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南常德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3年)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庇谑侨氤娡酰唬骸俺颊\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1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
鄒忌修八尺有余/講信修睦
B.
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魯肅過尋陽C.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豈不誠大丈夫哉
D.
時時而間進/又何間焉20.
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臣
之
客
欲
有
求
于
臣21.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22.
下列對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鄒忌的兩次窺鏡以及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既突出了他自我欣賞的性格特點,也體現(xiàn)了他的反省精神。B.
妻、妾和客無不認為鄒忌比徐公漂亮,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雖然都是贊揚,語氣上卻有明顯的差異。C.
鄒忌從自己的私事說起,以私事比國事,由己及君,由近到遠,由小見大,說明他具有高超的勸諫藝術(shù)。D.
文章既塑造了鄒忌這樣善于思考、勇于進諫的賢士形象,又刻畫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明君形象?!敬鸢浮?9.C20.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
第二天(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看他,自己覺得比不上徐公(美)。
22.A(2023年湖南常德)客有過①主人者,見其灶直突②,傍有積薪??椭^主人曰:“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敝魅撕佗廴徊粦?yīng)。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④在于上行⑤,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⑥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⑦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選自《漢書·霍光傳》)【注】①過:拜訪。②突:煙囪。③嘿:同“默”。④灼爛者:被火燒傷的人。⑤上行(háng):上席。⑥錄:記錄,此處指邀請。⑦亡:同“無”。23.
用自己的話說說“客”斷定“且有火患”的依據(jù)。24.
從這則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參考答案】23.“客”斷定“且有火患”有兩個方面的依據(jù):一是煙囪是直的,二是煙囪旁邊堆積著柴草。24.
①不重視別人的忠告和批評,往往會有后患。②做任何事情,對可能的危險都應(yīng)有所預(yù)判,防患于未然。③不要忘記感謝那些曾經(jīng)給你忠告或給你幫助的人,他們才是最值得你尊重的朋友。④不要一味地按習(xí)慣和經(jīng)驗辦事,它也許會給你帶來危險?!緟⒖甲g文】有一個造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改造為彎曲的煙囪,將柴草移到遠處。不然的話,會有發(fā)生火災(zāi)的憂患?!敝魅顺聊淮饝?yīng)。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于是,主人殺牛擺酒來感謝他的鄰人。燒傷的人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勞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沒有請說改“曲突”的人。有人對主人說:“當(dāng)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不用破費擺設(shè)酒席,始終不會有火災(zāi)的憂患?,F(xiàn)在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么建議‘曲突徙薪’的人沒有受到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被奉為上賓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人。(2023年湖南常德)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不蔓不枝/青樹翠蔓 B.香遠益清/自以為大有所益C.予謂菊/秦王謂唐雎曰 D.宜乎眾矣/誠宜開張圣聽20.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晉陶淵
明獨愛菊2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22.你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3.依據(jù)上文,談?wù)劇俺鲇倌喽蝗尽钡木尤烁竦默F(xiàn)實意義?!敬鸢浮?9.D20.晉陶淵明/獨愛菊21.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到了。22.①感慨知音少(對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遺憾);②即使同道不多,也要堅守志趣,潔身自愛(永葆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做人應(yīng)該做像蓮花那樣高潔正直的人,要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23.示例:做人應(yīng)該做像蓮花那樣高潔正直的人,要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解析】19.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橫生枝蔓/藤蔓;B.更加/好處;C.認為/對……說;D.應(yīng)當(dāng)/應(yīng)當(dāng);故選D。20.本題考查劃分文言文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作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本句句意為: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皶x陶淵明”是主語,“愛”是謂語,此處限畫一處,故在“晉陶淵明”與“獨愛菊”之間斷開。故斷句為:晉陶淵明/獨愛菊。21.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后,之后,以后;鮮,很少;聞,聽說,聽到。22.本題考查對文言文思想情感的理解。由“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可知,作者深深地慨嘆:當(dāng)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鉆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對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遺憾;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該句表明作者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這里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貼切,然后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tài)描寫的淋漓盡致。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贊,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tài)的憎惡。2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談看法?!俺鲇倌喽蝗尽币痪湟馑际牵荷徎◤奈勰嗬镩L出來卻不沾染污穢。這一句既寫蓮本身的特征,又象征著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質(zhì)。