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46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下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李白稱贊他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稱贊他的功績是A.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分裂割據(jù)局面,完成統(tǒng)一B.創(chuàng)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C.推行郡縣制,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D.統(tǒng)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課題組日前提出了“中國文化符號調查報告”的階段性成果,在270項候選中國文化符號中,漢字(漢語)排名第一。請說出與漢字一脈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隸書3、在浙江發(fā)現(xiàn)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遺址,請問該遺址是()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半坡遺址D.河姆渡遺址4、據(jù)史書記載;明初朱元璋為解決君相之爭,對丞相胡惟庸抄家滅族,并對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組?!爸卮蟾慕M”體現(xiàn)在()

①設立錦衣衛(wèi)②設立軍機處③設立中書?、軓U除宰相制度。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④5、2015年10月,因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我國著名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她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有人說青蒿素是傳統(tǒng)中醫(yī)藥獻給世界的禮物。其實早在秦漢時期就出現(xiàn)過一位中醫(yī)名家,并被后世尊稱為“醫(yī)圣”,他的主要功績是()A.著有《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yī)治療學的基礎B.研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為患者成功實施開腹手術C.著成《九章算術》,被列為國家規(guī)定的教科書D.撰寫《史記》,為后世編寫史書提供了范例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6、根據(jù)學習知識回答,關于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分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我國原始人類遺址非常少B.我國原始人類遺址非常多C.我國原始人類遺址中東部多,西部少D.我國原始人類遺址大河流域多,沙漠干旱地區(qū)少7、我國古代的經濟重心經歷了一個由北向南轉移的過程,至南宋時期最終完成。以下關于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fā)展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A.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B.南方戰(zhàn)亂相對較少C.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D.南方為少數(shù)民族政權,政治清明8、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曾說:“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蔽覈未卮蟮目萍汲删褪茿.造紙術的發(fā)明B.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C.南針的廣泛使用D.火藥武器廣泛使用9、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有()

A.岳飛B.文天祥C.寇準D.鑒真10、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A.羌族B.蒙古族C.回族D.鮮卑族11、據(jù)《宋書》記載:“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則數(shù)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毕铝羞x項中,對這一現(xiàn)象起到推動作用的是()A.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B.“蘇湖熟,天下足”C.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利于經濟發(fā)展D.南方相對和平穩(wěn)定。12、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的主要用途包括()A.燒烤食物B.驅趕野獸C.制作工具D.冶煉鋼鐵13、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讀書人,從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經水路赴洛陽趕考。一定要經過下列哪一段運河()A.永濟渠B.通濟渠C.邗溝D.江南河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4、____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經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中國的農業(yè)生產歷史悠久,____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15、在《遼;北宋形勢圖》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兩個政權英文代號。

A、遼B、北宋。16、將下列人物和事件連接起來。

17、西周眾多的諸侯是通過______產生的。18、、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等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19、小明在歷史筆記中寫著:“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它的建立標志著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封建社會開始。”他的歷史筆記中有一處不符合歷史史實,請指出并說明理由。20、下圖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它是隋朝工匠設計建造的。21、漢武帝采取______“獨尊儒術”的建議,大力發(fā)展儒學教育,并在長安興辦______。22、10世紀初(916年)契丹族首領______,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遼)。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10分)23、“魏主頒下詔書,認為:北方人把土叫做拓,后來乂叫做跋。魏國的祖先源自黃帝,因尊崇土德的緣故成了大王,所以稱作拓跋氏。泥土是萬物最初的源頭,應該改姓元”這說明北魏孝文帝認為自己就是源自漢族,所以要改漢姓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列舉題(共3題,共24分)24、列舉: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25、列舉題(1)唐朝發(fā)明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的生產工具是__________。(2)唐朝聞名中外,造型精美,色彩亮麗的陶瓷是___________。(3)________立志推翻唐王朝的統(tǒng)治,寫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詩句。(4)宋太祖為加強控制,在各州府設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權力。(5)宋朝從越南引進成熟早、抗旱力強的水稻是___________。26、(1)元朝政府十分重視機構建設。根據(jù)提示,填寫相關機構。①元世祖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________”,作為全國的最高行政機構。②元朝在中央設________,管理全國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qū),首次對西藏實施行政管轄;還在福建晉江縣所屬澎湖設________,管轄澎湖和琉球。

