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學專項復習:燃料及其利用(講義)(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化學專項復習:燃料及其利用(講義)(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化學專項復習:燃料及其利用(講義)(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化學專項復習:燃料及其利用(講義)(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化學專項復習:燃料及其利用(講義)(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燃料及其利用

目錄

一、煤13

二、石油14

三、天然氣14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14

考點一燃燒與滅火4考向01化石燃料14

【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4考向02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16

一、燃燒與滅火4考點四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18

二、滅火器及適用范圍4【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18

三、常見的滅火實例、滅火方法、滅火原理5一、能源的分類18

四、燃燒條件的探究5二、清潔能源18

五、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6三、新能源18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7【提升?必考題型歸納】19

考向01燃燒的條件探究7考向01能源的開發(fā)19

考向02滅火的原理及應用9考向02清潔能源和新能源21

考向03易燃、易爆及安全常識10考點五燃料的使用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23

考點二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11【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23

【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11一、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意義23

一、能量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11二、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意義23

二、能量的意義12三、三大環(huán)境問題24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12【提升?必考題型歸納】24

考向01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12考向01能源的開發(fā)24

考點三化石燃料13考向02三大環(huán)境問題25

【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13

考點要求課標要求命題預測

>掌握燃燒的概念

>理解燃燒的條件

燃燒與滅火

>知道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燒與滅火、化學變化時的

>掌握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科學方法

能量變化、化石燃料、燃料的使

>知道放熱反應

用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能源的開發(fā)

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

>了解吸熱反應和利用等知識點,常結(jié)合其他知

>了解能量的意義

識綜合命題。

>了解煤的成分與煤的干儲考查形式:選擇題、填空

化石燃料>了解石油的成分及石油的分儲原理題、實驗探究題

>熟練掌握甲烷的理化性質(zhì)對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

源的判斷、燃燒與滅火在填空及

>了解使用化石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

燃料的使用及對環(huán)境的實驗探究題中與其他知識相結(jié)合

>知道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

影響考查的可能性較大,對環(huán)境問題

>了解酸雨的成因和危害

在選擇題中考真題查的可能性較

>了解能源的分類

大。

>知道清潔能源和新能源

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掌握氫氣的優(yōu)點及制取方法

>掌握乙醇的理化性質(zhì)及制取途徑

可順H大點

5JK

秋M

if因何g.大e

M<<t:IM反回測M.至不

M-IMI

MlClClMKIlNttMt.OGMSBBW.

,xaw?t

電mil足g;1■般大岬噌個*mt震生a.

tWWSfi卬

**&fictco^-xol

期2M.還會■會IML.&虱等元胤溫利IEI

料W^HIUSM.m>wnwwMKt)

ISte.£9tM.K4HU.地翻E附國多

其石波一

利司*i:恨互超比行創(chuàng)M陋期誰也制mtM多?鏟鼠

用支■0汾力甲第科HK.加啦■必

無色利E.11T*.M^hf

wms95

4C9&K<ii.*x>J2-ct>.>3U>

MZ*4Mt二3在皿醐現(xiàn)*F京.KffiM

不加t則iza<a.M.MBMIMIR

JMnWWl^lfiaWiWHUOLMMBMM6W.皿5.

Ml."MC”.1電皿6g隔

|WHf.

SOMm;Zfi.ascLMa*員.

考點一燃燒與滅火

■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一、燃燒與滅火

燃燒滅火

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fā)

含義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原理破壞可燃物的條件

化反應

燃有可燃物;滅隔離可燃物;

燒跟氧氣接觸火隔絕氧氣;

的的

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

條方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火點)

件法

要燃燒三者缺一不可要滅火三者必具其一

A

①不是所有的燃燒都有氧氣參加,如金屬鈉在氯氣中可以燃燒,鎂帶能在C02中燃燒。

②著火點:是物體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它是物體的固有性質(zhì),一般不隨外界條件發(fā)生改

