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跨學科之 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跨學科之 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跨學科之 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跨學科之 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跨學科之 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好題匯編】2024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

模塊二跨學科實踐真題

專題23.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

,基礎把關

考向一:結合實例,嘗試分析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1.(2024四川眉山)近年來,我國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A.電動汽車使用的電能是一次能源

B.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C.“無偵一8”無人機利用超聲波來傳遞信息

D.“華龍一號”核電站利用核聚變釋放的能量來發(fā)電

【答案】B

【解析】A.電動汽車利用電能,而電能是消耗其他能源轉換來的,屬于二次能源,故A錯誤;

B.太陽能電池板是將接收到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故B正確;

C.無人機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故C錯誤;

D.目前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來釋放能量進行發(fā)電,不是核聚變,故D錯誤。

故選Bo

2.(2024四川廣安)《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指出: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

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下列家用電器與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裝置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答案】D

【解析】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裝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工作。

A.電視機將電能轉化為光能與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

BC.手電筒、電飯鍋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故BC不符合題意;

D.電風扇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工作,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3.(2024廣東?。┰谔杻炔浚瑲湓雍嗽诔邷叵掳l(fā)生________(選填“聚變”或“裂變”),

釋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陽能屬于(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請寫出太陽能的

1個優(yōu)點:O

【答案】聚變可再生環(huán)保/安全/經濟

【解析】在太陽內部,太能之所以能發(fā)光發(fā)熱,實質相當于無數個的氫彈爆炸而造成的,即氫原子核

在超高溫下發(fā)生聚變釋放核能。

太陽能可以從自然界里源源不斷的得到補充,屬于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的優(yōu)點是:清潔無污染,環(huán)保,安全,經濟。(或環(huán)保;節(jié)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等)

4.(2024四川南充)作為傳統燃油汽車燃料的汽油和柴油是能源(選填“可再生”“不可再生”),

為了減少燃油汽車對環(huán)境的污染,我國大力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如今,我國電動汽車的多項技術已領跑

世界,某型號的國產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為200A-h,額定電壓為400V,充滿電后,它儲存了

kw-h的能量。

【答案】不可再生80

【解析】汽油和柴油短時間內無法再次獲取,是不可再生能源。

充滿電后儲存的能量為

Q=UIt=400Vx200Axlh=80000Wxlh=80kWh

考向二:結合實例,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點及其應用。了解新材料的研發(fā)與應用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1.(2024河北)下圖所示為電動起重機的工作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X,

一鋼絲繩

滑輪《

塑料管\鐵鉤

Ml\171

A.鋼屬于合金B(yǎng).鐵屬于非晶體

C.塑料屬于天然材料D.圖中所示的滑輪屬于定滑輪

【答案】A

【解析】A.鋼是鐵和碳的合金,屬于合金材料,故A正確;

B.鐵熔化和凝固時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屬于晶體,故B錯誤;

C.塑料是經過人工合成的,是合成材料,故C錯誤;

D.由圖可知,工作時,滑輪與物體一同運動,屬于動滑輪,故D錯誤。

故選A?

2.(2024廣東深圳)2024年6月10日是我國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劃龍舟是傳統的習俗,弘揚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思考樂麗麗同學發(fā)現劃龍舟的船槳改成碳纖維的原因()

A.導熱好B.可導電C.密度小D.耐高溫

【答案】C

【解析】劃龍舟的船槳改成碳纖維,因為碳纖維的密度較小,與體積相同的其它物體相比,由機+/

可知質量減小,使用時更省力。

故選C。

3.(2024云南)我國制造的新型材料PTC、NTC可制成熱敏電阻,現已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被廣泛

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熱器等多種電子產品。如圖甲所示為PTC、NTC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變化關

系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V,電壓表量程03V,滑動變阻器心的阻值范圍

為0100。,&的位置可接入PTC或NTC熱敏電阻。

(1)由圖甲可知,在16℃200℃之間PTC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的變化情況是;

(2)NTC熱敏電阻溫度為240℃時阻值為56。,將其接入圖乙中的&位置,閉合開關,移動滑片,

使電壓表示數為2.8V,求通過NTC熱敏電阻的電流和通電10s它所消耗的電能;

