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層結構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7/17/wKhkGWejB46AH6KaAAIsl6XNpjY491.jpg)
![地球的圈層結構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7/17/wKhkGWejB46AH6KaAAIsl6XNpjY4912.jpg)
![地球的圈層結構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7/17/wKhkGWejB46AH6KaAAIsl6XNpjY4913.jpg)
![地球的圈層結構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7/17/wKhkGWejB46AH6KaAAIsl6XNpjY4914.jpg)
![地球的圈層結構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7/17/wKhkGWejB46AH6KaAAIsl6XNpjY4915.jpg)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地球的圈層結構導學案一、落實必備知識:1.地震是地殼過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動,是一種危害和影響巨大的自然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2.地震的大小用表示。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大,震級越。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一般來說,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7級以上的地震常造成極大的破壞。地震對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壞強弱的程度,用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個烈度.3.地震的能量以的方式向外傳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波(P波)和波(S波)之分??v波的傳播速度較,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均能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只能在中傳播。4.科學家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把地球內(nèi)部劃分為、和三個主要圈層。三層之間的兩個界面依次稱為和。5.地殼是以下、以上的固體外殼。地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比較穩(wěn)定。到了莫霍面,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地殼平均厚度為千米。大陸地殼較厚,平均厚度為千米,高山、高原地區(qū)(如青藏高原)地殼最厚處可達千米;大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為千米。地球大范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6.地殼由90多種化學元素組成,它們多以化合物的形態(tài)存在。氧、硅、鋁、鐵、鈣、鈉、鉀、鎂8種元素的質(zhì)量總數(shù)占地殼總質(zhì)量的98.04%。其中,幾乎占1/2,占1/4強。硅酸鹽類礦物在地殼中分布最廣。7.地幔是地球內(nèi)部介于和之間的圈層,在以下到以上,深度從地殼底界到千米。地幔能傳播橫波,具有特征,主要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組成,由上而下,鐵、鎂的含量。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一般認為這里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和(軟流層以上)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巖石圈。8.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所包圍的球體。科學家推測,組成地核的物質(zhì),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tài)下的鐵和鎳。根據(jù)的不同,地核又分為內(nèi)核和外核。橫波不能在外核中傳播,表明外核的物質(zhì)在高壓和高溫下呈狀態(tài)。它們相對于地殼的“流動”,可能是地球磁場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地球內(nèi)核呈.9.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近地面的大氣密度。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間,平均只有一個氣體分子,與星際空間的情況很接近,一般把這個高度作為。10.水圈由、和組成。按照它們存在的和,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陸地水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最為密切,它主要可分為和。11.生物圈是地球上及其的總稱。生物圈并不單獨占有任何空間,而是分別滲透于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的上部,厚度約20千米。但是,生物的絕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的范圍內(nèi)。這一薄層處在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的接觸帶,可以說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1.地震:地殼中巖層在地球內(nèi)力作用下,發(fā)生斷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動。震級: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烈度:地震對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壞強弱的程度。一次地震可有多個烈度。(3)影響烈度的因素:震級、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質(zhì)構造、房屋建筑等。(4)地震構造:①圖中C為震源、B為震中、BC為震源深度、AB為震中距。②D位于等震線上,是指將烈度相同的點連成封閉的曲線。2.地震波(1)含義: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播,形成地震波。(2)類型和特點:類型傳播速度傳播介質(zhì)共同特點縱波(P波)較快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均能傳播①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②經(jīng)過不同介質(zhì)的界面時,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橫波(S波)較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3)應用:獲得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和結構狀況的主要依據(jù)。3.地球內(nèi)部圈層(1)一個劃分依據(jù):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2)兩個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3)三個主要圈層:從外到內(nèi)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4)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劃分:①地殼和地幔的界線是莫霍界面(經(jīng)過此界面向下,橫波和縱波速度都明顯增加);②地幔和地核的界線是古登堡界面(經(jīng)過此界面向下,橫波突然消失,縱波速度突然下降)。說明外核在高溫高壓下呈液態(tài)或者熔融狀態(tài),組成物質(zhì)可能是鐵和鎳。(5)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巖石圈。(6)地殼厚度:厚度不均,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陸較厚,平均厚度為39-41千米,大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為5-10千米。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7)地殼結構:上層:硅鋁層(不連續(xù)分布,大洋底部很薄甚至沒有),下層:硅鎂層(連續(xù)分布,海陸均有)(8)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軟流層下面),可能是巖漿的發(fā)源地。(9)地殼組成元素(前8四種):氧、硅、鋁、鐵、鈣、鈉、鉀、鎂4.地球的外部圈層(1)組成: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2)大氣圈①組成:包裹地球的氣體層。②密度變化特點:近地面的大氣密度大,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密度迅速減小,在2000~3000千米高空,與星際空間情況很接近,視為大氣圈的上界。③大氣圈是外部圈層中最厚的。(3)水圈①組成:由液態(tài)水、固態(tài)水和氣態(tài)水組成。②按照存在位置和狀態(tài),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③陸地水:陸地水與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2月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所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2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競聘店長申請書
- 腦癱救助申請書范文
- 退禮儀社申請書3000字
- 2024年12月2025海南三亞市吉陽區(qū)考核公開招聘應屆海南專項研究生3人(第1號)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女裝牛仔長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農(nóng)村貧困證明申請書
- 合并戶口申請書
- 調(diào)取檔案的申請書
- 農(nóng)村飲水工程申請書
- 走新型城鎮(zhèn)化道路-實現(xiàn)湘潭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
- 【語文】第23課《“蛟龍”探?!氛n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4年決戰(zhàn)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培優(yōu)b卷)
-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自動版)
- 重走長征路卡通思維導圖
- 醫(yī)院招聘醫(yī)護人員報名登記表
- 央企最新版員工手冊vvv
- 0- 18歲兒童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shù)值表
- 吸收塔防腐施工方案(電廠脫硫裝置防腐施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