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稅制 課件 第一章 導論_第1頁
外國稅制 課件 第一章 導論_第2頁
外國稅制 課件 第一章 導論_第3頁
外國稅制 課件 第一章 導論_第4頁
外國稅制 課件 第一章 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稅制課程安排(34學時)第一章導論第二章外國個人所得稅制第三章外國公司所得稅制第四章外國資本利得課稅第五章外國社會保障稅制第六章外國增值稅制第七章外國消費稅制第八章外國財產稅制第九章外國遺產稅和贈與稅第十章外國稅收管理體制第十一章外國稅收征收管理制度推薦閱讀書目《外國稅制》,李九龍、于鼎丞,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87年《InternationalTaxHandbook》,CCHInternationalTaxEditors,CCHAustraliaLtd,1994年《外國稅制》,孟慶勝、朱莊勤,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外國稅收理論與制度》,羅曉林,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外國稅收制度叢書》,高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美國稅制》,財政部稅收制度國際比較課題組,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年《英國稅制》,財政部稅收制度國際比較課題組,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年《日本稅制》,財政部稅收制度國際比較課題組,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年《IBFDDatabase》,InternationalBureauofFiscalDocumentation,2002《外國稅制》,陳永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外國稅制》,付伯穎,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8年《外國稅制》,王國華,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比較稅制》,王喬,席衛(wèi)群,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財政研究稅務研究國際稅收.uk教學安排1.總課時34學時,課堂講解+討論+作業(yè)2.考核規(guī)則總評成績=平時成績x30%+期末考試成績x70%平時成績依據課堂討論、考勤、作業(yè)第一章導論外國稅制結構外國稅收負擔水平世界各國稅制改革第一節(jié)外國稅制結構稅收制度稅制模式的選擇稅制結構一、稅收制度1.稅收制度的概念簡稱“稅制”,國家各項稅收法規(guī)和征收管理制度的總稱,是國家向納稅人征稅的法律制度依據和納稅人向國家納稅的法定準則。稅收制度的核心是稅法。制定稅收制度,一方面是為了制約納稅人,即規(guī)定納稅人必須履行納稅義務;另一方面是為了制約征稅機關,即規(guī)定征稅必須貫徹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稅收政策。

2.稅收制度的構成(1)稅制要素納稅主體課稅課體稅目稅率課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減免加成(2)稅收體系稅類稅種1)按征稅對象的性質不同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資源稅類、財產稅類、行為稅類。所得稅類:個人所得稅、公司稅、工薪稅流轉稅類:增值稅、消費稅、關稅財產稅類:房產稅、契稅、車船稅行為稅類:印花稅、車輛購置稅資源稅類: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2)按管理和使用權限不同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中央稅:消費稅、關稅地方稅:房產稅、銷售稅共享稅: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3)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價內稅:消費稅價外稅:增值稅、銷售稅4)按稅負是否易于轉嫁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直接稅:所得稅、遺產稅間接稅:增值稅、消費稅、關稅

5)按計稅依據的不同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從價稅:增值稅從量稅:消費稅二、稅制模式的選擇(一)單一稅制模式稅收體系由單個稅種組成,或以某種稅為主,簡單搭配其他稅種。1.單一土地稅論(singletaxonland)法國重農學派魁奈、布阿吉貝爾的單一土地租稅論美國HenryGorge單一地價稅2.單一所得稅論(Singletaxonincome)

16世紀后期法國人讓·博丹《共和六法》18世紀初的法國重農學派沃邦的什一稅18世紀德國稅官斯伯利3.單一消費稅論(Singletaxonconsumption)英國晚期重商主義者霍布斯德國普費菲:消費支出稅4.單一財產稅論(Singletaxonproperty)單一資本稅論美國學者:以不動產為資本課稅對象法國學者吉拉丹、莫尼埃:以一切有形資產為資本課稅對象(二)復合稅制模式

