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15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1815年英國制訂的《谷物法》規(guī)定了禁止谷物進口的法令,1838年在曼徹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議會在社會壓力和新興階級的推動下終于廢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廢除了保護本土航海貿易壟斷的《航海條例》。這說明當時英國A.工業(yè)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猛發(fā)展B.國際關系的緊張引發(fā)了矛盾沖突C.議會的立法權受到了工人民眾的抵制D.工業(yè)資產階級壯大助推了政策的調整2、下圖為中國;美國、英國、印度4國產品在世界產量中的相對份額變化示意圖。其中③代表的是。

A.中國B.印度C.英國D.美國3、盛澤鎮(zhèn)(今江蘇蘇州吳江區(qū)),本來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間倍之,以綾綢為業(yè),始稱為市”。乾隆時,“居民百倍于昔,綢綾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賈輦金至者無虛歸蓋其繁阜喧盛,實為邑中諸鎮(zhèn)之第一?!鄙鲜霾牧险f明()A.以盛澤鎮(zhèn)為中心形成了徽商和晉商B.明代開始突破坊市制度C.明清政府重農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業(yè)發(fā)展促進城鎮(zhèn)的形成與繁榮4、如表所示為兩漢孝廉家世統(tǒng)計情況。由此可知;兩漢時期。

。家世情況。

官貴。

富豪。

平民。

貧民。

人數(shù)。

128

11

29

16

百分比。

69.6%

6%

15.7%

8.7%

A.察舉制走向鼎盛B.門閥士族勢力強大C.中央壟斷選官權D.官員考核流于形式5、1689年英國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中國則在此后的雍正帝時設立了軍機處,將君主專制推向頂峰。造成這一差異的根源在于A.兩國的文化背景不同B.兩國的君主素質不同C.兩國的經濟基礎不同D.兩國的傳統(tǒng)習俗不同6、19世紀70年代,一英國人在廣州將中國人打死。對這一英國人的審判,主要應該依據A.《南京條約》B.《各國律例》C.英國法律D.大清律例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________所代替,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同時,在北方遼河上游有紅山文化,長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們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現(xiàn)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8、文藝復興:影響。

(1)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____。

(2)解放了長期被____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____與現(xiàn)世世界。9、漢武帝堅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①政治上:頒布________,成功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確立以________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將全國劃分13個州,分設________巡視監(jiān)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

②經濟上:________,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________,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推行________;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yè)貿易,增加收入,平抑物價;抑制工商業(yè)者,向他們征收財產稅。

③思想上:接受________的建議,________。公元前136年,朝廷設立五經博士,儒學________確立;此后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

④軍事上。

。地點。

措施。

意義。

北擊匈奴。

漢武帝任用_____________三次北擊匈奴,奪取了________的大片區(qū)域。在河西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鞏固和加強。

西域。

絲綢之路:漢武帝派________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lián)系?!爸袊慕z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這就是著名的________

西域都護府:________年,西漢在烏壘城設置________;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

西域都護府:________年,西漢在烏壘城設置________;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

東南西南。

西漢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

10、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________即位。________年,定國號為________,忽必烈就是________11、鄭和下西洋:15世紀前期______七次率船隊出海,最遠到達_________和________。鄭和下西洋是_____________,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多世紀之后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揚國威,給明朝帶來較大的________,因此后來未能持續(xù)。12、鄭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2)概況:15世紀前期,________派鄭和遠航海外。鄭和先后七次率領船隊訪問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________沿岸。

(3)影響。

①積極:鄭和下西洋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guī)模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________個多世紀之后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極: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后來未能持續(xù)。13、世界近代史的偉大開端是________;中國近代史的偉大開端是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我國最早成立的自治區(qū):1947年成立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建國后最早的是新疆;建國后最晚的是西藏A.正確B.錯誤15、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聯(lián)系的整體,各地區(qū)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日益密切。A.正確B.錯誤16、軍機處的設置使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頂峰。A.正確B.錯誤17、中國近代外交體制的變革始于總理衙門的設立A.正確B.錯誤18、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制度。A.正確B.錯誤19、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廣州召開,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大會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A.正確B.錯誤20、宗法制度通過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確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制度。A.正確B.錯誤21、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的發(fā)展歷程中,由于平民與貴族的矛盾不斷激化,為穩(wěn)定社會秩序,公民法逐漸為萬民法取代。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24分)22、看圖釋史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三大發(fā)明在宋元時期基本戍熟,并逐漸向外傳播,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責獻。

