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B/35/wKhkGWekSlyAJrFtAAHX-uS8Mwk244.jpg)
![2025年浙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B/35/wKhkGWekSlyAJrFtAAHX-uS8Mwk2442.jpg)
![2025年浙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B/35/wKhkGWekSlyAJrFtAAHX-uS8Mwk2443.jpg)
![2025年浙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B/35/wKhkGWekSlyAJrFtAAHX-uS8Mwk2444.jpg)
![2025年浙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B/35/wKhkGWekSlyAJrFtAAHX-uS8Mwk24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30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張騫通西域、鄭和下西洋推動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雖然跨越國界,即無法實現全球效應而21世紀的夏納電影節(jié)上的一件時裝轉瞬間即可動全球影迷的追掉熱潮。這說明A.大眾文化審美的古今差異B.明星效應遠大于歷史名人C.非物質文化遺產函待傳承D.技術進步推動文化全球化2、學習歷史要關注文明發(fā)展中的重要時期。在羅馬某位皇帝統(tǒng)治時期(98—117年),社會經濟繁榮昌盛,國力達到頂峰。這一時期的羅馬修建了A.帕特農神廟B.大斗獸場C.圖拉真廣場D.萬神殿3、1851年2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巴瑟斯特發(fā)現金礦;8月,又在距墨爾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臘特和本迪戈發(fā)現了金礦。澳大利亞于是掀起了淘金熱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來。這一現象A.說明世界市場首次實現跨洋資源整合B.證明全球自由貿易網絡正在迅速形成C.有利于面臨資本困境的歐洲得到補充D.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隸前往實現發(fā)財夢4、小楚同學根據馮天瑜;楊華、任放的《中國文化史》制作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圈分布圖”;該圖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華文化圈的主要特點是。
A.源遠流長B.多元包容C.涇渭分明D.爭霸稱雄5、道光八年(1828年)三月,清朝大臣完顏麟慶在參觀了少林寺后,因久聞少林武功名冠天下,遂讓寺主僧組織武僧為之演武。后來少林寺也請匠人把此次演武盛況畫在寺內白衣殿(觀音殿)內的北墻之上,是為《武僧演武圖》(如圖)壁畫。該壁畫()
武僧演武圖A.反映了崇武的社會風尚B.展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C.印證了佛教的正統(tǒng)地位D.體現了寫意的藝術風格6、據統(tǒng)計,2018年來中國的留學生中,亞洲占近60%,非洲占近17%,歐洲占近15%,美洲占7%左右,大洋洲占1%左右。該狀況()A.說明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以亞洲為主B.有利于改變世界文化地理格局C.得益于中國對外開放事業(yè)的不斷推進D.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得以全面復興7、美洲在發(fā)展過程中,培育出了其他大洲所沒有的馬鈴薯、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直到新航路開辟以后,這些農作物才逐漸傳播到世界上其他地區(qū)。這可用于說明美洲地區(qū)()A.農業(yè)經濟發(fā)達B.文明的多元性特征C.文明程度較高D.文明的相對獨立性8、古埃及文化璀璨,現代埃及致力于復興民族文化。下列有關埃及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那爾邁調色板是埃及楔形文字文物的代表B.英語中的“埃及”一詞從波斯語演變而來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埃及建立了君主立憲制D.現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評卷人得分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9、史實: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
