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導基地方導基第二章東北地區(qū)-_第1頁
2018全國導基地方導基第二章東北地區(qū)-_第2頁
2018全國導基地方導基第二章東北地區(qū)-_第3頁
2018全國導基地方導基第二章東北地區(qū)-_第4頁
2018全國導基地方導基第二章東北地區(q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方導游基礎知識

第二章

東北地區(qū)第一節(jié)遼寧省基本概況1.遼寧,簡稱“遼”,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而得名。2.東北地區(qū)唯一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也是東北與內蒙東部地區(qū)對外開放的門戶?!镜乩砼c氣候】

3.遼寧省地形概貌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遼寧省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4.遼寧省地處中緯度的南半部,歐亞大陸東岸,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日照豐富,四季分明。5.雨量不均,東濕西干。遼寧省是東北地區(qū)降水量最多的省份?!練夂蛱卣鳌?/p>

截至2016年年底,遼寧省下設14個省轄市、16個縣級市、25個縣(其中8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59個市轄區(qū)。面積15萬平方千米,人口4245萬?!緟^(qū)劃與人口】

1.鐵路密度居全國第一2.水運以大連為中心,以丹東、營口、錦州為兩翼

3.高速已形成以沈陽為中心樞紐、向四周輻射狀的交通格局。【交通與資源】1.動植物資源2.近海生物資源3.礦產(chǎn)資源菱鎂礦質地優(yōu)良,全國第一1.遠古時代:營口大石橋南金牛山發(fā)現(xiàn)的金牛山人化石及遺址,距今28萬年,是迄今為止遼寧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一處人類棲息地。2.舊石器中期:朝陽市喀左縣發(fā)現(xiàn)的鴿子洞遺址,距今5萬年左右。3.新石器時代,沈陽新樂遺址【歷史沿革】4.最早史書《禹貢》遼寧地區(qū)最早為冀、青二州之城。5.秦設遼東、遼西和右北平三郡6.唐時有安東都護府管轄7.明,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8.清設遼東將軍,后改為奉天將軍,再改為盛京將軍,清末為奉天省9.1929年,中華民國改奉天為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歷史沿革】1625年,后金遷都沈陽,定名盛京1.“東北作家群”——蕭軍(領軍人)——《跋涉》《八月的鄉(xiāng)村》、《五月的礦山》《吳越春秋史話》2.極具民間特色的藝術形式有二人轉、遼劇、海城高蹺秧歌等。【文化藝術】第一部小說、散文集

1.

遼寧全省除漢族以外,還有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51個少數(shù)民族。

2.現(xiàn)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種宗教?!久褡迮c宗教】

1.千山以自然風光的壯麗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聞名于世。著名的千山彌勒大佛,是自然造化的全國特大石佛之一2.青山溝風景區(qū)——“神仙住過的地方”3.丹東“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旅游資源】

4.世界上最大的濕地紅海灘奇觀紅海灘位于遼寧盤錦,總面積20余萬畝,成為一處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純綠色生態(tài)旅游系統(tǒng)。5.本溪水洞是亞洲最長的地下水溶澗,素有“九曲銀河”之稱,它是數(shù)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guī)r充水溶洞6.截至2017年2月,遼寧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9處。

遼寧千山本溪水洞

丹東丹東鴨綠江

秋白梨、凍秋子梨、孤山杏梅、丹東柞蠶絲綢、天女木蘭、榛子、板栗、朝陽大棗、營口遼南蘋果、營口熊岳葡萄、油桃、營口大閘蟹、丹東杜鵑、丹東黃蜆子、丹東草莓、丹東板栗、丹東面條魚、大連貝雕畫、軟核杏、文蛤、鮑魚、南果梨、蘋果梨、香水梨、北鎮(zhèn)鴨梨、刺嫩芽、酸棗仁、大連灣魁蚶、香螺、梭子蟹、蘆葦、御賜枕、羽毛畫、絹花、彩石鑲嵌畫、撫順琥珀等。【特產(chǎn)與美食】1.遼菜是根據(jù)遼寧地區(qū)民族和區(qū)域特點、飲食習俗,使用燒、燉、扒、熘、拔絲、醬等烹調方法創(chuàng)建的一種地方菜系。因其具有滿族特色、朝鮮族特色、農家特色、海鮮特色等,美名盛傳。

2.遼菜以清朝宮廷菜、王(官)府菜、市井菜、民俗菜、季節(jié)菜和海鮮構成基本框架。代表有沈陽滿漢全席、大連海鮮、丹東黃蜆子、錦州燒烤、盤錦河蟹、撫順滿族八碟八碗等。隨著遼寧鄉(xiāng)村旅游的發(fā)展,一些地道的鄉(xiāng)村特色菜越來越受到游客的歡迎,如東北大燉菜、大鍋燉魚、小笨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酸菜血腸五花肉等,大盤子大碗.味道醇正。