(3)現有PTC和NTC熱敏電阻各一個,請任選其一接入圖乙中的反位置,在熱敏電阻溫度為152℃

時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5V,然后保持滑片位置不變。為保證電路安全,求所選熱敏電阻允

許降到的最低溫度。(計算過程中若有近似,請用分數代入計算)

04080120160200240280

甲乙

【答案】(1)先變小后變大(2)0.05A1.4J(3)見解析

【解析】(1)在16℃80℃之間PTC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在80℃200℃之間PTC

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在16℃200℃之間PTC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的變

化情況是先變小后變大。

(2)通過NTC熱敏電阻的電流

/=^c=—=0.05A

通電lOsNTC熱敏電阻所消耗的電能

=UNTC〃=2.8Vx0.05A義10s=1.4J

(3)在熱敏電阻溫度為152℃時,兩曲線相交,無論是PTC還是NTC熱敏電阻接入電路,阻值均為

60歐姆,此時電壓表示數為2.5V,則&兩端的電壓為

URp=U-UX=6N-2.5V=3.5V

串聯電路電壓比等于電阻比,故七連入電路的阻值為

2.5V60c

3.5V~~R^

解得

Rp=84。

電壓表最大測量值為3V,此時段和七兩端電壓相同,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所以段和&的阻

值相等,為84歐姆。由圖甲可知,若將PTC接入電路,最低溫度為24℃;若將NTC接入電路,最

低溫度為80℃?

考向三:了解我國科技發(fā)展的成就,增強科技強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2024甘肅威武)對物質世界和科技發(fā)展的一些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航天器在月球表面利用聲吶測繪地貌

C.核電站中的核反應堆利用核聚變獲取核能

D.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利用電磁波傳輸信號

【答案】D

【解析】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

C.核電站中的核反應堆利用核裂變獲取核能,故C錯誤;

D.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利用電磁波傳輸信號,故D正確。

故選D。

2.(2024天津)小明對我國一些科技成就進行了梳理,如下表所示。在“相關內容分析”中存在第

族的是()

序號科技成就相關內容分析

①三峽船閘輪船通行時利用了連通器的特點

②“玉兔號”月球車車輪寬大可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強

③神舟飛船返回艙它在地面附近減速下降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④國產大飛機C919機翼獲得升力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A.①B.②C.③D.@

【答案】C

【解析】A.三峽船閘是應用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實現了上下游船只的正常通航,故A正確,A不

符合題意;

B.“玉兔號”月球車車輪寬大,通過增大受力面積可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強,故B正確,B不符合

題意;

C.神舟飛船返回艙它在地面附近減速下降過程中,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故C錯

誤,c符合題意;

D.國產大飛機C919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機翼上下表面

的壓強差,產生向上的升力,獲得升力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2024四川遂寧)2024年4月25日,我國使用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成功將神州十八號載人

飛船發(fā)射升空,此次發(fā)射中涉及的物理知識說法臂誤的是()

A.火箭上升過程中,以火箭為參照物,它搭載的飛船是運動的

B.地面控制中心通過電磁波向飛船傳遞信息

C.火箭發(fā)射應選用熱值較大的燃料

D.火箭發(fā)動機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答案】A

【解析】A.火箭上升過程中,以火箭為參照物,它搭載的飛船相對位置不變,是靜止的,故A錯誤,

符合題意;

B.電磁波可以在真空傳播,地面控制中心通過電磁波向飛船傳遞信息,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火箭發(fā)射應選用熱值較大的燃料,燃燒時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火箭發(fā)動機屬于熱機,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2024四川成都)了解我國科技發(fā)展成就,關注身邊的物理,是物理學習的基本要求。下列數據,

符合實際的是()

A.航空母艦福建艦排水量為80萬噸B.我國特高壓輸電的電壓為10千伏

C.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伏D.家用轎車空載時的質量為20噸

【答案】C

【解析】A.我國航空母艦福建艦排水量為8萬噸,故A不符合題意;

B.我國高壓輸電的電壓為10千伏,特高壓輸電的電壓可達1000千伏及以上,故B不符合題意;

C.我國居民用電電壓為220V,所以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伏,故C符合題意;

D.家用轎車空載時的質量為2000kg,合2噸,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5.(2024云南)2024年5月3日,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嫦