由各不同稅種共同組成、相互搭配、互為補充的復合體系。1.兩大稅類論稅收制度由直接稅和間接稅組成。德國勞·勞菲、謝夫勒·勞:配賦課稅與消費稅2.三大稅類論稅制結構應由三類稅構成(1)在直接稅和間接稅并列的基礎上提出第三大稅系與之并列斯泰因:直接稅、間接稅和所得稅康拉德:直接稅、間接稅和補充稅(2)直接并列三大稅種瓦格納:所得稅(對所得、收益、利息的課稅)、所有稅(財產稅)與消費稅日本小川鄉(xiāng)太郎:所得稅、消費稅、流通稅4.四大稅類論在三大稅類論的基礎上,增加了流通稅類,從而構成了四個稅類。流通稅類的課稅對象為經濟流通,并以經濟流通的行為作為稅源,其主要稅種為財產流通稅。但流通稅實際上是財產稅和商品流轉稅的結合,從其意義上更接近財產稅,而且在數(shù)額上所占的比例不大,不應作為代表稅類,因此,四大稅類論實際上還是三大稅類論。(三)單一稅制與復合稅制模式比較1.單一稅制的優(yōu)缺點(1)優(yōu)點:稅收一次課征,對生產和流通影響小,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便于征管,稅收成本低有助于消除重復課稅的弊端(2)缺點:難以取得充足的財政收入容易引起某一方面經濟的變動課征范圍小,無法實現(xiàn)普遍課稅和平等課稅2.復合稅制的優(yōu)缺點(1)優(yōu)點稅源充裕,能保證國家財政需要,稅制有較大的彈性,能適應時政需要的變動。涵蓋面廣,能捕捉各種稅源,容易做到普遍課稅和公平課稅。能夠保證稅源不致枯竭,并能促使社會經濟綜合平衡發(fā)展。(2)缺點稅種過于繁雜稅負分布不均征收成本高三、稅制結構稅制結構是指各個稅類、稅種的組合以及它們在組合中的相對地位。(一)稅制結構的類型1.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1)優(yōu)點能夠獲得穩(wěn)定可靠的財政收入能夠較好的貫徹稅收的公平原則有利于宏觀經濟穩(wěn)定(2)缺點會對經濟效率產生損害征收成本高難以實現(xiàn)徹底的公平2.以商品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

(1)以全額商品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優(yōu)點:稅基大,征管簡單,聚財性缺點:重復性征稅,累退性(2)以增值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優(yōu)點:稅基大,聚財性,避免重復征稅缺點:征管要求高,累退性(二)世界各國稅制結構的總體格局1.發(fā)達國家的稅制結構以直接稅為主,所得稅和社會保障稅占重要地位;而直接稅在發(fā)展中國家則占次要地位。2.發(fā)展中國家的稅制結構以間接稅為主,而發(fā)達國家間接稅的比重比較低。3.世界稅制格局形成的原因

經濟因素稅收政策因素稅收征管因素稅收文化因素第二節(jié)外國稅收負擔水平稅收負擔的分類衡量稅收負擔水平的指標體系世界各國宏觀稅收負擔水平影響稅收負擔水平的因素一、稅收負擔的分類整個社會或單個納稅人(自然人或法人)實際承受的稅款,簡稱“稅負”。絕對額,納稅人繳納的稅款額,即稅收負擔額;相對額,納稅人繳納的稅額占計稅依據價值的比重,即稅收負擔率。1.從稅負的范圍來分類(1)宏觀稅收負擔一個國家從總體來看的稅負水平,反映了政府對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占有程度及在經濟中的地位。(2)微觀稅收負擔某個企業(yè)或個人承擔國家稅負的狀況。2.從納稅人是否真實承受稅收負擔的角度來分類(1)名義稅收負擔(2)實際稅收負擔3.從稅額與征稅對象數(shù)額的關系來分類(1)等比稅收負擔不論征稅對象數(shù)額大小,納稅人一般都統(tǒng)一按一個比例納稅。(2)等量稅收負擔納稅人或同一征稅對象繳納相同的稅款,即稅收負擔的絕對量相等。(3)累進稅收負擔根據納稅人負擔能力的狀況,負擔能力強者多征稅,負擔能力弱者少征稅,沒有負擔能力的不征稅。4.從稅負是否轉嫁的角度進行分類(1)直接稅收負擔(2)間接稅收負擔二、衡量稅收負擔水平的指標體系(一)衡量宏觀稅收負擔水平的指標1.國內生產總值稅收負擔率稅收收入總額/國內生產總值2.國民生產總值稅收負擔率稅收收入總額/國民生產總值3.國民收入稅收負擔率稅收收入總額/國民收入總額二、衡量微觀稅收負擔水平的指標1.企業(yè)稅收負擔率企業(yè)實際繳納各種稅額/企業(yè)收入總額2.個人稅收負擔率個人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額/同期個人收入總額三、世界各國宏觀稅收負擔水平1.高收入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30%~40%2.中上等收入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16%~30%3.中下等收入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21%左右4.低收入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較低5.世界各國稅負水平的發(fā)展趨勢上升?下降?全球稅負痛苦指數(shù)排行榜

