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模擬測試卷二(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地理模擬測試卷二(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地理模擬測試卷二(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地理模擬測試卷二(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地理模擬測試卷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地理模擬測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n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

N國是世界重要的番茄生產和出口國。依靠智能化、自動化的玻璃溫室技術全年均可進行生產。下圖示

意N國的位置。據此完成1—3題。

1.如考慮運輸成本,在下列國家中N國的產品首先應銷往

A.法國B.日本C.澳大利亞D.巴西

2.該國溫室內溫度調控(增熱與降溫)的成本較低,主要緣由是

A.地勢低平B.氣候溫柔C.光照足夠D.受暖流影響

3.N國番茄在國際市場長期暢銷,主要緣由是

A.產品品質優(yōu)B.種植面積廣C.生產成本低D.運輸條件好

【答案】LA2.B3.A

【解析】1.留意結合經緯度、海陸輪廓進行空間定位,確定N國是荷蘭,考慮降低運費首先應銷往距離最

近的法國。巴西、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四國距離N國最近的是法國,如考慮運輸成本,在以上四個國家

中,N國的產品首先應銷往法國。故選A。

2.荷蘭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溫柔,夏季涼快,因此玻璃溫室冬季增熱與夏季降溫的幅度相應比較小,

故成本較低,B正確。地勢低平不是溫室內溫度調控(增熱與降溫)的成本較低的緣由,A錯誤。溫帶海洋

性氣候,光照不足,B錯誤。受暖流影響只影響了冬季氣溫較高,夏季溫柔不是暖流影響,D錯誤。故選B。

3.由材料可知,N國依靠智能化、自動化的玻璃溫室技術全年進行生產,單位面積產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是由于其生產技術水平高產品的品質高,有利于產品暢銷;種植面積廣、運輸條件好不是暢銷的緣由;智

能化、自動化的玻璃溫室技術全年進行生產,生產成本高。故選A。

讀吉林省近年來常住人口數(shù)據(單位:萬人),回答4—5題。

年份總人口城鎮(zhèn)人口鄉(xiāng)村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20152753.301522.901230.4016.1615.23

20162733.031529.681203.3515.2815.42

20172717.431539.421178.0118.4817.76

20182704.061555.651148.4117.9917.01

4.2015—2025年中,吉林省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年份是

A.2015年B.2024年C.2024年D.2024年

5.關于近年來吉林省人口變更特點及其緣由,下列推想正確的是

A.總人口削減是因為自然增長率下降造成的

B.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是由于東北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

C.死亡人口上升是由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所致

D.2024年誕生人口明顯增加是由于大量青壯年人口的遷入

【答案】4.B5.C

【解析】4.分析表中數(shù)據可知,2015、2024、2024這三年的誕生人口均大于死亡人口。即誕生率大于死亡

率。只有2024年誕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人口呈負增長,故2024年人口增長率最低。選擇B。

5.讀表可知,總人口的削減數(shù)大于人口增長與死亡的差值,這證明該省人口削減并不是因為自然增長率的

下降導致的。主要緣由應為人口的遷出導致,A錯誤。東北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具有滯后性,其使人口的影響是

漸進性的,并不會立即導致城市化大幅提高,B錯誤。東北近年來經濟發(fā)展較為遲緩,很多年輕人離開本省

到其他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務工,這樣就增加了本地老齡化水平,老年人口死亡率較高,從而導致死亡率上升,C

正確。材料中無明顯線索證明大量青壯年人口遷入,D錯誤。

(廣西玉林、柳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其次次模擬考試)2024年10月10日,美國加利福尼

亞州南部爆發(fā)山火,近10萬名居民被迫撤離。下圖為北美局部地區(qū)2024年10月中旬海平面氣壓分布示意

圖,圖中甲處為山火發(fā)生區(qū)域。據此完成6—8題。

6.關于洛杉磯氣候特點及其成因的正確表述是

A.夏季時受北美低壓的限制,高溫多雨B.冬春季位于西風帶迎風坡,降水較多

C.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全年高溫少雨D.加利福尼亞寒流影響,全年低溫少雨

7.據圖分析,甲處的風向是

A.東B.西C.南D.北

8.對山火發(fā)生發(fā)展起關鍵作用的天氣系統(tǒng)是

A.美國中部南下的冷高壓B.美國中部北上的暖高壓

C.東進的太平洋熱帶低壓D.北抬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答案】6.B7.A8.A