宋元時期科技發(fā)明傳播示意圖

(1)看一看觀察示意圖,宋元時期科技發(fā)明的傳播路線分別具有什么特點?

(2)想一想促使宋元時期科技發(fā)明向外傳播的主妻因素有哪些?23、下列三幅圖是中國古代三個歷史時期(唐朝;南宋、清朝)的科舉狀元地域分布示意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三幅圖所反映的分布狀況及變化原因。24、1955年周恩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發(fā)言的照片。

圖片反映了哪一次國際會議?對中國有何影響?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對外開放是使唐代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威遠播的重要積極因素。唐朝的對外開放繁榮;除中外使節(jié)的往返,還有商旅流動、僧侶請益、留學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僅采取了諸如任其往來貿易、開放官學等種種優(yōu)惠措施,將大批商人、學者等吸引進來,還營造出寬松的環(huán)境使他們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為了便于商品外銷,手工業(yè)者專門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產品。唐太宗處理當時國際關系的宗旨是“德澤布”,即“天下和為一家”“中國貴尚禮義,不滅人國”。在此精神的指導下,唐朝與周邊國家和平交往,“蕃漢非??旎?,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豐足,皆有便宜”。唐都長安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摘編自周尚兵《唐代對外開放的特征及歷史意義》材料二近代以來;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響對于中國來說是“利害參半”。伍廷芳等諸多清朝官員認為,對外開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張自開商埠。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危局,推動了清王朝自開商埠的實施。清末新政時期,自開商埠為數(shù)更多,先后開放岳州;秦皇島、濟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圖獨占東北。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納張之洞的建議,全面開放東北。自開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權完全屬于中國,更不準在此設立租界。

——摘編自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材料三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這是中國近代以來付出巨大代價換回的歷史教訓,也是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實踐經驗。當今時代,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開放融通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滾滾向前,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日益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推進互聯(lián)互通、加快融合發(fā)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是對外開放的受益者,同時也在積極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國貢獻,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正在不斷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摘自《學習習近平主席博鰲亞洲論壇主旨演講系列評論之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對外開放的特點,并分析其作用。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末自開商埠的原因。

(3)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中國近代開埠通商相比,當今中國對外開放有哪些發(fā)展,并簡要闡述謀求世界經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2題,共18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國王與王后二位陛不決意派臣,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謁該地君王,察訪民情,觀光名勝,了解風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二位陛下還令臣一反昔日之舊徑,勿由陸路東行而另辟新途,專取海路西行往印度地區(qū),以便將陛下之詔書面呈當?shù)刂T位國王,履行君命?!薄皣跖c王后二位陛不決意派臣,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謁該地君王,察訪民情,觀光名勝,了解風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二位陛下還令臣一反昔日之舊徑,勿由陸路東行而另辟新途,專取海路西行往印度地區(qū),以便將陛下之詔書面呈當?shù)刂T位國王,履行君命?!?49211年1月日,哥倫布船隊在古巴海岸登陸時曾向土著居民明確表示:“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尋找黃金?!薄俺枷蚨槐菹卤WC,普天之下,無任何地方比這里景色更麗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其統(tǒng)治之下因為發(fā)揚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薄把銎矶槐菹卤M早圣斷,將彼變成基督徒。臣認為,一旦發(fā)軔,毋須多久,大批居民即會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領土和財產,這里所有人皆會成為西班牙臣民。

