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勇自我修煉成精_第1頁
江建勇自我修煉成精_第2頁
江建勇自我修煉成精_第3頁
江建勇自我修煉成精_第4頁
江建勇自我修煉成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信和自卑都有問題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5-0911:26Roxy問:很好奇當老師經濟拮拒時,人會不會有強烈的自卑感呢?更讓您有強烈的賺錢動機?江回應:沒有和沒有。若有看我「江老師內心世界的八卦新聞」,你就知道我當時要簡單「生存」的話,是沒問題的,所以強烈的賺錢動機就沒有。我也很少去想自信或自卑的問題,我只是針對我的興趣,不斷的鉆研下去而已,所以沒時間想這一類問題。就算是李老師在香港閉關三年專修打坐(即三沒工作),后來因宗教打擊,失望回國。當時他也沒錢,但也沒有想自卑問題,他當時只是想著如何「生存」。所以,應該也沒有強烈賺錢的動機,強烈的賺錢欲望應該是現在才有。在我以前的網志中提過:很想尋找人生意義、人生方向、自信心的人,通常是找不到的。我這一類問題的人很多都在原地兜圈子。通常,真的有「自信」的人是根本不想自信這個字?!缸员啊购汀缸孕拧苟际莔entalmasturbation(精神上的自慰),是不實際的舉動。前者是浪費時間的自憐:沒錢的話,就花完你的精神去想賺錢??!自卑干嗎?身材太胖太而自卑?去想如何減肥??!自卑有用嗎?不夠靚仔?上江老師的追女班學習如何用口技吸引女人?。∽员奥裨褂泻魏锰??「自信」也是不實際的,它就如宗教或迷信般。就如一個最需要用到自信的行業(yè)……傳銷。很的年輕人認為雖然自己目前還未成功,但在這一行業(yè)一定要充滿「自信」。但,這是最笨的想法,因為在這一行賺不賺錢跟你有沒有自信是沒關系的。你的銷售手段強不強才是關鍵啊!你有能賺錢的銷售手段時,你會去想信心的問題嗎?你根本不需要信心,當然也不需要自卑,但只要方法用對,沒有信心的話,還是照樣成交。一個醫(yī)生不管是自信或自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開的藥是對癥下藥,那么藥到就病除了。最巔峰的人生修煉:追而不追,求而無求。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5-2901:06江老師您好。今天在誠品書局看到您與李老師的大作,我想我的網絡訂書也快收到了吧!恭喜二位老師。今天在逛書店時,偶然發(fā)現架上有許多書教人如何理財,但書名確實引起我的興趣,如: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窮人如何理財、如何從窮人翻身.....。我猛然發(fā)現了一件事情,我鮮少極少去翻這樣的書籍,工作、愛看書并對理財知識有濃厚興趣的我,書架上更沒有一本這樣的書。講到這里,我不知道老師是不是已經透視出我要問什么了。是的,我想與老師討論有關于潛意識與信念相關的問題,亦即,會翻或是會買入這樣書籍的人,是否在下意識中認定自己是個窮人。即會越來越窮,給自己設了一個這樣的信念。江老師回應:首先,我得講講出版業(yè)的人該講的話:「閱讀更多的書,不管是甚么書,都是一件好事?!购昧?,現在再講些公道廢話……在不同階層的人,會買不同的書。李老師最近一次的網志中講到關于縱橫術的書,那是在搞政治時的人所需的。我們的書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興趣要買來看的,因為書中雖寫得大眾化,但我不相信李嘉誠或BillGates需要看我們的書,畢竟他們已經不需要做銷售、營銷或談判。也就是說「上層」的人不看為「下層」人而寫的書。我們的書是寫得較大眾化的,這是我們的市場策略。反之,「下層」的人會看屬于「上層」人看了才有用的書,例如:很多人看的『藍海策略』之類的暢銷商業(yè)書。這種書中舉的例子如:可口可樂或微軟如何經營等等。一般在企業(yè)界的人看了也是無用的,除非你是該企業(yè)的總裁。(試問有多少個人看了微軟經營法后,自己可以用得上場?微軟的一個策略可能就得花上億的資金)經理看了這類書后有一個好處:借用書中的內容來罵人。好了,現在講公道話……市場上買你所講的甚么『有錢人和窮人不一樣』之類的書的人,若是喜歡買這一類書的話,答案很簡單:窮或還未有錢。為甚么當年我會花很多時間研究和買追女的方法和書?答案很簡單:我單身或我好色。(或兩者皆是)但一定要知道甚么時候放下。現在的我對追女的方法當然還是有興趣的研究,但已經不是我最有興趣的研究了。(因為得到了)我也建議一些年輕的男生,盡快學會追女的方法。欲望滿足了后,『癢』已經被搔除了,你才不會耿耿于懷。但切記,不能一味的看這類書,在某個階段要開始放下,你所學的才能成為你的一部分。若完全放不下,你所學的就可能變成阻礙你繼續(xù)成長的玻璃墻。這就好像『倚天屠龍記』或『天龍八部』中,張君寶學太極時,師父跟他說:「忘了招式,才能更進一步?!苟盒Π两恢械莫毠戮艅褪且詿o招來勝有招。你一天還追求如何在演講臺上的信心,你就永遠得不到講臺上的信心。你一天還追求人生意義的話,你就永遠得不到人生意義。你一天還渴求發(fā)達秘芨,你就不能發(fā)達了。好了,最后,我要講更公道的話……人生有三個進化的境界:一,完全不追求又不想改進的話,講得好聽就叫做知足常樂,講得難聽就可能是沒出息。第二,一味的追求的人,就會進步但卻永遠得不到,因為會有瓶頸。他會發(fā)現到了某個境界后,他的進度就會慢下來。(還未忘記招式,所以很難達到最高境界)第三,完全不追求但又達到目的的人,勉強叫做「天生」或「幸運」,但也有可能他是從第二進化而成第三,也就是說他學會『忘招』,把『招式』變成自己的生命。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為。」應該是這一個境界的。一般的市場上如TheSecret或拿破侖希爾之類的教授,都說你要不斷的以想象和暗示來使自己成功,甚至還教人每天冥想自己成功,有些還說安德魯卡內基(美國以前的鋼鐵大王)每天自我暗示的告訴自己很成功。請問,你有沒有認識過有錢的人還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很有錢的人呢?(這是記招境界)有錢的人是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再提醒的話就是畫蛇添足了。就像是已經進入了『忘招』境界的人,再度記起他的招式。也就是說:「一要提醒的話,你就已經不是了。」你晚上要睡覺時,你可以嘗試提醒自己要睡覺,不斷的跟自己講;「我已經睡了,我已經睡著了,……」我擔保那一晚,你將不容易入睡。這也就是我為甚么不能認同市場上這一類的成功學的理論。我的念力課程中的方法,是教你如何進入『忘招』的境界。你要變成那一個『人』,而不是提醒自己是那一個『人』。上過我這個課程,你會明白為甚么你會是今天的你。你之所以有今天,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而不是刻意『想』出來的。所以刻意的用『想』去改變自己的話,你將會改得很辛苦。而念力課程中就教人如何借用這種自然的『潛移默化』模式來改變自己潛意識中的信念。專注力的重要性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04-1818:48江曰:多年前的亞洲八大名師,林偉賢說他一年演講三百次,然后又說他也把家庭太太的關系也兼顧得好......另一位女講師施寄箐上臺時說:“我又要演講,上電視臺,寫稿。整天下來,回到家時可能已經是十一點,疲憊不堪,你還要我張開大腿來夾著你?”當時,我忘了她用什么字眼,不過意思是她“嘟!”林偉賢,說你三百天在演講的話,你不要跟我講你有照顧得家庭好。我欣賞講真話的人。學生問:你寫到全方位人生我以前也給引道過,有良好人際關系,健康,財務自由,時間自由等,而至今對此就有所保留,但卻也是人人追求的階段,老師為何說會讓人痛苦呢?江曰:良好人際關系就是你要常常應酬朋友啰,去嘛嘛檔聯絡感情。這對你的事業(yè)有沒有直接的生產力?有時候是連間接的都沒有。你又要健康,就表示你每個星期要有三次的運動,每次是25分鐘(頭15分鐘是讓你的心跳加速到你歲數的70%的頻率,然后要保持20分鐘那70%的心跳。)吃喝都要控制,也就是說不能隨便說要應酬朋友或生意人的大魚大肉大煙大酒。你又很想賺錢,所以又要博殺;你博殺時就要犧牲你陪你孩子或陪老人家的時間。你又想要自由(懶),但又想得天下。