【解析】6.洛杉磯位于30°?40°的大陸西岸地區(qū),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

燥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的影響,溫柔潮濕。故選B。

7.在甲處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高壓指向低壓),之后向右偏轉肯定角度(30°?45°),

由此判定甲處風向為偏東風。故選A。

8.該次山火發(fā)生時間為10月,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北美大陸降溫較快,形成冷高壓,中部南下的冷高

壓使得降水削減,空氣沿山體下沉形成焚風效應,對山火的發(fā)生發(fā)展起到了關聯(lián)性作用,A正確,B錯;低

壓一般會帶來降水,不利于山火的發(fā)生,C錯;該季節(jié)全球氣壓帶風帶漸漸向南移動,副熱帶高氣壓帶不會

北上,D錯。故選A。

(廣東省惠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三次調研)在林、灌地植物群落中,降雨時部分水量會被林冠

層截留,而通過林冠層間隙或從枝條葉片上滴落的水量稱為“穿透雨”,還有一部分則沿葉片、枝條、莖

干向下運動,最終直達植物根部,被稱為“樹干莖流”。林冠層降雨截留再安排的過程變更了區(qū)域降水的

空間分布格局,尤其是對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植被的生存和生長具有深遠影響。下圖為林灌區(qū)降雨截留收集

測量裝置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

9.降雨量(P)、截留量(IC)、穿透雨量(TF)和樹干莖流量(SF)四者之間的關系是

A.SF=P-TF-ICB.SF=P-TF+ICC.SF=P+TF+ICD.SF=P+TF-IC

10.圖中乙量筒是用來測量

A.截留水量B.降雨量C.穿透雨量D.樹干莖流量

11.探討發(fā)覺,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植被,其樹干根區(qū)旁邊的土壤中養(yǎng)分集聚,形成“肥島效應”。這主要

得益于樹干根區(qū)旁邊

A.枯枝落葉多,有機質分解旺盛B.土壤濕度大,腐殖質積累更快

C.植物根系廣,匯聚林間空地土壤養(yǎng)分D.樹干莖流強,淋洗林冠層大氣沉降物

【答案】9.A10.C11.D

【解析】9.依據材料:在林、灌地植物群落中,降雨時部分水量會被林冠層截留,而通過林冠層間隙或從

枝條葉片上滴落的水量稱為“穿透雨”,還有一部分則沿葉片、枝條、莖干向下運動,最終直達植物根部,

被稱為“樹干莖流"。所以P=IC+TF+SF,所以SF=P—IC—TF,故選A。

10.圖中乙量筒連接乙集水接口,乙集水接口置于林冠層下部,應測量通過林冠層間隙或從枝葉片上滴落

的水量,即是測量穿透雨量,C正確;圖中甲量筒測量樹干徑流量,量水筒測量降雨量,截留水量可以通過

計算得出。故選C。

11.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林灌木叢能有效降低風速,截獲和聚集粉粒、塵埃等大氣沉降物,降雨后,這些

大氣沉降物被樹干徑流淋洗,帶至樹干根部旁邊,使得養(yǎng)分集聚形成“肥島效應”,D正確;干旱半干旱地

區(qū)植被枯枝落葉較少,且微生物相對較少,有機質分解不會旺盛,A錯;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降水少,土壤濕度

相對較小,B錯;林間空地上土壤養(yǎng)分少,C錯。故選D。

二、非選擇題:共56分。第12—13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需作答。第14—15題為選考題,考生

依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46分。

12.(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三診一模”摸底診斷測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阿聯(lián)酋是由迪拜等7個酋長國組成的聯(lián)邦國家(下左圖),2024年迪拜人口超過300萬,集中了阿聯(lián)

酋70%的非石油貿易,是中東地區(qū)重要的轉口貿易中心,但其石油、自然氣需從其它酋長國輸入。2024年

我國參加建設的全球最大光熱式太陽能發(fā)電站項目在迪拜啟動,該電站采納熔鹽塔式光熱發(fā)電技術,其發(fā)

