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_第1頁
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_第2頁
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課前準備:搭建數(shù)字化教學環(huán)境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需要有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的數(shù)字化教學環(huán)境,因為要求學生具有個人數(shù)字化工具,所以授課地點改在計算機房。機房中的電腦分組安放,四至五名學生為一組。每一組配備一副耳麥,并安裝好AdobeAuditionCC2015中文版軟件。同時,教師提前下載好《美麗的家鄉(xiāng)》伴奏音樂文件,并通過機房控制軟件發(fā)送到每臺學生計算機上?!裾n中過程:教學融入信息技術數(shù)字化教學環(huán)境的搭建只是提供了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可能發(fā)生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需要教師能夠恰當?shù)厝谌胄畔⒓夹g。下面是筆者在《美麗的家鄉(xiāng)》一課的各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信息技術的教學實踐。1.導入環(huán)節(jié)2.錄音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借助計算機如何錄音、調音充滿好奇,躍躍欲試。教師可以先演示如何借助計算機錄音:第一步,確保耳機的麥克風插頭插入計算機主機的紅色接口,如果沒有插緊或者接觸不好都會影響錄音。第二步,打開計算機桌面上的AdobeAudition軟件,點擊菜單欄中的“文件—新建”,新建一個立體聲的空白音頻文件??梢钥吹酱翱谥谐霈F(xiàn)了兩個音頻軌道,錄入的聲音會以波形的樣子出現(xiàn)在軌道中,波形的高低幅度還可以顯示出聲音的大小。第三步,點擊軟件界面下方的紅色圓點,就可以開始錄音了。這時候可以試試戴上耳麥唱歌,音頻軌道上出現(xiàn)了波形,這樣聲音就錄進了計算機。第四步,保存錄好的音頻,點擊“文件—導出”,選擇保存的路徑,保存成MP3格式,并用學生的姓名命名。3.分組體驗錄音在教師演示完操作步驟后,學生開始分組錄音。學生打開教師下發(fā)的伴奏音樂,一邊聽伴奏一邊唱,為了避免同時錄音的人太多而互相干擾,每組只需一名學生戴耳麥錄音。正式錄音前需要通過錄入波形的大小來調整麥克風聲音的大小,使波形的最高峰不要超過音軌的邊界,這樣才能確保音量適當。4.展示交流,嘗試調音在錄音完成后,教師從每組挑選一個錄好的音頻在班級里展示交流,學生們欣賞彼此演唱的歌曲,教師對唱法、節(jié)奏、音準做適當點評。錄好的歌曲是沒有伴奏音樂的,聽起來是清唱,接下來教師引入調音操作,Audition能進行的調音方式很多,對第一次使用的學生來說,筆者建議只嘗試最簡單和常用的幾種。首先,調節(jié)音量到適當?shù)拇笮?。方法是用鼠標點擊軟件界面中央的“振幅調整”按鈕,按住鼠標左鍵左右拖動,向左可以壓縮波形使聲音變小,向右可以拉升波形使聲音變大。其次,嘗試調節(jié)音調。音調調節(jié)一般是對純音樂進行的操作,當高音過高、難度太大的時候可以把音調調低一點降低演唱難度,這是一種常見常用的調節(jié)操作。方法是點擊菜單欄“效果”菜單—“時間與變調”—“伸縮與變調”(如右圖),在打開的對話框中調節(jié)變調選項的調節(jié)柄,左右拉動調節(jié)柄就可以升高或降低音調了。調節(jié)是以一個半音為單位,這時教師應告知學生在調節(jié)的時候要注意幅度不能太大,并引導學生觀察調低或調高后有怎樣的變化。經(jīng)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后,學生開始分組各自探索調音功能。在進行變調調節(jié)的時候學生發(fā)現(xiàn),改變音調會讓人聲產(chǎn)生非常大的變化,女生的聲音如果大幅度調低音調會變成男生的聲音,而男生的聲音調高音調會變成女生的聲音,這讓學生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時,教師要指出,在真實的人聲處理中一般是很少用到的,只有在要刻意做出滑稽感、機器人聲音等效果的時候才會用到。最后,教師明確:剛才進行的錄音和調音都是對人聲進行的,要想讓歌曲完整必須把人聲和伴奏進行合成。這時就需要點擊軟件界面左上角的“多軌”按鈕,切換到多個聲音軌道視圖,把伴奏音樂拖入軌道1,把歌唱錄音拖入到軌道2,試聽一下節(jié)奏和音樂是否匹配,可以用鼠標左鍵拖動兩個軌道內的音樂來微調位置。調節(jié)到伴奏和人聲完全吻合了就可以輸出成音樂文件了,點擊菜單欄上的“文件—導出—多軌混音—整個會話”,選擇保存成MP3格式,這樣就完成了一次歌曲歌唱的錄音從采集到加工的過程。各小組按照教師演示的步驟把人聲錄音和伴奏音樂進行合成,并拷貝合成好的錄音文件?!裾n后反思:融合認識深度提升經(jīng)過這次教學嘗試,筆者對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第一,教師要將信息技術使用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