你想拼命的去的天下時,又想起要得到心靈宗教上的喜悅感。大老,你喜悅的時候就是什么都不想要的時候了。你喜悅久了,看看廚房時會想到:“他媽的,碗還沒洗...米又沒有了?!庇忠ゲ⒘?。我只看到一個結論:一開始就什么都想要的人,通常是什么都得不到,或者做得很辛苦才只能沒一樣東西得到那一點點:財務,健康,家庭,男女關系,朋友全部做到不上不下,飽又飽你不死,餓也餓你不亡。我覺得這種做到半桶水的境界是最痛苦的:因為你有宏大的夢想,但做了幾十年后還是“嘛嘛地”。徹底失敗的人可能會比你更快樂,因為他老早的認命,接受,沒壓力。我鼓勵人要有“狠心”,一開始假如是專注的話,你的成就就不可能半桶水。你別苛求所有的桶都滿,有一個滿的話就很好了,其它的桶呢,有水就可以了。如果因為一桶滿而帶到其它的兩三個桶也有半桶或四份三滿,這就是BONUS。你若真的開始收入大幅度增加的話,有些朋友是一定要放棄的。在美國的一個統(tǒng)計,大部分人的收入是你常接觸朋友的平均收入的20%上下。學生說:這文章我看了三遍,真的很好,我想我該要學會專注了。假設我要專注當講師或作家,相信需要十年二十年后,因為我的能力和你們的能力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李老師也(向我)說過不要成為講師界的敗類。假設我要專注于創(chuàng)一間補習中心,但我沒資金,如果我用三年透過銷售賺筆資金好嗎?但我又不是老師,我聘請老師回來教,行得通嗎?我想要的是中上等生活,大概月入一萬四馬幣。舉例,可以有一輛百出頭千的車,一間雙層排屋在吉打洲(但是里面要很舒適的)估計不會超過三百千,一年出國一次(可能今年我和我的另一半,明年我的家長,輪流),當然周末可以休假,在本地光顧,有空去看場電影,唱k,海邊。這學生一方面說要專注,另一方面就說要“月入一萬四馬幣??梢杂幸惠v百出頭千的車,一間雙層排屋在吉打洲(但是里面要很舒適的)估計不會超過三百千,一年出國一次(可能今年我和我的另一半,明年我的家長,輪流),當然周末可以休假,在本地光顧,有空去看場電影,唱k,海邊?!庇忠嶅X,又要休假,又要到海邊,又要唱K。這怎樣是專注?這學生已經不是專注了,而且我還會懷疑他所說的生活,可能是一種人家有,我也要有的心態(tài)。跟傳銷界所散播的文化是一樣的:傳銷界的領袖最慣性的做法就是散播這種似是而非的全方位人生:屋,車,旅游,休閑等。我有跟傳銷公司做過培訓,我問他們的興趣時,幾乎全部人跟我講喜歡旅游,從他們的肢體語言,起碼一半是講廢話(即傳銷文化)。這些都不是真真喜歡旅游的人,李老師在他的部落格所提的一個朋友,為旅游而挨面包,不是跟團旅游,這些人才有資格講喜歡旅游。這學生的旅游目的是:今年陪老婆,明年陪家人,這不是喜歡旅游,而是責任感所使。他何以見得有專注力呢?劉小姐離開的時候(功德無量),應該是我和李老師講最多風涼話的時候,那個時候李老師和劉小姐可能會在東京或巴黎電郵回來開始跟你們講仁義道德,我可能會在尼泊爾電郵回來跟你講全方位人生。記得:到時候千萬不可以相信我們,因為我們肯定會講得很精彩知道了原因后的真?zhèn)蝺r值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09-0502:09權謀課程那天有人問一朋友的女友在國外深造回來后,就開始對男友冷漠,然后要求分手。問她甚么理由,她都不說,只是說覺得不適合。學員問有甚么方法可以測試出她內心的理由,因為他們猜測她應該在國外有了新男人。我反問:「知道了又怎樣?還又不是改不到事實」同樣的字體的性格分析,算命分析準確又怎樣?對自己的時候真的有實用價值嗎?(當然,你說有一相法很準確就能看出一個人是否會常騙人,可能有實用價值吧。)我曾經到過一算命講座,演講者說他本來一直很煩惱自己的孩子為甚么不聽話,后來上了一算命課程,終于明白了為甚么孩子不聽話,因為他命中帶某些元素,所以才會與他相沖。后來他就改變了他的溝通方式,用較和氣的方法。我當時心想:「媽的,這不是多此一舉,脫褲放屁,你直接改變你的溝通方式不是更省時間?!褂行┤巳プ銮笆来呙咭驗樽约汉苡憛挵职?,發(fā)現在前世時爸爸殺過他,好了,現在知道了一個「以為是真的答案」又如何呢?有些人因為小時候經歷過有些創(chuàng)傷而導致他一生人都郁郁不得志,所以有些輔導師就認為一定要回去找出原因,再解決問題。MiltonErickson就認為不一定。他說有些人的問題確實是小時候的一個創(chuàng)傷,但傷是會復原的,為甚么復原后還會有相同的問題呢?他認為是病人習慣了有問題,所以才繼續(xù)的去有問題。本來的創(chuàng)傷可能一直都在心靈深處講:「真的不關我的事」很多人以為自己不敢上臺演講、不敢見陌生客、不敢跟異性講話是因為沒有信心。真的嗎?很多人以為一旦知道了「原因」就能解決問題,所以他認為自己沒有信心,所以就要去增加信心。你是否知道要增加信心的人,一旦想辦法尋找信心的話,他的信心會增加,但就是永遠都好像不夠。很多問題未必跟信心有關系。真理的盲點……到底有沒有潛意識?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7-0612:14臺灣讀者大鵬問道:我自從閱讀群書之后,加上兩位老師的五本書,我領悟到一個重點:操縱對方的潛意識,就可以讓對方自然而然做你要他做的事情。像江老師NLP、催眠技巧都是在這個重點之下產生的。江老師你是否認同潛意識的存在?江老師回應:在學術界里面,我們還未有辦法下一個定論到底人有沒有潛意識。在NLP和MiltonErickson的看法里面,潛意識是UsefulMetaphor(有用的比喻)。再講的明白一點的話,潛意識是一個歸納。有些人認為人是沒有潛意識的,但當他想學一個新的語言如英語時,他還是用回他自己的口音來講英語。舉例:香港人、臺灣人、大陸人和日本人講英語的話,若不是從小就講,有經驗的人(如我),一聽就聽得出了。理論上要改口音有甚么難呢?妳們唱Karaoke時,要模仿王菲或張學友,你們都有辦法模仿的百分百,但為甚么要模仿一個較正腔的英語卻模仿不到呢?而且你不需要模仿到有美國腔或英國腔,你只需要模仿到人家聽得明白就可以了,但我在加拿大住的時候,卻看到非當地長大的華人講的英文只是能夠買報紙或叫食物,但要講多一點的話,一就是要他的命,二就是聽他講話的老外會要了自己的命般。你問他為甚么改不到,他可能說是習慣。他說一方面他想改變,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一個幾十年的習慣改不到。他間接的承認了自己心中有一樣東西是自己控制不到的。就好像有些人說:「理性上我知道我要忘掉那個負心的人,但感性上我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基本上,是自己跟自己做「精神分裂」。好像真的有一個「理性我」,然后又有一個「感性我」。請問:真的有感性我和理性我的存在嗎?若有的話,他們之間的區(qū)分點在哪里??所以,在NLP里面,我們認為這種區(qū)分法只是一種策略上的比喻而已。在一些人的信念里面,人類的意識分成三個:表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在佛教里面,看你屬于哪個派系,有些相信有六個意識(眼耳鼻舌身意),有些就說有八個意識,有些說九個。在夏威夷的Kahuna派,他們認為人有三個我上、中和下。中我就像現代的表面意識,下我就像是現代的潛意識,上我屬于超意識,即是自己的祖先守護靈神。當然,大家是華人,都該聽過三魂七魄了。好了,看到這么多種分法,到底哪一個才對呢?我的看法是:每一個都是假的。若有看我們的《印象洗腦術》,就知道所有的分法是人為的,只是看你分得好不好而已。從NLP和催眠的角度,我們是要看這個分法能不能夠幫到要解決問題的人。就好像一個催眠師見到客人A是很相信前世的信仰,他認為他的問題是存在前世的記憶里面。那么催眠師本身相信不相信前世是不重要的,他就會跟客人說:「對,所以我們等一下的療程就是要幫回到前世去找到一個幫你解決問題的關鍵?!梗ㄗⅲ簩W過NLP的朋友們,這一句話當中是隱藏了一個假設的,不知道你們看不看得出來。)那么如果客人B跟催眠師說:「我的朋友說我的問題是在前世記憶,但我不認為有甚么前世之類的東西,我看他們都是自己的在幻想自己的前世而已。不過我認為我小時候有遇過一個創(chuàng)傷……」催眠師就會跟客人說:「對,他們有權力去選擇他們的信仰,但我們最重要的是把這一世搞好就可以了,我們的療程只是幫你回去童年尋找?guī)兔δ愀淖兊年P鍵?!乖俑嬖V大家一個秘密,在你們的頭腦種下一顆心靈炸彈。假設客人A的問題的關鍵根本不在前世,但催眠師卻可以催眠他回到前世去解決掉。假設客人B的問題關鍵真的是在前世,但催眠師是可以把他帶到這一世的童年就可以解決掉了。