如: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依然經(jīng)常會面對是否隨波逐流的選擇,更應(yīng)該注重品德修養(yǎng),學(xué)習(xí)作者的君子之風(fēng),讓我們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舉,做一個正直的,對社會有用的人?!緟⒖甲g文】水里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從李氏的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歡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荷梗中間貫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沒有旁枝。香氣散播到遠處,更加使人覺得清幽,筆直而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在遠處觀賞,但不能貼近去玩弄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到了。喜愛蓮花的人,與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dāng)然人數(shù)眾多了?。?022年湖南常德)何晏七歲,明惠①若神,___________奇愛之,以晏在宮內(nèi),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②,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蔽何渲?,即遣還。(選自《世說新語》)【注】①明惠:聰明,“惠”通“慧”。②畫地令方:在地上畫了一個方框。24.根據(jù)語境,在橫線上補寫合適的內(nèi)容。25.對曹操將何晏送回家,恰當(dāng)?shù)慕忉屖牵?/p>
)A.何晏不想更改姓氏,曹操明白了他的心意。B.何晏提出要一棟房子,曹操認為他太貪心。C.何晏不愿給曹操做兒子,曹操為此很生氣。D.何晏聰明過人,曹操覺得他日后不好駕馭?!敬鸢浮?4.魏武25.A【解析】2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前文“明惠若神”和后文“以晏在宮內(nèi),因欲以為子”“魏武知之,即遣還”來看,這里應(yīng)該是魏武即曹操很喜歡何晏,想讓他做自己的兒子,但是后來他知道了何晏的想法后,就打發(fā)他回去了,所以橫線處應(yīng)填:魏武。25.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以晏在宮內(nèi),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何渲辞策€”可知,曹操很喜歡何晏,也因何晏長在宮中,想把他認作兒子,但他從何晏所畫的何家的房子知道了何晏的想法,即不愿給他做兒子,不想更改姓氏,于是曹操就將何晏送回家了。據(jù)此可知,A選項“何晏不想更改姓氏,曹操明白了他的心意”是對曹操將何晏送回家恰當(dāng)?shù)慕忉?;故選A?!緟⒖甲g文】何晏七歲時,就已經(jīng)聰慧異常,曹操非常喜歡他。因為何晏長在宮中,曹操就想要把他當(dāng)作自己的兒子。何晏在地上畫了一個方框,自己呆在里面。別人問他這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說:“這是何家的房子?!辈懿僦篮?,就打發(fā)他回家了。(2022年湖南常德)孫亮辨奸亮①后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②至中藏③取蜜漬④梅,蜜中有鼠矢⑤,召問藏吏,藏吏叩頭。亮問吏曰:“黃門從汝處求蜜邪?”吏曰:“向求,實不敢與?!秉S門不服⑥,侍中刁玄、張邠啟:“黃門、藏吏辭語不同,請付獄⑦推盡?!绷猎唬骸按艘字?。”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謂玄、邠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當(dāng)俱濕,今
,必是黃門所為!”黃門首服,左右莫不驚悚?!咀ⅰ竣倭粒杭磳O亮,孫權(quán)的兒子,繼孫權(quán)為吳皇帝。②黃門:宦官③中藏:宮中倉庫。④漬:漫,蘸。⑤矢:同“屎”。⑥服:認罪。⑦付獄:交給審理案件的部門。(1)根據(jù)語境,在橫線上補寫合適的詞語。(2)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推想:宦官將“矢”放在蜜中的動機是什么?【參考答案】(1)本題考查學(xué)生補寫詞語的人類。根據(jù)“令破鼠矢,矢里燥”“若矢先在蜜中,中外當(dāng)俱濕”可知,橫線處應(yīng)補充詞語:外濕里燥。(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從“亮問吏曰:‘黃門從汝處求蜜邪?’吏曰:‘向求,實不敢與’”可知,黃門曾經(jīng)私下向藏吏索要蜜而藏吏沒有給,所以他懷恨在心,伺機報復(fù),屎是黃門剛剛放進蜜里的。答案:(1)外濕里燥(2)黃門曾經(jīng)私下向藏吏索要蜜而藏吏沒有給,所以他懷恨在心,伺機報復(fù),屎是黃門剛剛放進蜜里的。【點評】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題,解題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錄原文關(guān)鍵的詞語回答;③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參考譯文】孫亮正要吃新鮮的梅子,派宦官到食品庫房中去拿蜂蜜來浸漬生梅,(宦官取來了蜂蜜,孫亮看見)瓶子中有一粒老鼠屎。孫亮問管庫房的人:“宦官曾經(jīng)私下問你要過蜂蜜嗎?”管庫房的人磕頭說:“以前向我要過,我實在不敢給他?!被鹿俨徽J罪。孫亮說:“這件事很容易弄清楚?!彼屓税牙鲜笫浩崎_,發(fā)現(xiàn)老鼠屎內(nèi)部干燥,而表面沾濕,孫亮笑道:“如果這老鼠屎在蜜中泡久了,里外都應(yīng)該是潮濕的,現(xiàn)在里面是干燥的,這不是宦官剛放進的不然誰放的?”宦官磕頭認罪,左右侍衛(wèi)無不驚訝。(2021湖南常德)醉翁亭記(節(jié)選)歐陽修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林霏:樹林里的霧氣。B.野芳發(fā)而幽香 野芳:山野的芬芳。C.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 傴僂:彎腰曲背,這里指老人。D.樹林陰翳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蔭。(2)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有的表示判斷,有的表示陳述。請選出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A.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B.太守歸而賓客從也。C.游人去而禽鳥樂也。D.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3)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醉
能
同
其
樂(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5)關(guān)于《醉翁亭記》的主題,歷來有“憂慮說”和“閑適說”兩種主要意見。你贊成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緟⒖即鸢浮俊窘獯稹浚?)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B.錯誤。句意: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野芳:野花;芳:花。ACD.正確。故選:B。(2)本題考查對虛詞的辨折。ACD.三項的“也”都是表示判斷;B.表示陳述。故選:B。(3)本題考查學(xué)生劃分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委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句中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yīng)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yīng)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息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此題根據(jù)文意: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即可批斷出正確答室:醉/能同其樂。