結合世界近代史的相關知識,從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歷史現(xiàn)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xiàn)象。(要求:情節(jié)要具體,現(xiàn)象要簡要,評價要史論結合,準確全面。)——孫家堃譯《哥倫布航海日記》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是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有關“現(xiàn)代化”的表述。。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現(xiàn)代化”的表述出處1938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中明確指出,必須“努力于建設新軍,發(fā)展新的軍事工業(yè)”,并強調“革新軍制離不了現(xiàn)代化,把技術條件增強起來”。摘編自《毛澤東選集》等1954年9月,周恩來指出“建設起強大的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現(xiàn)代化的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交通運輸業(yè)和現(xiàn)代化的國防”。摘編自《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1979年9月,葉劍英指出:“我們要在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民主、法制、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這些都是我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重要目標。摘編自《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請根據上表中所蘊含的有關“現(xiàn)代化”的信息,從整體性角度提煉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通暢)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2題,共18分)28、閱讀資料,進一步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29、對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馬克思認為,“只有經過殘酷的斗爭和通過共和國的政府形式才能從君主專制過渡到君主立憲”。談一下你對這種觀點的理解。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詳解】

根據“廢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廢除了保護本土航海貿易壟斷的《航海條例》”,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正是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壯大,1832年議會改革擴大了工業(yè)資產階級的權力,要求調整政策,確立了自由主義的貿易政策,故選D;A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排除;議會是英國的立法機構,掌握立法權,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工人民眾抵制議會的立法權,排除C。2、C【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在1750年處于清朝盛世階段,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逐漸落后于西方國家,因此①是中國,印度國土面積大,因此在1750年前僅次于中國,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因此②是印度,英國在17世紀中葉開始工業(yè)革命,并于19世紀三四十年代完成工業(yè)革命,因此③是英國,美國和德國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中心,因此1860年后快速增加的④是美國。綜合上述,可知③代表的是英國,排除ABD,故選C項。3、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信息,盛澤鎮(zhèn)本來是一片荒村,但明清時期,其在當?shù)鼐c綢業(yè)發(fā)展的推動下逐漸成為一個市鎮(zhèn)的,這說明工商業(yè)發(fā)展促進城鎮(zhèn)的形成與繁榮,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商幫的信息,排除A項、宋代開始突破坊市制度,排除B項;明清時期依然是重農抑商政策,排除C項。故選D項。4、B【分析】【分析】

【詳解】

由兩漢孝廉家世統(tǒng)計表可知,兩漢時期出身官貴的人數(shù)占到69.6%,這說明門閥士族勢力的強大,B項正確;材料數(shù)據無法說明察舉制走向鼎盛,排除A項;中央壟斷選官權的特點是科舉制,排除C項;材料無法說明官員考核流于形式,排除D項,故選B項。5、C【分析】【詳解】

題干反映了大致同一時期的英國和中國在政治上呈現(xiàn)很大差異。結合所學可知,前者由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取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確立君主立憲制;后者陶醉于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所以根據經濟決定政治的原理可知,二者差距的根源在于兩國的經濟基礎不同,故C符合題意;其他三個選項均不是“根源”,故排除ABD。6、C【分析】【詳解】