(2)杰出的歷史人物在社會發(fā)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①________是第一個系統(tǒng)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并介紹到中國的人。②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________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③元代的勞動婦女________毫無保留地將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傳播開來,使松江地區(qū)逐漸上升為江南棉紡織業(yè)中心。(3)宋元時期,隨著市鎮(zhèn)經濟的發(fā)展,文學藝術高度繁榮。①北宋的________開創(chuàng)一代詞風,代表作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②元雜劇中最負盛名的是________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3題,共30分)27、綜合探究:漢朝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緝蓾h的政治】材料一:馬放牧,邑門不閉四夷賓服,家給人足?!逗鬂h書光武帝記》【兩漢的外交】材料二:初,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稘h書》(1)材料一反應的社會局面歷史稱什么?

(2)材料二反應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出行的目的是什么?“他”受誰派遣出使西域的?從他的經歷中,你能否感悟出成功者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3)材料二圖中所示的路線是歷史上著名的什么路?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這條路在古代東西方交流史上的作用。28、請閱讀下列材料:(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備;外連橫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處。——賈誼《過秦論》請回答:(1)材料中所提到的商君是誰?他主持變法是從哪一年開始的?(2分)(2)根據(jù)教材內容請回答:商君變法的主要內容(6分)(3)商君變法對秦國產生怎樣的影響?(2分)29、隋、唐、宋三個王朝是我國古代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歷史階段,經濟重心逐步南移。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巨r業(yè)篇】材料一“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褥。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yè)”。──《漢書》

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物產豐富),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豐收),則數(shù)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南朝)《宋書》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根底,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摘自《陸游集》(1)依據(jù)以上三則材料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經濟在兩宋時有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經濟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手工業(yè)篇】材料一宋代的商業(yè)繁榮是建立在農業(yè)和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生產的專業(yè)化和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大為提高的基礎上的。宋代城市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都較前代有大幅度的擴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手工業(yè)興旺發(fā)達,紡織業(yè)和制瓷業(yè)尤其突出?!幾允分傥闹骶帯吨袊贰凡牧隙r間轉回宋代,那些滿載著中國瓷器、茶葉和絲綢的商船,從廣州或泉州出發(fā)后,經南海海域,運送到菲律賓、占城、波斯灣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這些中國商品銷往西亞各地甚至歐洲。

(2)根據(jù)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打√,錯誤的打×,與材料無關的打○。

①宋代手工業(yè)十分興盛,特別是紡織業(yè)和制瓷業(yè)尤其發(fā)達。()

②廣州和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③宋代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出現(xiàn)了娛樂場所—“瓦子”。()

④宋代的商船最遠到達了地中海海岸。()

⑤宋代海外貿易十分興盛,貿易所得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

【商業(yè)篇】材料一(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更)游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薄白钍谴蠼忠粌商幟媸车?,通宵買賣,交曉不絕”。材料二宋高宗說:“廣南市舶,利入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來,動得百十萬緡,皆寬民力也?!?/p>

材料三

——摘自楊遠《西漢至北宋中國經濟文化向南發(fā)展》

閱讀材料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3)某同學分析南方商業(yè)繁榮的原因,列出了以下幾點,你認為正確的有()