所以,一個負責任的催眠師不是看甚么是「真理」,而是看效果,他只是針對客人本有的信念,順勢四兩撥千斤的把它改變而已。真假興趣之分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10-1922:01很多人說他的興趣是旅游等的,不過切記要分得出「興趣」和「逃避」(escape/recreation)。你在一個自己不大喜歡或有壓力的工作久了,有機會一年之中給你找到一段到國外旅游的時間。因為對比和解壓的關系,你會玩得很爽,但你可能會誤會旅游是你的興趣。其實只是一個「解壓」或「逃避」的興趣而已。比如,你很喜歡每個禮拜打籃球或游泳,你就要去區(qū)分這是「解壓」興趣?還是「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才叫做你真正的興趣,別把「解壓」的也當成興趣。假如有人說旅游是興趣的話,就如李老師的一個朋友,旅游了接近兩年的時間。她停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了錢,據說她一賺到錢后才再花整半年的時間去旅游。問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耐,有的話,你的興趣就真的是旅游,不然的話,就只不過是為了解壓,或為了呆在國內太久而變成「解悶」興趣。解悶或解壓的興趣很難有大做為。不要為了自己的解壓興趣而放棄你的本業(yè)。別為了你的recreation而轉行業(yè),如果不是真興趣,初一十五的「拜祭」自己的「假興趣」就夠了,長久不拜祭的話,可能會「鬧鬼」問回自己,有沒有一樣東西你認為你會窮一生的精力去學習的?也就是說你肯研究那一樣東西到你呼出最后一口氣,有的話,恭喜你!!那就是你的真正興趣,除了這興趣外,你在花些時間研究營銷或銷售(即提升手段的功力),是可以在興趣中賺到錢。心中有壓抑,外境有魔鬼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6-1617:57今天跟一位朋友談起我們被馬來西亞華文報的一個專欄作家黃子暗批的的事情。(可以看我寫他批評我們冷血的那篇網志…clickhere:眼紅的笨蛋,相信應該的傻瓜)基本上他說我們:「你可以擔心義款被黑心的官員和神棍式的公益團體人員吞掉或濫用,而冷靜地選擇捐款的對象,甚至像李嘉誠自己做。但別以冷血的歪論來消滅人性的惻隱之心,以及掩飾不拔一毛一利天下自私的丑性?!巩斘野堰@段話告訴了朋友后,他透露了一個消息是和黃子為甚么會批評我們有關的。黃子是一個很虔誠的主內弟兄(即熱衷的基督教徒)據說有一次有一個患了癌癥的女子到他們的教會求助,他們大力的在財力上支持這女子的治療。但,后來這女子就是那了他們的一大筆錢后,就化作一絲青煙,人間蒸發(fā)的不見了。我聽了過后就問:「那么說他們應該是完全還不能接受自己被騙的事實吧?不然怎么會在中國賑災之時,暗暗的批評我們?!梗ㄎ覀兊摹豪溲仁馈恢姓娴倪@么巧說到要幫癌癥病人,最好的方式是支助癌癥的研究。)他還不能接受自己被騙,所以這股憤怒之情被壓抑下來,而我們這兩位又『冷血』又『權謀』的人就變成了他心中所投射出來的『影子』。就好像一般的女人見到一些看起來很性感、很有騷味的女人,可能就會心中想:「Slut!(水性揚花)」。其實,人家有騷味真的不關你的事,她又不是來搞你的老公。若女人有看不起超騷味的女人時,她其實是看到自己的『影子』:她沒有騷味,而且也不能接受自己的『性感』,認為性感是有罪的。所以被壓抑的這種能量會變成『影子』而投射在一個無辜的騷娘身上。我也見過一些年輕小伙子看到一個中年伯父搭訕兩個二十多歲的美眉時,小伙子就臉露不屑之色,在冷笑的講:「哼,這么老的阿伯也學人搭訕。」其實,你說這些小伙子想不想上呢?他們很想上,但又不敢上,而且還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能搭訕,更糟糕的是他們有認為搭訕是『羞恥』的,所以看到阿伯搭訕的舉動時,負面情緒就出來了。那么有些男人見到男同性戀者,會有一種想打他們的憎恨。這也是影子的投射,人家Gay真的是不關你的事,他又不是來gay你,為甚么要這么生氣?曾經有一年,和幾個朋友聚會,其中一個是gay的。他覺得馬來西亞的環(huán)境不適合他,所以那一次的聚會,是因為他要過去英國了。我就說在加拿大每一年有GayParade的大游行,超級熱鬧的。其它的朋友就笑問我:「哈哈,你會不會給他們弄到你變gay了?」我說:「我是gay的,不過我只是gay自己而已……」我的十年又十年的改變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4-2308:33我記得我在以前的網志中提過歷史上的偉人和大成就者的每隔十年的改變。這是一門心理學的研究,甘地或愛因斯坦等有幾個重要的十年改變,而我們華人的一句話就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我們在這里不需要天下知不知道你,先問問自己的每一個十年有沒有改變……我第一個覺得有很大的改變感受是剛從加拿大回來的時候。在加拿大住了整近十年,一回到馬來西亞時,先留意到我家附近的炒面檔,以前的那位仁兄是穿著校服炒,現在是穿著普通衣服來炒面給我們吃。被炒出的面還是跟以前一樣(好吃)。有更好吃嗎?沒有!我還注意到,當年回馬時,我的多侖多朋友只有一個人是用手提電話,但我馬來西亞的朋友是每一位都用手提電話。(好了今年回到多侖多,發(fā)現雖然手提電話是西方人的創(chuàng)意,但西方人的手提電話玩意跟本是比不上東方,西方人的手提電話可能一用就用很多年,只有我們的東方人才會有不斷換電話的情形。)然后我再見回我的朋友。中學的同班朋友可能疏遠了,雖然大家見回,當中不乏專業(yè)人士,他們總是覺得我這種不需要每天工作的人是不穩(wěn)定、不務正業(yè)。當然,我看他們是每天工作超過十多小時以上。我再見回馬來西亞的以前的佛教同門師兄,發(fā)現變化不大,還是相信自己業(yè)障很重,想不斷的把自己的業(yè)障清除。唯一有很大的改變的當然是李老師的佛教思想,原因是我們以后可能會著在書上,他是經歷了很大的宗教打擊,所以才有很大的變化。我在看回馬來西亞其它佛教徒的行為思想,特別是西藏佛教徒,我發(fā)現他們十年前最希望是得到活佛的加持灌頂(即如傳功力或祝福),十年后,他們還是喜歡得加持灌頂。而且,在馬來西亞是很少見到活佛指導如何修持,但我在加拿大的時候,就參加過很多活佛們的教導傳授,有些課程是連續(xù)很多天的。但在馬來西亞,這好像并不吃香。真的是十年不變。我當初出道時,一看大部分的講師廣告和風格,都是特別注重無濟于事的專業(yè)形象,每個講師都是穿西裝領帶的。我在1999年的第一次說明會是穿黑色的樽領,甚至到今天為止,馬來西亞的作家和編輯還是習慣用一個故事一個結論的方式來看寫作,但我們就已經用了多層次故事的寫法了?!昵拔矣谢囟鄟龆?,當時的感受不大,但這一次過去,剛巧是我從多侖多回馬的十年。我的感觸就很大了,我的感觸是很的人都不喜歡改變,只要用十年就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了。多年前我聽陳安之說他每年看幾百本書,然后他所教的潛意識改造法是近一百年前美國人所想出來的。近年流行的TheSecret,「秘密」,也是一百年前被想出來。所以,這告訴了我們,除了科技以外,人的思想是不喜歡進步的。你要怎樣能夠確認自己有很大的改變呢?每十年就見回一些老相識,從對比之中去看自己變化的距離。我發(fā)現我一看到那距離后,會更肯定自己所放棄的舊思想是肯定中的肯定,永不言悔。你的下一個十年要見見誰呢?問題學員問有問題的問題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10-1508:19「懶惰」或「不好意思」的學員是我們做老師生涯中常見到的,一般的癥狀是問問題的時候不夠干凈利落、不夠明確,有點像是馬來西亞的記者或節(jié)目主持人(我認為大部份)。如一馬來西亞小姐準備到國外去選美,主持人問:「你對自己這次代表馬來西亞到國外選美,有甚么看法?」(Boringquestion)。我稱這些為「超級宇宙宏觀問題」,籠統(tǒng)到我也不知道怎么答。就如你問1一個計算機專家:「請問你對計算機有甚么看法?」你要他從哪里講起呢??某學員問我:「我能否做一個驚嚇的動作讓一個漂亮的女同事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但問題是:你要怎樣驚嚇法?驚嚇后你要留下甚么印象?