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高一物理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必修一的第一至三章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40金,創(chuàng)下參加境外奧運會金牌數最多的紀錄,金牌總數第一。其中,曹緣獲跳水男子10米跳臺跳水冠軍,陳夢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李發(fā)彬獲舉重男子61公斤級冠軍,楊家玉獲田徑女子20公里竟走冠軍。下列關于運動和力的概念說法,正確的是()A.研究陳夢在乒乓球比賽中乒乓球的旋轉時,可以將乒乓球視為質點B.曹緣跳水下落時看到水面迎面撲來是選擇水面為參考系C.杠鈴對李發(fā)彬的壓力與李發(fā)彬對杠鈴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楊家玉競走過程中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答案】C【解析】A.能否把某物體視為質點,關鍵要看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后,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影響,在乒乓球比賽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轉時,顯然研究對象的大小和形狀忽略后,所研究的問題將無法進行,故A錯誤;B.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會有所不同,跳水運動員下落時,運動員看到水面迎面撲來,是選擇自己為參考系的緣故,故B錯誤;C.杠鈴對李發(fā)彬有壓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李發(fā)彬對杠鈴也有支持力的作用,它們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楊家玉競走過程中腳與地面相對靜止,競走過程中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C。2.以下四幅圖片分別為:圖甲是某同學用水平力拉木箱但木箱仍然靜止;圖乙是“漂浮”在空間站的宇航員;圖丙是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圖丁是伽利略研究落體運動規(guī)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甲中,某同學拉木箱拉不動,此時拉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圖乙中,“漂浮”在空間站的字航員,慣性消失了C.圖丙中,運動員和傘沒有受到外力作用D.圖丁中,利用斜面是為了“沖淡”重力,便于測量運動時間【答案】D【解析】A.圖甲中,某同學拉木箱拉不動,根據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拉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A錯誤;B.圖乙中,“漂浮”在空間站的宇航員,慣性仍然存在,故B錯誤;C.圖丙中,因為跳傘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并且受力平衡,即受到的重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圖丁中,伽利略研究落體運動規(guī)律時利用斜面是為了“沖淡”重力,便于測量運動時間,故D正確。故選D。3.正在建設中的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橋梁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總長度為9.8km,該大橋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滬漢蓉快速通道合肥至上海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設計速度為350km/h。若一輛施工汽車以加速度4m/s2從靜止開始先直線加速到72km/h后保持勻速率行駛到施工現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9.8km指的是位移的大小B.35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汽車加速時間為18sD.汽車勻加速的位移大小為50m【答案】D【解析】A.橋梁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總長度9.8km,9.8km指的是路程,故A錯誤;B.350km/h指的是瞬時速度的大小,故B錯誤;C.汽車加速時間為故C錯誤;D.汽車勻加速的位移大小故D正確。故選D。4.A、B兩位同學在百米賽跑對抗賽中,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其中實線為A的運動圖像,虛線為B的運動圖像。關于A、B兩位同學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刻,B同學追上A同學B.t2~t3時間內,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C.t1和t3兩個時刻,A的加速度都小于B的加速度D.t2~t3時間內,A和B的平均速度一樣大【答案】C【解析】A.在t1時刻A、B兩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不等,B同學沒有追上A同學,故A錯誤;B.t2~t3時間內,A圖線與橫軸所圍區(qū)域的面積小于B圖線與橫軸所圍區(qū)域的面積,所以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故B錯誤;C.v-t圖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t1和t3兩個時刻,A的斜率的絕對值都小于B的斜率的絕對值,故A的加速度都小于B的加速度,故C正確;D.