變,對于某種物體來說,只能降低溫度,不能降低著火點。

二、滅火器及適用范圍

滅火器類型適用范圍

干粉滅火器用來撲滅一般失火以及油、氣等燃燒引起的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物品的失火

水基型滅火器用來撲滅非水溶性可燃性液體以及固體材料引起的失火,如汽油、柴油

等以及木柴引起的失火

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T。

干粉滅火器的反應原理:2NaHCC)3£Na2cO3+H2O+CO2T。

二氧化碳滅火器內(nèi)盛裝的是液態(tài)二氧化碳,使用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三、常見的滅火實例、滅火方法、滅火原理

實例滅火方法滅火原理

砍倒樹木,

森林滅火隔離可燃物

造成隔離帶

熄滅酒精燈燈帽蓋滅隔絕空氣

棉被著火灑水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儀器室著火滅火器降溫,隔絕氧氣

co2

油罐車著火高壓水槍噴水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四、燃燒條件的探究

1?燃燒條件的探究

白磷紅磷乙一

*____石/銅片

也叫4Pz

裝置

80----X白磷80c磅限/白磷

甲乙

點燃

原理4P+5O2三五2P2。5

①甲裝置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②甲裝置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③

現(xiàn)象

甲裝置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乙裝置的白磷燃燒

現(xiàn)象①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且與空氣接觸;②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

分析火點;③沒有與空氣接觸;④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

銅片和水

銅片:載體傳熱;水:隔絕空氣,提供熱量

的作用

燃燒需要的條件: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三者缺

結(jié)論

一不可

①甲中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現(xiàn)象對比得出,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

點;②水中的白磷不燃燒,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現(xiàn)象對比得出燃燒需

結(jié)論分析

要跟氧氣接觸;③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即使是在水中)也能燃燒,

說明滿足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跟氧氣接觸的條件,白磷就能燃燒.

2.實驗設計中運用的實驗方法

(1)對比實驗法:銅片上的白磷與紅磷是一組對比實驗,白磷的著火點低可燃燒,紅磷的著火點高不能

燃燒。說明燃燒需要的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銅片上的白磷與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組對比實驗,說

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2)控制變量法:把白磷放在熱水中,通過液封而隔絕空氣,其設計意圖是:提供可燃物與反應所需的溫

度,使可燃物隔絕氧氣,檢驗是否能夠燃燒(提供燃燒所需的任意兩個條件而控制另一個條件)。

2.其他實驗方法

現(xiàn)象棉球上的酒精燃燒,水不燃燒蠟燭甲熄滅,蠟燭乙燃燒乒乓球碎片先燃燒,濾紙碎片后燃燒

結(jié)論燃燒需要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五、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1.緩慢氧化、自燃和爆炸

(1)緩慢氧化: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覺,如動植物的呼吸作用,食物的腐爛,酒和醋的釀

造,農(nóng)家肥的腐熟等都屬于緩慢氧化。

(2)自燃:可燃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達到了燃燒的條件,(由緩慢氧化引起)就能引起自發(fā)燃燒,如白磷很容

易自燃。

(3)爆炸、易燃物滿足:①在有限空間;②快速燃燒;③聚積大量的熱三個條件就會發(fā)生爆炸。

/|\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井下就容易使易燃物滿足這三個條件,在這些地方都會嚴禁煙火。

2.常見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A瓜A

當心火災一易燃物質(zhì)當心爆炸——爆炸性物質(zhì)當心火災一氧化物

卷)?⑧??

禁止煙火禁止帶火種禁止燃放炮禁止吸煙禁止放易燃物

3.與燃燒、爆炸有關的安全知識

(1)煤氣泄漏需要立即關閉閥門,并打開門窗通風。

(2)室內(nèi)起火,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貼近地面或沿墻壁迅速離開起火區(qū)域。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考向01燃燒的條件探究

【例1】(2023年安徽省中考真題)某同學用右圖裝置探究磷燃燒的條件,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02