他講的東西理論上是行得通,但他所指的「嚇」是甚么意思,和留下「印象」是甚么意思,我都不知道,我怎樣答?脫褲子給她看也可以嚇到她和給她強烈印象啊!你拿著500朵玫瑰花忽然間在她家門出現也可以給她強烈印象。你「揸」到她很應,也有同樣效果??傊阌凶鋈魏纬龊跻饬贤獾呐e動的話,對方就會對你有印象了。(剛剛這一段的話其實是答了該學員問題了,是完全根據學員問題而答的對題的;因為他問得籠統(tǒng),我身為老師的就要負責任,所以答得籠統(tǒng)。如果學員又沒有給我明確信息,我又答得很細的話,我就是亂猜了)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超級」懶惰的學員,上完課程當天,過來問我們:「我是做保險/賣花瓶/賣屋子/,我應該怎么做?」就好像你是醫(yī)生,你的客人來到你的診所只是跟你講:「醫(yī)生,我有病?!鼓阋浪牟粫速M時間?(備注:因為我本身是有做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培訓。到目前為止,問這類「懶惰」問題的,只有在中文班出現,英文班的沒有一個人會問我這種問題。這讓我非常的好奇:到底華文的教育是否會令人懶?還是令人不好意思?)我們遇到多次這種問題,每次都需勞煩我們再問:「你做了甚么?用過甚么方法?效果怎樣?……」我希望問我們問題,最好也告訴我其它的信息,別讓我們猜。還有,要做功課:你要告訴我你打算用怎樣的一句話來勾魂或揸她,我作老師的就容易答你,幫你的東西修正。有幾個學員問我問題時,是有做功課的:他們告訴我出過甚么招數?對方是如何抗拒?他們打算如何如何?我才能對癥下藥的答。其中一個例子是Tommy,你們可以看到他把過程的呈報,我就可以很針對性的給予指導。之前的SingingHeroJack和外星人都有把他們與女子的對談列出,我就給了他們很明確的指示和分析。魔法師也曾經問過相關問題,我把解答放在一篇網志「見客法…傳銷陌生拜訪」,可以到這參考:/kongkeenyung/article?mid=296為了演講而賺錢?為了賺錢而演講?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3-1903:01記得我剛邀起李老師做講師的興趣時,他有問過我:「要不要去上個講師訓練班?」我的回答是:「不用。」他再略問,我就說:「講你最拿手的,最有信心的就可以了?!刮疫€跟李老師說上臺演講的時候,盡量不要做到好像上臺演講般。(我不是在講浪漫廢話)我的意思是,你是怎樣在臺下跟朋友講話而說服對方,就用回臺下講話的方式。你要知道:專業(yè)講師和專業(yè)講師是有分別的。專業(yè)講師就是:看起來很專業(yè),很有形象的。職業(yè)講師是:用來賺錢的。前者為了講而賺錢,后者是為了錢而演講。我上臺和下臺講話的方式幾乎是完全一樣的,我還記得在多年前電臺有一個十二個星期的節(jié)目,是要我透過電話中,和聽眾在空氣中分享如何開發(fā)潛能。我記得講到最后一期的的時候,主持人私下打電話給我,她稱贊我?guī)讟訓|西:一,她很喜歡我的笑聲;二,她說,通常電話上的發(fā)表人開始演講時,她們都把自己的Mic關掉,然后就看報紙,耳機中聽到講師差不多時間,就再開Mic給一些響應。她說我的節(jié)目是她們兩個主持人都會留心聽,而且是會不斷的有響應。三,我在空氣中講話時,就好像聽一個朋友在跟你聊天般,不像是演講。這就是專業(yè)講師和職業(yè)講師的分別:專業(yè)講師其實是電臺主持人,很有臺型風度,人家不會把你定位成專家。職業(yè)講師是要賺錢的,要放棄咬字很清晰和講師臺型,把自己定位為專家,因為專家才可能有市場價值。所以今天下午和李老師談起,他說有一個人跟我們的學員講:做講師的上臺的時候,一定要雙手對尖,如一屋頂般的豎于胸前,才算是專業(yè)。他說第一次見李老師演講的時候,發(fā)現李老師沒做這個專業(yè)指定動作,所以覺得李老師很不專業(yè),看到心中有點火滾。我聽了這則消息后,大笑曰:「他一定是賺不到錢的講師,然后聽說你賺到錢,所以才來看看你的虛實。怎知道一看,發(fā)現你沒有指定動作,所以才很生氣。生氣為甚么天這么沒眼,專業(yè)的賺不到錢,混賬的卻賺錢。假如是一個賺錢的講師,看到你講課時喜歡用力猛搔褲襠,也不會生氣,至多只覺得很奇怪而已?!估罾蠋熢谝鲋v師的那階段,他的另一個朋友就建議他去參加激勵演講比賽,拿一些獎,再做講師。我和李老師聽了也一笑置之。媽的,演講比賽和演講賺錢是相差十萬八千里。我的妹夫也曾經想邀我做馬來西亞億萬富翁林進活總裁和某臺灣傳銷大師的演講回主持人,他雖是我妹夫,我一口就拒絕他。他很不明白。我就間接的比喻道:「就算是安東尼羅賓的演講,他要我做他的主持人,我也不會做。」我的妹夫更好奇的問:「為甚么不做呢?他是國際的超級大師哦?!顾?,在講師界有一個迷思:他們認為很的人不敢上臺。所以,要做講師的話,一定要先學做主持人,講一兩分鐘來介紹講師;再來呢,就學做大會司儀;再做講師。我勸大家,不要從低做起,你將會花費很多冤枉的時間。要做講師的話,直接躍入講師之位。也不要因為沒信心,所以先選擇跟小學生演講,再跟大學生演講,然后才跟成年人演講。這是害人的廢話,如果見小學生演講還怕的話,怎么辦?跟白癡的人演講嗎?要做某個年齡層的講師,就直接躍入該層。我看到一些講師一開始是跟小中學生演講,他們會被自己的習慣(機械式反應)封鎖自己,面對學生時,有信心;面對成年人時,信心動搖。要做講師的話,很簡單:一,問自己有沒有很拿手的一門學問?二,這門學問有沒有市場價值?三,我有沒有營銷策略能夠把這學問包裝到有市場價值?簡而言之:沒才華的講師要生存,就要考營銷。有才華的講師也是要靠營銷。我們的權謀課程最初的時候是銷售課程,而且還花了整八個月的時間才把這銷售課程組織出來。課程出來后,我們再花多幾個月,才完整的轉型成為權謀課程。權謀課程一正式成形的時候,來報名的人數就開始增加了。你看!我們這么有才華,都要花很多時間去包裝營銷,才能見到成果。專業(yè)講師輕營銷而重演講,職業(yè)講師最注重營銷。事前孔明……如何超越自己的情緒(冷血修煉之3)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07-2102:03學員說要觀察和控制憤怒之前,學員憤怒到了極點,平息后較觀察和控制它。其實,憤怒過后再觀察的話,是用完全清醒和冷靜的頭腦來回光反照,這已經不再是觀察,而是……「反省」。大發(fā)脾氣的人,過后會反省,但其實以后還是一樣再照樣大發(fā)脾氣。要改變的話,如果是事后才孔明就發(fā)揮不大了;你要做的是事前孔明,你的改變才大。你要在憤怒來著的時候,你就要開始觀察,親眼看著它的到臨,通常憤怒來著時給你觀察到的話,你會發(fā)現它很快會自然消失(不需要去壓抑或控制的)。所以,上一篇文章我就講到要看見自己憤怒的「先兆信號」。信號一出現時,你就開始注意憤怒的將臨,你會發(fā)現一看到它,它的impact就會大減憤怒來到了后,你只要觀察到它,它也大減威力。曾經有一個我在書上看到的方法是當恐懼、憤怒或其它情緒出現的時候,你就要給它打一個0到10的分數;比方說「怕」,當你怕的時候就問自己目前的這個怕有幾分??(比方說是8.5分)打完分后就問回自己:「以前曾經試過最怕的經驗是多少分?」再用目前的「怕」分與過去的「最怕」相比之下,目前的「怕」還是8.5嗎?(通常在這個階段,你會發(fā)現分數一定會下降,其實它并非想象中這么怕)此刻,目前的「怕」感就會消失了很多。我當時試過,有效;然后我才發(fā)現,其實不需要走這么多步,只要你給自己目前的「怕」一打分的話,你就馬上發(fā)現原來并不是這么怕。因為只要你一「打分」的話,就表示你「觀察」到了(觀察不到就打不到分),而且只要你是觀察著一樣東西的話,就表示你「不是」那個被觀察的東西(表示你已經從情緒中抽離了出來)。所以,要超越自己的情緒的話,要做事前孔明或事中孔明,不要花太多時間做事后孔明。神通?或神經通?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12-1201:40看完杜琪鋒的《神探》,女友問我:「有沒有可能?」我說:「有」這套戲里面,劉青云角色的特異功能:見人心中的鬼(即次人格),只是被情節(jié)化(dramatized)和稍微的夸大化而已。戲中的訊息是:當一個人被環(huán)境逼得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價值觀有沖突的時候,次人格就開始形成。這和性格分裂有一點點不同……程度。如果是在極度心理創(chuàng)傷之下所生出的分裂,會產生獨立的性格分裂。(獨立分裂會到至一個性格的出現時,就如同鬼上身般,本來的性格會暫時消失。