電原理是定日鏡將太陽光能反射至中部集熱塔(下右圖),塔內熔鹽被加熱,高溫熔鹽流入熱熔鹽罐中。當

須要發(fā)電時,罐中的熔鹽將水加熱,產生蒸汽驅動汽輪機發(fā)電。

(1)指出太陽能資源的優(yōu)缺點。(4分)

(2)從氣候角度分析阿聯(lián)酋太陽能資源豐富的緣由。(6分)

(3)說明迪拜選建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的理由。(6分)

(4)說明建設太陽能發(fā)電站對迪拜的意義。(8分)

【答案】(1)清潔、可再生;分布廣;能量巨大;分布不均;能量分散;不穩(wěn)定;儲能難。(答出4點即可,

4分)

(2)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太陽輻射量大;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盛行下沉氣流,晴天多,光照強;

夏半年西南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受離岸風限制,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強。(6分)

(3)太陽能受晝夜更替、天氣等要素的影響,穩(wěn)定性較差;將分散的太陽能集中利用;能儲存太陽熱能,

實現(xiàn)平穩(wěn)供電。(6分)

(4)滿意社會經濟發(fā)展對能源的需求;削減石油和自然氣的輸入,減輕能源對外依靠程度;增加新能源利

用,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供應清潔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綠色經濟。(8分)

【解析】(1)依據教材,與其他常規(guī)能源相比,太陽能資源的優(yōu)點應從資源屬性(清潔、可再生),儲量和

分布(分布廣;能量巨大)來回答;而太陽能資源作為新能源,其主要的缺點表現(xiàn)為:一是分布(分布不

均;能量分散);二是利用難易度(不穩(wěn)定;儲能難),來分析作答即可。

(2)依據左圖中阿聯(lián)酋的地理位置和大氣環(huán)流特點(地處阿拉伯半島,北回來線旁邊,夏半年西南季風的

離岸風區(qū))即可推斷出當?shù)貞詿釒衬畾夂驗橹?;據此即可推斷當?shù)靥柲苜Y源豐富的氣候緣由就應有

兩方面緣由:一是緯度因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太陽輻射量大);二是天氣因素:降水少,晴天多

(冬半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盛行下沉氣流和夏半年西南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受離岸風限制),據此即

可作答。

(3)由小題(1)可知太陽能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穩(wěn)定性差,二是分散且不易儲

存。而依據材料中所闡述的該太陽能發(fā)電站的工作原理即可知,其利用定日鏡將分散的太陽能集中于集熱

塔,再利用熱熔鹽罐實現(xiàn)了能量的儲存,并克服了太陽能利用中因晝夜和天氣的影響所導致的不穩(wěn)定特點,

從而實現(xiàn)平穩(wěn)供電的目的,據此即可作答。

(4)依據材料,迪拜地區(qū)常規(guī)能源缺乏,且人口眾多,經濟發(fā)達,據此即可知太陽能電站的經濟意義就應

是:滿意社會經濟發(fā)展對能源的需求;削減石油和自然氣的輸入,減輕能源對外依靠程度;而太陽能利用

屬于新能源,綠色無污染故可知其環(huán)境意義就應是:增加新能源利用,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供應清潔可再

生能源,發(fā)展綠色經濟。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絕大部分被古地中海所覆蓋,隨著地殼不斷運動,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陸地,

古長江自東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約1.4億年前,長江中游巫山山脈形成,古長江在其西側流入四川盆地,

在其東側流入江漢盆地。后來,隨著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逝。距今300萬年時,喜馬拉雅山劇烈隆

起,巫山兩側河流溯源侵蝕進一步加劇,東側河流勝利襲奪(分水嶺兩側,侵蝕力強的河流切穿分水嶺搶

奪侵蝕力較弱河流上游河段的現(xiàn)象)西側,古長江東流而去,形成長江三峽雛形。第四紀,巫山山脈接著

抬升,長江三峽峽谷(如下圖)最終形成。

(1)指出古長江自東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的自然條件。(6分)

(2)從地貌、氣候、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隆起對古長江的影響。(6分)