在1843年《南京條約》附件中,外國獲得了領事裁判權,規(guī)定在中國,外國人和中國人發(fā)生矛盾,外國人不受中國法律的制裁,而由外國領事及其法律進行管理,C項符合史實。A、B、D三項均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C。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龍山文化所代替,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同時,在北方遼河上游有紅山文化,長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們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現(xiàn)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窘馕觥魁埳轿幕?、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xiàn)世世界?!窘馕觥糠饨ㄖ刃蜃诮探渎扇吮旧?、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在政治上通過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通過察舉制選拔官吏,通過設立刺史制度監(jiān)察控制地方。所以①是推恩令,②是察舉制,③是刺史。在經濟上,通過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通過鹽鐵官營實現(xiàn)了政府對鹽鐵經營的壟斷,通過均輸平準插手商業(yè)貿易。所以④是改革幣制,⑤是鹽鐵官營,⑥是均輸平準。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最終確立了儒學獨尊的地位。所以⑦是董仲舒,⑧是尊崇儒術,⑨是獨尊地位。在軍事上任用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奪取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大片區(qū)域,所以⑩是衛(wèi)青,?是霍去病,?是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同時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所以?是張騫,?是絲綢之路。漢朝在公元前60年設西域都護府,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所以?是公元前60年,?是西域都護府?!窘馕觥客贫髁畈炫e制刺史改革幣制鹽鐵官營均輸平準董仲舒尊崇儒術獨尊地位衛(wèi)青霍去病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張騫絲綢之路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10、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即位。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所以①是忽必烈,②是1271,③是大元,④是元世祖?!窘馕觥亢霰亓?271大元元世祖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鄭和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世界歷史上規(guī)??涨暗倪h洋航行財政負擔12、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1)目的:“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2)概況:15世紀前期;明成祖派鄭和遠航海外。鄭和先后七次率領船隊訪問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3)影響①積極:鄭和下西洋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guī)模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多世紀之后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②消極: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后來未能持續(xù)?!窘馕觥棵鞒勺婕t海半13、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世界近代史的偉大開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偉大開端?!窘馕觥?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我國最早成立的自治區(qū):1947年成立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建國后最早的是新疆;建國后最晚的是西藏。故正確。15、A【分析】【詳解】

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資本的原始積累以及全世界物種的交流與傳播,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殖民國在亞非拉地區(qū)掠奪資源、屠殺與奴役當?shù)鼐用?、販賣奴隸等暴行造成了如今亞非拉地區(qū)總體落后的局面。故該說法正確。16、A【分析】【詳解】

從職能上看,軍機處完全是秉承皇帝意志辦事的機構;從人員品級看,軍機處成員完全是皇帝簡拔的;從性質來看,軍機處是類似于皇帝私人秘書處的性質;從辦公地點來看,軍機處的辦公地點比內閣更加接近皇帝的辦公地點,說明了皇帝控制力的加強。從以上幾點看,皇帝對權力的專制愈加強烈,所以軍機處的設立為什么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故題目表述是正確的。17、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總理衙門的設立是中國近代外交體制的重大進步,不僅使外交事務有所專屬,而且推動了“華夷”觀念的改變。故本題正確。18、B【分析】【詳解】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所以題干的說法是錯誤的,應該把封建制度改成封建帝制。19、B【分析】【詳解】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7月30日,因為會場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繼續(xù)舉行。故判斷為錯誤。20、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緣關系親疏解決貴族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21、B【分析】【詳解】

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的發(fā)展歷程中,由于征服地區(qū)的不斷擴大,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顯現(xiàn)出來,在政治、經濟活動中產生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僅適用于羅馬內部的公民法已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在此背景下,公民法逐漸為萬民法取代。因此本題說法錯誤。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24分)22、略

【分析】【詳解】

(1)根據圖示內容可以看出;宋元時期科技發(fā)明的傳播路線的特點是海路和陸路并存,阿拉伯人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2)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宋元時期科技發(fā)明向外傳播的主妻因素有中外交流的頻繁和交通路線的暢通等?!窘馕觥浚?)海陸和陸路并存;阿拉伯人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2)中外交流的頻繁,陸路和海陸的暢通。23、略