所以A性格是不知B性格做過甚么)而次人格則不是獨立的分裂,因為各個人格還會同時互相影響。(各個性格并存,每個性格都知道另一性格在做甚么)凡受過權謀和NLP訓練的,能夠見到一個人的不對稱,如我在追女課程中所提及的搭訕前的恐懼,就有幾個心內鬼所致:一個是本能的情欲鬼,一個是社會形象的廉恥之心的鬼,另一個是機會走失過后的失心,然后憎恨自己機會走失的鬼等等。在戲中的一幕,劉青云刻意挑撥林家棟開槍射他時,他拿著槍欲射(張兆輝角色),另一些性格就讓他不射。劉所見的其實是這些內心不對稱的具體化顯示。那么你們可能會問:「能夠那么清清楚楚的見到不同性格的形象嗎?」據說,能夠觀人氣色、aura(身體靈光)的人,其實并不是他的眼睛天生不同,只不過是觀氣色者的潛意識會給他一些心靈上的畫面,而這些畫面有時候就會用比喻來與他的表面意識溝通。如:一個人的臉上泛桃花之光。如果臉泛桃花之人在那段時間,常與心上人的見面,眼嘴的肌肉模式會受影響(因為有不斷的對情人溫柔的笑),這種又開心,又不好意思的笑臉可能會把某個程度的血液運到臉上,所顯現出的臉紅讓我們的祖先形容之為「桃花臉」。同樣的一個人的臉頰和嘴角完全平復時,人們形容它為「臉黑黑」,其實我們并非看到桃花,也不是看到黑臉,而是我們的頭腦用了比喻來讓我們分析所觀察到的嘴臉。那些自稱看到人體光的奇人,可能是他的潛意識用了顏色來代表某種肢體語言和表情。而曾經有一個人認為自己的眼睛能夠看到人體的靈光,后來發(fā)現如果用布遮了朋友的臉,靈光就看不到了。其實,這種的觀察力跟MiltonErickson是一樣的,只不過Milton的是比較傾向科學;這些觀人氣色靈光者則傾向藝術,純靠Feel。在劉青云的角色,他的潛意識不是用靈光來告訴他,而是用「角色」來告訴他的表面意識。不過,劉青云說他的上司沒有鬼,這是沒甚么可能;如果他的上司真的沒有鬼,這將是一個很無能、很單層次的一個人。既然這種內心的鬼是「不對稱」所弄成,我們就可以反轉過來,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心中策略性的制造「鬼」來影響對方了。如何運用自己的煩惱(上)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5-0501:06在我們的課程當中與我之前在網志中所提過的一個概念:我和李老師因為生命經驗的不同,所以用不同的能量方式來推動自己。在原始的佛教中,佛祖創(chuàng)出一些方法來對治煩惱:如,貪欲重的人可能要常想象美女的身體如腐爛的尸體,憤怒心重的人可能要做慈愛心的想象來中和自己的脾氣。后期的佛教是發(fā)展到如何運用煩惱來修行,例如一個好色的人,就要借用色的吸引力來修煉他的專注力,一個脾氣重的人要修的就是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雜念或執(zhí)著時,憤怒的把他們鏟除。所以,推動一個人行動的就是這兩個情緒:貪或嗔(Raga和Dvesha,Desire和Rage)。佛教里面的另一個情緒是:癡(moha或ignorance)是一個屬不動的情緒。舉個例子:一個單身男人看到了一個他喜歡的美女,他的外在行為只有兩個可能性:采取或不采取行動。若采取行動,我們可以說是「貪」帶動了他。若有一個男性朋友譏笑或挑戰(zhàn)你是個沒種的男人,你可能就會因為「嗔」而推動自己去搭訕,因為你要「打擊」那個看不起你的人。若一個男人不采取任何行動的話,通常是兩個結果:一,認命的接受、看開、放下。我這里所講的放下是很簡單的:若你見到其它男人敢不敢搭訕,你都沒甚么感覺。也就是說他敢搭訕,你不會覺得他厲害或好色,他不敢搭訕你不會開心的歡迎他加入你的「放下俱樂部」,也不會覺得他沒有用。簡而言之:放下后的人就是看破了紅塵。二,若你還未看破紅塵,你又想要又不采取行動的話,就只會有一種情緒反應:自憐。自憐久了就會憂郁。若生命中只有一個領域是自憐的話,可能問題不大。但有幾個領域都自憐的話就危險了,小則長年舔傷口,大則可能會有憂郁病。憂郁重的人是可能會自殺的,NLP創(chuàng)辦人RichardBandler說:自殺是一個Permanentsolutiontoashorttermproblem。(用一個永久性、沒后路的策略,來解決一個暫時性的煩惱)。更有建設性的舉動是自己對自己憤怒,用生氣來起碼推動自己做一些事情。舉例:我和李老師都是有用貪和嗔的兩種能量,但李老師主要是用「嗔」來推動自己。他看到自己的成果若還未達到一個目標,會對該目標和實況的距離產生痛苦。若夠痛苦的話,他就會生氣。生氣分成熟和不成熟的。不成熟的生氣就是把怒的力量導向外,而成熟的怒是導向自己。對自己生氣的時候,是不可能自殺的,只可能鞭策自己改變。這種情況是越痛苦的話,改變就越大。李老師也是一個用妒嫉來推動自己的人。妒嫉是一個中性的情緒,若妒嫉而傷人的話,是笨的行為。但妒嫉后而發(fā)奮圖強的話,是采取了正確的行為。李老師的這個改變策略,可能是源自于他小時候被人欺負或看不起的童年。若有人學李老師的這一套激勵模式,要問問自己是否一個能夠對自己憤怒的人?而我本身鮮少對自己生氣,我的妒嫉感也不強。我的激勵模式是不能用強逼式的,李老師能夠逼自己每天要寫多少個字的文章,我不能。李老師能逼自己去上一個課程,我不能。(我曾經逼自己去上一個印度星象學的課程VedicAstrology,逼了自己上了14個月的課程,每個禮拜要上課兩小時。最后終于上完課,也拿了證書,但我在上課時,直到畢業(yè),對星象是毫無概念的。)原因很簡單,星象不是我的興趣。我的推動力在于興趣……,即「貪」的能量。我這里所講的「貪」和一般不同。一般的講法是:你貪錢,所以就拼命的賺錢。就如一般的人認為傳銷行業(yè)就是用「貪」。但,我的「貪」是指自己的興趣。傳銷業(yè)和銷售業(yè)的貪錢,導致他們拼命的去銷售,以期最后賺到錢。整個過程是在最后賺到錢的時候,才爽,銷售的時候就可能要激勵自己了。我的「貪」是還沒賺到錢之前,我就已經爽了?,F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我怎樣培養(yǎng)出一個這樣的興趣呢?如何運用自己的煩惱(下)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5-0600:17一般傳銷業(yè)者犯的錯是在上過了一些激勵課程后,他們很貪「結果」,但不貪銷售手段。然后還被灌輸一些很奇怪的念頭:「不馬上發(fā)達的話,我會很沒有用?!沟@種念頭是要用憤怒、仇恨來支持的。用貪或夢想的欲望是支持不住多久的。通常就會有想一口就吞噬整個大象的欲望。況且,純用憤怒和仇恨來推動自己的話,也不可能推動得太久,因為年紀越大的時候,你會看得越開。你還需要用貪來拉動自己。貪即是培養(yǎng)興趣的能量。你對銷售、拜訪客戶的興趣,是不可能從零度,一跳而到一百度。興趣是要逐步培養(yǎng)出來的。培養(yǎng)興趣的方法跟訓練狗的方式沒分別:就算只做了一點,采取了一點點的行動,你都在心里贊揚自己。這就是我當年用來使自己開始習慣寫書的方法……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我寫書的時候,不是等到有靈感我才寫。我是一打開計算機,馬上就寫,也不管詞匯用得好不好,不管點子好不好,先寫了才算(之后能再改的)。寫了幾行字后,我就會自己鼓勵自己一下……再寫多幾行,又鼓勵自己一下……寫多了,就會有「好東西」被我寫出,然后我就一捉到這個好點子,從該點子伸延。換句話說,我不是等到有靈感或有mood我才寫(行動),我是寫了才有mood和靈感。所以有一著名作家說過:「There'snosuchthingasgoodwriting,onlygoodrewriting(沒有好的寫作,只有好的修改)」李老師當年出來做銷售時,也不是一出道就馬上是頂尖銷售員,他也做了好多的修改。而且在修改的過程中,也不是一下子就脫胎換骨,他是一個小零件,一個小零件的逐個換,逐步修改。最后才有很好的成績。要成為一個職業(yè)作家,除了請筆手外,你是不能等靈感,再寫。而是倒轉過來的:寫了才有靈感。沒有其它的快捷方式。你不能夠問我有沒有甚么方法采取行動,因為你的問題中已經有了答案……「就是采取行動」。就算是雜亂無章的行動,也不要緊。但,不是「大」的行動,而是「小」的。小到你不可能「不敢做」或「不肯做」,但一定要是「行動」。你再從每一個小行動中給自己鼓勵贊揚,就如訓練狗般……如何有深入的閑聊話題?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7-0817:00我和李老師在咖啡室的話題是跳、趣和深,常出現旁桌的人不斷偷聽我們話題的現象。