(4)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譯。翻譯時,必須著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注意關(guān)鍵詞和句式。本題中的關(guān)鍵聞:“臨,來到;漁,捕魚、釣魚。句意: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5)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主觀性試題,答室不唯一。選擇一種說法,合理闡述理由,語句通順流暢即可。示例:憂慮說?!蹲睇}享詞》作于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當(dāng)時歐陽修接正任除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到來的。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fā)展生產(chǎn),使當(dāng)?shù)厝诉^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富,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dāng)時整個的北宋王朝卻是政治昏暗,奸邪當(dāng)?shù)?,一些有志改革圖遠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長,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閑適說。選文圍繞一個“樂”字展開,變化多端的自然風(fēng)光是抒發(fā)“得之心”的樂;寫游人不絕路途,是表現(xiàn)人情之樂;寫釀泉為酒,觥籌交錯,是表達宴酣之樂;寫鳴聲宛轉(zhuǎn),是顯示禽鳥之樂,更是表現(xiàn)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樂“。作者極力寫出除州人民的這和平生活、怡然自樂和眾人盡歡的情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閑適優(yōu)雅的情致,也反映了這位北宋政治家在遭貶后悠然自得的曠達情懷。答案:(1)B(2)B(3)醉/能同其樂(4)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5)示例:“閑適說”。選文描寫醉翁亭秀美、變化多端的自然風(fēng)光和游人的山水之樂、宴會之樂、禽鳥之樂,表現(xiàn)出他“樂民之樂”的胸懷,充滿了士大夫悠然自得的情調(diào)?!军c評】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題,解題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錄原文關(guān)鍵的詞語回答;③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參考譯文】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fēng)高霜潔,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yīng)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雜七雜八的擺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倒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2021湖南常德)晉平公①問于師曠②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③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孰與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注釋:①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②字子野,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xué)習(xí),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③炳燭:點燭,一說當(dāng)時的燭是火把,不是后來的蠟燭。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22,填空。(2分)(1)晉平公思學(xué)習(xí),卻又“恐已暮矣”。這里的“暮”是
的意思,他覺得“吾年七十”,怕來不及學(xué),學(xué)了也沒用了。(2)師曠的回答,說明他將“暮”理解成了
,因此晉平公才會覺得他在觀戲弄自己:師曠這樣理解是借題發(fā)揮,意在引出秉燭之喻。23.對這篇短文所蘊含的道理,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D
)A.學(xué)無止境,一個人應(yīng)該活到者,學(xué)到老。B.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學(xué)習(xí)都是有益的。C.應(yīng)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做到從善知流。D.要讓人信服自己,必須要用打比方的方法。【參考答案】22.(2分)(1)晚(晚了),遲(遲了)(1分)(2)天黑(天色晚)(1分)寫作評分時應(yīng)注意:①在符合題意的前提下,下列四項有一項突出者應(yīng)評為一類卷:A.立意新穎:B.構(gòu)思巧妙:C.感情真摯動人:D.語言富有個性②切忌打保險分(及格分)、印象分,要敢于拉開檔次,敢于打高分。③書寫分3分。其中,文字規(guī)范1分,端正1分,整潔1分?!緟⒖甲g文】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jīng)七十歲了,想要學(xué)習(xí),但是恐怕已經(jīng)晚了?!睅煏缁卮鹫f:“為什么不點上火把呢?”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xué)習(xí),就像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xué)習(xí),就像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xué)習(xí),就像點火燭一樣明亮,點上火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平公說:“講得好啊!”(2020湖南常德)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1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3分)(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B.百里奚舉于市愿為市鞍馬C.必先苦其心志其喜洋洋者矣D.征于色天山共色19.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用“/”畫兩處)。
(2分)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0,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1.請以課文《陳涉世家》中陳勝、吳廣起義為例,談?wù)勀銓Α吧趹n患”的理解。(3分)【參考答案】18、A19.(2分)然后/知/生于憂思而死于安樂也(畫對1處給1分,畫對2處給滿分)20.(3分)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通過這些來讓他內(nèi)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以不斷增長他的才干)。(采分點:“使動句式”“曾益”各I分,句子順暢1分)21.(3分)“生于憂患”的意思是說,憂患患和磨難可以使一個人奮發(fā)有為,使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1分)陳勝、吳廣出身低微,在戍守漁陽途中遭逢大雨,困于大澤鄉(xiāng),在逃亡也是死、起義也是死的境遇中,選擇了為國事而死,最后建立了張楚政權(quán)。如果不是“苦秦久矣”,如果不是身處絕境,就沒有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2分)(2020湖南常德)扁鵲見蔡桓公《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本邮?,扁鵲復(fù)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被负虿粦?yīng)。