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高效課堂精研】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高效課堂精研】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高效課堂精研】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高效課堂精研】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高效課堂精研】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課標要求:了解中國歷史上的貨幣發(fā)行、使用情況和現代貨幣體系的形成。要點引領對內調控——

從中國貨幣發(fā)展史看國家治理

對外競爭——

從世界貨幣體系形成史析國家實力消長朝代貨幣類型貨幣演變趨勢任務一:根據下圖和書本相關知識,簡述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填寫下表并概括中國貨幣演變趨勢。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朝代貨幣類型貨幣演變趨勢夏、商海貝、仿制貝、銅鑄幣春秋、戰(zhàn)國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

秦秦半兩漢朝五銖錢唐代通寶錢制宋、元交子、“鈔”明銅錢和紙幣并用白銀貨幣化清-民國白銀、銅錢、銀元國民政府法幣-金圓券-銀圓券現在人民幣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由多元貨幣向統(tǒng)一幣制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變

由重量向年號的演變承認白銀的貨幣化思考:從不同時期貨幣發(fā)行演進的歷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認識?貨幣是經濟不斷發(fā)展的產物,經濟發(fā)展推動貨幣及貨幣政策的改革。

問題:明朝白銀貨幣化的原因是什么?白銀貨幣化引發(fā)明朝什么變革,對明朝的發(fā)展有何影響?任務二:探究不同時期貨幣發(fā)行和使用對國家治理有何影響?材料:明初以銅錢、紙鈔為法定貨幣,白銀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紙鈔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導致信用下降,漸至名存實亡,銅錢則因幣材缺乏,鑄幣量難以滿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朝廷被迫放松用銀之禁,而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中國的白銀恰好彌補了國內銀礦不足的缺陷。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時,規(guī)定賦稅折銀征收,這說明民間使用白銀已比較普遍。清代歷朝都鑄造銅錢,并在云南等地大力開采銅礦,但仍不能完全解決幣材問題,同時用銀之勢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領域仍然是“用銀為本,用錢為末”。大額交易通用白銀,政府財政也以白銀為計算單位。

——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材料:明初推行寶鈔,禁用金銀交易。后由于政府濫發(fā)寶鈔,民間開始自發(fā)使用白銀,官方賦役也逐漸改為白銀上繳,白銀逐漸成為流通領域中的主要貨幣。到16世紀中葉,明政府停發(fā)寶鈔,并正式確立了白銀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銀礦稀缺,國內開采的白銀不足以應付政府開支。面對銀荒危機,從16世紀中后期開始,明政府開放海禁。通過對外貿易,相當大部分美洲白銀流入中國。

——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野》寶鈔貶值銅錢流通量不足新航路開辟后,國際貿易日益發(fā)展,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商品經濟發(fā)展變革:開放海禁、實行一條鞭法影響:緩解財政危機;促進社會流動案例一:明朝貨幣白銀化南京國民政府為何要進行幣制改革?包含哪些內容?任務二:探究不同時期貨幣發(fā)行和使用對國家治理有何影響?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國民政府都不可回避地面臨解決中國混亂的貨幣制度和貨幣體系的問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決定把“廢兩改元”作為統(tǒng)一貨幣、解決銀本位制度的第一步驟。1931年,世界經濟危機引發(fā)國際白銀價格的波動,造成國內白銀貨幣的大量外流。而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改變了國內“廢兩改元”貨幣制度變遷的格局。1933年3月10日,南京國民政府……頒布《廢兩改元令》。