推論:荷馬史詩是歐洲第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10、社會的變遷涵蓋多方面并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摘自《漢書·董仲舒?zhèn)鳌凡牧隙ㄖ覂瓤臻g的頂棚;藻井通常只用在宮殿。唐代“一凡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中庸”的觀念體現在建筑平面作對稱布置,布局上必須有一條莊重的南北中軸主線,起著中樞神經的作用,也顯“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建筑“以天為尊”并“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據尹暉《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思想》等整理材料三20世紀初;當人們還在跪拜君上;禮拜神佛的時候,所穿禮服已有用新式機織衣料者,甚至出現了“批洋衣揖孔孟”現象;當人們還在以牲醴籩豆于春秋歲時祭祀祖先的時候,西點西肴、洋酒洋飲料已悄悄進入日常飲食中;當有的貴族、官吏建房逾制遭到參奏的時候,西式洋樓已矗立于通都大邑閱闠之中。
——摘自嚴昌洪《20世紀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史》(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大一統(tǒng)”思想的基本觀點,并簡要分析“邪辟之說滅息”所帶來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古代建筑所體現出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例舉凸顯“中庸”觀念的中國古代建筑兩例。
(3)閱讀材料三,有兩點認識可供選擇討論。①有學者認為“一種文化對于異質文化的吸納,往往學開始于最表面的生活習尚層次”。試以清末民初的服飾和婚姻禮俗變化為例加以說明,并科指出這段時期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遷的主要特征。②有學者認為“舊事物的異變往往需網要內外力量的相互作用”。請列舉20世紀初社會習俗存在“舊事物”的現象,并指出導致它發(fā)生“異變”的外力因素。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古代創(chuàng)立的“家國同構”的教化模式,把教化天下的任務分攤到每個家庭來承擔,直接把家庭這個社會最基層的單位及人所依賴的生活環(huán)境變成了道德教化的組織機構?!度纸洝分刑岢龅摹白硬唤蹋钢^”,就是社會向家庭分攤教化任務的明證。在家庭倫理方面,古代家教首先推重儒家提出的“孝悌”觀念,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家庭內部的和諧、有序,而且具有尊老撫幼的社會保障功能。它成功實現了把家庭倫理同人際倫理、政治倫理的對接和統(tǒng)一。宋代進土袁采在《袁氏家范》中提出“子弟有愚繆貧污者,自不可使之仕宦?!鼻宕O(jiān)察御史蔣伊在《蔣氏家訓》中明文規(guī)定:子孫如果“有敗類不率教者,父兄誡諭之。諭而不從,則公集家廟責之。責乏而猶不改,甘為不肯,則告廟換之,終身不齒”。材料二在嚴復看來,個人的自由,若遇到國家的危機,后者更為重要。他告誡子女:“事遇群己對待之時,須念己輕群重,更切毋造孽?!?921年10月3日,飽受肺病折磨的嚴復在彌留之際,鄭重交代兒女:“須知中國不滅,或有損益,舊說必不可叛。”1936年,黃炎培四子黃大能即將赴英留學,黃炎培手書“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的“32字家訓”相贈。(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教育的特點并分析其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嚴復、黃炎培家庭教育的主要觀念并對此進行簡要評價。12、移民社會面臨著文化認同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國會中關于排華法案(美國《1882年排華法案》)的辯論起初集中于對中國人口的恐懼上。俄勒岡州參議員拉法葉格佛說:“她(中國)的人民會如蝗蟲一樣蜂擁而至。”就當時的在美華人人ロ而言;心理意義上的人ロ威脅要遠大于實際上的。因為1876年的調查報告明確指出,在美華人人ロ僅有10.5萬人,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成年男性勞動力,并沒有耗費美國的教育;醫(yī)療等公共資源。調查報告中大多數證人都使用了“勤勞”“安靜”“可靠”這些詞語來形容他們所接觸過的華エ。國會辯論中也提到了中國移民不愿同化的問題。俄亥俄州眾議員伊茲拉泰勒認為:“中國人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歧視,美國的法律規(guī)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黑人的后裔能夠成為美國公民,如果說中國人不可同化,那是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被給予這樣的權利。他們在加州的遭遇能夠讓他們接受被同化嗎?