A.實驗室可通過加熱KMnO4制取。

B.通入0?后,白磷燃燒,說用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只需要5

C.通入。2后,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說明白磷著火點比紅磷低

D.實驗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答案】B

【解析】A、高鋅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銹酸鉀、二氧化鋅和氧氣,實驗室可通過加熱KMnO4制取02,故A

說法正確;

B、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圖示中白磷在60℃的熱水中,通入氧氣

前,白磷不燃燒,通入后,白磷燃燒,通過對比說明物質(zhì)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并不是只需要氧氣,故

B說法錯誤;

C、白磷和紅磷都在60℃的熱水中,通入02后,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說明白磷著火點比紅磷低,故C

說法正確;

D、白磷能在空氣中自燃,實驗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可以隔絕氧氣(或空氣),故D說法正確;

故選B。

【變式1-1](2023?遼寧盤錦?校聯(lián)考二模)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向燒杯中滴加

水后白磷燃燒(注射器預裝50mL水,導管內(nèi)的空氣體積忽略不計)。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Q50mL

V_

To

用工十A—白磷和細沙

生石灰

A.白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

B.生石灰的作用是與水反應提供熱量,達到白磷的著火點

C.若試管內(nèi)凈容積為50mL,反應后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后,理論上注射器的活塞停留在30mL附近

D.實驗中白磷需足量,否則測定結(jié)果偏小

【答案】C

【解析】A、白磷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故說法正確;

B、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的反應中放出大量的熱,用膠頭滴管向燒杯中加水是為了提高燒杯內(nèi)的溫

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故說法正確;

C、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若試管內(nèi)凈容積為50mL,則其中氧氣約10mL,反應后冷卻至室溫,

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故說法錯誤;

D、實驗時白磷一定過量,才能將集氣瓶內(nèi)的氧氣消耗掉,否則測定結(jié)果偏小,故說法正確。故選C。

【變式1-2](2023年四川省自貢市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做可燃物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①在有空氣的試

管內(nèi)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I);②將圖I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II裝置,白磷劇烈燃

燒,氣球脹大。

(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試管內(nèi)氣體壓強(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3)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o

(4)圖n實驗后試管內(nèi)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

【答案】

(1)4P+5O2=2P2O5

⑵增大

(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4)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解析】(1)白磷與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Ch彗2P2O5;

(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試管內(nèi)氣體壓強增大;

(3)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nèi)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D;②將圖I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n

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

點;

(4)圖n實驗后試管內(nèi)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

是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考向02滅火的原理及應用

【例2】(2023年重慶市中考真題A卷)有關重慶縉云山山火撲救事件的說法錯誤的是

A.濕毛巾捂口鼻可減少濃煙的吸入

B.挖掘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可燃物

C.直升機灑水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CO2滅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氣,不助燃不可燃

【答案】C

【解析】A.濕毛巾捂口鼻可減少濃煙的吸入,此選項正確;

B.挖掘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可燃物,防止火勢蔓延,此選項正確;

C.直升機灑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此選項錯誤;

D.CO2滅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氣、不助燃、不可燃的性質(zhì),此選項正確。故選C。

【變式2-1](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森林失火時,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

B.煤爐生火時,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為了降低煤炭的著火點

C.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若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滅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進燃燒,是因為增大了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答案】B

【解析】A、森林失火時,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清除或隔離可燃物,達到滅火

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B、煤爐生火時,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升高溫度至煤炭的著火點,使其燃燒,著火點是一個定值,不能被

降低,符合題意;

C、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若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滅,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

不符合題意;

D、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促進燃燒,使火燃燒的更旺,不符合題意。故選B。

【變式2-2](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中考真題)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chǎn)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

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保險銷、L壓把

A.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

B.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

C.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

D.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nèi)圖書失火

【答案】C

【解析】A、加壓液化時,氣體變成液體,則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正確;

B、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正確;

C、滅火時,液態(tài)二氧化碳氣化時吸熱,降低可燃物的溫度,不是降低著火點,同時二氧化碳能隔絕空氣,

錯誤;

D、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痕跡,也不會使物體損壞,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nèi)圖書失火,正確;故選:

Co

考向03易燃、易爆及安全常識

【例3】(2023?江蘇鹽城?校考二模)下列圖標與消防安全無關的是

【答案】C

【解析】C是腐蝕品標志,屬于危險化學品標志,與消防安全無關。故選C。

【變式3-1](2023年云南省中考真題)使用天然氣做飯,點火后,發(fā)現(xiàn)爐火火焰呈現(xiàn)黃色,鍋底出現(xiàn)黑

色,這時就需要調(diào)大灶具的進風口:使用完畢,關閉開關,火焰熄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天然氣會燃燒,因為它是可燃物

B.點火是為了使溫度達到天然氣的著火點

C.調(diào)大進風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夠的空氣,使燃燒更充分

D.關閉開關火焰熄滅,原因是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答案】D

【解析】A、因為天然氣是可燃物,所以會燃燒,故選項A說法正確;

B、點火是為了使溫度達到天然氣的著火點,故選項B說法正確;

C、調(diào)大進風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夠的空氣,使燃燒更充分,故選項C說法正確;

D、關閉開關火焰熄滅,原因是清除了可燃物,故選項D說法錯誤;故選:D。

【變式3-2](2023年湖北省隨州市中考真題節(jié)選)結(jié)合教材粉塵爆炸實驗,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塑料蓋

粉塵爆炸實驗

A.加油站、面粉廠和煤礦的礦井內(nèi)必須嚴禁煙火

B.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就越劇烈

C.實驗中燃著的蠟燭能提高面粉的著火點

D.火藥在有限的空間燃燒而引起爆炸,易燃易爆物與周圍要留有足夠的防火距離

【答案】C

【解析】A、加油站、面粉廠、煤礦等場所都含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遇明火可能發(fā)

生爆炸,所以加油站、面粉廠和煤礦的礦井內(nèi),必須嚴禁煙火,故A說法正確;

B、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以促進燃燒,故B說法正確;

C、可燃物的著火點是物質(zhì)的固有屬性,一般是不變的,點燃蠟燭是為了使溫度達到面粉的著火點,故C

說法錯誤;

D、火藥在有限的空間燃燒而引起爆炸,所以易燃易爆物與周圍要留有足夠的防火距離,故D說法正確;

故選Co

考點二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

一夯其-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一、能量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

1.放熱反應:

①C+02=^82

>燃燒產(chǎn)生熱量

點燃

②CH4+2O2^^CO2+2H2OJ

③Mg+2HCl=MgCl+H2f

2不燃燒產(chǎn)生熱量

@CaO+H2O=Ca(OH)2

2.吸熱反應:

C+CO2^=2CO

二、能量的意義

人類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都是通過化生應產(chǎn)生的。如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用來做飯、取暖、發(fā)電、冶煉金屬、

發(fā)射火箭、開山炸石等。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考向01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例1】(2023?攸縣校級模擬)下列化學反應中,吸收熱量的是

A.氧化鈣與水反應B.鎂與鹽酸反應

C.碳與二氧化碳反應D.甲烷與氧氣反應

【答案】C

【解析】A、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故選項錯誤。

B、鎂與稀鹽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故選項錯誤。

C、灼熱的碳與二氧化碳反應,發(fā)生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屬于吸熱反應,故選項正確。

D、甲烷與氧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Co

【變式1-1](2023?長春模擬)化學觀念可以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物質(zhì)。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能量觀:化學反應中不通過燃燒也能獲得熱量

B.微粒觀:氧氣和氯化鈉都是由分子構成

C.結(jié)構觀:石墨轉(zhuǎn)化成金剛石改變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變化

D.元素觀:乙醇的化學式為C2H60,它由3個元素組成

【答案】A

【解析】A、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過程中放出熱量,該反應不是燃燒,則化學反應中不通過

燃燒也能獲得熱量,故選項說法正確;

B、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氯化鈉是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金剛石與石墨不是同種物質(zhì),則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的變化有新物質(zhì)生成,發(fā)生的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

說法錯誤;