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fù)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被负蛴植粦?yīng)。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负罟适谷藛栔1怡o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本游迦?,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负钏焖?。18.上面的故事可用“諱疾忌醫(yī)”來概括。“諱疾忌醫(yī)”的意思是。_________(1分)1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立有間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B.居十日,扁鵲復(fù)見 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C.桓侯故使人問之 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D.湯熨之所及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20.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1分)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21.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22.根據(jù)上文所揭示的道理,談?wù)勎覀儜?yīng)該如何對待缺點和錯誤。(3分)【參考答案】18.【答案】隱瞞疾病,不愿意治,比喻掩飾缺點和錯誤,不愿意改正?!窘馕觥靠梢岳媒Y(jié)構(gòu)分析法,注意“諱”與“忌”意義相對,“疾”與“醫(yī)”意義相對,全句可以翻譯為隱瞞疾病,忌諱就醫(yī)?!究键c】文言實詞的含義。19.【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含義。A.一會兒/夾雜;B.再,又;C.特意/老朋友;D.到達/比得上。20.【答案】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解析】“以為功”的意思是“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表意完整,因此“以為”前應(yīng)斷開。21.【答案】過了十天,扁鵲遠遠望見蔡桓公卻轉(zhuǎn)身就跑。(采分點:“居”“還”“走”)22.【答案】人非圣賢,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對待缺點和錯誤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一種是知錯就改,另一種是諱疾忌醫(yī)。直面錯誤和缺點,勇于改正缺點和錯誤,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和成長;相反,無視缺點和錯誤,拒絕改正缺點和錯誤,將會使自己陷入被動、孤立、困苦和危險的境地?!窘馕觥块喿x文本可知,蔡桓公正是因為諱疾忌醫(yī)導(dǎo)致自己死亡的,所以我們面對缺點和錯誤應(yīng)直面接受,勇于改正。答題時要注意敘事清晰,層次分明?!緟⒖甲g文】扁鵲拜見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會兒,扁鵲說:“您在肌膚紋理間有些小病,不醫(yī)治恐怕會加重。”蔡桓公說:“我沒有病?!北怡o離開后,蔡桓公說:“醫(y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边^了十天,扁鵲再次拜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在肌肉里,不醫(yī)治將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鵲離開后,蔡桓公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在腸胃里了,不治療將要更加嚴重。”蔡桓公又沒有理睬。扁鵲離開后,蔡恒公又不高興。過了十天,扁鵲遠遠望見蔡恒公卻轉(zhuǎn)身就跑。蔡恒公特意派人問他。扁鵲說:“小病在皮膚紋理之間,湯熨的力量就能達到;(?。┰诩∪夂推つw里面,用針灸可以治好;(病)在腸胃里,用火劑湯可以治好;(?。┰诠撬枥铮鞘撬久窆茌牭氖虑榱?,醫(yī)生是沒有辦法醫(yī)治的?,F(xiàn)在(?。┰诠撬枥锩?,我因此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過了五天,蔡桓公身體疼痛,派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jīng)逃到秦國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2019湖南常德)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見道旁李樹多子①折枝,諸兒竟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為苦李?!比≈泞谌?。(《世說新語》)【注】①子:植物的果實。這里指李子。②信:確實,的確。23.請將王戎的推斷過程補充完整。(2分)“樹在道邊”,意味著___________;“多子”,說明___________。如果李子味道好,應(yīng)該早就被采摘光了。所以,這一定是苦李。24.這則短文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分)【參考答案】23.【答案】采摘很方便沒有人采摘(很少有人采摘)【解析】因為李子樹在道邊,可以推斷出采摘很方便,而在路邊的李子樹還有很多果實,這就可以說明很少有人采摘食用,從而說明李子為苦李。24.【答案】①要善于觀察;②要善于思考;③不要盲從?!窘馕觥客跞蛛m然只有七歲,對于道邊的李子樹,卻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盲從。這能啟示我們遇事要冷靜理智,不要盲目從眾,要有自己的主見。對于外界有悖于常理的情況,要認真觀察分析,形成自己的見解?!緟⒖甲g文】王戎七歲時,曾經(jīng)和他的伙伴一同游玩,看見路旁有一棵李樹結(jié)了許多果實,果實壓得枝條快要斷掉,小孩們爭相跑著爬上樹摘果子。只有王戎沒去摘。有人問他,王我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果子竟然還有那么多,一定是苦的。”(有人)摘下李子(一嘗),果然是苦的。(2019湖南常德)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1)水尤清冽 冽:___________________(2)影布石上 布:___________________(3)隸而從者 隸: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心樂之 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過清 以中有足樂者D.乃記之而去 乃石性堅重19.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1分)其岸勢犬牙差互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面對文章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項是(3分) ()A.文章按游覽順序,先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然后描寫水、石、樹、魚等潭中景物,再寫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圍,最后記錄同游者,構(gòu)思巧妙,結(jié)構(gòu)完整。B.文中的“心樂之”之“樂”表現(xiàn)了作者聽到悅耳水聲之后的欣喜之情;“似與游者相樂”之“樂”則寫出了作者與游人同樂的輕松與快慰之情。C.本文運用了點面結(jié)合和動靜互襯的表現(xiàn)手法:“全石以為底”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影布石上”是靜,“往來翕忽”是動。D.“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八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圍以及環(huán)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緟⒖即鸢浮?7.【答案】(1)涼(2)投射(照映,分布,散布)(3)隨從【解析】冽:涼。布:投射,照映,分布。隸:隨從。【考點】對重點字詞的理解。18.【答案】C【解析】A.代詞/結(jié)構(gòu)助詞;B.代詞,可譯為“它”/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向語氣;C.都是“因為”的意思;D.