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小學科學五上-11地震(教案)_第1頁
冀人版小學科學五上-11地震(教案)_第2頁
冀人版小學科學五上-11地震(教案)_第3頁
冀人版小學科學五上-11地震(教案)_第4頁
冀人版小學科學五上-11地震(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地震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能說出地殼運動是地震形成的原因。2.能說出地震對人類造成了哪些災害和影響。3.能說出抗震防災的基本常識和科學避震的方法。科學探究1.能根據觀察到的有關地震的現(xiàn)象提出有關地震成因的假設。2.能通過實驗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有關地震成因等信息。3.能用科學語言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表述探究結果。4.能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得出探究結論,并判斷結論與假設是否一致。科學態(tài)度1.能表現(xiàn)出對地震成因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2.能與他人合作探究、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大家的意見,形成集體的現(xiàn)點??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STSE)了解避震方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影響。教學重點能說出地殼運動是地震形成的原因。教學難點能說出地殼運動是地震形成的原因。能說出地震對人類造成了哪些災害和影響。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長30厘米,寬1.5厘米,厚分別為0.3厘米、0.5厘米、1厘米的木板3塊。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教學建議課時安排:建議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活動1和活動2。第二課時:完成活動3和“應用與拓展”。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提出問題1.引導: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突發(fā)8.0級特大地震。地震使原本秀美的城區(qū)和農村瞬聞變?yōu)閺U墟。讓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錄像,感受地震發(fā)生時的情景。2.播放:汶川大地震的錄像。3.提問:你知道地震可能是怎樣形成的嗎?(二)作出假設1.引導:通過觀看錄像,利用所學知識,猜一猜地震是怎樣發(fā)生的?2.假設:我認為,地震可能是地殼巖石斷裂引起的。(三)實驗觀察1.講述:地殼運動會擠壓巖層,當這種擠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巖層可能會斷裂,巖層斷裂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讓我們用實驗來驗證吧。2.講解:實驗前先準備三塊長度、寬度相同,厚度分別為0.3厘米、0.5厘米、1厘米的木板。從最薄的木板開始實驗,雙手握住木板的兩端,均勻用力,使它彎曲,直至折斷。觀察三種不同的木板斷裂時的現(xiàn)象。3.注意事項:小組同學要分工合作,實驗操作時要注意安全。4.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將實驗現(xiàn)象記錄到《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5頁中。教師巡視指導。(四)得出結論1.匯報:指定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其他學生要認真傾聽,進行評價和補充。2.討論:根據實驗結果,推想地震的成因。3.小結:地殼的運動變化對巖層產生了非常大的擠壓力,當巖層受到巨大的擠壓力時會發(fā)生彎曲變形,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斷裂。在這個過程中,巨大的、無法想象的能量就會快速地從巖層深處釋放出來,引起大地猛烈震動,產生巨大的破壞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絕大多數地震就是這樣形成的。(五)認識危害1.提問:地震發(fā)生時都有哪些危害呢?2.播放:關于地震危害的視頻,學生觀看。 3.交流:學生觀看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將交流的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5頁中。(六)布置作業(yè)總結: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教師進行總結與評價。給學生布置課下搜集有關避震方法的作業(yè)。第二課時(一)提出問題提問:地震發(fā)生時,我們應該怎樣做?(二)形成知識1.引導: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地震發(fā)生時人們有哪些應對的辦法,下面我們先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并整理成一致的結論。2.交流:當地震發(fā)生時,我們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3.小結:當地震發(fā)生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并盡快做到:熄滅爐火,切斷電源,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遠離高壓線。如果來不及,要躲避在衛(wèi)生間等狹窄的地方或堅固的桌子、床等家具側面,并盡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護頭部。(三)運用知識1.避震措施。出示:學校、家庭、戶外、商場四個場所避震的圖片。討論:在這四種場所中,我們應該如何避震?小結:假如在學校發(fā)生了地震,要躲在課桌側面,用手緊緊握住桌椅,并依靠這張桌椅擋住墜物;在家里發(fā)生了地震,要蹲在衛(wèi)生間的墻角,用浴巾蓋在頭上,保護頭、頸,避免被窗戶、鏡子、墻上的懸掛物等砸傷;在室外發(fā)生了地震,要跑到遠離汽車、電線、大樹和樓房等危險物體的寬闞地帶;在商場發(fā)生了地震,要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住頭部。2.避震演習。引導:假如發(fā)生地震時,我們正在教室里上課,應該怎么做呢?