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說課材料_第1頁
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說課材料_第2頁
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說課材料_第3頁
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說課材料_第4頁
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說課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

侵略《南京條約》火燒圓明園《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抗爭虎門銷煙《海國圖志》左宗棠收復新疆,新疆設立行省1.虎門銷煙背景: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也直接威脅到清朝的財政時間:1839年6月3日地點:廣州虎門海灘領導者:林則徐意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賠款2100萬銀元通商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關稅英商繳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中國的領土完整遭到破壞,香港島成為英國侵略中國的基地清政府財政更加吃緊,中國人民負擔大大增加中國經(jīng)濟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開始解體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2年8月,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海國圖志》

作者:魏源內容:系統(tǒng)介紹了世界各國地理、歷史和科技發(fā)展狀況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影響:魏源的思想是對閉關自守的傳統(tǒng)觀念的挑戰(zhàn),對開闊人們的眼界,引導人們注意世界形勢,起了積極作用。夷之長技有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左宗棠收復新疆侵略:阿古柏(浩罕國)入侵新疆,占據(jù)天山南北;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收復:左宗棠采取“緩進急戰(zhàn)”的戰(zhàn)術打敗了阿古柏。在左宗棠的武力威懾下,中俄簽約,收回伊犁。鞏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有詩為證:大將籌邊尚未還,瀟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馬關條約》

設廠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工廠

賠款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割地

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通商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資本輸入更直接,有利于外國人直接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剝削中國人民經(jīng)濟負擔更加沉重領土主權進一步喪失通商口岸的位置已深入內地,侵略到中國最富裕的地區(qū)

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895年李鴻章伊藤博文

《辛丑條約》

賠款

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收作保

使館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嚴禁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駐兵

拆毀大沽到北京沿線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沿線要地巨額賠款使中國人民更加貧困,清王朝的經(jīng)濟將長期受制于列強

“使館界”是“國中之國”,清王朝內政外交的一舉一動完全被洋人控制

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成為“洋人的朝廷”

中國在軍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權中國完全淪國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辛丑條約》簽訂圖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德、俄、英、法等十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空前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就是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代表清政府與各國列強簽約時的情景。啟示: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一、選擇題1.小明在社區(qū)公告欄上看到“遠離毒品,建立和諧社區(qū)”的宣傳語。請你告訴小明中國歷史上最早領導禁毒斗爭的民族英雄是()A.林則徐B.魏源C.左宗棠D.鄧世昌2.漫畫中的強盜放火搶掠了圓明園,只留下殘垣斷壁在無聲的控拆。這兩個“強盜”是()A.法、俄B.美、俄C.英、法D.英、美AC3.(2009·恩施中考)下圖所反映的事件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使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B.使中國開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C.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D.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D4.

(2009·河南中考)對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時間,解讀最準確的是()A.中國近代遭受外來侵略的全過程B.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和瓦解的歷史D.中國近代化的進程B5.《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相比,最根本的不同點是()A.割地B.賠款C.開設通商口岸D.開設工廠6.《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都具有的內容是()A.巨額賠款B.開放通商口岸C.割占領土D.開設工廠7.(2009·吉林模擬)有人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過程概括為“悲涼的三部曲”。下列事件能反映這一說法的是()①鴉片戰(zhàn)爭②甲午中日戰(zhàn)爭③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④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DAA8.(2009·河南中考)下面三幅圖片中的歷史人物都曾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