Gibert問道:江老師,可以舉一些"跳>趣>深"的例子嗎?江老師回應:我和李老師之間的話題,可能是以權謀角度看政治、以權謀角度看宗教、宗教修煉的問題、男女問題、學員問的問題。加上李老師講話時比較大聲,我講話時會比較坦蕩,旁桌的人就會很想聽下去了。我記得其中一次的話題是:我不知道為甚么中年男人喜歡較豐滿的女性,所以有一次在加拿大的時候就問了一中年人,他說:「年輕人,你有所不知,豐滿的女人是夏涼冬暖的,天氣冷的時候,你抱她,她是暖的。天氣熱的時候抱她卻是涼的。」那么,講到這里李老師就接口說:「當年有一次我在朋友吃飯的時候說過,我不明白為甚么男人會喜歡身材豐盈的女人,要搞的話,怎樣搞得下手。當時就給一中年人批評說我年輕不懂事。他說跟身材胖的女人搞的時候,她的下體擠壓力是普通女人所沒有的。」(可惜我們兩位權謀大師到今天為止都沒有這方面的實戰(zhàn)經驗)后來我就講到:「我一直以來欣賞美女都是以看相貌為主,不過這一兩年,不知是否年紀開始大了,會開始看那些身材的曲線玲瓏時,會有反應。我記得有一本書有講到結婚男人召妓的話,喜歡找與太太不同的。如太太的胸部不大,他可能就喜歡找胸部大的。若太太的胸部大,他就可能要找臀部豐滿的,太太很溫柔的話,他可能就要找較野的……」然后話題一跳就跳到基因上,然后就講到男人偷腥的基因因素,講到欲望的壓抑,然后又講到和尚禁欲需要如何轉化,又講到某和尚如何偷吻我的男性朋友,然后又講到另一法師很沉迷茶道,故此他就以該沉迷而把壓抑的欲望轉化了……*****************************其實我們的問題也是很多人都有討論的,只不過,一般的人不喜歡深入而已。我重復:大部份的人都膚淺,所以沒辦法深入。要深入的話,是要肯思考、肯好奇的人才做得到。再加上我和李老師都看很多書,當某話題激發(fā)到一些書的記憶時,又會引申出另一話題的新網絡了。李老師喜歡思考,我很喜歡問一些從來沒有人問過的問題。其中一個例子是當陳冠希和蔡細粒的性愛光牒事件,我就會問:「勒索是犯法的,假如你是那個有光牒的人,你要怎樣開口對方才肯給錢呢?你是受害者,你怎樣確保你給一次錢就搞定?我是陳冠希的話,要怎樣說服女星們妥協(xié)讓我拍?」我會問較多Speculation的可能性、探索性問題。這也是我和李老師思想方向的不同,李老師傾向先破后立。這和他的成長是有關系的,我們以后可能也會把故事放在書上。我的思想方向是傾向立中求破。當李老師聽到一個新信息,他一貫的做法是先看漏洞,看了后再去想怎樣去「立」。我則在學東西或聽新信息時,我第一時間是想這一個東西我怎樣可以把它變得更厲害。通常,要進化的時候,我就自然的看到原版的漏洞了。若把我們兩個當成是科學家,而有一個東西從外層空間掉進地球,李老師傾向是CrisisManagement危機管理的科學家,我則是傾向創(chuàng)意管理,會問自己:「這個東西有甚么運用價值?」并不是說李老師不用創(chuàng)意,他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用上創(chuàng)意是必然的,而我在想一個東西還有甚么其它的利用價值時,往往也會解決掉一些問題。只不過我們要入手的角度不同而已。所以,我和李老師的合作是絕配,而我們之間的一些話題更是精彩絕倫。要成為一個聊天高手的話,這里給大家一些建議:一,多看書才有多話題,不然的話你就會好像我老媽子般,講來講去就是講同樣一個話題。二,看完書后,常與人分享的話,你就會無形中用上了書中的一些字眼。字眼術語用多了就會成為你的聊天詞匯籌碼,聊天詞匯籌碼多了,你的描述能力就會強,才能深入。三,心中的詞匯籌碼(字眼)多了后,會加強你的思考速度和深度。四,再加入好奇的元素,你的話題就會新鮮。如何以學習來入魔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7-0218:38我在『追而不追,求而無求』一篇網志中提到:……這就好像『倚天屠龍記』或『天龍八部』中,張君寶學太極時,師父跟他說:「忘了招式,才能更進一步。」而『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就是要以無招來勝有招。你一天還追求如何在演講臺上的信心,你就永遠得不到講臺上的信心。你一天還追求人生意義的話,你就永遠得不到人生意義。你一天還渴求發(fā)達秘芨,你就不能發(fā)達了。第二,一味的追求的人,就會進步但卻永遠得不到,因為會有瓶頸。他會發(fā)現到了某個境界后,他的進度就會慢下來。(還未忘記招式,所以很難達到最高境界)……以下是一些朋友的響應和我的回答:快如疾電說:「所謂的“忘招”,是因為明白招式后面的武學concept,是嗎?而“無為而為”是不是說把想要的東西program進潛意識,所以不需要一直“提醒”自己也能朝著某方向前進?」江回答:若要用一個簡單一點的例子,就是你媽媽切菜的功力,她切了幾十年,所以切的時候長短厚薄皆切的適宜,而且切的時候不需要看準,不需要問自己這一次我要切的厚度是甚么。切的時候就很機械式的「得得得得得得得得……」Jack說:「要到這樣的境界好像有點難。不去想也不行,想了也不行,怎樣走都是死路。。天阿??!」江回答;所以,當你媽媽要切菜時,她不是完全不想的,她的腦中是要有Intention(動機),但,她也不能想。她一想要怎樣切的話,反而會切糟糕了。在NLP的學習模式里面有分四的階段:無意識無能力,有意識無能力,有意識有能力,無意識有能力。第一個「無意識無能力」就好像一個想做和尚的男生,他根本不想追女,他也沒有追女所需用上的溝通技巧(如打情罵俏等)。過了一段時間,他不想出家了,自己被壓抑的欲望開始浮現,覺得這一世人,有個女友也不錯,所以開始想跟一些女性朋友約會。當他跟她們聊天的時候,他發(fā)現到自己跟女人在一齊的時候,完全沒有話可以講。他明白了,進入了「有意識無能力」的階段。之前是不知道自己無能,現在起碼他知道自己無能了。再過了一段時間,他看了我們的『奸的好人』系列,發(fā)現原來江老師有辦追女班,就把他先前本是出家基金的儲蓄,投資上這個課程。學了打情罵俏功過后,開始很有意識的去對自己的女性朋友練功。初期的時候,效果不明顯,因為還需要做調整。不久,開始摸到自己的風格了,女性朋友開始對他有反應。在練功下去,他發(fā)現多個女性開始對他有好的反應。這個階段叫做「有意識有能力」。有意識的原因是他可能還會想一想要如何打情罵俏,還需要effort(費一些力)才能發(fā)功。好了,他不斷的練功下去,有一天他會發(fā)現自己是毫不費力的就發(fā)了功,而且還一舉手一投足間,就把對手的五臟六腑卵巢子宮震得翻轉。之后還會很驚訝:「Shit!我甚么時候變得這么厲害了?!」