于是/是?!究键c】對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19.【答案】其岸勢/犬牙差互【解析】文言文節(jié)奏,要根據(jù)語言順序處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動補”來停頓,以使語意明顯。本題中,“其岸勢”是主語,“犬牙差互”是謂語?!究键c】文言句讀。20.【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窘馕觥恳プ£P(guān)鍵詞語,如上句中的“斗”和“蛇”都是名詞狀語,注意詞類的活用。另外還須適當(dāng)補充和調(diào)整?!究键c】對文言句意的理解。21.【答案】B【解析】“似與游者相樂”不是“作者與游人同樂”,而是“魚兒與游人相樂”。(2018湖南常德)河中石獸紀昀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競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秩鈀,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dāng)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19.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1) 山門圮于河()(2) 湮于沙上()(3)如是再嚙()20. 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內(nèi)容。(2分)(1) 一老河兵聞之()(2) 當(dāng)求之于上流()21. 用“/”給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1分)眾服為確論。22. 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3分)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譯文: 23. 聯(lián)系原文,用自己的話說說“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體內(nèi)容。(3分)答:【參考答案】19. (3分)(1)倒塌(2)埋沒(3)咬,這里意為沖激。20. (2分)(1)講學(xué)家所說的話(講學(xué)家所說的道理)(2)石獸21. (1分)眾/服為確論。22. (3分)照他(老河兵)說的那樣去做,果然在(上游)幾里之外找到了石獸。(采分點:“如”、狀語后置句式各1分,譯出大意1分)23. (3分)“其一”是指只考慮到石頭和沙子的性質(zhì)(石頭的性質(zhì)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zhì)疏松漂?。?分)“其二”指還需考慮到水的沖擊會掏空石頭下面的沙子,從而讓石頭翻轉(zhuǎn),離開原來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動到上游去。(2分)(照抄原文,理解正確,可酌情給1分)寫作評分時應(yīng)注意:①在符合題意的前提下,下列四項有—項突出者應(yīng)評為一類卷:A.立意新穎;B.構(gòu)思巧妙;C.感情真摯動人:D.語言富有個性②切忌打保險分(及格分)、印象分,要敢于拉開檔次,敢于打髙分。③書寫分3分。其中,文字規(guī)范1分,端正1分,整潔1分。(2016湖南常德)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1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1)年且九十且:(2)雜然相許許:(3)寒暑易節(jié)易:20.用“/”給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每句只畫一處)(2分)(1)懲山北之塞(2)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2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3分)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譯文:22.文中“妻”和“智叟”對“愚公移山”的反應(yīng)有何異同?(4分)相同點:不同點:【參考答案】19.(3分)(1)將要,快要(2)贊同
3)變換20.(2分)(10懲/山北之塞
(2)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21.(3分)就憑你在世上這最后的幾年,剩下這么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也動不了,又能把土塊、石頭怎么樣呢?(采分點,“以”,“毛”,“如……何”的句式)22.(4分)相同點:“妻”和“智叟”在“力量的弱小”(1分)和“土石的處置”(1分)上提出了相同的質(zhì)疑(疑問)。(答出“他們的質(zhì)疑相同”者,可給1分)不同點:“妻”的疑慮中有擔(dān)心和關(guān)心,“智叟”的質(zhì)疑和阻攔中只有嘲笑(譏諷)和輕視(鄙視)。(答出“他們的態(tài)度各不相同”者,可給1分;答出“‘妻’贊同、‘智叟’反對”者,可給滿分)(2015湖南常德)傷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蝌,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1)即書詩四句(2)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3)從先人還家19.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每句只畫一處)(2分)(1)父利其然也。(2)余聞之也久。20.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或以錢幣乞之。(2分)(2)不能稱前時之聞。(2分)21.填空。(2分)(1)文中與方仲永“世隸耕”相照應(yīng)的句子是“_________”。(2)文中寫他人對方仲永非凡才能的反應(yīng)是通過“父異焉”和“__________”表現(xiàn)出來的。22.題目中的“傷”字是“為……感到惋惜”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為什么而惋惜呢?聯(lián)系全文,談?wù)勀愕睦斫?。?分)【參考答案】18.(1)寫(書寫)(2)拜訪(3)跟隨(跟從)19.(1)父/利其然也。(2)余聞之也/久。20.(1)有的人還用錢來求仲永題詩。[或(有的,有的人);乞(求,索取,這里有“花錢請”的意思)](2)(寫得已經(jīng))不能符合以前的名聲了。(稱:符合;聞:名聲)21.(1)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答“未嘗識書具”亦可)(2)邑人奇之22.①為天才的天折而惋惜;(為方仲永才能衰退而惋惜)②為仲永的父親“不使學(xué)”而惋惜;③為仲永遭到世人的捧殺而惋惜。(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參考譯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yè)。,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3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jié)同宗族的人為內(nèi)容,傳送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伸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xué)習(xí)、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遣年問,我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l“(池已經(jīng))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2013湖南常德)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4分)(1)暫憑杯酒長精神長:(2)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3)談笑有鴻儒鴻:(4)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調(diào):17.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巴山/楚水/凄涼地B.二十三年/棄置身C.苔痕/上階綠D.何/陋之有18.翻譯乙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每小題2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19.