下面我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進行避震演習。交流: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形成集體的避震方案。演習:教師發(fā)布號令、避震演習開始。反思:指定學生談一談自己參加演習的感受和經驗。(四)拓展延伸1.引導:運用所學知識,制作一份防震減災宣傳畫,要求:主題明確、內容具體、版式新穎、圖文并茂,制作完成后還要向周圍的人進行宣傳。2.制作:學生在小組內設計、制作宣傳畫,并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6頁中。3.展示:組織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防震減災宣傳畫,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課程資源拓展活動制作地震報警器材料:電子門鈴、瓶子、鋁箔、膠水、導線等。制作方法:1.把瓶子下部用鋁箔圍一圈,用膠水粘在瓶子上,再用去了塑料皮的導線拴在鋁箔上固定好。2.用鐵絲做一個比瓶子直徑稍大些的鐵環(huán),把鐵絲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3.把電子門鈴的開關去掉,將接開關的兩根導線分別接在鐵絲和拴鋁箔的導線上。最后在電子門鈴內裝上電池,一架地震報警器就做好了。4.把它安放在比較隱蔽的平坦地面上。地震發(fā)生時瓶子倒下,瓶上的鋁箔和鐵環(huán)連接,電路接通,電子門鈴就會響起來。拓展知識地震帶我國強震分布非常廣泛,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其他各省都曾有6級以上地震發(fā)生。地震在空間分布上表現(xiàn)出了不均勻性,往往呈帶狀分布,稱為地震帶。我國東部主要地震帶有郯城一廬江地震帶、河北平原地震帶、汾渭地震帶、燕山一渤海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等;西部有北天山地震帶、南天山地震帶、祁連山地震帶、昆侖山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中部有南北地震帶,貫穿中國;另外還有臺灣地震帶,它是西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地震災害凡是由地震引起的災害,統(tǒng)稱為地震災害。地震災害分為直接地震災害和間接地震災害兩種。直接地震災害是指由于強烈的地面震動而形成的地層斷裂和變形,引起建筑物倒塌和損壞,造成人員傷亡及大量社會財產的損失;例如,震驚全國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整個唐山市變成了一片廢墟,死亡人數約24.2萬,經濟損失達100億元。間接地震災害又稱為地震次生災害,是指由于強烈地震而使山體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壩、河堤決口或發(fā)生海嘯而造成水災;由于沒有熄滅的火源、燃氣管道泄漏或電線短路引起的火災;使生產、儲存設備或輸送管道破壞造成的有毒氣體蔓延;震后流行瘟疫或造成的摔、擠、踩等傷亡以及對人類造成的心理影響等。地震預兆大地震發(fā)生之前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異?,F(xiàn)象,通常被稱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是與地震孕育和發(fā)生相關聯(lián)的異?,F(xiàn)象。由于地震的孕育和發(fā)生是很復雜的自然現(xiàn)象,有些異常需用精密儀器才能監(jiān)測到,如地磁、地電、地應力、地形變、深層地下水動態(tài)、微水地震活動等,這叫微觀異常;有些異常憑人們的感官就能察覺到,如井水水位大幅度漲落、水質變味、翻花冒泡、大牲畜或小動物行為反常,出現(xiàn)地光、地聲等,這叫宏觀異常。當然,上述這些異常變化都是很復雜的,往往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異常并不等于地震前兆,人們需要審慎地判定異常的真?zhèn)危绕涫前l(fā)現(xiàn)宏觀異?,F(xiàn)象時,應及時報告地震部門,由專業(yè)人員到現(xiàn)場去做勘察、分析,絕不能見到異常就以為馬上要地震了,從而引起社會恐慌。怎樣避震發(fā)生地震時主要的危險來自墜物和飛濺物,如玻璃碎屑。保護自己的最佳辦法是下蹲、遮蓋和緊握,也就是說要蹲在一張結實的桌子側面,手緊緊握住桌椅,并依靠這張桌椅擋住墜物;或遠離外墻,緊靠內墻壁蹲下,用雙臂保護頭和頸,避免被窗戶、鏡子、墻上的懸掛物或家具砸傷。家庭防震的重點,主要是保證在震前震后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家庭自防。歸納起來,大致應采取以下措施:學習地震知識,掌握科學的自防自救方法。要盡快熄滅爐子,拔掉電源,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遠離高壓線。如果來不及,要躲避在衛(wèi)生間等狹窄的地方或堅固的桌子、床等家具側面,并盡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護頭部。震前做好震時應急任務的分工,以防震時手忙腳亂,耽誤時間。確定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做到暢通無阻。做好房屋和室內家具、雜物的加固,特別是睡覺的地方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落實防火措施,防止爐子、煤氣爐等震時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儲水;準備防火用沙;學習必要的防火、滅火知識。掌握基本的醫(yī)療救護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運傷員和護理方法等。適時進行家庭應急演習,以發(fā)現(xiàn)和彌補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處,同時還要正確識別地震謠言。如果在學校發(fā)生了地震,首先,我們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頭部躲到課桌旁、講臺旁,絕不要亂跑;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地震停正后,應當馬上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撤離時把書包頂在頭上,前后同學要保持一定距離。在教室門百、樓梯間等狹窄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發(fā)現(xiàn)有摔倒的同學要相互幫助,并及時通知后面的同學,以免發(fā)生擁擠或踩踏事件。跑到室外后,一定要躲在盡量空曠開闊的地方,保證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