這就是「無意識而超能力」的境界了。如何問問題來改變自己?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7-0718:41有人問我:老師,我的思緒也是很亂行的,也很多點子和想法,但想法會表現在行為上,朋友說我說話時也是會跳來跳去,想到什么說什么,但我不自覺,這要怎么改善呢?你的思想會跳來跳去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沒辦法深入。(請深入的去思考我剛講的這句話?。樯趺次疫@么大膽做這個判斷呢?很簡單,你問問題的方向表示出了你不能深入的習慣。我曾經在一家國際企業(yè)做內部培訓時,有一個經理問我:「我的下屬不但不聽我的話,還在背后講我的壞話,我應該怎么做?」他問的這個問題,是沒有明確想過自己要甚么。(對比之下,還有一些問的問題是要我間接罵他們的媽的)我告訴他:「你要告訴我你想怎樣啊。你可以問我如何讓下屬喜歡你,也可以問我如何有人在背后講壞話也不介意,也可以問我要如何報仇(罵下屬)等等,太多可能性了……」同樣的,你我我如何改善,要給我知道你想改善甚么?我做老師的當然可以把所有可能性的答案告訴你(這會很浪費我的時間),但你以后問問題還是問的懶。以后不要問我「如何改善」,你告訴我你想要改善成XYZ,但我試過了ABC方法,行不通,現在老師你有沒有甚么其它的方法。起碼你這個問題自己是做過功課,不然的話可能我把ABC的方法也提議給你,現在變成不單只我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我也可能浪費了你的時間。其實你要改善自己的情況,是很簡單的:你給自己的方向就是……我跟朋友講話時,他們很留心聽我講(我猜測這是你要的)然后,你就問自己:「我有甚么方法可以使他們聽我講的時候和留心?」此處,你就列出所有的可能性,如:講話只講一個話題,講到大家有結論了,我才跳去另一個話題。好了,接下來就是要做試驗的時候了,你就跟多個不同的朋友講一個話題,看看反應如何。若試過多次后,看到朋友們的眼神閃開一邊,或頻頻大呵欠,你就再問自己:「還有甚么其它的方法?是否要現做勾魂?」如是不斷的試驗,直至你找到你講話的風格是可以讓人不斷的投入你的話題為止,你的試驗就成功了。任何人要改變時,就是遵隨這個方向。你做了多個試驗都不成功,再去問人的時候,你告訴對方你用過些甚么技巧的話,第一,對方會節(jié)省時間的教你你沒用過的技巧;第二,他覺得你這個人是認真的,他會被「感動」的教你更多。就好像你要跟你爸爸借三千元的話,你自己存得了一千兩百元后,再求人借你其余的兩千八,會比一口價跟人借三千容易。江老師按:講話跳來跳去不是問題,是你沒有勾魂、沒有講到有深度的話題、你所跳的話題是沒趣的,朋友才會評你。我和李老師在咖啡室的話題是跳、趣和深,常出現旁桌的人不斷偷聽我們話題的現象。人與人之間的交換故事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8-1413:31我想請問老師一下,有沒有在短時間內讓一個人從木訥轉變成能和任何一個人聊天的方法?我從小就是一個木訥的人,就是別人如果問我一句,我就只會回一句,別人如果跟我講述一個故事,我就只會嗯嗯哦哦而已木訥和內向似乎是不同的,前者是不會和人維持長時間的談話和聊天,后者是見到人就會非常容易害羞我已經有讀過老師寫的書的一部份,可是我認為如果光只是學到說話的技巧,而沒有說話的能力那也是枉然。因此有時想想還真羨慕那些已經有說話能力而又肯認真學老師技巧的人我有查過網絡上改變木訥的人有關文章,但覺得很失望,因為全都是一些機械廢話式的話,對我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想請問老師:有沒有辦法讓一個木訥的人在短時間內就能和任何一個人做長時間的聊天的方法而不只是寒喧而已?我已經要升大二了,所以想趁暑假的時候做一些改變江老師回應:不要太過期望有突變的事情,突變通常都是有所謂極度「創(chuàng)傷」之下才會有一個晚上,人就有革命性的突變。但,政治歷史上,凡是搞革命的,幾乎都要流上血才算。我們較主張的是「滾雪球」式的改變。若說到木訥,我自己算是一個不多言的人。很久以前,我不知道我的父母如何帶大我,或者是我的基因有甚么不同,小時候的我在面對幾個好朋友的時候,才比較多話講,對其它人的話,只是一般(當然,我也沒有要得到他人認同的強烈需求),但一對一面對一個人的時候,我是幾乎沒話講的。若用你對「木訥」和「內向」的詮釋,我就屬于是木訥的。當年的我,跟好朋友一對一時,才勉強的有一些話可以講。換句話說:我小時候對多人的話,還可以講得多一點,對一個人的話,我反而覺得會佉緊。我中學做童子軍的時候,要我在群眾中講話吸引異性的話,我沒問題。不過,要我一對一的講話吸引異性,我是沒辦法做到的。所以,我在中學時,大部份的朋友都會交下女友,除了我。(我是到了26歲才交第一個女友,當然那時候是已經很有辦法單獨跟女性交談。)我覺得其中一個有可能幫到我的因素,是我在加拿大的時候,有做過便利店收銀員Cashier,而我需要每天跟陌生人打招呼、微笑等。特別是我工作的地方,美女的流動率高,所以我跟人打招呼就有「基因欲」上的推動力。(李老師則是做過多年的銷售員)你在聽人家的故事時,若被故事中的情節(jié)勾起了記憶中相關的故事或信息,你就跟人說:「剛才你說的XYZ,提起了我以前……」(這就是一般的聊天,聊天就是大家互相交換故事、故事結論、信息)你所說的說話的「技巧」和「能力」有分別,其實說話的能力就是你腦中的記憶而已。這些記憶可以是:個人經歷、道聽途說的信息、閱讀回來的故事信息等。要與任何一個人聊天聊得長和深,你就針對「發(fā)表」和「問」不斷的做就可以了。聽了人家的故事后,就問問對方故事中的一些你有興趣想知道的細節(jié),對方講了后,你就想出相關的信息或故事,精簡式的發(fā)表。在發(fā)表時,若你加上了勾魂等技術,通常對方就會問你更細節(jié)的問題。若自己的勾魂功力還不夠好,就針對你剛發(fā)表的故事信息,問對方一些相關問題,讓他又發(fā)表一下。最簡單的,就好像你所問我的這個問題,為何不試試與朋友或新朋友交流??記得,交流時不要與請教的方式,與大家平等的心態(tài)來交談。你也可以在交流時大方的說:「我這個人就是很木訥的,我發(fā)現原來木訥和內向是有分別的……(靜下來)……」人因解釋而改變自己的命運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8-1218:53老師是否每個人真的就是有自已比較適合的東西(例如職業(yè)、興趣……這一點看你和李老師就有很大的差別了),而不是說看到別人有什么,自已就一定要什么?但是感覺上好像很多人也因為受到電視媒體的影響,而看到別人當企業(yè)家自已就想當企業(yè)家,可是明明自已就不是那種個性的人(順帶一提,你們書中有一個成功的五大要素,我讀第一次時,我選了個性為最重要,而后來讀完后,再選一次時,我依然選個性),這就像一種不太會變的規(guī)律一樣,因為個性就是這樣,所以有些人不用人家逼,自已就會逼自已,有些人說了一百遍也不會變,同一個家庭里的小孩,個性也幾乎都不太一樣,但是很吊詭的是,如果去看星座,總是能大致上去解釋這個人的性格。我為什么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好像每次要做什么事時,自已的想法與行為常常會和自已的星座特性蠻一致的,有些人不是也常常在評斷別人時,也會說:「沒辦法,誰叫他是XX座的人…」,但是中國也有一句話叫做:「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似乎就完全不考慮星座,算命之類的東西,只要你肯面對現實,自強不息就對了,不過這種論點也和「重效果」蠻一致的,而我就想問了:「當重效果時,許多的考慮(例如:星座、算命,個性…)是否其實可以完全的排除在外?但是很神奇的是,這些東西似乎又是天生就在自已身上的特質,難道可以否認?」江老師回應:每一個文化和種族都有類似這種算命或宿命思想,這是人類一種本有的「操控欲」,想操控未知的世界和未來的發(fā)生。但,當人類想操控未來而不成功時,我們就要為自己的失敗做出解釋。為自己的失敗做解釋可分兩種:一,為了解決未來的問題;二,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你們可能會認為前者是「主動」,而后者是「被動」。但,我認為后者并不是「被動」,而是「不想動」。而這種「不想動」的人,在表面上好像是不想操控,但若你看深一層,你會發(fā)現其實他們也是有「操控欲」的,只不過他對外在的世界操控不到時,他選擇操控自己內心的感受……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好讓自己能夠……「接受」。我會用一個很粗俗的比喻來形容這種操控內心:就好像被人強奸時,內心開始認為「都是自己不好,為甚么要生得這么漂亮性感……」我在念力課程中有跟學員們講,小心你自己的描述字眼,因為我們的頭腦很喜歡給解釋,用錯了字眼,就會為自己制造了一個錯誤的世界。如一個小孩子做某事而失敗了,父母可以對他說:「你這樣做是錯的,以后要改。」父母也可以說:「為甚么你這么笨?」前者是批評孩子的「行為」,后者是批評孩子的「本性」。若孩子接受了父母度母批評的話,后者的傷害性是較強的,因為最起碼「行為」我還可以改,但若是「本性」,就難了!現在想問問大家:請問孩子犯錯的理由是因為「行為」?抑或是因為他的「本性」?(BehaviorallevelVsIdentitylevel)我告訴大家答案吧!是沒有人知道真正答案的。不過,在小孩的心目中,父母講的話就幾乎會當是真理般的接受了。你把問題歸納成是孩子的「本性」,你只會讓他更……無助。我們成年后可能不在當父母講的話是真理,不過成人的意思就是:我有我的思想。既然有自己的思想,我們內心對自己講的話,自己給自己的解釋就是傾向真理了。所以,一個成年人在犯錯時,也一樣可以如父母般的講自己或罵自己,罵自己的時候也可以把錯誤當作「行為」來罵,也能當它為「本性/命運」而罵。在剛剛這一次的權謀課程中,有人問起我如何面對挫折失敗,如何分析自己的錯誤。我這個人在事情成敗后,當然會做檢討和分析,但我是檢討我的成功多過失敗。(其實是兩者都有檢討的,不過我分析自己的成功時會比分析失敗更投入)。我見過一些講師在做招生說明會時,成交人數非常低時,他們會分析出很多理由:「天氣下了場大雨」「說明會接近華人節(jié)日」「剛剛過了新年,人人口袋不是很多錢,所以不報名」「因為接近新年,所以很多人都想省下錢買年貨」「經濟衰退」「馬來西亞的人學習精神不好」我不是說以上的理由不能成立,但請問有誰可以好像科學家般的去證明以上的理由是真的??我們剛要進入出版業(yè)時,是「完全」沒有聽到一個正面的訊息的。100個訊息里面,100個都說出書是虧錢的、在馬來西亞寫書是沒人看的因為馬來西亞人不喜歡閱讀。我告訴大家一個真相:每一個國家的政府和文人都認為自己的國家人民的閱讀習慣弱,就算你到了美國,你還是聽到他們很關心自己國家的閱讀習慣不強。所以,很多在馬來西亞的作家就在很無助的心情下,講「馬來西亞人沒有閱讀習慣」,「本地書局不支持本地作家」,「馬來西亞華人只是喜歡看臺灣作家的書」(其實這一句話和上一句是有輕微矛盾的),「臺灣是一個單一語言的國度,他們作家的文采比我們這個多元文化國度的作家更好,我們怎樣跟他們一較高下?」乍聽之下,在馬來西亞的寫作行業(yè)的環(huán)境是寸步難行的,要認命了。老實說,你總不能要求本地人多看本地書,總不能要求本地書局支持本地作家,總不能要求臺灣作家的文采降級。你要問的是……「你」能做些甚么來突破這個僵局?我們的第一本書《勾魂奪心洗腦催眠》在馬來西亞制造了有始以來的第一個本地作家打敗國外作家的在成績,是因為我們從商業(yè)角度來看讀者。我們的方向是:要寫些甚么是很多人想知道但又沒人能講或寫的。若要說我們馬來西亞人的文采和臺灣人比的話,我承認我們不會比他們好,這是我國的環(huán)境。但我們就要從內容的厲害度、描述能力的辣度著手。這就是我們問了「我們能做些甚么?」,而不是問了一些讓自己更無助的問題。人生一步登天的真相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8-05-0910:50桌球神棍問:為什么很多身邊的人都叫我不要一步登天????