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A.甲詩是應(yīng)和之作,劉禹錫與李白在揚州相遇時,李白有贈詩在先,劉禹錫用此詩相酬答。B.甲詩雖有沉郁感傷,但也并不消極頹唐,結(jié)尾明顯表露了豁達的襟懷和昂揚的意趣。C.乙文以“惟吾德馨”統(tǒng)領(lǐng)全篇,通過寫陋室不陋表現(xiàn)了室主人的高潔傲岸和安貧樂道。D.乙文手法多樣,運用了賦、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和引用、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方法。20.作者以“山”“水”為對象,寫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名句,請你采用這樣的句式,以“居室”為對象,仿寫一個句子。(字數(shù)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須符合《陋室銘》的文意。)(3分)21.唐宋時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紛爭,淪為“貶官”,貶官特有的身份和經(jīng)歷使他們的作品帶上了特殊的文學(xué)印記,這在柳宗元、蘇軾等名家的詩文中都有跡可尋。劉禹錫寫此詩此文時也是貶官,試從甲詩乙文和其他貶官詩文中探尋“貶官文學(xué)”的特點,得出一二結(jié)論。(3分)【參考答案】16.(1)增長,振作。(2)出名,聞名。(3)大。(4)彈奏。17.D18.(I)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2)沒有管弦之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翻譯宜寬松記分)19.A20.例句一:居室不在寬敞華美,有君子居之則高雅別致。例句二:居室不在高大宏偉,有高尚之士居住則不會簡陋。21.要點:內(nèi)容上,喜歡抒發(fā)政治牢騷,敘寫清冷生活,表達苦悶情緒;形式上,喜歡用曲筆(含蓄委婉的寫作方式方法)敘事寫景抒情。(能從寫作內(nèi)容或?qū)懽鞣椒ㄉ峡偨Y(jié)出一個方面的特點即可記3分)(2012湖南常德)周亞夫軍細柳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裕骸伴_壁門?!北陂T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16.解釋下面中加點的詞。(4分)(1)天子且至且:(2)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約:(3)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謝:(4)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曩:17.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2分)A.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B.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C.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D.其將/固可襲而/虜也18.文中把文帝在細柳營和霸上、棘門軍遇到的不同情況加以對比,刻劃了周亞夫的形象,請指出三處對比,并作分析。(3分)答:19.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3分)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譯文:20.最后一段說“群臣皆驚”,一個“驚”字,含義豐富,聯(lián)系全文,談?wù)勀愕睦斫?。?分)答:【參考答案】16.(4分)(1)將要(2)規(guī)定(3)告知(4)先前17.(2分)A18.(3分)一是文帝到前兩處軍營時暢通無阻,而在細柳營卻兩次不得入,這突出了細柳軍軍紀嚴明;二是文帝在前兩個軍營“直馳入”,而在細柳營卻“不得驅(qū)馳”,只能“按轡徐行”這表現(xiàn)了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兩處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而周亞夫卻“介胄之士不拜”“以軍禮見”,這突出了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19.(3分)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書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保ā盁o何”“詔”“勞”各1分)20.(4分)為周亞夫治軍之嚴而“驚”;為周亞夫怠慢皇帝有損天子之威而“驚”;為文帝的深明大義,禮儀周至而“驚”;為周亞夫過分拘泥于軍紀而“驚”。(以上4點,只要答對其中2點即可得滿分)(2011湖南常德)四知范曄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dāng)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后轉(zhuǎn)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選自《后漢書·楊震列傳》)17.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舉茂才()(2)道經(jīng)昌邑()(3)故人知君()(4)后轉(zhuǎn)涿郡太守()18.下列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2分)A.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B.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C.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D.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19.根據(jù)內(nèi)容填空。(2分)(1)“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中的“其”是指(2)“以此遺之”中的“此”是指20.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2分)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答:2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敘述的兩個故事。(4分)答:22.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楊震是個怎樣的人?(2分)答:【參考答案】17.(1)推舉,選拔(2)取道(3)了解(4)調(diào)動18.C19.(1)楊震(2)“清白吏子孫”(“清白吏子孫”的美名)20.他(楊震)過去在荊州曾舉薦的秀才王密擔(dān)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他,到了夜里,(王密)懷里揣著十斤金子來送給楊震。21.(1)楊震拒金(賄)。(2)楊震拒絕“為開產(chǎn)業(yè)”。22.賢明,剛直,清廉?!緟⒖甲g文】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征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四次升遷,從荊州刺史轉(zhuǎn)任東萊郡太守。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經(jīng)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dān)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里,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么呢?”王密說:“夜深了沒有人會知道?!睏钫鹫f:“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后來楊震調(diào)動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子孫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chǎn)業(yè),楊震不答應(yīng),說:“讓后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種為人清白的風(fēng)氣留給他們,不也很優(yōu)厚嗎?”