【分析】【詳解】

狀況和原因:通過觀察圖1,狀元分布在地域上有明顯的南北差距,集中分布在長江及以南地區(qū),尤其江浙一帶,北方很少,結合所學知識,從當時的社會狀況分析可知,因為南宋時期政治、經濟中心在南方,南方經濟發(fā)達、北方被少數(shù)民族占領,與南方呈對峙狀況,較多戰(zhàn)亂、環(huán)境不穩(wěn),經濟和文化教育受到很大影響,因而可以判定圖1是南宋時期,確定其歷史時期后,梳理思路,說明變化原因;通過觀察圖2,其中狀元分布在地域上南北差距明顯,南方多于北方,江浙地區(qū)所占人數(shù)更加突出,但與圖1的不同,北方不再是近乎無人的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與清朝國家統(tǒng)一、南方經濟發(fā)展水平更高、推動南方各種書院進一步發(fā)展的狀況相吻合,據此判定圖2為清朝,確定其為清朝后,梳理分析過程,說明變化原因;通過觀察圖3,圖中狀元的地域分布南方不如北方多,黃河中下游地區(qū)較集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與唐朝后期經濟重心剛移到南方,此前北方經濟依然發(fā)達,政治中心又在北方,統(tǒng)治者起家于西北,重用關隴集團和北方士人的狀況相吻合,因此可以判定圖3為唐朝,確定其為唐朝時期以后,將分析過程作為判斷理由表述出來?!窘馕觥繄D1:科舉狀元地域分布南北差距明顯,主要分布于南方,尤其江浙一帶,北方幾乎無人。這與南宋時期政治、經濟中心在南方,南方經濟發(fā)達、北方被少數(shù)民族占領,與南方呈對峙狀況,較多戰(zhàn)亂、環(huán)境不穩(wěn),經濟和文化教育受到很大影響相吻合。所以據此判定圖1是南宋時期。

圖2:科舉狀元地域分布南北差距依然明顯,南方多于北方,江浙地區(qū)所占人數(shù)更加突出,但北方改變了圖1幾乎無人的狀況。這與清朝國家統(tǒng)一、南方經濟發(fā)展水平更高、推動南方各種書院進一步發(fā)展的狀況相吻合。據此判定圖2為清朝。

圖3:科舉狀元地域分布南方有不少,但明顯不如北方居多,尤其黃河中下游地區(qū)較集中。這與唐朝后期經濟重心剛移到南方,而在此之前北方經濟依然發(fā)達,政治中心又在北方,統(tǒng)治者起家于西北,重用關隴集團和北方士人的狀況相吻合。據此判定圖3為唐朝。24、略

【分析】【詳解】

從圖片的內容可以看出是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的會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解析】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的會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25、略

【分析】【詳解】

(1)特點:根據材料一中“唐朝的對外開放繁榮”;“除中外使節(jié)的往返,還有商旅流動;僧侶請益、留學生互派等形式”,“將大批商人、學者等吸引進來,還營造出寬松的環(huán)境使他們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為了便于商品外銷,手工業(yè)者專門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產品”,“唐太宗處理當時國際關系的宗旨是‘德澤布’,即‘天下和為一家’”,“蕃漢非??旎睿妆菹?,互市交通彼此豐足,皆有便宜”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政府政策、領域、形式、人才利用、商業(yè)生產和外交宗旨等方面,概括唐代對外開放的特點。作用:根據材料一中“對外開放是使唐代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威遠播的重要積極因素”,“唐都長安成為國際性大都市”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唐朝繁榮、長安繁盛、中華文化圈發(fā)展等方面,分析唐代對外開放作用。

(2)原因:根據材料二中“伍廷芳等諸多清朝官員認為;對外開埠通商‘利多害少’”,“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自開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權完全屬于中國”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政府認知;有識之士推動、挽救危局需要和利于維護國家主權等方面,說明清末自開商埠的原因。

(3)發(fā)展:根據材料二中“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危局,推動了清王朝自開商埠的實施”,對比材料三中“(中國)在積極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做出中國貢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正在不斷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中國近代開埠通商不同,當今中國對外開放由被動融入到主動引領,由封閉半封閉的開放到全面開放,為世界的發(fā)展做出更多建設性貢獻。有效途徑:根據材料三中“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是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實踐經驗”,“積極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做出中國貢獻”,“中國正在不斷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立足國情求發(fā)展、建立國際新秩序、推動南北對話、南南合作和區(qū)域經濟一體的發(fā)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平解決各種矛盾沖突,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等方面,簡要闡述謀求世界經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窘馕觥浚?)特點:交往領域全面;形式多樣;政府采取措施主動開放;大量利用國際人才資源;商品生產呈現(xiàn)外向型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

