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語文(新九省卷2)(考試版A4)_第1頁
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語文(新九省卷2)(考試版A4)_第2頁
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語文(新九省卷2)(考試版A4)_第3頁
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語文(新九省卷2)(考試版A4)_第4頁
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語文(新九省卷2)(考試版A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02【新九省卷】

語文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評卷人得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我不準備以講故事的方式來闡明一個論點。經(jīng)過選擇的例子對任何有價值的概括來說從來就不是重要

的證據(jù)。黑頭鷗、工蜂這些故事只不過是用來說明在個體水平上,我所講的利他性行為以及自私性行為是

什么意思。我將闡明如何用基因的自私性這一基本法則來解釋個體自私性和個體利他性。但我首先需要講

一下人們在解釋利他性時常犯的一個錯誤,因為它流傳很廣,甚至在學校里被廣為傳授。

這種錯誤解釋的根源在于生物之進化是"為其物種謀利益”或者是"為其群體謀利益"這一錯誤概念。這

種錯誤的概念如何滲入生物學領域是顯而易見的。動物的生命中有大量時間是用于繁殖的,我們在自然界

所觀察到的利他性自我犧牲行為,大部分是父母為其下一代而做的。”使物種永存"通常是繁殖的委婉語,

物種永存無疑是繁殖的一個必然結(jié)果。只要在邏輯推理時稍微引申過頭一點,就可以推斷,繁殖的“功能"

就是"為了"使物種永存。從這一推斷再向前邁出錯誤的一小步,就可得出結(jié)論,說動物的行為方式一般以

其物種的永恒性為目的,因而才有對同一物種的其他成員的利他主義行為。

這種思維方式能夠以模糊的達爾文主義的語言表達出來。進化以自然選擇為動力,而自然選擇是指"

適者"的有差別的生存。但我們所談論的適者是指個體,種屬,物種,還是其他什么?從某種意義上說,

這并無多大關系,但涉及利他主義時,這顯然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在達爾文所謂生存競爭中進行競爭的是

物種,那么個體似乎可以恰如其分地被認為是這種競爭中的馬前卒。為了整個物種的更大利益,個體就得

成為犧牲品。用詞稍雅一點,一個群體,如一個物種或一個物種中的一個種群,如果它的個體成員為了本

群體的利益準備犧牲自己,這樣的一個群體滅絕的可能性要比與之競爭的另一個將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

位的群體小。因此,世界多半要為那些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所占據(jù)。這就是溫?愛德華

茲在其一本著名的書中公之于世的"類群選擇"理論。這一理論后為阿德里在其《社會契約》一書中所普及。

另一個正統(tǒng)的理論通常叫作“個體選擇"理論,但我個人卻偏愛使用“基因選擇"這一名詞。對于剛提出

的上述爭論,"個體選擇"論者可以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幾乎可以肯定,即使在利他主義者的群體中也有

少數(shù)持不同意見者拒絕做出任何犧牲。假如有一個自私的叛逆者準備利用其他成員的利他主義,按照定義,

它比其他成員更可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這些后代都有繼承其自私特性的傾向。經(jīng)過幾代這樣的自然選

擇之后,利他性的群體將會被自私的個體淹沒,就不能同自私性的群體分辨開來了。

我們姑且假定開始時存在無叛逆者的純粹利他性群體,盡管這不大可能,但很難看出又有什么東西能

夠阻止自私的個體從鄰近的自私群體中移居過來,然后由于相互通婚,玷污了利他性群體的純潔性。

個體選擇論者也會承認群體確實會消亡,也承認一個群體是否會滅絕可能受該群體中個體行為的影響。

他們甚至可能承認,只要一個群體中的個體具有遠見卓識,就會懂得克制自私貪婪,從而避免整個群體的

毀滅。但同個體競爭中那種短兵相接、速戰(zhàn)速決的搏斗相比,群體滅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甚至在一個群

體緩慢地、不可抗拒地衰亡時,該群體中的一些自私的個體,在損害利他主義者的情況下,仍可獲得短期

的繁榮。

盡管類群選擇的理論在今天已得不到那些了解進化論的專業(yè)生物學家們多大的支持,但它仍具有巨大

的直觀感召力。歷屆動物學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都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種正統(tǒng)的觀點。這不該責怪他們,

因為在為英國高級生物學教師編寫的《納費爾德生物學教師指南》一書中,我們可以找到下面這句話:"在

高級動物中,為了確保本物種的生存,會出現(xiàn)個體的自殺行為?!边@本指南的不知名作者根本沒有意識到

他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在這方面這位作者和諾貝爾獎得主洛倫茨所見略同。洛倫茨在《論進犯行為》