最近有個60歲的老人家叫我腳踏實地去找一份工來做。。。

但是他們三個人三個人賺的錢加起來比我還要少咧,

但他們不知道。。

傻乎乎的。。。江回應:第一,他們叫你不要一步登天是沒有錯的。因為能一步登天的人是異數中的少數異數。第二,你有沒有想一步登天,我就不知道,因為你沒講過你想做甚么。第三,拿60歲的人跟你比是有點不公平的,我不知道你幾歲,但應該是很年輕,而且你的這個「他們傻乎乎」的反應,像是被傳銷公司做思想灌輸后的概念。第四,你所看到很的傳銷界或保險界的「一步登天」,未必是真的。(我相信我們的學員和讀者中都能告訴你很多這種包裝出來的一步登天:如某上線換名車,但這個人可能是有其它收入,未必跟傳銷有關。)第五,我們的第一本書「勾魂奪心洗腦催眠」在馬來西亞上市的那一年,破天荒的打敗國外作家,成為2006年的暢銷書第一名。對其它出版業(yè)和文化界的人,就可能覺得我們「好運」,或者覺得我們一步登天。但,我們之前的準備、努力呢?我十多歲開始研究如何影響人,90年代開始鉆研NLP,后來2002年和李老師配合,李老師之前也花了很多年的時間鉆研銷售手段。2002年我們開始辦權謀課程,直到2005年我們才寫「勾魂奪心洗腦催眠」,然后次年該書即成為該年的第一暢銷書。請問:這是一步登天嗎?所謂的一步登天是滾雪球滾出來的,大部分人都沒有看到雪球還是很小粒的時候……人生方向會誤導你的人生?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12-1904:15今天在AiFM的節(jié)目中我講到我是一個沒有節(jié)日觀念的人……意思說我對節(jié)日和自己的生日是沒有太深刻的感受。(當然,這里面的風涼話是,很注重節(jié)日的人是給自己在節(jié)日、慶典和生日時才開心)而我的開心是來自于自己的「工作」(例如:演講、寫作、看書等)

每逢有人問我假期有沒有去哪里玩,我的答案90%以上是……沒有!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我的思想模式比較傾向「當下」或「目前」,(如果這里有NLP的愛好者,我的timeline是最健康的那一個:斜的)。所以,我對未來的東西不會有太大的安排,而旅游是一種安排,我的時間模式是讓我活在當下。那么我是否一個憎恨旅游的人呢?

當然,當時我和女友決定去印度時,我到了過后,我就會自己去拍很多較特出的照片、偷進一些封鎖了的廟去拍照,當被喇嘛發(fā)現時,我就笑吟吟的走出來。(即:還未到時,完全不去想,一到時,就既來之,則爽之。典型InTime之人也。)

而我的風涼話是在幾年前就開始講:「我希望我的演講工作可以做到臨死之前那一天?!顾裕尯芏嗳苏J為我是一個知道自己要甚么,同時又得到自己要的東西的人。換句話說「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但今天的我又講:「希望寫作能夠寫到臨死前一天,當然可以兼職演講?!?/p>

可是,我的這翻風涼話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這是我做到過后的……自以為是。

不要誤會我對自己的行業(yè)沒有熱誠,對自己的興趣沒有癡迷,我的癡迷度會讓你們覺得我絕對是個找到人生意義的人。

我問過自己,如果我癡迷的研究演講,也做演講行業(yè),但做了幾年后,成果只是馬馬虎虎,我還會不會夸口說要做講師要做到100歲?

我本身是馬來西亞講師協(xié)會的人,我身邊的一些出名的專業(yè)講師(即賺到錢那種),跟我講過以后希望可以搞搞其它不用這么忙的生意;然后又有很多不是全職的講師很向往那些專業(yè)全職講師(如這位想搞生意的講師)。就如單身的人希望變成雙身,而雙身了的人又向往成為單身般。

我更加的坦誠問回自己,如果我們出第一本書,銷量只是馬馬虎虎(而不是好像我們的第一本書就在馬來西亞成為第一名),然后,其它書的銷量也是馬馬虎虎,我今天還會不會講要寫作寫到120歲?

每一個成功了的人,都會教訓你:「要成功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甚么!」他講的時候,也講得振振有力,你用測謊機來測試他,他也肯定是100%在講誠實的話。問題是,成功過后的個人信念是已經偏差了。他們此刻真的認為自己是知道自己要甚么,但大部份沒有坦白問個自己,如果當時他所「做對的事、跟對的人、看對的前景」都……一一失敗,他真的就「知道自己要甚么」嗎?

要看到比較完整的全貌,我們要在一個成功者的身邊,看他在成功前、成功時、和成功過后,在信念上的改變。因為當他成功過后,他將用一個新的價值觀和信念來看回(過濾)自己的過去,再把自己的過去講給你聽的時候,已經就會變成已經合理化的「你要知道自己要甚么」!

要成功,真的需要知道自己要甚么嗎?有設目標就真的會成功嗎?如果真的話,傳銷和保險業(yè)的人應該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了,因為在這兩個領域里面的文化,設目標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但世界的首富里面,幾乎沒有多少個是保險或傳銷的。奉勸各位想找出自己人生方向的朋友、學員、讀者們,你們是已經先假設了人是需要人生方向的。請問回自己:「人生真的需要方向嗎?是誰說人生是一定需要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我發(fā)現到越想找出自己人生方向的人,就好像會越沒有方向……人生方向會誤導你的人生?…之二網志分類:自我修煉成精|網志日期:2007-12-2106:41有學員看了我「人生方向」的一篇網志,有此反應:「這一句話讓我傻了三分鐘,因為李老師說過,人改變性格,最重要的是自我,自我是什么?自我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搞什么啊?」江老師回應:我給一個例子會比較好:你很喜歡音樂,又喜歡上臺唱歌的感覺,你最希望成為出名歌手。但你的樣子就如WilliamHung,你要在音樂圈子里有再好的發(fā)展,不管你有多自我,你是不可能紅起來的。假設你一直努力做歌手,做了8年,都沒辦法在生活上幫到你,你會繼續(xù)下去嗎?15年都還做不到呢?好了,你還是很自我的喜歡音樂的話,你要問自己除了幕前,有沒有甚么幕后的音樂工作你是可以做出一翻事業(yè)的?音樂教練?作曲家?代唱?等等?!缸晕摇沟闹牢乙趺春筒灰趺吹姆秶?,是還不能做到「找出人生方向」的。我交朋友是要能夠腦力激蕩,不要常常投訴的;我要女朋友是要漂亮,不要抽煙的;做生意是要馬上看到錢,而不要等很久的;這些都可以成立,但能夠讓你知道人生方向嗎?找到人生方向時,你會選擇永遠做那一行;不是因為你沒有選擇而做,而是縱使你有很多的選擇,但你還是選回那一行。就好像我做演講和寫書般,想做到200歲,給人家的感覺就是:找到了人生方向,生命充滿了意義。但,不要把人生方向和設目標混淆。你的目標是想買BENZ,你買到了過后,你會在開頭的三個越很爽,你會大爽,爽到可能會意氣風發(fā),但爽極有限。人生方向則不同,找到人生方向時,你也會爽,但你的爽就不只是三個月,也不可能太爽,而是溫和的爽,但卻可以爽很久(通常的人是想爽到他死為止),爽到他有一天就會做結論:「我找到了人生方向!」人生的方向就假設了是你一生人要走的路,(所以有想過要退休的話,我不知道那個可以不可以定位為人生方向了)你想象一下:要走一生人的話,如果你不覺得這條路有你「要」的回報,你會不會肯不斷走下去?所以,我們才斷言「找到人生方向」的人通常都是馬后炮;成功了的人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