D、乙醇的化學式為C2H60,它是由3種元素組成,元素是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故選項說法

錯誤。

故選:Ao

【變式1-2]⑵23年江蘇昆山中考真題一模)用研缽將約20g氫氧化領[Ba(OH)2]晶體磨成粉末,倒入小燒

杯中。在一玻璃片上灑上少量水,并將小燒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燒杯中加入約10g氯化鏤[NH4CI]晶體,

用玻璃棒迅速攪拌后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下列對如圖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中,正確的是

A.反應物的總化學能低于生成物的總化學能

B.該反應和燃燒一樣是放熱反應

C.反應過程中,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

D.用手觸摸杯壁,能感覺到發(fā)熱

【答案】A

【解析】A、出現(xiàn)“結(jié)冰”現(xiàn)象,說明反應是吸熱的,反應物的總化學能低于生成物的總化學能,故A正確;

B、出現(xiàn)“結(jié)冰”現(xiàn)象,說明反應是吸熱的,故B錯誤;

C、反應后,發(fā)現(xiàn)玻璃片與小燒杯粘在一起,出現(xiàn)“結(jié)冰”現(xiàn)象,所以反應過程中,熱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故C

錯誤;

D、出現(xiàn)“結(jié)冰”現(xiàn)象,說明反應是吸熱的,用手觸摸杯壁,能感覺到發(fā)涼,故D錯誤。故選:D。

考點三化石燃料

—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一、煤

1.俗稱:工業(yè)的糧食

2.組成: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還會有少量的氫、硫、氧等元素以及無機礦物質(zhì)。

'焦炭

…人十,E隔絕空氣煤焦油

3綜合利用_____口'、________

加強熱煤氣(主要是H2、CH4、CO和其他氣體)

二、石油

1.俗稱:工業(yè)的血液

2.組成:是混合物,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氫等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種類有多種。

〃溶劑油

汽油

。度刎根據(jù)各成分沸點不同J航空煤油

3.煉制品i1煤油

柴油

煤的干儲是化學變化,石油的蒸懦是物理變化。

三、天然氣

1.組成:主要是碳和氫組成的氣態(tài)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CH4)。

2.俗稱或主要成分:沼氣、坑氣的主要成分。

3.甲烷的物理性質(zhì)

常溫下,甲烷是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

4.甲烷的化學性質(zhì)

甲烷是可燃性氣體,燃燒時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

盧燃

①完全燃燒:CH4+202=C02+2H20O

點燃

②不完全燃燒:2cH4+302序2cO+4H2。。

?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考向01化石燃料

【例1】(2023?昭陽區(qū)校級模擬)能源為人類提供所需的能量。下列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氣D.氫氣

【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是指動植物遺體經(jīng)過成千上萬乃至上億年才形成的燃料,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是天然氣、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氫氣不是化石燃料。

故選:D。

【變式1-1](2022年河南省中考真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當氧氣不足時,甲烷燃燒會生

成CO2、co和H2O,若16g甲烷燃燒生成CO2和co的質(zhì)量比為n:7,則參加反應的02的質(zhì)量為

A.48gB.56gC.64gD.72g

【答案】B

42

【解析】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zhì)量不變,生成水的質(zhì)量為:16gx而xlOO%+(Ii

12

xl00%)=36g,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11a,生成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7a,則16gx諱xl00%=lla

1712

xaxl00%+7ax羽xlOO%,。=2,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22g,生成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14g,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

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不變,故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zhì)量為:36g+22g+14g-16g=56go

故選Bo

【變式1-2](2023?湖北隨州中考真題一模)海洋開發(fā)水平是衡量各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2017年5月18

日,我國在南海首次試開采可燃冰成功?!翱扇急笔翘烊粴夂退诘蜏亍⒏邏簵l件下形成的冰狀固體,遇火

即可燃燒。

(1)“可燃冰”無固定的組成,屬于(填“純凈物”或“混合物九

(2)開采“可燃冰7要用金剛石做成的鉆頭鉆鑿海底堅硬的巖層,這是利用了金剛石的物

理性質(zhì)。

(3)燃燒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發(fā)生,“可燃冰”為燃燒提供了?