A.南方農業(yè)的發(fā)展,手工業(yè)興旺,為商業(yè)的繁榮提高了大量的商品。

B.海外貿易興盛,政府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

C.北宋時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有利于商業(yè)的繁榮。

D.宋代對商業(yè)進行限制,商業(yè)活動僅限于東市和西市,還有時間限制。

E.宋代以后南方人口明顯增加,遠遠超過北方人口,促進了商業(yè)的繁榮。

(4)綜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國古代經濟的發(fā)展?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A【分析】【解析】試題分析:“秦王掃六合”的含義是秦滅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這一行動有何歷史意義是秦滅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jù)混戰(zhàn)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考點:秦的統(tǒng)一、秦統(tǒng)一后采取的制度【解析】【答案】A2、A【分析】【分析】我國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經具備了現(xiàn)在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根據(jù)所學知識知道,甲骨文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文字,與今天的漢字有淵源關系,BCD三項是以后演變的書法字體,本題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文字的演變。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學生根據(jù)課本知識就能回答,屬于送分題。3、D【分析】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農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故選D。

本題以在浙江發(fā)現(xiàn)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遺址為切入點;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關知識點?!窘馕觥緿4、D【分析】明初朱元璋為解決君相之爭;對丞相胡惟庸抄家滅族,并對行政制度進行“重大改組”體現(xiàn)在①設立錦衣衛(wèi)和④廢除宰相制度.②設立軍機處在清朝雍正帝時,③設立中書省在元朝時期.

故選D.

本題考查明朝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考查學生分析和把握歷史知識的能力.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設立內閣,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授權錦衣衛(wèi),兼管對臣民的監(jiān)視;偵查。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解析】D5、A【分析】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yī)治療學的基礎。他醫(yī)術高明,醫(y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yī)圣”。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張仲景的主要功績。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秦漢時期的醫(yī)學成就?!窘馕觥緼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6、AB【分析】據(jù)所學知;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故關于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分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我國原始人類遺址非常少.

故選A.

本題考查人類的起源.

本題考查人類的起源,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解析】【答案】AB7、ABC【分析】據(jù)所學知;南方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原因主要有,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方戰(zhàn)亂相對較少社會安定,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D項南方為少數(shù)民族政權,政治清明與史實不符,可排除.

故選ABC.

本題以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為切入點;考查南方經濟發(fā)展的原因.

注意識記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及南方經濟發(fā)展的原因.【解析】【答案】ABC8、BCD【分析】略。

【解析】BCD9、AB【分析】略【解析】AB10、CA【分析】此題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再現(xiàn)。元朝時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影響,產生新民族回族。羌族興起于夏,之水的大禹屬于羌族;蒙古族是大約遼滅亡后,后人在北方建立的。鮮卑族大約在商朝?!窘馕觥俊敬鸢浮緾A.11、ACD【分析】略【解析】ACD12、AB【分析】根據(jù)已學知識可知;在云南省元謀縣,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兩顆門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塊燒骨,經專家鑒定,證明他們已經會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這一遠古人類就是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他們使用天然火來燒烤食物,驅趕野獸.CD選項都不是北京人時期的現(xiàn)象,排除.

故選AB.

本題主要考查了北京人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北京人的相關知識點.【解析】AB13、BCD【分析】隋朝大運河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讀書人從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經水路赴洛陽趕考需經過江南河、邗溝、通濟渠;不必經過永濟渠。

故選:BCD。

本題考查大運河的組成部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大運河的組成部分?!窘馕觥緽CD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4、元謀黃河【分析】【分析】在我國云南省元謀縣;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兩顆門齒化石,以及大量的碳屑;小塊燒骨。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經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陜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原始居民,是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代表,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故答案為:元謀;黃河。

【點評】本題考查元謀人和粟的種植。15、略

【分析】

本題以歷史地圖為切入點;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zhàn).

注意識記遼和北宋建立的時間及建立者,了解它們的大致統(tǒng)治區(qū)域.【解析】據(jù)所學知;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即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10世紀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領耶律阿保機統(tǒng)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后來改國號為遼.