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而平均速度為由圖可知,t2~t3時間內,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所以A的平均速度小于B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C。5.某同學采用頻閃攝影(即間隔相同的時間拍攝)的方法拍攝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如圖所示,第一張照片為釋放瞬間照片,最后一張照片鋼球恰好落地。已知小球釋放高度h=1.25m,重力加速度g取,忽略空氣阻力,該頻閃攝影的閃光頻率為()A.1Hz B.10HzC.50Hz D.100Hz【答案】B【解析】根據自由落體運動公式可得解得由題圖可知,相鄰兩個像時間間隔為則該頻閃攝影的閃光頻率為故選B。6.如圖所示,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直線行駛的位置時間(x-t)圖像,圖線甲是t2為頂點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圖線乙是一條傾斜的直線,t1、t3時刻兩圖線相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t1~t3時間內,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t3時刻,兩車速率相等C.在0~t3時間內,t2時刻兩車相距最遠D.在t1~t3時間內,兩車均做單向直線運動【答案】A【解析】A.在t1~t3時間內,兩車位移相同,所用時間相同,則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確;B.位移時間關系圖線反映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t3時刻,兩車圖像斜率不相等,則兩車速率不相等,故B錯誤;C.在0~t3時間內,當兩車共速時,相距最遠,根據圖線的切線斜率可知不是t2時刻,故C錯誤;D.在t1~t3時間內,乙一直向正方向運動,甲先向正方向運動后反向運動,故D錯誤。故選A。7.動物橫穿公路是公路交通管理中的一個難題,若在人煙稀少的皖南山區(qū)公路上行駛,駕駛員會經常遇到動物過公路。一輛汽車正在以某一速度勻速行駛,駕駛員突然發(fā)現在距離車頭32m處有動物停在公路上,經0.4s反應時間后采取利車措施。假設汽車剎車過程為勻減速直線運動,汽車的圖像如圖所示(x為位移,t為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汽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B.汽車剎車后在10s時停下來C.汽車最終沒有撞上動物D.汽車剎車后在6s內行駛的位移大小為36m【答案】C【解析】A.根據可得由圖像可知即故A錯誤;BC.汽車停止運動的時間汽車停止運動的位移汽車做勻速運動距離為勻減速運動位移最大為駕駛員從發(fā)現動物到汽車停下來的位移為則最終沒有撞上動物,故B錯誤,C正確;D.在6s內已經停下,則汽車剎車后在6s內行駛的位移大小為25m,故D錯誤。故選C。8.如圖所示,甲、乙為長度、半徑、材料均相同的質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和半圓柱體,甲,乙兩圓柱體的柱表面光滑,乙與桌面接觸的平面粗糙,圓柱體甲的質量為m=0.4kg,兩物體靠在一起放置在粗糙固定的水平桌面上?,F過圓柱體甲的軸心施加一個始終沿水平方向大小可變的作用力F,將圓柱體甲緩慢地拉至半圓柱體乙的頂端,乙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在甲離開桌面后緩慢移動至半圓柱體乙的頂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桌面所受乙的壓力由開始時2N逐漸增大到6NB.拉力F由開始時最大值N逐漸減小到4NC.甲、乙間的壓力由開始時最大值8N逐漸減小到4ND.桌面對乙的摩擦力由開始時最大值8N逐漸減小到零【答案】C【解析】A.取整體為研究對象,桌面所受乙的壓力不變,等于二者的總重力,故A錯誤;BC.圓柱體甲受重力mg、拉力F、半圓柱體的支持力FN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三個力構成封閉三角形,如圖所示開始時FN與豎直方向成60°角,對應圖中的最大三角形,此時拉力F和半圓柱體的支持力FN都最大,其大小分別為隨著甲向上移動,三角形逐漸減小,拉力F、半圓柱體的支持力FN都逐漸減小,當甲移動到乙頂端時,F減小到零,FN減小到4N,故B錯誤,C正確;D.取整體為研究對象,桌面對乙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所以摩擦力隨拉力F的減小而減小,桌面對乙的摩擦力由開始時最大值逐漸減小到零,故D錯誤。故選C。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9.在火箭發(fā)射的趣味模擬實驗中,火箭模型以大小為v0=40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模型可視為質點,從離開地面算起,則()A.如果把該模型上升過程按照時間分成四等分,對應的位移大小之比為1∶3∶5∶7B.該模型的速度大小減小到初速度的一半時所用的時間可能為6sC.該模型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時的速度大小為D.該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為80m【答案】BCD【解析】A.