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千古奇文《漁樵問對》_第1頁
北宋的千古奇文《漁樵問對》_第2頁
北宋的千古奇文《漁樵問對》_第3頁
北宋的千古奇文《漁樵問對》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宋的千古奇文《漁樵問對》,驚嘆于古人對天道規(guī)律的認識竟然如此之深。此篇文章主要是探究如何觀察事物規(guī)律從而萬事運籌帷幄。漁者謂樵者曰:“子知觀天地萬物之道乎?”樵者曰:“未也。愿聞其方?!睗O者曰:“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謂之理者,窮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謂之性者,盡之而后可知也;所似謂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此三知也,天下之真知也,雖圣人無以過之也。而過之者,非所以謂之圣人也。夫鑒之所以能為明者,謂其能不隱萬物之形也。雖然鑒之能不隱萬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萬物之形也。雖然水之能一萬物之形,又未若圣人之能一萬物情也。圣人之所以能一萬物之情者,謂其圣人之能反觀也。漁夫告訴樵夫:“你知道如何觀察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嗎?”樵夫回答:“不知道,非常樂意聽您講解”。漁夫回答:“我所說的觀察,并非是用眼睛,而是用心,也不是說觀察心,而是研究這里面的道理和規(guī)律。天下的事物皆有規(guī)律,皆有本性,皆有命運。所謂的規(guī)律,深入探究才能知道。事物的本性要盡數了解后才能知道。所以事物的命運要到達終點后才能知道。了解這三點才算真正知道天下。圣人沒有這些過失,不然也不會叫做圣人。開明的人能鑒別事物下的本質,雖然能鑒別事物本質,但也并非向水一樣適應萬物的形態(tài)。雖然有鑒別的能力,卻不能像圣人一樣適應萬物的性情。圣人之所以能適應萬物性情是因為他們會通過萬物觀照己身。所以謂之反觀者,不以我觀物也。不以我觀物者,以物觀物之謂也。又安有我于其間哉?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與人皆物也。此所以能用天下之目為己之目,其目無所不觀矣。用天下之耳為己之耳,其耳無所不聽矣。用天下之口為己之口,其口無所不言矣。用天下之心為己之心,其心無所不謀矣。天下之觀,其于見也,不亦廣乎?天下之聽,其于聞也,不亦遠乎?天下之言,其于論也,不亦高乎?天下之謀,其于樂也,不亦大乎?夫其見至廣,其聞至遠,其論至高,其樂至大,能為至廣、至遠、至高、至大之事,而中無一為焉,豈不謂至神至圣者乎?非唯吾謂之至神至圣者乎,而天下謂之至神至圣者乎。之所以能觀照己身,是因為他們從不以自身的角度出發(fā),而是從事物本身出發(fā),又怎會有我在其之中呢?因為知道我跟每個人都一樣,每個人也都跟我一樣。這樣我與他人都成了事物的本身。通過天下人所看見的來增長自己的見識,這樣就沒有什么是看不見的。通過大家所聽到的,當成自己所聽到的,就沒有什么是聽不到的。通過大家的所講的言語來擴充自己的言談,這樣就沒有什么話是不會說的。通過大家的心思來洞察自己的心思,這樣就沒有什么是不能謀劃的。天下所有能見到的都見到了,還不廣闊嗎?天下能聽到的話都聽到了,還不長遠嗎?天下能說的話都談論過了,還不高見嗎?天下的謀略都成了愛好,還不夠大嗎?眼界寬闊、見識長遠,言論高見、愛好廣泛。在這些廣闊,長遠,高見,廣泛的事情中沒有一事是不能作為的,豈不是可以叫做智慧極高的人?非我一人說智慧極高,而是天下人都這么說。非唯一時之天下渭之至神至圣者乎,而千萬世之天下謂之至神圣者乎。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已。”也不是一時之間就這么智慧極高,而是天下千千萬萬的前人積累下來的智慧呀。超過這樣的境界未來的事情也能知道了。