——摘編自曹雨《美國(1882年排華法案〉的立法過程分析(1)假如你是1882年美國國會中的一名議員;面對排華法案,你是投贊成票還是反對票?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贊成或反對的理由。
(2)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文化認同問題的正確認識。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體制,儒家思想對這次改革影響顯著。701年,文武天皇頒布《大寶律令》,將《周易》《尚書》《論語》等作為大學或國學的必修課程。日本天皇年號也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滲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識、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
——摘編自謝放《中外文化發(fā)展歷程》材料二17~18世紀歐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國熱”浪潮。中國的瓷器;絲綢和典章文物風靡歐洲。歐洲思想家們將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傾向的天道觀、無神論以及倫理道徳吸收過來;成為他們批判封建神權的思想武器。他們非常欣賞中國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選拔制度,因為官吏主要來自于通過考試選拔的優(yōu)秀讀書人,這些官吏沒有世襲的特權。
——摘編自姜林祥《儒學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材料三1941年賀麟在《儒家思想的新開展》中提出“新儒家”概念;他認為新儒學就是“吸收轉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開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規(guī)模輸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
——摘編自張昭軍、孫燕京《中國近代文化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7~18世紀儒學在歐洲傳播的背景。
(3)根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外文化交流的認識。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率領希臘聯(lián)軍東征。經過多場激烈的戰(zhàn)斗,他于公元前330年滅亡了領土范圍包括埃及和巴比倫在內的波斯帝國。此后,亞歷山大的軍隊一直進軍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個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摘編自楊寧一、朱漢國主編《世界歷史》材料二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屠殺的平民多達25萬人。波斯帝國戰(zhàn)敗投降后,亞歷山大仍然縱兵燒殺擄掠,將富麗堂皇的波斯宮殿付之一炬。最后擄走的黃金數量驚人,需要5000頭駱駝和2萬頭騾子馱運。亞歷山大在進軍途中,建立了許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就是那時興建的。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臘文化的影響。材料三羅馬帝國將各個文明匯聚成大河。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它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客觀上維系了羅馬帝國的存在,維護了地區(qū)和平,促進羅馬帝國的強盛。同時羅馬使原來隔絕的地區(qū)開始有了交流,東西方文明交流進一步頻繁。(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亞歷山大是以何種方式進行擴張的。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亞歷山大遠征的性質和對東西方國家產生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馬帝國統(tǒng)治的影響。
(4)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認識。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紙由中國俘虜傳到撒麻耳干(今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大食將領)吉雅德·本·薩利赫擒獲了這些戰(zhàn)俘,其中有紙匠,這些手工業(yè)從此發(fā)展起來。產品不僅可以供應本地的需要,而且成為撒麻耳干人外銷主要的貨物?!凉帷兜览锟尽凡牧隙耗宜?,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屬國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獻波羅樹;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上諸蔗,拃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缎绿茣凡牧先荷虅詹烤C合司司長儲士家日前對媒體透露,目前有16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我國簽訂了198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國還與44個國家建立雙邊投資合作工作組,與7個國家建立貿易暢通工作組,以推進與有關國家貿易投資的發(fā)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產生了什么影響?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
(3)從上述三則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啟示?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兔共耳”的裝飾圖案廣泛分布于古絲綢之路沿線的亞歐大陸各地,成為當地宗教、文化與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圖飾,沿用至今。目前已知該圖案年代最早的實例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壁畫中“三兔共耳”發(fā)端于隋初,圖案的主體構成呈圓形,三只兔子以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其中,兩兩共用一耳,相互追逐,首尾相接,動感十足,造型優(yōu)美.古人眼中“兔”的內涵很豐富,西晉張華《博物志》中說:“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薄叭霉捕钡摹肮采眲?chuàng)作手法也體現著中國傳統(tǒng)宇宙觀,有自秦漢以來“三圓三方”宇宙模型的影子,體現著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這幅圖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夠為人們帶來無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幾在w燕林《千年壁畫“三兔共耳”緣何聞名中西?》