根據逆向思維法可得,火箭模型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時間為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系可得,第一個1s內、第二個1s內、第三個1s內、第四個1s內位移之比為1∶3∶5∶7,所以該模型上升過程按照時間分成四等分,對應的位移大小之比為7∶5∶3∶1,故A錯誤;B.速度大小減為初速度的一半所用的時間可能為也可能為故B正確;C.設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的速度為v,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得故C正確;D.上升的最大高度為故D正確。故選BCD。10.如圖所示,支架上豎直懸掛著質量為m=5kg粗細均勻的金屬細繩,懸點M、N處切線與豎直方向夾角分別為α=37°和β=53°,A點為最低點,已知cos53°=0.6,sin53°=0.8,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則()A.懸點M對金屬細繩的拉力大小為40NB.懸點N對金屬細繩的拉力大小為20NC.最低點A處張力大小為15ND.AN段金屬細繩的質量為1.8kg【答案】AD【解析】AB.對金屬細繩受力分析,受重力mg、懸點M對金屬細繩拉力F1、懸點N對金屬細繩拉力F2,則解得,故A正確,B錯誤;CD.對AN段金屬細繩受力分析,受重力m1g、最低點A處張力F和懸點N對金屬細繩拉力F2,則所以AN段金屬細繩質量為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8分,11.某同學在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時,使用如圖甲所示的原理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請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實驗數據在白紙上所作圖如圖乙所示,乙圖中F1、F2、F、F′四個力,其中力________不是由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得的。(2)實驗中,要求先后兩次力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A.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同一長度B.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C.橡皮條伸長到同一長度D.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力F1和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丙圖是測量中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讀出該力大小為_______N。(4)下列措施中能減小實驗誤差的是()A.兩條細繩必須等長B.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面平行C.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長一些,標記同一條細繩的方向時兩標記點要適當遠一些D.實驗前先把實驗所用的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互鉤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動,檢查讀數是否相同,若不同,則進行調節(jié)使之相同【答案】(1)F′(2)A(3)2.60(2.58~2.62均可)(4)BCD【解析】【小問1解析】F′是以F1、F2為鄰邊作出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不是由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的?!拘?解析】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前后兩次要求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同一長度。故選A?!拘?解析】題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為0.1N,因此要估讀到0.01N,所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2.60N。【小問4解析】A.兩條細繩是否等長,不會影響實驗誤差,故A錯誤;B.避免拉力和紙面不平行,那樣畫出的力就不是實際作用力了,保持平行可以減小誤差,故B正確;C.細繩稍長些,這樣在描點畫力的方向時,偏差少,誤差小,故C正確;D.實驗前調節(jié)彈簧測力計,使得兩個讀數標準相同,這樣畫出的平行四邊形才準確,可以減小誤差,故D正確。故選BCD12.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1)完成本實驗,不需要選擇的實驗器材有()A.220V交流電源B.電火花計時器C.秒表D.小車E.刻度尺F.紙帶G.天平(2)若按正確操作,通過實驗得到了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每兩個相鄰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已在圖中標出。已知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兩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s,在打下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統誤差將使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CG(2)0.10.8441.7(3)偏大【解析】【小問1解析】本實驗需要通過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的速度,所以需要交流電源、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紙帶、被測量的小車,小車放在帶滑輪的長木板上運動,處理紙帶的時候涉及長度測量,需要刻度尺,所以不需要秒表和天平。