一書中講到進犯行為在物種保存方面的功能時,認為其功能之一就是確保只有最適合的個體才有繁殖的權(quán)

利。這是個典型的循環(huán)證明。但在這里我要說明的一點是,類群選擇的觀點竟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洛倫

茨像《納費爾德生物學教師指南》的作者一樣,顯然不曾認識到,他的說法同正統(tǒng)的達爾文學說是相抵觸

的。

類群選擇理論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原因之一也許是它同我們大部分人的道德和政治觀念完全相

吻合。作為個人,我們的行為時常是自私的,但在我們以高姿態(tài)出現(xiàn)的時刻,我們會贊譽那些后天下之樂

而樂的人,雖然對"天下"這個詞所指的范圍如何理解,我們?nèi)阅砸皇?。一個群體范圍內(nèi)的利他行為常常

同群體之間的自私行為并行不悖。從另一個意義來說,國家是我們利他性自我犧牲的主要受益者。青年人

作為個體應為國家整體的更大榮譽而犧牲,令人費解的是,在和平時期號召人們做出一些微小的犧牲,讓

他們放慢提高生活水平的速度,似乎比在戰(zhàn)爭時期要求他們獻出生命更難奏效。

(摘編自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盧允中等譯)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開篇表明自己要以基因自私性這一基本法則論述觀點,因為黑頭鷗、工蜂這些經(jīng)過選擇的故事

常帶有主觀觀點的解讀。

B.物種永存是繁殖的一個必然結(jié)果,而動物將生命中的大量時間用于繁殖,因此動物的利他行為普遍

是為了使其物種達到永存。

C.作者以"個體選擇"理論駁斥"類群選擇”理論,認為自私個體更易生存下來并"攻陷”群體,從而令人

無法區(qū)分利他群體與自私群體。

D.群體中的自私個體能夠通過損害利他主義者來使自己獲利,即使其所處的群體正在不可抗拒地走向

衰亡,自私個體也能由此得到發(fā)展。

2.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達爾文在提出"適者生存〃的觀點時,并沒有界定"適者”的范圍,這就是愛德華茲能夠提出“類群選擇

”理論的主要原因。

B.類群選擇理論認為具有犧牲精神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相比其他群體更容易實現(xiàn)物種永存,這一觀點

如今已得不到支持。

C.受道德和政治觀念的影響,人類雖對〃天下〃沒有一致看法,且常有自私行為,但也會贊揚那些愿為集

體犧牲自己的人。

D.人類社會中既存在利他行為,也存在群體間的自私行為,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利他行為往往會在戰(zhàn)時

特殊時期占據(jù)主流地位。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類群選擇”理論的一項是(3分)

A.為了保護蜂群儲存的重要食物,工峰會執(zhí)行刺蟄行動,但是工蜂很快會因此死去。

B.鳥看到鷹時,會發(fā)出特有的警告,吸引鷹的注意力,給鳥群預警,爭取時間躲避。

C.黑頭鷗集群筑巢,巢與巢之間相距很近,黑頭鷗會趁鄰居外出捕食時吞食雛鳥。

D.雌兔會在狐貍接近時一痛一拐地離開巢穴,以此引誘狐貍,使其放棄捕食巢中幼崽。

4.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對以下圖表內(nèi)容的解讀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某流域近25年不同特征種群數(shù)量統(tǒng)計圖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5年前20年前15年前10年前5年前|

□對照組□有明顯利他行為的種群?無利他行為的種群

【注】對照組為利他行為與自私行為均存在的種群。

A.對照組種群在25年里數(shù)量急劇下降,必將在這一流域逐漸消失。

B.有明顯利他行為的種群數(shù)量雖有波動,但整體呈平穩(wěn)上升趨勢。

C.無利他行為的種群數(shù)量在10年前突然下降,可能與人為因素有關。

D.利他行為與種群生存無明顯聯(lián)系,”類群選擇〃理論有待進一步驗證。

5.為何有人認同溫-愛德華茲的"類群選擇”理論?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6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雪地獵泡