(1)根據材料;概括“三兔共耳”裝飾圖案所蘊含的歷史信息。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一種類型的史料佐證“三兔共耳”所體現的哲學觀念,并簡要說明。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國最早的兵書始于西周,歷代史籍所輯錄的兵書達3380部,23503卷。中國古代兵書言兵卻不限于言兵,將軍事與政治、經濟、人文、自然等有關因素系于一起,從哲學高度觀察、評論、解釋戰(zhàn)爭,形成了“舍事言理”論述軍事問題的傳統(tǒng)。中國古代軍事家把“止戈為武”作為思考戰(zhàn)爭問題的邏輯起點,把“道”作為戰(zhàn)爭取勝的首要因素,把“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作為軍事戰(zhàn)略的最高境界。中國古代不僅諸多兵家各抒已見、自立門戶,而且政治家、思想家也都踴躍參與言兵議兵,文人學士也以詩詞歌賦來論述用兵得失,他們共同構建了古代兵學的理論大廈?!幾酝跎佘姟吨袊糯娛滤枷氲奶厣凡牧隙攀兰o六十年代,為挽救搖搖欲墜的清朝封建統(tǒng)治,抵御外侮,洋務派希望通過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和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等達到“自強”的目的。洋務派興辦近代軍事學堂,向西方列強派遣留學生和大量翻譯西方科學與軍事書籍。19世紀70年代的海防大討論,改變了以往“重陸輕海”的傳統(tǒng),確立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戰(zhàn)略思想,清政府在國防政策、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各個層面上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推動了中國軍事思想的近代化。但在甲午戰(zhàn)爭中,清軍作戰(zhàn)思想落后的弊病充分暴露出來,改革軍制成為朝野一致的呼聲?!幾耘碛馈锻砬遘娛滤枷胱冞w考察》等材料三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提出了“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主題的判斷,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奉行的“戰(zhàn)爭與革命”的時代觀。鄧小平抓住我軍現代化水平與打現代戰(zhàn)爭不相適應的矛盾,強調軍隊建設應以現代化為中心,以“百萬大裁軍”為突破口,踏上了精兵之路?!幾蕴掌咭弧吨袊伯a黨80年建軍思想的發(fā)展》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洋務派軍事思想的進步之處,并分析其實踐失敗的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鄧小平軍事思想的重要影響。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1題,共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及其祖先創(chuàng)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繼承發(fā)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頑強生命力的優(yōu)秀思想文化。它包括從遠古到鴉片戰(zhàn)爭以前形成的古代優(yōu)秀文化和從鴉片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前形成的近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近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所以屬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有兩點理由:從文化積淀來說,“積淀”是一個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現代的持續(xù)過程;相對于“現代”來說,“近代”也成為“傳統(tǒng)”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中國近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成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從文化發(fā)展來說,一個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就在于它能不斷吸收新的血液(包括外來文化)?!幾猿坛薄吨袊鷥?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價值》
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中國近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演變”寫一篇歷史小短文。(要求:自擬標題,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6分)19、歷史語境中的語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紀;英語主要是英格蘭人的語言。到18世紀中后期,英語已擴展到英國的殖民地,并在國際商貿活動中廣泛使用。二戰(zhàn)后,英語逐漸超越其他語言,成為科教領域和眾多國際組織的通用語言,被稱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
(2)閱讀材料二,分析英語發(fā)展成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的歷史原因。20、閱讀材料,探討在西方文化及價值觀沖擊下,中國青少年應該如何把握思想觀念的定位。21、美國將選擇孔子代表“世界傳統(tǒng)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D【分析】【詳解】
據題意可知,張騫通西域和鄭和下西洋無法實現的全球效應在今天通過現代技術已經可以實現,說明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的全球化,故選D;材料體現的是技術進步對文化全球化的推動作用,ABC明顯不符合這一主旨,排除。2、C【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98—117年正值羅馬皇帝圖拉真統(tǒng)治時期,社會經濟繁榮昌盛,國力達到頂峰。這一時期,萬民法體系不斷發(fā)展,圖拉真廣場修建,故C項正確;帕特農神廟是雅典的建筑,故A項錯誤;大斗獸場在公元72年下令修建,于80年建成,這與題意不符,故B項錯誤;萬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這與題意不符,故D項錯誤。3、C【分析】【分析】
【詳解】
1851年的澳大利亞是英國的殖民地;澳大利亞淘金熱的掀起,必將使大量的黃金落入殖民者的腰包,從而為工業(yè)革命時期的歐洲積累更多的資本,有利于解決工業(yè)資產階級的資金短缺問題,故C項正確;世界市場實現跨洋資源整合在美洲新大陸發(fā)現后即已實現,故A項錯誤;題干中未涉及全球自由貿易網絡的構建問題,故B項錯誤;當時澳大利亞淘金熱潮主要吸引的是來自歐美和亞洲的勞工,故D項錯誤。