(4)天然氣作為燃料比石油和煤具有的優(yōu)點是(寫出一條即可)。

(5)天然氣也是主要的化工原料。甲烷與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兩種可燃性氣體(其中一種是單

質(zhì)),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

(1)混合物

(2)硬度大(或堅硬、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zhì))

(3)可燃物

(4)無污染或熱值高或資源豐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定條件

(5)CH4+CO2—2CO+2H2

【解析】(1)“可燃冰”無固定的組成,故是混合物。

(2)金剛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質(zhì),可以做鉆頭。

(3)可燃冰是一種燃料,為燃燒提供了可燃物。

(4)天然氣中含有的雜質(zhì)元素較少,燃燒后不會生成污染空氣的物質(zhì)。

(5)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得,反應物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生成兩種可燃性氣體(其中一種是單質(zhì)),故生成物是

一定條件

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方程式為CH4+CO2^^=2CO+2H2-

考向02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

【例2】(2023?山東煙臺中考真題)《漢書》中記載“高奴縣滴水可燃”,《夢溪筆談》中記載“予知其煙可

用,試掃其煙為墨,黑光如漆”。“泊水”即為石油。下列關于“清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具有可燃性B.是不可再生資源,屬于純凈物

C.其成分中主要含有C、H元素D.其不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可用于制墨

【答案】B

【解析】A、“滴水”即為石油,石油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題意;

B、石油屬于化石燃料,短期內(nèi)不能再生,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且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屬于

混合物,符合題意;

C、“滑水”即為石油,石油中主要含有C、H元素,不符合題意;

D、石油中含碳元素,不完全燃燒生成炭黑,炭黑可用于制墨,不符合題意。故選B。

【變式2-1](2023?新疆中考真題)“西氣東輸”是將西部的天然氣通過管道向東部輸送,緩解了東部地區(qū)用

氣難的問題。

(1)天然氣、煤、被稱作三大化石能原。與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氣的優(yōu)點是o

(2)“西氣東輸”輸氣管道采用的螺紋鋼管屬于材料。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o天然氣不充分燃燒易造成鍋底出現(xiàn)黑色,此時可調(diào)(填“小”或

“大”)燃氣灶的空氣進風口。

(4)化石燃料燃燒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會導致效應增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

請你提出一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性建議。

【答案】

(1)石油污染少

(2)金屬

⑶甲烷/CH4大

(4)溫室少開私家車出行

【解析】(1)天然氣、煤、石油被稱作三大化石能原;與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氣燃燒不會產(chǎn)生二氧化硫等污

染物或產(chǎn)生較少,優(yōu)點是產(chǎn)生的污染少;

(2)“西氣東輸”輸氣管道采用的螺紋鋼管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氣不充分燃燒易造成鍋底出現(xiàn)黑色,是燃燒不充分造成的,可以增加

氧氣量使燃料充分燃燒,此時可調(diào)大燃氣灶的空氣進風口;

(4)化石燃料燃燒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會導致溫室效應增強;少開私家車出行,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

【變式2-2](2023?山東臨沂中考真題)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請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

題: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學式為0

(2)家用凈水機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這是利用活性炭的o

(3)高鎰酸鉀(KMnCU)在生活中常用作消毒劑,高鎰酸鉀中鎰元素的化合價為

(4)氫燃料電池汽車基本實現(xiàn)碳的“零排放”o寫出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

(1)CH4;

⑵吸附性;

⑶+7;

占燃

(4)2H2+O2M=2H2O

【解析】(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化學式為CH4。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3)高銃酸鉀(KMnCU)中鉀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銃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jù)“化

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則+l+x+(-2)x4=0,解得4+7。

點燃

(4)氫氣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02=2H2。

【變式2-3](2023?哈爾濱中考真題)利用化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可以使人類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請結(jié)合

如圖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石油分儲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分離出的石蠟燃燒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