梁曉聲

當年我是知青,在一師一團,地處最北邊陲。鄂倫春族獵人常經(jīng)過我們連,冬季上山,春季下山。連

里的老職工、老戰(zhàn)士,向鄂倫春族學習,成為出色獵人的不少。

北大荒的野生動物中,野雉多,犯子也多。所以有“棒打犯子瓢舀魚,野雉飛到飯鍋里”的夸張說法。

犯天生就是那種反應不夠靈敏的動物,故人們叫它們“傻花子”。

犯的確傻??稍偕担娏巳诉€能不跑嗎?當然也跑。但它沒跑出去多遠,就會站住,還會扭頭望望,

仿佛在想——我跑個什么勁兒呢,那人不一定打算傷害我吧?往往就在它望著人發(fā)愣之際,獵槍響了……

犯真的很傻,很少見那么傻的野生動物。

一輛汽車在公路或山路上開著,而一只犯要過路。車燈照住犯,狗就站在路中央不動了。它似乎想弄

明白怎么回事,為什么那么亮的光會照住它?司機一提速,狗被撞死了。

我在北大荒當知青的六年間,每年都聽說汽車撞死犯的事。不但汽車撞死過犯,而且連拖拉機也撞死

過犯。當年,團里有一批“東方紅”履帶式拖拉機,即使掛到最高擋的5擋,又能快到哪兒去呢?但架不

住傻犯子愣是站在燈光中不跑啊。

胞的樣子其實一點兒都不傻,長得還很秀氣。犯的耳朵比鹿長一些,眼睛比鹿的眼睛還大。公犯也生

角,卻不會長到鹿角那么高,也不會分出鹿角那么多的叉兒,一般只分兩個叉兒。犯不會碎步跑,只會奔

躍,但絕不會像鹿奔跑得那么快,也不會像鹿躍得那么遠。犯雖是野生動物,但又顯然太缺乏“野外運動”

的鍛煉。

犯,傻在它那一雙大眼睛。

犯的眼中,尤其母犯的眼中,總有那么一種猶猶豫豫、懵懂不知所措的意味。犯發(fā)現(xiàn)了人,并不立即

逃跑,而是引頸昂頭,凝視著人。也許凝視幾秒鐘,也許凝視半分鐘甚至一分鐘之久。要看它在什么情況

下發(fā)現(xiàn)了人以及什么樣的人,人在干什么。犯對老人、小孩兒和女人,戒心尤其不足。

我在連隊當小學老師的兩年,小學的校長是轉(zhuǎn)業(yè)兵,姓魏,待我如親兄弟。他是連隊出色的獵手之一。

冬季的一天,我隨他進山打獵。我們在雪地上發(fā)現(xiàn)了兩行犯的蹄印。他俯身仔細看了片刻,很有把握地說,

肯定是一大一小。我們循蹤追去,果然看到一大一小兩只犯。體型小些的犯,在我們的追趕下顯得格外靈

巧。它分明是想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到自己身上。雪深,人追不快,犯也跑不快。看那只大犯跑不動了,我

們也終于追到獵槍的射程以內(nèi),魏校長的獵槍也舉平瞄準了。那體型小些的犯,便用身體將大犯撞開,然

后,它在大犯的身體前跑來跑去,使魏校長的獵槍無法瞄準大犯,連開了三槍也沒擊中。魏校長生氣地說:

“我的目標明明不在它身上,可它怎么偏偏想找死呢?!?/p>

傻犯畢竟斗不過好獵手。終于,它們被我們逼上了山頂,旁邊是懸崖,它們無路可逃了。

在距離它們只有十幾步遠處,魏校長站住了,激動地說:“我本來只想打那只大的,這下,兩只都別

想活了?;厝r,我扛大的,你扛小的?!?/p>

他說罷,舉槍瞄準。犯不像鹿或其他動物,它們被追到絕處,并不自殺,相反,那時它們或目不轉(zhuǎn)睛

地望著獵人,或凝視槍口,一副從容就義的樣子。那種從容,簡直沒法細說。犯凝視槍口的眼神,似乎是

要向人證明——它們雖是動物,被人叫作傻犯子,卻可以死得如人一樣有自尊,甚至比人死得還要有自尊。

懸崖邊上,兩只狗一前一后,身體貼著身體,體型小些的在前,體型大些的在后。在前的分明想用自

己的身體擋住子彈,眼神中有一種無悔的義不容辭的意味,似乎還有一種僥幸——或許獵人的槍里只剩一

顆子彈呢!