作用:促進了唐朝的繁盛;長安成為國際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國際地位,推動“中華文化圈”發(fā)展。

(2)原因:清政府認為自開商埠“利大于弊”;有識之士的推動;挽救危局;自開商埠;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

(3)發(fā)展:由被動融入到主動引領;由封閉半封閉的開放到全面開放;為世界的發(fā)展做出更多建設性貢獻。(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有效途徑:發(fā)展中國家要走符合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推動南北對話,改善南北關系;加強南南合作,推進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反對霸權主義,和平解決各種矛盾沖突,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五、論述題(共2題,共18分)26、略

【分析】【詳解】

根據題干要求,任意選擇其中一個情節(jié)展開論述即可。如選擇情節(jié):國王與王后二位陛下決意派哥倫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重大歷史現(xiàn)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里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是新航路開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概述與評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15世紀,生產力的提高使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使得西歐各國急需獲得東方的商品和黃金,奧斯曼上耳其帝國阻斷陸路交通使得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成為必要。從地理位置上看,西班牙處于大西洋與地中海交匯連接處,地理位置優(yōu)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在政治上是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信奉基督教。獲得東方的奢侈品是西班牙王室的經濟動因,向東方傳遞基督福音是強大精神動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自然科學的進步,造船技術的發(fā)達,人文主義的發(fā)展都成為西班樂王室支持哥倫布開辟新大陸的重要條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新航路開辟,為西班牙獲取了大量東方財富。但這些財富沒有轉化為生產資本,致使西班牙最后衰落下去。【解析】答案一:情節(jié):國王與王后二位陛下決意派哥倫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

重大歷史現(xiàn)象:新航路開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概述與評價:14;15世紀;生產力的提高使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使得西歐各國急需獲得東方的商品和黃金,奧斯曼上耳其帝國阻斷陸路交通使得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成為必要。西班牙處于大西洋與地中海交匯連接處,地理位置優(yōu)越,政治上是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信奉基督教。獲得東方的奢侈品是西班牙王室的經濟動因,向東方傳遞基督福音是強大精神動因。自然科學的進步,造船技術的發(fā)達,人文主義的發(fā)展都成為西班樂王室支持哥倫布開辟新大陸的重要條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新航路開辟,為西班牙獲取了大量東方財富。但這些財富沒有轉化為生產資本,致使西班牙最后衰落下去。

答案二:情節(jié):1492年11月1日;哥倫布船隊在古巴海岸登陸時曾向土著居民明確表示:“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尋找黃金?!睔v史現(xiàn)象:14;15世紀西歐社會興起了尋金熱。

概述與評價:14;15世紀;生產力的提高使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使得西歐各國急需獲得東方的商品和黃金,一種尋金熱迅速彌漫開來。自新航路開辟出來后,東方的黃金源源不斷被運往歐洲,引起了歐洲的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當然,西班牙、葡萄牙獲得的貴金屬用于自我消費,沒有轉化成資本,從而日漸衰落。

答案三:情節(jié):臣向二位陛下保證;普天之下,無任何地方比這里景色更美麗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其統(tǒng)治之下。

歷史現(xiàn)象:伴隨新航路的開辟;西歐國家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之路。

概述與評價: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之路,它們亞非拉許多地方變?yōu)樽约旱闹趁竦兀瑥闹蝎@得大量財富。自貿易中心轉移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后,促進了荷蘭、英法等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為了加快原始資本積累,這些國家紛紛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是推動了本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引發(fā)了西歐列強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給亞非拉國家和地區(qū)帶來嚴重災難。27、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首先,分析材料內容,整體性提取一個觀點,能反映三個階段的共性,論證過程要回扣材料、圍繞觀點,做到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最后進行總結。例如,根據材料“革新軍制離不開現(xiàn)代化,把技術條件增強起來”、“我們要在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民主、法制、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這些都是我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重要目標”可得出“現(xiàn)代化”的變化是黨和國家理性審視時代的結果;其次,結合相關史實,對論題進行論證,可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領導人對于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