稅負痛苦指數(shù)的評價方法,是確定若干稅(費)種,包括公司和個人所得稅、雇主和雇員交納的社會保險金、銷售稅、財產稅,并將其法定最高稅率相加后進行比較,數(shù)值高低與所謂痛苦指數(shù)成正比。四、影響稅收負擔水平的因素1.經濟發(fā)展水平2.政府職能范圍3.財政分配體制4.稅收制度5.公共政策實施方式第三節(jié)世界各國稅制改革一、21世紀以前的全球性稅制改革(一)發(fā)達國家稅制改革的特點

1.所得稅改革以降低稅率和拓寬稅基為核心降低稅率公司所得稅率降至30~40%左右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降低至45%左右普遍采取稅收指數(shù)化措施拓寬稅基減少優(yōu)惠降低免稅2.增值稅在各國迅速推行3.免除經濟性重復征稅整體化措施得到進一步推廣4.社會保障稅地位得到極大提高發(fā)達國家稅制改革的趨勢1.各國稅負總體水平呈上升趨勢2.減稅成為發(fā)達國家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工具3.各國稅制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和完善,并逐步趨向一致4.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對各國稅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網上交易)5.與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稅收問題日益引起關注(二)發(fā)展中國家稅制改革1.20世紀80年代稅制改革的特點(1)改革經濟體制,調整經濟結構,建立健全稅制(2)降低稅率,擴大稅基調低關稅和公司所得稅率涉外企業(yè)得到發(fā)展(3)擴大稅收優(yōu)惠(4)增值稅開始被采納(5)簡化稅制,加強稅務征管2.1990年代稅制改革的特點(1)增值稅被廣泛采納(2)逐步拓寬稅基取消非規(guī)范性特殊規(guī)定研究對各種附加福利、資本利得等征稅辦法(3)降低稅率,減少納稅檔次(4)降低稅收優(yōu)惠,減少稅基侵蝕(三)經濟轉軌國家的稅制改革1.公司所得稅改革(1)稅前成本扣除(2)公司所得稅稅率(3)公司所得稅減免2.個人所得稅改革3.增值稅改革4.消費稅改革二、21世紀以后的全球性稅制改革(一)21世紀以后稅制改革的背景1.經濟全球化使傳統(tǒng)稅收原則面臨挑戰(zhàn)(1)稅收公平原則受到挑戰(zhàn)(2)稅收效率原則受到挑戰(zhàn)(3)稅收征管原則受到挑戰(zhàn)2.治稅理念的轉變?yōu)槎愔聘母锾峁┝诵碌脑瓌恿?.應對金融危機給各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4.應對COVID-19給各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二)21世紀以后稅制改革的特點1.一般公司所得稅綜合稅率明顯下降2.各國公司所得稅稅率在降低基礎上基本趨同3.調整一般公司所得稅優(yōu)惠,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的稅收優(yōu)惠力度4.所得稅比重有所降低,增值稅和消費稅等商品稅比重提高5.發(fā)達國家加快公司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一體化步伐三、全球性稅制改革的國際趨勢(一)公司所得稅以漸進改革為主1.加強國際合作,避免公司所得稅稅率持續(xù)下降2.通過完善折舊政策和適當減少稅收優(yōu)惠來拓寬稅基(二)個人所得稅改革穩(wěn)中有變邊際稅率稅收征管、國際間信息交換與合作(三)增值稅改革日趨規(guī)范1.縮小增值稅免稅范圍,逐步取消低稅率規(guī)定2.加強稅務管理,提高增值稅納稅遵從度3.有選擇的適度提高增值稅標準稅率(四)消費稅矯正和調節(jié)功能增強TobaccoAlcoholFuelCarbondioxide第四節(jié)比較與借鑒一、優(yōu)化稅制結構的國際經驗稅制結構公平型、效率型、兼顧型DC:所得稅為主的雙主體稅制結構LDC:商品勞務稅為主的雙主體稅制結構(1)稅制結構的變動總體上要與經濟發(fā)展階段相適應(2)政府在公平與效率上的權衡會影響稅制結構(3)財政支出結構、稅收征管水平和政治文化因素都會導致稅制結構變動二、如何確定合理的宏觀稅負水平(一)中國宏觀稅負水平的國際比較1.中國與中低收入國家宏觀稅負水平的比較2.中國與發(fā)展中大國宏觀稅負水平的比較(二)評判宏觀稅負水平是否合理的標準1.稅收負擔是否在納稅人承受范圍之內2.政府能否盡可能滿足納稅人的公共需求我國宏觀稅負水平的合理化措施1.改革現(xiàn)行稅制,降低宏觀稅負水平2.推進稅費改革,減輕非稅負擔3.調整優(yōu)化公共支出結構三、合理稅制改革的參考標準(一)稅種改革的基本標準1.商品類稅種的改革應具有特征(1)建立一個具有廣泛稅基并在消費環(huán)節(jié)征稅的稅種(2)為公平稅負,應征奢侈品消費稅,進口商品與國產商品同等對待,對貧困階層的支出占比大的產品免征VAT。(3)為體現(xiàn)效率原則,對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的產品應征收傳統(tǒng)的商品稅。(4)只通過征收關稅保護國內市場,建立完善的出口退稅制度。(5)為保護國內自然資源應有限度的合理地征收出口稅。2.公司稅和個人所得稅體系改革應具有特征