——摘編自王忠寶《民國時期“廢兩改元”貨幣制度的變遷——以新制度經濟學為視角》案例二:1935年國民黨政府幣制改革原因:民國國內貨幣制度混亂;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和日本侵華導致白銀大量外流;鞏固統(tǒng)治發(fā)展經濟。內容:1935年規(guī)定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發(fā)行的鈔票為法幣,并禁止銀元流通,白銀收為國有。(白銀依存國外為外匯準備金,實質為外匯本位制)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幣制改革有何影響?任務二:探究不同時期貨幣發(fā)行和使用對國家治理有何影響?在這次改革中,中國放棄銀本位制,以紙幣代替金銀貨幣,國家集中發(fā)行貨幣,不僅順應了世界發(fā)展趨勢,也有利于保存白銀,完成貨幣的真正統(tǒng)一。法幣改革割斷了中國貨幣與白銀的直接聯(lián)系,此后,世界銀價的漲落不會再對中國發(fā)生大的改革有利于國民經濟向戰(zhàn)時經濟的調整和轉變,為抗戰(zhàn)的勝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但國民政府也通過這次法幣改革,可以無限制地發(fā)行不兌現的紙幣,造成中國延續(xù)十幾年的通貨膨脹。——以上材料摘自陳春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幣制改革》案例二:1935年國民黨政府幣制改革消極:大量發(fā)行法幣,掠奪財富,造成了經濟衰退和金融混亂,最終導致了國民政府的滅亡;便利了列強控制中國經濟。積極:1.統(tǒng)一國內貨幣,穩(wěn)定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制度接軌;2.減少白銀外流,抵抗經濟侵略,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3.為抗戰(zhàn)奠定物質基礎1.貨幣制度是國家經濟治理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貨幣制度能有效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和國家治理。2.在參與對外競爭中,保持貨幣主權意識才能更好維護國家利益。思考:從明朝白銀貨幣化和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經驗和教訓?針對訓練1.(2023·浙江高考·5)明萬歷九年(1581),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合并、一概折銀,這是中國賦役制度上的重大變革。下列項中,對張居正推廣一條鞭法前所處的經濟狀況,表述正確的是()A.白銀已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過清丈全國土地,土地兼并現象已經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銀的大量流入,解決了明朝府庫空虛問題D.商品經濟已超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據優(yōu)勢地位A針對訓練2.(2022·湖北高考·3)唐玄宗針對民間銷毀銅錢用于鑄造銅器的現象,下詔曰“今天下泉貨益少,幣帛頗輕,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銅器,由官府統(tǒng)一收購冶煉出的銅鉛錫,杜絕私自買賣。制定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國家財政的入不敷出

B.鑄幣材料嚴重短缺C.銅鉛錫專賣措施失效

D.銅錢流通范圍有限B對外競爭——從世界貨幣體系形成史析國家實力消長英美兩國在各種的歷史時期,擔當著世界秩序的“維護者”,因此他們不遺余力地將自己的貨幣變成世界貨幣,完全是出于自身考慮,法定貨幣越安全,自己的國家就越安全?!獙m崎正勝《世界史就是一部貨幣史》思考:國家競爭如何推動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世界貨幣體系形成帶來什么影響?【世界貨幣體系】各國政府為了適應國際貿易與國際結算的需要,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等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確定的原則,以及為此而建立的組織形式等的總稱。世界市場的形成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1、金本位制的形成①1816年英國《金本位制法案》(法律形式確認)1819年《恢復兌換條例》金本位三大特征:黃金自由鑄造、黃金和紙幣自由兌換、黃金自由進出口②此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流通為主的金本位貨幣制度。(一)以英鎊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思考:為何會形成以英鎊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2、以英鎊為中心金本位制的形成原因:①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國際間的貨幣結算日益復雜,需要建立世界性的貨幣兌換體系。②英國逐漸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權,積累了巨額的金銀財富,是當時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最希望也最有可能建立統(tǒng)一的世界貨幣體系。(一)以英鎊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③黃金由于其稀缺性、穩(wěn)定性、易分割性等特性,一直是世界各國最具有貨幣屬性的商品。工業(yè)革命殖民擴張光榮革命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4、金本位制崩潰,英鎊地位下降。原因:①帝國主義階段各個國家發(fā)展不平衡,黃金集中于少數國家,流動性受到限制;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沖擊;③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使金本位制規(guī)則無法維持。(一)以英鎊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3、金本位制產生的影響促進資本主義經濟和國際貿易發(fā)展;鞏固了英國的世界經濟中心地位。由于國際金本位制不能適應戰(zhàn)爭時期增加通貨的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各國紛紛放棄金本位制,國際金本位制中斷運行。一戰(zhàn)后,本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處于相對穩(wěn)定時期,各國又相繼恢復了金本位制。由于它的基礎不穩(wěn),已出現就遭到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的猛烈沖擊,于是各國又都先后放棄了金本位制。危機的風暴很快刮到倫敦,倫敦發(fā)生了擠兌風潮,英格蘭銀行應付不了黃金、外匯的兌付,就于1931年9月宣布停止黃金支付,停止紙幣兌現。美國雖然黃金儲備較多,但也經不起連續(xù)數次的黃金擠兌風潮,而不得不于1933年3月宣布紙幣停止兌現,禁止黃金輸出。