娥六號”探測器開始執(zhí)行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任務。如圖所示為火箭發(fā)射時的情景,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探測器加速上升過程中動能減小

B.探測器加速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大

C.探測器到達月球后質量會變大

D.探測器與地面指揮中心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

【答案】BD

【解析】A.探測器加速上升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變大,所以動能增大,故A錯誤;

B.探測器加速上升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變高,重力勢能增大,故B正確;

C.質量指的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大小與物體的狀態(tài)、位置等因素無關,所以探測器到達月

球后質量不變,故C錯誤;

D.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且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所以探測器與地面指揮中心通過電磁波傳遞信

息,故D正確。

故選BD。

6.(2024江蘇無錫市)2024年3月20日,我國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發(fā)射,它通

過實現地球與月球背面的信息傳遞。如圖是中繼星的星載天線熔比模型,形如“金色大傘”,

“傘面”由高反射率的“鍍金鋁絲”制成,能將信號(選填“反射”或“折射”)會聚到信號

接收器,實現信息傳輸?!板兘痄X絲”還具有熱膨脹系數低的性質,可以確保其在溫度變化較大時

(選填“容易”或“不易”)發(fā)生形變。

【答案】電磁波反射不易

【解析】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鵲橋二號”中繼星通過電磁波實現地球

與月球背面的信息傳遞。

由圖可知,中繼星的星載天線能將信號能將信號會聚到信號接收器,實現信息傳輸。

“鍍金鑰絲”具有熱膨脹系數低的性質,“鍍金鋁絲”在溫度變化較大時不易發(fā)生形變。

7.(2024四川宜賓)2024年6月2日6時23分,我國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背南極。探測器由

“軌返組合體”和“著上組合體”組成,“著上組合體”上裝有著陸相機,在下降過程中拍攝月球表

面照片,將圖片、數據回傳地面應用系統進行研究。”著上組合體”的落月過程分為六個階段,當距

離月面約90?110米高度時,進入懸停段,這一階段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發(fā)射激光,通過反射獲得這

個探測器與月面的相對位置和速度,完成高精度三維成像,幫助實現平穩(wěn)著陸。

請從文中摘取一段與物理相關的信息,并指出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

示例:物理信息:將圖片、數據回傳地面應用系統;物理知識: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

作答:物理信息:;物理知識:o

【答案】在下降過程中拍攝月球表面照片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成的是倒立的縮小的實像

【解析】物理信息在下降過程中拍攝月球表面照片。

物理知識,是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應用是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的縮小的實像。

8.(2024江蘇揚州)溫差發(fā)電技術是綠色環(huán)保的發(fā)電技術,利用熱電轉換材料和兩塊金屬板可制成

簡易的溫差發(fā)電裝置。如圖所示,將發(fā)電裝置的一塊金屬板放在冷水中,用火焰加熱另一塊金屬板,

觀察到與熱電轉換材料連接的LED小燈珠發(fā)光。

合履板B

(1)小明想利用此裝置探究發(fā)電的電壓與溫度的關系,對此裝置做了適當的改進:將LED小燈珠拆

下,換成數字電壓表接入電路;撤去蠟燭,將上端金屬板A浸入熱水中,用溫度計每隔一段時間測

量冷、熱水的溫度。測得數據如下:

熱水溫度。

84.774.873.070.869.568.4

/℃

冷熱水溫差

64.154.252.450.248.947.8

Af/℃

電壓UN5.395.274.574.254.163.90

①改變熱源的目的是;

②分析表格數據,當時室溫是℃;

③要提高發(fā)電電壓可采取的辦法是、;(針對不同影響因素各寫1條)

(2)我國科學家成功利用人體和環(huán)境的溫差做出了溫差電池。若該電池在rc的溫差下產生

2x10-2v的電壓,輸出功率為IxlO^w,則輸出電流為A?