故選CG。【小問2解析】由于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每兩個相鄰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所以兩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打下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根據逐差法可得【小問3解析】如果打點頻率變小,則打點周期變大,則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大于0.1s,而測量仍按0.1s計算,則測量時間比真實的時間小,導致速度的測量值偏大。13.一表演者將彈丸以20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射向天空,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從射出開始計時,求:(1)3s內彈丸的路程和位移;(2)3s內彈丸的速度改變量的大小和平均速度?!敬鸢浮浚?)25m,15m,方向向上(2)30m/s,5m/s,方向向上【解析】【小問1解析】彈丸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時間上升的最大高度為自由下落的下降高度為則3s內彈丸的路程為3s內彈丸的位移大小為位移方向向上;【小問2解析】3s內彈丸的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3s內彈丸的平均速度大小為方向向上。14.水平公路上甲乙兩車在不同車道上沿同一方向沿直線行駛,甲車在前,乙車在后,兩車均可看作質點,甲車的速度大小,乙車的速度大小v2=10m/s,當甲、乙兩車相距x=40m(指沿著車道行駛方向的距離,下同)時,甲車因前方突發(fā)情況緊急剎車做加速度大小a=2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從剎車時開始計時,求:(1)當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所用時間;(2)乙車追上甲車之前,兩車在運動方向上相距的最大距離;(3)從甲車開始減速到兩車并排行駛所用時間?!敬鸢浮浚?)5s(2)65m(3)14s【解析】【小問1解析】當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者的距離最大,設經過時間t1兩者速度相等,則解得當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所用時間【小問2解析】在t1時間內,甲車位移為乙車位移為兩車并排行駛之前,兩者在運動方向上的最遠距離為【小問3解析】設經過時間t2甲車停下來,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在t2時間內,甲車的位移乙車的位移為說明甲車速度減小到零時,甲、乙兩車還相距40m,到兩車并排乙車再運動的時間為所以從甲車開始減速到兩車并排行駛所用時間15.甲、乙、丙三個物體通過輕繩、輕彈簧和輕質光滑定滑輪按如圖所示方式連接,圖中上、下兩彈簧的勁度系數分別為k1=260N/m和k2=65N/m。已知甲的質量為m=0.39kg,乙、丙的質量均為2m,甲、乙在同一水平面上,輕繩和輕彈簧均豎直,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乙、丙間彈簧的壓縮量;(2)現用豎直向下的力緩慢拉動甲物體,在拉動過程中,彈簧及與甲、乙相連的繩子都始終豎直,到丙物體剛要離開地面(甲沒落地,乙沒有與滑輪相碰)時,乙上升的高度;(3)接(2)問,求丙物體剛要離開地面,甲、乙兩物體的高度差?!敬鸢浮浚?)0.06m(2)0.18m(3)0.54m【解析】【小問1解析】設開始乙、丙間彈簧的壓縮量為x1,對物體甲,根據平衡條件可得對乙物體,根據平衡條件可得解得代入數據解得乙、丙間彈簧的壓縮量為【小問2解析】設丙物體剛要離開地面時乙、丙間彈簧的伸長量為x2,對物體丙,根據平衡條件可得此過程中乙物體上升的高度代入數據得【小問3解析】設開始時,上面的彈簧伸長量為x3,對滑輪,根據平衡條件可得設丙物體剛要離開地面時上面的彈簧伸長量為x4,繩子拉力為T?,丙物體剛要離地時,上端彈簧的彈力為所以此過程中甲下降的高度為此時甲、乙兩物體的高度差為代入數據得高一物理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必修一的第一至三章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40金,創(chuàng)下參加境外奧運會金牌數最多的紀錄,金牌總數第一。其中,曹緣獲跳水男子10米跳臺跳水冠軍,陳夢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李發(fā)彬獲舉重男子61公斤級冠軍,楊家玉獲田徑女子20公里竟走冠軍。下列關于運動和力的概念說法,正確的是()A.研究陳夢在乒乓球比賽中乒乓球的旋轉時,可以將乒乓球視為質點B.曹緣跳水下落時看到水面迎面撲來是選擇水面為參考系C.杠鈴對李發(fā)彬的壓力與李發(fā)彬對杠鈴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楊家玉競走過程中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答案】C【解析】A.能否把某物體視為質點,關鍵要看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后,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影響,在乒乓球比賽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轉時,顯然研究對象的大小和形狀忽略后,所研究的問題將無法進行,故A錯誤;B.