1.遼寧的民俗風情主要由漢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的傳統(tǒng)習俗構成。2.在傳統(tǒng)習俗方面,較有代表性的有滿族“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煙袋、養(yǎng)活孩子吊起來)、“尊老敬上”、請安和打千以及蒙古族“三餐不離茶”等。3.滿族婚姻習俗歷史悠久,包括相看、合婚、放定、婚禮等程式?!久袼罪L情】4.遼寧民俗活動種類豐富,主要有金州龍舞、建昌落子、本溪社火、遼西高蹺秧歌等。5.在節(jié)慶活動方面,滿族的藥香節(jié),錫伯族的西遷節(jié)、抹愚節(jié),蒙古族的敖包節(jié)以及大連迎春會、服裝節(jié)等都凸顯了地方民俗風情、文化特色。

除此之外,遼寧省還擁有多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如海城高蹺秧歌、海城喇叭戲、撫順地秧歌、醫(yī)巫閭山滿族剪紙、復州皮影戲、遼西木偶戲、遼寧鼓樂、東北大鼓、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千山寺廟音樂等。第二節(jié)吉林省基本概況1.

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國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幾何中心地帶。東北亞幾何中心。2.鄰省3個,黑龍江、遼寧、內蒙古;鄰國,朝鮮和俄羅斯。3.清康熙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烏拉(滿語),簡稱吉林。【地理與氣候】4.吉林省地貌形態(tài)差異明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現(xiàn)出明顯的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征。5.地貌類型:由火山地貌、侵蝕剝蝕地貌、沖洪基地貌和沖積平原地貌【地理與氣候】6.吉林省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7.從東南向西北由濕潤氣候過渡到半濕潤氣候再到半干旱氣候。8.吉林省的氣溫、降水、溫度、風機氣象災害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和地域差異?!镜乩砼c氣候】1.現(xiàn)轄8個地級市。2.面積19萬平方千米,人口2702萬【區(qū)劃與人口】1.基本形成了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內河航運、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居次要地位的一個比較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2.鐵路網(wǎng)西北——東南和西南——東北兩個走向【交通狀況】3.京哈線貫穿南北。吉林省鐵路以長春為中心,以吉林、四平、白城、梅河口等為主要樞紐,形成鐵路網(wǎng)。4.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圖們江和鴨綠江,4月中旬到11月下旬為通航期。5.內河航道有有內河港口三個(大安港、吉林港、扶余港)6.航空以長春為中心,以延吉、白山為補充,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等和韓國首爾、日本仙臺等地。7.森林資源:長白山區(qū)素有長白林海之稱,是中國六大林區(qū)之一。長白松為長白山特有的珍稀樹種。8.吉林省是中國八大牧區(qū)之一。9.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76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l8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8種。10.礦產(chǎn)資源豐富,鋁、鎳為我國第二大礦床,有色金屬、貴金屬礦儲量居全省首位。11.主要有火口湖、河成湖和內陸湖三種12.吉林省有13座大型水庫,水能資源98%分布在東部山區(qū)1.4萬——7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2.吉林少數(shù)民族三大族系:為肅慎族主要居于東部;二為夫余族及分支高句麗,夫余居西北部,高句麗居南部;三為東胡族等族,主要居于西部地區(qū)。3.先秦開始,吉林被歷代中央政權劃入行政區(qū)域管轄【歷史沿革】4.長春為新京特別市,偽滿洲國都。5.新中國吉林省會為吉林市。6.1954年長春劃歸吉林省,成為全國唯一的省與本省一個市重名的省份。1.渤海文學:楊泰師、王孝廉2.遼金文學:耶律倍、元好問。3.元明文學:滿足說部、《蒙古秘史》、《虎頭牌》4.清代文學,更加多樣、內容豐富5.近代文學:吉林三杰、《碧血龍江傳》6.當代文學:前所未有的廣闊性和豐富性【文化藝術】7.吉林秧歌是一種舞蹈、歌唱、戲劇三者綜合,以舞為主的民間藝術。地秧歌是集中秧歌中最為普及、最靈活的一種。8.民間藝術工藝也同樣多姿多彩,樹雕、剪紙等【文化藝術】1.吉林省是43個少數(shù)民族,世居少數(shù)民族有滿族、蒙古族、回族和錫伯族。2.蒙古族分布在延邊、吉林、通化、白山;蒙古族和錫伯族主要分布在白城、松原;回族分布在長春、吉林、通化、四平3.吉林省現(xiàn)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種宗教。【民族與宗教】1.松花湖、八大部一凈月潭、仙景臺、防川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2.吉林和集安2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吉林省長白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有國家5A級景區(qū)6家3.中國北方冬季的吉林霧凇,是天造地設、奇麗壯觀的自然美景,為北國風光之最,名列中國四大奇觀之一【旅游資源】長白山1.長白市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2.當?shù)刂耐撂禺a(chǎn)品還有紅景天、林蛙、不老草、靈芝、蕨菜、薇菜、黑木耳等?!咎禺a(chǎn)美食】