它們的腹部都因剛才的奔逃而劇烈起伏。它們的頭都高昂著,眼睛無比鎮(zhèn)定地望著我們。體型小些的

犯終于不望我們,將頭轉(zhuǎn)向大犯,仰望大犯。大犯則俯下頭,用自己的頭親昵地蹭對方的背和頸,接著,

兩只花的臉偎在一■起。

我心中頓生惻隱,正奇怪魏校長為什么還沒開槍,向他瞥去,卻見他不知何時已將槍放下了。

他說:"它們不是一大一小,而是夫妻啊?!?/p>

我不知說什么好。

他又說:“看,我們以為是小犯的那一只,其實并不算小,它是公的??闯鰜頉]有?那只母的懷孕了,

所以顯得大……”

我仍不知該怎么表態(tài)。

“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鄂倫春人不向懷孕的母獸開槍是有道理的。看它們的眼睛,人在這種情況下打

死它們,是要遭天譴的呀!”

魏校長說著,干脆將槍背在肩上。

后來,他盤腿坐在雪地上,望著兩只狗。我也盤腿坐下,陪他望著那兩只犯。

我和魏校長在山林中追趕了三個多小時,魏校長可以易如反掌地射殺它們,甚至可以來個“串糖葫

蘆”,一槍擊倒兩只,但他決定不那樣做了。

那一刻,夕陽橘紅色的余暉漫上山頭,將雪地染得像罩了紅紗,兩只狗在懸崖邊相依相偎,身體緊貼

著身體,眷眷情深,根本不理睬我們兩個人的存在。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采用了“我”的視角。這是因為“我”親歷了狩獵的過程,近距離地觀察過兩只狗和魏校長,用

心感知過這一切,“我”最方便把讀者帶進故事。

B.作者在介紹犯子和寫被逼上懸崖面對死亡的兩只狗子時,都很細致入微地描寫它們的眼神,這是因為

和子的眼神讓“我”體察到了此刻它們的內(nèi)心。

C.小說通過對一次雪地里窮追兩只狗而最終在穩(wěn)操勝券時放棄的經(jīng)歷的描寫,表達了人類對弱小者的惋

惜和與動物共享地球這個家園的美好愿望。

D.小說中最重要的兩個形象是公狗和老魏。長期以來,人們對狗子的認知就是“傻”,而老魏對狗子從

窮追到放棄,是因為他對狗子有了新的認知。

7.關于文中的畫線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不知說什么好”“我仍不知該怎么表態(tài)”,是因為“我”的心很亂,“我”很不愿意兩只狗子被

射殺,但又不知道怎么開口說。

B.“魏校長說著,干脆將槍背在肩上”,這個動作,說明魏校長內(nèi)心很堅定,他徹底放棄了獵殺狗子的

打算。

C.魏校長坐在雪地里,望著狗子,因為他太累了;“我”也坐著陪著他看狗子,因為“我”也太累了。

D.夕陽橘紅色的余暉染紅了雪地,雪地上坐著放下了獵槍的“我們”,懸崖邊有眷眷相依的犯子,小說

的結(jié)尾洋溢著濃濃的暖意。

8.魏校長對袍子從窮追到放棄,是因為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他對泡子的認知和情感發(fā)生了變化,請結(jié)合相關內(nèi)

容簡析這種變化。(4分)

9.小說在講述“這次”獵狗的經(jīng)過之前,用了大量的篇幅來絮談犯子的“傻”,談到它常常因為“凝視”而

被射殺被撞死,揭示它“傻死”的根源在于“戒心不足”,這部分絮談帶來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請談談

你的理解。(6分)

評卷人得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

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魯穆公問于子思日:”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日:“惇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惫粣偅?/p>

而退之。成孫弋見。公日:“向者吾問忠臣于子思,子思日:'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寡人惑

焉,而未之得也?!背蓪O弋日:“噫,善哉,言乎!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嘗有之矣。恒稱其君之惡者,

未之有也。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效祿爵者也。恒稱其君之惡者,遠祿爵者也。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

吾惡聞之矣?!?/p>

(選自《魯穆公問子思》)

材料二:

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日:“先生疊國卷士合丕必工之施少猶步壬趾而憋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p>

子思日:“臣羈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臨簞門,其榮多矣。顧未有可以報君者,唯達賢爾?!毙l(wèi)君日:

“賢則固寡人之所愿也?!弊铀既眨骸拔磳従笇⒑我詾??”君日:“必用以治政。”子思日:“君弗

能也?!本眨骸昂喂??”答日:“衛(wèi)國非無賢蘇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賢才不見用故也?!本眨骸半m

然,愿聞先生所以為賢者?!贝鹑眨骸熬龑⒁悦∈恳詫嵢⊥烈??”君日:“必以實?!弊铀既眨骸靶l(wèi)

之東境有李音者,步而有實者也。”君日:“其父祖何也?”答日:“世農(nóng)夫也?!毙l(wèi)君乃盧胡大笑日:

“寡人不好農(nóng),農(nóng)夫之子,無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日:“臣稱李音,稱其賢才也。周

公大圣,康叔大賢,今魯、衛(wèi)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雖善農(nóng),則音亦未必與之同也。君言世臣

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臣之問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實也。今君不問李音之

所以為賢才,而聞其世農(nóng)夫,因笑而不受,則君取土界信名而不由實者也。”衛(wèi)君屈而無辭。

(節(jié)選自《孔叢子?抗志第十》)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

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先生國魯國國之士?然應不以衛(wèi)之同褊小回猶步玉趾回而慰回存之回愿國有賜國于寡人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恒稱其君之惡者”與“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兩句中的“恒”含義相同。

B.“未審君之愿將何以為”與“審容膝之易安”(《歸去來兮辭》),兩句中的“審”含義不同。

C.“賢而有實者也”與“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兩句中的“賢”含義相同。

D.“則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與“腹猶果然”(《逍遙游》),兩句中的“果”含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魯穆公對子思的回答感到困惑,而成孫弋認為子思的話很有見地,同時也表明總是能指出君主的過錯

的人還未有過。

B.為報答衛(wèi)國國君的厚遇,子思認為自己只能向他推薦賢能之士,并在交談時指出衛(wèi)國不缺乏賢才卻沒

有好的國政是因為賢才沒有得到重用。

C.對于應該如何取用賢能之才,子思認為不是靠名聲,而是要靠實際能力,并趁機向衛(wèi)國國君推薦衛(wèi)國

東部邊境的李音,說他就是有實際能力的賢人。

D.與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賢人,但他們的后人,也就是現(xiàn)在魯國和衛(wèi)國的國君不一定圣賢一樣,李

音也未必會像他的祖輩一樣一世務農(nóng)。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吾惡聞之矣。(4分)

(2)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4分)

14.子思對魯穆公和衛(wèi)國國君的進言各有何側(cè)重?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子思?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

(3分)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5?16題。(9分)

臨江仙寄嚴劉友工

納蘭容若

別后閑情何所寄,初鶯早雁相思。如今憔悴異當時,飄零心事,殘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卻到梁溪②。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

【注】①嚴益友:嚴繩孫,字荔友,號秋水,無錫人。詞人好友。②梁溪:太湖一支流,流經(jīng)無錫。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初鶯”指春暮之時,“早雁”指秋末之時。“初鶯早雁相思”一句,是說春去秋來,無日不思念好

友。

B.“如今憔悴異當時”一句,是說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xiāng),容顏憔悴,不由得暗自傷感,為友人擔憂。

C.“飄零”二句,是說詞人的心事只有殘月和落花知道,在表達思友之情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自己的孤寂。

D.“生小”二句是說詞人從來不知道江南的道路,在夢中卻分明來到了友人的故鄉(xiāng)??此撇缓侠?,卻寫

出了思念至深。

16.本詞結(jié)尾“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中,“冷”字用得很妙,請結(jié)合這三句試作賞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桂枝香?金陵懷古》中,王安石用“”收束了對金陵秋景的描寫;而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用“”收束了對赤壁美景的描寫。

(2)《屈原列傳》中,“,”兩句揭示了《離騷》言淺意深、言近旨

遠的藝術風格。

(3)在學校舉辦的“中國古典詩詞游藝會”上,小剛來到“品意象,吟詩句”專區(qū),取下寫有“松”

字的意象牌,脫口吟出兩句:“,?!?/p>

評卷人得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對聯(lián)常書寫張貼或者刻畫懸掛到楹柱上,故也稱“楹聯(lián)”。丁聯(lián)①.根據(jù)不同場合、不同時

間,可分為春聯(lián)、喜聯(lián)、廟聯(lián)、車聯(lián)等。

春聯(lián)作為年俗的楹聯(lián),兩千年來②.已成為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朵藝術奇葩?,F(xiàn)在我們

經(jīng)常看到的、流傳下來的一副經(jīng)典春聯(lián)“()”,其意蘊便來自年俗傳統(tǒng)的祝福儀式。它不僅代表了

喜慶,還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愿望。

楹聯(lián)是中國文化的獨特標志,就像一面旗幟飄揚在中國文化的天空,燦爛出彩。楹聯(lián)在我們生活中

③,它內(nèi)容_④,內(nèi)蘊豐富宏大,內(nèi)涵幽遠深邃。它承載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在繼承楹

聯(lián)形式的基礎上,根據(jù)時代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楹聯(lián)文化。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4分)

①②(1)④

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