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會有所不同,跳水運動員下落時,運動員看到水面迎面撲來,是選擇自己為參考系的緣故,故B錯誤;C.杠鈴對李發(fā)彬有壓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李發(fā)彬對杠鈴也有支持力的作用,它們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楊家玉競走過程中腳與地面相對靜止,競走過程中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C。2.以下四幅圖片分別為:圖甲是某同學用水平力拉木箱但木箱仍然靜止;圖乙是“漂浮”在空間站的宇航員;圖丙是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圖丁是伽利略研究落體運動規(guī)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甲中,某同學拉木箱拉不動,此時拉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圖乙中,“漂浮”在空間站的字航員,慣性消失了C.圖丙中,運動員和傘沒有受到外力作用D.圖丁中,利用斜面是為了“沖淡”重力,便于測量運動時間【答案】D【解析】A.圖甲中,某同學拉木箱拉不動,根據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拉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A錯誤;B.圖乙中,“漂浮”在空間站的宇航員,慣性仍然存在,故B錯誤;C.圖丙中,因為跳傘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并且受力平衡,即受到的重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圖丁中,伽利略研究落體運動規(guī)律時利用斜面是為了“沖淡”重力,便于測量運動時間,故D正確。故選D。3.正在建設中的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橋梁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總長度為9.8km,該大橋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滬漢蓉快速通道合肥至上海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設計速度為350km/h。若一輛施工汽車以加速度4m/s2從靜止開始先直線加速到72km/h后保持勻速率行駛到施工現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9.8km指的是位移的大小B.35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汽車加速時間為18sD.汽車勻加速的位移大小為50m【答案】D【解析】A.橋梁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總長度9.8km,9.8km指的是路程,故A錯誤;B.350km/h指的是瞬時速度的大小,故B錯誤;C.汽車加速時間為故C錯誤;D.汽車勻加速的位移大小故D正確。故選D。4.A、B兩位同學在百米賽跑對抗賽中,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其中實線為A的運動圖像,虛線為B的運動圖像。關于A、B兩位同學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刻,B同學追上A同學B.t2~t3時間內,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C.t1和t3兩個時刻,A的加速度都小于B的加速度D.t2~t3時間內,A和B的平均速度一樣大【答案】C【解析】A.在t1時刻A、B兩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不等,B同學沒有追上A同學,故A錯誤;B.t2~t3時間內,A圖線與橫軸所圍區(qū)域的面積小于B圖線與橫軸所圍區(qū)域的面積,所以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故B錯誤;C.v-t圖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t1和t3兩個時刻,A的斜率的絕對值都小于B的斜率的絕對值,故A的加速度都小于B的加速度,故C正確;D.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而平均速度為由圖可知,t2~t3時間內,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所以A的平均速度小于B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C。5.某同學采用頻閃攝影(即間隔相同的時間拍攝)的方法拍攝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如圖所示,第一張照片為釋放瞬間照片,最后一張照片鋼球恰好落地。已知小球釋放高度h=1.25m,重力加速度g取,忽略空氣阻力,該頻閃攝影的閃光頻率為()A.1Hz B.10HzC.50Hz D.100Hz【答案】B【解析】根據自由落體運動公式可得解得由題圖可知,相鄰兩個像時間間隔為則該頻閃攝影的閃光頻率為故選B。6.如圖所示,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直線行駛的位置時間(x-t)圖像,圖線甲是t2為頂點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圖線乙是一條傾斜的直線,t1、t3時刻兩圖線相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t1~t3時間內,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t3時刻,兩車速率相等C.