【點睛】4、B【分析】【分析】
【詳解】
材料“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圈分布圖”體現的是當時中原文化既相互并立又相互影響;說明的是中原文化圈的特點是多元包容,B項正確;材料與源遠流長;涇渭分明及爭雄稱霸的說法無關,排除ACD項。故選B項。
【點睛】5、B【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少林武術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武僧演武圖》將少林演武情景畫在了墻壁之上,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B項正確;材料涉及官員、寺院對“武”的態(tài)度,不能代表具有廣泛意義的“社會風尚”,排除A項;清朝的正統(tǒng)思想是儒家思想,佛教的地位并不穩(wěn)定,沒有取得正統(tǒng)地位,排除C項;演武圖是對當時武術表演情景的再現,不屬于寫意,排除D項。故選B項。6、C【分析】【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據材料信息可知,2018年來華留學生來自“亞、非、歐、美、大洋洲”等眾多大洲,留學生來源比較廣泛和多元化,這得益于中國對外開放事業(yè)的不斷推進,C項正確;材料主旨是留學生來源的多元化,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留學生來中國有利于擴大中國的影響力,但是材料強調的是留學生“來源”的多元化,非對世界文化地理格局的改變,排除B項;“全面復興”表述過于絕對且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全面復興也不能只依靠材料這一種措施,排除D項。故選C項。7、D【分析】【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美洲)。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美洲擁有其他大陸沒有的特殊農作物,美洲農業(yè)是在本地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說明美洲地區(qū)與其他大陸幾乎隔絕,獨自創(chuàng)造自己獨特的文明,文明具有相對獨立性,D項正確;材料主要說的是美洲獨立發(fā)展農業(yè),沒有農業(yè)發(fā)展程度發(fā)達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只說了美洲文明,沒有其它文明的情況,不能說明文明的多元性特征,排除B項;材料體現了美洲獨立發(fā)展農業(yè),與其它地區(qū)幾乎沒有交流,不能證明美洲文明的程度較高,排除C項。故選D項。8、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國。共和國進一步消除殖民主義影響,復興民族文化?,F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并帶有歐洲和西亞等地的文化因素,D項正確;那爾邁調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古代兩河流域使用楔形文字,排除A項;英語中的“埃及”一詞從希臘語演變而來的,排除B項;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國,排除C項。故選D項。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9、B【分析】【詳解】
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是關于荷馬史詩內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馬史詩的地位,因此史實和推論邏輯不符,錯誤。三、材料分析題(共8題,共16分)10、略
【分析】【詳解】
(1)基本觀點:根據“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并結合所學可知文化上的“一統(tǒng)”和政治上的“一統(tǒng)”是一致的,文化的“一統(tǒng)”是政治“一統(tǒng)”的根基。帶來的影響主要是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
(2)特點:根據“一凡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得出等級森嚴;根據“‘中庸’的觀念體現在建筑平面作對稱布置,布局上必須有一條莊重的南北中軸主線,起著中樞神經的作用”得出凸顯“中庸”理念,注重中軸對稱;根據“建筑‘以天為尊’并‘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得出體現“天人合一”;例子可舉明清故宮、頤和園、平遙古城、大昭寺等。
(3)如果選擇①,根據“以清末民初的服飾和婚姻禮俗變化為例加以說明”和所學知識可知,綜合中西方服裝特點的中山裝成為男子喜歡的標準服裝;改良后的旗袍成為城鎮(zhèn)新潮女性的日常著裝;一批青年男女開始反對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主;婚姻禮俗也開始刪繁就簡,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禮。所以主要特征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如果選擇②,根據“列舉20世紀初社會習俗存在‘舊事物’的現象,并指出導致它發(fā)生‘異變’的外力因素”和所學知識可知,有包辦婚姻;農村更多實行傳統(tǒng)喪禮;纏足、跪拜作揖等現象依然存在。外力主要是列強的侵略,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外來文化的影響?!窘馕觥浚?)基本觀點:文化上的“一統(tǒng)”和政治上的“一統(tǒng)”是一致的;文化的“一統(tǒng)”是政治“一統(tǒng)”的根基。
影響: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
(2)特點:等級森嚴;凸顯“中庸”理念;注重中軸對稱;體現“天人合一”;例舉:明清故宮;頤和園、平遙古城、大昭寺。
(3)選擇①:綜合中西方服裝特點的中山裝成為男子喜歡的標準服裝;改良后的旗袍成為城鎮(zhèn)新潮女性的日常著裝;一批青年男女開始反對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主;婚姻禮俗也開始刪繁就簡,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禮。
主要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選擇②:包辦婚姻;農村更多實行傳統(tǒng)喪禮;纏足;跪拜作揖等現象依然存在。(從婚俗、喪葬、其他習俗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外力:列強的侵略,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外來文化的影響。11、略
【分析】【詳解】
(1)特點:根據材料“中國古代創(chuàng)立的‘家國同構’的教化模式”可歸納出形成了“家國同構”的教化模式;根據材料“直接把家庭這個社會最基層的單位及人所依賴的生活環(huán)境變成了道德教化的組織機構”可歸納出家庭成為教育的基本組織機構;根據材料“古代家教首先推重儒家提出的‘孝悌’觀念”可歸納出以“孝悌”為核心內容和注重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知識可知;關于影響可從促進社會教育的發(fā)展;維護社會和諧、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