吉林當?shù)氐氖止に嚻酚兴苫ê四靖瘛⑺苫ê媸?、樹皮畫、滿族剪紙、吉林彩繪雕刻葫蘆、黃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絹花、吉林手工彩繪木雕等。1.吉菜受魯菜影響較大,秉承“天然、綠色、營養(yǎng)、健康”的飲食理念2.講究刀工和勺工,烹飪技法以炸、熘、爆、燉、拌、醬見長3.有民族菜、民俗菜、宮廷菜和山珍菜四個系列,其特色為“善制野味,講究火候,醇厚香濃,樸素實惠”

4.著名的宴席有長白山珍宴、白山金秋益壽宴、船廠宴、吉林全鹿宴、吉林霧凇宴、江城冰雪宴、餃子宴等,出名的菜點有松花湖魚宴的清蒸白魚、“三花一島”、慶嶺活魚;長白山珍宴的人參雞、什錦田雞油、鹿茸三珍湯、山菜全席等5.滿族特色的“三套碗”、滿族火鍋、白肉血腸;有朝鮮族特色的冷面、打糕、狗肉湯和長壽面等長白山珍宴

1.吉林省主要少數(shù)民族為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分別有著各自不同的民俗風情?!久袼罪L情】2.朝鮮族。朝鮮族人愛穿素白服,注重禮儀,尊老愛幼,能歌善舞。

3.滿族。旗袍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女裝。滿族傳統(tǒng)的禮俗、祭俗、婚俗、葬俗等,現(xiàn)在還影響著很多地區(qū)。滿族飲食獨具特色,“滿漢全席”聞名遐邇。

4.蒙古族。舉辦那達慕大會,開展賽馬、叼羊、摔跤等民族體育活動和歌舞表演。

吉林鄉(xiāng)間民俗風情被概括為“窗戶紙糊在外、土坯房子籬笆寨、黃土打墻墻不倒、煙囪安在山墻邊、索勒桿子戳門外”。第三節(jié)黑龍江省基本概況1.黑龍江省位于中國的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份。因境內東北2.北、東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相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镜乩砼c氣候】3.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qū)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是中國沿邊開放的重要窗口4.最大的河流黑龍江而得名,簡稱“黑”。省會駐地哈爾濱市。5.黑龍江省地貌特征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镜乩憝h(huán)境】6.地形的自然特點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逶迤起伏的山地、臺地、平原和水面構成。

7.黑龍江省屬于寒溫帶與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溫干旱,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易澇早霜,冬季寒冷漫長,無霜期短,氣候地域性差異大?!練夂蛱卣鳌?/p>

1.黑龍江省下轄13個地級市行政轄區(qū)2.面積46萬平方千米,人口3811萬【區(qū)劃與人口】1.哈大高鐵,貫穿東北三省,途徑四個副省級城市等。2.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是黑龍江省的樞紐機場,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是東南亞至北美航線的經(jīng)停點,是中國東北地區(qū)最繁忙的三大國際航空港之一。3.齊齊哈爾三家子機場為國際口岸機場【交通與資源】4.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張廣才嶺、老爺嶺構成了全省以山林為主的自然景觀,全省林地面積占整個土地面積的近一半。5.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獸類有東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種,鳥類有丹頂鶴、大鴇、白獾、中華秋沙鴨等12種1.四五萬年前,古人類就已在黑龍江地區(qū)繁衍生息。2.先秦時代,肅慎、東胡、穢貊三大族系的部分先民,已定居在黑龍江地區(qū)。3.秦以后,在黑龍江地區(qū)生息活動的先后有挹婁人、夫余人、鮮卑人、勿吉人和棘羯人等。4.唐代(渤海國-忽汗州—黑水都護府)5.新中國成立后,設立黑龍江省(省會齊齊哈爾)和松江省(省會哈爾濱)。1954年,兩省合并為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歷史沿革】1.黑龍江是北魏、遼、金、清等王朝的發(fā)源地,其文化源流可以概括為鮮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滿族文化。2.“鮮卑文化”:大興安嶺嘎仙洞祝文摩崖石刻,展示著北魏早期書體的雄渾與厚重。3.“渤海文化”:渤海時期,出現(xiàn)了黑龍江歷史上的幾個“第一”:第一個國立圖書館、第一所大學,收受了第一個外國留學生。【文化藝術】4.“金源文化”,狹義指女真民族以阿什河流域阿城為中心創(chuàng)造的文化,即金上京地區(qū)或金代早期文化。廣義是指整個金代文化,《滿族源流考》稱“自山黑水,其名始見于《北史》,而顯著于金源”。5.“滿族文化”,《大清律》、《四庫全書》、《黑龍江外記》6.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黑龍江籍最杰出的女作家蕭紅,與張愛玲、呂碧城、石評梅并稱“民國四大才女”,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7.貝倫舞,它起源于古代錫伯族人艱苦漁獵生活中模仿生活、生產(chǎn)姿勢的一種古老舞蹈。1.有53個少數(shù)民族,10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中,滿、朝鮮、蒙古、回4個民族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