(2010湖南常德)強項令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后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
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宜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钡墼唬骸?/p>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
”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宜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勅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京師號為“臥虎”,歌之曰:“桴鼓不鳴董少平。
”
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詔遣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shù)斛,敝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廉潔,死知之?!币孕麌L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17.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因匿主家(2)流血被面(2)使宣叩頭謝主(4)年七十四,卒于官18.下面加點詞古今詞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后特征為洛陽令B、臣不須箠,請得自殺C.文叔為白衣時D、妻子對哭19.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4分)(1)將何以理天下乎?(2)宜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20.“天子不與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21.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董宣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參考答案】17、(1)躲藏(藏,藏匿)(2)覆蓋(3)道歉(謝罪,認錯)(4)死18.B19.(1)將拿(憑)什么來治理天下呢?(2分)(2)董宣兩手撐地,一直(終究)不肯低頭。(2分)20.“天子”與“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應(yīng)不同;作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應(yīng)遵守法紀。(2分)(答到大意即可給滿分)21、不畏權(quán)勢執(zhí)法公正(答對其中一點即可給1分)清正廉潔(1分)【參考譯文】董宣,字少平,陳留郡圉地人?!髞肀惶乩髡贋槁尻柨h令。當(dāng)時湖陽公主的家奴白天殺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無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門,而用這個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門外的萬壽亭等候,攔住公主的車馬,用刀圈地,大聲數(shù)落公主的過失,呵斥家奴下車,接著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宮里向光武帝告狀。光武帝極為憤怒,召來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頭說:“希望乞求說一句話再死?!惫馕涞壅f:“想說什么話?”董宣說:“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興復(fù)國,卻放縱家奴殺害百姓,將來拿什么來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請求能夠自殺?!碑?dāng)即用腦袋去撞擊柱子,頓時血流滿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著董宣,讓他向公主磕頭謝罪,董宣不答應(yīng),光武帝命宦官強迫他磕頭,董宣兩手撐地,終究不肯就范。公主說:“過去弟弟做百姓的時候,隱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門?,F(xiàn)在做皇帝,威嚴不能施加給一個縣令嗎?”光武帝笑著說:“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樣?!庇谑窍铝罘帕硕ㄗⅲ骸皬婍椓睢奔礊椤岸保?,賞賜了他三十萬錢。董宣把它全部分給手下眾官吏。從此捕捉打擊依仗權(quán)勢橫行不法之人,沒有誰不害怕得發(fā)抖。京城稱之為“臥虎”。人們歌頌他說:“沒人擊鼓鳴冤的是董宣。”董宣當(dāng)了五年洛陽縣令。七十四歲時,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見布覆蓋著尸體,董宣的妻子和兒子相對而哭,家里只有幾斛大麥,一輛破車。光武帝知道后很傷心,說:“董宣廉潔,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經(jīng)做過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便賞賜系印鈕的綠色絲帶,并按大夫的禮節(jié)安葬。(2009湖南常德)【甲】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薄疽摇繚M井游記袁宏道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砂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fēng)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砂走礫(4)而此地適與余近19、選出下列各句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2分)A.湖中人/鳥聲俱絕B.余/強飲三大白而別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20、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4分)(1)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1、這兩篇寫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無雕琢之感。甲文寫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點;乙文則表現(xiàn)了滿井早春的特點。(2分)22、甲、乙兩文在寫景的同時,都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感受。說說你從這兩篇文章中分別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4分)【參考答案】18.(1)客居(2)這(3)起,興起(4)剛好,恰巧19.A20.(1)別說相公您癡,還有比您更癡的人。(2分)(2)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嘗沒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這樣的變化啊。(2分)21.凝靜清絕(開闊遼遠、純潔靜謐、清新淡雅)(1分)生機勃勃(春意盎然、萬物復(fù)蘇、乍暖還寒)(1分)22.答案要點:甲文(1)表達了作者閑適恬靜、遠離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3)表達了作者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4)寄托了作者對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嘆。(答對其中1點即可給2分)乙文(1)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懷。(2)表現(xiàn)作者淡泊名利,注重親近大自然的愉悅心情。(3)表現(xiàn)了作者對都市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情。(4)表現(xiàn)了作者不因官小職閑而懊喪,反而慶幸自己有游樂時間的達觀個性。(答對其中1點即可給2分)【參考譯文】北京一帶氣候寒冷,花朝節(jié)過后,冬天余下的寒氣還很厲害。冷風(fēng)時常刮起,刮起就飛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風(fēng)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偕同幾個朋友出東直門,到滿井。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一望空曠開闊,(覺得自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這時河的冰面剛剛?cè)诨ㄩ_始發(fā)出亮光,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一層,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鏡剛打開,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美好的樣子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艷明媚,(又)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發(fā)髻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fēng)中飄蕩,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雖然還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風(fēng)力雖然還很強,但走路就汗流浹背。所有(那些)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悠然自得,毛羽鱗鬣當(dāng)中都透出喜悅的氣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不會因為游玩而耽誤公事,能瀟灑地徜徉在山石草木之間的,只這個官兒罷了。而此地正好離我近,我將從現(xiàn)在開始出游,怎能沒有記錄?萬歷二十七年二月。(2008湖南常德)秋水《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23.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詞。