(3)說明巫山山脈兩側河流溯源侵蝕、襲奪的過程。(6分)

(4)推想長江三峽峽谷將來變寬的必要條件。(4分)

【答案】(1)地勢東高西低;古地中海范圍大,靠海近;水量條件能滿意流程須要。(6分)

(2)地形隆起使古長江落差加大,流水下切,侵蝕作用增加,峽谷地貌發(fā)育;隆起地形阻擋大洋水汽,形

成地形雨,增加降水量;變更了區(qū)域東高西低的地形地勢特征,使古長江流向發(fā)生變更,漸漸自西向東流。

(6分)

(3)青藏高原隆起,巫山西側古長江水系起先折向東流,巫山兩側河流溯源侵蝕加?。幌柴R拉雅山脈劇烈

隆起,巫山西側古長江流域地勢整體抬升,兩側河流溯源侵蝕進一步加劇,最終東側河流切穿山脈,勝利

襲奪西側河流。(6分)

(4)地質條件穩(wěn)定,峽谷地貌基本格局不變;長江水量穩(wěn)定,流水側蝕作用保持或增加。(4分)

【解析】本題以古長江流域水系演化和長江三峽形成過程為命題素材,以時間和空間變更兩個維度為線索,

設問考查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影響下某種地貌的形成過程,考查學生綜合思維水平和區(qū)域認知實力。

(1)本小題須要調動區(qū)域地理學問儲備,明確古地中海在西,古長江在東。古長江要注入古地中海,首先

須要東高西低的地勢條件;其次從材料信息“長江流域絕大部分被古地中海所覆蓋”可知古地中海范圍大,

古長江距離古地中海較近;古長江能流入古地中海還須要有足夠的水量條件。

(2)本小題聚焦地形抬升與古長江的關系,一方面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隆起,變更了原來東高西低的

地勢格局,從而影響古長江流向發(fā)生變更,漸漸自西向東流;另一方面地形起伏加劇為峽谷地貌形成供應

了條件,地形隆起導致落差加大,河流下切侵蝕形成峽谷地貌;由于抬升幅度較大,可能還會阻擋水汽形

成地形雨,降水增加,從而使古長江流量增加。

(3)材料對河流襲奪現(xiàn)象做出了說明,須要考生理解材料。巫山山脈相當于古長江東西兩側河流的分水嶺,

河流襲奪的起因是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隆起使兩側河流流向發(fā)生變更,巫山西側古長江起先折向東

流,隨著地勢抬升,東西兩側河流溯源侵蝕加強,最終東側河流切穿了巫山山脈,勝利襲奪西側河流。

(4)峽谷是一種典型的流水侵蝕地貌,長江三峽的形成是在巫山山脈較大的落差條件下,流水下切侵蝕形

成。長江三峽要在將來變寬,河流應當是以側蝕為主。首先要保證巫山山脈地質條件相對穩(wěn)定,無滄海桑

田巨大變更,下切侵蝕減弱;其次,長江水量要比較穩(wěn)定,保證營造峽谷地貌的流水侵蝕作用力不減弱,

流水側蝕作用保持或增加。

(二)選考題:共10分。請考生從2道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假如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14.[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喬家大院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至今完整保留了喬家鼎盛時期商業(yè)和民俗的風貌,喬家

大院作為晉商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深厚的人文氣息,真實地反映了明清時期北方漢

族的民俗風情和晉商文化。由于存在過度開發(fā)和景區(qū)過度商業(yè)化問題,影響景區(qū)品質提升,2024年7月31

日,喬家大院景區(qū)被取消質量等級,撤銷5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目前,喬家大院景區(qū)內的大部分商鋪已經撤

出,景區(qū)外的商業(yè)市場也全部拆除(如下圖)。

簡述喬家大院景區(qū)整改應實行的措施。

【答案】要廣泛聽取多方建議,全面抓好整改落實;合理設置門票價格;要做好輿論宣揚,精確、剛好報

道景區(qū)整改提升工作;完善景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優(yōu)質旅游環(huán)境;凈化旅游消費環(huán)境,提升景區(qū)品質;

加強景區(qū)商業(yè)活動管理,營造和諧有序的景區(qū)經營氛圍。(答出4點即可,10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