在0~t3時間內,t2時刻兩車相距最遠D.在t1~t3時間內,兩車均做單向直線運動【答案】A【解析】A.在t1~t3時間內,兩車位移相同,所用時間相同,則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確;B.位移時間關系圖線反映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t3時刻,兩車圖像斜率不相等,則兩車速率不相等,故B錯誤;C.在0~t3時間內,當兩車共速時,相距最遠,根據圖線的切線斜率可知不是t2時刻,故C錯誤;D.在t1~t3時間內,乙一直向正方向運動,甲先向正方向運動后反向運動,故D錯誤。故選A。7.動物橫穿公路是公路交通管理中的一個難題,若在人煙稀少的皖南山區(qū)公路上行駛,駕駛員會經常遇到動物過公路。一輛汽車正在以某一速度勻速行駛,駕駛員突然發(fā)現在距離車頭32m處有動物停在公路上,經0.4s反應時間后采取利車措施。假設汽車剎車過程為勻減速直線運動,汽車的圖像如圖所示(x為位移,t為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汽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B.汽車剎車后在10s時停下來C.汽車最終沒有撞上動物D.汽車剎車后在6s內行駛的位移大小為36m【答案】C【解析】A.根據可得由圖像可知即故A錯誤;BC.汽車停止運動的時間汽車停止運動的位移汽車做勻速運動距離為勻減速運動位移最大為駕駛員從發(fā)現動物到汽車停下來的位移為則最終沒有撞上動物,故B錯誤,C正確;D.在6s內已經停下,則汽車剎車后在6s內行駛的位移大小為25m,故D錯誤。故選C。8.如圖所示,甲、乙為長度、半徑、材料均相同的質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和半圓柱體,甲,乙兩圓柱體的柱表面光滑,乙與桌面接觸的平面粗糙,圓柱體甲的質量為m=0.4kg,兩物體靠在一起放置在粗糙固定的水平桌面上。現過圓柱體甲的軸心施加一個始終沿水平方向大小可變的作用力F,將圓柱體甲緩慢地拉至半圓柱體乙的頂端,乙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在甲離開桌面后緩慢移動至半圓柱體乙的頂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桌面所受乙的壓力由開始時2N逐漸增大到6NB.拉力F由開始時最大值N逐漸減小到4NC.甲、乙間的壓力由開始時最大值8N逐漸減小到4ND.桌面對乙的摩擦力由開始時最大值8N逐漸減小到零【答案】C【解析】A.取整體為研究對象,桌面所受乙的壓力不變,等于二者的總重力,故A錯誤;BC.圓柱體甲受重力mg、拉力F、半圓柱體的支持力FN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三個力構成封閉三角形,如圖所示開始時FN與豎直方向成60°角,對應圖中的最大三角形,此時拉力F和半圓柱體的支持力FN都最大,其大小分別為隨著甲向上移動,三角形逐漸減小,拉力F、半圓柱體的支持力FN都逐漸減小,當甲移動到乙頂端時,F減小到零,FN減小到4N,故B錯誤,C正確;D.取整體為研究對象,桌面對乙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所以摩擦力隨拉力F的減小而減小,桌面對乙的摩擦力由開始時最大值逐漸減小到零,故D錯誤。故選C。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9.在火箭發(fā)射的趣味模擬實驗中,火箭模型以大小為v0=40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模型可視為質點,從離開地面算起,則()A.如果把該模型上升過程按照時間分成四等分,對應的位移大小之比為1∶3∶5∶7B.該模型的速度大小減小到初速度的一半時所用的時間可能為6sC.該模型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時的速度大小為D.該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為80m【答案】BCD【解析】A.根據逆向思維法可得,火箭模型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時間為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系可得,第一個1s內、第二個1s內、第三個1s內、第四個1s內位移之比為1∶3∶5∶7,所以該模型上升過程按照時間分成四等分,對應的位移大小之比為7∶5∶3∶1,故A錯誤;B.速度大小減為初速度的一半所用的時間可能為也可能為故B正確;C.設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的速度為v,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得故C正確;D.上升的最大高度為故D正確。故選BCD。10.如圖所示,支架上豎直懸掛著質量為m=5kg粗細均勻的金屬細繩,懸點M、N處切線與豎直方向夾角分別為α=37°和β=53°,A點為最低點,已知cos53°=0.6,sin53°=0.8,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則()A.懸點M對金屬細繩的拉力大小為40NB.懸點N對金屬細繩的拉力大小為20NC.最低點A處張力大小為15ND.AN段金屬細繩的質量為1.8kg【答案】AD【解析】AB.對金屬細繩受力分析,受重力mg、懸點M對金屬細繩拉力F1、懸點N對金屬細繩拉力F2,則解得,故A正確,B錯誤;CD.對AN段金屬細繩受力分析,受重力m1g、最低點A處張力F和懸點N對金屬細繩拉力F2,則所以AN段金屬細繩質量為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8分,11.