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期中檢測一培訓資料_第1頁
傳統文化期中檢測一培訓資料_第2頁
傳統文化期中檢測一培訓資料_第3頁
傳統文化期中檢測一培訓資料_第4頁
傳統文化期中檢測一培訓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中檢測試題(一)(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測控導航(選題表)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對應學生用書第97~98頁)1.經濟、政治和文化是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A.日本發(fā)生9.0級地震引發(fā)海嘯B.美英法等多國聯軍空襲利比亞C.清明節(jié)前后,中小學開展“緬懷先烈,報效祖國”文明祭奠活動

D.中國人民銀行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

解析:C

A項屬于自然現象。B項屬于政治現象。C項是文化活動。D項屬于經濟現象。3.目前,世界上不包括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qū),學習漢語總人數已達4000萬,有100多個國家近4000所高等學校開設漢語課程?!皾h語熱”的出現折射出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的潛力。該觀點看到了(

)A.經濟發(fā)展是文化發(fā)展的基礎B.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D.文化教育對經濟具有重大影響解析:A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B、C兩項說法正確,但與材料無關。正是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為了加強經貿交流,學習漢語的人數劇增,出現了“漢語熱”,A項符合題意。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4.(2011年新余高二檢測)江西省景德鎮(zhèn)被譽為千年瓷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為中國的陶瓷文化、世界的陶瓷經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這說明(

)A.文化是經濟發(fā)展的基礎B.文化對經濟發(fā)展具有反作用C.文化與經濟沒有任何關系D.文化是經濟發(fā)展的前提解析:B江西省景德鎮(zhèn)被譽為千年瓷都,陶瓷文化推動了陶瓷經濟的發(fā)展,體現了文化對經濟的反作用,B項符合題意。A、D兩項觀點錯誤,應該是經濟是文化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C項觀點錯誤。5.面對美國“薯片(麥當勞)”、“芯片(電腦)”、“大片(電影)”這“三片齊下”的文化戰(zhàn)略,我們的文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處于“失聲”狀態(tài)。為此,我們應該(

)A.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提高文化軟實力B.把文化建設作為工作的中心C.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重要的戰(zhàn)略任務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fā)展作為第一要務解析:A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與美國相比,我國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處于劣勢,這就要求我們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提高文化軟實力,A項符合題意。B項觀點錯誤,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D兩項與材料無關。6.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自主創(chuàng)新是支撐一個國家崛起的筋骨。要堅持把推動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推進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材料表明(

)A.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B.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C.科技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D.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解析:A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而科技屬于文化,說明了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A項符合題意,上述材料沒有涉及文化與政治的交融,B項不符合題意。C、D兩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7.漫畫《招聘》主要反映了(

)A.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B.文化影響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行為選擇C.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D.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解析:B本題主要考查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公司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在招聘人才時只注重屬相,不注重才能,表明文化影響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行為選擇,B項符合題意。A項說的是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C項說的是精神活動和物質載體的關系,D項說的是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都不符合題意。8.(2011年洛陽統考)巴金說,他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主要受中國古今散文優(yōu)秀傳統的影響。他兒時背誦的《古文觀止》里的兩百篇散文是他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的“真正的啟蒙先生”。這主要表明(

)A.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響著人們的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C.文化是人創(chuàng)造的,來源于人們的靈感D.文化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解析:B從材料可以看出古代散文對巴金先生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深刻影響了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B符合題意。A、D與題意無關。C說法錯誤,文化來源于實踐而不是來源于靈感。9.近年來,廣東大力提升文化傳播能力,進一步提高廣東省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推動廣東省文化科學發(fā)展。下列對文化傳播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文化傳播的途徑包括商貿活動、人口遷徙和教育等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唯一手段③我們既要歡迎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④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可視為文化傳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C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②說法錯誤。①屬于文化傳播的途徑;③屬于文化傳播的要求;④屬于文化傳播的含義,①③④符合題意。

10.盡管受“臺獨教育”所形成的“思想牢籠”的影響,祖國大陸在臺灣讀者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在提高。從文化的角度看,這是因為(

)A.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B.在臺灣同胞的傳統文化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祖國的認同感C.分裂祖國的政治圖謀是不得人心的D.大陸的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解析:B

A項不符合題意;C項是政治原因,而材料要求從文化的角度分析;D項是經濟原因,也不符合題意。11.(2011年濰坊高二檢測)電影《唐山大地震》再現了唐山大地震的場景,在創(chuàng)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難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時,將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這說明(

)①文化形態(tài)更替是由科技進步決定的②創(chuàng)新推動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

③現代高科技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根本動力④實現文化創(chuàng)新需要博采眾長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C材料強調將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結合實現文化創(chuàng)新,②④符合題意;①③表述錯誤,文化形態(tài)的更替是由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所決定,文化創(chuàng)新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實踐。12.新版《梁?!分哺谧约好褡宓奈幕寥溃梦鞣降囊魳沸问皆忈屃酥腥A文化鮮明的風格和特點,是實現文化創(chuàng)新的藝術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這說明我們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yōu)秀文化成果時,要堅持的原則是(

)A.面向世界,博采眾長B.交流、借鑒、融合C.以我為主、為我所用D.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解析:C本題考查對文化創(chuàng)新途徑的理解。材料中用西方的音樂形式詮釋了中華文化鮮明的風格和特點實現文化創(chuàng)新,體現了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yōu)秀文化成果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說法正確,但不屬于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yōu)秀文化成果要堅持的原則。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對應學生用書第98頁)13.2011年2月14日,《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揭曉。作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已連續(xù)舉辦九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著一年中最值得書寫的“感動”。圍繞科學泰斗錢偉長、“英雄翁婿”王茂華、譚良才等年度人物,很多青年學生表示,“錢老當之無愧。中國學子將永遠銘記他的教誨、繼承他的治學態(tài)度”、“面對最親的人和寶貴的生命,可以為了不相識的人、為了挽救其他生命而犧牲自我。這種英雄的楷模精神,是震撼國人心靈的強勁力量?!睆奈幕罱嵌瓤?,《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有何意義?(18分)解析:《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本身是宣揚優(yōu)秀文化,這種優(yōu)秀文化會促進青少年學生成長,可以從優(yōu)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分析。答案:(1)優(yōu)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陡袆又袊纺甓热宋镌u選活動屬于健康有益的活動,能夠豐富青少年學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健全的人格。(6分)(2)優(yōu)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陡袆又袊纺甓热宋镌u選活動,會激勵青少年學生努力學習,健康成長,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6分)(3)優(yōu)秀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精神食糧,對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6分)14.近來,許多地方紛紛掀起傳統文化發(fā)掘、開發(fā)的新熱潮。一時間,補天女媧,“遍地開花”;諸葛孔明“四海為家”;甚至出現三地“熱爭”西門慶的場面。但凡與本地扯上一絲半縷的古人、仿古建筑都粉墨登場,平庸的創(chuàng)意和空洞的內容,將文化價值淹沒在喧囂奢華的商業(yè)氣息之中,文化挖掘缺乏品位。(1)傳統文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請你就各種主要形式,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各舉2~3個例證。(12分)(2)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10分)解析:第(1)問,考查傳統文化的形式,從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等四個角度分析。第(2)問,考查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tài)度及措施。注意結合材料從立足于實踐、繼承和發(fā)展等角度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