判斷出石蠟中一定含有和元素。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屬于①(填“有機物”或“無機物”)。利用天然氣替代煤作燃料

可減少②、二氧化氮等排放,以減少酸雨的產(chǎn)生。若燃氣灶的火焰呈現(xiàn)黃色或橙色,需將灶具的

進風口③(填“調(diào)大”或“調(diào)小”)即可使燃料充分燃燒。

卜溶劑油

石-汽油

油-航空

'田煤油

煉廠煤油

卜柴油圖2石蠟燃燒

制,―潤滑油

,一石蠟

*瀝青

圖1石油分儲圖3天然氣燃燒

【答案】

(1)沸點;碳元素;氫;(2)①有機物;②二氧化硫;③調(diào)大

【解析】(1)石油分儲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

不變,分離出的石蠟燃燒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判斷出石蠟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屬于有機物,利用天然氣替代煤作燃料可

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以減少酸雨的產(chǎn)生,若燃氣灶的火焰呈現(xiàn)黃色或橙色,說明氧氣不足,需

將灶具的進風口調(diào)大即可使燃料充分燃燒。

考點四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一、能源的分類

能源分類意義實例

不可再隨其本身的轉(zhuǎn)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減

煤、五迪、天然氣等

生能源少的能源

可再生不隨其本身轉(zhuǎn)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減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氫

能源少的能源能、乙醇等

二、清潔能源

常見清潔能源:通過化學變化產(chǎn)生的能源,如乙醇和氫氣。

名稱制取途徑產(chǎn)生能量的反應優(yōu)點

原料來源廣泛,燃燒

①Zn+H2SO4=ZnSO4+H2t產(chǎn)生的熱量高,生成

氫氣2H2+O2金空2H2。

②2H2O上上2H2丁+02T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

境,是清潔的燃料

乙醇

節(jié)約石油資源,污染

占燃

(俗稱糧食或薯類釀造C2H50H+3O—^-2CO+3HO

222少

酒精)

三、新能源

1.概念: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產(chǎn)生的能源。

2.目前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fā)許多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核能、地熱能、潮汐能等。

氫氣不能被廣泛使用:因為制取氫氣的成本高,貯存困難。

?k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考向01能源的開發(fā)

【例1】(2023秋?九年級課時練習)我國科學家研發(fā)的“液態(tài)太陽燃料合成”項目的工藝流程如圖

說法錯誤的是

A.該工藝有利于降低大氣中CO2含量

B.該工藝能夠有效利用太陽能

C.該工藝不僅合成甲醇(CH3OH)還可獲得02

D.合成裝置里CO2中的氧元素全部轉(zhuǎn)化到了甲醇(CH3OH)中

【答案】D

【解析】A.由流程可知,該工藝可將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甲醇,有利于降低大氣中CO2含量,正確;

B.該工藝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能夠有效利用太陽能,正確;

C.該工藝在電解裝置中生成氧氣,在合成裝置中生成甲醇,不僅合成甲醇(CH3OH),還可獲得O2,正確;

D,由流程可知,氫氣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水和CH3OH,方程式為;故合成裝置里CO2中的氧

元素沒有全部轉(zhuǎn)化到了甲醇(CH3OH)中,錯誤;故選D。

【變式1-1](2024春九年級課堂練習)氫能是一種極具發(fā)展?jié)摿Φ那鍧嵞茉?。以太陽能為熱源,熱化學硫

碘循環(huán)分解水是一種高效、無污染制氫方法。其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O

A.該流程可實現(xiàn)太陽能向氫能的轉(zhuǎn)化

B.制得H2中氫元素最初來源于水

C.反應III中,涉及了化合反應

D.所有涉及的反應中,化合價變化的元素有4種

【答案】c

【解析】A、根據(jù)以太陽能為熱源,熱化學硫碘循環(huán)分解水是一種高效、無污染的制氫方法,可實現(xiàn)太陽能

向氫能的轉(zhuǎn)化,故A說法正確;