(2)觀念:根據材料“個人的自由,若遇到國家的危機,后者更為重要”可歸納出嚴復倡導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根據材料“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可歸納出黃炎培強調事業(yè)進取心、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世既有主見又和諧交融。評價:結合其主張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可知,關于評價可從民族危機加深的現實、傳承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人的社會責任感及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窘馕觥浚?)特點:形成了“家國同構”的教化模式;家庭成為教育的基本組織機構;以“孝悌”為核心內容;注重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
影響:保障了社會教育的有效性和長久性;實現了家庭倫理與社會;政治倫理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家庭和社會的和諧;有利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2)觀念:嚴復倡導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黃炎培強調事業(yè)進取心;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世既有主見又和諧交融。
評價:嚴復、黃炎培的家庭教育觀念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危機沉重的社會現實;對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珍視,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反映出先進中國人自覺的文化復興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顯示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時空穿透力。12、略
【分析】【詳解】
(1)本小問相對開放;可贊成也可反對,理由符合當時的史實即可,如投贊成票理由:華人數量多,搶占了美國白人的工作機會;中國人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在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無法融人美國社會;清政府國力衰弱,無力保護本國國民。示例2:投反對票理由:華人勤勞可靠,為美國經濟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帶到了美國,促進了美國文化的發(fā)展;沒有耗費公共資源;排斥華工不符合美國自由;平等的憲法精神。
(2)認識: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知識可知,堅決摒棄狹隘的文化觀念;應秉持開放包容心態(tài)看待多元文化;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文化互鑒超越文化沖突,文化共存超越文化優(yōu)越。【解析】(1)示例1:投贊成票理由:華人數量多;搶占了美國白人的工作機會;中國人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在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無法融人美國社會;清政府國力衰弱,無力保護本國國民。
示例2:投反對票理由:華人勤勞可靠;為美國經濟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帶到了美國,促進了美國文化的發(fā)展;沒有耗費公共資源;排斥華工不符合美國自由;平等的憲法精神。
(2)堅決摒棄狹隘的文化觀念;應秉持開放包容心態(tài)看待多元文化;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文化互鑒超越文化沖突,文化共存超越文化優(yōu)越。13、略
【分析】【詳解】
(1)影響:根據“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體制,儒家思想對這次改革影響顯著?!钡贸鐾苿尤毡菊误w制改革:根據“日本天皇年號也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滲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識、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可得出促進日本教育和思想的發(fā)展:影響日本社會生活。
(2)背景:根據“17~18世紀”的時間信息可得出中西聯(lián)系加強:根據“歐洲思想家們將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傾向的天道觀;無神論以及倫理道徳吸收過來;成為他們批判封建神權的思想武器。”可得出儒家思想適應歐洲反專制反神權的需求:根據所學可得出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結合材料中的啟蒙運動可得出是啟蒙運動的推動。
(3)認識:根據“吸收轉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開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規(guī)模輸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等內容可得出中國文化對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外國文化推動中國文化發(fā)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鑒,共同發(fā)展等?!窘馕觥浚?)影響:推動日本政治體制改革:促進日本教育和思想的發(fā)展:影響日本社會生活。
(2)背景:中西聯(lián)系加強:儒家思想適應歐洲反專制反神權的需求: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啟蒙運動的推動。