故答案為:

16、因黃帝發(fā)明了舟車;因此后人稱黃帝為軒轅氏。相傳,上古時期,有一只遍身通紅的鳥,嘴里銜了一株九穗的谷物,谷粒墜落地上,炎帝把谷粒撿起來,種在地里。他把種植的技術教給人們,從此就有了農耕。炎帝有被稱為神農氏。相傳黃帝的妻子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繅絲的技術。相傳上古時期,洪水肆虐,大禹帶領人們治理洪水。

故答案為:

【分析】

本題以黃帝;炎帝、嫘祖和禹為依托;考查的是炎帝、皇帝和大禹治水的知識。

本題以黃帝、炎帝、嫘祖和禹為依托,考查的是學生對人文初祖和大禹治水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窘馕觥恳螯S帝發(fā)明了舟車;因此后人稱黃帝為軒轅氏。相傳,上古時期,有一只遍身通紅的鳥,嘴里銜了一株九穗的谷物,谷粒墜落地上,炎帝把谷粒撿起來,種在地里。他把種植的技術教給人們,從此就有了農耕。炎帝有被稱為神農氏。相傳黃帝的妻子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繅絲的技術。相傳上古時期,洪水肆虐,大禹帶領人們治理洪水。

故答案為:

17、分封制【分析】西周建立后;為鞏固統(tǒng)治,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隸,分給親屬和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建立諸侯國。

故答案為:分封制。

本題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識點。識記相關知識。

本題以分封制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西周分封制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窘馕觥糠址庵?8、略

【分析】試題分析:春秋時期,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擁有對其他諸侯國的領導權,相互征戰(zhàn),競爭“霸主”。這一時期,先后出現(xiàn)了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5個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键c:春秋五霸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基本史實的識記能力,屬基礎題。識記春秋五霸?!窘馕觥俊敬鸢浮魁R桓公、楚莊王19、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至此,我國原始社會結束,開始奴隸社會??键c: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解析】【答案】錯誤:封建社會開始(1分)正確:奴隸社會開始。(2分)20、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對趙州橋的準確識記。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輝煌的隋唐文化·高超的建筑水平【解析】【答案】李春、趙州橋21、略

【分析】為了實現(xiàn)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在長安興辦太學,推行儒學教育.太學是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故答案為:董仲舒;太學.

本題主要考查漢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措施.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的措施的相關史實.【解析】董仲舒;太學22、耶律阿保機【分析】10世紀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領耶律阿保機統(tǒng)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后來改國號為遼。

故答案為:

耶律阿保機。

本題考查契丹政權的建立;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注意識記契丹政權建立的時間、建立民族及建立者。【解析】耶律阿保機四、判斷題(共1題,共10分)23、×【分析】“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其祖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黃色的,它是萬物之元,所以改姓為元。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孝文帝提出改漢姓的理由。

本題考查孝文帝改革,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窘馕觥俊廖?、列舉題(共3題,共24分)24、略

【分析】本題考查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為適應新的統(tǒng)一形勢,加強封建統(tǒng)治,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統(tǒng)一貨幣(同意使用圓形方孔錢)、統(tǒng)一度量衡。思想上:焚書坑儒。軍事上:修筑萬里長城,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南攻百越,開鑿靈渠。文化上:統(tǒng)一文字,以小篆文字作為標準。交通上:統(tǒng)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并修筑了貫通全國的道路?!窘馕觥看_立中央集權制度;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統(tǒng)一車輛道路寬窄,開鑿靈渠;修筑長城。25、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農具的改進。唐朝時,發(fā)明并推廣了新的生產工具——曲轅犁和筒車,曲轅犁的作用是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促進了農業(yè)的發(fā)展。(2)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制瓷業(yè)。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得知,唐朝時,越窯的青,如冰如玉,邢窯的白瓷,類雪似銀,聞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3)本題主要考查了黃巢起義的相關內容。"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唐朝的黃巢在長安看到了朝廷的腐敗,憤慨地寫下了這首詩,表示了自己立志推翻唐王朝統(tǒng)治。(4)本題主要考查了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宋太祖為了分知州的權力在各州府設置通判,宋太祖還下令取消節(jié)度使收稅的權力,稅收由中央掌控,后來又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5)本題主要考查了宋代農業(yè)的發(fā)展。為提高糧食產量,宋朝從越南引進優(yōu)良品種占城稻,宋真宗時推廣到江南。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強,并且“不擇地而生”,適于普遍種植,從而擴大了稻的栽種面積?!窘馕觥浚?)曲轅犁。(2)唐三彩。(3)黃巢。(4)通判。(5)占城稻。26、略