B、根據(jù)反應I可知,水、二氧化硫、碘三者反應生成H2sCU和HI,反應III中HI再反應生成氫氣,由反應

前后元素守恒可知,氫元素最初來源于水,故B說法正確;

C、反應III中,HI分解生成H2和12,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C說法錯誤;

D、根據(jù)反應過程圖示可知,反應I:H20>SO2、b反應生成H2sO4和HL發(fā)生變價的有硫元素由+4變?yōu)?/p>

+6,碘元素由0價變?yōu)?1;反應II:H2sCU分解生成。2、H20>SO2,發(fā)生變價的有硫元素由+6變?yōu)?4,氧

元素由-2變?yōu)椤r;反應III:HI分解生成H2和:(2,發(fā)生變價的有碘元素由-1價變?yōu)?,氫元素由+1變?yōu)?

價,因此有四種元素化合價發(fā)生改變,故D說法正確。

故選:Co

【變式1-2]我國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xiàn)“碳達峰”與“碳中和”的路徑包括節(jié)約能源與能源替

代,“碳”的排放與捕捉,“碳”的轉(zhuǎn)化與利用。

I.能源結(jié)構的調(diào)整和替代

(1)能源的清潔低碳化,頁巖氣是蘊藏于頁巖層可供開采的天然氣資源,其成分以甲烷為主,請寫出甲烷的

化學式。

(2)目前我們正在利用的新能源除太陽能外,還有(請寫出一種)。

H.“碳”的排放與捕捉

(3)自然界中CO?的主要來源是(任寫一點),主要消耗途徑是(任寫一點)。

(4)用NaOH溶液噴淋“捕捉”空氣中的CO2可達到消耗C02的目的,“捕捉”CCh得到的Na2CO3溶液可以作

為化工原料,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III.“碳”的轉(zhuǎn)化與利用

(5)一種實現(xiàn)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重要原料二甲酸(C2H6。)的途徑如下:

轉(zhuǎn)化①是二氧化碳與一種常見單質(zhì)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該單質(zhì)為(填化學式)。

轉(zhuǎn)化②是甲醇通過分解反應生成二甲醛和水,反應中生成的二甲醛和水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

(6)常溫下,新型納米材料MFezOx(M表示+2價的金屬元素,3<x<4)能使工業(yè)廢氣中的CO2轉(zhuǎn)化為

C,轉(zhuǎn)化流程如圖所示,反應中元素M的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

①該反應中,CO2發(fā)生的是(填“還原”或“氧化”)反應。

②MFezOx轉(zhuǎn)化為MFeoOy,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

(1)CH4

(2)氫能或原子能等

(3)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4)2NaOH+CO2=Na2cO3+H2O

(5)H?1:1

(6)還原降低

【解析】(1)甲烷的化學式是CHm故答案為:CH4;

(2)目前我們正在利用的新能源除太陽能外,還有氫能或原子能等。故答案為:氫能或原子能等。

(3)呼吸是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時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氣等;自然界中C02

的主要來源是呼吸作用,主要消耗途徑是光合作用。故答案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CO2=Na3cO3+H2O。故答案

為;2NaOH+CO2=Na2CO3+H2O0

(5)轉(zhuǎn)化①是二氧化碳與一種常見單質(zhì)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物中不含有氫元素,該單質(zhì)為含有氫元素

的氫氣,化學式是H2。

轉(zhuǎn)化②是甲醇通過分解反應生成二甲醛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HQ=C2H80+比0,反應中生成的二甲

酸和水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1。

(6)①該反應中,C02中的碳元素反應前是+4價,反應后碳單質(zhì)是0價。化合價降低,發(fā)生的是還原反應。

②由于MFezOx轉(zhuǎn)化為MFezOy,M、O元素不變,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反應后都在MFe20y中,貝Uy>x,根

據(jù)某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則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降低。

考向02清潔能源和新能源

【例2】(2023?懷寧縣三模)2022年世界環(huán)境日,我國的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下列有關能源與環(huán)境

的說法錯誤的是

A.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