——劉思躍、肖衛(wèi)國《國際金融》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材料

20世紀30年代起,世界各國都放棄金本位制,紛紛下調本國貨幣的匯率,爭相擴大出口。結果導致國際貿易陷入停滯,英國和法國則利用廣闊的殖民地發(fā)展“封閉經濟”。隨后各國采用管理貨幣制度,一遇到財政困難就通過發(fā)行并兌換紙幣來解決問題,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愈演愈烈,貨幣與商品秩序土崩瓦解。

——摘編自【日】宮崎正勝《世界史就是一部貨幣史》材料

1943年4月……《羅斯福的世界藍圖》一文,透露了羅斯福對戰(zhàn)后世界安排的設想。他要求建立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經濟體系。

——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當代卷》(二)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材料

美國的經濟在戰(zhàn)爭期間獲得迅速發(fā)展,國民生產總值從1940年的1006億美圓上升到1945年的2136億美圓?!绹狞S金儲備1945年已占到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總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國已躍升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原因:“懷特計劃”與“凱恩斯計劃”提出的目的是什么?說明什么問題?為什么“懷特計劃”會成為組建戰(zhàn)后國際經濟體系的依據?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35美元=1.盎司黃金“雙掛鉤一固定”即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上下浮動不得超過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穩(wěn)定國際匯率,以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美國占27%的投票權)世界銀行:向成員國提供中長期貸款,促進成員國經濟復蘇。(美國占24%的投票權)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制度國際金融機構特點:實行固定匯率制;以美元為中心;美國主導。使戰(zhàn)后世界經濟朝著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fā)展,順應了經濟的全球化。影響: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二)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材料二

從二戰(zhàn)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初的近30年中,這個世界一直是事實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貨幣,大多數國際貿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結算和支付,匯率的標定也是以美元為基準。在這一階段,世界經濟出現繁榮,工業(yè)國開始減少貿易壁壘,它們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歐洲和亞洲的經濟從廢墟中恢復,并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著?!榍Х?、林忠凡《外匯知識與交易技巧》材料一由于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因此而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fā)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淀,對美國來說就會發(fā)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wěn)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

——特里芬《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20世紀70年代)②美國經濟實力下滑:越南戰(zhàn)爭、70年代滯漲危機、石油危機加重美國財政赤字,引發(fā)美元危機。③世界經濟的多極化趨勢加強,沖擊美國經濟霸權。思考:從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到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演變,我們可以得到什么認識?國家中的競爭優(yōu)勢對世界貨幣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影響。①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凸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在矛盾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3、多元化的國際儲備體系:進入21世紀,美元仍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籃子中占據最大權重,是國際貿易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但歐元、日元和人民幣等的影響也在上升。2、浮動匯率制(三)以美元為核心的多元世界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1976年,IMF“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召開會議,達成“牙買加協(xié)議”。1、黃金非貨幣化材料

表面看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是美元的災難,動搖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國全球霸權衰落的象征。其實相反,美元從此獲得了黃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黃金共享生命……美國依靠獨步全球的經濟總量,壟斷了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地位,刺殺了黃金,偷取了黃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經濟獨裁……美國購買全世界的資源僅需要用美國的印鈔機印出來的一張紙(美元)。——譚智元《金融戰(zhàn)爭與美元霸權》美元的解放!針對訓練3.(2022·全國甲卷·42)(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各個積極備戰(zhàn)的民族國家之間,存在一種均勢,在這種環(huán)境下,國家開始具有了三種維度:科學國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學、技術和發(fā)明為國家服務;戰(zhàn)爭國家,隨時準備保衛(wèi)該國的政治、經濟和帝國的利益;社會國家,它專注于解決危險的階級問題和確保國內穩(wěn)定。國家的這三個面向并列發(fā)展:它們是同一種抱負的不同側面,同一項事業(yè)的不同分支,從柏林到巴黎,從巴黎到倫敦,再從莫斯科到紐約,它們無處不在?!獡ㄓ《龋┧_維帕里·戈帕爾等主編《人類文明史,第7卷:20世紀》上述材料是學者對1914年至20世紀70年代國家發(fā)展“面向”的定義和闡釋。據此,結合所學知識,提出世界近現代某一歷史時期的國家發(fā)展面向,并進行簡要闡釋。(要求:提出不少于兩個面向,且不得與材料中的三個面向重復,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清晰?!窘馕觥渴紫?,閱讀材料,擬定論題,如由材料“國家的這三個面向并列發(fā)展:它們是同一種抱負的不同側面,同一項事業(yè)的不同分支”結合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