【分析】(1)①本題考查的是元朝開創(chuàng)的行省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世祖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立中書省,作為全國的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上,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始于元朝。故填:中書省。②本題考查的是元朝加強邊疆管理的措施。結合教材可知,元朝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在中央設置宣政院,負責管理藏族地區(qū)的行政事務,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qū)。元朝政府還加強對琉球(今臺灣)的管轄,在福建晉江縣所屬的澎湖,設立了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故填:宣政院;巡檢司。(2)①本題考查的玄奘的貢獻。結合教材可知,貞觀年間,玄奘西游天竺,遍訪天竺有名的佛教寺院,并攜帶大量的佛經回長安,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大唐西域記》一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和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佛學的重要典籍。故填:玄奘。②本題考查的是鐵木真的貢獻。結合教材可知,12世紀時,蒙古高原個部落之間混戰(zhàn)不已,鐵木真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經過多年征戰(zhàn),統(tǒng)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尊稱他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故填:鐵木真。③本題考查的是黃道婆的貢獻。結合教材可知,黃道婆是元朝初年著名的棉紡織家,松江人,把從黎族人民學習的棉紡織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松江人民。使松江地區(qū)逐漸上升為江南棉紡織業(yè)中心。由于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黃道婆受到百姓的敬仰。故填:黃道婆。?(3)①?本題考查的是蘇軾的相關史實。結合教材可知;詞是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北宋文學家蘇軾,對詞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代表作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故填:蘇軾。

②本題考查的是關漢卿和王實甫的戲劇成就。結合教材可知;元朝戲劇空前發(fā)達,出現(xiàn)了元曲。元朝劇作家人才輩出,其中最優(yōu)秀的是關漢卿,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劇本,代表作《竇娥冤》。王實甫是元朝著名的戲曲作家,與關漢卿齊名,代表作《西廂記》。故填:關漢卿;西廂記。?

【解析】(1)①中書??;②宣政院;巡檢司。(2)①玄奘;②鐵木真;③黃道婆。(3)①蘇軾;②關漢卿;西廂記。六、綜合題(共3題,共30分)27、略

【分析】(1)本題考查光武中興。東漢的光武帝為了鞏固統(tǒng)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法;還合并郡縣,裁減官吏,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督,懲處貪官污吏;又允許北方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統(tǒng)治后期,社會出現(xiàn)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史稱“光武中興”。材料一反應的社會局面歷史稱光武中興的局面。(2)本題考查張騫通西域。材料二反應的是張騫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聯(lián)系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的。公元前138年,張騫率領隨從西出長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在途中他們被匈奴抓住。在匈奴的威肋利誘面前,張騫威武不屈,“持漢節(jié)不失”。他始終不忘使命,在被扣留10余年之后,尋機逃脫。從張騫通西域可以看出張騫具有不屈不撓,勇于探索,勇于開拓,不畏艱難險阻,報效祖國的基本素質。(3)本題考查絲綢之路。材料二圖中所示的路線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窘馕觥浚?)光武中興。(2)張騫通西域;目的: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漢武帝。素質:不屈不撓,勇于探索,勇于開拓,不畏艱難險阻,報效祖國。(3)絲綢之路。作用: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