防治01普查普治:首選藥物:海群生(乙胺嗪)。02防蚊滅蚊:阻斷絲蟲病的傳播。03加強監(jiān)測:針對流行環(huán)節(jié)采取相應的措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