(3)認識:中國文化對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外國文化推動中國文化發(fā)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鑒,共同發(fā)展。14、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率領希臘聯(lián)軍東征。經過多場激烈的戰(zhàn)斗建立了一個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可得出亞歷山大率領希臘聯(lián)軍遠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2)根據材料二“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屠殺的平民多達25萬人亞歷山大仍然縱兵燒殺擄掠”,可得出,亞歷山大遠征的性質是:具有侵略性質。從消極和積極兩方面敘述亞歷山大遠征對東西方國家產生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羅馬帝國將各個文明匯聚成大河。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它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客觀上維系了羅馬帝國的存在,維護了地區(qū)和平,促進羅馬帝國的強盛”,并結合所學可知,羅馬帝國統(tǒng)治的影響是:使地中海地區(qū)保持了比較長期的和平。帝國境內不同地區(qū)經濟文化聯(lián)系不斷加強,奴隸制商品貿易不斷發(fā)展。根據材料三“同時羅馬使原來隔絕的地區(qū)開始有了交流,東西方文明交流進一步頻繁”,可得出,羅馬帝國統(tǒng)治的影響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進一步交流。
(4)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文明交流意義、大國擴張只是文明交流的一種形式及對文明交流的態(tài)度等方面認識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窘馕觥浚?)方式:亞歷山大率領希臘聯(lián)軍遠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2)性質:具有侵略性質。
影響:一方面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另一方面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lián)系和貿易往來。
(3)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使地中海地區(qū)保持了比較長期的和平。帝國境內不同地區(qū)經濟文化聯(lián)系不斷加強,奴隸制商品貿易不斷發(fā)展。東西方文明交流進一步頻繁。
(4)文明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地經濟文化聯(lián)系的加強和發(fā)展。大國擴張只是文明交流的一種形式。應該促進文明文化的和平交流。15、略
【分析】【詳解】
(1)現象:根據材料“紙由中國俘虜傳到撒麻耳干(今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大食將領)吉雅德·本·薩利赫擒獲了這些戰(zhàn)俘;其中有紙匠,這些手工業(yè)從此發(fā)展起來”,可得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國造紙術通過戰(zhàn)俘傳入大食。影響:結合所學,造紙術的傳播,對教育;政治及商業(yè)等活動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推動了相關各國的社會進步。
(2)根據材料“摩揭它;本中天竺屬國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獻波羅樹;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可得出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從天竺學來了熬糖法;根據材料“目前有16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我國簽訂了198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國還與44個國家建立雙邊投資合作工作組,與7個國家建立貿易暢通工作組,以推進與有關國家貿易投資的發(fā)展”,可得出材料三反映了中國積極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密切合作。
(3)結合所學分析材料信息,唐代對外交往的頻繁和當代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重要原因是國家經濟文化發(fā)達、國力強盛,表明經濟文化發(fā)達、國力強盛是對外友好交往的基礎;“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和明顯成效,是因為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fā)展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fā)展平臺,表明適合時代與實際的開放政策是重要條件;唐代我國造紙術通過戰(zhàn)俘傳入大食,我國也從天竺學來了熬糖法,表明相互交流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促進共同發(fā)展。【解析】(1)現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國造紙術通過戰(zhàn)俘傳入大食。影響:中國先進生產技術的傳播;推動了相關各國的社會進步。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從天竺學來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國積極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密切合作。
(3)經濟文化發(fā)達、國力強盛是對外友好交往的基礎;適合時代與實際的開放政策是重要條件;相互交流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促進共同發(fā)展。16、略
【分析】【詳解】
(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隋唐時期(中國)。據材料“廣泛分布于古絲綢之路沿線的亞歐大陸各地”可知;古絲綢之路的暢通;據材料“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及所學知識可知,隋初人口相對退減,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為普通民眾樸素的期盼;據材料“體現著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可知,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據材料“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這幅圖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夠為人們帶來無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中外文明交流,中西民眾對藝術魅力的認同與對生活的美好祈愿。
(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所學知識可知;史料分為實物史料和文獻史料,如選擇實物史料,據材料“體現著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可知,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國古代的銅錢,呈現出圓形方孔的形制,同樣體現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