①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②東面而行,不見水端③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2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一項不同于其他各項,它是()A.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B.野語有之曰C.少仲尼之聞D.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25.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①秋水時至,百川灌河。②道聞百,以為莫己若。26.以下是對文章的分析理解,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河伯起初覺得自己的天地最廣大,是因為他所擁有的天地確實闊大,他當(dāng)初的認識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B.河伯看到廣闊的大海,發(fā)出了由衷的感嘆,承認自己的原有認識是錯誤的,這一認識轉(zhuǎn)變是值得肯定的。C.在河伯的感嘆里,河伯覺得有些人對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確的,他們不應(yīng)該認為孔子的學(xué)識少,也不應(yīng)該認為伯夷的道義輕。D.河伯的感嘆里還表達了這樣的意思:自己有幸來到大海,增長了見識,否則,因見識短淺而自以為是會造成嚴重的后果。27.也許你能從這則寓言中受到不少啟發(fā),請談?wù)勛约鹤钌畹母惺堋!緟⒖即鸢浮?3.①同(通)“辨”,分辨。②盡頭。③長久,永遠。24.B25.①秋天里的洪水按時到來,眾多河流的水注入黃河。②聽到了上百條(不少)道理,便認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了。26.C27.可能的感受:①現(xiàn)有的見識往往是有限的,我們不應(yīng)囿于已有的見識而驕傲自大;②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即使是博學(xué)的孔子也有被人認為學(xué)問少的時候,因此我們一方面沒有驕傲的理由,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學(xué)習(xí)充實自我;③河伯善于反省自我的態(tài)度,勇于承認錯誤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④見識短淺,學(xué)識淺陋就會遭人恥笑,因此我們要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進步?!緟⒖甲g文】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jié)漲起來了,眾多的河流注入黃河。水流巨大,兩岸的水邊洲島之間,不能辨別牛馬。在這個時候,河神非常高興,沾沾自喜,認為天下所有盛美的東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順著水流向東行進,到了渤海。面向東看不見水的盡頭。在這個時候,河神才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抬頭仰望著海神感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說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啊。而且我還曾經(jīng)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見聞少,認為伯夷的道義輕。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無邊無際,我如果不到你面前來,那就危險了。我會永遠被有學(xué)識的人譏笑?!保?007湖南常德)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①涯之間不辯牛馬。于是河伯②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③其面目,望洋向若④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⑤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⑥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注釋】①渚:水中小洲。②河伯:黃河水神。③旋:轉(zhuǎn)。這里是改變的意思。④若:傳說中北海的海神。⑤少:認為……少。⑥殆:危險。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含義。秋水時至(按時)兩涘渚涯之間(水邊)不辯牛馬(同“辨”,分辨)今我睹子這難窮也(盡,完)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詞。①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辯:同(通)“辨”,分辨。②東面而行,不見水端端:盡頭。③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長:長久,永遠。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一項不同于其他各項,它是(B)A.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B.野語有之曰C.少仲尼之聞D.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4、翻譯下面的句子。聞道百,以為莫己若
聽到一些道理,就認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②我曾經(jīng)聽人說有人看不起孔子的學(xué)問,輕視伯夷的義。③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秋天里的洪水按時到來,眾多河流的水注入黃河。5、寫出與本段文字有關(guān)的兩個成語并解釋其中一個的含義。望洋興嘆:本義是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力量的,現(xiàn)在用來比喻要做一件事力量(條件)不足而感到無可奈何。貽笑大方:讓內(nèi)行人笑話。大方之家:指學(xué)識淵博的人或精于某種技藝的人。6、請你談?wù)勛x完這則寓言受到的啟示。第一方面:驕傲自滿是由于見聞不廣造成第二方面:圍繞著“要虛心”來談,如①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②在事實面前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③即使有點資本也不要驕傲第三方面:只有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第四方面:善于比較才能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差距7.以下是對文章的分析理解,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A.河伯起初覺得自己的天地最廣大,是因為他所擁有的天地確實闊大,他當(dāng)初的認識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B.河伯看到廣闊的大海,發(fā)出了由衷的感嘆,承認自己的原有認識是錯誤的,這一認識轉(zhuǎn)變是值得肯定的。C.在河伯的感嘆里,河伯覺得有些人對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確的,他們不應(yīng)該認為孔子的學(xué)識少,也不應(yīng)該認為伯夷的道義輕。D.河伯的感嘆里還表達了這樣的意思:自己有幸來到大海,增長了見識,否則,因見識短淺而自以為是會造成嚴重的后果。8.也許你能從這則寓言中受到不少啟發(fā),請談?wù)勛约鹤钌畹母惺?。①現(xiàn)有的見識往往是有限的,我們不應(yīng)囿于已有的見識而驕傲自大;②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即使是博學(xué)的孔子也有被人認為學(xué)問少的時候,因此我們一方面沒有驕傲的理由,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學(xué)習(xí)充實自我;③河伯善于反省自我的態(tài)度,勇于承認錯誤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④見識短淺,學(xué)識淺陋就會遭人恥笑,因此我們要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進步。【參考譯文】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jié)漲起來了,眾多的河流注入黃河。水流巨大,兩岸的水邊洲島之間,不能辨別牛馬。在這個時候,河神非常高興,沾沾自喜,認為天下所有盛美的東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順著水流向東行進,到了渤海。面向東看不見水的盡頭。在這個時候,河神才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抬頭仰望著海神感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說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農(nóng)信息人才培養(yǎng)計劃及實施方案
- 多領(lǐng)域融合的智能科技項目開發(fā)協(xié)議
- 工程項目居間的合同
- 化工廠員工勞動協(xié)議
- 經(jīng)營承包合同
- 勞務(wù)輸出合作協(xié)議書
- 第2課 獎品數(shù)量好計算(教學(xué)設(shè)計)2024-2025學(xué)年五年級上冊信息技術(shù)泰山版
- 新媒體主播合約協(xié)議書8篇
- Unit 8 Knowing the world Lesson 2 My home country 教學(xué)設(shè)計 2024-2025學(xué)年冀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甘肅幼兒園塑膠施工方案
- 項目管理知識手冊指南
- 2025年春季學(xué)期學(xué)校德育工作計劃及安排表
- 2024年05月浙江金華成泰農(nóng)商銀行員工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帶看協(xié)議書范本(2篇)
- 2025-2030年中國科教玩具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新版
- 2025年常熟市招聘進村人員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馬匹寄養(yǎng)協(xié)議書
- 股權(quán)投資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招聘(14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復(fù)工復(fù)產(chǎn)安全培訓(xù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