樵者問漁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魚?”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魚?!痹唬骸傲锞咭?,豈由天乎?”曰:“具六物而得魚者,人也。具六物而所以得魚者,非人也。”樵者未達,請問其方。樵夫問漁夫:“你是用什么方法釣到魚的?”漁夫回答:“需要準備六種工具才能得到魚”。樵夫說:“六種工具都有了,還用靠天嗎?”漁夫說:“準備好六種工具而得到魚,是靠人。因為有這六種工具而得到魚的人,靠的不是人?!遍苑蛭茨芾斫?,請教這其中的方法。漁者曰:“六物者,竿也,綸也,浮也,沉也,鉤也,餌也。一不具,則魚不可得。然而六物具而不得魚者,非人也。六物具而不得魚者有焉,未有六物不具而得魚者也。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魚與不得魚,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魚者,非天也,人也?!睗O夫說:“這六種工具分別是,魚竿、絲線、浮標、魚墜、魚鉤和魚餌,少一樣都釣不到魚。但有這六種工具還釣不到魚,就不是人力可控了。也有六種工具都有還釣不到魚的人,但沒有工具能釣到魚的人卻沒有。所以知道需要準備工具的人是在于人,能不能釣到魚是在于天。沒有準備工具而釣不到魚的人是在于人自身原因,而不是天的問題。善于觀察萬物規(guī)律的人主要是具備三個要點:規(guī)律、本性、命運。先說說規(guī)律,比如地域特征、氣候特征、文化特征生活習性特征,這些都具有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了解本性: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xiàn),了解的物種本性越多,越能尋找其中的共性和差異性,這也是規(guī)律的一種。命運:在不同條件下的發(fā)展走向,主要是指因果之間的關聯(lián)性,會受到多個緯度的不同因素影響。比如生長南方的橘子和北方的枳,同一個物種在不同的地域產生不同的結果。(命運)導致這個結果是因為橘子樹自身生長環(huán)境與外部生存環(huán)境不匹配。(本性)南方適合種橘子,所以南方人比起北方人更喜歡吃橘子。(規(guī)律)表面上看枳的命運是因為種植地域改變所導致(現(xiàn)象)實際問題來了:南方的橘子為什么要放在北方生長?因為種樹的人認為橘子在北方能產生經濟效益??煞N樹的人不了解橘子樹生存的本性,不了解橘子樹結果的規(guī)律,自然在北方種不出橘子。(本質)可能有人會說:“可只有在北方種了橘子樹才會知道橘子樹只能在南方生存?!敝荒芑卮?,北方沒有橘子不就是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嗎?所以才說圣人之所以能一萬物之情者,謂其圣人之能反觀也。想要了解天下萬物,只需要做到多看、多聽、多聊,多思考就沒有什么是不知道的了。因為智慧就來自身邊的每個人。每個人眼界、言論、話題、心思都能為己所用,想別人所想,及人所及,自然就沒有什么是不知道的。當了解的事物本性足夠多時,自然就會知道每個物種在不同情況的不同表現(xiàn)下的結果,所以能夠做到運籌帷幄。就像在南方種橘子,雖然符合橘子的生長之道。(基本條件)即便細心栽種澆灌施肥(盡人事)可橘子收成好不好,果實甜不甜卻不是人所能決定的(聽天命)去北方種橘子卻不了解橘子樹的本性以及橘子樹生長的規(guī)律,就會失敗。這里引申出一個題外話,如果模擬南方生存環(huán)境種橘子能長出橘子嗎?可以,但為什么沒人種呢?這里就有一個文化特征和經濟屬性的問題。北方人吃當地水果較多(文化特性),那么相對于當地水果而言,橘子的市場小。在北方模擬南方的種植條件投入成本高,經濟效益低,所以沒人干這個事情。(經濟屬性)可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草莓。草莓雖然北方的比較出名,但南方也能生長,所以它的市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