【答案】(1)見解析20.6提高熱水的溫度##降低室溫更換發(fā)電效率更高的熱電轉換材

(2)5x10-5

【解析】(1)小明想利用此裝置探究發(fā)電的電壓與溫度的關系,則需要記錄不同溫度差下的電壓示

數,因用火焰加熱A金屬板時,金屬板A的溫度無法得到,且溫度不易控制,從而無法得到溫度差,

因此撤去蠟燭,將上端金屬板A浸入熱水中,此時可用溫度計測量熱水的溫度,從而得到冷熱水的

溫度差。

(2)由表格數據可知,冷水的溫度

J=%—△?=84.7℃-64.1℃=?一=68.4℃-47.8℃=20.6℃

冷水的溫度即水在室溫下的溫度,因此當時的室溫是20.6℃。

(3)由表格數據可知,當冷熱水溫度差越大時,發(fā)電的電壓越高,因此要提高發(fā)電電壓,可以增大

溫度差,即提高熱水的溫度或者降低室溫;當熱電轉換材料不同時,產生發(fā)電電壓的高低也不同,因

此可以更換發(fā)電效率更高的熱電轉換材料。

(4)該電池輸出的電流為

lxlO-6W

=5x10-5A

2X10-2V

9.(2024貴州省)神舟系列飛船完成載人飛行任務后,航天員如何安全返回地球?且看科技含量十

足的返回艙如何帶航天員安全“回家”,如圖1所示。

航天員在返回艙內摩擦使防熱材料燒蝕傘使返回艙減速成功著地

圖1

返回艙從進入大氣層開始,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速度從7.9千米每秒逐漸降至幾百米每秒,實現“超級減速”。

第二階段:當返回艙距離10km左右時,降落傘打開,使返回艙速度從200m/s降至約7m/s。

第三階段:返回艙降至距地面1m時,底部的反推發(fā)動機接收指令點火,產生向上的推力,使返回艙

速度降至l~2m/s實現“溫柔”著地。

請根據上述介紹,回答下列問題:

(1)要實現航天員安全“回家”,返回艙降低高度的三個階段共同的核心任務是;

(2)返回艙在某階段需通過艙內測距裝置向地面發(fā)射信號,當返回艙接收到地面反射信號,即可測

出此時其所在高度。若信號采用電磁波,接收到反射信號時的位置如圖2所示;若信號采用超聲波,

請在答題卡的虛線框內畫出返回艙接收到反射信號時的大致位置_______。由此判斷,返回艙實時測

距裝置發(fā)射的是波;

測距示意圖

返回艙

發(fā)射信號

位置

V、,

接收電磁波

位置_-0

電磁波超聲波

測量測量

圖2

(3)返回艙表面涂有防熱材料,通過燒蝕帶走因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的大量熱量,但仍有部分熱量

傳至艙內使其溫度升高。你認為在返回艙的設計上如何保持艙內溫度適宜?(寫出兩條設計辦法即可)

(4)第一階段的“超級減速”過程中,請比較內能增加量已和返回艙重力勢能減少量及的大小關

系,并說明理由。(忽略返回艙質量的變化)()

測距示意圖

返回艙

發(fā)射信號

位置

接收電磁波

【答案】(1)減速(2)位置電磁(3)見解析

接收超聲波

的位置

電磁波超聲波

測量測量

(4)見解析

【解析】(1)由題意知,第一階段:返回艙速度從7.9千米每秒降至幾百米每秒;第二階段:返回

艙速度從200m/s降至約7m/s;第三階段:返回艙速度降至l~2m/s實現“溫柔”著地。因此要實現航

天員安全“回家”,返回艙降低高度的三個階段共同的核心任務是降低速度。

(2)由題意知,返回艙在某階段需通過艙內測距裝置向地面發(fā)射信號,當返回艙接收到地面反射信

號,即可測出此時其所在高度。若信號采用電磁波,接收到反射信號時的位置如圖2所示;若信號采

用超聲波,由于聲波的速度遠小于電磁波的速度,當超聲波信號傳到地面再返回時需要更長的時間,

因此返回艙受到信號時,距離地面已非常接近,因此為了返回艙能安全著陸,返回艙實時測距裝置發(fā)

射的是電磁波,如圖所示:

測距示意圖

返回艙

發(fā)器號tdH

接收電磁波:,小TV

位置二u

接收超聲波

'的位置

電磁波超聲波

測量測量

(3)為了保持艙內溫度適宜,可以在返回艙表面涂一層導熱性能好,熔點高,比熱容大吸熱材料,

通過熔化吸熱,降低艙內的溫度或通過熱輻射的方式,將艙體表面的熱量導到散熱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