某同學在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時,使用如圖甲所示的原理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請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實驗數據在白紙上所作圖如圖乙所示,乙圖中F1、F2、F、F′四個力,其中力________不是由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得的。(2)實驗中,要求先后兩次力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A.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同一長度B.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C.橡皮條伸長到同一長度D.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力F1和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3)丙圖是測量中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讀出該力大小為_______N。(4)下列措施中能減小實驗誤差的是()A.兩條細繩必須等長B.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面平行C.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長一些,標記同一條細繩的方向時兩標記點要適當遠一些D.實驗前先把實驗所用的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互鉤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動,檢查讀數是否相同,若不同,則進行調節(jié)使之相同【答案】(1)F′(2)A(3)2.60(2.58~2.62均可)(4)BCD【解析】【小問1解析】F′是以F1、F2為鄰邊作出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不是由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的?!拘?解析】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前后兩次要求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同一長度。故選A。【小問3解析】題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為0.1N,因此要估讀到0.01N,所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2.60N。【小問4解析】A.兩條細繩是否等長,不會影響實驗誤差,故A錯誤;B.避免拉力和紙面不平行,那樣畫出的力就不是實際作用力了,保持平行可以減小誤差,故B正確;C.細繩稍長些,這樣在描點畫力的方向時,偏差少,誤差小,故C正確;D.實驗前調節(jié)彈簧測力計,使得兩個讀數標準相同,這樣畫出的平行四邊形才準確,可以減小誤差,故D正確。故選BCD12.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1)完成本實驗,不需要選擇的實驗器材有()A.220V交流電源B.電火花計時器C.秒表D.小車E.刻度尺F.紙帶G.天平(2)若按正確操作,通過實驗得到了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每兩個相鄰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已在圖中標出。已知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兩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s,在打下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統誤差將使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敬鸢浮浚?)CG(2)0.10.8441.7(3)偏大【解析】【小問1解析】本實驗需要通過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的速度,所以需要交流電源、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紙帶、被測量的小車,小車放在帶滑輪的長木板上運動,處理紙帶的時候涉及長度測量,需要刻度尺,所以不需要秒表和天平。故選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賽事用帳篷購銷合同
- 雙方夫妻離婚協議書
- 柚子水果購銷合同
-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合作協議
- 離婚協議書去哪弄
- 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設備供應協議
- 綠色出行服務平臺合作協議
- 砂石場勞動合同
- 農產品電商運營推廣合同
- 房產中介公司勞動合同
- 【課件】化學與人體健康課件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下冊+
- 《國防動員準備》課件
- 《(近)零碳園區(qū)評價技術規(guī)范》
- 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管理制度
- 保安反恐防暴培訓
- 檔案管理培訓
- 私密品牌年度規(guī)劃
- 湖北省黃岡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含答案)
- ××管業(yè)分銷市場操作方案
- 《向量共線定理》同步課件
- 小學數學學習經驗交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