如選擇文獻史料;據材料“三只兔子以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其中,兩兩共用一耳,相互追逐,首尾相接”可知,“三兔共耳”體現出循環(huán)往復,繁衍生息的含義,這與《道德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同樣的哲學觀念,同時如果把三只兔子看做前世、今生和來世,又與佛教中循環(huán)、輪回的觀點相吻合。
也可選擇其他實物史料,如果將三只兔子看做天地人,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觀念,漢馬王堆一號篡帛畫所描繪的天、地、人三界,展示了漢初人們天人合一觀念中的宇宙圖景,兩者存在相似之處。【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信息:據材料“‘三兔共耳’的裝飾圖案廣泛分布于古絲綢之路沿線的亞歐大陸各地”可知;古絲綢之路的暢通;據材料“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及所學知識可知,隋初人口相對退減,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為普通民眾樸素的期盼;據材料“創(chuàng)作手法也體現著中國傳統(tǒng)宇宙觀,有自秦漢以來‘三圓三方’宇宙模型的影子,體現著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可知,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據材料“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這幅圖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夠為人們帶來無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可知,中外文明交流和中西民眾對藝術魅力的認同與對生活的美好祈愿。
(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史料類型及說明:實物史料。中國古代銅錢從秦的半兩錢到唐以后的通寶錢;都體現了天圓地方;生生不息的宇宙觀。
其它史料類型及說明。
文獻史料?!兜赖陆洝分v“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三只兔子有往復循環(huán)、繁衍生息的涵義;或佛教典籍,三兔僳是“前世”“今生”與“來世”,有“循環(huán)”“輪回"之意,與佛教涅槃思想吻合。
實物史料。漢馬王堆一號篡帛畫所描繪的天、地、人三界,展示了漢初人們天人合一觀念中的宇宙圖景。17、略
【分析】【詳解】
(1)特點:根據材料“我國最早的兵書始于西周”得出歷史久遠;根據材料“歷代史籍所輯錄的兵書達3380部;23503卷”得出著述浩繁;根據材料“將軍事與政治;經濟、人文、自然等有關因素系于一起,從哲學高度觀察、評論、解釋戰(zhàn)爭”得出文化底蘊深厚,哲學四邊形和理論概括性強;根據材料“把‘止戈為武’作為思考戰(zhàn)爭問題的邏輯起點,把‘道’作為戰(zhàn)爭取勝的首要因素,把‘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作為軍事戰(zhàn)略的最高境界”得出崇尚道義,追求和平;根據材料“政治家、思想家也都踴躍參與言兵議兵,文人學士也以詩詞歌賦來論述用兵得失”得出具有非兵家論兵的傳統(tǒng)。
(2)進步:根據材料“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和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可得出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大力發(fā)展軍事工業(yè);根據材料“洋務派興辦近代軍事學堂;向西方列強派遣留學生和大量翻譯西方科學與軍事書籍”可得出興辦近代軍事教育;根據材料“改變了以往“重陸輕?!钡膫鹘y(tǒng),確立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戰(zhàn)略思想”可得出海塞防并重;
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體制;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洋務派內部的矛盾以及對西方的依賴性等角度去分析概括。
(3)影響:根據材料“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奉行的‘戰(zhàn)爭與革命’的時代觀”可得出有利于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根據材料“鄧小平抓住我軍現代化水平與打現代戰(zhàn)爭不相適應的矛盾,強調軍隊建設應以現代化為中心,以‘百萬大裁軍’為突破口,踏上了精兵之路”可得出為國防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鄧小平的軍事思想為國家和軍隊建設提供了新的科學的理論依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窘馕觥浚?)特點:歷史久遠;著述浩繁;文化底蘊深厚;哲學思辨性和理論概括性強;崇尚道義;追求和平;具有非兵家論兵的傳統(tǒng)。
(2)進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大力發(fā)展軍事工業(yè);海塞防并重;興辦近代軍事教育。
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谎髣者\動缺乏體制保障;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洋務派內部矛盾重重;洋務派對列強抱有幻想。
(3)影響:為國家和軍隊建設提供了新的科學的理論依據;有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4.3.2《 角的比較與運算》聽評課記錄
- 魯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8.1《自然特征與農業(yè)》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二年級上冊乘法口算題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口算練習試題全套
- 集團公司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藥店營業(yè)員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虛擬現實游戲配音音效音樂委托協(xié)議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健身工作室門面店轉讓合同
- 大連市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
- 2025年度咖啡連鎖品牌檔口轉讓及運營管理合同
- 陰道鏡幻燈課件
- 現代漢語詞匯學精選課件
- PCB行業(yè)安全生產常見隱患及防范措施課件
- 上海音樂學院 樂理試題
- SAP中國客戶名單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guī)程
- 2022年福建泉州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汽車座椅骨架的焊接夾具畢業(yè)設計說明書(共23頁)
- 露天礦山職業(yè)危害預先危險分析表
- 淺談固定資產的審計
- WZCK-20系列微機直流監(jiān)控裝置使用說明書(v1.0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