(1)公司稅應采用單一法定稅率,并應與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一致,應減少與投資和利潤有關的稅收優(yōu)惠。(2)應達到效率的目標。(3)稅收優(yōu)惠的范圍和時間應限制在對市場缺陷進行矯正的限度內。(4)個人所得稅應成為取得收入的重要稅種,并具有廣泛的稅基,最高邊際稅率應在30%至50%之間。(5)為達到公平稅負的目的,應制定充分的家庭所得稅標準,并采用漸進的累進稅率結構。(6)對于工薪利息所得應盡量采用預扣稅款的辦法,對難于征稅的納稅戶應采用公平的估算征稅辦法。(7)對利潤、股息和其他匯出境外的所得應建立預提稅制度,稅率宜在10%至15%之間。3.財產稅和遺產稅改革應具有特征(1)征收財產稅、資本利得稅和遺產稅都應采用累進稅率。(2)為保證公平必須同時開征遺產稅和贈予稅。(3)這些稅種的設計必須既便于征收,而又不影響儲蓄。(二)發(fā)達國家成功稅制改革的標準1.桑德福標準: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改革的可持續(xù)性;改革的正面或負面影響。2.阿徹標準:簡化征納程序;激勵儲蓄;限制地下經濟;出口產品服務不含稅;增加進口產品服務的稅金。3.博斯金標準:經濟績效的提高;政府規(guī)模適度;鞏固聯(lián)邦制;可持續(xù)性;繁榮穩(wěn)定民主制度。4.英國國內收入局標準(1)國庫的收入或成本,在納稅人中受益者與受損者的分配;(2)改革的影響;(3)改革與稅收、經濟、金融、社會政策目標的一致性;(4)改革對稅制的其他部分、社會保障制度及其他改革的影響;(5)對稅制公平性和一般可接受性的可能影響;(6)改革在增加或降低稅制復雜性方面的作用(7)管理影響(公共支出、公職人員使用);(8)給雇主、企業(yè)和其他納稅人帶來的納稅成本負擔;(9)代表團體或單個納稅人對國會提出方案的影響;(10)對雙重征稅協(xié)定或歐盟以外的有關國際義務的影響。(三)評價發(fā)展中國家稅制改革是否成功的標準

假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